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与创新

2000-05-05 02:06张力
人民教育 2000年8期
关键词:创造性精神教育

张力

[编者按]明确地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赋予素质教育的新内涵这充分反映丁时代的要求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前瞻性。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些地区、学校在多年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鲜活、有效的经验。尽管各地的实验探索称谓不同,如称“创造教育”、“创断学习”、“创新教育”,等等,经验和体系也不尽完善,但其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指导思想与实质是共同的、一致的。这就是:对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进行深刻变革;把教学的重点放到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索精神方面;变教学过程为学生带着问题不断探索问题的过程。为了加强交流,本刊特推出“培养学生创断精神和实践能力专辑”,介绍重庆市和山东省的经验,以供广大教育工作者借签。

本专辑有三个方面内客:

第一,《基础教育与创新》,重点阐述了“我们的基础教育要不要创新”和“我们的基础教育需要什么样的创新”的问题。

第二,《创新学习:育领域新视野》,主要内容有:重庆市政府和重庆市教委的领导对“创新学习实验研究”的重视和支持;创新学习的目标;学科教学创新学习指导方法;课堂教学中导趣、导疑、导思、导创的尝试与实践的体会以及创新学习的评价。

第三,《在创道的空间向由飞翔》,主要介绍:山东省从1986年开始进行的“儿童创造力开发实验研究”到回前大面积开展“中小学生创造力开发实验与研究”实验的理性思考;独具特色的创造教育系列课程;教学第一线教师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做法;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创造性实践活动的做法;以及区城推进创造教育实验个案举例。

一、我们的基础教育要不要创新?

基础教育必须创新。第一个原因就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处在一个关的历史时期。我国既面临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也面临着拉大与发达国家差距的严峻挑战总体上看是挑战大于机遇。

在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今天信息网络技术、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正在产生革命性的影响。有研究表明在农业经济条件下,人们从学校教育获得的知识基本可以适用一生;在工业经济条件下,人们从学校教育得到知识基本可能是10年~15年,而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将缩短为5年~7年。现在,光纤通讯速度每9至12个月增加一倍,芯片计算能力每18个月提高一倍,信息总量则以10的n次方迅猛膨胀,专家们提出,在这样的形势下,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将从依赖自然资源和资金更多地转向人力资源。人们只有一种生存方式,那就是必须善于学习;要能够判断哪些该学哪些不该学,而且要比“对手”学得更快。

因此,江泽民主席反复强调:“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他还在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系统地阐述了对教育创新的要求:“面对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这些论述对于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的基础教育同所有教育一样,自身不创新就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合格毕业生,也就无法适应时代的需要。

基础教育必须创新的第二个原因,就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还存在许多弊端和问题,转变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和教学制度显得十分紧迫。

我国古代哲人的教育思想,如强调教学相长、因材施教、启发悟性、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传道授业解惑,倡导内省自律、和睦相处等,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实用价值,至今还为国内外教育界和社会各界所重视。但是,古代中国人曾以“四大发明”等众多科技创造闻名于世,而20世纪初以前的一二百年间,在世界重大科技发明中,中国人的贡献实在太少。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封建社会封闭的政治制度和僵化的科举体制。在这种体制下的教育,普遍存在着死记硬背书本知识、只重诗歌辞赋修养、忽视实用知识、鄙薄职业技能训练、轻视科技发明创造等观念和做法,十分不利于科技的创新。

新中国成立50年来,我国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现代教育制度,教育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根本变化。但是,传统教育的上述弊端以及其他负面影响,还在各级各类学校中不同程度地存在。

从基础教育的教学过程来看,课程结构过分强调学科独立性,门类过多,课程和附加课程缺乏整合,均衡性与选择性十分薄弱,难以满足不同地区的学校和学生的需要。教学内容偏难偏深,过分强调学科体系严密性和注重经典知识,基础知识训练较为扎实,但是实践环节不足,教学内容与现代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及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不紧。由于满堂灌输、题海战术和死记硬背,在一定意义上应付升学考试的竞争较为有效,仍被不少学校特别是普通中学视为主要教学模式,过分注重接受学习、机械记忆和被动模仿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发现等多种学习活动不够普遍。

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教学的弊端严重地抑制了青少年和儿童好奇求知、探索创新的意识。同时,职业教育和专业教育忽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各级各类教育之间还缺乏必要的沟通,教育体制缺乏灵活性和开放性,與终身学习体系的要求还相差较远。这些问题已经引起教育界和社会各方面的严重关注和忧虑,迫切希望尽快改变现状,转变教育观念,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摆在教育工作突出的地位。基础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自身也必须创新。

二、我们的基础教育需要什么样的创新?

在跨世纪的历史时刻,党中央和国务院于1999年召开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按照这一要求,基础教育自身的创新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几方面关系。

第一,创新与打好知识基础的关系。

曾经有人问一位访华的美国教师,美国中小学是怎样教创造性的,对方却不知怎么回答。的确,美国学校没有冠之以创新的课程,教师培训也没有专门讲创新的内容,但是师生的创新精神都很强。那么,创新是课堂教出来的吗?这恐怕又归结到“教育到底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的老问题上来。无论教育是科学还是艺术,共同之处都有一个首先继承、然后创新的过程。

创新的基础是继承,继承的活力在创新。一个小孩子在钢琴上乱弹一气,也许能弹出个曲调,如果没有专业老师教,一辈子也成不了演奏大师。但是,即使有了专业老师教,每年成千上万的孩子考级,又有多少能够成为钢琴大师呢?我们的基础教育,就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正确的“弹奏(学习)”方法,但不能保证每个学生成为“大师”,将来能否成为“大师”,一看是否具有继承前人知识(能力)的扎实基础,二看能否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施乐公司首席科学家布朗博士认为,知识分为外显和内隐两种。外显知识与概念有关,内隐知识与实际知识、技能、诀窍相关。例如在物理课上教给学生概念及物理事实等外显知识,但并不能使学生成为物理学家。要想成为物理学家,他们必须学习专业惯例,在内隐知识和外显知识交互作用下形成一个平台,在此阶段才能谈得上创新。

因此,在中小学阶段,教师和家长的任务只能是帮助中小学生打牢知识基础,只要不去限制学生正当的兴趣爱好,不去抑制学生的好奇心,就是为构建创新的平台作准备了。俗话说:“好奇心可以害死一只猫,但可能造就一个科学家。

第二,创新与基本科学方法训练的关系。

创新,固然需要辛勤的汗水,更重要的是掌握基本科学方法和正确的判断能力。在通向科学真理高峰的崎岖路径上无数人前赴后继,任何一点科学进步或者突破都是以无数科学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工作者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大量尚未解决的难题,重要的是要对属于“前科学”、“潜科学”特别是“伪科学”的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

多年来,国内有一批总觉得怀才不遇的“民间科学家”,当然其中不乏造福人类的动机,但以初等数学方法企图解决哥德巴赫猜想或研究永动机什么的,却耗尽毕生精力,一事无成。为什么我国“民间科学家”与各国相比,比例大而层出不穷呢?这不完全是人口基数的原因,而是在民间科技创新方面,普遍缺乏基本科学训练与引导。我们鼓励中小学生参加小发明大赛,少数获奖的同学还可能申请生活和实用技术专利,但是要恰当地组织和协调这类活动。中小学生的知识基础并不足以系统地形成基本科学方法和正确的判断能力,若忽视知识基础而以创新为名过分关注发明成果,可能揠苗助长,欲速不达,甚至出现“江郎才尽”现象。

因此,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应当积极实行讨论式和启发式教学,高中阶段实行研究性学习,让学生感受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更多地参与模拟训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特别是知难而进的决心。

第三,创新与遵从社会规范的关系。

创新活动与创造性思维是相互联系的,如何协调创新精神与遵从法律和道德等社会规范的关系,始终是不同国家教育要致力解决的问题。在亚洲国家,学校过分注重记诵技能和强调秩序,学生创新精神有所压抑,而在欧美国家,学生基础知识不牢,校内频繁出现极端个人主义(如未婚少女母亲)、颓废情绪(如吸毒)甚至反社会倾向(如校园枪击和暴力)等社会问题。

目前,许多国家在对教育制度反思和对未来社会预测的基础上形成了共识,未来社会要求的现代人必须是具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他们在价值观和学习观、思维和生活方式、知识和能力、体魄和心理等方面的素质应达到新的水平。基础教育为了适应21世纪的挑战,就需要重视道德教育,重视科学态度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重视知识的实际运用。最近,新加坡政府发起了教学改革计划,目标是教会孩子“进行独立的而非叛逆性的思考”。日本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是,加强学校、家庭和社区的联系,在轻松宽裕的环境中培养孩子们的“生存能力”,欧美国家则在加强教育质量评价方面投入更多力量。

我国的基础教育,要围绕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目标,促使青少年学生拥有求知的信念、科学的观点、实践的精神和创新的热情。同时,更加注重思想道德教育和遵纪守法教育,帮助青少年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互相配合,共同形成有利于青少年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

第四,创新和职业期望的关系。我国的高中和部分农村地区的初中学生会面临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分流的选择,未能升学的普通中学毕业生也要进入劳动力市场择业。基础教育不仅担负着升学预备的任务,而且有责任引导和帮助学生在校期间就接触和参与社会实践,初步了解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与就业的特点,培养他们利用书本知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必要环节。

当前,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从事所谓与创新相关的工作,以期对社会做出更多贡献和获得更高的个人收入。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完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动很快的形势下无可厚非,但是有些社会舆论和学校活动对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还存在种种误导。好像只有比尔·盖茨才称得上创新领袖,纳斯达克科技股的运作仿佛一夜间造就多少富翁。现在不少毕业生步入就业市场,总觉得自己想去的岗位都有人占了。同时,社会用人单位又反映毕业生眼高手低,迫切需要人的许多岗位他们都不愿去。实际上,没有什么工作与创新完全无关,真正具有创新精神的人,能够把任何一份工作干得比相同岗位的其他人更加出色。

因此,基础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当与引导学生正确择业、鼓励学生自主创业结合起来,特别要培养敬业精神,增强职业道德。

第五,创新与教师素质的关系。

专家认为,如果教师处于缺乏创造性思维的状况,要让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是不现实的。在抱怨学生缺乏创造性时,首先应当想到的是谁教的这些学生。教师没有创新精神,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教师素质是基础教育创新的关键环节。

目前,在我国教师培养、培训过程中,课程内容陈旧、传统面授方式为主、缺乏案例分析和研讨交流等问题还比较严重。教师参与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的机制不顺,信息资料不全,学术规范不健全,缺乏理论指导,低水平重复的现象比较普遍,而乐于构建理论体系,疏于实证性研究;急于发表论文专著,轻于实地调研和改革试验的学风,也影响了我国教师素质和教育科研水平的提高,更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对于这一状况,江澤民主席曾指出:“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学校的校长和教师,在精心培育人才方面负有特殊的责任,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平等待人,更要善于发现和开发蕴藏在学生身上的潜在的创造性品质。”

因此,提高教师的创造性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是今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应当吸收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广大教师长期参与,不同学校之间可开展跨学科的合作研究,在教师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方面走出新的路子。

总之,中华民族创新精神的复兴,关键在于教育。优秀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建立在普遍的人的创造性的基础之上,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要面向全体青少年和儿童,因材施教,培养每一个学生的创造性,还要为培养能够攀登世界科学高峰的高层次创新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科教兴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创造性精神教育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拿出精神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