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体
- 人工耳蜗植入体张力防护的检测方法分析
引言人工耳蜗植入体和外部声音处理器共同组成人工耳蜗植入系统。人工耳蜗植入是当前治疗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有效方法[1]。对于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或使用助听器效果甚微或无效的患者[2],虽然人工耳蜗的植入可能会导致残余听力的损失[3],但其仍是重症耳聋的重要选择[4-5]。临床使用时,人工耳蜗植入体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植入耳后皮下位置,配合外部声音处理器,通过电刺激的方式刺激听觉神经,使人产生听觉[6-7]。在植入过程中,为了将植入电极植入合适的位
医疗卫生装备 2023年6期2023-08-14
- 970例人工耳蜗植入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分析
各种原因导致的植入体故障,需要取出植入体并重新植入,严重的皮下血肿需行血肿切开引流术,以及永久性面瘫。2 结果在970例人工耳蜗植入患者中,85例(8.8%)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6例患者出现2种并发症,其中眩晕26例,中耳感染14例、皮下血肿21例、面神经麻痹1例、皮肤感染7例、异位植入2例、植入体故障20例。以上并发症中,轻度并发症61例,重度并发症30例,早期并发症67例,远期并发症24例。2.1 眩晕本组病例中发生眩晕者26例,均在术后1周内出现,2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3年1期2023-04-06
- 基于细胞移植的牙髓再生动物体内模型的研究进展
技术,使用的外植入体一般包括外源性干细胞、支架和生长因子三个部分。虽然部分前瞻性临床研究提示基于细胞移植的牙髓再生能获得稳定理想的临床效果[1-2],但目前技术并不成熟,大多数研究尚停留在体内实验阶段。动物模型的选择对体内实验结果影响巨大。生物医学实验常选用异位模型和原位模型,而因为牙髓再生环境的特殊,延伸出了一种新的动物模型——半原位模型。另外,因各模型构建难度、检测手段并不相同,研究者对动物模型的选择逐渐从单一的动物模型过渡到分阶段使用多种动物模型综合
口腔疾病防治 2023年3期2023-01-21
- 人工耳蜗植入体的可靠性及检测方法*
电。植入部分(植入体)通常包含接收线圈、刺激器和电极阵列。接收线圈接收到信号后,经刺激器内部神经芯片电路解码后,在电极阵列上产生神经脉冲刺激电流,电极阵列植入耳蜗内,刺激电流直接刺激听神经产生听觉。人工耳蜗植入体属于三类有源植入式医疗器械,设备可靠性是决定产品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也是医疗类电子产品区别于其它消费类电子产品的重要特征。植入体是人工耳蜗系统中不可维修的,其设计应保证在使用寿命期限内所用材料可能发生的长期渐变不会导致不可接受的危害。植入体一旦失效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23年1期2023-01-16
- 人工耳蜗及相关技术的研究进展
构组成CI 由植入体和体外言语处理器两部分组成。1.1 植入体植入体为一种接收器/刺激器,可从言语处理器接收信号,并将此信号转换成电脉冲嵌入CI 的电极阵列。植入体主要包括接收电路和电极。接收电路的核心部分是一块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封装在一个比5分硬币略大的陶瓷或钛合金密封外壳中,以防止体液对电路的侵袭。电极由铂铱丝及硅橡胶制成,一端与电路连接,另一端通过手术植入耳蜗内。植入体所用材料与人体组织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从理论上讲可终生使用。设计植入体时应考虑其厚
医疗装备 2022年11期2023-01-13
- 人工耳蜗植入系统的环境适应性检测方法研究
的电信号,通过植入体内的电极系统直接兴奋听神经来恢复、提高及重建耳聋患者的听觉功能[3]。近年来,人工耳蜗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已成为重度耳聋和深度耳聋患者的常规治疗手段。据统计,全球已开展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超过70万例,其中我国开展的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超7万例,而每年新增符合人工耳蜗手术适应证的聋儿超过1万人[4]。目前,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可查询到的具备有效医疗器械注册证的人工耳蜗生产企业有6家,其中进口品牌有MED-EL(奥地利美迪医疗)、Cochlear(
医疗卫生装备 2022年10期2022-12-01
- 双侧耳蜗植入患者行3.0T磁共振检查病例报道
],一般需要将植入体中的磁铁手术取出方可行MRI检查[5]。目前应用于临床的新植入体Synchrony,其带有自适应可旋转磁体,可顺应MRI磁场自动调整角度(见图1a)。传统的人工耳蜗磁铁为轴向磁铁,即圆柱形磁铁的两端分别被磁化为南北极(见图1b),轴向磁铁在高场强MRI的磁力线扭矩力作用下易发生移位,从而对患者造成不适。为避免这一情况,传统人工耳蜗植入体会将轴向磁铁进行加强固定以应对MRI检查或在接受MRI检查前将其手术取出[6]。Synchrony的磁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22年5期2022-11-05
-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牙种植体过盈配合接触面的微运动机理研究
构包含:(1)植入体(fixture)、(2)基台(abutment)、(3)牙冠(crown)三大部分。其构造如下:(1)植入体:材料为钛金属,植入于齿槽骨中,与骨头有良好的结合性,以提供咬合时之稳定性。市售的植入体通过表面处理(surface treatment)、几何形状的设计等,达到更良好的骨整合。(2)基台:为连接植入体及牙冠的桥梁,主要设计目的是为了使基台与植入体达到密封,避免产生感染。(3)牙冠:覆盖于基台之上,为提供食物咀嚼的覆盖材料。基台
科技风 2022年28期2022-10-25
- 水热温度和时间对3D打印Ti-6Al-4V植入体表面理化性能的影响
-6Al-4V植入体表面理化性能的影响纪振冰1,万熠1,赵梓贺1,于明志1,王宏卫2,范世缘1(1.山东大学 a.高效洁净机械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b.机械工程学院,济南 250061;2.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a.急诊科 b.山东大学急危重症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济南 250012)研究在具有微纳米双级结构的3D打印钛合金植入体表面制备聚多巴胺涂层的最佳工艺及参数。对酸蚀和阳极氧化处理后的3D打印Ti-6Al-4V样品进行水热处理,通过水热法将聚多巴胺添加到样品
表面技术 2022年9期2022-09-27
- 可诱导组织再生骨植入材料的研究进展
胞的分化,在骨植入体环境中产生生物学响应;骨植入体的终身使用等功能。鉴于此,笔者梳理了近年来可诱导组织再生骨植入材料的研究、应用现状和最新动态,并对第三代骨修复和植入材料的主要发展方向进行了阐述。1 骨植入材料的分类1.1 无机非金属骨植入材料无机非金属骨植入材料主要是生物陶瓷,可分为惰性生物陶瓷和活性生物陶瓷两类。惰性生物陶瓷包括氧化铝、氧化锆、氧化锌等。惰性陶瓷生物相容性好,性质稳定,强度高,但其弹性模量远高于骨组织,不具备生物活性,应用较少;活性生物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4期2022-08-09
- 颞浅动脉岛状皮瓣修复耳廓再造联合骨桥植入术后骨桥外露的临床观察△
”形支架及骨桥植入体,并在筋膜上植皮[6]。术后植入体外露是联合手术的并发症之一,往往与覆盖植入体的组织较薄相关[7]。一旦出现植入体外露,则容易引起感染、皮肤坏死等,严重者会累及肋软骨支架而需要取出植入体和支架软骨,因此需要尽早进行干预。本文回顾在我中心进行联合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植入体外露的发生率,并运用颞浅动脉岛状皮瓣修复外露的植入体,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回顾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2年4期2022-08-01
- 3D打印医用金属植入体
术,甚至对传统植入体和器械应用具有颠覆式的替代作用。数字化已成为医疗行业的核心关键词之一,而3D打印技术作为数字化制造的典型代表,与临床诊疗、创伤修复、临床医用产品加工的数字化升级过程相融合,形成了3D打印辅助诊断、设计、制造和治疗全数字化流程的串联闭环。此外,全面数字化是国际医疗行业和临床医用产品加工领域的稳定发展趋势。3D打印医用金属植入体青少年(10~25岁)是恶性骨肿瘤易发的时期。这一时期骨骼生长发育旺盛,骨细胞高速活跃,增长过快就容易引起细胞突变
金属世界 2022年4期2022-07-29
-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牙种植体基台锥度过盈配合的力学机理研究
构包含:(1)植入体(fixture);(2)基台(abutment);(3)牙冠(crown)三大部分[1]。其构造如下:(1)植入体:材料为钛金属,植入于齿槽骨中,与骨头有良好的结合性,以提供咬合时之稳定性。市售的植入体通过表面处理(surface treatment)、几何形状的设计等,达到更良好的骨整合。(2)基台:为连接植入体及牙冠的桥梁,主要设计目的是为了使基台与植入体达到密封,避免产生感染。(3)牙冠:覆盖于基台之上,为提供食物咀嚼的覆盖材料
科学技术创新 2022年18期2022-06-24
- 人工耳蜗术后严重皮瓣并发症的临床特征及处治效果
坏死,甚至造成植入体移位或脱出,通常需手术干预[6-7]。CI术后皮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且因其种类复杂、处理方式多样且病程时间长短不一,对患者正常使用人工耳蜗影响较大,因此鲜有因严重皮瓣相关并发症导致再植入人工耳蜗术后效果的分析研究。本研究分析总结2008年1月~2019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完成的CI术后出现皮瓣相关并发症的病例,探讨严重皮瓣相关并发症病例的临床表现特征、处理和预后以及再植入的疗效,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1 资料与方
西部医学 2022年3期2022-03-23
- 人工耳蜗植入术远期植入体周围血肿及血清肿的干预及预后
坏死、脑膜炎、植入体故障或外露等[2]。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一些轻微的并发症,尤其在患者出院以后发生的远期并发症,若不及时处理,亦可出现严重后果,比如植入体周围液体淤积,如不处理严重时可导致皮瓣坏死,最终不得不取出患侧人工耳蜗装置[3]。一般而言,人工耳蜗植入术后1~2 d内出现的植入体周围血肿可被住院医师即时发现和处理,不会造成严重后果。而若患者出院后由于头部撞击等原因,出现远期的植入体周围积液,则不一定能够得到即时处理,因而可能引发较为严重的后果。因此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1年4期2021-07-30
- 硅胶假体植入表面功能化修饰研究进展
]。使用光滑的植入体表面,模仿女性乳房上极坡和下极弯曲的自然轮廓制备解剖形状的假体。然而,这些初始光滑的植入体在贴片界面表现出较高的包膜挛缩率和破裂率,随后,使用纹理表面的植入体能够减轻植入体包膜挛缩,然而,这些物质也引起了其他问题,如晚期血清肿、双包膜形成和BIA-ALCL[3]。因此,植入技术的持续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引起相应问题。2.假体植入用硅胶材料表面性能及表面功能性修饰技术(1)植入物表面的各种性质的研究假体植入物的类型有几个分类系统。使用最广泛的
当代化工研究 2021年12期2021-07-08
- 载促进成骨中药活性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化合物应用于骨植入体中发挥疗效,这为中药的发展和治疗骨疾病提供了新的选择。目前二氧化钛纳米管(titania nanotubes,TNT)、壳聚糖、聚多巴胺等已广泛用作钛植入体表面载药的载体,因此将中药活性化合物结合至这些载体上发挥疗效是一种不错的选择。1 中药活性化合物促成骨研究中药作为我国传统药物,用于治疗骨病和促进骨愈合方面,有许多相关报道。红景天的主要成分红景天苷,能够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促进成骨细胞的分化和矿化[10]。中药三七的提取物三七总皂苷
医药导报 2021年6期2021-06-15
- 机器学习在口腔植入体无损测量中的应用
确定已经植入的植入体规格,这种情况会对植入体的更换与维护造成较大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医生通常会使用肉眼粗略估测植入体规格,或使用计算机进行半自动测量,又或购买专业的硬件设备进行测量[9]。医学界暂未有将机器学习应用于口腔植入体检测领域的先例。因此,精准地测量植入体规格对于检测患者口腔内骨骼的稳定性以及提高植入手术的安全性起着重要作用。相比以上方法,本文提出的口腔植入体无损测量方法具有以下特点:相比肉眼观测的巨大误差,使用本方法可使结果更加精准;相比使用计算
中国医疗设备 2021年3期2021-03-23
- 植入假体应力遮蔽效应关键技术研究
产定制型钛合金植入体的制造技术[5].尽管钛合金因其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化学性能被广泛认为是理想的植入材料,但其弹性模量并不理想.人体皮质骨的压缩模量为3.9~11.7 GPa,松质骨的平均压缩模量为0.2 GPa[6],而3D打印钛合金植入体的弹性模量最低控制在40 GPa[7],远高于人体骨,会出现应力遮挡现象,导致骨量丢失和骨结构不良,进而使骨折愈合延迟甚至出现二次骨折的情况,最终导致植入体修复骨缺损失败.该现象是骨重建理论的重要体现,同时印证了Wol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2021年2期2021-03-17
- 钛及钛合金植入体表面微纳结构制备技术及生物性能研究进展
科植入物等医用植入体的首选材料[1]。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CAD),可以采用选择性激光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 SLM)、电子束熔化(electronic beam melting, EBM)等方法制作符合人体要求的力学性能和复杂多孔结构的植入体[2],以供口腔科和骨科的临床应用。然而,仅有多孔结构不足以保证植入体获得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纳米和微米尺度的结构对于提高植入体的生物相容性及促进骨整合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增强钛及钛
钛工业进展 2020年6期2021-01-08
- 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并发症分析
次手术处理甚至植入体取出及重新植入的并发症,如皮瓣坏死、脑脊液漏、切口感染致植入体外露、鼓膜穿孔致植入体外露、耳蜗骨化致电极未能全部植入、电极耳蜗内扭曲、植入体移位及脑膜炎、永久性面瘫等。1.3 手术方法所有手术均在全身麻醉下进行,采用标准手术技术完成。具体步骤为:①切口:作耳后标准S形切口,距耳后沟约1.5cm,切口下达乳突尖,在靠近乳突尖时略偏向后且不能过度向下,避免损伤乳突尖表浅面神经。②磨植入体骨槽:常规方法进行,磨至骨槽底如乒乓球样,不宜过深。③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20年5期2020-11-10
- 3D 打印下颚骨植入体设计
目前,所采用的植入体大多数是通过预制标准宽度、厚度的连接板对骨创伤部位进行简单修复,此类型植入体与人体骨骼匹配性较差、相似性较低,表面质量也不好。因此,研究开发个性化植入体的建模和成型方法,对模拟手术过程及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材料科学、生物化学、骨组织工程技术、增材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3D 打印技术在骨科移植领域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2]。该技术以数字模拟文件为基础,通过专用软件对三维模型进行切片分层,获得离散的截面数据,然后将离散
科学技术创新 2020年27期2020-09-05
- 人工耳蜗植入术后中耳乳突感染的手术治疗
患儿的人工耳蜗植入体包括科利耳CI24RE(CA)Freedom 3例、CI422 1例,MED EL公司SONATA 2例、PULSAR CI100 1例,美国HiRes 90K 2例。9例患儿的临床特征见表1。出现中耳乳突感染的时间最早为人工耳蜗植入术后1月,最晚为术后3年4月,平均11.4月。早期症状为发热、耳痛,继而耳流脓或耳后红肿。其中6例为感染症状出现一周以内入院的急性感染。另3例经过院外抗感染治疗,穿刺引流和冲洗,迁延不愈发展成慢性感染。入院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20年4期2020-08-26
- 24例儿童人工耳蜗再植入相关问题分析
的增多,会出现植入体不可避免的故障、损坏、电极错位或脱出,同时术后并发症、耳蜗骨化、产品更新换代、不明原因术后康复效果不佳等问题,这必然需要进行相关干预,应尽早考虑人工耳蜗再植入,植入时间越早,效果越好[2,3]。因此,人工耳蜗再植入(Cochlear Reimplantation,CRI或Replacement or revision cochlear implant,RCI)就显得尤为重要,RCI也就成为常见的手术方法[4-6]。本研究通过2009年6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20年4期2020-08-26
- 两种不同模式鼻咽部放疗对人工耳蜗设备性能影响的短期观察
0A型人工耳蜗植入体(杭州诺尔康公司)在显微镜(Zeiss,V700)下按经典的开放乳突-面隐窝经圆窗入路分别植入3个成人尸头(非鼻咽癌患者),分别为模型A、B、C;植入成功后将尸头浸泡入生理盐水中测试人工耳蜗电极阻抗。1.2鼻咽部放射治疗方案1.2.1体位固定及CT扫描人工耳蜗 将尸头模型仰卧于头颈肩定位体架上,以热塑头颈模固定。每例模型均以1 mm 层厚进行定位CT扫描,扫描范围从头顶至C2下缘,再将CT扫描图像传入Ecilps 治疗计划系统(trea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20年4期2020-07-27
- 还原氧化石墨烯对复合材料电阻焊接头强度的增强作用
PEI)层合板植入体时的界面性能。在相同的焊接工艺下,对不同焊接时间的焊接强度进行比较。利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对改进的Hummers法合成的氧化石墨烯(GO)和水合肼还原的GO进行表征。使用扫描电镜和动态接触角对包裹不同次数RGO的不锈钢网进行测试分析。以包裹不同次数RGO的不锈钢网为植入体进行电阻焊接试验,并对焊接强度和失效模式进行分析。不同的焊接时间下,确定120 s左右时达到最高单搭接剪切强度,为26.6 MPa。由于RGO的疏水性,表面包
表面技术 2020年6期2020-06-30
- 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儿童头部外伤及其对植入体的影响*
后局部外伤导致植入体异常的相关并发症近年来屡见报道,2004年余力生等[1]对6例人工耳蜗再植入手术病例进行分析,其中1例是外伤造成植入体断裂;2005年Yun等[2]报道了3例轻微头部外伤导致的人工耳蜗磁铁脱位患者,首先提出将此类病例归为CI术后新的并发症种类,并全面分析了其病例特点、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2009年张道行等[3]对10年共1 068例人工耳蜗植入者的资料进行总结,其中因外伤等原因导致植入体裸露、裸露区感染5例,外伤后植入体损坏导致二次更换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20年2期2020-05-20
- 34例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再次手术患者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分析
的移植床,固定植入体,妥善固定,逐层缝合,加压包扎,术后常规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1月开机。34例患者再次手术前均完成相关检查,排除手术禁忌症后行全麻手术,手术由我科人工耳蜗植入团队完成,所有手术过程均顺利,患者术后恢复良好。2 结果2.1再次手术的原因 34例中,皮下积液、感染12例(0.71%,12/1 693),皮瓣感染坏死4例(0.24%,4/1 693),植入体移位7例(0.41%,17/1 693),人工耳蜗损坏、故障5例(0.30%,5/1 6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20年1期2020-01-18
- 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再次手术的原因分析
出、皮瓣破溃、植入体外露,渗出液培养无菌生长,最初发病距植入时间最长1年、最短2月,其中2位患者在口服抗生素、激素等药物并结合局部换药后接受转移皮瓣手术,效果不佳,3月后行植入体后移手术及皮瓣修整术,术后症状再次反复,最终去除植入体,其中1例行对侧植入,随访6年未出现症状。1例患者在初次植入5月后出现植入体上方包块,手术切后1月出现局部皮肤红肿渗出,口服抗生素、激素、局部换药无效后,取出植入体行对侧植入手术,随访2年恢复良好。1例患者既往有鼻咽癌放疗病史,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20年5期2020-01-09
- 微弧氧化技术在骨科钛植入体生物功能改性中的应用进展
120前言医用植入体对于临床骨缺损修复非常重要。在过去的5年中,对植入体的需求急剧增加,其中,髋关节翻修术的数量增加了26%,预计到2030年增长率将达到137%[1]。植入体相关感染是骨科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易发生在开放性伤口、内固定或关节返修时。植入体相关感染能否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手术的成败。因此研发出具有抗菌性能且生物相容性好的植入体材料显得尤为重要。钛及其合金作为一种金属材料,以其优异的力学性能、结构稳定性和骨整合潜力而被广泛应用于骨科植入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19年11期2019-11-29
- 锥形根尖种植体与非锥形根尖种植体对老年植牙初期稳定性的影响*
PTX锥性根尖植入体和 OSP非锥形根尖植入体,并完成扭力值测定,然后采用种植体动度测量仪测定种植体稳定系数(ISQ)值,进行近远中向和颊舌向各测量3次取平均值,复位粘骨膜瓣,术毕后采用周围常规抗菌素和口腔护理预防感染。A: OSPTX锥形根尖植入体;B: OSP非锥形根尖植入体, 两者均为螺钉形自攻式植入物,规格均为4 mm×8 mm。两者均由纯钛制造,表明通过氟化物粗糙处理图1 根尖系统1.4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初始植入种植体时的稳定性,包括扭力扳
广东医学 2019年14期2019-08-21
- 改良耳后反S形双瓣技术在电子耳蜗植入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以及电子耳蜗植入体的排异和裸露等。对患者来说,电子耳蜗植入体的排异和暴露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是术后感染和皮瓣坏死。因此,电子耳蜗植入术手术切口和电子耳蜗植入体皮瓣制作方式的选择受到手术医师的高度重视。据文献报道,电子耳蜗植入手术耳后切口的选择有许多类型,包括:耳后C形切口[1]、耳后小斜切口[2]、耳后直切口[3]、耳后U形切口[4]、耳内延伸水平切口[5]和类S形切口[1]等(图1)。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单一的皮肤和肌肉全层垂直切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9年2期2019-04-23
- 人工耳蜗为什么贵
,分为体外机和植入体两部分。体外机的言语处理器一般被挂在耳背上,体外机的传输线圈和植入体的接收线圈通过磁铁吸附在一起。植入体经手术被植入体内,同时电极被穿入耳蜗的鼓阶内,模拟人体耳蜗功能,将环境中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将电信号传入患者耳蜗,刺激耳蜗残存的听神经,使患者产生听觉。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对执行者的要求极高。在不损坏电极的情况下,要将电极深深地插入鼓阶,同时也不能损伤电极和植入体周围的结构,如头皮、外耳道、鼓膜、面神经等。患者在接受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 2019年3期2019-03-20
- 人工耳蜗为什么贵
,分为体外机和植入体两部分。体外机的言语处理器一般被挂在耳背上,体外机的传输线圈和植入体的接收线圈通过磁铁吸附在一起。植入体经手术被植入体内,同时电极被穿入耳蜗的鼓阶内,模拟人体耳蜗功能,将环境中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将电信号传入患者耳蜗,刺激耳蜗残存的听神经,使患者产生听觉。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对执行者的要求极高。在不损坏电极的情况下,要将电极深深地插入鼓阶,同时也不能损伤电极和植入体周围的结构,如头皮、外耳道、鼓膜、面神经等。患者在接受
发明与创新 2019年10期2019-03-13
- 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皮瓣相关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分析
.0cm。置入植入体后,于圆窗龛前方之鼓岬上耳蜗开窗,进入鼓阶。生理盐水仔细冲洗术野,清除残余骨渣。插入刺激电极,瘘口封以小块颞肌筋膜。将浸泡少量地塞米松的明胶海绵轻放置于面神经隐窝区,并将预留的乳突表面骨皮质复位,参考电极置于颞部骨膜下,缝合已制备的肌骨膜瓣妥善固定移植骨床内的接收器,检测接收器及电极线工作状态正常。逐层缝合切口,耳后加压包扎。2 结果2.1 临床特征及处理过程679例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发生皮瓣相关并发症6例,发生率0.88%,其中男性2例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8年6期2019-01-14
- 硬组织植入聚醚醚酮表面生物活性改性研究
弹性模量,造成植入体周围骨组织所受的应力刺激值远远低于骨组织维持自身更新所需的应力刺激值,使植入体周围骨组织部分被吸收,强度降低,导致植入体松动,最终造成植入失败,即产生所谓的“应力屏蔽”效应[2-3]。另外,金属植入体可能释放出有害的金属离子,造成骨质溶解或变应原性;且金属植入体与常用的核磁共振成像(MRI)、计算机断层扫描(CT)技术不相容,不利于对骨生长及愈合进行监控[4]。热塑性特种工程塑料聚醚醚酮(PEEK)的弹性模量与皮质骨弹性模量接近,尤其是
中国塑料 2018年11期2018-11-28
- 人工耳蜗再次手术原因的分析
行了探讨。1 植入体故障植入体故障,被目前认为是人工耳蜗植入术后须再次手术的常见原因。植入体故障被定义为:在厂家规定之外的,使临床受益丧失的耳蜗故障[1]。有明确原因导致的植入体故障称为硬失败[2],此类患者中以儿童、青少年居多,主要考虑为儿童、青少年好动,致使外力撞击植入体的概率高于其他 耳蜗 术 后患 者[3]。María T.Achiques 报道 过246例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病例,所有患者中有16例出现设备故障,其中设备密闭性故障的有13例,医源性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8年6期2018-01-16
- 骨锚式助听器(BAHA)的临床应用进展
部分组成:钛质植入体、基座及言语处理器。BAHA的工作是基于骨融合的原理,Branemark教授1952年发现了纯钛材料的骨整合现象,提出了钛植入体与周围骨质融合的概念。随后,钛植入体植入技术被不断改良。BAHA系统的工作原理[1]是言语处理器接受外界声音,绕过外耳道和中耳的途径,直接通过天然骨骼传输声音到内耳。声音处理器传输的声音振动建立在颅骨和内耳之间,刺激内耳神经纤维,获得听力。2 BAHA的适应症2.1 传导性耳聋:包括先天性中外耳畸形、外耳道闭锁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8年1期2018-01-16
- 人工耳蜗植入的远期并发症分析
57.8%)、植入体移位/脱出(23.4%)、感染/伤口并发症(17.0%)以及效果不佳(6.4%)等。王宇等[3]回顾280例CI患者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1%,其中包括中耳炎合并植入体周围感染(1.1%),植入体装置故障(0.7%),皮瓣感染及坏死(0.4%)等。1 感染相关并发症由于耳部解剖结构复杂,人工耳蜗术后感染可涉及皮肤及皮下软组织、中耳、内耳,甚至颅内等多个部位,下文依次分别进行分析。由于皮瓣相关并发症种类多样、表现各异,故在后文单独进行分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8年3期2018-01-16
- 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远期并发症的临床处理
远期中耳炎合并植入体周围感染3例,发生率1.1%,经过抗生素及对症治疗后痊愈。植入体装置故障2例,发生率0.7%,行植入体取出及同侧再植入。皮瓣感染及坏死1例,发生率0.4%,先后4次行耳后清创、皮瓣转移术,仍不能控制感染,遂行植入体取出、乳突清创、皮瓣转移成形术并同期行对侧人工耳蜗植入,最终痊愈。以上出现远期并发症的患者经过上述治疗干预后均预后良好。结论即使人工耳蜗植入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远期的并发症仍值得关注,及时的发现和处理可挽救或避免进一步的危害后果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7年4期2017-09-18
- 鸡的智商比人类幼童高等3则
者身上对仿生眼植入体进行了试验,这种仿生眼植入体有望帮助盲人恢复部分视觉。与此同时,其他帮助失明患者重获光明的新技术也正在不断发展之中。色素性视网膜炎是一种罕见的遗传病,它会破坏视杆细胞,影响视网膜的感光能力,最终可能导致失明。据美国国家眼科研究所估计,世界上每4000人中就有1人患有这种疾病。最近,由英国国家健康中心资助研究的仿生眼植入体在十名色素性视网膜炎患者身上得到了试验,这项研究有望促进色素性视网膜炎的治疗,让失明患者重获光明。该仿生眼植入体时,患
农家书屋 2017年2期2017-03-20
- 乌克兰成功研发出生物相容性钛合金植入材料
该种钛合金材料植入体运用给予积极评价。此外,该研究所还成功开发出生物活性陶瓷支架用于培育病人的自体细胞,医学专家在再生医学中使用这种材料代替供体骨,用于恢复大量丧失的骨组织。在钛植入体表面使用无菌生物活性陶瓷涂层,可提高骨植入体的可靠性,符合强度要求,同时确保植入体与伤口感染处骨组织的快速融合。
杭州化工 2017年2期2017-03-07
- 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合并植入体部位感染1例
工耳蜗植入术,植入体为澳大利亚Cochlear公司的Freedom人工耳蜗,术后恢复良好,开机后对声音有反应。入院前4天家长发现患儿右耳后植入体所在部位肿胀,间断发热,3天前肿胀部位变软。病程中患儿无面瘫,耳部疼痛,无耳溢液,饮食、睡眠佳。家长诉患儿有家族性金属过敏史,有青霉素及头孢过敏史,患儿日间于康复学校行言语康复训练,头部外伤史不详。专科检查:右耳后上方植入体所在部位约3.5×3.0 cm包块,质韧,皮温高,有压痛,边界清,活动差,上方有少许波动感;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17年1期2017-01-11
- 个体化聚醚醚酮植入体修复颅颌面骨缺损
个体化聚醚醚酮植入体修复颅颌面骨缺损洪咏龙1何海涛2隋文1*张圣福2鄢鹏2张金鸽1 (1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医院颌面外科, 广东 深圳 518010;2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颌面外科, 重庆 400042)异源植入体; 计算机辅助设计植入体; 聚醚醚酮上百年来人们一直在尝试运用各种材料修复颅骨的缺损,如自体和异体的骨与软骨、甚至用橡胶、软木和石膏等。近些年来钛网和异丁烯酸甲酯被逐渐广泛使用于颅骨的缺损修复,它们不受材料体积的限制,也无需考虑供区的损伤。但仅仅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2016年3期2016-11-25
- 可植入角膜的老花镜
者的视力。这一植入体像一个比针眼还小的极小的隐形眼镜,可帮助老花眼人群看清小的印刷字体和近处的物体。Raindrop镶嵌是FDA批准的第二个用于非白内障手术患者的矫正视力的植入角膜装置,以及第一个改变角膜的形状来矫正视力的装置。FDA称,Raindrop镶嵌被批准用于年龄在41~65岁之间、没有做过白内障手术、不能清晰聚焦近处物体或者小印刷字体、需要+1.50 D至+2.50 D的老花镜的人群,但他们不需要眼镜来看远距离的东西。在临床试验中,364名患者在
健康之家 2016年9期2016-09-14
- 有助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大脑植入体
茨海默病的大脑植入体编辑/维悌美国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植入体,以帮助受损的大脑对记忆进行编码,这将给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以及无法记住近期事情的受伤士兵带来新的希望。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觉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病因迄今未明。值得注意的是,脑外伤作为该病危险因素已有较多报道。这种植入假体是由南加州大学和美国维克森林浸信会医学中心历时1
科学生活 2016年1期2016-03-01
- TiO2纳米管表面改性的Ti-6Al-4V合金的疲劳性能研究
的疲劳性能研究植入体不仅需要具有生物相容性,保证与人体内腐蚀环境无任何反应,还必须与人体骨骼有较好的整合能力。多种表面改性技术均可使植入物材料克服惰性特性,与活体组织成功结合,提高其与活体组织的骨整合能力。当前许多研究表明,在钛及钛合金表面形成高度有序排列的TiO2纳米管是最有望促进钛基植入体与活体组织结合的方法。然而,其前提是保证植入体无机械性能缺陷,尤其是要保证植入体的疲劳性能,这也一直是众多表面改性技术应用于生物材料的关键。此外,TiO2表面层本质上
钛工业进展 2016年5期2016-02-13
- 兔骨内激光快速成型纯钛的植入*
上的区别,要使植入体发挥良好的功能,关键在于植入体与相邻组织形成良好的界面结构[8]。界面的结构性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受种植材料与骨组织的生物相容性和力学相容性的影响[9]。因此在LRF Ti 材料用于人体之前,需要通过活体动物研究材料植入后的周围组织反应、植入体和骨组织界面的情况以及界面结合的牢固程度。该研究应用活体动物骨内埋植实验,从界面的组织学和生物力学角度,进一步探讨LRF Ti 用作种植体时对骨的生物学作用及机制。1 材料与方法1.1 试样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年5期2015-12-04
- 可注射骨修复材料的骨组织反应评价*
察,并比较各期植入体的吸收率。结果 在各植入期内,UPPE/β-TCP和UPPE/β-TCP/TTC两种复合物的骨组织反应基本一致。植入2周时,所有材料和周围骨组织均未发生明显的吸收或改建,植入体未引起周围骨组织的炎性反应和坏死;4周时植入体与骨缺损区结合良好,无纤维结缔组织囊形成,在材料发生吸收而改建的区域,可见成骨细胞、新生血管和活跃的新骨形成;8周时大部分植入体仍存在于骨缺损区内,部分植入体成为“独岛”被完全整合进入新生的骨组织中;12周时骨组织有广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年4期2015-06-24
- Custom implant design for patients withmandible defects based on rapid prototyping
下颌骨缺陷患者植入体设计陶 庆1,2*,孙文磊1,苏 娜3,康金胜21.新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乌鲁木齐 830046 2.布鲁内尔大学,英国伦敦 UB8 3PH 3.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乌鲁木齐 830046阐述了利用快速成型技术和医学CT扫描技术的病患者下颌骨缺陷植入体设计方法,探讨了CT图像数据处理的常用方法,并提出了一种改善的方法。该方法基于CT图像数据构建出患者下颚骨的快速成型数据,对CT数据进行处理后,可以生成下颌骨缺陷的三维模型。根据下颌
机床与液压 2015年6期2015-03-09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人工关节研究进展
PE的人工关节植入体有效工作年限为10~15年[1]。决定UHMWPE关节植入体使用寿命的主要性能因素包括耐磨性、氧化稳定性和力学性能等。经过国内外学者多年的潜心研究,在提高UHMWPE人工关节的耐磨性、氧化稳定性及力学性能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为了改善UHMWPE关节植入体的耐磨性,研究人员进行了各种探索与尝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和哈佛医学院附属麻省总医院的研究人员,将UHMWPE关节进行辐照交联,大幅度提高其耐磨性[5],如磨损速率从未经
中国材料进展 2014年4期2014-08-29
- 微种植支抗螺钉不同植入部位的对比观察
力前、后微螺钉植入体的稳定性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在微螺钉植入0~4周末及给予加载力后,A组有4颗微螺钉植入体出现松动脱落,微种植支抗螺钉的成功率为91.67%(55/60),B组有4颗微螺钉植入体出现松动脱落,微种植支抗螺钉的成功率为83.33%(50/60),C组有4颗微螺钉植入体出现松动脱落,微种植支抗螺钉的成功率为71.67%(43/60),3组微种植支抗螺钉的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错畸形患者进行矫正治疗,以不完全翻瓣植
当代医学 2014年30期2014-08-01
- 临床口腔种植的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策略
素,后者可造成植入体松动、邻牙损伤和修复体损伤等并发症,临床上应在口腔植入的全过程中谨慎对待,以防止植入失败或缺陷。口腔种植;风险;分析;防范牙齿是人体重要的器官,在咀嚼、发音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美容需求越来越受到公众的青睐,口腔种植技术也随之得到广泛的兴起和应用。我们通过对307例口腔种植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临床口腔种植的风险因素,并探讨防范策略。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307例均为我院2008年1月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8期2014-05-05
- 计算机辅助设计定制化植入体在复杂眶周畸形治疗中的应用
辅助设计定制化植入体在复杂眶周畸形治疗中的应用俞哲元 曹德君 柴岗 韦敏 穆雄铮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定制化植入体,对复杂眶周畸形患者治疗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本文回顾了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我科接受计算机辅助设计定制化植入体治疗的眶周复杂畸形患者共106例,将患者术后6月CT扫描重建影像与术前计算机模拟设计行表面几何学差异分析,判断植入体与术前设计间的差异,并统计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06例患者中,采集6个月后随访CT共105例,植入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4年1期2014-02-05
- 中国国际3D打印技术与应用大会即将沪举行
牙种植、个性化植入体、CAD/CAM、手术导板制作、组织工程与生物打印等。全球首例3D打印钛金属下颌骨植入手术的主刀医生,比利时哈瑟尔特大学生物医学研究中心Jules Poukens教授将在大会上详细介绍运用3D打印/AM技术制作个性化植入体案例。会议期间还将展示国际上最新的3D打印设备、软件和材料。欢迎大家参加。详情请见大会官方网站:www.3dpchina.com电话:+86-21-51611316/51611317传真:+86-21-51611315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2年2期2012-01-26
- 钛铌涂层镍钛记忆合金的生物安全性及生物相容性
法1.2.1 植入体的制备 NiTi 记忆合金分为3组进行实验,NiTi组:由其铸件条材和柱材切割后经过 SiC 砂纸逐级打磨抛光,去除表面杂质及污染物,制备成 10 mm×10 mm×10 mm 立方体,含Ni(原子比)48.4%,Ti 含量 51.6%;Ti 涂层组:以 NiTi 合金为基体,表面采用磁控溅射技术进行金属钛涂层;TiNb 涂层组:以 NiTi 合金为基体,表面采用同种技术进行钛铌合金涂层,涂层厚度同Ti 涂层组,工艺均在德国 KCH公司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0年1期2010-12-01
- 人工骨新材料
的接骨手术中,植入体的生物力学性能往往与人体原有的骨组织不匹配,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近日,湖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中发现,三维多孔镍钛记忆合金具有超弹性生物力学性能,将其制成的人工骨材料植入人体内,能促进新生骨组织的形成,并向人工骨材料体内生长,有效减少骨科手术患者的痛苦。统计显示,人们对外科植入体的需求正在激增,单是在美国每年就有超过 60万个骨外科植入手术,中国每年的用量也在 10万套以上,但是国内市场份额的 80%左右为国外产品占领。该成果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2010年4期2010-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