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法

  •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价值研究
    校园文化;传承;礼法;民族传统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体育是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校园体育文化是以学校师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竞技、健身、娱乐等身体活动为表现形式的一种群体文化。全球化使思想文化的传播跨越了国家的界限,一方面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与文化的融合,另一方面也对不同民族的文化带来了侵蚀。这种侵蚀可能会悄无声息地覆盖和淹没其他民族的文化、风俗、宗教、体育等一切外化的、象征性的、神圣性的

    拳击与格斗·下半月 2023年1期2023-05-30

  • 探析《红楼梦》中贵族世家的阶级特性
    梦》;贵族世家;礼法;阶级自豪感《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空前绝后的、唯一一部真正叙写贵族世家的小说。”《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就出身于世家大族,曹家最盛时曾四次接驾康熙帝,故曹雪芹虽未出生在曹家最盛时期,却也经历了最后的繁华,贵族生活的经历正是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基础。贾府是《红楼梦》中主要描绘的贵族世家,它并不指具體的某一家族,而是清代贵族世家的融合,是共同缩影。曹雪芹通过《红楼梦》中对贾府各个方面的描写,向读者呈现清代贵族的富丽堂皇和富贵家气象,由此

    启迪·中 2021年7期2021-11-27

  • 先秦丧服礼仪文化浅析
    制度 礼仪服饰 礼法服饰文化贯穿历朝历代,其不仅作为文化载体,更是体现社会制度和社会文化的符号标志。先秦是文化礼制的初始时期,礼仪服饰依据礼仪活动相应而生。古人认为因疏忽而错穿礼仪服饰可能会得罪天地神明继而给国家带来灾害,他们认为天地之理不可变,也就是说时空的规律不能被破坏。由此可见,古人的天命观和哲学观也在服饰礼仪中相应体现。服饰制度是服饰礼仪文化最清晰的映现,例如,祭祀时所着的祭服,婚嫁时所着的吉服,从戎时着军服,服丧时着凶服等等,这些相应产生并伴随着

    参花(下) 2021年8期2021-08-25

  •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及其当代价值
    远远大于法。研究礼法结合的法律理念有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挖掘其中所蕰涵的智慧,借古鉴今,在继承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建设符合当今时代的法律文化。关键词:法律文化;礼法; 法律理念; 德法兼治一、引言关于什么是“法律文化”?学者们众说纷纭。目前国内普遍接受的关于法律文化的定义是由张文显教授提出的,“所谓法律文化,是指在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作用的基础上,国家政权所创制的法律规范、法律制度,以及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态度、价值、信念、

    科学与财富 2021年6期2021-03-08

  • 《履》卦礼法思想的现代启示
    爻辞体现了古人的礼法精神和法治思想。初九:“素履,往,无咎”。履卦实为言礼。礼之实,上下有序,尊卑有定。故上卦为尊,以言制礼者之事;下卦为卑,以言守礼者之行。初九居履卦之始,故言“素”。子曰“绘事后素”。素者,质也,本也。在色为白,在履为底,在礼为谦。履底虽下,实不可少,有之履成,无之履毁。“辞让之心,礼之端也”,辞让之实,谦也。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礼之质也。足有履,可至远,人具谦德而处世,可无往而不利。初九阳居阳位,虽位卑居下而知礼守礼,言其“无咎”者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3期2020-12-27

  • 儒家礼法思想对于全面从严治党的现实意义
    之道。其中蕴含的礼法思想影响深远,对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重要借鉴意义。通过对儒家礼法思想的挖掘及礼法思想文化内涵的阐释,能更好地发挥儒家礼法思想在全面从严治党中的时代价值。关键词:儒家;礼法;党员干部在我国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中,儒家文化的“礼法”思想发展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色。长期以来,我们熟知儒家强调“德治”,儒家思想有关德治的论述内容很多,如《论语·为政》第一句“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孟子》有言:“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

    神州·中旬刊 2020年11期2020-12-15

  • 传统礼法制度的现代法理学研究
    研究进程是对传统礼法制度进行转化和再创造的过程,为中国的法理学提供了大量参考,其蕴含的厚重历史情感对我国的法理学发展和研究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赋予现代法理学充分的自主性。一、传统礼法制度中蕴含的法理智慧(一)社会自治传统礼法的主要功能是区分和确定亲疏伦理关系,其建立起的等级秩序倡导人与人之间尊卑有别,长幼有序,对当时社会而言属于一种稳定且接受程度高的秩序,能够在社会中规范人们的言行,促使社会形成统有序的治理环境,在礼法中体现家庭治理与社会治理的统一,生

    法制博览 2020年10期2020-11-30

  • “德”与“法”的社会治理冲突较量
    方式是对传统中国礼法治理的扬弃,而在德与法的社会治理实践中仍存在着历史悠久的冲突问题。道德的法律化是解决冲突的有效路径之一,而教育作为德法的枢纽,更加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关键词:礼法;依法治国;以德治国一、“礼”,中国传统的社会道德基石礼治,是极具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一种社会治理的方法和状态,是我国“以德治国”方略的渊源所在,可以追根溯源到西周时期。“周公制礼”的礼乐制度开辟了我国历史上从习惯到习惯法的关键道路,其指的是一系列维护宗法关系和君权贵族统治经济政治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8期2020-09-10

  • 万丈高楼平地起,百川曲折皆入海
    灵魂。”所以有了礼法融合,而在礼法融合中,法家思想造就了礼法融合山的体质,儒家思想则将其百折不挠的水性带入礼法融合。由礼入法再到礼法融合,尽现祖先在探寻中华法制之初的挣扎与选择,同时,礼法融合的历史演进过程显示了我们祖先在礼法融合过程中的每一个脚印,从春秋战国到秦汉隋唐再到魏晋南北朝最后万宗归于宋元明清,一步一个脚印,坚忍中不失柔韧,于是便有了万丈高楼平地起的壮阔,有了百川曲折皆入海的豪迈。法家出现于春秋战国礼崩乐坏之际,在这样一个以力服人的时代,法家与其

    成长 2020年7期2020-06-26

  • 经学之醉与玄学之醉
    的态势。二者对于礼法的态度,成为争论的焦点之一。名教与自然之辩、方外方内之别,皆以此展开。但抽象的话语论争背后,是不同生命精神的碰撞。《世说新语·文学》依照时代,通过轶事,记载了经学到玄学的转变。其中记载郑玄饮酒温克,与刘伶《酒德颂》两条,相互照应,可见经学家与玄学家因饮酒展现了对名教和礼乐的不同体察。酒试图解除禁锢人原始生命力的枷锁。但枷锁的解除,一方面释放了生命力,一方面也有使欲望决堤的危险。经学家警惕后者,玄学家看重前者。他们未始不可以在酒中得到和解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3期2020-06-03

  • 十六国北朝士族社会之“女教”与“母教”
    遍接受良好的儒家礼法与经史学术教育,这为她们主持家族内部日常事务、实施“家教”提供了必具的条件。特别对那些遭遇变故的家族而言,士族女性训抚弱嗣,承担起维系家族传承的重责。其教子首重儒家礼法,敦厉子孙品德,以维护家族和睦,获取社会声誉;其次注意培养子孙之才学,或亲自教授经史学术,或鼓励子孙寻师求学,以塑造其子弟入仕进取的士人品格与修养;再次注重对其子第为政能力与忠义清廉观念的训导,以确保其成就功业。经此“母教”,一些士族后继有人,其子弟为人、为学与功业皆有所

    文史哲 2020年2期2020-03-20

  •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及其当代价值
    远远大于法。研究礼法结合的法律理念有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挖掘其中所蕰涵的智慧,借古鉴今,在继承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建设符合当今时代的法律文化。关键词:法律文化;礼法; 法律理念; 德法兼治一、引言关于什么是“法律文化”?学者们众说纷纭。目前国内普遍接受的关于法律文化的定义是由张文显教授提出的,“所谓法律文化,是指在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作用的基础上,国家政权所创制的法律规范、法律制度,以及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态度、价值、信念、

    科学与财富 2020年36期2020-03-04

  • 礼法责我开生面,但开风气待后生
    人最为“尚”者,礼法也。贵阳孔学堂书局的主编及编辑团队,很是支持俞教授的学术理路,从而促成了“礼法传统与现代法治”丛书的编写。于是,年逾七旬的俞荣根教授重新披挂上阵,担当起丛书主编的重任。丛书第一辑于2018年出版后,书局即寄赠我一套,得享先睹之快。丛书以“礼法”为主线,纵横展开,层层剥笋,以学术性与可读性兼具的写法,在“重新认识中华法系”方面贡献了独到的见解,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一、毕生以赴,立“礼法”之名 [见英文版第99页,下同]丛书引人注目的新见,首

    孔学堂 2019年1期2019-10-18

  • 聪明人从不迷恋朋友圈
    人对他说:“按照礼法,吊唁时主人先哭拜,客人才跟着哭拜。这次我看阮籍根本没有哭拜,你为什么独自哭拜?”说这番话的大半是挑拨离间的小人,且不去管它了,我对裴楷的回答却很欣赏,他说:“阮籍是超乎礼法的人,可以不讲礼法;我还在礼法之中,所以遵循礼法。”我觉得这位裴楷虽是礼法中人却又颇具魏晋风度,他自己不圆通却愿意让世界圆通。既然阮籍如此干脆地扯断了一根根陈旧的世俗经纬而直取人生本义,那么,他当然也不会受制于人际关系的重负。他是名人,社会上要结交他的人很多,而这些

    视野 2019年16期2019-08-29

  • 古代礼法思想及对当代中国的价值
    有明显本土色彩的礼法,统治者对它的运用贯穿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始终,使中华民族形成了历史悠久且别具一格的礼法传统。所谓礼法传统是指以儒家的政治法律思想作为封建国家立法和司法的价值导向和指导原则,以儒家的道德规范作为封建国家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要正确理解古代礼法观的现代价值,需要从古代中国主要朝代礼法关系的具体表现中去寻找精华之根本,亦即坚持在结合国情的语境下主张精华采纳说,并理智地去探寻能为当代中国法律的完善和社会的和谐提供有益指导和借鉴的发展之道。本文从

    科学与财富 2019年24期2019-08-06

  • 浅谈中国古代“礼法合一,无为并蓄”的法律思想
    结晶。本文将概述礼法的起源、礼与法的关系,礼乐政刑演化,无为综治的立法思想,礼法结合的本质及历史原因五个方面浅谈中国古代“礼法合一,无为综治”的思想,展示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结晶。关键词 法治 礼法 综治作者简介:黄才峻,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法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法学。中图分类号:D90                                                               文献标识码:A                

    法制与社会 2019年16期2019-06-24

  • 《唐律·户婚律》所见唐代立法思想
    统治思想。唐代“礼法”的结合达到空前的高度,唐律中有许多能够体现“礼治”的内容,礼法在中国古代的法治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关键词:唐律;礼治;礼法1 慎刑原则儒家提倡博爱与宽恕,体现在刑罚上即为慎刑。“唐代的司法周密完善,自始至终体现着慎刑的原则,并确立了严控死刑、限制拷讯、减轻刑罚、错案追究以及司法监察等制度。这使唐律具有了宽平简约、轻重适中的特点。”[1]唐代五刑较之前朝代的刑罚相比要宽容,缩小了死刑范围,在肉刑方面也仅存笞、杖两种,其他都予以废除。在《

    卷宗 2019年11期2019-04-20

  • 年轻人的朋友圈
    人对他说:“按照礼法,吊唁时主人先哭拜,客人才跟着哭拜。我看阮籍根本没有哭拜,你为什么独自哭拜?”说这番话的大半是挑拨离间的小人,但我对裴楷的回答却很欣赏,他说:“阮籍是超乎礼法的人,可以不讲礼法;我还在礼法之中,所以遵循礼法。”我觉得这位裴楷虽是礼法中人却又颇具魏晋风度。他自己不圆通却愿意让世界圆通。既然阮籍如此干脆地扯断了一根根陈旧的世俗经纬而直取人生本义,那么,他当然也不会受制于人际关系的重负。他深知世俗友情的不可靠,因此绝不会被一个似真似幻的朋友圈

    传奇故事(破茧成蝶) 2018年11期2018-11-14

  • 论《李尔王》中家庭礼法与城邦政治的平衡
    性根源就在于家庭礼法和城邦政治的劣性断裂。修复断裂实现关系重建,达到政治与礼法间的贯通,才能实现城邦的持久长存。关键词:《李尔王》;权力;家庭;礼法;断裂;修复《李尔王》中的人物轨迹就像埃德蒙口中“命运的车轮”一般,高高在上的君王遭到巧舌如簧的女儿们的虐待,转瞬成为在雷电中暴怒呼号的疯子;李尔被时代打上了最醒目的标签:权力拥有者和普通父亲,家庭礼法与王权在其身上呈现出断裂状态,这悬殊如此的双重身份注定了如果他无法将二者置于平衡的情势中,就可能走向悲剧的结局

    北方文学 2018年24期2018-11-06

  • “化性起伪”思想对反腐倡廉工作的启示
    习成善,并且诉诸礼法、礼义两种途径,力求实现“伪”向“性”的超越,即能动性对本能性的超越,达到化性起伪的效果,最终使人归善如流。腐败问题源于人性中的根本缺陷,是权力在人本能趋恶下产生的变质和异化,荀子隆礼重法的思想对当今的反腐倡廉工作的启示主要是:应通过德法并重、标本兼治两大路径,双管齐下,遏制腐败的滋长蔓延。关键词:荀子;化性起伪;礼法;反腐倡廉中图分类号:B2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170(2018)05-0085-06战国末年

    廉政文化研究 2018年5期2018-09-10

  • 荀子的“圣人制礼”与韩非的“圣人制法”辨析
    度强调了君主以及礼法的重要作用,两者在对人性趋利避害以及自觉向善的层面上有着共同的认识,对于圣人虚静体道以及制定规则的礼法起源的推测上有很多相似点,不同的是最终荀子提倡的是一种理想的圣主政治,虽然也强调法后王,但是仍然对后王的品德抱有极高的要求,这是因为荀子理论体系里面始终认为,礼的最终目的是使人性向善,而礼的内涵和意蕴只有被人理解才能够传承和发挥作用,因此只要有能够理解礼的内涵的智慧德行都很完美的君主,民众就会自然而然向善,国家也会得到治理。而韩非子虽然

    丝路视野 2018年31期2018-06-11

  • 荀子“礼法”教化思想的现代启示意义
    ,主张援法入礼,礼法并施,开创了礼法融合的先河,将礼法思想作为其教化思想的核心,并由此建构了独具特色的“隆礼重法”教化思想体系。基于此,深入发掘荀子礼法教化思想中的价值内涵,并将其放在现代性视域中加以批判和和弘扬,可以明确荀子“隆礼重法”的教化思想在当代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实践中的价值定位,这对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和现实启示。关键词:荀子;“隆礼重法”;教化思想;启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8年1期2018-05-30

  • 晏子论礼
    反作乱,是因畏惧礼法。君主如果不讲礼法,就不能役使下属;下属如果不講礼法,就不能侍奉君主。我听说,君主没有礼法,就不能统治国家;大臣没有礼法,就不会获得下属的尊敬;父子间没有礼法,家庭就会有灾难;兄弟间没有礼法,就不能和睦相处。”景公听了,觉得自己被身边的人迷惑,竞荒谬到如此地步,就要把他们都杀了。晏子说:“您身边的人无罪。如果君主不讲礼法,那么讲究礼法之人便会悄然离去,不讲礼法之人就会纷至沓来;如果君主讲究礼法,那么讲究礼法之人便会纷至沓来,不讲礼法之人

    山东画报 2018年7期2018-05-14

  • 荀子礼法等级秩序思想与现实主义比较探析
    中国古代第一个对礼法关系和建立等级制度作了系统阐释的思想家。西方国际理论的现实主义与荀子的礼法等级秩序思想既有思想内核的趋同之处,也存在着差异之处。本文在综合把握现实主义以及荀子的等级秩序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对两者进行比较,认为现实主义与荀子的等级秩序思想在人性论及对于权力实质看法方面存在着趋同之处,并且认为二者在对战争爆发的原因和抑制战争的路径等方面的认识存在差异之处。关键词:政治现实主义;礼法;等级制度西方国际理论的现实主义作为系统化的政治理论是西方政治文

    北方文学 2018年8期2018-04-22

  • 礼法与贾府秩序的建构
    梦》中充满了有关礼法秩序的多重信息。无论是贾府外部阶级地位的建构、世代诗书簪缨之族优美门风之形成及贵族文化之传承,还是府内及大观园日常生活的作风仪派,都显示出礼法秩在其中的重要的维护和支持作用。《红楼梦》不能简单的被批评为是一部维护礼教/反礼教的小说,尽管小说亦表达了礼教表演带出的虚伪性,但通过小说文本透出的对礼法秩序的充满感情的描述,可以看出小说明显的尊礼倾向,以及其对建构情/礼兼备的理想情/礼观的努力。关键词:礼法 秩序 情/礼兼备如果说儒家以“仁”為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8年2期2018-03-26

  • 年轻人的朋友圈
    人对他说:“按照礼法,吊唁时主人先哭拜,客人才跟着哭拜。我看阮籍根本没有哭拜,你为什么独自哭拜?”说这番话的大半是挑拨离间的小人,但我对裴楷的回答卻很欣赏,他说:“阮籍是超乎礼法的人,可以不讲礼法;我还在礼法之中,所以遵循礼法。”我觉得这位裴楷虽是礼法中人却又颇具魏晋风度。他自己不圆通却愿意让世界圆通。既然阮籍如此干脆地扯断了一根根陈旧的世俗经纬而直取人生本义,那么,他当然也不会受制于人际关系的重负。他深知世俗友情的不可靠,因此绝不会被一个似真似幻的朋友圈

    传奇故事(上旬) 2018年11期2018-01-14

  • 六朝家族礼法对法律儒家化进程的影响
    尹知博六朝家族礼法对法律儒家化进程的影响尹知博六朝家族礼法各有侧重,但其核心内容都是儒家礼法。主观上世族家法以团结族人,延续宗族地位为目的,客观上对礼法结合产生了影响,从而促进了法律儒家化进程。在法律儒家化进程中,六朝家族礼法扮演着“承前启后”的角色。六朝世族;家族礼法;法律儒家化魏晋南北朝时期是贵族制最为鼎盛之时,世家大族掌控着国家的各个方面。在这个政权割据、战乱频繁、人口流散的乱世,自汉以来建立的儒家礼法体系主要的传承途径就是通过世家大族的家学家法。永

    市场周刊 2017年8期2017-12-23

  • 孔子治国思想体系述评
    内在逻辑的体系,礼法并用、德治为本构成其主要特征,并形成了一整套治国方略。在孔子那里,治國的最高理想就是圣人的“太上”之治,即“以德教民,而以礼齐之”。法作为社会秩序的最后防线,是礼教等社会规范不能发挥作用情况下的最后治理手段。理解孔子的治国思想,我们需要注意德、礼、法都具有特定的内涵,它们与当时的分封制度紧密相连,都主张君臣民的界限不可逾越,而且包含着特定的习俗内容。[关键词]孔子;治国;德治;礼法[中图分类号]D092    [文献标识码]A    [

    党政干部学刊 2017年9期2017-09-03

  • 传统“礼法”对当代法治的价值研究
    摘 要 礼法文化起源于中原文明,以儒家经典教义为基本准则,是法律儒家化的结果。作为我国传统社会的重要“法则”,其在维系我国传统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解决纠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即使对当代法治建设,传统“礼法”文化仍然具有价值。本文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以一起人民调解的成功案例为切入点,结合我国法治工作实践,从“礼法”传统对人民调解制度的启示到其对现代法治的价值进行逐一论述,重点阐述其对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意义。关键词 传统礼法 人民调解 当代法治

    法制与社会 2017年16期2017-06-23

  • 中国传统“家”的法哲学表达与演变
    法哲学基本范式的礼法关系,呈现出“泛家性”的特征,这一特征成为支撑中国传统社会“家者国之则”秩序体系的前提。“家”作为规范性秩序的源发地,不仅是成就身位的场所,更是维系国法的前提。中国传统国家与乡土共同体之间互动关系的演变表明,“礼法”是家内法哲学的根基,家内秩序是政治世界构造的同质性延伸,“家本位”通过“移孝于忠、礼法共存”的介质来规范“家-国”关系中的基本要素。由“家”的法哲学秩序所传递的“先家”“重家”观念,既是理解中国传统礼法关系的切入点,更是重建

    人文杂志 2017年5期2017-06-19

  • 礼与德的转换
    由此,郑玄“制作礼法”的圣人观念被孔疏予以转换。关键词:中庸;郑玄;孔疏;圣人;礼法;德性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099(2017)01-0146-05国际DOI编码:10.15958/j.cnki.gdxbshb.2017.01.24孔颖达的“中庸学”颇显尴尬。因其疏解附于郑玄之注,笃信“疏不破注”之学者往往认为孔疏与郑注大体一致。因此,孔氏之“中庸学”常被忘却。然《中庸》孔疏中颇有值得注意之处。《礼记正义》疏文“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1期2017-05-30

  • 从《卫风·氓》中管窥周代女性地位
    键词:周代社会;礼法;爱情;经济体制《诗经》作为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她全面细致的反应了周代民众的生活,尤其是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感情。《诗经》中涉及女性形象的诗篇约有总数的三分之一,而《卫风·氓》是其中一篇少见的叙事完整、并带有人物思想情感变化的抒情叙事诗。本文试图通过对《卫风·氓》的解读,了解周代女性的地位,进一步了解当时女性的生活。一、相恋诗歌一开始就写到男子巧借名目与“我”相见——“匪来贸丝, 来即我谋”。而“我”更甚——“不见复关, 泣涕涟涟。既见复关

    北方文学·中旬 2017年4期2017-05-08

  • 中国传统司法的文化品格
    键词】传统司法 礼法 时宜 【中图分类号】D909 【文献标识码】A日本学者滋贺秀三曾说,“在中国古代几乎找不到与国家权力分离而具有独立地位的法界精英,从理性的探索中产生学说,判例,以创造并支持‘法”。这种对传统司法文化的误读,完全遮蔽了中国古代司法兼容并包、因时而变的文化品格,矮化了司法官独立的人格地位。传统的司法文化既重视天理、国法、人情的逻辑自洽,在自然法与人法之间寻求巧妙的平衡,又注重自我更新,强调司法符合社会的变革与时代的精神。“以礼入法”的情理

    人民论坛 2017年10期2017-04-22

  • 西汉大儒董仲舒的礼法
    摘 要:董仲舒的礼法观继承了先秦儒家的礼法思想,并杂糅阴阳五行学说,把礼法提高到天道的高度,认为礼与法是天道中的阴阳在社会中的反映。又受到当时环境影响,希望统治者能够以礼治国,减轻刑罚,对此他多次提到阴从属于阳,阳尊阴卑。他的春“《春秋》治狱”、“原心论罪”的思想,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关键词:董仲舒;礼法;春秋董仲舒是西汉时的一位大儒,他在天人三策中向汉武帝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定儒家为一尊,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官方统治思想。他所构

    青年时代 2017年6期2017-03-29

  • 荀子的治国理政思想
    到的政治观点,即礼法一体化和君臣民三者之间的政治秩序,进一步发展了儒学。荀子的政治理念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荀子的《君道》一文中所体现出来的礼法观、君臣观、君民观三个方面透视出他所构筑的隆礼重法,君逸臣劳及君舟民水的理想的社会政治秩序。[关键词] 荀子;君道;传统文化;治国理政;礼法[中图分类号] B22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7)01-0118-07一、引言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是当时儒家思想

    决策与信息 2017年1期2017-02-18

  • 论魏晋南北朝“礼”与“法”的结合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礼法概念不同于两汉,不但指国家礼仪制度和法律,还包括家礼和家法。与礼法概念相同的还有“礼律”。礼律并列的概念更是直接地反映了礼法的结合。礼法初步结合大致发生在汉末三国,紧密结合发生在魏晋以及北朝北魏孝文帝太和以后。礼法紧密结合的一个突出特点,表现为二者在思想认识、法律制定、司法实践等方面的全方位结合。魏晋南北朝时期礼法结合的紧密程度是前所未有的,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连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有机结合可以说是魏晋南北朝礼法结合区别于前代的特点

    求是学刊 2016年6期2017-01-07

  • 天理与法律的交汇
    词 理学 德刑 礼法 息讼作者简介:张嘉琦,浙江省金华市汤溪高级中学。中图分类号:D9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10.292中国古代两千余年的皇朝时代,是一段外儒内法的统治历程,自汉代董仲舒始,为了使儒学成为治国平天下的治世显学,而非仅仅为了修身齐家,众多儒学家便力图使儒学的体系与现实统治的需要相适应,董仲舒的春秋决狱更是把儒家经典道德作为了立法司法的准绳。到了宋代,商品经济的勃发和土地人身

    法制与社会 2016年30期2016-11-24

  • 荀子之礼学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关键词 荀子 礼法 现代启示中图分类号:B222. 6 文献标识码:A张岱年先生说荀子是“先秦哲学殿军大师”。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礼崩乐坏,诸子百家争鸣,荀子对前人的思想进行总结,继承和发展了儒家的“礼”和法家“法”的思想,最终使礼、法统一起来,提出了“礼法并重”的政治思想。1荀子之礼的背景与依据“礼”概念的形成在我国的历史上有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礼发源于祭祀,经过占统治地位的贵族“绝地通天”,原始礼仪的归属权发生了转移,变成了贵族专有的“礼”。周公遂作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27期2016-11-18

  • 政教与自然:《诗经?北风》与变风的诗教意义
    解读来展开自然与礼法的关系,可以发现“变风”的意义不只是怨刺,而且也在提醒我们:“正风”的和美礼乐诚然是诗教追求的目标,可是,诗教的前提却是那个有着巨大的原始暴力的天地之大风。这可能是《北风》篇的政治哲学寓意。关键词:《诗经》;正风;变风;自然;礼法中图分类号:I207.222;B22A007706从《周南》、《召南》到卫诗(含邶鄘卫三风)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无论这个变化是不是可以像《毛诗大序》所命名的那样叫作“正风”和“变风”的区别。根据郑玄对《大序》“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6年4期2016-10-10

  • 浅谈封建正统法律思想
    建正统法律思想;礼法;仁;农耕;征战所谓封建正统法律思想,是指初于融合夏商时期的神权法思想,后经春秋战国时期对于诸子百家思想的吸纳,最终汇集形成采诸各家的儒学新思想而被封建统治者所推崇的用于维护封建大一统局面且更为广泛地为众多思想家所认可的主流官方的法律思想。该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统治中起主导作用。一、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形成的原因人类为了生存而采集和狩猎,后来逐渐学会了圈养捉来的野生动物和在可控的土地上耕种,稳定下来以后形成了部落氏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创造了

    资治文摘 2016年5期2016-07-09

  • 传统继承制度的历史变迁
    国传统继承制度以礼法和宗法作为最高行为指南。身份继承叫“承祧”,遵循嫡长子制度;物质继承叫“析产”,遵循诸子均分制度。在三代宗法时代,身份继承是继承的中心问题。到了法家时代,则强调财产继承而压制身份继承。在儒家时代,传统继承体现出多元包容的特色,而且加入了家风继承的新元素,极大丰厚了传统继承的文化底蕴。在国家法律与民间行为脱节的今天,如欲构建行之有效的继承法制,仍需回采历史,吸收儒家继承文化的精华。关键词:礼法 宗法 传统继承作者邓长春,洛阳师范学院政法与

    孔学堂 2016年4期2016-05-30

  • 何谓“礼法”?
    摘要:“礼法”并非人们通常理解的“礼+法”“礼率法”“礼法结合”,“礼法”是古代中国的法,具有自身的特性与内涵;“礼法”析而言之,包括礼典、律典、习惯法三个子系统,三者各司其职、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多层次、多面相、多功能的礼法体系;“礼法”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根植于中国古代的礼法社会,符合中国人的法文化心理,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悠久的礼法传统。文章从正面、名义和结构阐释了“礼法”的内涵与基础。关键词:礼法 礼仪法 律令法 习惯法作者俞荣根,

    孔学堂 2016年4期2016-05-30

  • 简论荀子以“礼法”为核心的法思想
    )简论荀子以“礼法”为核心的法思想龚建平,边颜(西安交通大学 人文学院,陕西 西安710049)摘要:“礼”是荀子思想体系的核心,荀子也是第一个提出“礼法”范畴的哲学家,从礼法入手研究荀子的法思想也是近年荀子研究的一种新尝试。荀子法思想的核心观点是“隆礼重法”,他强调依礼治国安邦的前提下,也不能忽略法规范社会行为、惩戒犯罪的作用。对于“礼法”二字也不能简单认为是法和礼的叠加,其本质还是“礼本法表”,与传统儒家保持了一致。此外,在“礼法”的基础上,荀子还形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3期2016-03-03

  • 孟、荀的圣人观念解析孟、荀的圣人观念解析
    子;荀子;修身;礼法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1398(2015)06-0076-08“圣人”是中国古代思想中非常独特的一个话题,先秦各家都有自己的圣人观念,儒家对圣人尤其推崇。尽管各家都或多或少的将某个实际人物看作圣人,但圣人的话题对于各派学说的意义并不仅仅停留于历史与现实的层面。圣人承载的是各家学术中的理想人格境界与理想政治。圣人意味着一种难以描摹的极致状态,这种极致状态本不能在历史或现实中找到对应的经验事物。然而,这并不妨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6期2016-01-25

  • 传统“礼法”与新农村法治建设
    .html传统“礼法”与新农村法治建设梁前菊,方国武(安徽农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安徽 合肥230036)摘要:传统“礼法”文化内容广泛,在我国农村乡风乡俗中,作为农村的传统治理方式延续至今。就目前新农村法治建设现状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民的法律意识不强,农村法制体系不健全,政府普法不到位等方面。立足传统,把“礼法”与现代法治有机结合,从我国农村的实际出发,提高农民法律自觉意识、完善农村立法、促进普法互动,从而完善新农村民主法治,推动社会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5年3期2015-12-10

  • 论荀子“礼”“义”的用法及内涵
    分体连用;合体;礼法《荀子》中“礼”字出现约309次,“义”字305次,“礼义”出现106次。荀子之于礼义二字,用法更为灵活,内涵也更为丰富。一、礼义独体分用,但礼中有义、义中有礼礼中包含义,或者礼就是义。《荀子·劝学》:“问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问也;说楛者,勿听也。有争气者,勿与辩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则避之。故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楛,“杨倞多以‘滥恶不固’或‘粗恶不精’释之”。问楛,也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7期2015-02-13

  • 乡土社会下当代中国社会控制模式探析
    。关键词:和谐;礼法;制度;中国;社会控制模式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5-0231-02一、乡土中国解读俗语说“乡情浓浓,离土不离乡”,中国人对家乡独具特别而浓厚的情谊,漫长的农耕文明,封建文化传统的束缚,使中国社会呈现别样的乡土气息。土地与农业构成中国社会结构的根本,长久生活在一个地方的人们是很少发生流动的,生于斯,死于斯,以农为生的人,祖祖辈辈,繁衍生息,世代格局不变,终老还乡是最终的归属。即使随着工业

    经济研究导刊 2012年25期2012-09-25

  • 荀子“礼”的现代意义
    【关键词】荀子 礼法 制度我们考察荀子的礼治思想,会发现“礼”是完善人格并实现社会化的内在道德要求,同时也是外在的一整套制度化工具。荀子建构“礼”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将礼放置在中国传统法的概念之上,显现出道德化的法律倾向,其规范价值也在于此。这种“礼”的思想所蕴藉的现代性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分析。一、荀子“礼”产生的背景英国著名的剑桥学派强调“情境主义”,即通过对思想家写作的历史情境、意识形态背景、语言背景等客观环境的挖掘,从中理解思想家的真实意蕴。因此对于荀子

    商情 2009年17期2009-09-23

  •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探析
    建设实践。文章从礼法关系变化、法与和谐、息讼、德礼、人情的关系等角度考察、探析传统法律文化。【关键词】传统法律文化 礼法 和谐 人情文化的概念有广狭义之分,最广义指人类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包括物态的、制度层面的、行为层次以及心态思想层面,而狭义的则仅指心态思想层面。物态层次的文化主要指中国古代文化典籍,是“加工,创造的各种器物,物化的知识力量”。制度层面的文化是“各种规范体系”,随着清末变法、西学东进的热潮而消逝。但行为文化方面,“约定俗成的风俗习惯”却随

    学周刊·中旬刊 2009年1期2009-06-04

  • 浅谈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特点
    现在内在特质上的礼法结合、家族伦理立法、义务本位;在表现形式上体现为诸法和合,以刑统法;在价值取向上以和谐无讼为目标。正是这些特点,构成了独树一帜的中华法系。关键词法律文化 礼法 无讼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识码:A1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内在特质1.1 礼治主义,礼法结合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中,“礼”是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礼并不是靠外在的权力来推行,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 “礼”是中国一种古老的社会现象。中国古代法律的源头有两个:一是

    科教导刊 2009年32期2009-05-12

  • 一种二维贴体网格改进算法的研究
    在对TM法和魏文礼法进行改进的基础上,结合邻边界节点滑动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TM-魏法,在对AutoCAD软件进行二次开发的基础上,编制了基于边界CAD模型的网格生成软件,采用该软件对TM法、魏文礼法和改进的TM-魏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改进的TM-魏法生成的网格在边界处及内部正交性上优于TM法或魏文礼法,对流场的适应性较好,且人机交互操作简单、方便。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09年3期2009-04-20

  • 汉代男女分合食问题小考
    传统社会中有一些礼法规定,许多都是对男女之间的行为举止进行限制的,如男女分合食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关键词男女 礼法 分食中图分类号:K23文献标识码:A《汉书》卷九十二《游侠传》在叙述“游侠”搂护的故事时,说其有位故人吕公,无子,最后归于护。搂护对老人悉心照料,文中对此有这样的描述“护身与吕公、妻与吕妪同食”。然而,这样的描写却让我们联想到了一个问题,即汉代的男女分合食问题。另在成都市郊出土的汉代画像砖上,也有一幅乐图,在其右上方,一男一妇正席地而坐

    科教导刊 2009年20期2009-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