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报

  •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书报柜设计
    )0 引 言智能书报柜是一个可以体现在架图书的实时管理系统[1],它即可以使用RFID技术查找在架图书中所有物品的标识,又具备监控图书书籍、库存、追踪书号、展示书籍等功能[2]。智能书报柜具有快速检测特性,准确定位等功能。通过在书架上安装RFID设备,便能顺利查找每一本图书上的RFID标签,从而实现实时清点图书馆图书库存及图书定位等功能。文中开发设计了占地面积小、稳定性强、可准确记录图书馆图书信息、可靠性高的一款智能书报柜[3]。1 整体方案设计本次智能书

    物联网技术 2023年2期2023-03-06

  • 延安时期新华书店“书报下乡”活动的形成
    新华书店创造的“书报下乡”出版物发行模式成为各革命根据地借鉴的样板,有力推动了革命根据地出版物发行网的构建,在中国现代出版史上书写了熠熠生辉的一页。迄今为止,有关研究从不同视角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探讨。从不同的代表性研究可以看出,“书报下乡”既体现了新华书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1]又推动了陕甘宁边区“红色图书”发行工作的展开,[2]也为延安时期其他革命根据地出版物发行网的构建奠定了基础。[3]整体上看,既有代表性研究对全面认识“书报下乡”活动虽大有

    中国出版 2022年16期2023-01-10

  • 一把剪刀 ——纪念何理老师
    了几十年你用它剪书报剪信封剪诗稿剪风雨剪星光剪黄昏甚至用它砸过椅子上凸出的铁钉这把剪刀习惯了你的力度和温度和你一样谦卑而又认真甚至把你的手磨出了老茧有几次一不小心剪破了你的手指,血从剪刀上一滴滴的落下来你走的那个雪夜这把剪刀静静地摆在桌子上像往常一样等待着那只熟悉的手转眼你走了十年这把锈迹斑斑的剪刀还在依旧做着它以前的事儿害怕有一天找不到它因此总放在最显眼的位置我也学着你的样子把剪刀握紧这把剪刀剪下了无数的光阴却剪不断深深的思念以及你带走的那场大雪此刻,寒

    天津诗人 2022年1期2022-11-11

  • 衣冠冢里的中共"二大"党章
    党、团工作及机关书报的出版发行工作。因为喜欢读书看报,张人亚保存了很多马克思主义著作的中译本,此外,他还珍藏了一批中共“二大”、“三大”的重要文件。1922年7月,中共“二大”在上海秘密举行。会后,党组织把党章、决议等文件汇编成一本小册子,印发给全国各地党员,张人亚也得到了一本。 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白色恐怖笼罩着上海。张人亚深知这些文件书刊对于革命事业的重要性,他决定将这些文件书报,冒险从上海秘密带到老家霞浦镇,托他父亲张爵

    文萃报·周二版 2022年22期2022-06-07

  • 论民国时期阅览室的管理与分类
    又载《中华农学会书报阅览室阅览规则》[12]:“本室所备各种图书杂志报纸欢迎本会会员阅览,并非本会会员而经会员来函介绍者亦得阅览。”可以说,阅览室并不是随意进入,须有相应手续流程方可允许进入。关于阅览室进出要求,1931年《山东省立图书馆季刊》载《普通图书阅览室阅书守则》[13],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入门时,须凭阅览券,向办事员换取出入证,阅毕缴还,取回阅书券,方得出门。”总体看来,民国时期阅览室的进出要求较为严格。1.3 取阅手续民国时期在阅览室的取阅手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22年2期2022-02-08

  • 沈老
    校园里常有收废旧书报的来,最勤的是一位沈姓老大爷,年近八十,我们称他沈老。别看他瘦小的身材,又是一大把年纪,可骑着一辆旧自行车,后面挂着两个大拖篮,二百来斤的废纸并不感到很吃力。我问他为啥恁有精神,他笑笑:“习惯成自然嘛。”然后乐呵呵地告诉我他从事这一“工作”差不多六十年了,以前三五百斤也不在话下,现在二百斤的东西驮到十几里外的废品收购站中途还要歇几回。话语中,流露出一点岁月不饶人的感慨。有一回,他在办公室黑板上写了一个字“爨”让我们认。同事们不认得,我说

    海外文摘·文学版 2022年1期2022-01-20

  • 与书为伴其乐无穷
    的办法——收购旧书报书报的魅力不在于新旧,而在于它的阅读价值,我如是想。旧书报收购回来后经过一番修补与装订,再用牛皮纸一包,嘿,“改头换面”了。然后,再分门别类放至书柜里,还真像那么回事,书友们见了也不免生出几分羡慕之心。下雨的星期日,琐事杂务相对少一些的夜晚,正好把自己整理好的书报拿来慢慢地品读。读到喜处,会禁不住摇头晃脑,乐不可支;读到悲处,泪水会不知不觉滴落在书页上;读到奇处,又不禁手舞足蹈,击掌叫绝;读到疑处,穷追不舍,七转八拐,直到柳暗花明。如

    科教新报 2021年23期2021-07-21

  • 一部是非不断的书
    书店和柯氏后人对书报合作社有关“妨害著作权”的诉讼,驳回书报合作社总经理谭天对柯氏“诬告”的反诉;判定“谭天公然侮辱与诽谤二罪均已构成,处以罚金二百元”。很显然,判决结果对于开明书店和柯氏后人不利。不过戏剧性的是,提起上诉的居然不是开明书店或柯氏兄弟,而是被告书报合作社。谭天诉称,书报合作社此前见诸报端的所有文字没有构成对开明书店的任何“侮辱”与“诽谤”。经“审讯终结”裁定“原判决撤消(销)。谭天公然侮辱人,处罚金一百元,其余被诉诽谤部份(分)无罪”。谭无

    藏书报 2021年33期2021-05-30

  • 晚清新式书报的地方流转与乡村士人的阅读实践
    晚清时期,新式书报从文化中心城市向地方社会流转。在此过程中,城市的同乡群体对乡村士人进行了最初的新学启蒙。同时,乡村士人这个“在地链接性群体”又以更隐秘的方式促进了新式书报在地方社会的进一步下渗。本文以《刘绍宽日记》为核心史料,详尽呈现了乡村士人阅读新式书报和从中撷取新知的风貌。新式书报的阅读实践更新了乡村士人的“知识仓库”,重塑了乡村士人的思维模式,极大地拓展了乡村士人的阅读史。关键词 晚清 新式书报  地方流转  《刘绍宽日记》  阅读实践分类号 G

    新世纪图书馆 2021年3期2021-05-23

  • 延安新华书店书报出版发行与读者服务工作(1937~1947)
    对延安新华书店的书报出版发行与读者服务工作的特色加以梳理和论述。一、书报“发行网”“发行网”一词,在延安时期就已经有了,最早出现在《解放日报》对延安新华书店书报发行的报道中[1]。这在今天看来,也是很超前的。延安新华书店的“发行网”主要是指该书店为发行书报而设立的各级机构,包括总店、分店、代销处和邮购代办户等。该书店成立于1937年5月,与解放社同时成立[2]。 最早在延安成立的新华书店即为总店,在此后的三、四年中,新华书店的组织机构逐步扩大,在全边区设立

    榆林学院学报 2020年5期2020-09-29

  • 《社会保障评论》连续3年位居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指数公共管理学科期刊排名前列
    心和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联合研制的“2019 年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指数排名”信息,在公共管理学科期刊排名中,《社会保障评论》转载量、转载率、综合指数均排名前列。在2019年,《社会保障评论》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保障制度》《社会工作》《体制改革》等全文转载8 篇,转载率为17.02%,综合指数优势明显。这是《社会保障评论》连续3 年在该指数排名中取得优良成绩。资料来源: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官网。

    社会保障评论 2020年3期2020-09-17

  • 借书
    这些散发着墨香的书报,使我在遥远的村庄里,能够看到很远的地方发生的故事;也正是这些散发墨香的书报,像一位兄长一样,引着我步入了文学殿堂……上了中学,尽管家境窘迫,我还是想尽办法看书。自己买不起书,借书便成了我和同学、同村人熟络的主要途径。至今仍难忘,我看到《少年文艺》时的激动;看到《杨家将》《呼家将》,顾不上吃午饭,就跑到窑洞里"一饱眼福";看到《水浒》《西游记》时,总是高兴得一路小跑,先回家躺在炕上“先睹为快”……我和书的缘份始于童年,浓于少年,成于中年

    小品文选刊 2019年17期2019-11-15

  • 借 书
    这些散发着墨香的书报,使我在遥远的村庄里,能够看到很远的地方发生的故事;也正是这些散发墨香的书报,像一位兄长一样,引着我步入了文学殿堂……上了中学,尽管家境窘迫,我还是想尽办法看书。自己买不起书,借书便成了我和同学、同村人熟络的主要途径。至今仍难忘,我看到《少年文艺》时的激动;看到《杨家将》《呼家将》,顾不上吃午饭,就跑到窑洞里"一饱眼福";看到《水浒》《西游记》时,总是高兴得一路小跑,先回家躺在炕上“先睹为快”……我和書的缘份始于童年,浓于少年,成于中年

    小品文选刊 2019年9期2019-09-15

  • 舍不得你
    有空就坐下来翻阅书报,走亲戚、出差都得带上一两本书,随时阅读;上厕所总爱读读报刊,常常手不释卷;睡觉前,总爱读上几篇文章。虽然读书并没使我成为大家,但读书总使人受益,读一篇佳作是与好朋友交流,读一本书作是向智者抑或大师求教问学,书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生活就是生活,酸辣困苦有的是,舍不得的东西也得舍。当妻子怒视我,埋怨“家不像家,屋里到处都是书,来位客人不好看,你吃书呀”。妻子每做卫生,就逼我清理书报。为了不影响团结,多少次,我在家清理书刊报纸,一两天忙忙碌

    金秋 2019年3期2019-06-01

  • 读着书报过晚年
    年累月读着这样的书报,我依然是明白人,每天快乐着。我不但熟悉党和国家各个时期的大政方针,知晓国家在海、陆、空各方面振奋人心的最新科技成果,而且了解家乡,了解宜春。我为宜春跻身中央文明办提名的2018—2020年全国文明城市,为坚持山区教育30多年的本市小学教师支月英被评为“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当选全国人大代表而自豪。生命的意义在于开拓,而不是固守;学习的意义在于创新,而不是回忆。我阅读了书报,便常常产生开拓和创新的冲动和灵感,用文字表达情感的愿望愈

    老友 2019年4期2019-05-10

  • 白纸为什么会发黄?
    现存放时间较长的书报,往往会“悄悄地”发黄,有些纸张甚至会变得“弱不禁风”,多翻几下就会破损。这是为什么呢?那就跟着纸博士一起来探讨一下纸变黄的原因吧!我们知道,絕大多数纸张是用富含纤维素的植物制造的。这些植物的主要成分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木质素和纤维素、半纤维素一样,是形成植物骨架的主要成分,数量上仅次于纤维素。木质素在植物中所起的作用就像胶水,它能把纤维紧紧地粘在一起。但在造纸时,木质素却成了一种有害成分。造纸需要把原料制成纸浆,加碱蒸煮,主要

    小天使·二年级语数英综合 2019年12期2019-01-11

  • 你有不良的阅读习惯吗?
    速改正!边吃边看书报:我们在吃东西时,消化液大量分泌,血液会集中到消化器官里去,如果边吃边看书报,大脑活动就需要供应大量血液,流到消化器官里去的血液就会减少,使消化器官活动受到影响,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经常如此,我们可能产生厌倦看书报的情绪,还容易患上慢性消化道疾病。躺在床上看书报:躺着看书报,使血液集中于大脑,天长日久,就会因人体随地球引力面积增大,使人体自有的生理节奏失调,产生神志恍惚、头脑昏沉、食欲减退等症状。医学专家还认为,儿童、青少年若经常卧床看

    小学生学习指导(高年级) 2018年4期2018-03-05

  • 马克思《莱茵报》时期新闻出版自由思想浅议
    对有损人民自由的书报检查制度进行了尖锐的抨击和批判。一、批判书报检查令,主张人的新闻出版自由马克思认为,自由是人的本质,并且是不能有半点怀疑的“人类本性的永恒的贵族”。而在当时的威廉四世统治下的普鲁士王国中,官员被认为是“无所不能”的,他们垄断了社会上的一切权力,并独断独决,毫无公众参与可言。他们制定的书报检查制度不允许人们坦率地讨论国家事务,不准为图谋推翻国家制度的政党“美言”,不准反对宗教,确切地说是不准反对基督教。这样,人民的精神自由受到严格限制,不

    新闻研究导刊 2018年9期2018-02-26

  • 马克思新闻法治与新闻伦理思想初探
    《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和《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也堪称新闻出版自由的经典著述。马克思通过对普鲁士书报检查制度的批评,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新闻法治思想。1.自由报刊是人民精神的洞察一切的慧眼自1842年4月起,马克思参与在德国科隆出版的民主主义报纸《莱茵报》的工作,10月起担任该报编辑。他在该报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是《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一篇论文),连载六次,长达4万字。马克思详尽地论述了自由报刊的人民性和历史性。“自由报刊是人民精神的洞察一切的慧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8年2期2018-02-10

  • 八旬退休教师创办家庭图书馆
    翻出多年来积存的书报,腾出自家一间堂屋,创办了当地第一个“家庭图书馆”。家庭图书馆一开放,立即吸引了当地不少读者。但好景不长,由于图书有限,一个多月后,上门看书的人便寥寥无几。见此情形,申德胜决定想办法增添图书。他一边靠饲养家禽赚钱买书,一边当起了“破烂王”,专门去附近学校、废品店低价回收旧书报。一开始,亲人们纷纷反对,但见申德胜脾气倔强,只好默许。时间一长,身边的人都被他这份执着所感动。儿子儿媳千里迢迢从上海为老人带回了图书;本镇读者蒋传文把家里仅有的2

    湖南教育·C版 2017年2期2017-05-20

  • 八旬退休教师创办家庭图书馆
    翻出多年来积存的书报,腾出自家一间堂屋,创办了当地第一个“家庭图书馆”。家庭图书馆一开放,立即吸引了当地不少读者。但好景不长,由于图书有限,一个多月后,上门看书的人便寥寥无几。见此情形,申德胜决定想办法增添图书。他一边靠饲养家禽赚钱买书,一边当起了“破烂王”,专门去附近学校、废品店低价回收旧书报。一开始,亲人们纷纷反对,但见申德胜脾气倔强,只好默许。时间一长,身边的人都被他这份执着所感动。儿子儿媳千里迢迢从上海为老人带回了图书;本镇读者蒋传文把家里仅有的2

    湖南教育 2017年7期2017-03-01

  • 你知道你识多少字吗?
    。足够阅读普通的书报。下面就是测验用的100个字:花、和、叩、切、全、居、奔、科、直、台、腓、职、谨、异、璧、纲、纣、猖、密、岛、邦、朵、侨、俱、俞、助、协、噜、汁、隋、喋、枯、狂、疆、桔、瘦、羹、蚤、药、荫、轴、辩、鲤、策、窝、放、消、漕、时、朏、烝、滥、旗、遥、乱、郯、蘸、錤、坡、增、挂、扦、揞、桀、樗、栊、殳、撬、泐、磟、莋、赚、蚀、裖、阴、灵、缰、簸、蛊、瘰、湱、猿、焰、葰、踅、鴂、幡、龤、腥、怍、箷、眺、訿、獾、鎝、黳、馯、髌、鷵、韽根据许多人的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17年1期2017-02-06

  • 书报角里人气高
    思考的还得看纸质书报。今年,父亲去国外看望大伯,他了解到那里很多社区都有公共图书馆,藏书量也很大,社区图书馆根据居民年龄层次的不同,分为成人阅览区、青少年阅览区和儿童活动阅览区,只要出示最近的水电账单,再加上驾照证实你是该社区的居民,就可免费在社区图书馆看书。回国后,父亲有了办社区图书馆的想法,我劝他说:“您的资金有限,年龄大了精力也不足,不如办一个迷你社区图书馆,取名叫社区书报角吧!”父亲欣然同意。办社区书报角首先要选择场地,父亲经与物业多次沟通,物业从

    心理与健康 2016年4期2016-05-30

  • 做啥要做出个样
    还要问一句,这些书报有用吗,我慷慨地说:“没用,拿去换烟抽吧!”工头每到早晚总要过来指手画脚一番,舅舅自顾自地干他该干的活,全然不理会外甥的做派,只有当外甥上手做活时,他才认真起来,“不能那样下料”或“这样做太浪费”,等等,他的一丝不苟和坦然做事态度让我肃然起敬。当我由于感激而夸赞他时,他只是不好意思地淡淡说:“做啥要做出个样来。”我的家在他的辛勤劳动下真得越来越像样了,所有的装饰都融进了我的思想、我的喜好、我的审美,甚至我的灵魂。我千恩万谢,对舅舅又是给

    小品文选刊 2015年12期2015-12-15

  • 我的旧书情结
    、破铜烂铁、废旧书报。由于初到小镇没有多少玩伴,到废旧书报库房看书便成了我最喜欢做的事。只要是故事书我都会搜来读,《红旗飘飘》丛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西厢记》、《二刻拍案惊奇》等等,有些还是线装本的。不认识的字,我就用父亲的《四角号码字典》查,就这样竟学会了繁体字。父亲起初见我爱看书,认为是好事。没想有一回看到我津津有味地读冯梦龙《醒世恒我还是愿意在宁静的地方静下心来读书,因为这应该是一种享受。(作者供图)言》中的“卖油郎独占花魁”,觉得我会学坏,便

    当代贵州 2015年14期2015-08-22

  • 浅析《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一文
    《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一文俞婷婷 (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 221000)众所周知,马克思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世界著名的政治学家,哲学家,经济学家,但鲜有人知的是他还是一位记者,他的新闻思想与他的哲学思想一样,都值得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的。本文就以他所作的《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一文为研究案例,谈谈马克思在新闻自由方面的见解与看法,以期对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有所帮助。马克思;评论;新闻自由一、文章写作背景1841年12月24日普鲁士政府为了

    大众文艺 2015年11期2015-07-13

  • 每人三个
    老伯上门回收废旧书报,五毛钱一斤。正好,乱七八糟的废旧书报堆在那儿,再不清理,就影响“室容”了呢。于是,大家一齐动手,将办公室里堆积的废报纸、杂志清理出来卖给了老伯。一共三十斤,卖得十五块钱。我让小赵拿去买苹果,大家共同分享。苹果买回来了,小赵说三块钱一斤,一共五斤。我数了一下,正好十五个,随即向大家宣布:“每人三个啊。”四位女同胞中,秘书小赵长得最漂亮,从小学到大学一直都是校花。她的位子离我最近,当然先发三个给她。她毫不客气地接过去“咔嚓咔嚓”就啃。我再

    三月三 2015年1期2015-02-05

  • 莫让书报“甩辫子”
    “甩辫子”说到“书报出错”,这是因为,书报作为文化信息的载体,最重要就是求实保真,即准确无误地将新闻事件、把文化遗产奉献给读者;这是因为,书报也是老师!毋庸赘言,古往今来有多少自学成才者的老师,就是字(词)典、书报。假设书报中有“甩辫子”的错误内容,就会误人害人!书籍出错,古时就有因字形相似造成的“鲁鱼帝虎”错误。虽然出错历史悠久,但有错就须改,可是有些“甩辫子”的人却不愿承认错误和承担责任。面对《林语堂英译精品》出错被曝光,面对“封面都出错,内容不会好”

    新闻前哨 2014年3期2014-07-24

  • 书报审查制度与民国文学研究
    都610000)书报审查制度与民国文学研究苟强诗(成都大学艺术学院,四川成都610000)书报审查制度是以政府权力为支撑的“文艺批评”,它通过统治者充满意识形态化的价值、标准与趣味对文学秩序施以控制。现代报刊杂志及文艺原稿是否接受审查、程度如何、范围广狭,宽松或苛刻等,均给文学生产机制施以不同程度的影响。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文坛,接受文艺审查成为国民政府时期文学生产活动必须经历的法定一环。书报审查、报刊杂志与文学作品(文学活动)的三维立体观,就是进入历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2期2014-03-25

  • 原来,你可以让我如此喜欢
    女出阁,把家中的书报尽数送给她的妹子——我的女儿。我在帮女儿整理书报时无意看到了《意林》。我用两分钟看完其中一篇文章后,就把所有《意林》占为己有。从此一连几个月里,只要有空手里就拿着《意林》。就连女儿都笑我“意林痴”。她不知这几个月来,除了三餐,《意林》就如我闲时的功夫茶,倦时的咖啡,累时的能量饮料……我爱每一篇文章,这些文章有的给我启迪,有的让我感动,有的成了我的借鉴,还有一些成了我教育女儿的教材。如今《意林》已陪伴我几个春秋。我心里早已决定了,除了爱人

    意林 2013年7期2013-05-14

  • 苏联书报检查制度研究
    )历史学研究苏联书报检查制度研究曹 群(北京师范大学 历史学院,北京 100875)意识形态对于苏联国家和社会具有异乎寻常的意义,在苏联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意识形态管理模式。在这一体系之中,书报检查乃是最重要的核心机制,在意识形态控制中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书报检查的严酷程度可以说是与意识形态控制相对应的,研究书报检查制度不仅能令人们了解在出版和其他媒体行业中书报检查具体如何施行,能对苏联的意识形态控制问题更加清楚明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国内学界对于苏联书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1期2012-02-15

  • 中共创建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 ——以中共创建时期《新青年》书报广告为视点
    建时期《新青年》书报广告为视点● 徐信华中共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共创建时期的《新青年》,经历过一个思想转变的历程,这一历程在其书报广告中有着充分的体现。通过统计、分析这一时期内的《新青年》书报广告,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新青年》书报广告的演变表明了其作为进步思想界的主流阵地对广告的选择标准;真实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艰难历程;展现了当时国人的思想演变路径,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路径和新载体。中共创建时期;《新青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1年11期2011-12-24

  • 热烈祝贺我刊全文转载量跻身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报百强行列
    评价研究中心联合书报资料中心发布2010年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学术论文指数排名情况。《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首次跻身全国高等院校学报百强行列,全文转载量位列第86位,也是唯一一所进入高等院校百强行列的由大学二级学院主办且以季刊形式发行的学术期刊。该排行榜和研究报告由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联合书报资料中心根据2010年度《复印报刊资料》学术系列期刊的全文转载数据,从转载量、转载率和综合指数三个维度统计形成,提供了有价值的客观数据和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2期2011-08-15

  • 马克思新闻出版自由经典理论之重温
    《评普普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和《关于第六届莱菌省议会的辫论》两篇论文,对普普士的书报检查制度进行了透彻的批判。马克思认为书报检查制度是出版发行前的秘密评判或“官方的批评”,其标准就是“凡是政府的命令都是真理”。马克思还区分了行为和思想,并把新闻出版看作是不应受法律控制的思想领域。在马克思看来,书报检查制度就是追究思想倾向,而追究思想倾向的法律是“一个党派用来对付另一个党派的法律”,是恐怖的法律。因此,书报检查制度的存在本身就是对新闻出版自由的根本否定,而“

    中国检察官 2010年21期2010-08-15

  • 快乐是一种能力
    兴奋中度过,看看书报,看看电视,听听音乐。第二天,情况开始出现了不同。因为迟迟等不到考题,一个人变得焦躁起来,一个人不断地更换着电视频道,把书翻来翻去……只有一个人,还跟随着电视节目里的情节快乐地笑着,津津有味地看书做饭吃饭,踏踏实实地睡觉……5天后,考核方将三个人请出了房间,主考官说出了最终结果:那个能够坚持快乐生活的人被聘用了。主考官解释说:“快乐是一种能力,能够在任何环境中保持一颗快乐的心,可以更有把握地走向成功!”

    小品文选刊 2009年21期2009-11-03

  • 好消息
    华本A卷委托《新书报》书刊发行社在当地印刷发行,统一书号。该卷汇集《青年文摘》创刊以来之精粹,并增选了部分新稿,辟有栏目:文苑漫步、人生旅途、生活启示录、环球采风、文史拾零、科学与人、知识窗、纵横谈、女子世界、自学之友、国外青年、历史长廊、趣闻轶事、艺术世界、益智园、生活之友等。精华本兼具欣赏、启迪和保存价值,欢迎邮局及全国其他书刊发行单位订购,价格优惠;边远地区和县以下农村读者,一律免收邮挂费。欲订购者请直接与河南郑州市《新书报》书刊发行社联系。该单位地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7年1期1987-11-01

  • “反对麻大意”
    :在桌子上乱放着书报文件,中间还夹着未拆开的信件,信封口上印着两个大字“密件”。再往下一看,嘿!桌子的抽屉也没有锁,有的还拉开了一半……这时候我不禁暗暗吃惊:“这机关真是太麻痹大意。”当我在院子里呆了好久以后,好容易才碰见一个通讯员同志,他告诉我说干部们都在后头屋里开会。到了会议室的门口,我就听见里面讲话的声音:“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地加强保卫工作……”往会议室外面的墙壁上一看,更使我大吃一惊,这儿贴着好几幅醒目的大标语:“提高警惕,反射麻痹。”

    中国青年 1955年24期1955-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