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妻
- 梅尧臣记梦诗浅析
抒发个人情感,梦亡妻、梦好友,表达了自身深沉的情感。本文将对梅尧臣记梦诗的创作背景、内容主题、艺术特色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体会其记梦诗的深刻内涵,从而丰富梅尧臣诗歌研究的种类。一、梦诗创作背景梅尧臣一生坎坷,出身世家却多次科举不第,亲人、妻子、友人的离去更加使得梅尧臣在现实中无法自愈,而后的政治高压使梅尧臣感到孤苦无依,只有通过梦境来宣泄自己无处安放的情感。(一)丧偶之痛最让梅尧臣肝肠寸断、难以自拔而创作出诸多记梦诗的原因是爱妻的长辞于世。梅尧臣与妻子谢氏婚
名作欣赏 2023年18期2023-09-28
- 徐向前为亡妻“调工作”
中外,然而,他对亡妻程训宣、岳母汪秀芝的深情厚谊,鲜为人知。11911年,程训宣出生于湖北黄安(今红安)七里坪一个贫农家庭。1928年,她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毅然投身革命,很快加入中国共产党,后经人介绍于1929年与徐向前结婚。婚后,徐向前在前方打仗,程训宣在后方工作,为了革命,夫妻见面团聚的机会很少。1931年秋,正当徐向前在前线指挥作战时,张国焘却在后方大肆“肃反”,一批又一批好干部、好同志惨遭迫害甚至被杀害。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程训宣也被抓了起来
莫愁·时代人物 2023年8期2023-08-15
- 徐向前为亡妻“调工作”
中外,然而,他对亡妻程训宣、岳母汪秀芝的深情厚谊,鲜为人知。11911 年,程训宣出生于湖北黄安(今红安)七里坪一个贫农家庭。1928 年,她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毅然投身革命,很快加入中国共产党,后经人介绍于1929 年与徐向前结婚。婚后,徐向前在前方打仗,程训宣在后方工作,为了革命,夫妻见面团聚的机会很少。1931 年秋,正当徐向前在前线指挥作战时,张国焘却在后方大肆“肃反”,一批又一批好干部、好同志惨遭迫害甚至被杀害。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程训宣也被
莫愁 2023年23期2023-08-14
-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的艺术特色赏析
是北宋词人苏轼为亡妻王弗所作的一首悼亡词。词句平淡如话家常,一改词人惯有的豪迈奔放的词风,却又字字泣血,直击肺腑。在这首词中,苏轼哀婉凄恻地倾诉了对亡妻绵绵不绝的思念之情。这首词情感深厚、脍炙人口,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本文将结合这首词的写作背景对其作简要的赏析。王弗与苏轼同为四川眉山人。王弗在十六岁时嫁给十九岁的苏轼为妻。婚后,王弗相夫教子,非常贤惠。夫妻二人恩爱和睦、相敬如宾,既是彼此生活中的伴侣,又是双方精神上的知己。可惜天命无常,在短短十余年后,王弗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旬 2023年5期2023-07-13
-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何以感人?
迷雾横亘在词人与亡妻之间,由于时间久远,作者眺望妻子的视线也越发“茫茫”起来,而妻子呢,对词人的处境也是一无所知,曾经的清晰也难免模糊“茫茫”起来,曾经的情深之伉俪如今却在时间的苍茫旷野中“两茫茫”,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迷茫者……“不思量,自难忘”,所以然者何?其实正是作者在妻子离世的十年里,一刻也不曾忘却妻子的音容笑貌,一时也不曾忘记琴瑟和鸣的甜蜜幸福,根本不用刻意地去“思量”,所以词人才说“不思量,“自难忘”中,一个“自”字,将十年来对妻子的无尽的思念淋
中学语文 2022年11期2023-01-11
- 用一生换一首诗
的悼亡诗专指悼念亡妻的诗歌。《诗经·邶风·绿衣》和《诗经·唐风·葛生》可以被视为悼亡诗的发轫之作。晋代的潘岳,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沈约、庾信,唐代的韦应物、孟郊等人均有悼亡之作。唐代诗人中,写悼亡诗最有特色、影响最大的是元稹。他写有多篇悼念亡妻的诗作,“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传世佳句。宋代苏轼把悼亡题材引入了词的领域,悼念亡妻的《江城子》读来令人动容。他用记梦的方式表达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明清
十几岁 2022年2期2022-11-19
- 略论悼亡词中抒情话语的修辞方式
悼亡”便成了悼念亡妻的专指。到了宋代,“要眇宜修”之词大放异彩,其与“悼亡”这一哀感之至的主题相结合,从而孕育出哀婉凄绝的悼亡词。长短句之词,不仅音节谐美,又因篇幅短小,使得情感表达蕴藉深沉,从而能够“道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低徊要眇以喻其致”。因此,在面对“悼亡”这种隐幽、哀怨的感情时,词在情感表达上往往要比诗更加沉痛感人。童庆炳在《文学理论教程》中指出:“抒情内容的表现必须借助一种特殊的话语系统,而读者想要把握抒情性作品的内容,只有直接去感受其
名作欣赏 2022年27期2022-08-15
- 浅析陆游与弥尔顿的悼亡诗
》和弥尔顿的《梦亡妻》入手,在诗人和创作背景、诗作内容、诗歌情感和背后的文化差异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通过这一研究,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两首诗作的精髓,感受作品背后的内涵和意蕴,同时,探讨中西方悼亡诗的差异及文化根源。二、悼亡诗概述悼亡诗是诗歌创作中的一个主要类型。广义上讲,指对亡故亲人或朋友表达追悼、哀思的诗歌,但一般用来指代丈夫追悼亡妻之作。成型于西晋潘岳的《悼亡诗三首》,悼亡之诗风,由此始也。该诗作情意真挚,造句工整,开一代之先河。至唐代,元稹曾作《遣悲怀
参花·青春文学 2022年8期2022-07-23
- 诗画本一律
——弥尔顿和苏轼的悼亡诗之画面感探析
诗,弥尔顿的《梦亡妻》和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可谓是两部影响深远、极具代表性的经典之作。《梦亡妻》是一首哀婉感人的悼亡诗,也是弥尔顿“唯一的一首爱情诗”[1]。此诗感情细腻,用典贴切,通过叙梦来表达自己失去爱妻的深切痛苦及对她的无限缅怀。《江城子》是一首感情深挚的、“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陈师道语)的悼亡词。其题为记梦,实际是诗人通过记梦来抒写对亡妻真挚的爱情和深沉的思念。两者在诗词主题、基调、写妻叙己等方面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两位大家的人生
文化学刊 2021年4期2021-03-08
- 由唐诗派生的成语典故(十三)
”此诗为元稹悼念亡妻韦氏(字蕙丛)而作。“曾经沧海”二句,从字面上看,是说曾经历过“沧海”“巫山”,对别处的“水”和“云”就懒得再看了;实际是说,诗人与亡妻之间的感情,像沧海之水一样深广,像巫山之云一般丰富;诗人的心中只有亡妻,不会再有其他女子的地位了。今人常用以比喻爱情的坚贞,也有取字面义比喻见过大世面的。朝钟暮鼓 出自李咸用《山中》:“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指佛寺中早晚报时的钟鼓。旧时形容佛寺的寂静和按部就班、有规律的生活。宋陆游《短歌行》
文史杂志 2020年6期2020-11-06
- 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艺术手法浅谈
表,这时对于自己亡妻的怀念之情犹如诗中所写“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诗人巧妙的采用了时间的对比,将自己现在的悲惨经历与十年前的美好幸福的生活相比,突出现在自己的境遇;空间上的对比,诗人采用的是自己当前所就任的地方和有千里之隔的家乡作对比。以上时间和空间上的所跨越的还不算什么,真正跨越的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死两茫茫”,苏轼与自己的爱妻阴阳相隔,思念却不能相见,只能在梦中相见,来慰籍相思之苦,表达出诗人对自己亡妻的强烈的思念之情。二、虚实结合本诗还采用了虚实的
新生代 2019年13期2019-11-13
- 七十八岁老人在亡妻墓前守护十年
叫陈荣满,他已在亡妻的墓前守护了十年。 “婆婆,喝茶,放在这里,你也喝,我也喝,原来是你泡给我喝,现在我泡给你喝。”每天一大早,陈爷爷都会烧好热水,步行近半个小时来到山里,泡一杯茶放在妻子墓碑前,然后坐在一旁,为妻子念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陈爷爷的妻子名叫朱先兰,生前十分喜欢诗词,尤其喜欢元稹的这首诗。陈爷爷每次念起它,心中都会涌起对妻子的深深思念。 陈爷爷回忆,妻子一生辛劳,但从不曾抱怨。“我们结婚以后,我在单位上,她一个人
文萃报·周五版 2019年37期2019-09-10
- 无骨琴殇
所爱之人只有他的亡妻。爱妻病故后,他便生了执念——要为她刻出绝美的雕像,让她的风华永不腐朽。他费尽心思,将亡妻的容颜雕刻得极为传神,只有那双手不得灵感,于是找到了以“无骨琴手”闻名的她。他需要这双柔若无骨的操琴之手,只有剖其肌理才能尽得其妙,从而刻成栩栩如生的雕像。她的心头惨然滴血,原来柔情蜜意全是假的,自己不过是他悼念亡妻的工具。眼前的男子几近痴狂,他为雕像落下最后一刀,忽然仰天长笑。那不是完成雕像后的快慰之笑,反而透出凄怆。他终于发现,即使他剖析了世间
百家讲坛 2019年4期2019-07-16
- 《亡人逸事》的“她视角”和“他视角”
也总是难忘的,对亡妻的思念之情“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妻子过世后,苏轼在人世间又过了十年,两鬓斑白,“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这些词句都运用了作者的视角,也即“他视角”。这首词中只有“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几句是刻画亡妻的,但亡妻也仅是一个模糊的背影而已。我们从《悼亡诗》《梦微之》和《江城子》等作品可以管中窥豹,了解到中国悼亡文学作品的男性视角即“他视角”运用得比较多。二、《亡人逸事》的“她视角1913年出生的现代著名作家孙犁的作品大多
名作欣赏 2019年12期2019-01-28
- 清明雨上
后记:纳兰性德对亡妻的痴情令人动容。当今社会充斥着虚情,泛滥着假意,人与人之间的那份真挚反倒成了奢侈。愿纳兰性德的这份情、这份爱,能永存人世,警醒世人。 同学点评:文句甚好,意境十足。纳兰亡妻,幸福非常。(郭思诗) 老师点评:本文最大的特点是选材新颖。同学们写清明时一般选取祭奠亲人的材料,本文却立足历史,由纳兰性德的悼亡诗触发灵感,写纳兰性德对亡妻的那份真挚而恒久的情谊。全文语言优美,气氛凄伤,极有意境。(姜秀琴)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8年13期2018-05-22
- 幽梦话凄凉
通过记梦来抒写对亡妻真挚的爱情和深沉的思念。词人十九岁娶王弗为妻,二人恩爱和睦。王弗随苏轼官居京师,不幸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五月亡故,先葬于汴京西郊,次年归葬故里四川眉州东北之彭山县安镇乡。这首词即为怀念亡妻王弗而作。全词感情真挚,充满一种凄婉哀伤的调子。上片写死别之痛和相思之苦。“十年生死两茫茫”,长久郁结于心的深长的悲叹,首句即从心底进发而出,为全词定下了主调,凄哀至极。王弗病故至苏轼作此词时恰为十年。十年,在短促的人生中,是一段漫长的途程。然
商情 2018年6期2018-03-28
- 孤独的人他准备动身
不买两束花去探望亡妻,摆放好花朵弯腰摸摸墓碑就像生前爱抚妻子的头发对她讲,只有这一次是两束花,没有下次。他直起身子,说:“我想你了。”北欧的天空像水洗的绸缎,气呼呼的老头子发着脾气却还像往日一样坚持在早晨八点钟巡逻他所在的社区,回到家后,西装领带香水,严正庄肃地准备去死。头套进绳子里的时候,时光回溯小时候,可爱的孩子和刚失去妻子的父亲……还未来得及把从前看遍,新来的邻居咋呼的搬家声响不得不打断他的自杀行为。新来的邻居很话痨,旧日分道扬镳的好友也来搅和,邻居
中学生博览 2018年6期2018-03-14
- 以悲伤阶段论解读梅尧臣悼亡诗的独特风格
段,专注于表达对亡妻种种美好的刻骨情感,具有别样的哀伤之美和悲剧力量。从悼亡诗创作的时间上来看,妻亡之初最多,周年祭后渐少,只是偶因触媒而引发回忆。妻亡之初,往往是丈夫最为痛苦的时刻,创作于妻子新丧这一年时间里的悼亡作品数量最多,大多锥心泣血,极为惨烈。如赵翼在《悼亡(其二)》中回忆妻子临终时的一些细节,尤其惨痛,摧人心肝:“塞垣于役苦分离,奔赴仍怜片刻迟。生不并头频远别,死留一面作长辞。亟呼不应君真逝,欲语无穷我未知。最是弥留情更惨,一声声问客归期。”扈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4期2018-01-12
- 再婚相处有讲究
美满的婚姻。少谈亡妻。好吃醋和嫉妒是人的天性。因此,再婚后我从不在新老伴儿前谈亡妻——尽管亡妻才貌双全、贤惠明理,且已去世多年——目的是避免新老伴儿心生醋意。有时新老伴儿来了好奇心,问及我亡妻的情况,我也总是说她“很一般,没什么特殊的地方”,还刻意夸新老伴儿比亡妻好多了,让她心情舒畅、安稳。我如此所为实有前车之鉴。同事老李再婚后不忘亡妻,常夸亡妻的好,导致新老伴儿醋意大发:“好你就去跟她过,干吗要和我结婚?”导致夫妻不和睦。多关心对方。要想得到别人关心,首
长寿 2017年8期2017-09-08
- 豪放之风与深婉之情
梦》这是苏轼悼念亡妻王茀的一首词,写于熙宁八年(1075年)正月二十日,王氏于治平二年(1065)年亡,据写这首词时已经十年,十年前,词人与妻王茀感情甚好,十年后,词人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贬为密州太守,仕途坎坷,满腹悲愤,一日词人忽然在梦中与亡妻王茀相会,醒来后对亡妻的思念之情倍增,于是写下这首深情的悼亡词。上片,词人直抒了对亡妻的十年伤悼和思念。“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开篇的三句,先从时间落笔,总写十年死别,生死隔绝,词人对亡妻的思念之情如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30期2017-08-13
- 牵一点而动全文
子》是苏轼纪念其亡妻王弗的悼亡词,写作时间是公元1075乙卯年,东坡来到密州,这一年的正月二十日,他梦见已去世整整十年的远葬在眉州的亡妻,便写下了这一首传诵千古的深情之作。学生们已经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领略到了苏轼的豪气冲天,从“惟清风明月吾与汝之所共藏”中感受到了他的超然旷达,那么,如何从这首词中体会他的脉脉温情呢?我经过不断思考,最终确定了以词题中的“梦”作为教学切入点。在交代词的创作背景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梦可以在现实和虚幻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7年6期2017-07-17
- 《亡人逸事》教学设计
期所写的一篇缅怀亡妻的散文,这时距离他的妻子去世已有十二年之久,真是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而我们在品读这篇文章时发现作者文笔看似枯淡无味,实则字字饱含深情,这也是孙犁老先生晚年作品的一大特点:散文重“理”而非“诗”,外枯而中膏,学生由于年龄和人生阅历的局限性,对文中作者隐藏的深情较难深刻体会,需要教师补充知识、选取较好的切入点引导学生品读理解作者的情感。教学目标:学习细节描写展现人物形象的方法;咀嚼文字感受亡妻的人物形象;品读作者对亡妻饱含的深情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7年4期2017-05-27
- 吊亡妻 虚拟的生活
段久颖两个人的时候 其实最怕相处一个人的时候 又最怕想念闲来无事 就写一首悼念的诗吧你走的时候 怪我没来其实 来也无用一生的话在一起说得差不多了到了那面 别忘了等我还是上次相识的地方树下风大我来迟的时候就找个地方避一下也许我会像上次那样迟约总之等的不耐烦了你最好先找个人陪伴我们的大孩子昨天就去了你那面他还带着好多我捎给你的话哎 我在这世上还要再受几年五年 十年 我也不知总之 在剩下的时日里就像我对你说的话我会找个人陪伴希望那个人能像你一样但去的时候我还会去
诗林 2017年3期2017-05-22
- 存在主义 婚恋观 生死观
——对比分析《江城子》和《忆亡妻》
《江城子》和《忆亡妻》汪定辉1张正勇2(1.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云南昆明 650500;2.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云南临沧 677000)文章对比分析苏轼的《江城子》与弥尔顿的《忆亡妻》在创作手法、表现手法以及主题上的差异,并探析作品中所反应的中西文化之间,尤其是在对自我存在,对婚姻以及对生死的意识观念上所存在的差异。两部作品反应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的自我存在意识、婚姻观以及人生生死观有着极大的差异。《忆亡妻》;《江城子》;存在主义;婚恋观;
绥化学院学报 2017年9期2017-04-14
- 豪放之风与深婉之情
——赏析苏轼《江城子》两首
梦》这是苏轼悼念亡妻王茀的一首词,写于熙宁八年(1075年)正月二十日,王氏于治平二年(1065)年亡,据写这首词时已经十年,十年前,词人与妻王茀感情甚好,十年后,词人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贬为密州太守,仕途坎坷,满腹悲愤,一日词人忽然在梦中与亡妻王茀相会,醒来后对亡妻的思念之情倍增,于是写下这首深情的悼亡词。上片,词人直抒了对亡妻的十年伤悼和思念。“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开篇的三句,先从时间落笔,总写十年死别,生死隔绝,词人对亡妻的思念之情如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24期2017-03-08
- 《沁园春·瞬息浮生》与《梦亡妻》的对比研究
瞬息浮生》与《梦亡妻》的对比研究张晓宇(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陕西 西安 710119)在中西方诗歌史上,悼亡诗是一类不容忽视的重要的诗歌题材。中国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作的《沁园春· 瞬息浮生》与英国诗人约翰· 弥尔顿的《梦亡妻》作为中西方悼亡诗的代表之作,在思想主题上具有一致性,两位诗人都是因思成梦,由梦达情,用感人肺腑、诚挚哀婉的诗句寄托对亡妻深切的悲悼与思念。但由于中西方文化根源的差异,两首诗在具体内容、表现手法、感情倾向等诸多方面也存在着鲜明的差异。悼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3期2017-01-28
- 老人定制亡妻人偶就像看到了年轻的她
购实体娃娃,寄思亡妻的事经《成都商报》报道后,大连一家工厂为张文良寄来一份“赠予合同”。合同约定,将按照张文良亡妻的模样为他免费制作一个仿真人偶,并承诺为产品提供终身免费维修。11月8日上午,当接到快递公司的电话时,张文良一阵欣喜,这是他等待已久的“妻子”。“除了肤色,其他都还是很满意,特别是头部,就像看到了年轻时候的她一样,还是非常感谢他们,谢谢他们能够关注到我这个老头儿。”拿到人偶后,张文良还是同之前一样,从房间的衣柜里找出了几件妻子曾穿过的衣服,为它
现代家庭 2017年1期2017-01-13
- 纸婚纱
解释:“这是我给亡妻准备的纸婚纱,我们还没有举行婚礼,她就去了……”可是她已经听不进去了,她梦呓般地说着:“我要这件婚纱,只要这件,就是这件……”禁不住她的执拗,店主只好将婚纱卖给了她。婚礼那天,当她小心翼翼地穿上纸婚纱,出现在宾客面前的时候,所有的人,都被她的美丽惊呆了,那件纸婚纱,套在她的身上,竟似天使的羽翼,翩然若仙。人们看着她,甚至有一种想哭的冲动。当新郎挽着她,步上红地毯时,大厅中更是寂静极了,只有无数道目光,陪着他们走向婚台。一位客人,为了看得
微型小说选刊 2016年1期2016-12-08
- 天作之合
是非常偶然的。据亡妻生前言,她19岁那年,夏季一个下雨天,她父亲在临街的梢门洞里闲坐,从东面来了两个妇女,是说媒为业的,被雨淋湿了衣服。她父亲认识其中的一个,就让她们到梢门下避避雨再走,随便问道:“给谁家说亲去来?”“东头崔家。”“给哪村说的?”“东辽城。崔家的姑娘不大般配,恐怕成不了。”“男方是怎么个人家?”媒人简单介绍了一下,就笑着问:“你家二姑娘怎样?不愿意寻吧?”“怎么不愿意!你们就去给说说吧,我也打听打听。”她父亲回答得很爽快。就这样,经过媒人来
文苑 2016年17期2016-11-26
- 纸婚纱
解释:“这是我给亡妻准备的纸婚纱,我们还没有举行婚礼,她就去了……”可是她已经听不进去了,她梦呓般地说着:“我要这件婚纱,只要这件,就是这件……”禁不住她的执拗,店主只好将婚纱卖给了她。婚礼那天,当她小心翼翼地穿上纸婚纱,出现在宾客面前的时候,所有的人,都被她的美丽惊呆了,那件纸婚纱,套在她的身上,竟似天使的羽翼,翩然若仙。人们看着她,甚至有一种想哭的冲动。当新郎挽着她,步上红地毯时,大厅中更是寂静极了,只有无数道目光,陪着他们走向婚台。一位客人,为了看得
民间故事选刊·上 2016年7期2016-06-17
- 纸婚纱
解释:“这是我给亡妻准备的纸婚纱,我们还没有举行婚礼,她就去了……”可是她已经听不进去了,她梦呓般地说着:“我要这件婚纱,只要这件,就是这件……”禁不住她的执拗,店主只好将婚纱卖给了她。婚礼那天,当她小心翼翼地穿上纸婚纱,出现在宾客面前的时候,所有的人,都被她的美丽惊呆了,那件纸婚纱,套在她的身上,竟似天使的羽翼,翩然若仙。人们看着她,甚至有一种想哭的冲动。当新郎挽着她,步上红地毯时,大厅中更是寂静极了,只有无数道目光,陪着他们走向婚台。一位客人,为了看得
民间故事选刊·上 2016年7期2016-06-17
- 世上有无《忆君曼》?
气正视的,恰恰是亡妻高君曼有人说陈独秀写过一篇回忆性长文《忆君曼》。可是至今没人见过它。陈的子女陈子美、陈哲民都坚信它存在,并为此找寻多年。作为亲历者,他们的直觉并非全然虚妄,虽然小时候不谙世事,但他俩亲历了父母之间的离合悲欢。尤其在南京狱中,兄妹俩多次探监,父亲也许亲口告诉他俩要写此文,但却迟迟没有动笔;也许动笔了,写到半途写不下去,太过伤感。亡妻高君曼的墓地,就在城西的清凉山。透过狱墙和喧嚣,他也许能听到杜鹃在清凉山上的凄鸣。陈独秀想不到,他与爱妻的结
财经 2016年14期2016-05-25
- 悼亡与自悼——论纳兰性德的悼亡词
感的描述,表达对亡妻的追思。从纳兰词凄凉的意象和悲伤的情绪可以看出,纳兰性德的悼亡词是对亡妻的怀念,从中也可以窥探作者内心的凄凉与痛苦,他所追怀的不仅是自己亡故的妻子,更是自己孤寂悲苦的内心世界。关键词:纳兰性德悼亡词自悼悲苦以悼亡为题材的文学创作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个特殊的领域,纳兰性德是有意识地把悼亡题材的作品作为自己文学创作的重要部分,在他全部的悼亡词里,更是他以真情贯穿一生的凄苦心境,从而形成其悼亡词独特的艺术风格。本文试从其悼亡词中对亡妻的怀念、对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5年3期2015-10-27
- 从《饮水词》中浅析纳兰性德的悼亡词
一问,慢慢代出对亡妻的思念,春天如此美景,以往都是你陪着我观赏的,可是今天的你去哪了?这么多事为何你不来陪我?甚至于风吹动蜡烛都以为是妻子的魂魄来了,但是回头一看却尽是无可奈何,只能仰观漫天的繁星。同有一首悼亡词《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是宋代词人贺铸为悼念亡妻赵而作。“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贺铸一生抑郁不得志,与他相濡以沫、甘苦与共的妻子亡故,今重
参花(下) 2015年5期2015-05-30
- 情到深处自然浓
——评孙犁散文《亡人逸事》的结尾艺术
文章“选择了他的亡妻一生中四个重要的横断面,从对生活细节的回忆着笔,熔写人记事抒情于一炉,朴实的笔调饱含对亡妻的深情。”(引用摘自配套教参。)这篇文章写作于1982年,时孙犁妻子已故去十二年。作者一生经历波折,尤其是文革十年,“四人帮”兴风作浪,孙犁由于多年疾病缠身,加上“四人帮”对其迫害至深,他的体质此时已经十分衰弱了。写作这篇怀旧亡妻的散文,动因主要是一位老朋友、老邻居的屡次建议——“你曾多次借用她(亡妻)的形象,写进你的小说……但目前情况……也允许记
现代语文 2015年29期2015-02-28
- 论潘岳《悼亡诗》与元稹《三遣悲怀》的异同
象和典故,抒发对亡妻的深切思念和浓郁的悲怆之情。但两位诗人因个性气质、社会体验的差异,悼亡诗又有很大不同:潘诗即景生情,反复渲染,语言繁芜华丽;元诗直抒胸臆,对比反衬,语言浅显质朴。潘元二人各有千秋,促使悼亡诗经久不衰。潘岳;元稹;悼亡诗;三遣悲怀;悲怆哀凉朱光潜在其《诗论》中说道:“中国爱情诗大半写于婚媾之后,所以最佳者往往是惜别悼亡。”[1]何为悼亡诗?悼亡诗初无定制,凡是悼念死者的诗歌,皆可称为悼亡诗。降至西晋,潘岳为悼念其亡妻杨氏,首度冠以诗歌“悼
邢台学院学报 2015年2期2015-02-28
- 老爱情
他面无表情,坐在亡妻的身边,看上去很平静。外孙不懂事,就问:“外公,你怎么不哭?”老人说:“外公不会哭。外婆死了,外公也会死的,外公今天也会死的。”孩子说:“你骗人,你什么病也没有,不会死的。”老人摇摇头,说:“外公不骗人,外公今天也要死了。你看外婆临死不肯闭眼,她丢不下我,我也丢不下她。我要陪着你外婆哩。”大人们听见老人的话,都多了个心眼,小心地看着他。但老人没有任何自寻短见的端倪,他一直静静地守在亡妻的身边,坐在一张椅子上。他一直坐在椅子上。夜深了,守
当代党员 2015年1期2015-01-07
- 从及物性角度析《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绵不尽的哀伤和对亡妻的思念。这首词分上、下两阕,上阙写词人对亡妻的深沉怀念;下阙记述梦境,抒写了词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词中采用白描手法,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从肺腑镂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着真淳。全词思致委婉,境界层出,情调凄凉哀婉,为脍炙人口的名作。[2]这首词的全文是: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二)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4期2014-04-01
- 生死相守
他面无表情,坐在亡妻的身边,看上去很平静。外孙不懂事,就问:“外公,你怎么不哭?”老人说:“外公不会哭。外婆死了,外公也会死的,外公今天也会死的。”孩子说:“你骗人,你什么病也没有,不会死的。”老人摇摇头,说:“外公不骗人,外公今天也要死了。你看外婆临死不肯闭眼,她丢不下我,我也丢不下她。我要陪着你外婆哩。”大人们听了老人的话,都多了个心眼,小心地看着他。但老人并没有任何自寻短见的端倪,他一直静静地守在亡妻的身边,坐在一张椅子上。夜深了,守夜的人们听见老人
文苑·感悟 2014年3期2014-03-28
- 浅析悼亡诗词的情感处理
追忆作品中,追忆亡妻的诗词作品在情感处理上比较特殊。由于作者对于亡妻的情感往往已经超越了爱情的高度,上升到了亲情的层次,在情感处理上往往趋于平实,同时这种介于爱情和亲情的情感又遇到了“死亡”这个主题,诗歌的基调变得深沉,这是一种“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的境界。因此,这类诗词通过今昔的对比,从细节描述中来表现作者的深沉的情愫和怀人忆旧的愁绪,作品笼罩着一层或浓或淡或明或暗的哀怨凄迷的气氛。而由于所作时间不同,作者经历不同,作者的情感和语言风格上各有差异。本文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3年12期2013-12-12
- 元稹悼亡诗之梦意象探析
唐诗人元稹为纪念亡妻韦丛,曾写有不少悼亡诗。他在《叙诗寄乐天书》一文中说“:不幸少有伉俪之悲,抚存感往,成数十诗,取潘子‘悼亡’为题。”据陈寅恪先生考证,其作共三十三首,数量居古代悼亡诗之冠。在艺术成就上,元稹“以绝代之才华,抒写男女生死离别悲欢之情感。其哀艳缠绵,不仅在唐人中不可多见,而影响及于后来之文学者尤巨”②。千载而下,其光芒犹灼灼耀目,堪称大家。在元稹的这三十三首悼亡诗中,有不少以写梦、记梦的形式抒发对亡妻无限思念的作品,最典型的有《感梦》《梦井
名作欣赏 2013年32期2013-08-15
- 中国古代悼亡诗的情感解析
词,用来特指悼念亡妻。《辞海》对之的解释是:“悼亡,晋潘岳妻死,作《悼亡》诗三首,后人因称丧妻为悼亡。”[1]本文所说的悼亡诗,从内容上看即指悼念亡妻之作,从体裁上看也包括悼亡词。1 悼亡诗的情感内涵自《诗经》以降,迄于清代,悼亡题材一直是中国诗歌国度中一个屡书不绝经久不衰的话题。这其中不乏一些脍炙人口的名篇,如潘岳的《悼亡诗》三首、元稹的名篇《遣悲怀》三首、号称“悼亡词双璧”的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和贺铸《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仅仅把悼亡诗看
巢湖学院学报 2013年1期2013-08-15
- 平实的语言 真挚的情感
——评朱自清的《给亡妇》
二人称叙述口吻将亡妻生前的一系列事件逐个展开,仿佛妻子就在面前,首先用对妻子的昵称“谦”开始了全文。三年过去了,“这三年里世事不知变化了多少回,但你未必注意这些个,我知道。你第一惦记的是你几个孩子,第二便轮到我。孩子和我平分你的世界,你在日如此;你死后若还有知,想来还如此的”。亡妻对子女、丈夫的爱,不会因世事的变化、生命的终结而改变!在丈夫的心里,妻子“哪里有一分一毫想着你自己”。一个以孩子、丈夫为中心的传统女性顿时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孩子和我平分你的世界
山花 2011年8期2011-08-15
- 浅议悼亡诗中的中西死亡观
诗,一般特指悼念亡妻的诗。中西方从古就有悼亡之作。《诗经》中的《邶风·绿衣》、《唐风·葛生》被看作是中国最早的悼亡诗,而西方最早的悼亡诗认为是《伊利亚特》中安德洛玛刻悼赫克托尔的那段言语。也有人认为是弥尔顿缅怀第二个妻子卡特琳的无题十四行诗开了西方悼亡诗的先河。当然,这里的争议还是源于对悼亡诗定义的理解有异。本文采用悼亡诗的狭义定义,即专指悼念亡妻的诗。许多学者早就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西方的悼亡诗在数量上远远少于中国。“在西方表现哀怨的抒情诗的品种很多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24期2010-08-15
- 以梦托情,以虚驭实
首词是苏轼为怀念亡妻王弗而作,属悼亡词。王弗,四川眉山县人,乡贡进士王方之女,聪明沉静,知书达礼。16岁嫁与19岁的苏轼,夫妻恩爱,红袖添香,琴瑟和鸣。可惜天妒红颜,王弗于治平二年(1065年)卒于京师,归葬苏家四川祖坟。熙宁八年(1075年),苏轼因政见之争,外放密州,一日夜梦亡妻,作此词。悼亡诗词作为我国古典文学中诗歌的一类,其发展过程和题材是较为曲折而特殊的。“抚存悼亡,感今怀昔之诗也。”(唐李延寿《南史》)“悼亡”本指对亡者的哀悼之意。但在我国古代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10年6期2010-07-19
- 亡妻作媒
手。他心里笑了,亡妻之债可以还了。他走时,熟人竟将那几斤苹果塞他手里,对他说,你输了血,需保养,将苹果带回吧!他没有想到,他还亡妻之债时,美娟矢口否认,说没有这回事。他大声说,不可能,是亡妻在笔记中写的,怎么能说没有这回事呢?美娟仍然说,没有这事。于是,他说,你女儿不是要买好记星掌上电脑吗?你就拿这钱买了吧!美娟说,我将这钱用了,指望什么还你呢?他说,你可以认为是亡妻还了你的钱,也可以理解为是我帮了你一点忙。无论如何,你将这钱收下吧!美娟眼里顿时盈泪,说话
当代小说 2009年4期2009-04-24
- 我们应有怎样的道德理性
吴加芳骑摩托车背亡妻回家的照片感动了全世界,没想到相似的故事再次重演——“内幕”被披露,“事迹”有作伪:吴加芳跟妻子的感情并不好,吵过架,闹过离婚;背亡妻回家是被逼迫所为;自己的妻子过世没多久就再婚;对父亲不尽孝道等等。网上口水一片。吴加芳也立即从一个有情有义的天地男儿一下子变成了一个无情无义的小人。甚至禽兽,参与其事的传媒也不能幸免地背负骂名。这又是一个“道德神话”破灭的典型案例。包含丰富的思想内涵,值得好好分析。一个关键是:在媒体的报道中,吴加芳说他自
杂文选刊 2009年4期2009-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