《致橡树》一文教学中的创新尝试

2000-05-05 02:06田贵远
人民教育 2000年8期
关键词:致橡树赏析爱情

田贵远

当代女诗人舒婷的《致橡树》写于1977年,当时正值人们反思“文革”中人性扭曲、人格不平等的社会现象,女诗人用内心独白的方式以爱情为题材也反思了这一现象,所以该诗既可以看成一首爱情诗也可以看成一首哲理诗。在对该诗的赏析教学中,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设计新型的教学目标。

在执教中我设计了两个目标: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致橡树》的教学对象是十六七岁的高二学生,根据这一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我设计了一种较为宽松的课堂环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来领悟诗中的情感让他们公开地、大方地、严肃地谈论爱情、人性完善、人际关系等话题,通过启发,让学生在相互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学会鉴赏诗歌的一种方法——寻找意象。一方面消除他们潜意识中的焦虑和负罪感另一方面提高他们对爱情、人生的认知水平,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素质,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奠定基础。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立体多层面的交流中培养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传情达意,观察社会,思考人生、剖析社会现象等能力,这些能力就是素质教育所要求的实践能力。在这些能力的训练过程中,其核心就是思维训练,笔者设计了求同思维训练,如对第一诗节中六个意象的内涵的理解,也有求异思维训练,如将诗歌主题与歌曲《过把瘾》、《牵手》的主题对比谈各自的感受,对这一向题每个同学都会有不同的认识,这正是求异思维训练。据吉尔福特研究表明,求异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三个特点,这正是创新思维最突出的表现。

二,创设新型的教学流程。素质教育要求教学过程是让学生理解感受知识的产生,发展的过程。遵循这个原则,我设计了五个环节:①利用导语,激发学生兴趣;②整体欣赏,宏观把握诗的结构初步品味美感;③具体赏析品味诗的意境美和艺术美;④联系现实生活,对诗歌主随和社会现象对比赏析对学生进行思辨训练;⑤课后引申对诗歌多义性进行引申理解。整个流程先宏观,再微观,先抓橡树、木棉等意象,再品味诗人借意传递的主题,最后引申、拓宽,转化为能力,这种由表及里、由浅人深的流程,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并且由爱情引申到人性完善,再引申到人际关系的构建,这自然就把握了诗歌意象的产生、引申的過程,减少了教学的随意性,盲目性,增强了理论指导的科学性,比起传统教学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拓展。

三、运用新型的教学方法。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我遵循以创新学习“四为主”的教学原则,在教学中运用了启发式和讨论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启发式教法,既注重教师的启发也提倡同学相互启发。比如在导语部分依据中学生求新的特点剪辑了VCD《梅花三弄》片段为引子,激活学生的情趣,再设计一个问题:“爱情是什么?”,这样就刺激学生认真思考,为后面赏析诗歌作了铺垫有利于打开学生心扉。在第一诗节的赏析中,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六个意象传递出诗人什么样的情感?”问题提出后,要求同桌,前后左右的同学相互交流、讨论,这里既有老师的启发也有同学们相互启发,在启发中就可以拓宽思维的广度,加深思考的深度。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其核心是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吸收、传递信息的能力比如歌碟的歌词、教师的导语、同学的观点中一些信息被某一个体吸收,然后内化处理,最后用自己的语言将内化的信息表达出来,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增强学生的表述能力、思辨能力、交际能力。启发式与讨论式方法相结合有利于构建学生的认知冲突。当一个学生对某一问题的认知水平与老师和其他同学存在差异时他就会主动地对自我认知进行评价,学生渴望成功,希望扩大自己观点的认同范围,就会不断从诗歌文本出发去寻找自已观点的支撑点,这自然就达到了从“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成为学习的主人。随着成功的愉悦感的增加又会不断刺激学生加大思考的力度,创新的火花就会闪现。比如,在思考“爱情是什么?”这一,问题时,由于学生各自的经历、知识存在差异,对社会的观察、对文学作品的积累不同,他们对爱情的理解也会不同于是他们在相互交流中自然会去粗取精、去芜存菁,他们既丰富了人生阅历,也可能产生新的观点,这不能不说是在创新学习。

四、综合利用新型的教学手段。

“创新学习就是不拘泥。不守旧打破框框敢于创新。”要让学生创新,教师自身要首先创新。多媒体电脑以其丰富的信息储备、快速的运行速度、强烈的感染力成为教师首选的创新辅助手段。声音、形象,颜色,光线变幻多姿的组合效果对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激活学生思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加之音乐以其优美的旋律细腻的诠释贏得人们的共鸣,其感染力很强,若加上恰当的而面,不仅可以吸引学生,而且可以激活思维强化理解、增强记忆。鉴于此,我在赏析中每个环节都充分利用了多媒体:课件的封页推出“高中语文第四册第四单元”的动画字幕后,伴随着清新悦耳的轻音乐目的是在课前让学生由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移,为上课时集中精力打基础;在导语部分,我选用深受中学生喜欢的《梅花三弄》歌碟片段,让学生随音乐唱起来,强化有意注意刺激学习动机,并且引出爱情话题,为欣赏作准备,有了这个基础再推出动画图片字幕:“爱情是什么?”显得顺理成章,从而引出课文《致橡树》;在整体把握部分,范读非常重要,于是我借助与诗歌内容大体吻合的风景片,配以丁建华朗读的原声带再加上诗句字幕同时出现,组合类似电视散文,为学生初次接触诗就有较好的情感把握奠定基础;在具体赏析部分,我设计了以红色的?和动画字幕为主的板书主要为学生准确把握诗歌主题服务;在师生交流讨论后得出诗人的爱情观在联系社会现实进行思辨训练时,我剪辑播放了《过把瘾》、《牵手》两首歌曲片段,在师生同唱歌曲同品韵味后,由学生交流讨论诗歌、歌碟内容,谈感受,这两支歌的感染力足以把学生思维由课内引向课外,由关注课本转向关注社会、思考人生、分析社会现象,这自然形成该课的兴奋点和高潮。在学生发言后,我又用动画字幕设计了两个课后思考题,领会诗歌另两个主题——女性的自我完善和对和谐的人际关系的追求,这些电教手段已经达到让学生乐于说、乐于写的效果。在课件的封底,除了动画字幕外,再配以《牵手》音乐旋律,一来为达到前后照应的目的,二来达到余音绕梁的效果。如果没有这些电教手段,仅靠一枝粉笔、一张嘴来教学其效果肯定会大受影响。

五、激发学生的创新语言。教师课堂语言设计至少有两个原则:一是要依据心理学知识保护学生的自尊,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悦纳学生,不管是听课还是回答问题,即使学生行为有些不规范或观点奇异,或观点不完善,教师都应当多鼓励,尤其对有创新的观点要多肯定,然后对其不完善的观点握出委婉、善意的意见;二是要设计有激情的、有感染力的、有高品味的、优美的课堂语言。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比如在分析第一诗节的艺术特色时,我设计了一组总结语言:“女诗人对几千年来男女不平等社会进行了理性的思考,希望在爱情上能够独立、平等,这种情感被压抑了几千年,现在似火山爆发,喷薄而出,其情感澈昂澎湃,如大江之水,一泻千里,不可阻挡;似钱塘之潮,一浪高过一浪,推向高潮,这是发自内心的宣告,也是反思后的呐喊。”这组语言对第一诗节的总结起画龙点睛的作用。课堂语言美也比较容易引发学生优美的语言,在放了歌碟《过把瘾》《牵手》之后,我用一组语言引导:“有人希望爱得腾云驾雾、天翻地覆。有人歌唱在爱的路上牵手走过春夏秋冬,在相敬如賓中品味人生的酸甜苦辣,联系歌碟内容和诗歌内容,谈谈你的感受。“这组语言引发了学生的讨论,现抽取其中几位同学发言,欣赏其创新意识。

学生甲:我是一名中学生,现在还不知道爱情的内涵,但我对诗歌和歌碟有自己的看法。如果说《过把瘾》是一杯烈酒的话,《牵手》该是一杯清茶,《致橡树》是一杯出自高级调酒师之手的鸡尾酒。我认为《过把瘾》追求的是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的爱情,《牵手》追求的是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爱情,《致橡树》追求的是非常理想化的爱情。《过把瘾》太前卫,太疯狂,没有安全感,《牵手》比较平淡,但很持久,《致橡树》太理想化,不是常人所能得到的,因此,我欣赏《牵手》反映的爱情观。

学生乙:我曾经从一本杂志上看到,据有关的社会科学家调查得知,人都有一种喜新厌旧的心态,男女双方的新奇感最多只能持续三年零六个月,之后,如果他们还能够生活在一起,有的是因为子女的关系,有的是因为责任和道义的约束。今天我们既然只谈爱情,我比较欣赏《过把瘾》中“轰轰烈烈”的爱情。

学生丙:我不太赞成乙同学的观点,因为如果仅仅是为爱而爱,求得轰轰烈烈,为了那三年零六个月的相互吸引而恋爱,那不是每个人都在结婚和离婚的游戏中过一辈子吗?那样社会上的单亲家庭不是会增多吗?而且也太没有责任感了。我认为舒婷追求的那种独立、平等、相互依存、同甘共苦的爱情才是伟大的爱情,只要我们每个人的素质都得到了提高,每个人都能平等相处,这种爱情也不是柏拉图式的爱情,还是可以得到的。

从三位同学发言来看,他们对杜会现象的分析是很透彻的,这说明教学活动达到了既学习课文又关心社会的目的。

诚然,课堂教学是一门永远有遗憾的艺术。本堂课虽然经过精心设计,但不可避免总有不完善之处。只希望以此为引玉之砖,让有志于创新教学的教师都能积极参与到实践中来。

猜你喜欢
致橡树赏析爱情
《甜蜜蜜》:触碰爱情的生存之歌
精神分析女性主义:舒婷《致橡树》的解构
致橡树
高中语文中《致橡树》文本细读兼论当代意义
平行研究视角下的《致橡树》和《我愿意是急流》之比较
步辇图赏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爱情来了
解读爱情
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