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衙门

  • 从设立总理衙门上谕看清末国家治理演化
    化缓慢转变。总理衙门成立后,洋务运动兴起,地方督抚办外交、兴工商、练新军,地方主义盛行,地方治理走向自治化。伴随洋务运动而生的新士绅阶层开始涉足学务、卫生、道路工程、农工商务、善举、公共营业等“公益事宜”,社会治理表现出比较强烈的独立自主倾向。关键词:清末社会;国家治理;总理衙门;近代化1861年1月20日,咸丰皇帝谕令成立总理各国通商事务衙门。成立总理衙门是奕等人上奏办理通商善后章程的批复结果。但是奕、桂良、文祥等上奏折设立总理衙门时就明确了“俟军务肃清

    档案与建设 2023年6期2023-07-20

  • 晚清湖南被迫开埠的屈辱
    (以下简称“总理衙门”)在接到英国的开埠要求后,立即征询湖南巡抚陈宝箴之意见。陈宝箴接此电文后,又转询三湘士绅的意见。王先谦、王闿运等湘籍士绅领袖对英国提出湘潭开埠之要求予以强烈反对。陈宝箴在了解到士绅拒绝开埠的意见后,便将这些意见上呈总理衙门,并指称湘人以“慓悍闻名”,如果强行开埠,恐怕会酿成排外事件,从而引发祸乱。由于招架不住列强施压,以及出于开埠征税以增加饷源之考量,总理衙门在给陈宝箴的复电中,要求三湘士绅接受湘潭开埠之意见,其曰:“国家安危大计,此

    书屋 2022年7期2022-07-20

  • “抚局”略考
    :“抚局” 总理衙门 奕訢一、“抚局”疑云在《说文解字》中,对“抚”的解释是:“安也。从手无声。一日循也。”“抚”即“安抚、安慰”之意。“抚局”在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招抚的措置”。在清朝时期,“抚局”一词是在清政府处理地方反叛势力、处理全国“非常局势”时最为常用的一个词语,甚至可以作为一种形容“双方出现和平局势”的词语而使用——“清末西北回族反清运动中, 清政府亦有抚策的运用;回民军也普遍进行议抚活动, 双方曾构成长期的‘抚局’”a。 由于清末“ 赈抚”局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2年7期2022-07-16

  • “抚局”略考
    设未久,即改总理衙门。”正是这两份史料明确地记载了“抚局”设立在了北京兴安门外的嘉兴寺,并且直接说明总理衙门是由咸丰十年成立的抚局直接改组而形成的。虽然这两份史料直接将“抚局”定义成了总理衙门的前身,但在其他的有关庚申年间“办抚”的史料甚至是民国时期有关中国外交概述的历史文书中都没有“抚局设立”的记载。这样看来以上两份史料在一定意义上就成为两份“孤证”,并且《骨董琐记全编》还有着引用《钦定大清会典》内容的嫌疑,因此并不能单凭这两份史料内容就草率地认为“‘抚

    名作欣赏 2022年20期2022-07-16

  • 不要里子要面子
    很不以为然。总理衙门建议使团不要将国书直接递给西方政府首脑,以免他们反过来要求直接递国书给清朝皇帝,蒲安臣向美国总统亲递國书;总理衙门要求回避西方礼仪,蒲安臣行的却是握手鞠躬之礼,他是洋人,随行的中国官员倒不觉得丢脸。清廷的担忧果然发生了。英国驻华公使阿礼国向总理衙门递交照会,果然以蒲安臣曾在欧洲行握手鞠躬之礼为由,要求清廷准许他们也以此礼觐见清朝皇帝。总理衙门以蒲安臣是洋人为由进行反驳,且再次搬出“皇帝年幼”与“中外国情、礼节不同”的老招数,继续拖延。不

    党员生活·中 2022年5期2022-06-02

  • 同光之际总理衙门与直省之间的人事分歧(1868—1882) ——以丁日昌的晚年仕宦生涯为中心
    16007)总理衙门设立后,晚清对外体制发生巨变,新旧体制关系的变动调适成为影响晚清应对变局的关键因素。同光之际,沈桂芬主持总理衙门,在洋务人事上与直省之间发生分歧,引发直省疆吏的普遍不满,严重影响总理衙门与直省之间的关系。研究这一时期总理衙门与直省之间关系的变动情况,对研究晚清新旧体制的关系以及检讨晚清皇朝体制应对变局的成败得失有重要意义。学界既往研究将总理衙门与直省之间的关系,置于“中央与地方关系”等分析框架中进行分析,对总理衙门体制的特殊性认识不足,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3期2022-03-16

  • 当翰林院高材生第一次见到电报机
    路线。他前往总理衙门,请求他们“派人到我家里,来看我做电报实验”。主持总理衙门的恭亲王奕訢派了四个汉人前往。奕訢选这四个人,是因为他们曾协助丁韪良翻译《万国公法》,彼此多少有些交情,对“洋学”的成见也会少一些。但实验没有引发丁韪良期望中的反馈,他观察到,这些人对电报这项新技术仍持不屑一顾的态度:“我作实验的时候,他们只是望着,既不了解,又无兴致的样子。其中有一位是个翰林,竟轻蔑地说道:中国四千年来没有过电报,固仍泱泱大国也。”相比正在极大地改变世界面貌的电

    领导文萃 2021年17期2021-11-05

  • 一个晚清政坛边缘人的可笑投机史
    成日记,上交总理衙门,以供中枢参考。于是,郭将自己在欧洲的见闻,写成了日记《使西纪程》;刘也将自己在欧洲的见闻,写成了日记《英轺私记》。对照阅读两部日记时,见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时为光绪三年(1877)二月二十七日,日本政要井上馨来访,与郭、刘二人有过一番谈话。同一场谈话,在两人的日记中,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记载。据郭嵩焘《使西纪程》的记载,谈话涉及各国税收制度时,井上馨提到了英国官吏月薪300磅以上者须一律纳税之类的规定,刘锡鸿闻言赞叹说,这真是一项好制度

    领导文萃 2021年16期2021-11-05

  • 张之洞的强硬外交:连续赶走3个法国领事
    公使通知清朝总理衙门,师克勤及传教士准备回粤,请转告地方官加以保护。8月1日,师克勤从香港来到广州。他写信约见张之洞,但张之洞对其不予理睬。8月13日,师克勤向张之洞发了一份照会,把广东官府在战争期间查封教堂、传教士住所称为“霸占”。其目的是希望查清战争期间教会所受损失的情况,意图向清政府索赔。张之洞按照总理衙门的咨文,把教堂、传教士的房屋解封,但拒不接见师克勤。一直拖到9月3日,张之洞给师克勤回了一份照会称,他身体抱恙,不方便见客。话锋一转,他开始指责师

    新传奇 2021年41期2021-10-25

  • 总理衙门:近代外交机构的萌生
    楚华摘 要:总理衙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简称,又称总署、译署)是19世纪后期清政府为适应当时内忧外患并作的形势而设立的对外机构。在中国早期现代化的进程中,总理衙门作为中国第一个正式的外交常设机构,它的设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外交机构的萌生,开启了中国外交近代化的历程。关键词:总理衙门;外交机构;外交近代化一、总理衙门的设立背景(一)“天朝上国”的外交态度。总理衙门,全称“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又称总署、译署,设立于1861年1月,由恭亲王奕?与文祥上奏《统筹全局酌

    西部论丛 2020年13期2020-12-09

  • 不要里子要面子
    很不以为然。总理衙门建议使团不要将国书直接递给西方政府首脑,以免他们反过来要求直接递国书给清朝皇帝,但蒲安臣向美国总统亲递国书;总理衙门要求回避西方礼仪,蒲安臣行的却是握手鞠躬之礼,但因他是洋人,随行的中国官员倒不觉得丢脸。清廷的担忧果然发生了。英国驻华公使阿礼国向总理衙门递交照会,果然以蒲安臣曾在欧洲行握手鞠躬之礼为由,要求清廷准许他们也以此礼觐见清朝皇帝。总理衙门以蒲安臣是洋人为由进行反驳,且再次搬出“皇帝年幼”与“中外国情、礼节不同”的老招数,继续拖

    百家讲坛 2020年1期2020-09-02

  • 近代中国外交官从何而来?
    位的,聚焦于总理衙门与外务部时期的外交人员。该书相较于按国别划分的外交群体的既有研究,这一整体全方位的视角不乏新意,且有其重要的实际意义,将这一领域的研究进一步引向深入。不过,该书未将外交官群体的形成置于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中,实为本书一不足之處。关键词:外交官;群体;总理衙门;外务部中图分类号:K2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20)04-0125-03李文杰的新著《中国近代外交官群体的形成》是著者在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

    西部学刊 2020年4期2020-05-13

  • 南洋大臣之裁改与江督洋务地位之变迁
    的设立及其与总理衙门的关系》,见《河北学刊》1991年第1期;夏广华《晚清南洋大臣群体研究》,2008年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刘国华《南北洋大臣参与晚清外交的主要特征》,见《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5期;王尔敏《弱国的外交:面对列强环伺的晚清世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第160-161页;龚小峰《两江总督的定制与职掌探述》,见《史林》2007年第6期;龚小峰《两江总督群体结构考察——以任职背景和行政经历为视角》,见《江苏社会科学》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1期2020-03-03

  • 和平时期的暗涌:英国对公使优待礼仪的交涉与晚清近代外交的形塑
    ,英方首次向总理衙门介绍了国际法中关于驻外公使的相关内容。关于朝觐皇帝的问题,学界多有关注,相关成果较为充分,本文仅就其他两方面加以分析。①关于外国公使的朝觐问题,王开玺的《清代外交礼仪的交涉与论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和尤淑君的《从宾礼到礼宾:外使觐见与晚清涉外体制的变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相关章节有较全面细致的分析。一、总理衙门的交涉模式中英《天津条约》第五款规定:“大清皇上特简内阁大学士尚书中一员,与大英钦差大臣文移、会晤各等事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1期2020-02-26

  • 教案中地方政府处理困境 ——以湘潭、衡阳教案为中心的探讨
    12日)照会总理衙门,要求总理衙门“行文该省大吏,严饬各属,不得纵容军民人等凌虐教众”[7]1057。总理衙门收到哥士耆的照会后,将照会内容及关于持平对待天主教的上谕一并寄发湖南巡抚毛鸿宾。照会中所提上谕是指清政府对总理衙门提交的一份奏折的批示。在这份奏折中,总理衙门详细分析了太平天国对清政府统治造成的冲击,以及清政府必须对天主教、基督教保持宽容政策的必要性,最后提出“请旨饬下各省地方官保护传教士,以期羁縻法国,保全上海”,清政府批准了这份奏折的建议,并以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2期2020-01-18

  • 庚子年间使馆解围前清廷与外国使馆的交涉
    至大沽,强迫总理衙门在两个月内加以镇抚。[4]205与此同时,各公使忙于在西山之寺院,或北戴河之海边,或北京之近郊选择夏日之避暑场所。[4]209当时在京的各国使节,久历安乐,互有矛盾。事实上,公使馆对义和团运动抱有比较乐观的态度,“(公使和赫德爵士)他们一致认为来自义和团成员或者中国人的麻烦一定会是局部性的而且会局限于山东省北部或者直隶省北部”[6]7-8。首先对义和团运动有所警惕的是法国,这主要是由于樊国梁的求救,但是他请求派水兵四五十人保护教堂的建议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4期2020-01-09

  • 大清外事部门为何昏聩
    多少新气象。总理衙门大臣和办事人员跟其他衙门一样,办事能拖就拖。首席大臣照例是王爷。跟外国人打交道,王爷不吱声,其他人就一声不吭。所以,多数的对外交涉,都得依靠作为北洋大臣的李鸿章来办。比如,1897年,德国公使来京,觐见皇帝的时候走在了西华门的中间那条路上,随同的总理衙门人员居然不顾外交礼仪,把德国公使拉过来,害得德国人一个劲地抗议,李鸿章一个劲地赔情。庚子赔款后,朝廷派醇亲王载沣作为特使,前往德国道歉(因为德国公使在大清被杀)。然而,总理衙门事先不做任

    百家讲坛 2019年5期2019-11-28

  • 大清为何强撑也要万国来朝
    。闹来闹去,总理衙门答应了他。其他国家的公使倒也没有意见,虽然日本地位不高,但毕竟副岛种臣的地位比他们都高,按西方礼节,理应如此。最奇妙的是,觐见地点安排在中南海紫光阁。这个地方是朝贡时代皇帝安排各国贡使举行宴会的所在。安排西方公使在此见面,事实上暗含了西方公使仍旧是贡使的意思。只是,不谙熟大清礼仪的人是无从了解这层意思的。而西方公使能见大清皇帝一面,完成手续,也无暇考虑这么多。西方公使跟大清皇帝的第一次面对面,就这样完成了。觐见之后,清政府这边,有人禁不

    百家讲坛 2019年11期2019-11-27

  • 一场不为人知的东西方礼仪之争
    使们就这样随总理衙门摆布,毫不理会中国人暗中的窃笑,也看不到这些人在私下笔记里的洋洋自得。只要他们能得到外交上该得到的,没人在意礼仪上的猫腻,只把它当作中国人特有的文化讲究。直到1897年2月26日这天,新来的德国公使海靖打破了这种相安无事的和谐。海靖夫人在日记中写道,那天光绪皇帝在宫里为外国公使们举行了一场新年招待会,散会后,海靖没有按往常那样走在宮里大路旁的小径上,而是径直在中间走。对于海靖来说,也许是他兴之所至,也许是他新来不久不知道过去的规矩。然而

    学生天地·初中 2019年9期2019-11-22

  • 正常说话
    中所记发生在总理衙门的事情,最让他覺得匪夷所思的,就是一些清朝官员不会正常说话。总理衙门等级分工非常明确,各个职位都有自己的权责。威妥玛却发现,即使这样,他们还是不敢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往往要等到上司说完才敢发言,还都是附和上司的意见。有一天,威妥玛说了一句天气很好,他们也要等到上司说完天气好之后,才附和说天气好。如果上司不表态,他们绝对不敢出声。就此场景,威妥玛在日记中点评道:这大清国的总理衙门里,那些亲王大臣、事务官员的行为,和狗看见影子就叫、听

    民间故事选刊·下 2019年8期2019-08-22

  • 正常说话的难处
    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有时候大臣们想正常说话,还真是个问题。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随英军来到中国的威妥玛,曾先后担任英国驻华使馆参赞、英国驻华公使、英国驻上海副领事等职务,且在中国一住逾40年,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通”。既然主要从事外交工作,威妥玛最熟悉的地方当然非总理衙门莫属。威妥玛有记日记的习惯,据民国二年由扫叶山房石印出版、署名“云间颠公”的《满清官场百怪录》一书披露,威妥玛日记中所记发生在总理衙门的事情,最让他觉得匪夷所思的,就是一些清朝官员不会正

    幸福·悦读 2019年4期2019-06-20

  • 正常说话的难处
    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有时候大臣们想正常说话,还真是个问题。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随英军来到中国的威妥玛,曾先后担任英国驻华使馆参赞、英国驻华公使、英国驻上海副领事等职务,且在中国一住逾40年,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通”。既然主要从事外交工作,威妥玛最熟悉的地方当然非总理衙门莫属。威妥玛有记日记的习惯,据民国二年由扫叶山房石印出版、署名“云间颠公”的《满清官场百怪录》一书披露,威妥玛日记中所记发生在总理衙门的事情,最让他觉得匪夷所思的,就是一些清朝官员不会正

    幸福 2019年11期2019-05-13

  • 变与不变之间
    国际公法”;总理衙门;伯洛内;镂斐迪[中图分类号]K2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007(2019)02-0091-07国际公法是欧美国家进行殖民侵略的招牌利器,在其殖民侵略的历史上为了追求实效,不乏有意模糊、混淆,甚至是比附属地民族自然法则或习惯法的先例,其染指、侵略朝鲜的过程,就是一个鲜活的事实。截止目前,中外史学界对19世纪70年代之前欧美国家侵朝活动的研究着力不多,尤其是对宗藩体制因应的研究基本上是一个空缺。而实际上,19世纪70年

    东疆学刊 2019年2期2019-04-22

  • 咸同之际总理衙门与直省之间的洋货免单和通商章程问题之争1
    变革的开始。总理衙门的设立,改变了鸦片战争以来清朝京师无专管涉外事务衙门的局面,使全国洋务有所责成,局面不同于之前。恭亲王奕訢在奏请设立总理衙门的奏折中,明确总理衙门与直省的关系仿部院与直省之间的平行咨商关系,遵循所谓的“奏咨例”[1],即各省洋务事宜,由疆吏奏明朝廷,同时咨报总理衙门,但总理衙门无权直接向直省下达指令,其准驳意见须经皇帝的认可后,以谕旨的形式下发直省执行,意在职官上内外一体,互相制衡①。由此造成总理衙门有洋务之责,却无统辖各省之权。庚申事

    惠州学院学报 2019年2期2019-02-21

  • 正常说话有多难
    衙门 (简称总理衙门),有时候大臣们想正常说话,还真是个问题。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随英军来到中国的威妥玛,曾先后担任英国驻华使馆参赞、英国驻华公使、英国驻上海副领事等职务,且在中国一住逾40年,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通”。既然主要从事外交工作,威妥玛最熟悉的地方当然非总理衙门莫属。威妥玛有记日记的习惯,据民国二年由扫叶山房石印出版、署名“云间颠公”的 《满清官场百怪录》 一书披露,威妥玛日记中所记发生在总理衙门的事情,最让他觉得匪夷所思的,就是一些清朝官员不

    读书文摘 2019年1期2019-01-15

  • 清政府与《江华条约》关系新论
    江华条约》;总理衙门;李鸿章;咨文〔中图分类号〕K2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8)04-0124-07① 权赫秀《〈江华条约〉与清政府关系问题新论——兼与王如绘先生商榷》(《史学集刊》2007年第4期)认为,“1876年1月至2月间,清政府先后通过第一次转咨、册封敕使志和一行以及李鸿章复李裕元函等三个直接或间接的渠道传达了清政府并不反对朝鲜与日本国签订《江华条约》以建立外交通商关系的立场,实际上成为影响朝鲜王朝高宗政

    社会科学研究 2018年4期2018-12-01

  • 对外宣战壮个胆
    专门拜会大清总理衙门,告知英国已经与日本进行了交涉,可日本不但不听,反而更加嚣张,英国正联合其他国家向日本施加压力。后来听说日本逮捕了朝鲜的国王,内阁总理大臣奕劻立即带人到英国公使馆交涉,希望布告各国,声讨日本。这就有点宣战的味道了,但欧格讷又给劝了下来,说他们正在与其他各国商议,希望大清再等几天。因感觉各列强对日本都非常强硬,李鸿章电告总理衙门,希望驱逐日本驻中国大使、领事,正式与日本决裂。与此同时,李鸿章加紧备战,进行战前准备,在全国范围内严查日本间谍

    爱你 2018年19期2018-11-14

  • 正常说话有多难
    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有时候大臣们想正常说话,还真是个问题。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随英军来到中国的威妥玛,曾先后担任英国驻华使馆参赞、英国驻华公使、英国驻上海副领事等职务,且在中国一住逾40年,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通”。既然主要从事外交工作,威妥玛最熟悉的地方当然非总理衙门莫属。威妥玛有记日记的习惯,据民国二年由扫叶山房石印出版、署名“云间颠公”的《满清官场百怪录》一书披露,威妥玛日记中所记发生在总理衙门的事情,最让他觉得匪夷所思的,就是一些清朝官员不会正

    检察风云 2018年18期2018-10-16

  • 对外宣战壮个胆
    专门拜会大清总理衙门,告知英国已经与日本进行了交涉,可日本不但不听,反而更加嚣张,英国正联合其他国家向日本施加压力。后来听说日本逮捕了朝鲜的国王,內阁总理大臣奕劻立即带人到英国公使馆交涉,希望布告各国,声讨日本。这就有点宣战的味道了,但欧格讷又给劝了下来,说他们正在与其他各国商议,希望大清再等几天。因感觉各列强对日本都非常强硬,李鸿章电告总理衙门,希望驱逐日本驻中国大使、领事,正式与日本决裂。与此同时,李鸿章加紧备战,进行战前准备,在全国范围内严查日本间谍

    爱你·心灵读本 2018年7期2018-09-10

  • 对外宣战壮个胆
    专门拜会大清总理衙门,告知英国已经与日本进行了交涉,可日本不但不听,反而更加嚣张。英国正联合其他国家向日本施加压力。后来听说日本逮捕了朝鲜的国王,内阁总理大臣奕勖带人立即到英国公使馆交涉,希望布告各国,声讨日本挑衅。这就有点宣战的味道了,但欧格讷又给劝了下来,說他们正在与其他各国商议,希望大清再等几天。因感觉各列强对日本都非常强硬,李鸿章电告总理衙门,希望驱逐日本驻中国大使、领事,正式与日本决裂。与此同时,李鸿章加紧备战,进行战前准备。另外,在全国范围内严

    百家讲坛 2018年2期2018-09-04

  • 对外宣战壮个胆
    专门拜会大清总理衙门,告知英国已经与日本进行了交涉,可日本不但不听,反而更加嚣张。英国正联合其他国家向日本施加压力。后来听说日本逮捕了朝鲜的国王,内阁总理大臣奕劻带人立即到英国公使馆交涉,希望布告各国,声讨日本挑衅。这就有点宣战的味道了,但欧格讷又给劝了下来,说他们正在与其他各国商议,希望大清再等几天。因感觉各列强对日本都非常强硬,李鸿章电告总理衙门,希望驱逐日本驻中国大使、领事,正式与日本决裂。与此同时,李鸿章加紧备战,进行战前准备。另外,在全国范围内严

    百家讲坛(蓝版) 2018年1期2018-03-22

  • 晚清海防专款筹议述论
    1874年,总理衙门发起海防大讨论,其重要目的之一,就是集合沿海沿江督抚和中央高级官员的才智,寻求在晚清财政困境中筹措大宗海防专款的办法。然而,绝大多数官员固守传统的财政理念,不愿对既有的财政收支作重大调整,或将筹款问题推诸中央,或直言无款可筹,或空言整顿税厘和节流方案而没有切实办法,反对英翰李鸿章等增加盐厘、洋药厘以及王文韶整顿盐税的方案等。总理衙门最终屈从于内外官员的主流财政思想,导致海防专款的筹议敷衍了事。总理衙门虽标榜海防专款每年约400万两,但其

    社会科学 2018年3期2018-03-14

  • 总理衙门”是道菜
    格晚清时,在总理衙门做事,出洋机会多,待遇好,俸禄高,还能加衔晋级成为外交官,吃西餐逛西洋景,既体面又风光。因而一些王公大臣或贵缙富绅子弟,都想到总理衙门里谋个美差。无奈混进总理衙门的人多是资历浅又颟顸无能之辈,这等人一无涉外经验及职能修为,二无学识素养,何能胜其任耶?但已进了署门,只能临阵磨枪,临时“加三级叙用”。一些维新派新党见到此情此景,十分气愤。有位正直的外交官钱恂(钱玄同的长兄),便以馔泄愤,创意出“混蛋加三鸡”的菜。“混蛋”是骂人的话,指那种倚

    饮食与健康·下旬刊 2017年8期2017-12-04

  • 史上最强保安阵容
    后公使们通知总理衙门:卫队必须进京。慈禧派出了总理衙门的官员再前往公使馆,希望公使们能够收回命令,然而,总理衙门官员的解释、劝说甚至哀求,公使们是听不进去的。总理衙门和慈禧终于知道谁都无法阻止这支军队进城了。为了照顾面子,总理衙门只好抢在军队进入北京前“批准”了公使们的报告,然后提出了一个附加条件:能不能像之前那样,规定每个国家进京的军队不超过30人,而且一旦北京局势稳定立即撤回。从事实上说,总理衙门的这个要求一点都不过分的。既然是“保安”,就应该有“保安

    特别文摘 2017年16期2017-11-15

  • 赫德与早期中葡通商通航条约谈判
    过程中,作为总理衙门的外交顾问,总税务司赫德不断抛出自己的建议与计划,影响着中葡通商通航条约谈判及换约的成败。一、条约的议定1853年6月15日,葡萄牙政府授予澳门总督基玛良士(Isidoro Francisco Guimarães)对华谈判通商通航条约全权证书,准备同清政府进行谈判。④《授基玛良士(Isidoro Francisco Guimarães)对华谈判通商通航条约全权证书》,载张海鹏主编《中葡关系史资料集》(下卷),第1140页。但是由于当时的

    国际汉学 2017年2期2017-01-28

  • CROSSED WIRES
    amen (总理衙门), the de facto foreign affairs bureau for the Qing government, only to be again rebuffed:“All countries have cast their greedy eye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elegraphs in China. [The request] sounds quite proper. Yet, the

    汉语世界 2016年2期2016-09-22

  • “美其名曰”心态
    打猎去了。“总理衙门”是清政府为办洋务及外交事务而特设的中央机构,于1861年1月20日由咸丰帝批准成立,其职责相当于现在的外交部,但“总理衙门”其实是它的简称,它的全称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什么叫这么个名呢?其实还是为了维护面子的需要,是糊弄老百姓的,骗老百姓说:你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就是管理各国的事务,我们天朝上国还是老大啊!总理衙门存在了40年,到了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估计也骗不下去了,才改为外务部,不再“管理各国事务”了。这种“美

    读者 2016年19期2016-09-19

  • 清朝外交礼仪巡礼
    中记录了他与总理衙门打交道的一些见闻,比如说:“中国的总理衙门,其规矩与欧洲各国的外交部完全不同。凡是各国使臣到总理衙门办事,对方一定端上茶果,然后由王公大臣陪坐,边喝茶边说话。”又说:“中国官员虽然有分工,但大臣们仍然不敢各抒己见。每次外国大使问话,大家都会观察别人的表情,大臣看亲王的眼色,刚入衙门的新官则看老臣们的眼色。如果亲王说什么话,大臣们不管对不对,都会轰然响应,连说‘对对对。如果亲王不说话,诸大臣谁也不敢先说话。”日记还记载了一桩他亲身经历的事

    读书文摘 2016年3期2016-05-30

  • 《万国公法》与国际法学的引入
    艘丹麦商船。总理衙门援引该书所载有关领海的国际法原则促成普方释放商船,并赔偿损失近代国人关注国际法始于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期间。当时为了支持与英商的交涉,林则徐请曾在理藩院任翻译的属员袁德辉和耶鲁大学医学博士、传教士伯驾(Peter Parker)翻译瑞士学者瓦特尔(Emer De Vattel)著作《万民法》(Law of Nations)中有关贸易、外国人以及战争法的章节片段。这些内容后来被收入魏源所编的《海国图志》之中,但由于内容零散而影响有限。鸦片战争

    法人 2016年12期2016-05-12

  • 由日本对清交涉看晚清外交二重性 ——以1885年《天津条约》事前交涉为中心
    结合诞生了“总理衙门—南北洋通商大臣—各省督抚”共同行使外交权的对外交涉体制①。晚清外交体制是清政府为适应国际体系要求对原有藩属体制加以调整的产物,保留了藩属体制下地方官员的交涉职权和折冲作用[1]75。如恭亲王奕妡所说“其纲领虽在内,其实事仍在外,彼此同肩斯任,尚可预为之备”[2]27。但实际上总理衙门对地方情况不能洞悉,对外交涉经验方面也逊于地方官员②,再加上华夷观念的影响,清廷要避开与外国使节在京交涉,以致经常要求地方相机办理。这就形成了总理衙门与地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年3期2016-02-15

  • CROSSed WIRES
    amen (总理衙门), the de facto foreign affairs bureau for the Qing government, only to be again rebuffed:“All countries have cast their greedy eye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elegraphs in China. [The request] sounds quite proper. Yet, the

    汉语世界(The World of Chinese) 2016年2期2016-01-10

  • 见证“合作政策”的终结 ——威妥玛任英国驻华公使时的中英关系
    ,清政府成立总理衙门,各国公使成功进驻京城,中西方都开始调整自己的政策,逐渐建立起“合作”关系。然而,在进入1870年代后,随着地方上中外冲突增多、西方各国对中国市场争夺加剧,“合作政策”屡遭挑战,“合作”关系也濒临破裂。英国外交官威妥玛曾经是“合作政策”的坚定支持者,自1870年开始成为英国驻华全权大使。在经历了诸多合作失败的事件后,威妥玛终没能挽救这一政策。威妥玛;中外关系;合作政策;晚清[国际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DOI] 10.13951/j.cnki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6期2015-12-10

  • 争于庙堂的道器与中西
    间,朝廷同意总理衙门的奏议,在同文馆设立天文算学馆,令科甲正途学习西方天文算学。此议受到许多士人反对,但这不仅是士大夫中“洋务派”与“顽固派”的“派”别之争,更是朝廷凭借自身权力改革登进之途、以求使士人接受“西器”而引起的冲突。士人抵制朝廷旨意的现象,反映的不仅是近代“西”对“中”的冲击,也是“器”对“道”的挑战。所谓西潮的冲击,除了需要从中西的维度进行理解外,道器的维度同样不可忽视。〔关键词〕 同文馆;天文算学馆;总理衙门;道器关系;洋务运动〔中图分类号

    社会科学研究 2015年4期2015-11-27

  • 一场不为人知的东西礼仪之争
    这样随中国的总理衙门摆布,毫不理会中国人暗中的窃笑,也看不到这些人在私下笔记里的洋洋自得。只要他们能得到外交上该得到的,没人在意礼仪上的猫腻,只把它当作中国人特有的文化讲究。直到1897年2月26日这一天,一个新来的德国公使海靖,打破了这种相安无事的和谐。据海靖夫人的日记记载,那天,光绪皇帝在宫里为外国公使们举行了一场新年招待会。散会后出来,海靖没有照往常那样,走在宫里大路旁的小径上,而是径直在中间走。在海靖,也许是他兴之所至,也许是他新来不久,不知道过去

    文史博览·文史 2015年8期2015-08-18

  • 晚清,出国是件苦差事
    的官员能出国总理衙门在给光绪皇帝的奏章中指出,“翰詹部属中,如实有制器、通算、测地、知兵之选,坚朴耐劳、志节超迈,可备出洋游历者”。通俗来讲就是,具备出国游历条件的人首先是了解一定西学的技术型人才,同时还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为什么要强调吃苦耐劳呢?因为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远赴西洋要长时间乘坐轮船,同时因为东西方环境的差异太大,加之中国人浓厚的乡土情结,很多人都将出国看成是一件苦差事,有的官员甚至认为出使异国与发配边疆无异。符合条件的官员也不一定

    初中生学习·高 2015年6期2015-06-18

  • 晚清官员不愿意出国
    超额。考试由总理衙门主持。在1887年6月12日至13日,北京总理衙门所属的同文馆内,举行了两场别开生面的考试。内容是边防、史地、外交、洋务的策论。据应试的傅云龙记载,第一天的试题是“海防边防论”与“通商口岸记”。第二天的试题则是“铁道论”和“记明代以来与西洋各国交涉大略”。考试由总理衙门官员曾纪泽等亲自出题、阅卷。这次考试,六部共保举了76人,应考者为54人,初步录取28人。其中兵部郎中傅云龙名列第一,户部主事缪祐孙第二。为了防止官员不听指挥,逾期不归,

    文史博览·文史 2015年1期2015-04-23

  • 斌椿考察团出洋记
    人赫德每次到总理衙门办事时总要谈论这件事。1866年3月,英国使馆参赞威妥玛所写的《新议略论》的内容之一也是劝说清政府遣使出洋。总理衙门觉得此事难办,因为朝廷内很多人反对派使。主要原因是礼节问题。因为这类使节不是前往藩属,而是到西洋诸国。清朝官员若向洋人元首行跪拜礼,这有碍于大清帝国的尊严;若按西方的方式行礼,那将来外国驻华使节在面见中国皇帝时便有借口不行跪拜礼,这又违背中国的国体。另外,清政府也难以找到愿意出使的人,因为一般官员都把办夷务视为畏途,避之唯

    世界知识 2014年21期2014-12-11

  • 晚清官员怎样出国?
    出国机会呢?总理衙门在给光绪皇帝的奏章中指出,“翰詹部属中,如实有制器、通算、测地、知兵之选,坚朴耐劳、志节超迈,可备出洋游历者”。通俗来讲,具备出国游历条件的人首先是了解一定西学的技术型人才,同时还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与坚强的意志。为什么要强调吃苦耐劳呢?因为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远赴西洋需要长时间乘坐轮船,同时因为东西方环境的差异太大,加之中国人浓厚的乡土情结,很多人都将出国看作是一件苦差事,有的官员甚至认为出使异国与发配边疆无异。符合条件的官员也不一定能

    百科知识 2014年24期2014-09-10

  • “先见”何以成“马后炮”
    管涉外事务的总理衙门出版。但他的级别低,且已回乡家居,无资格向总理衙门呈递公文。黄便于1888年秋将此稿呈送主管外事且对他颇有好评的重臣李鸿章,希望他“移送总署,以备查考”,向总理衙门推荐出版。李鸿章将书稿连同黄遵宪的禀文转至总理衙门,并作了推荐。但总理衙门并未理会李鸿章的推荐。半年过去,未闻音讯的黄遵宪心有不甘,于是在1889年又将此书稿呈洋务后起重臣、两广总督张之洞。张之洞将此稿转总理衙门时也高度评价了此书。然而,此书仍未获总理衙门刊印,一直被束之高阁

    读者 2014年24期2014-05-14

  • 赫德与陈季同
    务司,隶属于总理衙门,是奕系统的人员;陈季同是李鸿章派出的留学生,属于李鸿系统的人员,双方存在矛盾,勾心斗角,互相监视,互不合作,对当时中国的外交工作带来诸多消极影响和干扰,正如赫德所说:因为厨子多了,煮坏了一锅汤。赫德;总理衙门;奕诉;李鸿章;陈季同陈季同,福建人[1](第4册,P74),福州船政学堂毕业[1](第2册,P516)。1875年5月17日,船政大臣沈葆桢奏准派艺童随日意格出洋遊历。1877年1月15日,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两江总督南洋大

    东方论坛 2014年1期2014-03-29

  • 德国公使斗败清政府
    吓坏了陪同的总理衙门大臣敬信,他马上一把拉住海靖的袖口,想把他拖过来。可海靖根本不理,反而执拗地要在中间走。这么一来,除了公使团团长,所有的公使都走到中间来了。事出之后,海靖和总理衙门都很恼火,海靖夫妇讨论此事一直到半夜,而总理衙门那边也不轻松。第二天一早,信使就给海靖送了一封信,谴责他走错了路,同时请他出席午间总理衙门的宴会。海靖强硬地回了一封信,要求敬信道歉,否则不出席宴会。不久,明显是受了清政府的委托,美国公使到海靖这里说和。尽管海靖夫妇对美国人挺有

    百家讲坛 2014年22期2014-02-11

  • 一本书救得了大清?
    管涉外事务的总理衙门,由官方出版影响最大,最有可能影响国家政策。但他的级别低且已回乡家居,无资格向总理衙门呈递公文,黄遵宪便于1888年秋将此稿呈送主管外事且对他有好评的重臣李鸿章,希望李鸿章向总理衙门推荐出版。总理衙门当时有将出使大臣的日记、见闻刊刻出版的惯例,何况,1879年初,黄遵宪任驻日参赞时曾将自己的《日本杂事诗》交总理衙门,几个月后就刊印了。李鸿章将书稿连同黄遵宪禀文转至总理衙门,并做了推荐,但总理衙门并未理会。半年后,未闻音讯的黄遵宪心有不甘

    百家讲坛 2014年22期2014-02-11

  • 外国公使为何苦苦相逼
    的抗议照会,总理衙门本习以为常。但这次是外国公使的第一次联合照会,这表明清廷传统的“以夷制夷”的外交方法将失去效用。而公使们的联合行动使得清廷不免要怀疑他们的动机是要瓜分中国;如果不是,外国公使的行为只能理解为对慈禧太后政权合法性不满并意图恢复光绪的权力,而这恰好是慈禧太后最担心的。可见,在这个问题上,清廷和外国公使显然存在着严重的误会。在清廷看来,外国公使完全没有必要为这种事情大惊小怪,毕竟剿灭这些缺乏组织性又无甚实力的拳匪并不是件难事,而外国公使对此一

    百家讲坛 2012年1期2012-02-11

  • 晚清外务的形成 ——外务部的成立过程*
    著,薛轶群译总理衙门与外务部在中国的近代外交中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总理衙门既是与欧美各国驻华公使馆交涉的窗口,也是主要负责洋务的军机处临时性附属机构。但1901年成立的外务部,被赋予了“六部之上”的地位。先行研究中强调外务部的设立是出于辛丑条约交涉过程中列强的压力,而对其设立过程语焉不详。文章利用此前未被利用的各国史料,揭示了外务部的形成并非只是外国的要求,同时也包含了清朝自身的主张,并指出外务部形成过程中仅仅着重于中央组织的职能,遗留下驻外公使、领事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1期2011-10-10

  • 关于晚清外交制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对晚清时期的总理衙门、外务部、南北洋大臣等外交机构及其沿革、驻外使领制度、外交人事制度以及外交行政制度等均有所论及,且至今仍有较大参考价值。王立诚的《中国近代外交制度史》是目前仅有的关于中国近代外交制度的通史专著,该书将中国近代外交制度分为四个时期加以论述,其中前三个时期,即中西外交制度的冲突时期、试图沟通两种不同文化的洋务外交体制时期、积极适应现实的外交制度的改革时期均涉及晚清时期的外交制度[1]。香港学者梁伯华的专著则从近代中国外交制度演变的角度来勾画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3期2011-08-15

  • 直隶省教案中总理衙门与驻华公使之间的博弈——以同治年间为中心
    直隶省教案中总理衙门与驻华公使之间的博弈 ——以同治年间为中心温 瑞(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23)同治年间,直隶省教案多发且颇具代表性,总理衙门与驻华公使为维护各自方的利益展开了激烈的较量。在相关约章的签订上,双方各怀心思,互相算计;在对办案官员的惩处上,双方明枪暗箭,激烈交锋。面对驻华公使的武力恫吓,总理衙门采取了论理、防范并举而以和为主的回应措施。总理衙门在与驻华公使“博弈”的过程中,其柔弱外交中悲凉的处境彰明较著。总理衙门;驻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1年6期2011-04-08

  • 略论清代外交机构近代化
    发展阶段。从总理衙门到外务部,虽是清政府在列强威逼之下的无奈之举,但它却有力地推动了晚清外交的近代化。晚清外交机构的各项制度不断完善,权力由分散不断集中统一,日益与西方列强的外交制度趋同,这种艰难的发展过程反映了清朝统治者在民族矛盾加深的情况下对外交认识的深化,增强了清政府独立办外交的能力和信心。总理衙门;外务部;外交机构;近代化鸦片战争后,闭关锁国的局面宣告结束,中外关系出现了新的格局。随着清政府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中外交涉的日益频繁,传统的外交体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10年6期2010-09-11

  • 晚清外交也讲爱国主义
    行前,朝廷应总理衙门之奏请,诏命郭嵩焘将沿途所记日记等咨送总署。此正合郭氏之意,他早就想将自己所了解的西方富强之道介绍给国人,使国人从天朝上国、视异域文明为异端的迷梦中惊醒。经过几十天的海上航行,郭嵩焘于1877年1月下旬到达伦敦后,立即将这几十天极为详细的日记题名为《使西纪行》寄回总署。在日记中,他不仅客观记述了所见所闻,而且对这些见闻作出了评价。从途经十数国的地理位置、风土民情、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到土耳其开始设立议会、制定宪法的改革,苏伊士运河巨大的

    百家讲坛 2009年23期2009-12-31

  • 中国式会议的基本法则
    跟中国满清的总理衙门诸大人的开会过程:中国总理衙门其规矩与欧洲各国之外交部迥然不同,凡各国使臣至总理衙门,必具酒果,大臣依次陪客同坐。中国虽事权不归一,然大臣仍不敢各抒己见,每使臣发一议论,则各人以目相视,大臣视亲王,新入署之大臣又视旧在署之大臣,若王发一言,则各人轰然响应,亦莫非是言。若亲王不言,诸大臣必不敢先言也。一日余至署,诸人相顾无敢先发一语,余不复能耐,乃先发言曰:‘今日天气甚好。而诸人尚不敢言,惟沈君某者,似觉不可复默,乃首答曰:‘今日天气果好

    廉政瞭望 2009年2期2009-03-27

  • 租期99年的来历
    。当时清政府总理衙门忙去问德国驻华公使海靖,海靖提出六条要约。大致是:将胶州湾四周百里租借100年;由胶州至济南的铁路归德国建筑;路旁百里内的矿山也要归德国开采。总理衙门不肯如约,恳请他让一点。他说“租借100年中,让掉一年,算99年,别事不能减轻。否则,立即要占夺东三省了。”总理衙门知无可商议,又怕德国强占东三省,只好允准,被迫于1898年3月6日由李鸿章与德驻华公使海靖在北京签订了《胶澳租界条约》。就这样,租期“99年”的时间被法律条文肯定了下来,并从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97年7期1997-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