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以一人之力,撑起“西泠印泥”

2019-05-15 08:30采访撰文张敏采访嘉宾曹勤
艺术品鉴 2019年4期
关键词:印泥印谱西泠

采访、撰文=张敏 采访嘉宾=曹勤

采访嘉宾简介

曹勤,现任西泠印社国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西泠印泥传统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西泠印社印泥制作研究中心负责人,国家级美术师、书法家、篆刻家、杭州市民间工艺大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等省市书协会员。西泠印社书画篆刻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北京文学院、四川省文化艺术学院、中国书法篆刻院等院校特聘客座教授。同时在浙江大学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院校机构进行着古法手工印泥的普及与传播。

艺林至宝

篆刻艺术,指在金属、象牙、犀角、玉、石等质材上雕刻篆体文字的艺术,因为以制作印章为主,所以又称为印章艺术。篆刻艺术经由宋元明,至清代达到鼎盛期。

清代的印坛流派纷呈,无论是大家之多,还是参与人员之众都远远超于任何一个历史时期。与此同时,各类集古印谱、篆刻家印谱、篆刻工具书也竞相面世,极大促进了篆刻艺术的蓬勃发展。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宗旨的西泠印社应运而生。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王福庵、丁辅之、叶为铭、吴隐等人相聚西湖,研讨印学。最终在杭州孤山南麓西泠桥畔结社,“人以印集、社以地名”,取名“西泠印社”。

西泠印社在创立的十年里,开展了集会、展览、收藏、出版等一系列活动,盛名之下,精英云集。李叔同、黄宾虹、马一浮、丰子恺、吴湖帆、商承祚等均为西泠印社社员,杨守敬、盛宣怀、康有为等为赞助社员。此后二十余年,西泠印社迅速发展,声望日隆,逐步确立了海内金石书画重镇的地位。

曹勤说:“篆刻艺术在明清发展到鼎盛时期时,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印谱的大量出现。印谱除了有助于学术研究,还为印章制作者提供了参考样式。印谱汇集保存了篆刻家原作的风格和神韵,而这种风格和神韵是用钤印的效果来体现,印泥在这其中则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本页西泠印泥创始人,从左至右依次为:王福庵、叶为铭、丁辅之(上图)

那个时期的篆刻家几乎都会自己制作印谱和印泥。从现存的印谱来看,早在西泠印社成立前一年(清光绪二十九年,即公元1903年),西泠印社的创始人丁辅之、王福庵、叶为铭就已经研制出了“西泠印泥”,并由王福庵先生亲自题写“西泠印泥”。从西泠印社成立之后出版的手拓印谱上,人们发现这些印谱所用的印泥色泽鲜红、略带紫艳而沉着朴厚,所以“西泠印泥”在当时就已经被奉为艺林至宝。

“印泥文化”的生发

印章崛起于秦汉,在元明清三代进入鼎盛发展时期。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形成了以印章为中心的独特民族文化,后统称为“印文化”。而印泥作为印章的表达工具、媒介物,历来都是中国印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可以称为“印泥文化”。

作为印文化的子分支,印泥同印章、金石篆刻的发展密不可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印章的材质、外观、用途、篆刻形式都不尽相同,而这种差异就决定着印泥的材质、制作工艺和表现形式。

春秋战国时期,印章得到普遍使用;秦汉时期,伴随着官制的确立,代表政权和官阶身份的印章的作用逐渐凸显出来。这段历史时期,作为印泥早期形态的“封泥”则体现着古代用印的痕迹。

真正意义上的印泥,出现于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之后,由于纸张开始广泛应用,简牍封缄的制度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蘸有朱红色的印泥逐渐代替早期封泥的使用。

中国的印章在最早出现的时候,更多是一种带有凭证性质的信用物,尤其从流传至今的大量官印来看,其本身附带的历史意义要远远超于印章本身的艺术价值。而作为印章媒介物的印泥在魏晋南北朝的出现,可以说是为印章与书画作品的结合开启了先声。正是由于印章与书画作品的融合,使得印章走向了艺术表达的路径,同时催生了“印泥文化”。

本页西泠印社

“封泥”及用法

“封泥”亦称泥封。古代封缄简、牍或其他物品时所用盖有玺印的泥块。主要流行于战国至魏晋时代。其用法是封缄简牍时,于封检上挖方槽,使束缚简牍的绳子在槽内系结,然后以特制的软泥盖在槽内绳结上,用玺印钤印之,待软泥干燥硬化,即成为封泥。

曹勤说:“从南北朝开始,到唐之后,随着书画鉴藏印的迅速崛起,尤其是印谱的诞生,人们对印泥出现了日益高涨的需求,所以印泥制作在此时进入了探索、启蒙阶段。”

印泥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水印”、“蜜印”到“油印”的过程。曹勤认为,“油印”出现之初所用的油是半干性的菜油或者不干性植物的油料,加上当时油料加工的局限性,所以“油印”在当时有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这个问题用中国篆刻的专业用语来讲,就是有“露底、漏油”、久之泥质易发硬的现象。

诸如薄厚不均匀、渗油跑油的问题伴随着印泥制作工艺的不断发展得到了解决。曹勤说:“随着‘油印’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在使用了矿物质的颜料之后,印泥能够清晰体现出其色泽,它的遮盖力随着原矿的朱砂等成分的加入也有所提升。相比早期‘油印’露底、漏油的现象,发展之后的‘油印’钤印出的效果更佳清晰、艳丽、细腻、凹凸立体感强烈。从线条上也能够体现出大篆、小篆、金文的演变过程,还原石鼓文的精神气魄。”

西泠印社的第二次“恢复”

夏不渗油、冬不凝固,色泽沉着、历久不变是西泠印泥最主要的特点。另外,由于采用的都是上等天然的朱砂、鼠曲草、艾绒、植物油,并且在制作上经过了成千上万道工序,所以钤印的效果一定是非常好的。”曹勤这样描述西泠印泥。

在西泠印社“保存金石,研究印学”的一百年里,西泠印泥制作的先辈们在拓制大量印谱的过程中,早已经将印泥的制作从普通的印章蜕色,提炼成为“传达印章艺术的媒介物”。

70年代初,“西泠印社”的牌子又重新挂在了西湖孤山路的西泠桥畔,这是继1957年之后,“西泠印泥”史上的第二次恢复。曹勤形容:“那个时期,是西泠印社的转折点。”

在那个万物复苏的80年代初,一大批年轻人进入了西泠印社,沉寂多年的印社朝气蓬勃了起来。而那一批年轻人里,就有曹勤。

“大批人员进入西泠印社的目的就是为了弘扬发展传统文化。这个传统文化具体指的就是,从传统美术到传统技艺。除了印泥、印谱,还有裱画、熟宣、碑铭文的拓碑技艺等等,这些都是西泠印社在1978年之后陆续恢复的。”曹勤说。

那时候,进入西泠印社的青年有众多可以选择的学习门类:金石篆刻、书法、字画鉴定、裱制等等。相比起来,印泥制作可以说是又脏又苦还要出大力的工作,而曹勤当时却选择了“西泠印泥”。因为于他来说,印泥有区别于其他传统技艺,况且,印章艺术他从小就有接触。

本页丁辅之辑西泠八家印选28.5×11.5cm×30中国嘉德2016年春季拍卖会 印林锦囊-吴中王氏槐荫层晖庐藏明清印谱专场成交价:50.6万人民币

“调朱”与“水印”

在南北朝期间,随着纸的推广,其文献中开始出现了“朱印”和“骑缝印”,这是纸张普及和钤印用红色印泥的最早可考历史凭据。当时,纸书致信时,常将印章蘸些墨或“朱”,直接铃盖在书卷上。“朱”,原意红色,这里指红色的原始印泥。而“调朱”就是最原始的制泥方式了。“调朱”工艺十分简单,也就是先将白芨置于水中煎煮,制成“白芨水”,冷却后将朱砂类的矿质颜料同白芨水充分拌和,色匀而遍即可使用。最初由白芨水调出来的印泥称为“水印”。

曹勤的父亲是西泠印社的行政工作者,曾任西泠印社的副主任,所以“印社”于曹勤,更像是家一样的存在。就如同他自己所说:“从懂事起,读书之后,我就一直和‘印社’的那一批老先生呆在一起,所以我对‘印社’是有情结在里面的。”在这样的文化氛围里成长起来的曹勤,很早就接触到了篆刻艺术。诸如,如何鉴定印章、印石的好坏这些事情在曹勤真正进入“印社”工作之前就已经有过学习,这也为他之后从事印泥制作工作打好了基础。

“将技艺做到极致”

作为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响力最广的印社,“西泠”对社员专业性的要求自然比较高。若以印章艺术为例,其载体——印泥的质量必然也要与之相匹配,从小便在“印社”耳濡目染的曹勤是最明白这个道理的。所以沙孟海先生曾说了那句:“你们不要以为这是雕虫小技哦!”

而曹勤在谈到西泠印社经历第二次恢复时,特意提到,西泠印社所恢复的传统文化既包括传统美术,也包括传统技艺。

“将技艺做到极致”似乎是西泠印泥从始创以来所传承的精神,也是作为“天下第一名社”的西泠印社对西泠印泥传承人所提出的要求。

高要求也就意味着能坚持制作印泥的人少之又少,曹勤在学习印泥制作之前,便已经系统学习了书法篆刻,在学习书法篆刻的过程当中,慢慢了解到印泥制作。“西泠印泥从最开始到现在学习制作的人确实很多,但很多都是做半年一年,学得一技半长后,都走了。人数最多的时候,人员有十三四个,但都慢慢调离工作岗位了。不仅是要求严格,而且还又脏又累,经常做完印泥之后就是‘大花脸’一个,所以很多人后来都自己去谋生了,更谈不上传承。”曹勤说。

对页印泥制作过程图片提供:曹勤工作室

什么是“蜜印”

当人们开始充分认识到水印的缺点时,便逐步采用蜂蜜代替原来的白芨水调制印泥,这便是蜜印。蜂蜜较白芨水更为粘稠,且具有较好的凝固性。制作时亦无需煎煮,直接同朱砂搅拌均匀即可使用。

什么是“油印”

油印又称朱砂印泥,从元代开始使用。它是一种新的钤印留迹方法,即用朱砂或银朱调油而成。其中朱砂和银朱的成份都是硫化汞,是印泥的色素成份,使印泥更加艳丽。质量、遮盖力强,具有较好的清晰度和耐久性。

相比起当时一起学习印泥制作的其他人,曹勤显得是那么“义无反顾”,并且,“西泠印泥”这个牌子,他从拿起来之后,就再也没有放下过。

“不忘初心”

若从创始人开始算起,西泠印泥的传承交到曹勤手里的时候,刚好是第四代。这一代与一代之间的传承之间,始终保持着在传统优良品质基础上,寻求突破改良的态度和原则。仿佛永远绷着一根弦,丝毫不敢松懈。曹勤笑道:“我先生,也就是我的恩师茅大容先生,现在对我们依然还是很严格,有时候还要听听他的骂,类似细腻度和色泽要再好一些啊等等这些话,在印泥制作方面他还是会严格要求我们,学无止境嘛。”

印泥是印章艺术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而印章艺术又牵涉到书法、篆刻,所以在印泥制作的传承问题上,必然也有许多“不成文”的规定。曹勤说:“印泥制作的传承牵涉到书法篆刻,因为印泥作为印章艺术的媒介物,必然最终要呈现在书画艺术品上,只有了解书画和篆刻艺术,才能够知道怎样的印泥是好的印泥。且印泥的制作,也处于一个待突破的状态,需要不断研究和创新才可以。所以,传承印泥制作,一定要热爱‘印学’且有强烈的探索欲和创新精神。”

作为西泠印泥第四代掌门人的曹勤至今仍然在坚持用古法制作印泥。推广西泠印泥,研究印学是西泠印社的办社宗旨,更是老一辈西泠社员的态度和精神。也许是和西泠印社共同成长的经历太过深刻,曹勤才会反复用到“情结”这个词语。是的,对西泠印泥的传承已经不仅是一代人的情结,更是几代人的。“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不忘初心的那种感觉。”曹勤说。

即使困难,曹勤还是希望西泠印泥能更好的传承下去。和曹勤一样辛勤工作的邓虹老师,及他的儿子也成长于西泠印社,在成长的过程中,同样慢慢去了解西泠印社以及西泠印社的传统技艺。如今,曹勤的儿子曹简博士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国际学院,也在做着西泠印泥的传承和推广工作,为将中国印泥、西泠印泥推广到国外的事业做着自己的一份贡献。这于西泠印泥的传承来说,实乃幸事。

Q& A

对话曹勤

印泥文化与西泠印泥

艺术品鉴:您认为,印泥在金石、书画艺术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印泥一直是伴随着中国的篆刻、书画而成长的。这一点从唐宋之后的许多书画作品上都有体现,我们在这些作品上能清晰看出印章与印泥、印章与书画、印泥色泽与书画作品之间相互协调的关系。

从作品的创作基调出发,印泥的色泽可以最大程度起到“点睛”的作用,因为朱砂本身的颜色就很细腻、沉稳,而且时间越久越透彻、亮丽;从书画作品的整体章法出发,印章则可以起到“填补”的作用,在体现留白与空隙的同时,可以使整个作品更加完美。

艺术品鉴:您认为,书法、篆刻、绘画作品在对印泥色泽的选用上是否存在“固定搭配”的现象?

矿质朱砂晶体在乳钵中经河水漂洗研磨后,会逐步分层,浮在最上面一层颜色偏黄且质轻的就是朱,越是漂洗干净、含杂质少的朱,颜色越是偏浅黄色。沉在下边都可称作朱砂,颜色偏红或偏紫。

书法、篆刻、绘画作品在选择印泥时会根据作品风格来选择与之相匹配的色调。古玺、御印以及宫廷画派等作品中,引用朱砂色调的比较多。而从工笔到大写意、小写意这一类作品使用朱类似橘黄颜色的比较多。相比朱砂,朱的色调更为清新淡雅。

本页西泠印泥图片提供:曹勤工作室

以西泠印社社员的作品为例。吴昌硕、陆俨少、黄宾虹、沙孟海这些名家的作品各有自己独特的风格,那么在选用朱砂时也会有所不同。吴昌硕先生的绘画作品中使用朱砂色调的比较多,他的书法和篆刻作品会引用朱色调;西泠八家,包括近现代的李叔同先生则是从朱砂色调慢慢转用朱色调,这些实例可以在印谱上得到印证。

艺术品鉴:目前的工艺制作领域的确存在一些复制成风,造假泛滥的现象,在崇尚“快”与“简”的当下,您为什么依然坚持古法制作印泥?

以篆刻艺术为例,篆刻家的印稿目前完全可以做到用电脑扫描,扫描之后,机器便可以代替人的手工劳动力,在精确度上,机器肯定是要略胜一筹的。

但是机器制作相比手工篆刻最大的区别在于,机器制作的线条没有灵动性。所以只能说是机器代替了人的劳动力,并不能真正制作出具有艺术感的印章,这种机器制作的印章大多用于商业等生活用途,并无艺术性可言。

印泥也是同理。“书画印泥”这一名词的出现,就是为了将这种按照传统的方式选料制作的印泥和一般的印泥区别开来。印泥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书画、篆刻艺术表达出的效果,所以只有经过严格选料,手工作业上千道工序的印泥才能和艺术作品相匹配。

艺术品鉴:西泠印泥为什么被大家认为贵如黄金,这种金贵体现在哪些方面?它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由于坚持古法制作和在选料上的严格,西泠印泥最主要的特点是钤出的印蜕会有一层微凸的立体感,色泽沉着,历久不变;钤出的印文匀净而遮盖力强;印泥夏不渗油、冬不凝固,通常连钤几十方印,印文字口依旧清晰;印泥的粘稠度高,一团印泥很难用印筋拉开。另外,传统的手工印泥制作之后都会贴上一些金箔,西泠印泥在制作完成之后同样也会这样做,以此来体现传统制作工艺的价值。

本页曹勤工作室图片提供:曹勤工作室

本页西泠印泥图片提供:曹勤工作室

西泠印社与西泠印泥的传承

艺术品鉴:您认为,西泠印泥得以传承百年,最重要的坚守是什么?

西泠印社传承印泥的除了我,老一辈的还有韩登安先生,韩君佐夫妇,茅大容先生等。西泠印泥古法制作的传统技艺,是被这些先生们口耳传承下来,并且引用在实际的印泥制作当中。这种将古法口耳相传,并努力去创新的传承就是西泠印泥最重要的坚守。这种传承也体现着西泠印社的精神:研究印学,保存我们中国的金石。

老先生们对待学术和传统技艺的态度影响着我,所以这种传承是不会断的,因为那是几代人共同的情结。

艺术品鉴:作为西泠印泥的第四代掌门,您认为,您的师父,也就是西泠印泥第三代掌门茅大容先生对您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恩师茅大容先生为人处事正直严谨的态度,对传统文化技艺的执着对我的影响最大。体现在西泠印泥的技艺传承上来说,就是他对专业性的要求非常高,做事也非常严谨。茅大容先生目前在香港做一些传统文化相关的国家项目,到现在为止我还经常会听他的指点、口耳传承。今年春节我们通了一次话,他依然在和我讨论如何将西泠印泥的制作进一步完善、印泥在篆刻钤印中如何体现线条饱满度的事情。

艺术品鉴:西泠印泥为什么是“百年单传”?您对西泠印泥今后的传承和发展有着怎样的思考?

西泠印泥目前在传承方面一直是按照国家非遗相关法律,以及各省的非遗条例来保护传承技艺的,只是相比其他非遗项目,印泥制作这一传统技艺有其特殊之处。所以百年以来,很多人都认为西泠印泥是“单传”,这一说法并不完全对。

关于印泥制作传承的特殊之处,仅以西泠印社为例。传承西泠印泥一定伴随着对印学的研究,所以门槛高是其中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就是很多来学习印泥制作的人,其目的不一定是传承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多是带有“学艺谋身”的想法。再者,印泥制作实在是一份“苦差事”,半途而废的人也不在少数。

我个人是希望西泠印泥能够很好传承下去的,无论是技艺的传承还是对西泠印泥的推广。首先我自己一定会“身体力行”,在这个过程中,希望能碰到了解西泠印社、研究印学,且懂印泥的价值所在,真正热爱这份事业的人。

艺术品鉴:结合您自身的经历,您个人如何理解“传承”一词?

在目前的社会背景之下,明白“传”是什么,“承”是什么,我觉得还是很要紧的。于我来说,只有不断地研究,不断地探讨,将古法制作的技艺继承并发展下去,就是传承。

猜你喜欢
印泥印谱西泠
吴越名城·陌上花开
——西泠六子偕友8人书法艺术展
“贴心”的小偷
安徽省图书馆藏傅增湘未刊手稿《西泠诗草》考略
匆匆离别添新愁
古意盎然说印谱
常州龙泉印泥:昔日贡品 今日精粹
屋乌之爱
特殊的“古籍”
印谱:古籍中的另类收藏
小石山房集古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