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重道

  • 从稷下学宫观当今社会的“尊师重道
    、思想解放、尊师重道、“不治而议论”等特点。尊师重道是我国的优良传统,稷下学宫就是这一传统的良好体现。《弟子职》作为稷下弟子的“学生守则”,对尊师重道有着明确的要求,比较全面地记述了弟子在稷下学宫的学习要求、纪律规范和生活规则。本文通过阐述稷下学宫尊师重道的践履,对当今社会尊师重道思想弱化提出相应的建议,唤起人们对尊师重道的重视。关键词:稷下学宫;“尊师重道”;《弟子职》一、尊师重道的历史及稷下学宫(一)尊师重道尊师重道”,“尊”即尊敬、尊重。尊师,是对

    文学天地 2021年5期2021-09-10

  • 程门立雪
    【近义成语】尊师重道 【反义词语】班门弄斧宋朝有一位学者名叫杨时。他在少年时期学习非常刻苦,一心求学。他先拜最有学问的程颢为师,几年后程颢去世。杨时又拜程颢的兄弟程颐为师,继续研究学问。那年冬天,寒风刺骨,鹅毛般的大雪飘落。杨时为了找老师请教一個问题,不顾严寒,冒着大雪来到老师的住处。不料,老师正在睡午觉,杨时不愿打扰老师休息,决定守在门外等老师。雪越下越大,已经有一尺深了,杨时仍坚定地站在门外。过了好久,当老师醒过来时,才知道杨时一直站在门外等候,便赶紧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21年6期2021-06-11

  • 当仁,不让于师
    识想到孔子“尊师重道”的思想,但你是否知道孔子还说过,面对真理时就算有老师挡在前面,也不能迁就退让呢?所谓老师,就是帮我们传道受业解惑的人。亚里士多德从小拜在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门下学习,深受柏拉图赏识,亚里士多德也多次赞美过老师。然而面对知识和真理时,他们产生了分歧。亚里士多德并未盲从于老师,反而据理力争,毫不留情地指出恩师的错误,并发出了那句响彻历史长河的呐喊: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最终,师徒二人都名垂青史。探寻真理的路上,传统与权威同样可以被推翻!同学

    格言·校园版 2021年8期2021-06-05

  • 读礼仪故事 承道德精神
    老祖宗说:尊师重道,流芳百世。听了“程门立雪”这个典故,我被杨时尊师重道的表现震撼了;读了“曾子避席”这个故事,我也被他恭敬受教的礼貌所折服。故事简单,却流传千古,成为美谈,是我们后人学习的榜样。我们要尊敬师长,身体力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老祖宗说…… 老祖宗在说,我在听,我们在听。 老祖宗在说,我们在传承,传承中华民族的道德精神;我们在成长,成长为一个知礼仪、行礼仪的文明之人……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1年48期2021-01-12

  • 尊师重道 铭记师恩
    中乘风破浪。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传的黄帝尊拜广成子为师开始,中国就打开了尊师重道的大门,且历经千年而不衰,从古至今代代相传,为华夏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古人云:“三教圣人,莫不有师;千古帝王,莫不有师。”“不敬三师,是为忘恩,何能成道?”有师在,才能助人成就大器。教师用岁月编撰人生,用热情浇灌花朵,用无私铸就精彩,用奉献燃烧生命,两袖清风,不畏清贫,不惜付出,历经四季晴雨,不畏风霜严寒,只为满园芬芳,桃李天下。教师所映照出的平凡人的伟大

    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 2021年11期2021-01-03

  • 魏昭:尊师重道终成大器
    东汉末年,有一位名叫魏昭的人,当他还在童年求学的时候见到郭林宗,就觉得这是一位难得的好老师,便对人说:“教念经书的老师是很容易请到的,但是要请到一位能教人成为老师的人,就不容易找到了。”郭林宗熟读各家典籍,乃是远近闻名的大儒。后来,魏昭到京城洛阳任官,毅然拜远在南阳的郭林宗为师,并派奴婢侍奉老师,但是郭林宗体弱多病。有一次他要魏昭亲自熬药给他吃,当魏昭端着熬好的药给老师喝时,郭林宗呵责他熬的药太苦,而魏昭就再熬一次,送上后郭林宗又说药太烫。就这样一连三次。

    小天使·四年级语数英综合 2020年9期2020-12-16

  • 小学毕业班班主任工作经验浅谈
    ;管理模式;尊师重道;传统文化小学毕业班班主任在学校、家长以及社会之间起到一个协调的作用,班主任除了需要授课之外,还需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为人处世的原则。毕业班的学生处于一个学生的重要时期,他们即将进入更高年级的学习,班主任的工作则会对学生们的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以及习惯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教育改革的当下,如何将小学毕业班班主任的工作做到尽善尽美显得尤为重要。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古人有句话叫“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这句话已经不再适应现代社会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32期2020-10-21

  • 古人的尊师之道
    有一段经典的尊师重道之语:“弟子事师,敬同于父,习其道也,学其言语。……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由此可见,古人对老师的崇敬之情是多么深厚。尊师重道已成传统,代代相传。而在具体做法上,古人尊师重道的行为,更是令人动容;其尊师重道的精神,值得后人继承和发扬。“程门立雪”可谓尊师重道的典范。北宋著名理学家杨时,今福建将乐县人,四岁入村学,七岁能写诗,八岁能作赋,人称神童。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1076)登进士榜。有一年,杨时赴浏阳任县令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

    月读 2020年9期2020-09-17

  • 韩愈的师道观对当代青年教师的启示
    的含义,强调尊师重道,在当时看来是惊世骇俗的,但是对社会却有积极的影响。当代我们的青年教师可以通过树立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学习合理的专业知识、培养复合型的专业能力等等既让自己得到了发展提高又让人们更加尊师重道。关键词:韩愈;尊师重道;青年教师发展自私学兴起后,尊师重道就已经慢慢的发展起来了。然而,随着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式微和佛道的兴盛,人们逐渐形成了不愿从师、不愿学习儒业的心态,甚至出现了耻学于师的现象。在当今社会这种不良现象依然存在,人们的思想观念受到

    卷宗 2020年18期2020-08-07

  • 中华尊师重道文化的传承推广研究
    丁晓斐摘要:尊师重道一直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是随着社会的转型发展,尊师重道文化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本文以新疆艺术学院为例,对中华尊师重道文化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从政府、社会、家庭、教师和学生五个层面提出了传承推广中华尊师重道文化的对策。关键词:尊师重道;传统文化;传承推广A Study on the Inheritance and Promotion of the Culture of Honoring the Teache

    大众科学·中旬 2020年6期2020-06-29

  • 高中语文 “文化传承与理解” 核心素养的构建 ---以《师说》教学为例浅谈“尊师重道”的文化传承
    传承的就是“尊师重道”的文化。基于上述理论和目的,本文以《师说》这一课堂设计为例,尝试在文言文教学中探索如何进行“文化传承与理解”。一、明“师道”之义语文教材是指应用于语言文学教学所使用的材料,它具有统一性、普遍性、适度性的特点。叶圣陶先生也有一句名言:“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那么也就是说教材是一个经过筛选的具有代表性的成品,教师需要对这个成品进行分解和再加工,这一逆向结构的过程也体现了语文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对于文言文的教学,黄厚江老师曾提出:“一是文言,

    新生代 2019年15期2019-11-13

  • 高中语文 “文化传承与理解” 核心素养的构建
    词】:师说 尊师重道 文化传承与理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1】笔者认为,在韩愈的《师说》中,我们要传承的就是“尊师重道”的文化。基于上述理论和目的,本文以《师说》这一课堂设计为例,尝试在文言文教学中探索如何进行“文化传承与理解”。一、明“师道”之义语文教材是指应用于语言文学教学所使用的材料,它具有统一性、普遍性、适度性的特点。叶圣陶

    新生代·上半月 2019年8期2019-10-21

  • 张良拜师
    应大力弘扬“尊师重道”的优秀传统,发自内心地热爱、尊重自己的老师,尊重知识,努力成才。张良年轻时,曾计划刺杀暴君秦始皇,失败后,为躲避官府通缉,潜藏在下邳。有一天,张良闲游到一座桥上,遇见一位穿褐衣的老翁。那老翁见张良走近,便故意将鞋扔至桥下,让张良下桥去捡。等张良把鞋捡上来交给老翁时,老翁又让他帮着把鞋穿上,于是,张良跪着帮老翁穿上了鞋。老翁没有说话,笑眯眯地离开了,临走时留下一句话:“小子可教矣!五天后黎明时分在这里等我。”张良按老翁的指示,五天后天刚

    作文周刊·高二读写版 2019年14期2019-09-10

  • 厚植尊师重道文化的道德根基
    ,优良家风是尊师重道美德的承袭载体,尊师美德在尊师与孝亲相契合的大众家风和尊师与治国相结合的帝王思想中得以传承。就个体而言,优良家风是尊师品德养成的道德基础。优良家风为尊师观念的形成提供了道德价值认同的土壤,为尊师品德的养成奠定了道德人格基础。从社会观之,优良家风对尊师重道社会风气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对不良社会风气具有过滤和净化作用。【关键词】优良家风 尊师重道 道德价值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古语言,“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

    人民论坛 2019年19期2019-07-25

  • 来信
    的行为损害“尊师重道”的价值观是值得商榷的。尊师重道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什么是“师道”?在中国教育弊端逐现的今天,我想才是真正值得关注和思考的吧。—活着接近真理(读微信公众号文章《“打老师案”宣判,一场没有胜利者的复仇》)看那部根据杨刘松单人横穿羌塘事迹改变的电影《七十七天》时,一个固执的疑问从看见宣传海报时便伊始了—“勇敢出发”“去想去的地方”,我不反对个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可什么时候起:背上行囊一腔孤勇,在无人荒迹里熬上几十天,“享受”一下大自然的折磨

    南风窗 2019年15期2019-07-21

  • 张良拜师
    应大力弘揚“尊师重道”的优秀传统,发自内心地热爱、尊重自己的老师,尊重知识,努力成才。张良年轻时,曾计划刺杀暴君秦始皇,失败后,为躲避官府通缉,潜藏在下邳。有一天,张良闲游到一座桥上,遇见一位穿褐衣的老翁。那老翁见张良走近,便故意将鞋扔至桥下,让张良下桥去捡。等张良把鞋捡上来交给老翁时,老翁又让他帮着把鞋穿上,于是,张良跪着帮老翁穿上了鞋。老翁没有说话,笑眯眯地离开了,临走时留下一句话:“小子可教矣!五天后黎明时分在这里等我。”张良按老翁的指示,五天后天刚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19年14期2019-06-13

  • 让素质之花绽放于传统文化的沃土
    传统文化催生尊师重道的文明之花。韩愈曾给老师精准的定义: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因为有了教师,人类知识得以传播,人类文明得以传承,人类精神得以弘扬。一个尊师重道的社会,必定是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尊师重道,古人做得很好。孔子周游列国,弟子追随左右,虽遭碰壁,却不退缩;大儒宋濂求学时,老师稍有不悦,就“俟其欣悦,则又请焉”;程门立雪,是求学的心切,更是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在传统文化中漫步,时时可见尊师重道的身影,催生人类精神文明之花,那花香,醉了时空!当然,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9年20期2019-05-20

  • 魏昭尊师重道
    东dōnɡ汉hàn时shí代dài,有yǒu一yí位wèi名mínɡ叫jiào魏wèi昭zhāo的de人rén,熟shú读dú各ɡè家jiā典diǎn籍jí,是shì远yuǎn近jìn闻wén名mínɡ的de大dà儒rú,他tā听tīnɡ说shuō有yǒu一yí个ɡè叫jiào郭ɡuō林lín宗zōnɡ的de名mínɡ士shì远yuǎn在zài南nán阳yánɡ,而ér自zì己jǐ在zài京jīnɡ城chénɡ任rèn官ɡuān,但dàn他tā毅yì然rá

    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 2019年11期2019-01-13

  • 关注高中学生数学学习心理,由德育智
    重要方面,从尊师重道、严格规范、关注学生分层发展来构建深层次师生关系,以期激发学生的学习斗志、监督和管理学生的学习习惯,同时培养学生做人做事的勇气和刚正。关键词:尊师重道;规范严格;分层教学;师生关系面对成绩好并且学习习惯好的学生,教学效果会很好,但是面对一些学习习惯和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应该采用什么措施来扭转局面,使得这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能自觉学习、乐意听讲?1亲其师、信其道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你给学生立规矩简单,但让学生信你,让学生遵守你的规

    世界家苑 2018年11期2018-11-20

  • 程门立雪
    待求教。形容尊师重道,恭敬受教。宋代有个读书人叫杨时,他聪明好学,为了丰富自己的学问,他放弃了高官厚禄,跑到河南拜大学问家程颢(hào)为师,虚心求教。程颢死后,杨时已经四十多岁了,但他仍然立志求学。他决定到洛阳,拜程颢的弟弟程颐为师。于是,他和朋友游酢一块儿去拜见程颐。当他们赶到洛阳的时,天正下着大雪,而到了程颐家时,程老先生又正好在休息,他们便恭恭敬敬地站在门外等候。过了大半天,程颐才睁开眼睛,这时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而楊时、游酢仍坚定地站在那里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18年1期2018-07-16

  • 韩愈《师说》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愈《师说》;尊师重道;传道授业解惑;终身教育;教学相长唐代杰出的文学家韩愈在德宗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为提倡师道,抨击当时佛教盛行,教育遭受摧残,学生“耻于从师”,教师“惧为人师”的时弊而写下的《师说》[1]一文,虽只有五百多字,但言简意赅,说服力强,感人至深。文中提出了许多合理的见解,不仅在当时十分新鲜,就是在今天,其与现代教育的观念也不冲突,同样富有启发意义。一、尊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师说》的开头一句,即是“古之学者必有师”,说明“从师而学”

    文史杂志 2018年2期2018-06-25

  • 李鸿章借衣访恩师
    合肥时,一贯尊师重道的他,决定抽空去拜望一下自己的恩师徐子苓。当李鸿章和一名随从匆匆忙忙赶到徐府大门口时,门人看清他的花翎顶戴和官服后,吓得赶紧跑着去禀报。看到门人着急忙慌的样子,李鸿章突然“哎呀”一声,并立刻叫停门人,对他说道:“你不要急于通報,能否先借我一套衣服呢?”一头雾水的门人连忙去找衣服。一旁的随从也越看越糊涂,忍不住问道:“大人,您要门人的衣服有何用意啊?”李鸿章回答道:“我方才突然想起,倘若穿着这套衣冠去见恩师,则显示了我当官的身份,恩师一定

    民间故事选刊·下 2018年5期2018-05-18

  • 程门立雪
    待求教。形容尊师重道,恭敬受教。宋代有个读书人叫杨时,他聪明好学,为了丰富自己的学问,他放弃了高官厚禄,跑到河南拜大学问家程颢为师,虚心求教。程颢死后,杨时已经四十多岁了,但他仍然立志求学。他决定到洛阳,拜程颢的弟弟程颐为师。于是,他和朋友游酢一块儿去拜见程颐。当他们赶到洛阳的时候,天正下着大雪,而到了程颐家时,程老先生又正好在休息,他们便恭恭敬敬地站在门外等候。过了大半天,程颐才睁开眼睛,这时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而杨时、游酢仍坚定地站在那里。程颐非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 2018年2期2018-05-08

  • 布隆迪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问题
    ;文化冲突;尊师重道;宗教信仰;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案例一:不“听话”的学生背景:布隆迪大学孔子学院(位于首都布琼布拉)举行2018年春节联欢晚会演出,基特加教学点(基特加教学点是布隆迪大学孔子学院于2016年8月新设立的教学点,汉语教学处于初级阶段)的九名功夫学生(基特加教学点的功夫课是2017年3月开设的)作为代表要去参加演出。这是基特加教学点的学生第一次参加布隆迪大学孔子学院的活动。一些学生甚至是第一次去首都布琼布拉。参加完活动后,参与孔院活动的外方领导

    北方文学 2018年8期2018-04-22

  • 学拳问道者 当择一明师而从
    人来说,能够尊师重道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求学者的收获和尊重老师的程度是成正比的。明师难得,密法也不会轻传。但得真传者,必然是尊师重道之人,师父在其心中必然占据超然地位,即使在某方面他已经超过了师父。对于师父的教学,一定要用心跟从,用心思考,心有疑惑就马上请教。如果师父说了不听,总想着自己能够超越师父,这样和没有师父又有什么区别呢?在跟着师父学拳的20年中,我见了太多拜师多年的老师兄弟对师父的尊敬与日俱增;也见了太多人因心存傲心、不肯谦虚受学而止步不前。发心尊

    少林与太极 2018年2期2018-03-14

  • 尊师重道有道统 转益多师是汝师 ——由《师说》教学例谈“文化传承与理解”核心素养建构
    化”应该是“尊师重道”的文化。众所周知“尊师重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这种认识在今天的人看来已经是一种常识。可是,具体到中国历史上的各个不同的朝代则又并不尽然。韩愈所生活的时代因为魏晋“门阀制度”依然有所沿袭,所以出现了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现象。社会上的精英阶层不愿意倡导“从师学习”的风尚。虽然这些“士大夫之族”往往并不反对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教育,也就是韩愈所说的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可是他们自身却非

    学语文 2018年4期2018-02-24

  • 劝学启智育良才尊师重道暖人心
    学启智育良才尊师重道暖人心1966年张雪荣女士毕业于北京女六中(一五六中的前身),留校负责青年工作。她总是鼓励学生们努力学习,并亲自主持创办了学校写作组:挑出各年级的写作尖子为组员,请语文组水平最高的老师定期指导。张老师为大家提供的宝贵学习机会,令写作组成员至今难忘! 吕学勇1968年,与父母及兄、嫂、弟、妹合照的全家福(后排右一为张雪荣)1972年,与学生播音员一起读资料,准备下一次播音(左为张雪荣老师)1972年,一五六中师生春游合影(前排右二为张雪荣

    北广人物 2017年50期2018-01-05

  • 小学高年级班主任管理模式的改进
    理;班主任;尊师重道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技术的发展,网络在教育界的普遍应用冲击了原来以教师传授知识、解答疑惑为主的教学体系。所以,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变化,我们需要对现有的教育体制进行改革,改进班主任的管理模式以达到对学生的有效管理。一、重视培养小学生尊师重道思想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应用,世界文化开始交流融合,逐渐淡化了我国学生尊师重道的意识。古人语: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所以,学生必须尊重老师,在这种在尊师的态度下学生才能较好地进行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尊师重道的品质

    新课程·上旬 2018年11期2018-01-02

  • 浅谈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尊师重道意识
    师。关键词:尊师重道 行为习惯 学习培养“尊师重道”先决条件是有师可尊!要求老师必须有真才实学,值得让学生尊敬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我的理解中可以解释为:老师,不仅仅只是一个简单的教书先生,而且一定要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找机会传授给学生为人处事的道理以及主动学习、勇于探索学问、勇于质疑权威的可贵品质和思维习惯。“传道”——它一定是要求老师通过自己的行为习惯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在传授给学生一定的社会道理的同时,更要专注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如此,才能

    祖国 2017年21期2018-01-02

  • 尊敬师长
    词报听写。“尊师重道。”妈妈一字一顿地说。“什么意思?”我纳闷。“就是尊敬师长、尊重学问、尊重教育……”妈妈耐心给我解释。慢腾腾写完,我若有所思。“有什么问题吗?”妈妈好像看出来我脑袋里的一串问号。“妈妈,我觉得我们不仅要尊敬师长,还应该尊敬军长、尊敬司令,然后还得尊敬旅长、尊敬团长、尊敬营长、尊敬连长……”我还没说完,妈妈手扶额头,像是马上要晕倒。“我的傻儿子,你军棋下多了吧?这里的师长是指老師、长辈的意思,你心思都放到哪里去了啊!”妈妈哭笑不得。哦,原

    少年文艺·开心阅读作文 2017年12期2017-12-21

  • 跆拳道品势礼仪的本土化研究 ——以儒家为例
    3.1.3 尊师重道 (1)尊师重道的内涵。在跆拳道品势中,练习者对教练的尊敬,体现了“尊师”,而对跆拳道技术的追求,则是对“道”的追求。尊师重道是一种美德,指尊敬师长重视教师的教导。通过练习品势可以加强练习者对尊师重道的理解,进而能促进良好品格的塑造。(2)尊师重道的本土化诠释。韩愈在《师说》中强调了尊师重道的教育观,他明确提出了教师的身份即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只有这样,教师才是我们所要尊敬的对象。在我国古代,有许许多多表现尊师重道的小故事。

    少年体育训练 2017年3期2017-11-27

  • 师道三千年:“尊师、传道、治国、平天下”
    贤智慧。唯有尊师重道,我们才能回归纯净纯善本性,才能与天地万物和谐共存,把世界带向一个安定和平的未来。尊师对于“传道、治国、平天下”皆至关重要。孔子是中国教育的播火者,承载着传承几千年的师道精神。图为济南某小学的开学仪式上,学生敬拜孔子尊师与传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谓道,即圣贤相传之道。“师道”其所以“尊严”,是因为真正的明师皆不标榜自己,而只是“为往圣继绝学”。“传道者”传承古圣先贤道脉的这种无我的精神,正是为师者所以光载千秋、万众敬仰之原因

    新传奇 2017年37期2017-11-01

  • 《史可法狱中探师聆教》 ——节选自徐潜、 栾传大《尊师重道
    、 栾传大《尊师重道》阳俭素材参考本期,我们选择了3则关于老师关于开学的作文素材供大家参考,并邀请长沙市南雅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长阳俭提供写作指导。素材包含历史人物故事、国外教育经验、时事新闻热点,要是哪天出现在你的考卷上,记得为小编打call !史可法是明朝末年抗击清兵的名将,青年时代,曾受到老师左光斗的教诲。1624年,左光斗和杨涟等几位大臣向皇帝上疏,揭露奸党魏忠贤祸国殃民的罪行。魏忠贤恶人先告状,将左光斗削职为民,并在第二年,以诬陷罪名将左光斗逮捕入

    十几岁 2017年9期2017-09-13

  • 话剧《启功》致敬尊师重道传统
    致敬,向中国尊师重道的传统致敬。启功(1912~2005)为雍正第九代孙,是当代书画家、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鉴定家、红学家、诗人,曾任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西泠印社社长等职。编剧胡薇介绍,启功先生学养深厚,身份很多,其中最令他引以为傲的身份是教师,教书育人才是他的本职工作;话剧《启功》就着重表现了启功先生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自身的教育工作中所作出的努力、奉献,解析了他一生坚守的内在原因与动力。 点击

    高中生学习·高一版 2017年2期2017-03-07

  • 话剧《启功》致敬尊师重道传统
    致敬,向中国尊师重道的传统致敬。启功(1912~2005)为雍正第九代孙,是当代书画家、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鉴定家、红学家、诗人,曾任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西泠印社社长等职。编剧胡薇介绍,启功先生学养深厚,身份很多,其中最令他引以为傲的身份是教师,教书育人才是他的本职工作;话剧《启功》就着重表现了启功先生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自身的教育工作中所作出的努力、奉献,解析了他一生坚守的内在原因与动力。 点击

    高中生学习·高一版 2017年1期2017-02-18

  • 尊师重道”传家风
    “你知道,‘尊师重道这4个字最早是谁告诉我的吗?”那天父亲问我,我想着大概是某个启蒙老师吧,不想父亲却说是爷爷告诉他的。爷爷一生没有上过学,但是对老师却是非常地尊重,包括他手艺上的师父,也是当长辈一样供养。父亲告诉我,我们家原不是什么富裕的家庭,更不是书香门第,可越是如此,便越要尊师重道,因为许多的道理和知识只能从老师那里得到,这便是莫大的恩情,又怎能不尊敬。我终于明白了父亲的意思,也为之而感动,老祖宗虽然没有上过学,但却充满了为人处世最深层次的智慧。受父

    女子世界 2016年10期2016-10-14

  • 尊师更可贵
    。自古以来,尊师重道就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师重道的精神早已深入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骨髓。知识是进步的源泉,而老师则是知识的源泉。宋濂“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时,“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这才“卒获有所闻”。他这种尊师重道的精神,既是对老师的尊重,也是对知识的尊重,也是他后来被称为“一代之宗”的重要原因。而在当下,这种尊师重道的传统已经大大减弱了。甚至,屡屡有辱骂老师、抨击老师

    作文通讯·高中版 2016年6期2016-05-14

  • 理性与任性
    对的,因为,尊师重道是中国的传统美德。由此,我们可以侧重于尊师重道立意。比如直接将作文标题定为“谨慎言论”“尊师重道不能忘”“言论虽自由,尊师更可贵”等。3.从导师的角度立意:导师因为自己无法承受学生的狂傲,便愤然与其断绝师生关系,这显然也是不太恰当的行为。由此,我们可以侧重于老师应该多宽容学生来立意。比如将标题定为“理解过失,宽容无意”,或者“有容乃大”“多一点儿包容”等。写议论文时,要特别注意分论点的确立。

    作文通讯·高中版 2016年6期2016-05-14

  • 尊师重道永不会过时
    学高一2班)尊师重道永不会过时文/黄韫秀(浙江浦江中学高一2班)8月31日,相声演员郭德纲微博置顶“德云社”新家谱,除名昔日弟子曹云金、刘云伟。9月5日,曹云金发7000字长文痛诉郭德纲“多宗罪”。郭曹师徒间的“开撕”大战引起广泛关注。一时间众说纷纭,甚嚣尘上。俩人的恩怨对错还无定论,但相声界入行就得拜师学艺的规矩、“德云社”家族企业式的落后管理及师徒传承的旧式教育等问题再次走进公众视野。郭德纲信奉的师徒相处之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也屡屡被公众提及。郭德

    十几岁 2016年9期2016-04-24

  • 从“尊师重道”中看现代师生关系的异化
    27)从“尊师重道”中看现代师生关系的异化王黄珊(江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江西 南昌330027)摘要: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统文化的典范,其实质是尊重“道”,尊重知识学问,尊重教师,重视人才。师在传统文化传承中有着极重要的作用,备受历代社会的重视与尊重。新时期师生关系的改善需要加强教师道德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理解尊师重道合理内涵,构建共同进步、民主平等、互尊互爱的师生关系。关键词:尊师重道师生关系异化构建途径过去,传统文化中的“尊师

    文教资料 2016年13期2016-03-16

  • 禁“谢师宴”莫误伤“谢师文化”
    “谢师”成为尊师重道最朴素、最时尚的一种方式。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金榜题名时不忘为自己付出过心血的老师是一种感恩,但这种感恩与大操大办的“升学宴”有着本质的区别。换言之,禁“谢师宴”莫误伤“谢师文化”。教师的园丁精神是学子们要用心咀嚼、好好传承、认真光大的精神财富。因此,向恩师道一声谢、唱一首歌、送上一件亲手制作的礼物,或者在校园栽种“谢师树”等意义更深远、更厚重。

    湖南教育 2016年23期2016-03-15

  • 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学诚尊师重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代代相传,他从另一个方面体现出我们中华民族和古圣先贤们的智慧。古语有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师者,人之模范也。”《后汉书·孔僖传》亦云:“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尊师重道呢?所谓“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也!”又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千百年来,这些教育工作者,这些老师们,为我们的国家,为我们的民族,培养出了无数的优秀人才,使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这个璀璨的文明

    中华儿女 2015年18期2015-11-26

  • 雍正:万岁爷也要等老师一起吃饭
    【适用话题】尊师重道 以身作则 规矩 家教人都说教育孩子无小事,那么,如何让孩子尊师重道呢?首先家长就应该起到表率作用,这方面雍正就做得非常好,有一件事足以说明。等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可以读书的时候,雍正请来绍兴才子邬思道教他读书,并且对弘历说,老师就是父亲,一定要听老师的话。不但这样,还规定,无论多晚都要等老师一起吃饭。弘历那时还小,又加上身份尊贵,一开始没有把邬思道放在眼里,有些胡闹,邬思道也不客气,用戒尺打他的手,弘历的母亲看见了,来向雍正

    意林·作文素材 2014年13期2014-12-01

  • 博创第一届拜师仪式圆满成功
    我国素来讲究尊师重道,注重拜师礼仪。俗语有云:“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父”,而拜师礼就是尊师重道的体现,也是师徒结拜的见证。为了让2014年注入博创的“新鲜血液”更快的成长成才,融入博创的文化,博创实行一对一导师制辅导,并于6月27日晚在博创学堂举行了隆重的拜师礼。此次拜师礼,公司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充分的肯定,同时邀请了欧梵幸福文化中心的老师们见证这神圣的一刻。拜师礼一方面旨在让师徒们明确各自的职责,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博创家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之意。在拜师礼中

    塑料制造 2014年8期2014-05-31

  • 解读《师说》中的教育智慧
    韩愈《师说》尊师重道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1 《师说》的社会渊源与理论依据1.1 《师说》的社会渊源首先,韩愈所处的“安史之乱”的唐中后朝,儒学的师道观已逐渐淡化,世人不以相师为荣,反以求师为耻。为了扭转“不以师传为荣而以求师为耻”的轻师道的粗俗风气,韩愈以《师说》为宣言挺身而出,提倡尊师重道,力图重振儒家道统。“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

    科教导刊 2009年35期2009-07-05

  • 命题者的话
    层含义。一指尊师重道。《礼记·学记》说:“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郑玄注曰:“严,尊敬也。尊师重道焉。”此后,尊师重道广泛流行。另一层含义指为人之师要严格要求弟子。俗语“严师出高徒”的严师就是这层含义,它肯定了教师严格要求学生的重要性。随着20世纪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学生的地位日益提高,许多家庭问题、社会问题以及教育自身问题,都集中到师生关系上来。一些家长和孩子简单粗暴地对待教师,甚至残害教师生命。从小学到大学,师生关系变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09年5期2009-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