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魂

  • 看许渊冲先生是如何翻译《清明》这首诗的
    urner”。“断魂”译成“伤心”略轻,译成“心碎”略重,但许老认为这里“过之”胜于“不及”,所以整句译为“the mourner’s heart is going to break on hisway”。“酒家”不能直接译为“public house”,因为英国的酒家太热闹,而翻译为“wineshop”又可能指卖酒而不喝酒的酒店,所以需要补充为“a wineshop to drown his sad hours”。“杏花村”是酒店的名字,不能直译为“村”

    初中生世界 2022年13期2022-11-20

  • 看许渊冲先生 是如何翻译《清明》这首诗的
    urner”。“断魂”译成“伤心”略轻,译成“心碎”略重,但许老认为这里“过之”胜于“不及”,所以整句译为“the mourner’s heart is going to break on his way”。“酒家”不能直接译为“public house”,因为英国的酒家太热闹,而翻译为“wineshop”又可能指卖酒而不喝酒的酒店,所以需要补充为“a wineshop to drown his sad hours”。“杏花村”是酒店的名字,不能直译为“村

    初中生世界·七年级 2022年4期2022-05-27

  • 枪可否断魂 ——由老舍《断魂枪》看传统武术的“抽象继承”
    1)老舍先生的《断魂枪》是他以小说家的眼光聚焦传统武术的文化精神在现世存续的文学名著,它启发着当今关注传统武术生存现状的文化学者的深刻反思。二十年的冷兵器实战经验形成小说中沙子龙传统武术技术的文化“小传统”,这种小传统由于受到“不知来自何方,又要归于何地”的四方江湖中人的技术模仿、代际传播及口耳相传而形成江湖文化的“大传统”,即“五虎断魂枪”的小传统与大传统融汇出传统冷兵器格斗术的文化传统。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人们往往认为“传统”是文明前进、文化创造的绊脚石,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2期2021-12-02

  • 有趣的标点
    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脍炙人口的唐诗,有人只改动了一下标点符号,竟把它变成一首绝妙小令: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若将标点符号再做改动,便成了一出精巧古雅的戏曲小品:(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请你为李白的《望天门山》改动一下标点符号,看能不能也变成一首词。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小学生优秀作文(趣味阅读) 2021年9期2021-09-29

  • 清明
    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到清明节,我们都会上坟祭奠先人。在几个小时的颠簸的车程之后,我们终于到达了老家。稍微休息了一会儿,我们便拿着供香、蜡烛和供品去上坟。“路上行人欲断魂”,一路上,我看到来来往往的行人都低着头,神情悲伤,大概都在想念逝去的亲人吧。爷爷的坟在一片小山坡上。听爸爸说,他们小时候经常来这儿玩。山上的每一条小路,每一条小溪他都记得非常清楚。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山脚下。这时,天上刚好下起了蒙蒙细雨,满山遍野的映山红红得

    作文新天地(小学版) 2021年8期2021-08-24

  • 魔鬼辣椒:迷人的过程始于接触
    魔鬼辣椒”又称“断魂椒”。 吃过之后断魂,辣到了 极致。为了不让极致发生,又可以感受辣的极致感觉,需要想点办法,犹如为平淡的生活加料,有味又不能太猛烈。像任何披上魔鬼外衣的事物,外表美艷是必须的,也可以认为是内外兼修。 魔鬼辣椒有着不一样的身段,不胖也不瘦,形状刚刚好,属于大自然眷顾的体态,在绿叶的衬托下娇美鲜亮,散发着诱惑的味道,对于爱它的人,尤其非同寻常。 诱惑与接近诱惑,迷人的过程始于接触,如何变成口福美味,是诱惑必须接受的结果。不能单独存在。 魔鬼

    金融理财 2021年7期2021-07-28

  • 谈老舍《断魂枪》
    先生的短篇小说《断魂枪》,故事背景是清末,是火车、快枪、通商的年代的江湖事。他侧写沙子龙:两眼明得像霜夜的大星。写王三胜和孙老头对阵:老头子的黑眼珠更深更小了,像兩个香火头,随着面前的枪尖儿转,王三胜觉得不舒服,那俩黑眼珠似乎要把枪尖吸进去!小说的语言切换很快,句子也短,一句话在描写一个动作的时候,往往也写出习武之人的状态。武术家的精髓就在眼睛上,平常可能很懒散,一动上手,眼神就像野兽一样。在老舍的笔下,我们感受到这种魅惑。沙子龙和孙老头是武人,习武之人,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1年1期2021-03-24

  • 功夫下在“具体”上
    省。“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当然是在“路上”,“路上”二字可删。“借问酒家何处有”,这本就是一个问句,“借问”多余。“牧童遥指杏花村”,什么人不可以指?何必一定要“牧童”?“牧童”啰嗦。七言诗“简”成五言诗了:“时节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居然还有人说不够简,认为每句只要后面三个字就行:“雨纷纷,欲断魂。何处有?杏花村。”“简”是“简”了,可全诗已面目全非,意境荡然无存。写文章要有主次之分,该详细的地方要舍得花笔墨,该简略的地方不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 2020年7期2020-08-09

  • 巧改古诗
    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三言诗:三言诗:清明节,雨纷纷,路上人,欲断魂。问酒家,何处有?牧童指,杏花村。五言绝句:清明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剧本:时间:清明时节。布景:雨纷纷。地点:路上。(幕启)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同学们,这样巧改古诗,是不是很有趣呢?下面,就请你也来试一试,对这首王之涣的《凉州词

    幽默大师(漫话国学) 2020年6期2020-06-24

  • 一首《清明》趣话多
    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由这首诗引出来的趣话恐怕是最多的了。先是有人把它删削为五绝,而且蛮有理由:清明时节雨,(春雨当然“纷纷”)行人欲断魂。(行人当然在“路上”)酒家何处有?(已经有“借问”的语气)遥指杏花村。(指路不一定要“牧童”)不过,好像大家并不赞成这样的删削,好比水果被抽去了果汁,虽然外观不变,味儿却没有了。又有人重新断句,改成了一首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斷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句式参差,但

    作文周刊·小学五年级版 2020年16期2020-06-12

  • 透明里的科学
    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②。借問③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④。①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公历4月5日前后,伴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民俗活动。②欲断魂:神情凄迷,形容感伤之深重。③借问:请问。④杏花村:地名。因此诗流芳百世,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时节。天公似乎也在为世间的生老病死,洒下几滴忧伤的雨,纷纷扬扬。路上的行人想起先祖亲人,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愁眉不展,神情凄迷,十分感伤。我触景生情,想借酒浇愁,便向一个身穿蓑衣的牧童问道:“小童

    课外生活(小学1-3年级) 2020年4期2020-05-12

  • 《清明》(统编本三下)教学设计
    、祭祖的行人伤心断魂,凄凉迷乱。向牧童询问哪里有酒家买酒浇愁,牧童远远地指着杏花村。第一句“清明时节雨纷纷”,交代了时节、环境、气氛。“纷纷”一词既指出春雨的特色,又衬托了雨中行路者的心情。第二句“路上行人欲断魂”,写出了清明时节人们心情不乐、情绪纷乱的状态。“断魂”的意思是忧郁惆怅,神情凄迷,烦闷不乐。上坟扫墓,是清明主要的风俗,加上上句中的“雨纷纷”,人们自然“欲断魂”。第三句“借问酒家何处有”,诗人笔锋转向,提出了摆脱“哀、悲、愁”这种心境的办法:找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19年4期2019-09-10

  • 走,去踏春
    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今天是清明節,也是踏春日。我来到家后门的菜园里,看到了绿绿的青菜、弯弯的豆荚,还有一大片一大片的油菜花。豆荚是绿绿的,在叶子间躲躲藏藏的,好像在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蜜蜂、蝴蝶在油菜花丛中飞舞。这样的美景让我们恋恋不舍,不想走开。我来到了校园里,樱花正开得旺盛,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红的像火。我站在树下摆了一个又一个的Pose,拍下了一张又一张的照片!公园是我踏春的最后一站。迎春花老早就在路口欢迎我们,有的吹起了小喇叭,有的亮起了小灯

    作文与考试·小学低年级版 2019年8期2019-05-05

  • 断魂枪》中的技艺传承问题探究
    老舍的短篇小说《断魂枪》是中国现代文学阆苑里极为耀眼的一枝,篇幅虽小,但其值得思考玩味的方面又很多元。本文拟以《断魂枪》的传承问题展开研究,从文本故事情节的铺设和人物形象的塑造起手,透析传统技艺承续的文化意义,旨在揭橥典型人物的心理特征,藉以激起读者对个人以及民族国家关系问题的反思。关键字:断魂枪;传与不传;传统文化《断魂枪》本是老舍长篇武侠小说《二拳师》“流产后”的衍生物,据《老舍自传》记载:“因为索稿子的日多,而材料不那么方便了……《断魂枪》也是如此。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9年3期2019-04-12

  • 断魂枪》备教策略
    要:备教老舍《断魂枪》,要对文本深入解读,理解沙子龙这一淡然接受命运巨变、甘为旧有美质殉道的末路英豪形象。要抓住“沙子龙为何不传断魂枪”这一核心问题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还应精简内容,注重朗读。关键词:《断魂枪》;教学作者简介:杨贝贝,201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在南京市第十三中学任教至今。[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9-0-02一、文本解读策略《断魂枪》是老舍先生短篇小说的代表作,

    青年文学家 2018年29期2018-12-15

  • 断魂
    鹘住在极为陡峭的断魂崖上,断魂崖在艾麓山主峰西面,壁立千仞,峥嵘凶险,状如一扇硕大无朋的屏风。站在崖下向上仰望,犹觉岌岌可危,担心石破天惊。断魂崖西侧是个断崖,如刀削斧劈一般,根本无法攀援;其东端与一座山头相连,沿山巅可爬到崖顶。姜晓伟走下岭杠子,涉过一条深涧,直取东面山头,约摸半个小时,就登上山巅。他有些累了,倚在一块岩石上小憩。向西望去,断魂崖的顶端巨石相接,参差不齐,俨然一道城堞。这么长的崖顶,平均不到一米宽,最窄处放不下一只脚。俯瞰崖底,令人头晕目

    新少年 2018年11期2018-11-19

  • 淡妆浓抹总相宜
    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一首清新自然、寓意深远、耐人寻味的佳作。细雨绵绵,天色阴沉,道路泥泞,行人伤感,表达了清明这一特定环境中行人的思绪和愿望。这不仅是一首传诵十分广泛的诗,而且也是被后人改为其他文体形式最多的诗。曾经有许多人,从多方面加以修改,而且改得很有趣,竟也妙趣横生,别有一番风味。旧时有人为了给孩子启蒙,将其改为三言诗:清明节,雨纷纷。路上人,欲断魂。问酒家,何处有?牧童指,杏花村。有将其改为四言诗的:清明时节,

    小读者之友 2018年4期2018-08-04

  • 清明吟《清明》
    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最初知道这首诗,是因为先父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教的。后来随着自己阅历的增多,自然更喜欢这首诗了。因为喜欢这首诗,也自然特别关注与这首诗有关的一些东西。传说清代有位书法家,为友人题写扇面,写了《清明》这首诗。而友人却故意乱点鸳鸯谱,把它读成“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細想也妙,这一重新点断,即把一首标准的“诗”变成了一首地道的“词”了。相传清代大学士纪晓岚,觉得

    铁军 2018年5期2018-05-28

  • 今天我们如何读古诗
    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里面重要的在“欲断魂”三字。由这三字,才生出下面“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两句来。但这首诗的好处,则好在不讲出“欲断魂”三字的含义,且教读者自加体会。又如另外一首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一诗,最重要的是“对愁眠”三字中一“愁”字。第一句“月落乌啼霜满天”,天色已经亮了,而他尚未睡着,于是他听到姑苏城外寒山寺那里的打钟声,从夜半直听到天亮。为何他如此般不能睡,正为他有愁。试问他愁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18年11期2018-01-15

  • 周菊的诗(九首)
    亲人,冷雨凄凄欲断魂。一柱清香随风去,音容料应入梦莹。听 雨一昨夜丝雨细涟涟,辗转反侧未成眠。初夏转秋潇潇夜,人生过眼如云烟。二倚窗对月夜阑珊,往事历历饶心间。萬缕千丝百年在,一帘幽梦需尽欢。马楠云海绵延千里白云天,天孙织锦赠人间。云蒸霞蔚缥缈处,恍若此身即飞仙。沾益行万树梨花满原开,天边彩云追香来。海峰湿地观光去,踏浪披风笑归来。瀑布公园人工造湖显奇观,携家带口喜游玩。春城春天春景美,烟花三月乐翻天。闻大姑癌症晚期春光明媚日月新,乍染沉疴欲断魂。生离死别

    永善文学 2017年1期2017-07-18

  • “路上行人欲断魂”是什么意思
    佳楠“路上行人欲断魂”是什么意思文_钱佳楠钱佳楠,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作家协会会员,著有短篇集《人只会老,不会死》,译有《粉红色旅馆》,目前就读于美国爱荷华作家工作坊。有一天,吃完午饭和同事散步回办公室,或许是聊起清明节有没有出去,我忽然问他:“‘路上行人欲断魂’究竟是个什么意思呢?”这个对话发生在两个中文系毕业生之间显得有些讽刺(幸而我们都不是主修古典文学,不然真是丢脸),同事的古文基础扎实,立马告诉我传统注本(其实就是《唐诗鉴赏辞典》)的两个解释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7年5期2017-05-18

  • 杜牧和他的七绝《清明》
    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一天正是清明节,虽然春天是花红柳绿,春光明媚的时节,可又是气候易变的季节,常常遇见“闹天气”下上了雨。“纷纷”传达了一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美丽的境界。“纷纷”不只写出了清明的特征,而是表现出了雨中行路人的心情。“行人”不是游人,而是出门在外行旅之人,而“断魂”则极力形容一种十分强烈而又深藏的感情,比如相爱相思,惆怅失意,暗愁深恨的心境。古代清明是个大节日,休假游赏之外,还是家人的团聚、祭祖

    醒狮国学 2017年4期2017-05-12

  • 断魂枪——戏仿老舍《断魂枪》
    庆400715]断魂枪——戏仿老舍《断魂枪》⊙杨宇霄[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400715]沙子龙的断魂枪武术学校已开办一年有余。办学以后,生意异常火爆。如今时代变了,死读书早就不是唯一出路,读了书出来不也一样找工作,过日子?现在出来混的,一技之长是王道,武术这种东西,既能强身健体,又可防身,还可以参加比赛,拿奖,风光!国家不是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吗?沙子龙趁着这风头一年前在西山开办了断魂枪武术学校,弘扬中国功夫,这可是中华武术魂呐!不少家长都乐意把孩子往沙子龙这

    名作欣赏 2016年29期2016-07-12

  • 北尘词六首
    思里,一回回、欲断魂断魂断魂,倩谁闻?梦与温,谁与存?醉也醉也,醉不够、四月香熏。蝶舞东篱,疏雨洗苔痕。陌上风清花次第,春未减,有情怀、好十分。行香子两岸蒹葭,十里荷花。孤舟远,望处云霞。如斯美好,刹那繁华。也敛眉间,烙心底,隔天涯。 半痕往事,一曲琵琶。偏生了,几许清嘉。新愁浅浅,寄语些些。赋临江仙,行香子,浣溪沙。贺新郎又把栏杆倚!暗思量、前尘往事,今还余几?年少痴狂三千梦,徒剩黄昏一纸。更况是、鸳鸯小字?报与君心怜惜决,算君心、眷我应如是。白首

    诗潮 2016年7期2016-05-14

  • 高中语文小说类作品教学导引刍议——从《断魂枪》教学说开去
    李 娜《断魂枪》是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是老舍写得很精彩的短篇小说,小说讲的是三个拳师的故事:一个是沙子龙,保守愚顽,会六十四路断魂枪,威震西北,没遇见过敌手;一个是沙子龙的大徒弟王三胜,鲁莽气盛,一身武艺,只能去摆场子、混日子;一个是孙长者,武林名家深藏不露,刚直锐进。三个人物性格各异,反差极强,练武之人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外形和动作,所以,作者在小说中没有多少人物心理的描写,连对话也很少,很简练,在对比烘托中,沙子龙的形象跃然纸上。一、作品标题意

    语文天地 2015年1期2015-08-15

  • 有趣的清明诗
    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此诗因备受喜爱,而被后人别出心裁多方修改。改动后的“清明”诗从三言到六言,直至长短不一的词皆有,且都妙趣横生。三言诗:“清明节,雨纷纷,路上人,欲断魂。问酒家,何处有?牧童指,杏花村。”四言诗:“清明时节,行人断魂。酒家何处?指杏花村。”五言绝句:“时节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六言诗:“清明时节雨纷,路上行人断魂。借问酒家何处?牧童遥指杏村。”更为有趣的是,宋代有个书法家将诗写于

    月读 2014年4期2014-11-17

  • 人世间,那无奈的从容
    个回合。老舍的《断魂枪》就是其中一篇,初次读到,是在读中学时的语文课本上——瞧,家里唯一的名牌手包,也是在奥特莱斯购得。2在当时的那些语文课文里,这篇小说是十分怪异的一篇,我记得当时身边的很多人都说没有看懂,后来的这些年里我也遇到过很多不知道《断魂枪》是在说什么的人。可是很奇怪地,我很喜欢这篇《断魂枪》,喜欢到数年前曾经自己读过一遍,录了音,配了音乐,放到网络上。一个人,认清了自己所处的时代,以及自己与这个时代的格格不入,他判定,自己以及自己所爱的东西,是

    视野 2014年12期2014-02-03

  • “不传”之痛:分裂的双重身份认同——老舍小说《断魂枪》沙子龙形象赏析
    子龙,作为老舍《断魂枪》塑造的主要人物形象,他身上积压着多重社会心理和时代气息的厚重意绪,他是一个旧时代靠“五虎断魂枪”走镖立身处世的传奇人物,但在社会发生巨大转型的时代语境中,他不得不面对无法施展高强武艺的现实,成为一个平凡而普通的客栈老板。小说不动声色地通过沙子龙及其“徒弟”与孙老者之间的言行,暗示着沙子龙对自我身份转换的矛盾心理体验,对于过去的辉煌——“五虎断魂枪”如何取舍、如何走向,道出了让人物形象内心纠结的一个根本的身份认同问题。一、对新社会身份

    名作欣赏 2014年9期2014-01-28

  • 杂说“清明诗”
    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此诗写出了江南清明节的风景,突出了节令的特征。对它,古今有人进行了多种改写。如有人将它改写为三言诗:“清明节,雨纷纷,路上人,欲断魂。问酒家,何处有?牧童指,杏花村。”有人改为五言诗:“时节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有人改为六言诗:“清明时节雨纷,路上行人断魂。借问酒家何处?牧童遥指杏村。”有人又将它改为词曲:“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东坡赤壁诗词 2011年4期2011-08-15

  • 断魂枪》关于民族传统文化的预言
    断魂枪》是老舍颇具代表性的名篇,是老舍对民族传统文化前景的预言,同时对其采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唯美态度,无奈与惋惜的苍凉之情浸染于字里行间。名物词的涵义揭示了老舍对传统文化传承的预言,文学是语言表达的一种方式,以语音、文字为其能指载体构成两个符号学系统在三度空间中交错:1.能指Ⅰ能指2.所指Ⅱ所指3.符号Ⅲ符号能指是指表达的形式,表现为语音、文字等。所指表示的是意义,当能指与所指、符号与对象的关系得以维持时,词义、语言的意义就与这两方面的关系一致,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09年8期2009-09-24

  • 断魂枪》的结构艺术及对“不传”的解读
    于1935年的《断魂枪》堪称其短篇小说的扛鼎之作。《断魂枪》是从其酝酿中的一部长篇武侠小说中浓缩出来的。老舍说过:“它本是我所要写的‘二拳师中的一小块。‘二拳师是个——假如能写出来——武侠小说。……在《断魂枪》里,我表现了三个人,一桩事。这三个人与这一桩事是我由一大堆材料中选出来的,他们的一切都在我心中想过了许多回,所以他们都能立得住……五千字也许比十万字更好。”一、精心布局 一波三折《断魂枪》在简短的篇幅之中隐含了广阔的社会内容,并在国术大师沙子龙的身上

    山花 2009年14期2009-08-21

  • 老舍小说《断魂枪》沙子龙形象赏析
    老舍小说《断魂枪》篇幅精短,情节简单,仅有三个有头有脸、有言有行的人物——“沙子龙”、“孙老者”、“王三胜”。他们处在一个变乱的大时代中,面对火车、快枪等新事物,却围绕着一套过了气的枪法——五虎断魂枪枪法,在三人之间有限的小世界内引发了一场小小风波,从中透露出各自的个性化身份心态,也在社会心理层面上映照和揭示出相应的几种类型化的反应模式。尤其是沙子龙人物形象积压了多重能够牵连和引发出社会心理和时代气息的厚重意绪:他表面上无奈的顺从生活现实,内心却寂寞的守护

    岁月·下半月 2009年12期2009-04-19

  • 纪昀何必乱改诗
    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代著名学者、文学家、曾任四库全书馆总篡官的纪昀,字晓岚,却以为杜牧的这首《清明》不够精炼。他说诗贵含蓄,太噜苏了就不是好诗。因此要改一改,全诗只要二十个字就可以归纳这二十八字的诗他改道:既然“清明时节雨”,当然“纷纷下”,何必再说?“路上行人”句,不在路上何谓行人?所以“路上”二字可以删去;再说第三句,省去“借问”二字同样有借问之意,不必累赘;至于“遥指杏花村”的也不一定非要牧童不可,谁遥指都一样,用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5年1期1985-11-01

  • 神奇的标点符号
    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脍炙人口的唐诗,有人只改动一下标点符号,就把它变成一首绝妙小令: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若将标点再做改动,又成了一出精巧古雅的戏剧小品:〔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熊默滇摘自《河南青年》)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2年4期198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