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西

  • A lost purse丢失的钱包
    Jenkins黛西·欧文丢失了她的钱包,里面有钱、银行卡等重要物品。那么,她能找回自己的钱包吗?Daisy Owen lost her purse during anight out with friends several years ago.She had all but given up on getting it back.Paul Calderbank is homeless, butwhen he came across a lost pur

    疯狂英语·读写版 2023年8期2023-10-03

  • 浅析及物性视角下黛西的人物形象
    盖茨比》女主人公黛西的人物描写进行分析,从另一个视角分析和欣赏这部著作。一、及物性理论系统功能语法被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的分析,例如,文学、翻译、社会语言学等。该理论认为语言是社会活动的产物,与意义相关联,是一个社会符号系统。作为我们的交流工具,语言在不同的情境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并且时时发生着变化。系统功能语法中,语言的纯理论功能被分为三种: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概念功能是指语言对人们在现实世界(包括内心世界)中各种经历的表达,主要通过“及物性”和

    名作欣赏 2023年23期2023-08-25

  •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空间表征与身份认同
    茨比》中的主人公黛西的生命体验中,她分别经历了家宅空间、身体空间与交往空间,最终又回归家宅空间中。其中在不同的空间中,空间与身份不断建构,并且对于黛西的身份认同产生的巨大的影响。在家宅空间和身体空间中,黛西不断的被规训,并且其子宫成为了性别不平等的场域的延续,但是在交往空间中,黛西破除了空间对身份的限制,诞生出自我意识与自我认同。关键词:《了不起的盖茨比》 空间表征 身份认同 黛西菲兹杰拉德的著名长篇作品《了不起的盖茨比》塑造了黛西这一经典的人物形象,国内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2年8期2022-05-30

  • 理查德破案
    么不见了?”小熊黛西大喊,眼里含着泪,“这些蜂蜜可是我准备送给奶奶的,可是现在都被偷走了,这可怎么办哪?”这时,山羊爷爷走过来安慰小熊说:“你去找理查德,他是最出名的侦探,他可以帮助你找到偷蜂蜜的人。”于是,小熊黛西请来了理查德。理查德是一只袋鼠,他穿着白色衬衣和黑色裤子,外面还披着一件灰色的披风,脖子上戴着一个星形项链,显得格外神气,颇有名侦探的风姿。理查德问道:“黛西,你的蜂蜜是什么时候丢的?”黛西说:“昨天晚上我把蜂蜜桶放到仓库里,今天早上起来就发现

    科普童话·神秘大侦探 2022年4期2022-05-26

  • 用精神分析法解析《黛西?米勒》的悲剧根源
    理现实主义作品《黛西·米勒》刻画了一个悲剧的女性形象——黛西。作者通过对黛西不幸命运的描写,突出女主人公矛盾的心理以及在当时社会背景下黛西自身与外界冲突对抗的悲惨结果。本文从黛西外界环境的影响和自身心理的影响两个方面,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批评理论方法来分析黛西死亡悲剧的必然性。关键词:黛西·米勒 精神分析批评 悲剧 必然性亨利·詹姆斯是美国小说作家、文学评论家、剧作家,他是精神分析小说的先驱之一。亨利·詹姆斯深受作为心理学家的兄长的影响,其作品主要对人物心

    文学教育 2021年11期2021-12-06

  • 神话原型下盖茨比的欲望悲剧解读
    冲动。在小说中,黛西的美丽外表和与众不同的品味吸引了许多男人的目光,男人们为了她争风吃醋,她的丈夫为了她也处心积虑去陷害其他男人,盖茨比就是这些人中的一个。盖茨比没有黛西想要的物质化生活,所以他所缺少的地位、金钱、爱情对于他来说都是潘多拉式的欲望。阿尼玛情结的象征意义是每个男人心中都有的女人形象,是男人心灵中的女性成分。阿尼玛身上有男性认为女性所有的好的特点。在遇到自己的阿尼玛女性时,他们会体验到极强的吸引力。盖茨比的阿尼玛表面是黛西,为了得到黛西,他选择

    戏剧之家 2021年35期2021-11-14

  • 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的人格形象
    社会以及盖茨比与黛西一段被世俗与物欲淹没和摧残的爱情,真正再现了时代背景下女性的悲剧命运和美国梦的破碎。本篇从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理论出发,主要通过对作品中主要女性人物黛西人格的分析,为读者打开感知黛西形象的新通道,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关键词:《了不起的盖茨比》;黛西;人格;情感需求黛西是著名作家菲茨杰拉德笔下《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重要女性人物。她出生优越高贵,行为优雅,容貌娇丽,妩媚动人,犹如天使。同时她冷酷无情,金钱至上,轻浮虚荣,犹如恶魔。而在她人格特

    文学天地 2021年7期2021-11-12

  • 从精神分析“三我”视角看《了不起的盖茨比》黛西
    方面浅析女主人公黛西的独特心理。关键词:黛西;自我;本我;超我作者简介:兰佳慧(1995-),女,回族,宁夏吴忠人,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21)-09--02一、引言菲兹杰拉德作为优秀的“二十年代编年史家”在其著名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折射了20世纪20年代逐渐瓦解的社会秩序。《了不起的盖茨比》通过一幅凡尘俗世,玩世不恭的悲剧女性形象,真实地展现了

    青年文学家 2021年9期2021-05-13

  • 1头宠物犬“思乡心切”的故事
    道,这头犬名为“黛西”,是1 头3 岁的猎犬。“黛西”的主人是一对名为菲尔·布莱克韦和夏洛特·韦伯斯特的夫妇。他们居住在英国塔姆沃思市周边地区。2017 年,菲尔在街上偶然发现了“黛西”。那时候,“黛西”还是1 头幼犬,被人遗弃在街头。菲尔看到“黛西”十分可怜,便把她带到了宠物慈善机构。很快,“黛西”就在工作人员的照顾下恢复了健康,并被这对夫妇收养。由于工作原因,菲尔和夏洛特夫妇不能时刻照顾“黛西”,因此他们经常在工作日的时候,带着爱犬去伯明翰郊区的一处宠

    中国工作犬业 2021年4期2021-05-08

  • 《苏伊士之东》中黛西爱情悲剧的成因*
    讲述了欧亚混血儿黛西和三个男子的情感故事。当黛西决定嫁给深爱自己的英国男子亨利并来到其位于北京的公司时,却在此处遇到了相恋十年同时也是亨利儿时好友的昔日情人乔治,二人又燃起爱情火花。与此同时,黛西前夫程礼泰不择手段想要夺回黛西,并与黛西生母阿妈合谋杀死亨利,却阴差阳错伤了乔治。后来,乔治因背叛好友亨利而羞愧难当,举枪自杀。黛西也因心灰意冷吞鸦片自尽。故事哀婉动人,一气呵成,读完让人唏嘘。国内外有许多研究者对毛姆的作品做过研究,而对毛姆戏剧的研究,国外学者较

    山西青年 2020年17期2020-12-09

  • 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的女性形象
    来自于上流社会的黛西,拥有着优雅的外表却自私冷酷,出生在中层社会的乔丹,独立却缺乏诚信,而处于下层社会的梅特尔始终想要依赖于男性挤入上流社会,庸俗且浅薄。这些鲜明人物的刻画,无一不凸显出当时社会现实的残酷。本文将着重阐述小说主人公“黛西”这一女性形象的变化,深入挖掘其形象形成背后的原因。关键词:《了不起的盖茨比》;父权主义;黛西作者简介:王鑫月(1995-),女,汉族,吉林省通化市人,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二语习得。[中图分类号]:

    青年文学家 2020年30期2020-11-18

  • 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女性形象-黛西
    要讲述来自东部的黛西与来自中西部的盖茨比之间的悲惨爱情故事,同时蕴含多种主题,包括美国梦的幻灭,上层阶级人们精神世界的堕落以及父权社会女性地位等等。本文旨在通过介绍时代背景,选取原著部分描写来分析女主人公黛西的形象,并且阐述分析其最终的爱情选择。关键词:《了不起的盖茨比》;黛西;爵士时代;爱情菲茨杰拉德被公认为是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和短篇小说家之一,也是1920年代“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他的作品背景主要是爵士时代。毫无疑问,《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他的代表作。在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13期2020-10-21

  • 黛西·米勒》中的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解读
    曹志宏摘 要:《黛西·米勒》通过描写美国女孩黛西在欧洲大陆的悲剧经历,探讨19世纪后半叶欧美文化差异。本文基于国际主题的思想观点,重点分析小说中主人公身上体现的两种文化之间的冲突,并探究其深层原因。同时,初步探索詹姆斯在作品中试图表达的文化融合思想,这对促进民族团结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关键词:《黛西·米勒》;国际主题;文化冲突;文化融合;亨利·詹姆斯1843年,亨利·詹姆斯出生于纽约一个上层知识分子家庭,家境优渥,幼时便随家人游遍歐洲。1864年后,亨利·

    北方文学 2020年12期2020-09-06

  • 从后殖民视角解析《苏伊士之东》里黛西的身份建构历程
    女主角,中英混血黛西从一出生就带着身份的模糊性。她的身份建构历程经历了最初被“流放”的混血,到尴尬的文化上的双重“他者”,到最后回归中国文化身份,黛西终于在追寻、失望、醒悟之后找到自己的文化根源,中国才是她最终的文化与精神栖息地。关键词:后殖民;《苏伊士之东》;黛西;身份建构一、引言《苏伊士之东》发表于1922年,是英国作家萨默塞特·毛姆以20世纪初中国北京为背景创作的一部戏剧,剧作以中英混血女子黛西与几个中英男子的情感纠葛为主线,集中体现了黛西作为一个文

    青年文学家 2020年17期2020-06-29

  • 大班语言活动:戴眼镜的芭蕾女孩
    芭蕾舞的近视女孩黛西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成功摘下眼镜,登台完美献舞的故事。绘本的背景以暗色调为主,或许正像主人公黛西的心境,虽然有幸被邀请参加芭蕾舞会,但因遇到了困难而忧心忡忡。对于即将跨入小学校门的大班幼儿而言,在他们通往属于自己的那场“芭蕾舞会”的路上,可能也会遇到一些挫折,也有一些难以摘下的“眼镜”。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希望幼儿能够理解故事内容,体会黛西不怕困难、勇敢自信的品质。活动目标1. 能根据画面中黛西的表情与肢体动作推测故事情节。2. 能有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0年5期2020-06-21

  • 书虫来袭:《了不起的盖茨比》
    酒会上,他见到了黛西。她是那样高贵美丽,让盖茨比神魂颠倒。为了配得上黛西,盖茨比谎称自己出身东部的一个上层世家,两人迅速坠入爱河。不久,盖茨比随军队去了前线,黛西在家里苦苦等待。然而,战争结束,盖茨比却选择了逃避,他害怕谎言被揭穿,害怕知道真相的黛西會看不起他这个穷小子。绝望的黛西嫁给了富豪汤姆。当盖茨比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匆匆赶到黛西的家乡,然而少女已嫁作他人妇,一切都再与他无缘。悲恸欲绝的盖茨比将这一切归罪于贫穷,为了发财,他冒险贩卖私酒,这是违法的,

    意林彩版 2019年9期2019-11-22

  • 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形象解读
    社会人性的扭曲。黛西是这部小说的女主人公,通过对黛西的人物解读,可以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当时期以“美国梦”为核心的时代背景下人性的扭曲。关键词:盖茨比;人性;美国梦;黛西作者简介:杨冰,女,副教授,辽宁大连人,毕业于大连外国语学院,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9--011.引言《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著名作家菲茨杰拉德在1925年所创作的一部小说。小说以20世纪20年代美国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9期2019-11-16

  • 黛西·米勒》国际主题与心理现实主义分析
    主要从短篇小说《黛西·米勒》发生的背景、小说中的人物和小说的主题几方面入手分析欧美之间道德价值观的差异,以此阐明心理现实主义及其特征,加深对小说的理解。关键词:亨利·詹姆斯;《黛西·米勒》;心理现实主义;“国际主题亨利·詹姆斯一生致力于“国际题材”小说的创作,以其“国际主题”和“心理现实主义”小说而著称。詹姆斯的早期代表作《黛西·米勒》即是一本“国际主题”小说,通过刻画黛西·米勒和温特伯恩之间的爱情故事和性格冲突,体现了欧美文化的巨大差异;黛西的病逝也暗示

    视界观·上半月 2019年11期2019-10-21

  • 与生活和解
    杨筱艳12岁的黛西,由于家庭贫困,被爸爸抛弃,妈妈又不幸进了精神病院,不得不独自负担起照顾3个弟妹的重任。4个无家可归的孩子为了寻找到一个新的栖身之所,踏上了漫长的旅程。他们几经波折,终于找到了从未谋面的外婆,从此,他们开始了一段全新的生活。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领悟了生活中最需要的东西——爱、幽默感、信任和勇气。黛西虽然小,却为家庭里的每一个人操心,承担着本该由父母承担的责任。尽管生活艰辛,但她坚强、独立,比周围的孩子都成熟勇敢,最终拥有了甜蜜的家。这一切

    小雪花·小学生快乐作文 2019年8期2019-10-07

  • 《了不起的盖茨比》
    义背景下盖茨比与黛西等人物命运的沉浮。其中女主人公黛西的蜕变及感情经历令人印象尤为深刻。本文从分析黛西名字的寓意着手,对黛西在情感方面的蜕变历程及其根源进行了解读。期望对当下的读者能起到警示作用。◆关键词:《了不起的盖茨比》;雏菊;黛西;蜕变;女性地位;现实意义一、雏菊与黛西Daisy,意为“雏菊”。黎明时分开始绽放的雏菊圣洁无瑕,清新可人。象征着坚贞与纯洁;健康与活力。它的花语含义为忠诚的爱,无以言说的爱以及永恒的快乐。在西方社会常被人们用来占卜爱情。《

    速读·下旬 2019年7期2019-08-19

  • 镀金土壤中凋谢的百合与雏菊
    起的盖茨比》中的黛西都是生活在二十世纪初纽约的女性,两个有着花朵般名字的女孩虽有不同的命运,但她们都在物欲土壤中,精神不断挣扎最终枯萎凋谢。国内外已有从女性主义、新历史主义等角度探讨的成果,但少有从精神分析角度进行对比。本文将从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论”出发,解析二人的本我、超我与自我,探讨二人悲剧的成因。关键词:莉莉·巴特;黛西·布坎南;本我;超我;自我[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8-0-0

    青年文学家 2019年18期2019-07-30

  •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女性形象分析
    》中,成功塑造了黛西·布坎南这一令人印象深刻的女性形象,本文旨在从外貌特征、性格特质、婚姻状况等方面对其进行深入解读。关键词:《了不起的盖茨比》;黛西;女性形象出身于上流社会的名媛淑女,少女时期的黛西家拥有异常美丽的住宅,优越的家庭条件加之天使般的容颜使黛西家里“电话一天到晚响个不停”,众多追求者想要“独占她的全部时间”。尽管黛西外在上多么的浪漫可爱,但再美丽的躯壳,也无法掩盖精神世界的空虚无聊,道德上的冷漠堕落。一、娇媚迷人的女性特质(一)迷人的外表黛西

    北方文学 2019年20期2019-07-15

  • 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主人公的爱情观
    对主人公盖茨比和黛西的爱情观进行了分析,探讨在物欲横流的社会背景下爱情的缺失,他们的爱情观对人们情感问题的取舍和社会的和谐发展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关键词:盖茨比 爱情观 黛西 菲茨杰拉德Abstract: Fitzgerald is an important writer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1920s. The Great Gatsby is his masterpiece. The novel is based on

    西部论丛 2019年9期2019-03-20

  • 模特生涯
    。这位小姑娘名叫黛西,她出生后不久就被诊断出有先天性缺陷,只能选择膝盖以下截肢。后来,父母为她装上了假肢,黛西学会了走路、跑步。黛西是个阳光的小姑娘,对于身体的残疾,她总是能积极应对。为了丰富自己,她当起了小模特,温暖的笑容、从容的台风,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还让父亲在Instagram上为她注册了账号,以自己的活泼和对生活的热情来激励别人。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18年29期2018-11-19

  • 模特生涯
    。这位小姑娘名叫黛西,她出生后不久就被诊断出有先天性缺陷,只能选择膝盖以下截肢。后来,父母为她装上了假肢,黛西学会了走路、跑步。黛西是个阳光的小姑娘,对于身体的残疾,她总是能积极应对。为了丰富自己,她当起了小模特,温暖的笑容、从容的臺风,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还让父亲在Instagram上为她注册了账号,以自己的活泼和对生活的热情来激励别人。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18年32期2018-10-25

  • 规则与人情
    生活五年的吉娃娃黛西,交给邻居克丽丝代养。不久,安娜病入膏肓,她提出要见黛西最后一面。医生拒绝了,因为医院有规定,禁止宠物进入。克丽丝得知消息,四处找人为安娜求情。她找到院长,院长耸耸肩,表示爱莫能助。她又找到看大门的保安,保安说:“狗是绝对不可以带进医院的。如果我没有看见,我想,我也不会對你做什么。”于是,克丽丝用毛毯裹住黛西,像抱一个婴儿似的将黛西带进医院。保安当然不会不允许一个婴儿进入。然后,克丽丝又抱着黛西,上了电梯。电梯里,一个护士拍了拍她的肩,

    小小说月刊·下半月 2018年7期2018-08-11

  • 从新历史主义的角度解读《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黛西
    作,其中女性形象黛西一直颇受学者们的争议,本文从新历史主义的角度出发对黛西这一女性形象进行重新解读,主要包括 “文本的历史性”与 “历史的文本性”这两大概念,从而在历史与文本交织中把握黛西这一形象的深刻含义。【关键词】新历史主义;文本;历史;黛西【作者简介】王子纯(1996- ),女,汉族,黑龙江牡丹江人,文学硕士,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研究方向:美国文学。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作品《了不起的盖茨比》被认为是美国“爵士时代”的写真。

    校园英语·下旬 2018年1期2018-05-15

  • 黛西爱上舞蹈课
    尔·曼顿 利枝黛西对苏珊说:“我喜欢你的粉红连衣裙。”苏珊说:“我要穿上它去上舞蹈课呢。”睡觉的时候,黛西问妈妈:“苏珊要去上舞蹈课,我可以去吗?”妈妈说:“你要是喜欢,当然可以去呀。”于是,黛西也高高兴兴地去上舞蹈课。老师对大家说:“孩子们,请模仿小鸟拍动翅膀的动作,挥舞你们的胳膊。”在音乐的伴奏下,孩子们一个个摇摇摆摆地舞动起来。老师表扬道:“苏珊,你学得非常像。哈里,你也跳得非常棒。”接着,老师说:“请大家模仿马儿的动作,像马儿那样奔跑起来。”她弹

    文学少年(低幼版) 2018年2期2018-05-14

  • 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的人物形象
    67200)一、黛西的人物形象1.天使的容貌与放荡的灵魂黛西出生于上流社会富庶的家庭中,她年轻、漂亮、活泼,黛西既是路易斯维尔所有小姐中风头最盛的一个,是舞会中最为光彩夺目的焦点,更是青年男子追求的对象。黛西有一张美丽又忧郁的脸,热情的嘴,明媚动人的眼眸,连黛西的声音都是激动人心,令人难以忘怀的。黛西在小说中总是穿着白色的衣服,开白色的跑车,以一个白衣天使的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但是黛西在同男人讲话的时候会刻意压低声音,使人靠近她。[1]2.热情的外表与冷漠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8期2018-02-25

  • 黛西的独立与婴宁的适应:中美文化差异之比较
    少女:来自美国的黛西和中国古代的婴宁,她们都爱笑,都面临着在异质文化中生存的问题。但她们天真的笑声所产生的影响不同。黛西追求独立与自由,她的笑声是她嘲笑和反抗欧洲社会的禁忌的一个有力武器,是当时的新女性精神的反映。而婴宁的笑声则帮助她融入一个她所向往的人类社会。在性别意识的发展上,黛西缺乏性别意识,这一特点在故事中一直没有得到改变。婴宁则逐渐从天真走向了成熟,接受了当时社会对她的规训。她们不同的命运反映了她们所处的中美文化的差异。关键词:笑声;反抗;同化;

    北方文学 2018年36期2018-02-01

  • 黛西爱上舞蹈课
    胡 白译/利 枝黛西对苏珊说:“我喜欢你的粉红连衣裙。”苏珊说:“我要穿上它去上舞蹈课呢。”睡觉的时候,黛西问妈妈:“苏珊要去上舞蹈课,我可以去吗?”妈妈说:“你要是喜欢,当然可以去呀。”于是,黛西也高高兴兴地去上舞蹈课。老师对大家说:“孩子们,请模仿小鸟扇动翅膀的动作,挥舞你们的胳膊。”在音乐的伴奏下,孩子们一个个摇摇摆摆地舞动起来。老师表扬道:“苏珊,你学得非常像。哈里,你跳得也非常棒。”接着,老师说:“请大家模仿马儿的动作,像马儿那样奔跑起来。”她弹

    文学少年(有声彩绘) 2018年2期2018-01-25

  •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的角色分析
    中的主要女性——黛西的角色分析来探究当时社会变革之中的女性处境,进而深化对小说人物和小说背景的理解。【关键词】《了不起的盖茨比》 黛西 角色分析一、引言美国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大赢家。在经济上,由于在战争初期向交战双方提供军火……经济实力激增,从一个债务国一跃而成为债权国。在政治和军事上,美国确立了自己世界强国的地位。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自由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美国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变成了一个以城市为中心的社会。”在此转变过程之中,社会观念和文化意

    校园英语·上旬 2017年15期2017-12-28

  • 成功和爱情像泡沫,刚刚触碰到就破了
    。电影中盖茨比和黛西的爱情难以言表,模糊不清,我甚至怀疑黛西是否真正爱过盖茨比。带着疑问,我决定到原文中去寻找答案。毕竟,电影中不可避免地忽视了一些细节,也增加了导演对原著的理解。原著中展开了更多关于盖茨比背景、黛西与她之间的爱情的描写。《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故事由尼克道来,围绕盖茨比展开。盖茨比出生于下层阶级的家庭,父母贫穷,不思进取。但是,盖茨比很有野心,渴望成功。他应召入伍后,在一次聚会中认识了黛西黛西的身世与盖茨比天差地别,她的家庭富裕,享有崇高的

    新高考·英语基础(高一) 2016年8期2017-07-06

  • 从合作原则的违反分析《黛西?米勒》的会话含义
    含义理论,分析《黛西·米勒》人物对话中隐含的会话含义。关键词:《黛西·米勒》;合作原则的违反;会话含义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7.0571引言语言是人们交流的最主要手段,交流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方是否遵循某些共同的准则。但在现实交流中,由于礼貌、幽默等原因,人们不得不刻意违反这些准则。在交流中,当一方故意违反合作原则时,往往是要传达某种言外之意。同样地,人物对话是小说最重要的

    现代商贸工业 2017年17期2017-07-03

  • 听觉叙事:《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叙事技巧
    整个故事,首先是黛西的声音,这个声音贯穿在整个文本中,其出现和消失在某种程度上标志了故事的开始与结束;接着是爵士乐,其旋律在整个文本中谱出了一张音乐网,为整个故事奠下了基调,并诠释了一个时代。关键词:菲茨杰拉德 《了不起的盖茨比》 黛西 声音 叙事1925年是美国文学欣欣向荣的一个年份,这一年,海明威出版了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里》,德莱塞则向世界献出了其著作《美国悲剧》,多斯·帕索斯发表了他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曼哈顿中转站》。这一年,因《人间天堂》

    文学教育 2017年6期2017-06-08

  •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颓废主义背景的探究
    义;经济和社会;黛西一、引言1920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不久,经济的快速发展催生了美国人对财富的追求,人们肆意享受着挥霍金钱的快感,同时经济危机和社会道德的衰退掩藏其中,而这样的衰退正是菲茨杰拉德所批判的,从而诞生了以咆哮的20年代(Roaring Twenties)作为背景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本文对小说中所展示的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出现的颓废主义意识形态进行了追从和探讨,并将大洋两岸隔海相望的两个大陆连接起来对小说中颓废主义产生的原因从社会生活方面进行

    北方文学·下旬 2016年12期2017-04-15

  • 论《黛西?米勒》中的国际主题
    一。其早期作品《黛西·米勒》是国际主题小说的代表作,关注点是欧美文化之间的关系,发表于亨利·詹姆斯创作的第一阶段,是一部备受争议的小说。年轻美丽的姑娘黛西·米勒在那个顽固僵化死气沉沉的世界里,坚持自己的美国做派,遭人非议,最后悲惨死去。该小说的成功之处除作者的语言精妙和叙事技巧娴熟,关键在于思想精髓。本文通过《黛西·米勒》中描述的欧美文化冲突探讨亨利·詹姆斯的国际主题以及国际主题的发展。关键词:国际主题;黛西·米勒的悲剧;文化冲突作者简介:王梦梦(1993

    青年文学家 2017年6期2017-03-31

  • 从《黛西·米勒》看欧洲文化
    婷摘要:女主人公黛西·米勒先后在意大利、罗马等欧洲国家旅居,经历了不同程度的欧美文化碰撞,两种文化对比十分鲜明,在崇尚自由、民主、务实的美国文化映衬下,欧洲社会风气显得保守、沉闷,等级制度森严、女性地位低下。关键词:《黛西·米勒》;欧洲文化;制度;女性地位亨利詹姆斯是美国世纪之交的著名小说家,他的“国际主题”系列小说非常关注“美国人在欧洲各地所碰到的文化错位的困境和男女之间的道德冲突”(杨仁敬36)。出版于1897年的《黛西·米勒》便是该系列中的代表作,讲

    北方文学·下旬 2017年2期2017-03-30

  • 黛西·米勒》:美国身份和亨利·詹姆斯的文化融合观
    互融合的转变。《黛西·米勒》被视为詹姆斯“国际主题”小说中表现欧美文化冲突的重要作品之一,而小说中欧化的美国侨民的美国身份却一直被忽略。詹姆斯把注意力从之前作品中美国人与欧洲人的文化冲突转移到了美国人之间的观念冲突,对当时美国社会对待欧洲文化的两种态度进行了反思,在之后的作品中提出了文化融合的可能。因此,《黛西·米勒》在詹姆斯欧美文化融合观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关键词】《黛西·米勒》;美国身份;文化融合1837年,爱默生在坎布里奇发表讲话时说

    青春岁月 2017年1期2017-03-14

  • 《了不起的盖茨比》人物形象解读研究
    过杰伊·盖茨比与黛西两个主要人物,为读者呈现出了一个令人唏嘘的悲剧故事。围绕《了不起的盖茨比》,对菲茨杰拉德所刻画的人物形象做出分析与解读,对于挖掘杰伊·盖茨比与黛西两个主要人物背后的象征意义、了解菲茨杰拉德的创作风格与作品内涵具有重要意义。1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杰伊·盖茨比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杰伊·盖茨比具有平凡的出身与家世,在他遇到黛西之后,盖茨比被黛西的美丽与活力所吸引,这令他对她一见钟情。然而,此时的盖茨比也清晰的知道他与黛西之间存在着难以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34期2017-03-11

  • 人生若只如初见
    焦虑。本文通过对黛西、盖茨比所生活的年代和家庭背景的介绍,以及他们在在现实生活中的行为投射,从心理学角度概括了各自主要的心理特征,从侧面展示了在不同心理支配下的不同行为预示了这段爱情必然走向灭亡,这些行为交织碰撞在一起具有一种扑朔迷离的神话色彩,恰又被作者赋予了深刻的现实意义。关键词:心理学;黛西;盖茨比;特征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9-0127-04一、黛西主要的心理特征1.唯我独尊的自恋心理。黛西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49期2017-02-27

  •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的形象分析
    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的形象分析王素娟(安徽建筑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合肥 230022)《了不起的盖茨比》最精彩的就是对女主人公黛西的多重性格特征的细致刻画。小说中,黛西明艳动人,灵动活泼,口齿伶俐,八面来风,充分体现了20世纪初期美国资产阶级贵族人的生活习性和状态,以及展现了贵族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了不起的盖茨比》;黛西;形象分析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的形象是作者菲茨杰拉·德根据自己妻子的原型设计写就的,虽然故事情节取自作者平日的生活场景,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11期2017-02-24

  •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的人物形象分析
    比》中,女主人公黛西是一个自私冷漠、放荡的女性,这一性格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不幸的婚姻所致,她对感情及社会现实非常的失望。作为当时时代的女人,由于物质方面的匮乏造成品格方面不可能像男人那样健全,最终成为美国梦的牺牲品。关键词:《了不起的盖茨比》黛西美国梦人物形象菲茨杰拉德因其创作反应社会时代并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小说,被称作“编年史家”。在其小说《了不起的盖兹比》中,他采取独特的视角将小说中的人物刻画得惟妙惟肖,如将故事中女主人公黛西这一人物形象的刻画,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6年6期2016-08-26

  •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人物黛西
    角出发来解读人物黛西,以此让读者了解身处在男权社会中黛西生活的不幸和使其堕落的社会因素。【关键词】黛西 女性主义 男权社会一、引言菲茨杰拉德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美国文坛上著名的作家,有着爵士时代的“桂冠诗人”的盛誉。《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出版奠定了他在文坛的重要地位,也使他一夜成名,有了资本抱得美人归,娶了妻子姗尔达。婚后夫妇二人驰骋于美国的中上流社会,他们狂欢纵乐,生活奢侈豪华。在他的小说中,可以感受到他生活的缩影。同时,他属于美国战后“迷惘的一代”,作品多

    校园英语·下旬 2016年5期2016-06-07

  • 流浪狗的咖啡馆
    咖啡馆中的女店员黛西朦胧中忽然听到门外传来一阵叫骂,还夹杂着狗狗哀嚎的声音。她跑到门外一看,原来是隔壁一家西餐厅的男店主正殴打门外躲雨的一条流浪狗。黛西赶紧跑过去劝阻。那男子抬头看到黛西,气冲冲地说道:“我就是要打死它……它经常会跑到我这里来,弄脏了我店门口的地毯,今天终于让我逮住了!”黛西听到这话,微笑着说:“好了,你不要生气了!明天早晨我就来帮你洗干净门口的地毯。”说完这番话,她抱起蹲在她身后瑟瑟发抖的狗狗回到了自己的店中。从那天夜里开始,那只流浪狗每

    意林·作文素材 2016年7期2016-05-05

  • 盖茨比的悲剧
    后来,他与富家女黛西陷入爱河,但因种种原因,黛西嫁与了他人。盖茨比心有不甘,决定重新追回黛西,却遭黛西的丈夫诬蔑,最后被他人枪杀。一个积极、上进的青年为何结局如此悲惨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1.对自己的过度幻想。盖茨比是个很能给自己力量与希望的人。虽然他的父母是碌碌无为的庄稼人,但他把自己想象成是中西部一个有钱人家的儿子;对于与黛西的错过,他也一直给自己“洗脑”,认为一定能重温旧梦。过度的自我催眠让他无法理性地思考一切。2.对爱情的错误理解和对金钱的贪恋

    中学生 2016年10期2016-02-15

  • 晚安,黛西
    音?扑通,扑通!黛西的心跳得很厉害!是树枝划过玻璃窗吗?不,不!是谁在讲故事!“这根羽毛属于一只美丽的鸟儿。”怪兽小维说,“一次我出海旅行,遇见了一只美丽的鸟儿。它饿坏了,我喂了些饼干给它吃。后来,暴风雨来了,我被冲到一个小岛上。这时,那只美丽的鸟儿从天而降,救了我,还把羽毛送给我。”丁零,丁零!这是什么声音?扑通,扑通!黛西的心跳得很厉害!是谁在吹曲子吗?不,不!是谁在讲故事!“这颗纽(niǔ)扣(kòu)是一位公主的。”怪兽小福说,“公主很小时,我每晚

    学生天地·小学低年级版 2014年11期2015-01-17

  • 黛西·米勒之悲剧:表象与现实的不一致
    孙慧(苏州大学)黛西·米勒之悲剧:表象与现实的不一致孙慧(苏州大学)《黛西·米勒》是美国著名小说家亨利·詹姆斯早期作品中的代表作。本文从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出发,探寻黛西之死的原因。各个人物的相同点是都只关注黛西表面的“放肆”、“不得体”行为,都没有试着去真正了解黛西,揭开她天真、善良、不谙世事的性格本质。笔者有理由认为亨利·詹姆斯写这篇小说的目的是警醒世人,凡事切不可只看表面,听信谣言,一定要深入了解过之后才能下结论,否则很可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黛西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4年7期2014-12-11

  •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色彩的象征意义
    中注视着对面码头黛西家的绿灯,它是心中至爱黛西的化身。通宵不灭的绿灯传达着通行的信号,召唤着他不断前进。朦胧雾气中遥远微弱的绿灯是盖茨比与昔日恋人黛西的唯一维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盖茨比梦想的微弱与遥远并暗示着最终梦破人亡的悲剧结局。但就在盖茨无限接近梦想的时候,“他忽然想起那灯光的巨大意义在目前已经不复存在了”。遥不可及的绿灯变成陪伴左右的佳人,多年苦苦期盼的东西唾手可得,但却正因得到而失去了往日的吸引力。原本美丽虚幻的形象突然变为一个势利拜金的女人

    剑南文学 2014年9期2014-08-15

  •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的解构主义和女性主义解读
    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的解构主义和女性主义解读李会真(郑州城市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2370)《了不起的盖茨比》自发表之初就引起了普通读者和文学评论界的关注。本文从解构主义和女性主义相结合的视角,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挖掘黛西被男性视角所忽视的痛苦经历,还原一个真实的,既非天使又绝非恶魔的女性形象。《了不起的盖茨比》 黛西 解构主义 女性主义1.引言关于《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小说的评论和论著浩如烟海,而绝大多数论著都着眼于美国梦的主题,从各个不同角度分析了

    文教资料 2014年9期2014-07-07

  • 空位
    图/文/黛西空位图/文/黛西Eternal Mind Vacancy假如,今天再见,估计我们已认不出彼此。或许,那段童年的记忆,只有我还刻骨铭心,而她早都忘了;或许,这个人从来都没存在过,只有我童年的幻想。但,悲伤是真真切切地存在过的。在我心里,有一个位置,一直空着……某天下午,在公交车上。我看见你正和一个男孩拉着手,此时你也看见了我,但我们连笑都没来得及,就把目光移到了窗外。送给美好的过去送给美好的过去在我旁边就有一个空位,你却始终没坐,就这样一站接着一

    读者欣赏 2014年6期2014-07-03

  • 魔鬼老婆
    秀萍编译 黛西没少因为丈夫喝酒的事情生气。她的丈夫是个彻头彻脑的酒鬼,经常半夜三更烂醉如泥地回到家里。终于有一天,黛西再也忍受不下去了,她决定想点办法治治丈夫的毛病。一天夜里,黛西穿上一套魔鬼服,躲在树后,准备在丈夫返家时拦截他的去路。 当丈夫走近时,黛西从树后跳出来,头上戴着闪着红光的犄角、身后有长长的尾巴,手中握着钢叉。“你是谁?”丈夫问道。 “我是魔鬼!”黛西回答。“噢,是吗?那你跟我一起回家吧。”“你在说什么?你难

    环球时报 2014-03-192014-03-19

  • 了不起的希望和爱
    me back.黛西:噢,尼克。尼克:怎么了?黛西:只是……噢,你看到的,我认为反正一切都糟透了。尼克:真的吗?黛西:是啊。我什么地方都去过了,什么都见过了,什么都干过了。但是有段时间我过得糟透了。尼克,我已经饱经世故了。尼克:你女儿,我想她已经会说话和自己吃饭了吧?黛西:你说帕米吗?噢,是啊。听着,尼克,她出生的时候,汤姆在……天晓得他跑哪儿去了,和谁一起鬼混。我问护士是男孩还是女孩,她告诉我是个女孩,我就哭了。我很高兴是个女孩,而且我希望她将来是个傻瓜

    疯狂英语·口语版 2013年10期2013-11-11

  • 男权社会的又一个牺牲品——《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黛西
    试、跨文化交际。黛西是美国20世纪20年代著名小说家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女主人公。黛西是拥有丰厚物质财富的富人阶级代表人物汤姆·布坎南的妻子,在汤姆的影响和熏陶之下,她变得日渐自私、虚伪。漂亮、迷人的外表无法掩盖她空虚、冷漠、乐于寄生于他人的本性。小说主要叙述了两个男人和一个外表迷人的女人之间的情感纠葛,故事发生在一战前美国人民价值观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的背景之下。其中包括女性思想变化和崛起,具体表现在女性对于爱情、婚姻、经济等各方面的态

    名作欣赏 2012年6期2012-08-15

  •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女主人公黛西多重个性特征探析
    ,尤其对女主人公黛西的性格淋漓尽致的描述是其独特的艺术技巧之一,也许是使《了不起的盖茨比》成为一部不朽的文学名著的一个重要原因。20世纪末美国学术权威选出了100部最优秀的英语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高居第2位。著名文学评论家T.S.艾略特也称之为“自从亨利·詹姆斯以来美国小说迈出的第一步”。本文就《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女主人公黛西的多重个性特征进行探析。一、外表上,黛西美丽动人、举止优雅,但浅薄、粗心大意、非道德。尼克在第一章里介绍,在一战期间,黛西是一个

    文教资料 2011年16期2011-03-20

  • 黛西的矛盾
    。盖茨比试图得到黛西就是他追求这种生活的体现。盖茨比对生活的这种理解反应出美国梦腐朽的一面:如果一个人有了钱,他就一定能享受到生活的快乐,拥有自己想拥有的一切吗?盖茨比即使有了钱,也没有得到黛西,最终还被黛西抛弃,并为黛西失去生命。他对美国梦的追求以失败告终。盖茨比美国梦的破碎不仅是他一个人对梦想追求的失败,也代表了整个国家,整个西方社会理想的破灭。“享受生活”与“排斥生活”《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小说是通过尼克向读者叙述的。尼克在小说的第二章里感悟道:“我

    山花 2009年12期2009-08-04

  • “爵士时代”下女人的悲剧
    盖茨比对初恋情人黛西的追求为主线,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爱情与金钱”的传统的浪漫故事,而小说悲剧式的结尾,又反映了“美国梦”的幻灭,以及对“爵士乐时代”腐朽的社会现实所作的批评。在小说中,男主人公盖茨比勇敢顽强,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为了追求爱情甚至不惜自己的生命,可以说作者对男主人公是着意塑造并在一定程度上寄予了同情的,而女主人黛西,菲茨杰拉德则把她刻画成一个庸俗浅薄、自私自利、没有良知、只知享乐的美丽女人。小说虽然细腻而又准确地描绘了“爵士乐时代

    考试周刊 2009年34期2009-06-18

  • 史上最浪漫婚戒
    戒指,因为融进了黛西少女时代的梦想而更显珍贵。淘出来的浪漫如果说浪漫的气质可以天生的话,英国25岁女孩黛西算一个。她从3岁起就跟着爸爸在家周围的河里淘金,她的浪漫梦想是,用得到的金子为自己做结婚戒指。黛西是英国利兹大学古典文学系的博士生,在过去的20多年里,她的大多数周末都在苏格兰和威尔士附近的河流里度过。“从我3岁起,爸爸就带着我去河里淘金,因为爸爸喜欢寻宝,所以我就继承了他这个爱好。”黛西对采访她的英国媒体记者说。现在这句话已经成了英国最近很打眼的一条

    祝你幸福·午后版 2009年12期2009-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