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政

  • 英国辉格史学的演进、特征及其局限性探析
    键词 辉格史学 宪政 自由 托马斯·麦考莱〔中图分类号〕K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23)02-0067-111931年,剑桥大学青年教师赫伯特·巴特菲尔德出版了《历史的辉格解释》一书,他指出,历史的辉格解释①是“一种许多历史学家都具有的倾向,他们站在新教徒和辉格派一边撰写历史,赞美业已成功的革命,强调在过去出现的某些进步原则,编写出能够确认现实甚至美化现实的故事”。② 自巴特菲尔德的作品发表以来,“辉格”一词及其变体已

    人文杂志 2023年2期2023-05-30

  • 清末宪政语境下强迫教育的引进
    程度;强迫教育;宪政一、国民程度角度下宪政道路的困局清末实施宪政是在经历多次失败的改革之后做出的决定,清政府清楚的认识到,国家衰弱的原因。“是以国势不振,实由于上下相睽,内外隔阂,官不知所以保民,民不知所以卫国。”“而各国之所以富强者,实由于实行宪法,取决公论,君民一体,呼吸相通,博采众长,明定权限,以及筹备财用,经画政务,无不公之于黎庶。又兼各国相师,变通尽利,政通民和有由来矣。”西方各国的强大,清政府认为是在于政治制度的先进。清末先进知识分子以及改革派

    速读·下旬 2022年3期2022-06-03

  • 宪政视域下环境权的保障分析
    人权。本文从建设宪政国家的角度具体分析环境权的人权性质,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了在我国如何维护和保障公民的具体环境权益。◆关键词:宪政;环境权;人权1972年的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第一原则就是自由,平等和足够的生活条件是人类所有的基本权利。在良好的环境下人类享有同等的尊严和福利,并承担为当代和后代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庄严职责。每一次环境污染破坏,无一例外不是牺牲公民的生活坏境和环境资源。当代社会新发展理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绿色发展,通过改变传

    速读·中旬 2021年2期2021-07-23

  • 对托马斯·潘恩激进民主主义的批判性解读
    主 人权 革命 宪政作者简介:郭超囡,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法律史;郭龍峰,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中图分类号:D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1.233托马斯潘恩(Thomas Paine)是18世纪伟大的

    法制与社会 2020年2期2020-02-19

  • 中世纪英国宪政史研究的新理路
     要:《英国“宪政王权”论稿》 一书以“宪政王权”为研究主题,对中世纪后期英国政治史进行了宏阔总结。《论稿》特色鲜明,在唯物史观的指导和中国经验的启发下,精心考辨了西方学界已有成果,在“文本中的政治”以及“制度中的政治”中研究和揭示了“实际发生的政治”,得出了接近历史实际的判断,并总结出了政治史研究中的“利益原则”和“实力对比原则”。《论稿》虽然在内容、翻译和字句中存在瑕疵,但总体上不惟总结了已有的政治史成果,更为后续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开拓了中世纪英

    古代文明 2019年4期2019-10-14

  • 关于清末立宪的反思
    历史上第一全面的宪政尝试,最终的结果是清朝覆灭。现代人对此的通常理解是清王朝不想立宪,在欺骗民众。可是这种见解或许狭隘,是在先天认定的情况下得出结论,或许并不那么客观。其实,从清廷自身以及清王朝所采取的宪政改革措施来看,清廷是真心想立宪的。而也正是立宪的努力,加快了清王朝的覆灭。过去的历史对于现在的中国是很有启发意义。面对现在于我国建立宪政的呼声,还是应该谨慎。[关键词]清末立宪 宪政 反思 民粹现代人对于清末立宪的了解更多是清政府迫于压力不得已之改革,最

    商情 2019年25期2019-06-25

  • 探寻法的中国性之旅
    化;民主;民权;宪政中图分类号:D92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9)05-0207-02作者简介:宁静(1992-),女,汉族,甘肃定西人,西北政法大学,2016级民商法学院学生,主要研究方向:合同法。一、通过对水的观审建立对“法”的思考在第八部分,作者通过观察水,并且对中国典籍中水蕴含的法治意义的描述,说明我国对于法治观念,法治思想的描述,古已有之,源远流长。而其中的思想对于现代法治思想的建立也有启迪作用,而将这部分作为本

    法制博览 2019年2期2019-05-10

  • 宪政发生于英国的原因
    玮玮摘 要:英国宪政道路渐进的主要原因是英国宪政的社会基础和社会结构也是一个漫长的演进过程。社会结构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公民社会的发展导致政治变革。英国自己独特的自然环境产生了英国自己独特的经济方式,而这种独特的经济制度也推动了其封建制度的产生,封建制度随着经济方式的不断改变,最终使英国发展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宪政国家。关键词:宪政;英国;起源原因中图分类号:D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9)05-0132-02作者简介:孟高正(19

    法制博览 2019年2期2019-05-10

  • 宪政视野下个人信息保护的内涵与本质
    键词:个人信息;宪政;内涵;本质一、宪政视野下个人信息保护的内涵欲探究宪政视野下的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必先弄清个人信息及其保护的基本内涵,尤其是个人信息保护在宪政视野中的基本内涵,然后方能展示其宪法基础以及对其进行宪法保护的必要性。对于“个人信息”,不同的学者采用了不同的名称,术语的不统一会引起研究和立法的混乱,但从我国法学研究和立法的语境看,本文统一采用“个人信息”的用语。其理由如下:首先,信息与其他术语之间有着一定程度的差别。只有具有价值的能够为人所利用

    中国集体经济 2019年5期2019-03-13

  • 官员财产公示制度的宪法学分析
    员财产公示制度的宪政内涵。其次,本文主要从宪政理论的民主、法治、人权三个方面对我国财产公示制度的建立进行探讨。在宪政视角下,我国积极推进官员财产公示制度的建立应考虑:一是扩大信息公开程度和拓展民众监督的渠道;二是建立财产公示制度完善权利救济制度;三是保障公民权利及解决权利间冲突。关键词:宪政;民主;法治;人权;官员财产公示制度一、官员财产公示制度的宪政内涵官员财产公示制度是指将国家公职人员申报财产的资料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开,以接受社会监督的制度。作为一种有

    卷宗 2018年13期2018-06-29

  • 美国违宪审查制度背后的政党博弈
    美利坚视为圭臬的宪政精神牢牢地将这场争斗限制在规则的藩篱内,正是得益于这一张一弛,具有美国特色的违宪审查制度正式确立。违宪审查既是这场审判的宝贵结果也是聪明的手段,虽衍生于党派权斗之中,但又绝非政治较量的附属产品。关键词 政党博弈 宪政 违宪审查 手段作者简介:李想,南昌大学,法律硕士。中图分类号:D9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2.055一、案情简况1800年美国大选,联邦党人约翰·亚当

    法制与社会 2018年4期2018-03-10

  • 自由主义宪政在日本何以可能
    摘 要:自由主义宪政在日本何以可能?不同于既有研究所提出的制度先导论,通过对明治维新后日本百年立宪发展过程的考察发现:近代日本的自由主义宪政转型,根本在于明治维新时期就已生发的自由主义文化的促动。在后续的历史发展中,明治宪法进一步打开了促进自由主义文化发展的制度闸门。而和平宪法的强制植入,则使自由主义宪政制度与早已生发的自由主义文化一拍即合,继而使自由主义宪政制度在日本迸发出强大生命力,并促进了自由主义文化在日本的进一步发展及其对自由主义宪政制度的反哺。关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6期2018-01-22

  • 基于人性、人权浅谈中国宪政制度构建
    最有力途径。中国宪政制度的发展,应跳出西方宪政发展理论的固有窠臼,正视并回应中国社会需求的变化,在借鉴宪政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同时挖掘中国传统思想理论体系的合理内核,力促中国宪政制度之构建发展。关键词:人性;人权;宪政以“人”为本,是法律产生并得以发展的根本动因之所在。一般而言,法治的主体是“人”,规范的是“人”的行为,调整的是“人”的社会关系,保障的是“人”的终极需求。因而,从这一层面上讲,人的自身特质,即“人性”,也就决定了宪政作为一种保障人权的制度

    学习导刊 2017年2期2017-10-23

  • 浅析清末立宪运动的始末和意义
    文件的出台,对于宪政思想的传播、皇权的弱化、民权的确认均具有积极的历史价值。关键词 立宪运动 宪政 皇权 民权作者简介:周汤迅,浙江省兰溪第一中学。中图分类号:D69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6.282自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对于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禁锢的弊端日益显现,尤其是当西方列强在清朝不断攫取种种不正当特殊利益时,社会民众的不满情绪不断激增,统治者中的一部分人

    法制与社会 2017年18期2017-07-13

  • 《政府论(下篇)》对美国宪法的影响
    。关键词:洛克;宪政;人权保障;有限政府;民主;法治中图分类号:D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7)11-0282-01作者简介:李燕林(1994-),女,汉族,河北沧州人,青岛大学,硕士生,研究方向:宪法行政法。洛克的宪政思想主要体现在其《政府论》一书中,其思想的产生与发展主要是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中进行的。洛克宪政思想的出发点是人权,并假设自然状态为最初的社会形态,以社会契约论为理论基础,以保护个人财产权为核心,详细阐述了

    法制博览 2017年4期2017-05-20

  • 基于宪政视角下的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研究
    问题。本文分析了宪政视角下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内涵,并且提出了从民主的角度确保城乡居民权利平等,从法制的角度建立维护社会公平的法律体系和从人权的角度满足城乡居民的利益诉求的建议。【关键词】宪政;户籍制度;改革一、引言户口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烙在每个人身上的最深刻的印记,曾在建国初期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发挥了重要作用,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区域性跨越式的发展具有显著意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精力办大事的优越性。然而,随

    智富时代 2017年3期2017-04-02

  • 论我国宪政文化建设的困境与路径
    5127论我国宪政文化建设的困境与路径许康妮扬州大学法学院,江苏 扬州 225127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处于最高位阶,这也决定了宪政文化成为法律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再次将“依宪治国”理念提到重要位置,宪政文化的建设也由此受到高度重视。本文试从我国传统宪政文化的背景出发,分析我国现阶段宪政文化建设的各种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建设我国宪政文化的新路径,以期中国特色宪政文化之路能够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宪政文化;困境;出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再次将

    法制博览 2017年15期2017-01-27

  • 《阿Q正传》审视下的法律意识
    写,了解辛亥革命宪政的失败,揭示旧制度下的社会所存在的法律问题。【关键词】 阿Q;悲剧;宪政;民法精神;司法人类实践生活中,文学价值可分为功利价值和超功利价值。也就是说文学价值在政治、法律、经济、实用、科学、道德等方面显示它的实际有用性。鲁迅通过小说来给予人们展示感官上,情感上,理性上的冲击,引导人们对法律做出正确的评判。阿Q在人吃人的社会中仍然以自己的“精神胜利法”苟且活着,没有权利像人一样的活着,自欺欺人在有法而得不到法律的保护下生存。法律是什么?辛亥

    新西部·中旬刊 2016年11期2016-12-13

  • 宪政的内在逻辑探析 ——以萧瀚《宪政二十讲》为基础
    710000)宪政的内在逻辑探析 ——以萧瀚《宪政二十讲》为基础陈钰(西北政法大学,陕西 西安710000)摘要:宪政宪政是关于权力有效配置的制度与学说。本文从宪政、宪法及二者的关系探讨了宪政的内在逻辑结构,并认为美国最大的贡献就是宪政,同时希望能够对我们今天的宪政事业有所助益。关键词:宪政;宪法;权力配置;内在逻辑宪政是关于权力有效配置的制度与学说。萧翰先生编写的《宪政二十讲》主要是“探讨权力学说与权力配置制度之间密切的关系”[2]编者序,2,从而希

    人间 2016年12期2016-11-28

  • 宪政视域下封建王权法治的流弊
    摘 要 宪政是近代西方的一个重要的政治思想,其内涵是居于社会契约理论对于社会权利、义务的设置,在权力运行过程中必须进行有效监督。黄梅戏《半边月》里的父女情仇,揭示了中国历史封建王权在权力体系设置上就存在先天不足,加之权力运行核心要素是人治,自然就一次次上演了政治悲剧,跳不出王权更迭的历史周期。关键词 宪政 封建王权 法治 启示作者简介:杨振宁,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2014级博士研究生,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法律。中图分类号:D929 文献

    法制与社会 2016年30期2016-11-24

  • 以控权为手段和目的的宪政之思考
    摘 要 宪政是将宪法文本化的意识形态从应然走向实然的政治过程和政治形态,是现代民主国家的价值选择和理想状态。宪政的首要且最终目的是控制公权,保障私权。由于公权的天然膨胀性,依法行使公权仅靠政府的自控往往是不够的,服务于宪政模式的“控权”思想应运而生,“控权”应该成为实现宪政的必要途径和重要手段。本文着重从“控权”思想这一角度对现代我国的宪政实践进行讨论和思考,以期为我国宪政的完善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关键词 宪政 私权 公权 控权作者简介:刘美玲,山东大学

    法制与社会 2016年4期2016-11-19

  • 浅议古罗马共和宪政下监察官制度及其启示
    罗马共和国“混合宪政”下,并没有形成古代中国从上至下“金字塔”式的权力结构,而是一种分权制衡的政治架构。共和国官僚体制的逐渐发展与完善最能体现、最能反映古罗马共和国的发展。监察官无疑是古罗马共和国宪政中最具特色和最重要的部分之一。通过对共和国时期监察官的产生、选任、职责等方面的考察,可以发现在共和国官职中监察官的神圣性,这种神圣性体现在其在权力架构中的独特地位。虽然后来伴随着古罗马帝制的到来,监察官走向了消亡,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从中得到某种意义上的启示。[

    现代交际 2016年14期2016-08-15

  • 浅议古罗马共和宪政下监察官制度及其启示
    罗马共和国“混合宪政”下,并没有形成古代中国从上至下“金字塔”式的权力结构,而是一种分权制衡的政治架构。共和国官僚体制的逐渐发展与完善最能体现、最能反映古罗马共和国的发展。监察官无疑是古罗马共和国宪政中最具特色和最重要的部分之一。通过对共和国时期监察官的产生、选任、职责等方面的考察,可以发现在共和国官职中监察官的神圣性,这种神圣性体现在其在权力架构中的独特地位。虽然后来伴随着古罗马帝制的到来,监察官走向了消亡,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从中得到某种意义上的启示。[

    现代交际 2016年14期2016-08-15

  • 因为懂得,所以忧虑
    虑》;林达夫妇;宪政一、前言曾有一位中国画家留学巴黎,他请一位巴黎著名批评家鉴赏自己的画作。中国画家认为只要批评家对画作提出意见,不管是称赞还是批评,自己都将名声大噪。可是,这位批评家仅仅问了他两个问题之后,就表示不用打开他的画了。中国画家不理解,批评家说:你20岁就来到巴黎,离开中国时你还太年轻,所以不懂中国;而你来到巴黎只有2年,时间又太短,所以不懂巴黎。因此你的画没必要看。林达夫妇,丈夫丁鸿富,妻子李晓琳(林达是夫妻俩共用的笔名),1952年上海出生

    商 2016年25期2016-07-29

  • 立宪主义在美国的实践
    帆摘 要:美国的宪政发展历程是近代世界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不仅对后来美国社会的进步、稳定和繁荣作出了重大的基础性贡献,同时也对世界许多国家宪政的发展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因此研究美国的立宪历程意义重大。本文主要是基于《控制国家—西方宪政的历史》一书中美国立宪主义这一章节对立宪主义在美国的实践予以探讨和分析。关键词:立宪主义;宪政;对抗性立宪主义理论在西方已有较长的发展历程,其概念的使用却是相当晚近的事情。本书作者认为,此处的“立宪主义”被用来指代国家

    大东方 2016年5期2016-07-05

  • 儒教宪政:牟宗三“新外王”说新解
    王瑞昌儒教宪政:牟宗三“新外王”说新解王瑞昌摘要:论者一直普遍认为,牟宗三在其“新外王”说中的政治主张是“民主”。本文在广泛而深入地研究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对“新外王”说提出了新的解读:牟宗三真正的政治主张实际上是“儒教宪政”。“民主”与“宪政”有原则性区别,牟宗三本人和许多旁观者所意谓的“民主”,如果细加推究,实际上主要是“宪政”。而且他推扬宗教之价值,并主张儒教为一“宗教”,且认为应当立之为国教以指导政治。与西方自由主义者之政治主张不同,其“新外王”说

    天府新论 2016年4期2016-02-13

  • 转型期中国宪法与行政法的互动探索
    :宪法;行政法;宪政宪法和行政法都关注公共权力,都关怀人权,所以许多法学家一直希望能够更加准确地研究二者之间密切的关系。在我国传统的观念中,宪法作为根本法和母法需要以行政法的形式去实施。但是,外界对于这样理解的反对声和质疑声从来没有消失过。因为在实际中,各界对于宪法和行政法的关系始终没有达成一致的认识。特别是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发展的上升期内,出现了一些问题。同时,随着我国法律法规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如何有效审视行政法与宪法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一、宪法和行政法

    山西青年 2016年11期2016-02-04

  • 宪政的基本精神
    650106论宪政的基本精神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650106摘要:本文主要从宪政的基本精神进行解读,即限政、人权、民主和法治。宪政是以宪法为基础,限制政府权力为本质,保障人权为最高价值目标,实现民主政治为前提,并通过法治这个根本途径来实现的一种政治理念。理解和把握宪政的真正涵义,深刻领会宪政的基本精神,才能建立真正的宪政国家。关键词:宪政;限政;人权;民主;法治宪政作为反对君主封建专制统治过程中取得的巨大文明成果,它宣扬了自由、平等、人权等价值理念

    山西青年 2016年6期2016-02-04

  • 论民主与宪政的关系
    012论民主与宪政的关系伍向东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湖南长沙410012摘要:民主与宪政既是政治上所一直讨论的话题,也是法律理论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关于两者的关系,历来一直是政治家和法律家们争议的焦点。本文从民主与宪政的概念谈起,客观、理性的看待两者之间的联系。通过阐述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证明了民主与宪政是对立统一的。应当正确对待民主与宪政,使得民主与宪政相互推动,构建更好的社会制度。关键词:民主;宪政;辩证关系一、民主的含义“民主”一次起源于古希腊,这一词

    法制博览 2016年15期2016-02-03

  • 宪政思潮
    。在讨论中,西方宪政思潮又开始活跃起来。其代表性观点有如下几类:一类观点认为,宪政没有东西方之分,并将宪政冠之以“普世价值”的伪装,鼓吹照搬西方宪政制度,推行多党制、议会民主和三权分立;一类观点认为,“依宪治国”等同于“宪政”,反“宪政”就是反对“依宪治国”;一类观点认为,有宪法即有宪政,中国自有宪法以来就是一个宪政国家。还有些人打出“改革已死,宪政当立”的旗号,提出在中国实行西方宪政的基本理念和基本主张,认为“中国梦即宪政梦”。应该来说,上述观点要么是明

    人民论坛 2015年3期2015-09-10

  • 关于宪政与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思考
    任永生[摘要]宪政作为西方的民主政治发展模式,植根于西方的历史文化土壤之中,废除腐朽的封建专制思想,维护崇尚民主自由的民主政治制度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人类政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后发国家发展民主政治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模式,但是,西方的宪政并不是唯一的民主政治发展模式,民主政治的探索要依据国情寻找有效可行的具有民族特点的发展模式,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必须立足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探索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模式,打破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的思维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2015年4期2015-05-30

  • 论正当法律程序的价值
    ,促进我国法治和宪政建设,真正实现司法改革,共创美好法治社会。关键词:正当法律程序;法治;宪政;司法改革一、正当法律程序的渊源正当法律程序条款的端倪, 可以最早追溯到11世纪的西欧。程序正义观念产生于13世纪的英国。美国1791年宪法第5条修正案及随后的美国宪法修正案第14条规定,这两条宪法修正案构成了美国正当法律程序的宪法基础。正当法律程序作为美国完善法治的代表,被世界各国所推崇和借鉴,国际化趋势日见明显。由此而言,正当法律程序就其历史源流而言可以追溯到

    商 2015年8期2015-05-30

  • 社会主义宪政:坚定中国道路的应有之义——兼谈中国梦的实现
    00)社会主义宪政:坚定中国道路的应有之义 ——兼谈中国梦的实现钟俊 (安徽师范大学政治学院,安徽芜湖241000)摘要:在近代中国,宪政更多地被看作是推进国家独立富强的工具。我们今天仍须强调:要实现“中国梦”,市场经济和民主宪政,缺一不可。当前,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决定,由于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故将宪政作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应是顺理成章的逻辑推演。事实上,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社会利益多元的冲突、政治文明目标的确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5年1期2015-04-09

  • 宪政结构中的谏议制度及其现代意义
    盛洪宪政结构中的谏议制度及其现代意义盛洪[摘要]宪政主义假定,任何个人既理性有限,又有人性弱点,若要使个人能够满足公共事务的要求遵行民意和天道,就要有一套监督约束政治人物的制度,以弥补其个人缺陷。儒家传统既强调政治人物的自律,以及改朝换代的他律形式,又注重建立谏议监察制度,对君主的过失加以批评和纠正。这一制度是君主制“体制内”的限权机制,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实践中有着积极意义和实际功用,并形成了“君过必谏”的谏议文化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士大夫精神。这种制度与

    天府新论 2015年3期2015-02-25

  • 从“九世仇”经“立宪”到“革命”:李大钊思想变迁考察*
    大钊;社会主义;宪政;革命;无产阶级李大钊是中国第一位马克思主义者。但他在非马克思主义者和马克思主义者之间,有个思想转变过程。对这个过程加以考察不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它是中国近、现代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思想转变过程的缩影和典型。李大钊的思想转变这个“小”问题,折射着中国近、现代社会的政治环境、文化状况、道路选择等“大”问题。虽然斯人已逝,但他留下的文字,能为我们提供一些他的思想转变的线索。通读《李大钊全集》(以下简称《全集》)①本文所说的《李大钊全集》,指的是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2期2015-02-21

  • 当代中国宪法实施模式及其对中国宪政道路的影响
    施模式及其对中国宪政道路的影响王全河辽宁师范大学,辽宁大连116029摘要:宪法实施问题一直是法学者探讨和研究的问题,针对中国的宪法实践和宪法研究,宪法实施问题则处于核心地位。对中国宪法实施模式的研究,有利于对中国宪法实施本身的特点的探讨,给中国宪政道路的设计提供本源性的依据。本文将从中国宪法的实施主要为政治性实施为核心观点,从宪法内容和宪法文本在实际生活中的落实来阐述中国宪法实施的特点和模式。关键词:宪法实施;政治性;宪法文本;宪政中图分类号:D921作

    法制博览 2015年30期2015-02-06

  • 洛克与美国宪政的思想基础
    分立与制衡,这种宪政思想闪烁着洛克的光辉。洛克认为,政府是保障人权的必要工具,政府权力须受到限制。为了实现宪政,民主的价值观就必须通过公平选举、多数原则、言论自由以及合法抗议等重要方式融入到政治程序之中。关键词 宪政 人民主权 分权制衡作者简介:何良,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2012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国政治与外交。中图分类号:D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4)11-147-03在人类政治发展史上,美国被公认是第一个以成

    法制与社会 2014年32期2014-12-20

  • 论统筹城乡背景下农民社会保障管理制度的构建与完善
    问题基础上,基于宪政视角,探析农民社会保障的基本权利以及宪政与农民社会保障管理构建与完善的相关性,并提出在统筹城乡背景下需要积极构建与完善中国农民社会保障管理制度。关键词:统筹城乡;宪政;农民;社会保障;管理制度中图分类号:D42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5831(2014)05011606一、研究的问题、意义及文献综述(一)研究的问题统筹城乡是彻底解决“三农”问题,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社会格局,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建设的战略发展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5期2014-11-15

  • 不能上西方宪政民主的当
    宪政问题是国内思想理论界争论的一个热点,既有学术研究层面的争鸣,更充满意识形态的分歧,有一种说法需要澄清,即有人认为西方宪政的目标是民主,似乎宪政是实现民主的手段,或者说,先有宪政,后有民主。一些人正是以此发挥,认为现在不实行宪政,就是反民主,就是搞独裁。其实这是一种严重的误解。在近代西方,尤其在美国,民主起先在一些人眼里并不是“好东西”,而是“坏东西”,是一个近乎贬义的概念,民主与“暴民”是联系在一起的。新兴资产阶级实施宪政,一个重要目的是制约甚至遏制“

    党建文汇·上 2014年8期2014-10-27

  • 关于我国宪政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家。而依法治国是宪政的精髓。要实现宪政,不仅要有宪法,而且要把宪法付诸实施。针对我国当前宪政文化的缺失,法律信仰的缺乏和公民宪政意识相当薄弱的宪政文化建设的现状,提出构建本土的宪政文化,树立坚定的法律信仰,培养公民宪政意识的完善措施。当人们具有坚定的法律信仰和较强的宪政意识的宪政文化已经构建,我国的宪政一定会实现。一、宪政文化的含义宪政文化,是指人们对有关宪法、宪政现象的认知、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判断标准和行为习惯的总和[1]。它对宪政的发展和实现起着重要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年3期2013-08-15

  • 改革的路径不可能是单一的
    制改革的热议中,宪政再次成为焦点。“宪政梦”也成为当下网络热词。有一种观点认为,我们的目标是宪政社会主义。也有观点认为,儒家宪政更值得追求。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宪政民主是最高的国家利益。各类观点虽然不尽相同,但它们都有一个最大公约数,那就是对宪政的追求。既然宪政是一个值得追求的政治目标,那么,宪政又是什么呢?一种代表性的回答是:宪政的核心内容就是自由、民主、人权。从一般意义上看,民主、人权、自由都是好东西。至于集合这三者的宪政,当然更是好东西。毋庸置疑我们不

    环球时报 2013-01-072013-01-07

  • 当代中国宪政问题研究之研究
    020)当代中国宪政问题研究之研究殷啸虎(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上海200020)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宪政”问题再度被提出,并引起理论界的关注。改革开放以来对宪政问题研究和探讨所涉及的领域和内容非常广泛,理论界对宪政问题的研究中,形成了各种观点。其中影响较大并且在一定范围内形成讨论乃至争论的,主要集中在中国是否应当走宪政道路以及中国应当走什么样的宪政道路等问题上。对当代中国宪政问题的研究,应当坚定不移地高举“宪政”的旗帜,理直气壮地推进中国的宪政

    政治与法律 2012年11期2012-11-02

  • 流亡时期梁启超的宪政思想
    陈先初在近代中国宪政史上,梁启超无疑是一位最具代表性且影响十分深远的人物,这样说并不是由于他取得了多少改变历史的事功,而是由于他那独具特色的宪政思想。诚然,如同其整个政治思想一样,梁的宪政思想也具有“善变”的特点,但他的善变与其说是出于“太无成见”的思想性格,不如说是根据其日益更新的关于外部世界的认识所进行的自我调适和择善而从。他的调适始终围绕着一个既定的中国目标,那就是:易专制政体为立宪政体,斐传统封建帝国为近代宪政国家。鉴于梁的宪政思想作为其政治思想的

    船山学刊 2004年4期2004-02-23

  • 越南国家宪政制度概述
    政党都是共产党,宪政制度具有诸多共性;然而,国情的不同决定了制度的一些差异,对这些差异进行研究对推进我国宪政制度建设将大有裨益。本文正是基于此,从与中国宪政制度的比较角度对越南国家宪政制度进行研究,找出其差异之处,以供借鉴。[关键词]越南宪政制度比较研究中图分类号:DF1文献标识码:A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04年6期2004-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