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心向老师学习

1961-08-16 03:35吴天石马莹伯
中国青年 1961年16期
关键词:从师郑玄韩愈

吴天石 马莹伯

我国古代的学者在学习的过程中,是极为重视教师的作用的。唐朝的韩愈做了篇文章,叫《师说》,一开始就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柳宗元也有一篇文章,叫《师友箴》,一开始也说:“不师如之何?吾何以成!”我国古代有成就的学者,他们不仅善于自己刻苦自学,而且善于向教师学习。在这里,我们谈谈我国古代学者是怎样向教师学习的,以作为我们今天学习的参考。

一、古代从师非常困难,

从名师更加困难

远在原始共产社会,为了要把前一代的生产经验传授给后一代,公社里的长老就承担着教师的责任。那时是没有固定的教学形式的。开始设学校以进行教育,大概是在奴隶社会,《孟子》上说:“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校”“序”“庠”便都是学校的名称。这些都是官办的学校,只有奴隶主的子弟才能进学校读书。系于奴隶,要把子弟送进学校读书,那是难以想象的事。这时从师求学是统治阶级特有的权利。春秋时代,是由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的时代,当时除了官学以外,开始有了私学。孔子就是私人讲学的大师,相传他的学生先后有三千人,其中成就较大的有以颜回为首的七十二人。私学兴起以后,受教育的限制比以前稍稍放宽了一些;但是,私人讲学要收“束修”(一束十条的干肉,算是礼节),送不起的人还是上不了学。以孔子的学生为例,就出身成份来说,包括着奴隶主的子弟、新兴地主和商人的子弟以及一些所谓”贱人”的小生产者的子弟,但主要的还是属于统治阶级和士阶层的子弟。因此,贫苦人家的子弟为了争取到从师求学的机会,不得不备尝艰辛。至于求得名师,那就更不容易。古书上这类的记载是很多的。如《文苑》上说汉朝的苏章“负笈求师,不远千里”,《后汉书李固传 》上说李固“少好学,常步行寻师,不远千里”。后汉的承宫,八岁就替人家放猪,当时乡里中有一位名叫徐子盛的教师以《春秋》经教授学生,承宫放猪经过这学塾的旁边,就躲在窗外听讲。他的主人不见他回来,便到处寻找,找到以后要狠狠地鞭笞他,经学塾里的学生出来讲情,才算作罢。后来,承宫就请求徐子盛收留他,替学生拾柴禾,劳动之余也一起听课,就这样,他“执苦数年,勤学不倦”,终于学通了经书。三国时,魏国有个邴原,十一岁就死了父亲,他经过学塾,听到读书的声音,哭了起来。老师问他为什么哭,邴原说:能够读书的都是有父兄的人,我羡慕他们有父兄,羡慕他们能学习。老师说:你也可以来读书呵!邴原说:家里穷,拿不出钱,老师说:只要你有志向,我可以不要你的“束修”来教你读书。于是,邴原便进了学塾,后来成了有名的学者。但是在古代,象承宫、邴原遇到

这样的好老师的情况是不多的,那时曾埋没了多少的人才啊!

二、古代学者从师,是为了老师能“传道、授业、

解惑”

古代的教师,如韩愈《师说》中所说的,有“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这是童子之师;有“传道、授业、解惑者”,这是学习已有基础的人的老师。我国古代学者“千里从师”的人,一般年纪都此较大,就是韩愈“‘作师说以贻之”的李蟠,当时也已十七岁,“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从这里可以看到,我国古代的学者在已有了一定的成就时,为了继续学习,仍不辞千里跋涉,去投名师,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如《后汉书郑玄传》说,郑玄是北海高密人,因为那时山东没有可以请益的老师,于是他就向西到了关中,找了涿郡卢植的关系,师事扶风马融。马融有门徒四百余人,郑玄在他门下,三年没有见到老师的面,马融是叫程度好的学生教郑玄的。郑玄并不因为老师不直接教他而表示不满,仍是日夜苦读。有一天,马融和他的学生考论图纬,听说郑玄会计算,于是召见郑玄。郑玄就借这个机会提出许多要解决的疑难问题来请教,问答既毕,就辞别马融回山东。马融感叹地对他的学生说:“郑生今去,吾道东矣!”这说明郑玄的师事马融,是为了要马融“传道、授业、解惑”。

古代的“传道、授业、解惑”之师有一些好的传统。

首先,他们都重视因材施教。如孔子认识到高柴的质地愚笨,曾参的天性迟钝,子张少诚实,子路性粗鲁,就掌握了他们个性的差异施以不同的教育。后来的孟子也重视因材施教。他在《尽心篇》中就谈到因人而异的教法,他认为学生有几种,第一种是修养最好的学生。只须稍加引导,好象时雨加诸草木,便会滋长发育起来;第二种是长于德行方面的学生,再加熏陶后,便能长为德行很好的人;第三种是长于才能方面的学生,再经指导后,便能成为通达多能的人;第四种是一般的学生,则可用问答的方式进行解惑、释疑的工作;第五种是因地点和时间的关系不能及门受业的学生,可用“闻道以善其身”的方法进行教育。

其次,他们要求自己很严格,重视以身作则。荀子曾在《致士篇》中提出教师应具备的四个条件:第一,要有尊严的威信;第二,要有丰富的经验和崇高的信仰;第三,要能循序渐进,诵说不凌不乱;第四,要能了解精微的道理而加以发挥。此外,还要广泛地学习,有高深的学问。

再次,他们都热爱学生。如孔子就很热爱学生,颜回死的时候,孔子为之痛哭,并料理颜回的后事。宋朝的朱熹在教学工作中也有“诲人不倦”的热情,正如他的学生黄干所说:“从游之士,迭诵所习,以质其疑。意有未喻,则委曲告之,而未尝倦;问有未切,则反复戒之,而未尝隐。务学笃,则喜见于言;进道难,则忧形于色。讲论经典,商贯古今,率至夜半。虽疾病支离,至诸生问辨,则脱然沉病之去体。一日不讲学,则惕照常以为忧。”

正因为“传道、授业、解惑”之师有这些好的传统,所以我国古代有许多很有名的教师,他们的学生常常多至几百人、几千人,培养出许多历史上有名的学者。

三、古代学者善于多方面从老师学习

获得从师的机会,在古代不容易;有了从师的机会,如何去利用这个机会,也并不简单。韩愈在《师说》中告诉我们唐朝的情况:当时有一些士大夫,听到人家称呼“老师”“弟子”就群聚而笑,他们的逻辑是:老师和弟子的年纪一般大,这怎么相称?从地位低的人为师,他们感到耻辱;从官职高的人为师,他们又以为近于诏媚。对于这种错误思想,韩愈给予了有力的驳斥。他认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古代学者之中,有不少人是能够破除年龄、地位等各种不正确思想而虚心地从师、尊师的。如后汉的荀淑,是当时一个有名的学者,有一次他在旅途中碰到了黄宪,黄宪只有十四岁,既无名望又无地位,但荀淑从他的谈吐中感到他很有学问,于是就毕恭毕敬地向他请教,谈了整整一天还舍不得离开。苟淑恳切地对黄宪说:“您是我的老师。”唐初的薛收、房玄龄、李靖、魏征等都是有声望、有地位的人,他们都听过隋唐时的王通(文中子)的讲学,王通十五岁就开始做老师,门下的弟子先后有一千多人。因此,后人有“白首北面,岂以年乎”的赞语。

韩愈对于师生关系还发表过一个很好的意见。他说:“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说的这些话,在我们现在看来也还是有它的道理的。在这门知识上老师高于学生,在另一门知识上,学生也可能高于老师;今天老师高于学生,明天学生可能高过老师。我国古代有见识的学者并不要求老师十全十美,样样都比自己强,他们认为凡是闻道在先、攻有专业的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老师,所以他们往往从很多老师学习。《书经》上说“德无常师,主善为师”,韩愈也说“圣人无常师”。

如郑玄是一位“该通六艺(六经)兼取百家”的经学家,是一位“‘博极群书,精历数图纬之言,兼精算术”的科学家。他年少时曾从博士第五(姓)元(名)通习《京氏易》《公羊春秋》《三统历》及《九章算术》,从通儒张恭祖研究《周官》《礼记》《左氏春秋》《韩诗》及《古文尚书》。后来,他又拜马融为师。马融是一位撤废今、古文界限,兼注《三礼》的学者,在马融的影响下,他对于经学研究也出入于“今文”“古文”,进行了非常广泛的涉猎,完成了《三礼注解》。直到七十岁时,他还从刘洪学习《乾象历法》,并为它做了注释。善于多方面地向有学问的人学习,从而兼有他们的知识和经验,这正是那些造诣较深的古代学者所以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四、尊师和当仁不让于师都是我国古代的优良传统

正因为教师能“传道、授业、解惑”,所以教师就受到学生的尊敬。

宋朝有个杨时,他是程颐的学生,四十岁时到洛阳去见程颐。有一天,程颐偶然在打瞌睡,杨时就和另一位同学侍立在那里。那天大雪,到程颐醒过来的时候,门外的雪已积有三尺深了。今天还流传着“程门立雪”的故事。

朱熹的学生黄干,曾冒着大雪去找朱熹。恰巧朱熹不在家,黄干就住在客店里,在两个月之中,每晚都不脱衣服睡觉,为的是不知朱熹什么时候回来,他是想朱熹一回来就去拜见他。后来朱熹也认为他“志坚思苦,与之处甚有益”。

不仅学生尊敬教师,群众也尊敬教师。

《汉书》上记载包咸在东海界遇到赤眉起义军,为赤眉所拘,包咸日夜诵经自若,赤眉很尊敬他,遗送他回家,后来他就在东海立精舍讲学。

在古代的典籍上,对尊师作了很多规定。如《礼记》上说:“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遭先生于道,趋而进,正立拱手,先生与之言则对,不与之言,则趋而退。”又说:“侍坐于先生,先生问焉,终则对。”又说:“请业则起,请益则起。”这些规定,有的近于繁文缛节,但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尊师的精神。

我国古代一方面强调尊师,另一方面又强调学生要在老师的启发和诱导下进行独立的钻研。《学记》中有“教学相长”和“教学半”的说法。这就是说:教与学是相互发生作用的。学生的学习,虽然必须依靠教师的诱导,但教师的作用仅仅占了一半,其余的一半还须靠学生自己的努力和思考。而教师虽然以教人为主,但遇到困难时还须补修学业以求精进,所以教师也是教人和学习各占其半。这个见解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学生独立钻研的结果有时会得出与老师不同的结论。老师的行为有时学生不赞成。这时怎么办?在封建社会中有不少人是提倡盲从教师的,对教师有所非议,就斥之曰“叛师”,这是十足的封建道德。但是,孔子很早就说:“当仁不让于师”,意思是,面临着仁义,就是老师也不必同他谦让。我国古代正直的学者都是能继承并发扬这个传统的。他们的态度是:如果老师讲的道理符合于真理,便欣然接受;如果老师讲的道理不符合真理,那就不盲从,而勇于坚持真理。至于老师在大节方面不能以身作则,就与之决绝。

五、学习老师,更要超过老师

荀子在《劝学篇》中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里,荀子用了两个很好的比喻说明学生不仅要向老师学习,而且要超过老师。

荀子自己就是一个超过老师的人。他是冉雍弟子的学生,而他的成就却大大超过了他的老师,特别是他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更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一份可宝贵的财富

东汉的唯物论者王充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他曾“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古文经学家),而他的成就也远非班彪所能比拟。

后魏李谧初师事小学博士孔番。数年后,番还就谧请业。同门生为之语曰:“青成蓝,蓝谢青,师何常?在明经。”

六、结语

从上述这些材料中,可以看出,老师之所以受人尊敬,不在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而在于能够“传道、授业、解惑”。从上述这些材料中,还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在学术上有独特的建树的学者总有两条,一条是虚心向老师学习,一条是善于独立钻研,博采众长,而不为老师所限。因为这样,才能超过老师,后来居上。

(本文原载《群众》杂志1961年6、7期合刊)

猜你喜欢
从师郑玄韩愈
晚春
从官场到书房
一代通儒郑玄
郑玄“文王受命”问题考论
鲍贤伦
郑玄:做官不如读书
浅析《论语》中的治学之道
老来学艺
胡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