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欣
从“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的远古传说,到史诗巨著《红楼梦》(又名《石头记》),再到“大璞不雕”、“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等美好成语,在中华文化体系里,石头具有纯粹、朴素、执着的精神寓意,而杭州,也有许多和石头有关的影响力符号,如“秦王缆船石”,就在宝石山的初阳台下;如孤山,那一处以金石文化闻名于世的西泠印社。
每个金石家,都有一块自己的石头。石头,是方家的印石,告别了以“印”授信的旧时代,在价值多元、选择良多的当下,人们的理想和初心似乎在欲望的丛林迷了路,与传统道德、秩序日益相背离。中国人,什么时候丢了自己的印呢?纪录片《西泠印社》试图通过对西泠精神的再现,让中国人找回身份尊严。
“什么是西泠精神?或者说什么是中国的印学精神?最核心的就是一个字:‘信’!是一种承诺,一种修养,一种坚忍,一种身份尊严!”纪录片《西泠印社》的总导演许继锋说,“在金石文化大江湖,西泠精神在两个时空从容交汇,实现了有序传承,是一种文化现象的生命活力之所在。我们希望以开放、鲜明的影像语言,揭秘西泠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在金石家的笔触里找到隐秘的超现实空间,同时赋予其影像表达的剧情逻辑。”
2017年6月,在纪录片《西泠印社》启动正式拍摄的仪式上,发布了三张海报,其中一张海报上,正是沟壑纵横的中国山川。总导演许继锋阐述了这一意象,“西泠文化不仅是精神的,也是物质的,金石家的刀下是万千沟壑,把金石家方寸天地放大了看,就好像是中国的壮美山河。这是一种精神的坚持,也是一种清晰的物质的存在”。
目前,西泠印社保存有10000多件文物,107件国家一级文物,它们的价值是无可估量的。在《西泠印社》的镜头下,这些精微的雕刻艺术,将被无限放大。
而西泠印社的物质价值,不仅仅在于文物。纪录片还将把镜头对准人、印石以外的生命:一片苔藓、一块石头,甚至一只疾驰而过的飞鸟……这些周而复始的随机性自然片段,早已与西泠精神的生命气息相连相通,形成一个完整的生命体系。
纪录片《西泠印社》希望还原一个有故事有剧情的西泠印社,用自然世界的“真”去触摸艺术和人性中最纯粹的部分。 2017年度,项目在紧张地前期拍摄中,与此同时,纪录片《西泠印社》还构建了一种全开放、全直播、全“裸式”的创作模式,试图打通年轻,打通当下,打通互联网。纪录片还在创作过程中,但是相关的微信号、微博号已经上线,通过网络直播、热门话题讨论等,全景展现了与西泠有关的草木石块、飞鸟虫鱼等风物趣事、拍摄细节。而这种集社交与内容生产于一体的创作方式,更具时效性互动性,也是项目方积极探索融媒体传播、利用全新技术手段建立陌生化影像体系的一次实验。
印信百年,西泠不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