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
- 影像志
西泠橋,在孤山西北的尽头,是由孤山入北山的必经之路。站在西泠桥上可看到里湖、外湖、孤山、北山以及白堤、苏堤,透过西泠桥桥洞能望到北缘宝石山巅的保俶塔。“西泠”这个名字带着一点清高、孤傲、脱尘的感觉,20世纪初,有人买山立社,因地近西泠,取名“西泠印社”。西德尼·甘博(Sidney David Gamble,1890—1968年)拍摄于杭州,1917—1919年间。断桥,是自孤山而来的白堤的终点,唐宋时期有官吏主持开井,引西湖水入城,挖湖泥筑长堤,拦蓄湖水灌
世界博览 2023年4期2023-02-24
- 许继锋
间,给118年的西泠印社做了影像志《孤山路31号》《西泠印社》以及微信公众号“西泠不冷”。很長一段时间,孤山是西湖上一个骄傲而孤独的存在,他想寻找到孤山上那些绵延不绝的生命信息,还原一个生机盎然的“影像传奇”,而如今我们都能从他的作品里找到答案。因为《孤山路31号》,很多网友跑来杭州打卡,寻觅片中那个美到极致的西泠印社。而在《西泠印社》里,扑面而来的是满满的人间烟火气和君子正气。“穿越100多年看当时的人,脸上有那种淡定,透着内在的优雅。而君子的刀法,则藏
杭州 2021年15期2021-09-08
-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百联·西泠名家迎新春联展”
委直属机关工委、西泠印社社委会、杭州市机关事务局共同主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百联·西泠名家迎新春联展’”分别在西泠印社孤山遁庵、中国印学博物馆和市民中心会议中心展出。百位西泠印社名家围绕“塑造古今交汇的文化盛景”,开展内容创作和书法创作,专门书写百副春联,以此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新时代、讴歌社会主义,向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献礼。
中华书画家 2021年3期2021-04-07
- “白圭三复”印中浙派篆法之门径
到的“蒙老”就是西泠四家之一的奚冈(1746-1803),字铁生,号蒙泉外史。西泠四家是乾嘉时期崛起的四位篆刻家,因均为杭人,故并称“西泠四家”。西泠四家之作品资料均不多见,其中奚冈之研究资料更是少之又少。奚冈曾为大书法家梁同书篆刻多枚常用印。《两般秋雨庵随笔》是清代重要的一部笔记,足与《容斋随笔》相颉颃,奚冈曾刻“两般秋雨庵”朱文印,边款“癸丑秋铁生为接山四兄篆刻”。今见钱氏此印,虽非铁生真龙,但亦能窥见其篆刻风格,更对理解浙派发展之路径有所裨益。何为浙
收藏·拍卖 2020年12期2020-12-10
- 10.99亿元!西泠2020春拍破疫而出
历近4天的鏖战,西泠印社2020年春拍取得总成交额10.99亿元,总成交率88%的稳健战绩,10件过千万成交,首战大捷。本季几乎重要专场都有延迟现象,这种常态化背后隐藏的是买家人气依旧。同时,浙江这块土地从不缺乏对原创的渴望。西泠拍卖本季明贤忠烈信札专场、风在起时-纪念林风眠诞辰120周年特别专题、台湾早期收藏家李成发旧藏瓷器杂件专场等新专场均获白手套,市场力捧之态鲜明。古代书画是西泠拍卖传统优势,4件拍品以过千万成交:董源《烟岚重溪图》以2500万元起拍
投资与理财 2020年9期2020-10-14
- 陆镜清:“金石精神”百年不变
陆镜清 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与往年略有不同的是,就在今年春拍的槌响热闹京城之初,南边的杭州西子湖畔,西泠拍卖已率先响起了内地艺市线下大拍的“前奏”。为期4天的拍卖,无论是专场设置还是拍品呈现,“极具传统文人情怀,不愧是西泠!”一众业内人士如此评价道。巧合的是,今年还是西泠拍卖一个新十五年的开局,这愈发给本季春拍增添了几分与众不同的色彩。高溢价拍品频出、成交纪录被屡次刷新;总成交额稳固在10亿元……比起出色,用“厚重”二字来形容这份战绩或许更为恰当。“
中国收藏 2020年9期2020-09-17
- 西泠拍卖:开启文人收藏的新篇章
长久以来,西泠拍卖的每一季大拍都会有令人惊艳的文房臻品现身,不断启发着人们的认知,此季也一如既往。近日,西泠2020春季拍卖会在西子湖畔圆满落槌。在规模、数量、档次同比持平甚至有所超越的情况下,西泠春拍可谓众望所归,中国书画、古籍善本、古董珍玩、文房瓷杂等30大专场共斩获10.99亿元总成交额,总成交率达88%,多件拍品创下纪录。可以说,此等佳绩让市场见证了文人收藏的全面复兴。篆刻印石与历代名砚历来是西泠拍卖的长项,其在本次春拍中的表现也格外引人瞩目。“寄
中国收藏 2020年9期2020-09-17
- 16.6亿元西泠拍卖15周年秋拍收官
35%,日前,西泠印社2 019秋季15周年拍卖会以出色的业绩庆生馈岁。在四天长达55个小时的竞价中,千万元以上成交作品15件,其中油画2件、古代书画7件。500万至千万元成交共计38件,其中21件为中国书画作品。历数十五载风云,延续百年西泠印社文脉,将品牌优势与拍卖业务竞争优势和谐统一,此为西泠拍卖15年稳定发展背后强有力的文化支撑。文嘉《盘谷图书画合璧卷》成交价:2012.5万元 创文嘉作品拍卖最高成交纪录。张瑞图《草书唐人诗卷》成交价:1495万元
中国收藏 2020年1期2020-04-15
- 钱塘苏小小墓与杭州西湖女性风景
现了风景的诗意。西泠是杭州西湖最古老的名胜之一,有苏小小墓(图1),即慕才亭,为纪念南朝名伎苏小小而建,题联“湖山此地曾埋玉;花月其人可铸金”。西湖是诗意的文化景观遗产,西泠因苏小小而名,是“景物因人成胜概”的典型代表。西泠桥,在今孤山路西尽端[6]。岳飞、秋瑾墓等亦在西泠。以往学界对孤山的关注集中于孤山行宫[7]、西泠印社[8]等南麓景点,极少提及西麓西泠一带。本文试从苏小小文学形象的生成入手,结合诗词方志,分析西泠风景的女性化特性[9-10],探究情感
园林 2020年3期2020-04-09
- 西泠名家书法篆刻作品展(杭州)开幕式在西泠印社美术馆举行
法篆刻系列活动—西泠名家书法篆刻作品展开幕式在西泠印社美术馆举行。杭州市政协原主席叶明,宁波市文联原党组书记邹大鸣,西泠印社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谭飞,西泠印社理事、浙江省政府参事江吟,宁波江北区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吴信忠,西泠印社集团副总经理周海文等领导和丁茂鲁、宋涛、郭超英、姚建杭等西泠印社理事和社员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江吟主持。参加展览的作者年龄最长的是105岁的上海西泠印社社员顾振乐先生,90多岁的老先生有归之春、沙更世、刘江、吕国璋,最年轻的才20几
大学书法 2020年1期2020-02-14
- 屋乌之爱
魏红莲重逢偶遇林西泠走下大巴车,售票员告诉她,马路对面就是辽西市美术馆。她住在县城边上,要坐公交到县客运站,再乘长途大巴到市里。好多年不到市里来,她对这座城市是陌生的。站在路边等绿灯的时候,忽然听到有人叫她的名字,回头一看,是沈絮白。“今天咋得空到市里来了呢?”“絮白!这么巧啊!美术馆有个画展,我来看看。”“看画展啊!咋不先给我打个电话?到市里了,咋也得让我尽尽地主之谊啊!”“不是寻思你忙嘛,就没打扰你。”“你呀,还是年轻时的脾气,咱俩谁跟谁呀,外道了啊。
当代工人 2019年19期2019-11-22
- 屹立不摇的西泠派风
生于清乾隆时期。西泠派风之由来“浙派”之名的产生大约在丁敬逝世(1765)后不久,也正当丁敬弟子蒋仁、黄易、奚冈等壮年的创作期间,依循着丁敬的创作理念,带动了一股风靡热潮,影响所及实不仅杭州地区而已,由于诸子都属浙江杭州人,故有“浙派”之称。而最早将“浙派”之名录之于文献者,应该要属陈克恕(1741—1809,号目耕)于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编撰的《篆刻针度》,其于卷一《辨印》中提及:“私印朱白俱尚,名流辈出,轹汉凌秦,竞思复古,若莆田派、江西派、云间
中国书画 2019年6期2019-06-26
- 明清流派印专题
色;黄尝铭则以“西泠派风”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了以“西泠八家”等为代表的“西泠派风”的形成、特色、影响等;刘墨在《“浙派”鼻祖丁敬》中,通过丁敬的美学追求、技法开创等诸多方面的介绍,向我们展示了这位印坛巨匠的烁亮辉光;周松林则通过对王献唐论《治印家之仿古》的梳理,探讨了王献唐眼中文人印章所追求的宗“真秦汉”的内涵。此外,本次专题精选大量故宫博物院所藏明清流派印的精美图版,使读者感受篆刻的方寸之美、原石之美。吴让之 晋唐镜馆 3cm×3cm×4.4cm 故宫
中国书画 2019年6期2019-06-26
- 他以一人之力,撑起“西泠印泥”
宾简介曹勤,现任西泠印社国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西泠印泥传统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西泠印社印泥制作研究中心负责人,国家级美术师、书法家、篆刻家、杭州市民间工艺大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等省市书协会员。西泠印社书画篆刻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北京文学院、四川省文化艺术学院、中国书法篆刻院等院校特聘客座教授。同时在浙江大学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院校机构进行着古法手工印泥的普及与传播。艺林至宝篆刻艺术,指在金属、象牙、犀角、玉、石等质材上雕刻篆体文
艺术品鉴 2019年4期2019-05-15
- 西泠印社:老字号文化品牌的IP化之路
弘扬和发展国粹的西泠印社创设于1904年,社址坐落于今天杭州市西湖景区孤山西麓,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泠印社秉承“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之宗旨,融诗书画印于一体,是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响最广的艺术团体,在国际印学界享有崇高地位,有“天下第一名社”之盛誉。历经一个世纪的发展和沉淀,西泠印社已成为一家百年老字号的文化品牌。2008年西泠印社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这是继“故宫”“荣宝斋”“新华书店”“故事会”之后第五
杭州 2019年11期2019-04-12
- 成交率近9成 西冷秋拍完美收官
日前,西泠2018年秋拍以总成交额8.2亿余元的成绩圆满收官。此次秋拍共设立29个专场、4500个标的,总成交率达86.88%。所设专场中近半数成交率超过90%。中国书画成绩显赫中国传统书画是艺术品收藏投资领域中最受关注的“明星”,也是拍卖会上的重中之重。在此次西冷秋拍中,近现代书画部分平均成交率超过97%,古代书画成交率近90%。其中,“墨米堂藏中国书画作品(同—上款)专场”与“西泠印社部分社员作品专场”更是备受藏家青睐,两大专场均以百分之百的成交率完美
中国收藏 2019年1期2019-03-28
- 西泠拍卖掌门人陆镜清与你分享“六字”方针——看懂一个品牌,也是认定一种风格
为人熟知的身份是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的掌门人。杭州气质,在他和他执掌的西冷拍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有清雅、安闲的一面——当每年中国内地进入春秋大拍季,各家拍卖公司都争相“创纪录”时,西泠拍卖往往格外“淡定”,淡定地推出新专场新专题,淡定地说着成交额。他也有柔韧、精进的一面。在管理公司的14年中,西泠拍卖共推出17个“中国首届”创新专场。尤其是近年对青铜器、西方艺术等重要门类的积极推动,更让人看到了他“国际化”进程的野心。甚至,从公司创立之初,陆镜清就对
中国收藏 2018年7期2018-12-28
- 钱塘丁氏辑《西泠四家印谱》及其附存印谱新探—兼议“西泠八家”名称之流变
文 /朱 琪与“西泠八家”相关的印谱,其中出现较早,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丁丙所编《西泠四家印谱附存四家》(西泠印社藏),在上海图书馆、西泠印社及私人藏家中留存不少。但笔者近来见到一套较为特别的《西泠四家印谱附存四家》,为已故南京印人鲍传铎旧藏。是谱一函十册,磁青封皮,无签条。开本大小为纵24厘米,横15.1厘米。版框蓝印,纵17.1厘米,横11.8厘米,书口上印分册谱名,下印“百石斋”,皆篆书。每页钤一印,不附边款,亦无释文,共收录八家印章390方(印面)。
艺术品 2018年10期2018-12-20
- 西泠,首创中国戏曲主题拍卖专场
级市场2016年西泠春拍推出“张充和与昆曲暨中国首届戏曲艺术专场”,本次专场211件拍品,成交率达98%,总成交额2755万元。其中,杨振声赠、张充和藏“清乾隆十色八卦墨”以1.8万元起拍,一开拍即有约10位买家同时举牌应价,最后此件以69万元成交,高于拍前估价近40倍。2017年7月,西泠春拍再次推出“从梅兰芳到张充和:中国戏曲艺术专场”,拍品包括古今昆曲、京剧、越剧等戏曲家信札、服装道具、手稿、照片等141件拍品,总成交额3104.195万元,成交率9
收藏·拍卖 2018年10期2018-12-18
- 方寸天地
。作品获奖入展:西泠印社“百年西泠·吉金乐石”篆刻大赛优秀奖重庆市第九届书法篆刻展优秀奖“西湖韵”首届全国青年篆刻选拔赛银奖韩天衡艺术基金“海纳百川”书法篆刻大赛优秀奖西泠印社“百年西泠·湖山流韵”诗书画印大展西泠印社“百年西泠·金石弘源”篆刻大展荣宝斋首届全国青年书法篆刻展重庆市第七届书法篆刻展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中庸之为德也念佛 九霄环佩明镜台菩萨蛮书画同寿许邦智印许邦智纪闻共赏印 黔中郡汉葭县摩围山人许邦智印信长寿仁者安仁智者利仁
中国篆刻 2018年10期2018-10-27
- 西泠不冷
2017年夏,《西泠印社》大型纪录片开机启动。在中华文化体系里,石头具有纯粹、朴素、执着的精神寓意。杭州在中国历史上留下的影响力符号多与石有关,如“秦王缆船石”,以及以金石文化闻名于世的西泠印社。这是纪录片《西泠印社》创意的初衷。这部纪录片分六集进行拍摄,并以人物和故事为主线,逆流而上、穿行百年,通过对创社四杰及吴昌硕、李叔同、启功、赵朴初和饶宗颐等知名社长及社员的道德修养和艺术涵养的深度剖解,打捞“义”“士”“侠”“禅”“隐”的中国士大夫精神,从西泠印社
大众电视(蓝天下) 2018年5期2018-06-12
- 意与古会 融古写今
——白旭丰书法作品选刊
书作品展,“百年西泠·金石弘源”西泠印社大型国际篆刻选拔赛暨第九届篆刻艺术评展,全国第二届行书展等,获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百年西泠·金石华章”西泠印社大型国际篆刻选拔赛优秀奖、第四届全国青年书法篆刻展提名奖、 第十一届内蒙古自治区艺术创作“萨日纳”奖。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厚德载物不忘初心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8年4期2018-04-28
- 忆访佳人之西湖
的一场重逢。生在西泠,死在西泠,葬在西泠。西泠,这个埋藏了美人芳魂和一生执念的地方。南齐有鲍仁为苏小小哭棺,而今有我等怀古之人慕名而来,追思她的一生。墓旁的那条街上车水马龙,临街的木檐楼阁仍是古朴的模样,像极了当年。临近日落,不知从哪里传来悠扬的琴声,那轻软的声音似一缕幽魂,穿过人声鼎沸的街道,飘荡在远处的湖面上。在阵阵暖香和声声浅唱中,我仿佛又看到那个穿着绫罗绸缎的美人,巧笑嫣然。如青葱般纤细的手指,端起一盏清酒,眸中是集萃天下的风华和才情。抬眼低眉间,
作文通讯·高中版 2017年10期2018-02-05
- 印信百年 西泠不冷
——《西泠不冷》创作谈
石文化闻名于世的西泠印社。每个金石家,都有一块自己的石头。石头,是方家的印石,告别了以“印”授信的旧时代,在价值多元、选择良多的当下,人们的理想和初心似乎在欲望的丛林迷了路,与传统道德、秩序日益相背离。中国人,什么时候丢了自己的印呢?纪录片《西泠印社》试图通过对西泠精神的再现,让中国人找回身份尊严。“什么是西泠精神?或者说什么是中国的印学精神?最核心的就是一个字:‘信’!是一种承诺,一种修养,一种坚忍,一种身份尊严!”纪录片《西泠印社》的总导演许继锋说,“
大众电视(蓝天下) 2017年12期2018-01-09
- 西泠网拍迎来“夏拍”
月24至28日,西泠网拍·艺是推出了首个“夏季大拍”。据介绍,夏季大拍经过数月精心筹备,共推出28个专场,涵盖书画信札、古籍碑帖、篆刻田黄、文房古玩、紫砂、造像、钱币、玉雕珠宝、名茶名酒等多个品类,并特别推出东西方版画艺术、日本古写经等专题。而在这个夏季大拍里,特推的首届文房四宝专场引人关注。笔、墨、纸、砚各类文房用具共80余件,新旧皆备。自古文人墨客钟情笔墨纸砚、书斋珍品,西泠在网拍上呈献出这么丰富的藏品,在让藏友玩味的同時,也窥到一家拍卖企业的人文情怀
中国收藏 2017年9期2017-09-13
- 西泠拍卖
西泠拍卖2017西泠印社(绍兴)春拍将于5月5日举槌,其中《吴昌硕、俞樾致洪尔振父子信札专场》将特别呈献数量最为巨大的俞樾家书150页,及吴昌硕信札诗稿39页,内容涉及家庭琐事、亲人病况、诗词唱和、日常问候、科举考试、为人处事等,时间跨度之久,实属罕见,以此纪念俞曲园逝世110周年及吴昌硕逝世90周年。而今年的西泠印社2017春拍将于7月13-14日预展、7月15-18日拍卖,拍品优中选优,突出江南文人特色。2017西泠(绍兴)春拍 俞樾 为徐琪作《销寒吟
收藏·拍卖 2017年5期2017-05-19
- 清玩之风徐徐来
其中的一盆就是在西泠举槌的这盆锦松。对于国内的盆景艺术拍卖来说,2014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这一年,拍卖公司开始涉足这个板块,且表现不俗。随着后来几年的市场深耕,如今盆景艺术已逐渐成为了拍场上的新秀,正在受到越来越多藏家的青睐。而提到盆景艺术在拍场的推广,西泠拍卖的感受不容错过。据悉,截至目前,该拍卖行共为藏界呈献了570余件盆景精品,专场平均成交率均超过80%,单场平均成交额近900万元。在专场成交总额方面,2016年全年较2015年增长了45%
中国收藏 2017年2期2017-03-20
- 한국 화가의 붓 끝에서 탄생한‘인상 항저우(印象杭州)’
했다.시링명가(西泠名家)이자 국가급 국화 대가, 저장성박물관 시후서원의 명예 원장인 민경찬 화백은 한국 인천에서 태어나 중국 항저우에서 자랐기 때문에 항저우에 독특한 감정을 갖고 있다. 그는 독특하게‘보이차 물’을 이용해‘매화’를 소재로 한 그림을 그렸다.그는 시후는 아름답지만 평면이기 때문에 창작에 어려움이 클 것이라고 생각했다. 그래서 입체감 표현에 많은 노력을 기울였다.예술가들의 창작 방법과 시각은 각각
中国(韩文) 2016年9期2016-10-09
- 赵之谦存世印谱浅说
和皖派。浙派有“西泠八家”,赵之谦(撝叔)初学篆刻之时,赵之琛(次闲)、钱松(叔盖)还在世,皖派当时则有吴熙载(让之)。赵之谦(撝叔)家在绍兴,离杭州不远,在当时交通以及社会环境下,受地域影响,从浙派入手,便成为必然。事实上,赵之谦(撝叔)最初是从学陈鸿寿(曼生)开始的,他曾说过:“余少学曼生,久而知其非,则尽弃之。”有一点可以肯定,他后来放弃学曼生,却没放弃浙派。赵之谦(撝叔)与魏锡曾(稼孙)于福州相遇之前,一直有仿浙派的作品,这期间作品约有近百方左右传
中国书画 2016年8期2016-09-12
- 不独不特不足为“专”
为年度大赢家的是西泠印社拍卖公司。一方面深入细分市场,另一方面推出具有地区特色的交易门类,聚集地方人气,成为西泠拍卖的主要策略。在市场人气低迷下,西泠秋拍的火爆甚至成为一种值得关注的现象。西泠拍卖总经理陆镜清对媒体表示,2015年秋拍的结果,显示了西泠的新思维、新方向,也预示了中国艺术市场的新未来。西泠印社2015年春拍共有28个专场、5700余件拍品。其中“文本文献”两个板块、五个专场成交获市场认可。其中“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重要文物——胡鄂公上款书札专场”
收藏·拍卖 2016年3期2016-05-30
- “西泠酬倡”考论
10012)“西泠酬倡”考论卢高媛(浙江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2)清代诗人集会活动繁多,已经成为有别于结社的另一种值得深入研究的文学现象。根据集会类型的不同,其与结社之间既有相互独立的部分,也有相互交叉的部分。“西泠酬倡”集会从构成上讲就包括“湖舫吟社”和“西泠消寒会”两个小型诗社,对此进行考察,可以进一步揭示集会与结社的关系,同时总结出清代诗人集会的一些规律性问题。清诗;西泠酬倡;集会;湖舫吟社;西泠消寒社清代诗人结社之风浓厚,各种文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5期2016-03-06
- 不过一瞬
——陆镜清陆镜清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采访时间:5月15日采访地点:北京好苑建国酒店5月15日,西泠印社2015春季拍卖会公开征集活动如期来到北京,此前西泠拍卖绍兴分公司首场拍卖取得了开门红,与陆镜清总经理的采访便约在了当天中午12点半。当我抵达征集现场时,陆总正与到访的客人交谈,在工作人员提醒他安排采访的时间已到时,他匆匆结束了谈话,就在访谈开始前他还马不停蹄地处理了另外的事务。很少会有受访者把采访安排在午饭时间,直到见到忙碌了一上午才抽空坐下的陆总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15年6期2015-05-30
- 未来五年将致力打造国际性交易平台
4年,10年来,西泠拍卖一直稳扎稳打,每一季拍卖都会给市场带来新意,并且屡屡有佳绩诞生。近日,本刊记者专访了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陆镜清,从回顾过去10年到展望未来5年,陆镜清对艺术品拍卖市场及西泠拍卖的未来充满信心。《中国收藏》:此次西泠10周年拍卖与以往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陆镜清:这次拍卖是对10年发展的一次总结,也是未来发展中的一次起步。首先表现在艺术门类的广度上,本次我们设置了39个专场,这在西泠拍卖的历史上是专场数量最多的一次。其次,本次不
中国收藏 2015年1期2015-03-13
- “西陵十子”系列考辨
后世一般也写作“西泠”。清顺治七年庚寅(1650),毛先舒偕柴绍炳辑刻《西陵十子诗选》,从而使“西陵十子”成为一个固定的诗人并称群体,并衍生出诗歌的“西陵体”“西陵派”。但“西陵十子”这个名称,在诗歌史上还有多种另外的所指,足以形成一个专门的并称群体系列。而在这个系列内部,各种所指或者刚好配套,或者毫不相干,甚至还存在明显的错误。因此,现拟在学术界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个系列的并称群体做一番系统的梳理,并尝试各自加以称谓上的限定。同时为了叙述方便,各并称群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3期2015-01-21
- 西泠派领袖陆圻简论
于西子湖畔,号“西泠十子”,也称西泠派(“西泠”也作“西陵”)。西泠派是清初活跃于江南的一个文学流派,清朝学者张谦宜把它同明代的后七子、竟陵派和云间派相提并论,足见其地位之重。“陆讲山武林耆宿,为‘西泠十子’之冠”,[2]3360钱澄之《武林送陆大丽京之江右》亦有云:“大陆冠群英,词坛推领袖。”[3]陆圻为西泠派的创立付出了很多努力,他的理论和实践对西泠派的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在文社活动上,他积极活跃,把一群志同道合的诗人联系在一起,谈诗论道,开一脉诗风,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13年4期2013-04-11
- 明末清初西泠词坛与词学复兴
)一 词学复兴与西泠词坛词滥觞于唐,繁盛于两宋,衰于元明,复兴于清。清代词学的复兴,既是清代词人对词学理论不断反思总结、臻于完善的过程,亦是近三百年来阵容庞大的词人,以数量惊人的词作和异彩纷呈的风格,而展现出来的自唐宋以来词学经验积累的释放,更是众多词学流派或词人群体之间互动融合、此消彼涨的历史。而考察清代词学复兴之肇始,不能不上溯至明末清初,尤其是明末清初的西泠词坛。唐宋以降,西泠(即杭州)一直是词学活动的中心地域,延至明末清初,亦是如此。明末清初的西泠
中国韵文学刊 2011年3期2011-11-20
- 茶印千古缘(二)
扬州,即如后来的西泠八家也不少曾到过扬州。八怪中的印人,据《扬州八怪史料》研究大约只有一半。在西泠同社方去疾编印《明清篆刻流派印谱》中有印作收载者,只有汪士慎与高翔。汪士慎(1686—1759)原名慎,字近人,号巢林,安徽休宁人,寓居扬州。由于视茶成癖,如痴如醉,他的朋友金农遂赠与“茶仙”的雅号。汪氏的嗜茶名句甚多,例如:“饭可终日无,茗难一刻废”;“爱梅兼爱茶”,“啜茶日日写梅花”。因此,他平日待客从不设馔,只是“清阴设茶宴”、“煮茗当清樽”而已。汪氏性
茶博览 2010年1期2010-06-20
- 西泠春拍1.48亿收槌 五周年庆典看秋拍
卖会,为期两天的西泠印社09春拍于6月20日在浙江世贸君澜大饭店圆满收槌,总成交率达88%,总成交额为1.48亿元。中国书画依然表现抢眼,清代画家吴历的《山邨邨密图》以784万元拔得头筹,三大书画专场的成交总额逾亿,平均成交率超过九成,其中西泠印社部分社员作品专场的成交率高达96.5%;三大文房专场亦亮点频频。本次西泠春拍的领牌数超过600,人气为2005年首拍以来最旺的一次,竞投场面和稳定的成交比例与之前结束的几场大型拍卖会南北呼应,预示着中国艺术品市场
收藏·拍卖 2009年7期2009-08-07
- 西泠:秋季成交率高于春季!潘天寿作品成标王
年“收官之战”的西泠印社2008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1月3日晚在杭州结束,总成交额达1.72亿元人民币,总成交率达80%,高于其春拍时取得的78%的成交率。此次西泠设立的9大专场,共计1200余件拍品。全场“标王”为潘天寿作品八尺大堂水牛图《春塘水暖》,成交价达2072万元。另一件之前便被业界看好的拍品——宋商宗敕岳飞《起复诏》,也取得了落槌价830万元的佳绩。受金融危机影响,各大拍卖公司纷纷采取缩量、减少规模等应对手段。西泠拍卖则在本次秋拍中继推出首个名家
收藏·拍卖 2009年2期2009-02-23
- 金石振声 西泠举槌
18日至20日,西泠印社五周年庆典秋拍将在“篆刻”申遗成功的庆贺声中拉开帷幕,本次拍卖将推出13大专场,2000余件艺术珍品,范围涵盖中国古代书画、近现代书画、成扇、砚台印章及文房杂件、油画雕塑等,新增“中国当代玉雕大师作品专场”、“首届中国明清笔墨专场”,特设“明清碑帖”和“近代名家文献手札”单元,拍品数量和水准为五年来之最。日前,以西泠印社为主要申报单位和传承代表组织的“中国篆刻”成功入选2009年《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篆刻艺术首次作为
收藏·拍卖 2009年11期2009-01-15
- “西泠入协”作罢?
原则通过关于接收西泠印社、中国金融书协、中国铁路书协为中国书协团体会员问题”。这一原本并不十分惹眼的一个“决议”在网络上被公开,之后引起轩然大波。“入协”之后惹争鸣自中国书协网公布这一消息后,《中国篆刻网》《中国书法家网站》《当代书画艺术家》《博艺网》《水墨画廊》等与书、画、篆刻艺术相关的网站纷纷对这一事件转载、评论。这后来被称为“西泠门”事件。所有评论基本上围绕着两点:西泠印社有必要成为中国书协的“团体会员”吗?中国书协有资格收编西泠印社吗?“西泠印社是
中国新闻周刊 2008年15期2008-04-30
- 年度拍行:西汵印社拍卖有限公司
2005年,西泠首拍与秋拍的成功,令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格局发生了标志性的变化,7月西泠首拍,1.96亿的成交额夺下了“江南第一槌”的美誉,12月的秋拍,西泠再以2.56亿元的成交额,创下中国长江以南艺术品拍卖的最好成绩。西泠首拍结束后,人们发出这样的感慨:“西泠印社创造了一个奇迹。中国的拍卖重心在北京,现在这个重心正在南移。”鉴于杭州西泠给中国艺拍的城市版图所带来的非凡意义,本刊特选其为2005年度拍行。西泠首拍,全国各大拍行纷派要员亲临现场,彼此心照不
收藏·拍卖 2006年2期2006-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