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

  • 苏幕遮》课件制作
    过程中,由于《苏幕遮》一文产生的年代距离学生较远,所反映的思维、情感以及社会、民俗、人文、地理与学生有着一定的隔膜,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为了打破这种困境,笔者尝试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还原真实场景,助力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设计思路及内容结构《苏幕遮》一文是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自主赏析中的第三首词,本文在语言意境上历来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和欣赏。教学目标:知人论世,体味赏析,背诵全文。教学重点:指导诵读,品味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3年4期2023-03-17

  • 苏幕遮与傩舞的跨文化研究
    处在不同地域的苏幕遮和傩舞文化,都是人类所创造的文化艺术奇葩,在不同的地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对它们的比较研究已远远超出了其本身,而核心则是研究两者文化形态下形成机制究竟有什么异同?它们的发生、发展与结局为何有如此差别?这正是研究的艺术价值关键。不同区域的人们用智慧和信念,来表达自己的虔诚,从根本上体现着自己的生命价值。苏幕遮的盛极一时和傩舞的源远流长,表明它们都是最可贵的艺术珍宝。因此,我们对二者来进行比较研究显得十分必要。一 苏幕遮与傩舞辨析苏幕遮是西

    红河学院学报 2022年3期2022-03-17

  • 符号学视角下苏幕遮乐舞服饰特征研究
    000)所谓“苏幕遮”又称“苏摩遮”“婆罗遮”,传入中原以后,又称“泼寒胡戏”“乞寒舞”等,是西域大型的歌舞表演活动,具有一定的宗教含义。1903年日本大光谷瑞探险队的渡边哲信和堀贤雄二人在我国龟兹古地(今新疆库车)的苏巴什古佛寺西大寺挖掘出了一具佛舍利盒,盒上有精美的乐舞图像,共绘有21身人像,有戴面具的舞蹈者、奏乐者、拍手鼓掌的儿童,气势恢宏。经考证,系西域乐舞的“苏幕遮”。自盒身上图案发现以来,国内外学者针对“苏幕遮”的研究在于其词源含义、源流、舞蹈

    纺织科技进展 2022年1期2022-02-14

  • 大风吹,不分离
    然想起周邦彦《苏幕遮》里的“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并仿作出“去日灿阳相忆否?欢声笑语,共登金霞顶”。那座金霞山,我们一起看过它春季时的恬静淡泊,夏季时的苍翠欲滴,秋季时的明净典雅,冬季时的银装素裹……我们坐在一起能聊上一整个下午还觉得时间过得太快,连鬼故事都被讲成了笑话……进入高中后,面对偌大的学校,自认为还算活泼开朗的我觉得有些孤独。上课时我有时会发呆,会畅想如果我们还在同一所学校会有多好。孤独难耐时,我会给你们打电话,虽然只是叙说各自

    读写月报(高中版) 2021年6期2021-07-01

  • 苏幕遮
    阿克苏地区的“苏幕遮”活动。苏幕遮又叫初雪节、乞寒节,所谓“乞寒”,就是希望这一年的冬天足够冷。在中国,我们认为这一年的冬天足够冷,来年才能丰收。后来唐明皇把乞寒节上所唱的歌的曲调,改造成了一个名叫“苏幕遮”的词牌。北宋文人范仲淹就有一首很有名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此外,文学还为现实的世界做了命名与修辞。文学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它对人生、对世界的命名。我在八岁时看了此生的第一本课外书,书中第一篇文章名叫《秋夜》,里面写道:

    视野 2021年8期2021-05-11

  • 从《苏幕遮》看龟兹乐在中原文化中的发展变化
    玉丽 齐嘉锐“苏幕遮”来源于龟兹,是龟兹乐舞的一部分。在中原地区历经传播、发展、打击、融合和改造,逐渐由原来的舞曲转变成中原文人所喜爱的词牌,不仅为诗词创作提供了一定的发展动力,而且还迸发了新的文化生命力。在这个过程中,中原传统礼文化不断冲击着“泼寒胡戏”的原始构成,直至其在中原地区分崩离析。当“苏幕遮”从“泼寒胡戏”中独立出来之后,它逐渐改变着原来的面貌,成就着新的自我,成了中原诗词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泼寒胡戏”的配乐舞曲“苏幕遮”出自龟兹,长

    地域文化研究 2020年6期2020-12-02

  • 周邦彦《苏幕遮》教学实录
    咏荷佳作——《苏幕遮》。二、了解作者作者介绍:周邦彦(1056-1121),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立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他少年时期比较疏散,但相当喜欢读书,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严谨,语言典丽精雅。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居士集》,后人改名为《片玉集》。设计意图:了解词人的基本知识。对于词人的写作主题、风格、影响有一定了解,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词句,積累文学常识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0年35期2020-11-06

  • 微写作
    *9080)[苏幕遮·郎归来]霜渐凉,秋高月。寒蝉噤若,摇触望归雀。残柳枯杨悲切耶。伊人影去,暗香盈阙。越归来,情更怯。浣篮落地,回首目相接。郎竟归来哽声咽。喜泪满裳,莫施丝絹。(133****0652)[洛,安]近黄昏的那抹暖阳照在了你的飘飘长发上,落下熠熠金光。愿夜晚的徐徐凉风,不那么喧嚣,惊扰你的沉眠。希望往后的未知生活,默与寞,不会触碰到那些破碎飘絮的回忆。临别,愿你不悔不泣。(151****8269)[无题]皓月千里,水波荡漾点点涟漪,风摇烛影晃

    意林 2020年17期2020-10-12

  • 苏幕遮的舞蹈生态学解析
    汪琳摘要:苏幕遮是广泛流行于西域绿洲的禳解仪式,其形式是歌舞戏仪式表演。它的发生、内容、形态以及功能都是西域绿洲自然与文化生态产物,其表演的动作、节奏、步伐都有鲜明的舞蹈生态学特征,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文化情境的展现,这也是苏幕遮的象征意义所在。关键词:苏幕遮  仪式表演  歌舞戏  动作特征  象征功能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1

    艺术评鉴 2020年16期2020-10-09

  • 微写作
    *6958)[苏幕遮]碧蓝天,粉瓣地,春意盎然,河边杨柳俏。岸绕碧水瓣上浮,蔷薇有情,依偎圣阳怀。黯情魂,思佳人,不知所措。孤灯一盏,眉心成枷锁。烛泪四溅满烛台,如何释之?化作寒烟飞。(130****2787)[清风颂]清风不及花香畔,两岸莲藕,春意依然。姑苏不解相思情,云梦虽好,终成尘烟。(138****2526)[思归曲]长溪水灵,似留客人滞不行,道是空多情。云霞杳杳微明,都照离愁眉上凝,三分难平。一川春风多绮丽,却嫌苦煞路,半里难行。离别了长亭,咽下

    意林 2020年14期2020-07-31

  • 诗乐吟唱 秋意情怀
    伴奏混声合唱《苏幕遮·怀旧》是笔者近年创作的一首以宋朝范仲淹同名词作为歌词的诗乐合唱作品。文中从情景交融、虚实相间、意蕴悠远三个方面去诠释作品的意境,并用诗乐对应思路谈作品创作与表演的意境追求。關键词:《苏幕遮·怀旧》 范仲淹 创作特征 意境追求无伴奏混声合唱《苏幕遮·怀旧》是笔者近年创作的一首诗乐合唱作品。目前这首作品已与北京音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签约,由该公司组织演出,并出版乐谱。此曲选择《苏幕遮·怀旧》这首宋词作为诗乐合唱的歌词:“碧云天,黄叶地,秋色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0年8期2020-01-21

  • 苏幕遮》赏读
    周邦彦的这首《苏幕遮》,祛一祛暑热,体会一下古代没有空调和电扇的盛夏时节。周邦彦是北宋后期的代表词人,跟前人比起来,他的词有着非常典雅繁丽的辞藻,所以时人评价他的词“富艳精工”。周邦彦非常有才华,年轻时候写过一篇《汴都赋》,模仿汉赋的风格和表达方式,歌颂汴京的繁华富饶,因此深受皇帝赏识。后来他担任过当时掌管音乐的最高官职,创作了很多新的词牌,为词的发展做出了很多贡献。周邦彦的这首《苏幕遮》是这个词牌的代表作,但词牌并非周邦彦创作的。“苏幕遮”原本是指从古高

    小溪流(成长校园) 2019年8期2019-10-07

  • 苏幕遮·燎沉香
    周邦彦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译文:细焚沉香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鸟雀鸣叫呼唤着晴天,拂曉时分我偷偷听它们在屋檐下低语。荷叶上初出的阳光晒干了昨夜的雨,水面上的荷花清润圆正,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都挺出水面。我想到遥远的故乡,何日才能回去?我家本在吴地,却长久地客居长安。我故乡小时的伙伴是否在想我?划着一叶扁舟,我在梦中来到了过

    文苑·经典美文 2019年8期2019-08-06

  • 微写作
    *3601)【苏幕遮】心绪乱,夜未央。往事浮起,别却又相忆。曾记当年伤别离。少年稚气,声断鹧鸪里。算而今,三年期。佳影萦梦,独饮自叹息。相去天涯隔音讯,归雁无计,梦里传思绪。(158****0083)【相逢】残月孤星空门里,墙外繁花始盛开。只忆去年夜,莺啼燕舞,佳人依在。而今不见君,酌饮烛影深,只愿明年夜,桃红柳绿,灯火阑珊,又逢君。(152****8317)【想起】我想起风吹过你额间的碎发,好像星星闪烁着黎明的光。我想起黄昏时分你泛红的脸颊,好像孩子口中

    意林原创版 2019年7期2019-07-25

  • 微写作
    苏幕遮】起珠帘,月满天,繁花落尽,映得半池莲。飘入莲中弄莲子,莲卷轻舟,能有几时闲。曲无殇,水潺潺,半尺微凉,霜坠碧湖间。凭栏独坐偏珠子,思绪万千,凄凄泪满。(173****5677)【不曾缺席的你】孤帆远去的马蹄,跌落星河的鱼,浪花吞没的笔,以及,我每一句诗里,不曾缺席的你。(132****9997)【犹似故人归】最美的时光恰巧遇见了你,令我怦然心动,与汝初相识,犹似故人归。(166****0407)【倘若来生】倘若有来生,你会陪我放风筝。那天恰好小雨

    意林原创版 2019年6期2019-06-30

  • 有所念,清如水
    —宋・周邦彦《苏幕遮》读宋词会上瘾,至快意处总想一首接一首地哼唱下去,仿佛自己变成了一颗圆润的水珠,滴入曲调婉转的溪流,除了载歌而行不作他想。就像酒到酣时不宜书簪花小楷,此刻也不宜再读艰深的句子,于是恰到好处地爱上周邦彦这首《苏幕遮》。周邦彦颇通音律,他的词作总有行云流水之美,像春天里开满鲜花的缓坡,让人忍不住想顺势撒欢儿飞跑。他说檐下的鸟雀唤来了晴朗的天气,那鸟雀大概也是听多了他的吟唱,才学得这般招引风流的曲调。最喜欢那句“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有太多

    传奇故事(破茧成蝶) 2017年3期2017-11-24

  • 有所念,清如水
    —宋·周邦彦《苏幕遮》读宋词会上瘾,至快意处总想一首接一首地哼唱下去,仿佛自己变成了一颗圆润的水珠,滴入曲调婉转的溪流,除了载歌而行不作他想。就像酒到酣时不宜书簪花小楷,此刻也不宜再读艰深的句子,于是恰到好处地爱上周邦彦这首《苏幕遮》。周邦彦颇通音律,他的词作总有行云流水之美,像春天里开满鲜花的缓坡,让人忍不住想顺势撒欢儿飞跑。他说檐下的鸟雀唤来了晴朗的天气,那鸟雀大概也是听多了他的吟唱,才学得这般招引风流的曲调。最喜欢那句“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有太多

    恋恋中国风 2017年3期2017-11-14

  • 远播天籁音 广传奇幻舞 ——西域典型歌舞的传播
    “六人奏乐图”苏幕遮面具舞、剑器浑脱舞与柘枝舞1903年,日本大谷光瑞探险队在库车苏巴什古寺的西大寺遗址,发掘了一个木质的舍利盒。这个盒子的盒身周围,彩绘着一幅场面奇丽而欢快的乐舞图。这幅乐舞图上,共绘有21人。他们分成舞蹈队和乐队两部分。舞蹈者以单行的舞队排开,“以手持舞旄的女舞者和身体后斜插舞旄的男舞者为先导”。随后六个手牵手的舞者,做着两两侧面对视,神情活泼,双腿跳跃的舞姿。六舞者后面,一个舞弄棍棒的角色做着大跨步、弓前腿挺立的姿态。在他之后,是一组

    新疆艺术 2017年5期2017-10-27

  • 一叶知秋 让我们携手迎来人生的盛年
    清冽洋溢的“,苏幕遮,碧云天”直指人心。这还是那个酷的高旗吗?“把这些愤怒、这些喜悦,包括在更大的生命体中,表现出来就是平和”,高旗在他人生的秋天中,仍然肆意绽放,仍然情谊绵长。艺术家黄致阳在古北口长城的一隅,建造了自己的精神家园“灵山月隐”,秋日的山居,谦虚而自然,一切随机而成。返璞归真,“返”是价值的体现,“真”的程度决定价值的高度。“落一叶而知秋”,意味着丰收季节、收藏之秋就要来临。禾黍饱满,于果实是成熟,于人将迎来人生的盛年。看我们怎样歡脱地携着手

    北京青年周刊 2017年37期2017-09-27

  • 一叶知秋 让我们携手迎来人生的盛年
    清冽洋溢的“,苏幕遮,碧云天”直指人心。这还是那个酷的高旗吗?“把这些愤怒、这些喜悦,包括在更大的生命体中,表现出来就是平和”,高旗在他人生的秋天中,仍然肆意绽放,仍然情谊绵长。艺术家黄致阳在古北口长城的一隅,建造了自己的精神家园“灵山月隐”,秋日的山居,谦虚而自然,一切随机而成。返璞归真,“返”是价值的体现,“真”的程度决定价值的高度。“落一叶而知秋”,意味着丰收季节、收藏之秋就要来临。禾黍饱满,于果实是成熟,于人将迎来人生的盛年。看我们怎样欢脱地携着手

    北京青年周刊 2017年36期2017-09-20

  • 有所念,清如水
    —宋·周邦彦《苏幕遮》读宋词会上瘾,至快意处总想一首接一首地哼唱下去,仿佛自己变成了一颗圆润的水珠,滴入曲调婉转的溪流,除了载歌而行不作他想。就像酒到酣时不宜书簪花小楷,此刻也不宜再读艰深的句子,于是恰到好处地爱上周邦彦这首《苏幕遮》。周邦彦颇通音律,他的词作总有行云流水之美,像春天里开满鲜花的缓坡,让人忍不住想顺势撒欢儿飞跑。他说檐下的鸟雀唤来了晴朗的天气,那鸟雀大概也是听多了他的吟唱,才学得这般招引风流的曲调。最喜歡那句“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有太多

    传奇故事(上旬) 2017年3期2017-05-06

  • 苏幕遮”舍利盒服饰探析
    西域祭祀乐舞:苏幕遮。王嵘的《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苏幕遮》对其服饰同样做了简要分析,并认为其中有甲胄般的舞服,有方巾披肩的武士。之后,一直有诸多学者讨论着“苏幕遮”,但是,涉及服饰的内容并不多,在论文中,笔者将以苏幕遮舍利盒为对象,服饰款式、造型为主线,尝试从更全面、更深入的角度探析这组古老的祭祀服饰。苏幕遮又名泼寒胡戏,是百姓祈求来年六畜兴旺、风调雨顺的祭祀性活动。乐舞图确定为苏幕遮舞蹈时,霍旭初先生指出苏幕遮有以下特点:一是舞者头戴面具,二是舞蹈场面威武雄

    时尚设计与工程 2017年6期2017-03-07

  • 雨后荷(2)
    (宋·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太阳初升,阳光照在荷叶上,晒干了昨夜留在荷叶上的雨珠;水面上清新圆润的荷叶,一张张在晨风中挺举。作者写雨后初晴风动荷叶的清新景色,用词讲究。一个“清”字,紧承“宿雨”和“初阳”,荷刚被雨水冲洗过,又沐浴在早晨的阳光中,自然是格外清麗。一个“举”字,传神地写出了荷叶亭亭玉立的姿态和生机勃勃的精神,有一种竞相高举的动态感;此字紧承“乾宿雨”,正是因为雨过天晴,荷上的雨珠都已消失,荷才显得格外轻盈、有精神,身姿挺拔。王国维在《人间

    中学生阅读·初中·读写 2016年7期2016-09-18

  • 且将虚字细细吟
    《渔家傲》和《苏幕遮》。一悲壮,一哀婉,表现出了范仲淹人格的丰富性。不过,我想说的是,如果从审美类型变化的角度来说,《苏幕遮》似乎更符合宋词的审美类型。“审美类型”实在是一个太专业的词语了,如果通俗地说,就是南方人所说的“腔调”或者北方人所说的“调调”。为什么说《苏幕遮》更有宋词的腔调呢?我们不妨先看一下这两首词。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15年11期2016-01-22

  • 苏幕遮》教学案例及反思
    称的周邦彦的《苏幕遮》。点出本词荷的特点:形神兼备、刚柔相济。后人对此词的评价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他的词被称为“词中之冠”。今天我们一起来解析这首词,从中收获一二,帮助大家找到解读写景诗词的钥匙。二、诵读感悟请学生诵读感悟节奏和韵律,体会情感。三、描绘词意请学生描绘词的内容,教师点评纠正补充。过渡语: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段落极其分明,但是情景之间有怎样的关联呢?四、讨论赏析1.词的上片写景(1)上片选取了哪些意象?绘成了几幅图画?拟小标题。

    语文天地 2015年19期2015-08-15

  • 范仲淹《苏幕遮》词作赏析
    】 范仲淹的《苏幕遮》是表达羁旅相思之情的一首经典作品,我们不仅能够看到作者对于借景抒情、情境交融的写作手法的娴熟应用,也能够感受到作者在文字中深刻的情感表达。这首作品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剖析与鉴赏的地方。这首词作的景物描写有很多出色的地方,这首词作也非常讲解节奏、韵律,全作在结构的设置上也非常规则,情感表达则是这首作品中最值得关注的地方,情感的表达渗透在作品的始终,并且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是诚挚而感人的。【关键词】 范仲淹;苏幕遮;词作;赏析范仲淹的《苏幕遮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5年9期2015-05-30

  • 苏幕遮”面具初探
    710048)苏幕遮,又名“泼寒胡戏”,是百姓祈求来年五谷丰登、畜牧兴旺的群众性活动,多于寒冬腊月举行,曾经风靡唐朝,又在唐朝开元年间被禁断。日本流传的“苏莫者”与我国唐代的“苏幕遮”有很大区别,但是保留了舞者头戴面具这一特点。王嵘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苏幕遮》中将苏幕遮的活动内容归纳为两点:“一是乞寒求水,多降瑞雪,冻灭害虫,来年水量充沛,以利农牧业丰收。二是攘灾避邪,驱赶魔鬼罗刹。”“泼寒”习俗是苏幕遮的主要内容,带面具是苏幕遮的最显著特点。要考究苏幕遮

    科技视界 2015年15期2015-05-15

  • 苏幕遮二首
    文/徐 康苏幕遮二首文/徐 康《法制文萃报》2012年2月1日转载《京华时报》报道:“老人春节露宿女儿家门外4天3夜,社区着手起诉其6个子女。”面朝天,身卧地。地冻天寒,楼道门前睡。八秩老翁无处去。灯火辉煌,佳节新春里。 四邻悲,孤老涕。子女六家,养老相推委。长媳送来长女拒。外出旅游,一锁将门闭。《报刊文摘》2012年2月6日转载《广州日报》张鸣文:莫让“复兴”沦为“复活”庆新春,开盛典。皇上祭天,大礼天坛现。红顶黄袍威仪展。文武百官,万岁山呼远。 讲传承

    中华魂 2012年13期2012-08-15

  • 苏幕遮
    梅尧臣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庾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赏析〕上片,作者描摹出春草的芊绵可爱,用遍地春草映衬出宦游少年的春风得意。词的下片转而抒写宦游少年春尽思归的情怀,词人流露出对宦海浮沉的厌倦,用自怨自艾的语调表达了强烈的归思。以自然界春色的匆匆归去,暗示自己仕途上的春天正消逝。结尾两句渲染了残春的迟暮景象。“老”字与上片“嫩”字遥相呼应,于春草的由

    意林 2010年12期2010-05-14

  • 苏幕遮
    周紫芝老相邀,山作伴。千里西来,始识庐山面。爱酒杨雄浑不管。天与邻翁,来慰穷愁眼。似惊鸿,吹又散。画舸横江,望断江南岸。地角天涯无近远。一阕清歌,且放梨花满〔赏析〕相约老友西去游玩,山河随行,一路风尘中,且颠簸、且壮怀。对酒当歌,唱出千般愁绪,老天与老友,都在身旁,不语中可知对方心意,这深深抚慰了作者孤单的心绪。往事如同惊鸿一瞥,来了又散去。江上那艘郁彩雕欄的小舟上,作者望断江南,海角天涯,映在空荡荡的眼底,却又如此之近,只是无法触摸,只好唱起一首清凉的曲

    意林 2009年4期2009-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