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砂

  • 干旱沙区生物土壤结皮发育对红砂形态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发挥着重要作用。红砂(Reamuriasongarica)为柽柳科红砂属的一种超旱生泌盐小灌木,具有很强的抗干旱、耐盐碱、阻风沙及保持水土等能力[13—16],是保护干旱荒漠化土地的重要生态“屏障”。前期的研究发现:在干旱沙漠区,沙面一旦固定并有生物土壤结皮形成后,人工植被梭梭、柽柳及天然植被白刺、沙拐枣等沙生灌木均呈现出形态及生理特性衰退现象,其幼苗或根蘖苗成功定居率极低,特别是地衣至藓类结皮[17]。沙丘表面生物土壤结皮发育到藻类结皮后,红砂种群不仅可

    生态学报 2023年16期2023-09-11

  • 干旱胁迫下红砂幼苗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动态变化特征
    制具有重要意义。红砂(Reaumuriasoongorica)是中国荒漠区分布最广的植物种之一,在保护、改善和修复干旱区生态环境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11]。目前,关于红砂干旱胁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渗透调节物质[11]、种子萌发[12-13]、形态特征[14]、含水量[15]、叶绿素荧光[16]、转录组学特征[17]等方面,而有关干旱胁迫对NSC含量在其不同器官分配的研究较少。与成年植株相比,幼苗对干旱胁迫更敏感,其存活率对植被更新具有重要意义[18]。因此,

    西北植物学报 2023年1期2023-02-21

  • 外源H2S对盐胁迫下红砂幼苗叶片和根系氮代谢的影响
    源H2S的供体。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又称枇杷柴,是柽柳科红砂属的一种强旱生泌盐多年生小灌木[19],主要分布于新疆、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等地区,具有很强的抗旱、抗寒、耐盐、固沙、集沙和保持水土能力,对荒漠和草原地区的生态保护具有积极作用[20]。红砂特有的盐腺结构是其能在盐碱环境中生存的重要保障[21],但盐碱地是影响红砂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22]。红砂对不同盐分梯度均具有较高的生态位宽度,且在富盐生境中的生长状况比在

    核农学报 2023年2期2023-01-16

  • 不同居群红砂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730070)红砂(Reaumuriasoongorica)隶属于柽柳科(Tamari-caceae)石竹亚纲(Caryophyllidae)[1],主要分布于亚欧大陆(中亚)、南欧和北非,共有21种,亚洲有18种,我国分布有4种,多产自内蒙古和西北地区[2]。红砂是我国干旱荒漠区分布最广的植物种之一,也是荒漠化、半荒漠化地区防风固沙和水土保持的优良灌木树种,和荒漠绿洲与荒漠过渡带的重要植被类型,其具有抗旱、耐旱、耐盐碱及很强的集沙固沙能力[3-4]。近

    草地学报 2022年9期2022-09-29

  • 干旱与半干旱区红砂枯落物分解初期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特征
    荒漠草原区,由于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具有耐旱、耐盐碱、抗逆性和集沙能力强等特点,能长期生长在干旱环境中,成为维持荒漠草原脆弱生态系统稳定性极为重要的植物物种[1]。但是,在人类活动的加剧和气候变化的双重作用下,红砂林地严重退化,导致干旱半干旱荒漠草原易发生土地退化和沙漠化[2-3]。因此,为了促进红砂林地生态恢复,在退化红砂林地开展了以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为主要植物种的植被建设。随着柠条灌丛林地的生长

    草业学报 2022年5期2022-07-08

  • 外源脯氨酸对缓解红砂干旱胁迫的机理研究
    胁迫造成的伤害。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为超旱生小灌木,具有很强的抗旱能力,广泛分布于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荒漠区,是典型的荒漠灌木[23−25],对维护荒漠区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对红砂抗旱性的研究较多[23−25],但关于干旱胁迫下红砂对外源Pro 作用的响应机理研究报道比较少。因此,本研究通过对处在干旱胁迫下的红砂植株叶片喷施不同浓度Pro,探讨叶片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酶、光合色素、光合特性以及生长特性的响应规律,以揭示外

    草业学报 2022年6期2022-06-11

  • 降水变化对典型荒漠植物凋落物分解的影响
    化具有重要意义。红砂(Reaumuriasoongarica)和珍珠猪毛菜(Salsolapasserina)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区,分别是多年生小灌木和半灌木,二者耐旱、耐盐碱、抗逆性强、生态可塑性大[21],常互为共建种组成混生群落[22],中国已故的著名植物学家刘慎谔教授曾将由红砂和珍珠猪毛菜组成的灌丛作为中国荒漠东部和荒漠草原区中的顶级植物群落[23],是干旱半干旱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对维护荒漠地区生态环境有重要作用。目前关于红砂与珍珠猪毛

    草地学报 2022年5期2022-06-02

  • 石羊河下游红砂天然更新特征
    植被退化的速度。红砂Reaumuria songarica为荒漠区典型超旱生小灌木,广泛分布在我国的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和东北地区,是荒漠灌丛植被中的建群种和主要优势种[3]。石羊河下游是典型的荒漠区,境内红砂分布范围大,数量呈现增长趋势,比重越来越大。石羊河下游原为伸入巴旦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前缘的尾闾湖,水域面积曾4 000 km2,曾为水草丰美的大片绿洲,随着开发程度的加大,从西汉开始,湖泊逐渐萎缩干涸,湖盆、河床逐渐由沼泽植被退化为荒漠植

    甘肃林业科技 2022年1期2022-04-29

  • 降水变化对红砂和珍珠叶片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础参数[10]。红砂(Reaumuriasoongorica)和珍珠(Salsolapasserina)是广泛分布于中国西北荒漠区的典型植物种。在自然界,这2种植物的生境类型多样,由于气候的不同形成不同的适应机制。近年来,关于2种荒漠植物生理生态变化特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光合特性和荧光特性[11-12]。然而,沿自然降水大尺度下对红砂和珍珠植物叶片化学计量变化特征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笔者沿自然降水梯度对红砂和珍珠化学计量数进行测定,旨为解决:1)随干旱胁迫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22年1期2022-03-25

  • 基于义粮滩分场红砂实验实施方案实践探讨
    滩一带的植物物种红砂,对土壤肥力要求较低,在抵御寒冷、抗旱等方面均有突出优势[3]。无论是在盐渍化、强盐渍化土地,还是在荒漠灰钙土、灰粽荒漠土等类型的土地上均可以成长,是国内温带荒漠地区十分重要的一种植被,同时是有较大潜能的水土保物,此外还是荒山绿化的重要植物种类,是与新思路有较大一致概率的乡土植被类型[4]。然而红砂具有保育植被的特点与否,依旧需要进一步的探究。为此,本论文经过调研栽种在黄土高原降雨稀少地区红砂植被所呈现为的群落特性和在分布方面的特征,以

    农村实用技术 2022年1期2022-03-07

  • 模拟氮沉降及降水作用下红砂和珍珠猪毛菜幼苗生物量的分配模式
    重要的参考价值。红砂(Reaumuria sonngarica)和珍珠猪毛菜(Salsola passerina)在西北干旱、半干旱荒漠区处于优势种的地位,对于我国加强荒漠化治理和生态建设极为重要。红砂和珍珠猪毛菜在西北干旱、半干旱荒漠区分布极为广泛,且在自然生长中,两者常以混生群落存在,混生群落在逆境中的适应能力及应对表现都优于单生群落,这种混生群落对于生态系统的维持和水肥资源的高效利用有着深远意义,混生群落在自然生长时,其自然分布为单生或混生,同物种植

    草业科学 2021年11期2021-12-29

  • 老化处理对红砂种子生理特性的影响
    可靠的理论依据.红砂(Reaumuriasoongorica)隶属于柽柳科(Tamaricaceae)红砂属(ReaumuriaLinn.),以红砂为建群种或优势种的植被群落是我国温带荒漠的主要植被类型之一[11].红砂具有很强的抗旱、耐盐和集沙能力[12-13],对维护荒漠区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14].近年来很多学者对红砂进行了大量研究,大多数研究针对干旱或盐胁迫等逆境环境下红砂植株的生理生化特征为主[15-19],刘娟丽[20]通过对红砂种子活力的研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21年5期2021-11-25

  • 降水变化和生长方式对红砂和珍珠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旱区典型荒漠植物红砂(Reaumuriasoongorica)和珍珠(Salsolapasserina)影响的相关研究较少[27]。因此,结合植物生长方式,开展降水梯度对荒漠植物不同器官化学计量特征影响的研究,对探讨不同生长方式下荒漠植物应对降水变化的养分调控能力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红砂和珍珠是广泛分布于荒漠区的植物种,2者常互为共建种构成混生群落[28],广泛分布于荒漠草原区、典型荒漠区和极端荒漠区,分布区的年降水量自东向西递减[29]。近年来,关于2种

    草地学报 2021年10期2021-11-09

  • 降水量和生长方式对红砂和珍珠根系形态特征的影响研究
    持具有重要意义。红砂(Reaumuriasoongorica)和珍珠(Salsolapasserina)是干旱荒漠和荒漠草原区分布最广的植物种之一,两者常互为共建种组成混生群落[19]。混生群落分布生境类型多样,珍珠主要见于年降雨量100~200 mm的低山丘陵、山间盆地和山前地带;红砂除此以外,还遍布于年降雨量100 mm以下的辽阔山前平原和广大的戈壁滩[20]。研究发现两者组成的混生群落适应极端环境变化的能力要显著高于单生群落[21],混生群落对提高植

    草地学报 2021年5期2021-09-17

  • 阿拉善盟孪井滩地区灌木半灌木生长规律分析
    灌木霸王、红刺、红砂的新生枝条和物候期的连续观测数据,探讨分析其新生枝条生长规律和每个相邻物候期间的生长速率。1 试验区域概况1.1 试验地点试验地点设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嘉尔嘎勒赛汉镇,地处腾格里沙漠东南边缘,E105°4′,N37°88′,海拔1380.7m,干旱少雨,风大沙多,冬寒夏热,四季气候特征明显,昼夜温差大,无霜期时间较长,光热风能资源充足,积温有效性高,年平均降水量161.4mm,主要集中在5—10月,占全年降水量的9

    农业与技术 2021年10期2021-06-01

  • 降水变化对混生红砂-珍珠生物量及分配的影响
    能具有重要意义。红砂(Reaumuriasoongorica) 和珍珠(Salsolapasserina)是干旱荒漠和荒漠草原区分布最广的植物种,两者常互为共建种构成混生群落,混生群落适应极端环境的能力要高于单生群落,这种混生群落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和高效利用降水资源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22]。近年来,人工控制试验条件下红砂和珍珠混生后两者的生理变化特征正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23-24],就水分胁迫下红砂和珍珠混生后其垂直根系变化也有一些零星报道[25-26

    草地学报 2021年3期2021-04-01

  • 不同光合途径植物红砂和珍珠猪毛菜幼苗对氮沉降及降水变化的光合响应
    19]。C3植物红砂(Reaumuriasoongorica)和C4植物珍珠猪毛菜(Salaolapasserina)是干旱荒漠和荒漠草原区分布最广的植物种,在自然分布群落中,有时红砂和珍珠猪毛菜各自单独生长,有时它们紧密生长在一起[20]。红砂通过维持较高净光合速率、较高蒸腾速率和低水分利用效率来生存,属于避旱型;而珍珠猪毛菜则通过高水分利用效率来更好地生存于水资源不太丰富的荒漠,属于耐旱型,这种不同的资源利用策略是红砂和珍珠猪毛菜混生助长的机制之一[2

    草地学报 2021年1期2021-01-09

  • 红砂植物种群空间分布与沙子粒级及地貌起伏之间的关系
    峰 024000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植物种群是草原化荒漠和典型荒漠区重要建群种或优势种之一,具有较强的生态可塑性和抗逆性,其耐干旱、耐贫瘠和较强的集沙能力等生物学特性保证其能够在生态脆弱区生殖繁衍,进而形成草原化荒漠和典型荒漠区特有的景观特征(刘家琼等,1982;马茂华等,1988;付贵全等,2016)。有研究表明,红砂有性繁殖的种子能在沙上良好发芽,而在沙间发芽率较低,在0—0.5 cm埋深发芽率最高(曾彦军等,2004;罗伟

    生态环境学报 2020年10期2020-12-16

  • 红砂手 ——活动筋骨且延年
    题。笔者曾练过“红砂手”的保健操,能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现将“红砂手”的练法介绍如下。一、预备式:直立,两脚分开等肩宽,含胸收腹,全身放松,舌抵上腭,思想集中,鼻吸鼻呼。二、两臂下垂,掌心向下,手指朝前方,吸气。吸气时缓慢,进入丹田(脐下1寸3分处),同时两臂上收。呼气时脚趾抓地,提肛,小腹外挺。意想气从丹田贯彻双手掌,两手掌慢慢下按复原,如此做49次。三、两臂有平行伸直,掌与肩平齐,手指向上,呼吸要求同前。吸气时两臂收缩,意想贯气到手掌后,手掌慢慢向前推

    养生月刊 2020年5期2020-12-04

  • 混生荒漠植物叶片功能性状与其根际微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区,由 C3植物红砂(Reaumuriasongarica)和 C4植物珍珠猪毛菜(Salsolapasserina)共同构成的超旱生小半灌木层片在黑河山前荒漠生境下普遍存在(丘明新等,1982)。在C3红砂和C4珍珠猪毛菜种间混生区域中,有时红砂和珍珠猪毛菜独立生长,称为单生;有时两者常常紧密的结合生长在一起,称为联生,这种种间联合的程度随外界生境的变化而变化(Su et al.,2012),显示了C3红砂和C4珍珠猪毛菜的联生是适应环境的客观方式。叶片

    生态环境学报 2020年9期2020-11-23

  • 中低应变率加载下弱胶结软岩动力学特性
    ,分析得到白垩系红砂岩动态强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并探究了饱水冻结红砂岩的微观破裂机制;单仁亮等[18-19]根据试验所得白垩系砂岩的动态力学特性,对其本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时效损伤模型以及线性损伤粘弹性本构模型。以上学者对于白垩系地层岩石动态力学性能和本构关系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杨仁树、单仁亮等研究的白垩系砂岩强度都较高,静态单轴抗压强度常温下可达30 MPa,而对于白垩系地层埋深较浅的泥质砂岩(单轴抗压强度小于15 MPa)的动力学特性及损伤演

    工程爆破 2020年5期2020-11-17

  • 阿拉善高原2种荒漠植物根系构型及生态适应性特征
    和生态适应策略。红砂(Reaumuriasoongarica)和珍珠猪毛菜(Salsolapasserina)是超旱生植物,在荒漠区,几乎能生长在所有的土质上,是中国荒漠地区分布最广的地带性建群种之一。两种荒漠植物也是阿拉善高原分布较广的两种优势植物,两者常互为共建种组成混生群落,混生群落地上部分的“成丛性”分布,即通过聚集分布以降低蒸腾失水等生理胁迫,地下根系分布稀疏,一般情况下红砂根系分布更深。其抗寒抗旱能力强,且有集沙固沙作用,对干旱荒漠区植被恢复与

    生态学报 2020年17期2020-11-13

  • 不同温度对红砂种子活力的影响
    730070)红砂(Reaumurica soongorica),属柽柳科(Tamaricaceae)红砂属(Reaumuria L.),别名琵琶柴[1],高80 cm,多数小枝呈曲拐状,当年生枝肉质棕红色,老枝灰褐色或淡棕色。叶细小,短圆柱形,长2~4 mm,叶表面常具灰白色盐霜,角质层极厚,气孔数很少,表面积极小且下陷很深。种子为蒴果,全面被淡褐色长毛,具蜡层质[2,3]。红砂属植物起源于第三纪,是包括亚洲中部在内的“古地中海区系”沿岸地域的代表种之

    乡村科技 2020年15期2020-07-30

  • 外源脱落酸对荒漠植物红砂幼苗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强摘要:以2年生红砂幼苗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通过喷施浓度为0.1、1、10、100 μmol/L的脱落酸(ABA)溶液,研究外源ABA对红砂幼苗光合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旨在为荒漠区植被恢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叶面喷施ABA后,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净光合速率(Pn)都在短时间内得到较好的抑制,但是当ABA喷施浓度为100 μmol/L 时,Pn下降,Gs的变化趋势不明显,主要与气孔因素有关,说明适度的ABA浓度(0.8,外施ABA后,F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7期2020-06-09

  • 荒漠植物红砂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分配关系对大气CO2浓度升高及降水量变化的响应
    同影响鲜有报道。红砂(Reaumuriasoongorica)是西北荒漠区优势植物之一,在干旱、半干旱荒漠区的生态平衡和修复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24]。已有研究发现,红砂生物量与当地生境的降水条件密切相关[25-26],且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的分配符合等速生长理论[27]。未来大气CO2浓度升高时,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对其响应的敏感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降水量的多少[23]。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红砂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的分配关系该如何响应CO2浓度和降水的

    草地学报 2019年6期2019-12-20

  • 不同降水量条件下C3植物红砂—C4植物珍珠混生光合特性研究
    持具有重要意义。红砂(Reaumuriasongarica)和珍珠(Salsolapasserina)是干旱荒漠和荒漠草原区分布较广的植物[17-18]。不同生境下红砂叶片δ13C值在-27.0‰~-23.2‰之间,为C3植物;珍珠为半灌木,叶片δ13C值在-15.7‰~-13.7‰之间,为C4植物[19-20]。在自然界,这两种植物在不同的生境下有单生和混生两种生长方式,生境类型多样,由于气候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分布格局。目前关于这两种荒漠植物人工控水条件

    草地学报 2019年4期2019-09-25

  • 外源NO对NaCl胁迫下红砂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于低浓度状态时(红砂(Reaumuriasoongorica)是我国荒漠地区分布最广泛的半灌木,主要分布在荒漠和半荒漠山前平原、山地丘陵和戈壁等环境下,是这一地带的优势种和建群种,在盐碱地改良、防风固沙及保护绿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13],同时在草原化荒漠和典型荒漠地区常被牧民作为牲畜的饲料[14-15]。红砂具有一定的耐盐性,其建群或共建群落主要分布在总盐量在0.5%~2.0%的荒漠地带盐渍化土壤上[16-17],盐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其生长,以初

    草地学报 2019年3期2019-07-25

  • 降水变化对红砂种子萌发和出苗的影响
    均具有重要意义。红砂(Reaumuriasoongarica)是我国西北荒漠区重要的水土保持树种,对周围生态环境的改良作用可以间接的起到水土保持的作用。荒漠区植物幼苗的早期阶段最脆弱,对水土条件变化最敏感,所以环境变化直接影响荒漠植物幼苗的存活及种群的更新动态。目前,对红砂的生理特征[15]及抗旱生理[16]等方面已有比较系统的研究,但在干旱区降水格局变化形势下,降水格局对种子萌发和出苗的影响还有待研究。为此,本试验以一年生红砂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控制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9年1期2019-03-14

  • NaCl胁迫对红砂萌发的影响及萌发期耐盐性评价
    意义和现实价值。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是柽柳科盐生植物(泌盐植物),高15-25 cm,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部、内蒙古及东北西部盐土荒漠、半荒漠沙地等具有不同程度的盐渍化土壤中,红砂一般可通过盐腺将盐分排出体外,以减少盐分危害。目前,国内外关于红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种子萌发的影响因素、外界因素对红砂生长、分布的影响等方面[9-14]。朱恭等[15]发现,种子萌发的最低渗透阈值为-1.8 Mpa,土壤含水量在3%以上,黑暗条件下有利于红

    生物技术通报 2019年1期2019-01-23

  • 荒漠植物红砂与西北针茅种群的空间格局及其关联性
    物种群分布状况。红砂(Reaumuriasongarica)为柽柳科多年生小灌木,是中国干旱荒漠区分布最广的植物种之一,董秋莲等通过对张掖市龙首山红砂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研究[13]认为红砂是良好的固沙植物,其抗逆性强,被认为是一种荒漠复苏植物[14],西北针茅(Stipasareptanavar.krylovii)种群是典型的草原植物,生态幅度较广。皋兰县地形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红砂和西北针茅是该地区的优势物种,在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及保护物种多样性上发挥

    西北植物学报 2018年11期2019-01-04

  • 长叶红砂RtMYB1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性[27]。长叶红砂(Reaumuriatrigyna),又名黄花红砂、黄花琵琶柴,属于柽柳科(Tamaricaceae),琵琶柴属,为古地中海孑遗植物,是亚洲中部东阿拉善-西鄂尔多斯地区特有珍稀泌盐植物[28-30],被称为“活化石”,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重点保护植物[31]。东阿拉善-西鄂尔多斯地区为典型的戈壁荒漠区,具有高盐、干旱和严寒等环境特点[32-33]。长叶红砂因特有的劈裂生长、圆柱形肉质化叶片、活力高耐储存的种子等形态结构及生理特征,具有极强的

    草业科学 2018年6期2018-07-13

  • 模拟CO2升高及降水变化对红砂碳氮特征的影响
    点之一[22]。红砂(Reaumuriasoongorica)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建群种及优势种,其抗逆性强、生态可塑性大,具有极强的抗旱、耐盐和集沙能力[16]。因此在国内备受关注,近年来已做了大量关于红砂光合保护机制、光合荧光参数、红砂叶元素含量及不同降水格局对红砂幼苗及其根系的影响研究[23-29],但关于大气CO2浓度对红砂的影响,尤其CO2浓度升高和降水变化交互作用对红砂的碳氮特征的影响的研究鲜为报道。本研究以当年生红砂为材料,通过人工控制CO

    草业学报 2018年5期2018-05-22

  • 模拟CO2浓度升高和降雨量变化对红砂生物量分配及碳氮特征的影响
    的影响更为重要。红砂(Reaumuriasoongorica)是荒漠地区优势种植物之一,具有耐瘠薄、适应性广、集沙能力强等特点,对荒漠地区的生态保护具有重要作用[22]。但因其长期生长在条件严酷,人类活动频繁的环境中,致使分布面积缩小,种群数量减少,严重影响了荒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虽然,前人逐渐认识到红砂研究的重要性,在红砂叶片、根系、生物量分配以及碳氮分配等方面已做了部分的研究[23- 27],但在未来荒漠生态系统对大气CO2浓度升高响应的敏感度很大程度

    生态学报 2018年6期2018-04-19

  • 兰州南北两山主要水土保持造林树种荧光特性比较
    rmedia)、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为研究对象,在生长季利用PAM-2000便携式叶绿素荧光分析仪对其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其环境因子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3种植物叶片的初始荧光(Fo)、最大光化学转换效率(Fv/Fm)、光化学淬灭系数(qP)、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 N)、光合有效辐射(PAR)、叶温(TMP)的日变化较明显。其中Fv/Fm和qP均呈反正态分布曲线日进程,在13:00强光下降低至最低值;Fo,q N,PAR和TMP则呈

    水土保持研究 2017年1期2017-12-23

  • 温度对红砂种子萌发的影响
    山,楚光明温度对红砂种子萌发的影响杨志刚1,李红山1,楚光明2(1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工作管理总站,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2石河子大学,新疆 石河子 832000)荒漠植物能不能适应干旱半干旱地区极端的温度条件,主要看荒漠植物种子是否能够在极端温度下进行萌发及生长。本文对甘肃省兰州市的红砂种子在不同贮藏温度及不同萌发温度下萌发特性进行研究。将红砂种子在15℃、-5℃、-20℃、-30℃、-40℃的冰箱中贮藏一个月,然后放入15℃、20℃、25℃的光

    绿洲农业科学与工程 2017年2期2017-11-02

  • 红砂根系形态和功能特征对CO2浓度升高和降水量变化的响应
    730070)红砂根系形态和功能特征对CO2浓度升高和降水量变化的响应种培芳,姬江丽,李 毅*,单立山,刘晟彤(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目的】探明CO2浓度升高及降水变化对红砂 (Reaumuria soongorica) 根系形态结构及其功能特征的影响,为预测未来荒漠生态系统中CO2浓度升高及降水变化下荒漠植物红砂的生长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参考。【方法】采用盆栽试验和开顶式CO2控制气室,研究了红砂根系形态及功能特征对不同CO2浓度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7年5期2017-11-01

  • 人工模拟降雨格局变化对红砂种子萌发的影响
    拟降雨格局变化对红砂种子萌发的影响单立山,李 毅*,张正中,白 蕾,段桂芳,种培芳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 兰州 730070气候变化改变降雨格局,会影响到种子出苗及幼苗生长,进而影响幼苗的更新动态。为探讨降雨格局变化对典型荒漠植物红砂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利用环境控制生长箱开展了降雨量和降雨间隔时间的双因素控制实验。结果表明:(1)总降雨量增加30%,红砂种子出苗率和发芽势分别平均提高45.69%、39.86% (P0.05)。(3)降雨量增加30%延长降雨间

    生态学报 2017年16期2017-10-13

  • 红砂对大气CO2浓度升高及降水变化的生长响应
    [19-20]。红砂(Reaumuriasoongorica)是荒漠地区优势种植物之一[21],其形态、生物量及生理特性与当地降水条件密切相关[22-23]。那么,在未来大气CO2浓度升高及荒漠地区降水格局变化的形势下,红砂如何响应这些气候变化还未得知。因此,本研究以红砂为对象,利用人工气候箱(OTC)模拟CO2升高,结合降水变化,探讨了其生物量对大气CO2浓度升高和降水变化的响应,以期揭示未来气候变化下的生态适应策略,为预测荒漠生态系统响应全球气候变化提

    草地学报 2017年5期2017-09-13

  • 赤霉素对盐胁迫下红砂种子萌发的影响
    赤霉素对盐胁迫下红砂种子萌发的影响牛宋芳1,2,王利娟1,2,刘秉儒1,2*(1.宁夏大学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宁夏 银川 750021;2.宁夏大学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宁夏 银川 750021)超旱生小灌木红砂是干旱半干旱区优势乡土物种,但是种子依靠萌发繁殖活力较低,研究赤霉素与不同浓度盐交互作用对红砂种子萌发的影响,对于植被恢复和改善我国西部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本试验采用培养皿纸上发芽法,对红砂种子进

    草业学报 2017年6期2017-06-19

  • 2种生境下红砂枝系构型特征
    构型特征,并分析红砂植物构型对其生存的外在环境变异的适应策略。[方法]以荒漠地区超旱生小灌木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为研究对象,选择兰州九州台和张掖临泽2个样点,结合统计检验和分形理论的方法,通过分枝率、分枝长度、分枝角度、枝径比指标来研究2种生境下红砂的枝系构型变异特征。[结果]兰州九州台红砂和张掖临泽红砂的总体分枝率和逐步分枝率差异均不显著,兰州九州台红砂总体分枝率略大于张掖临泽红砂,逐步分枝率呈现出兰州九州台红砂略小于张掖临泽

    安徽农业科学 2017年12期2017-05-30

  • 荒漠植物红砂水势与土壤水分的关系研究
    19)荒漠植物红砂水势与土壤水分的关系研究刘 冰,刘瑞香*,靳 凯(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9)通过对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三个典型红砂群落的红砂水势日变化及其土壤水势和土壤含水率的测定,分析红砂水势与土壤水势和土壤含水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样地的红砂,叶水势存在差异。最高水势值出现在早晨和黎明前后,为-14.69Mpa和-14.26Mpa。最低水势值出现在正午前后,为-18.52Mpa。红砂的叶水势值早晚变化不明显,

    草原与草业 2016年2期2016-11-29

  • 民勤绿洲边缘2种生境红砂种群分形特征及影响因素
    绿洲边缘2种生境红砂种群分形特征及影响因素付贵全1,2,徐先英1,2,*,徐梦莎3,孟源源4,赵 鹏2,刘 江1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 民勤 733000 2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荒漠化与风沙灾害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兰州 730070 3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 郑州 450003 4 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临安 311300以民勤绿洲边缘丘间低地和梭梭林固定沙丘2种生境下红砂种群为研究对象

    生态学报 2016年18期2016-11-28

  • 甘肃中西部地区红砂种群结构及空间格局特征
    甘肃中西部地区红砂种群结构及空间格局特征段桂芳, 单立山, 李 毅, 段雅楠, 张 荣(甘肃农业大学 林学院, 兰州 730070)为了揭示甘肃中西部生态脆弱区红砂种群的分布特点,结合冠幅结构、静态生命表和存活曲线,对甘肃中西部地区3种典型生境条件下红砂种群年龄结构和动态进行了研究,并应用理论分布模型和聚集强度指数进行了种群分布格局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生境条件下红砂种群结构差异明显,山前戈壁红砂种群Ⅰ(0 cm年龄结构; 静态生命表; 存活曲线; 时间

    水土保持研究 2016年1期2016-10-26

  • 红砂叶片和长叶红砂叶片中总黄酮含量测定△
     014040)红砂叶片和长叶红砂叶片中总黄酮含量测定△钮树芳石松利*杨丹(包头医学院药学院包头014040)目的:提取红砂叶片和长叶红砂叶片中总黄酮并测定含量。方法:采用NaNO2-Al(NO3)3-NaOH法显色,芦丁为对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510nm处测定。结果:红砂叶片和长叶红砂叶片中总黄酮的含量分别为19.72mg/g和17.69mg/g。回归方程为A= 12.935c+0.0003,相关系数r为0.9995,在0~60μg/mL范围内线性

    北方药学 2016年2期2016-09-20

  • 水分条件对红砂叶片碳同位素组成与光合特性和分枝生长的影响
    0)水分条件对红砂叶片碳同位素组成与光合特性和分枝生长的影响潘佳,李荣,胡小文*(兰州大学 草地农业科技学院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 730020)摘要: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水分处理对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叶碳同位素组成、光合特性和分枝生长的影响,并进一步调查了自然条件下不同退化程度红砂草地的土壤含水量,分枝生长、叶碳同位素及其关系。结果表明:(1)在盆栽条件下,随土壤含水量的降低,红砂当年生分枝生物量、一级分枝

    西北植物学报 2016年6期2016-08-06

  • 混合盐碱胁迫对红砂种子萌发的影响
    混合盐碱胁迫对红砂种子萌发的影响陈金元,陈学林,满吉琳,郭楠楠(西北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摘要]【目的】 研究红砂种子在混合盐碱胁迫下的萌发行为。【方法】 将2种中性盐(NaCl、Na2SO4)和2种碱性盐(NaHCO3、Na2CO3)按不同的物质的量比配制成pH分别为6.26,8.45,9.09,9.93和10.73的混合盐溶液,在每个pH下又设置盐浓度分别为50,100,200,300和400 mmol/L,以蒸馏水处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5期2016-06-06

  • 兰州市南北两山红砂种群空间格局研究
    兰州市南北两山红砂种群空间格局研究李小刚,付殿霞(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甘肃 兰州 730300)摘要:通过对兰州市南北两山不同海拔、坡向天然生长的红砂种群进行样地调查,结果表明:各坡向的红砂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从阳坡到阴坡呈现出均匀到聚集的变化趋势;红砂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海拔差异表现为山上的均匀分布的程度大于山下的均匀分布的程度;对红砂各年龄阶段的空间分布格局状态进行分析可知,随着年龄的增大,其均匀分布的强度逐渐增加。关键词:兰州市;南北两山;红

    陕西林业科技 2016年2期2016-06-01

  • 沙特第5期军营工程KPA5103地块主楼基础回填红砂技术研究
    于海涛摘要:红砂是沙特阿拉伯王国建筑施工常用的回填材料,回填技术较成熟。红砂回填施工简单易操作、效率快并且成本低廉,本文通过沙特第5期军营工程103地块主楼基础回填红砂的施工,总结施工技术和经验,为红砂回填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了借鉴和指导。Abstract: Red sand is the commonly used backfill material for building construction in the Kingdom of Saudi Ar

    价值工程 2016年8期2016-05-14

  • 红砂不同株型在干旱盐碱胁迫下脯氨酸、丙二醛及抗氧化酶含量的研究
    特 010018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为柽柳科(Tamaricaceae)琵琶柴属(Reaumuria Linn.)的强旱生小灌木,生态可塑性大,且具有很强的抗旱、耐盐和集沙能力[1]。在荒漠植被中,红砂群系分布最广、面积最大,常呈地带性荒漠群落类型,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部干旱荒漠草地,多生长于干旱的砂地、多石砾地及覆沙地上,并且是这类自然分布区的建群种和优势种,同时也是良好的荒漠草场牧草和维持绿洲稳定性的重要植物之一。红砂作为良好

    生物技术进展 2015年4期2015-11-05

  • 土壤水分胁迫对红砂幼苗生长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土壤水分胁迫对红砂幼苗生长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单立山, 李 毅, 石万里, 杨彩红(甘肃农业大学 林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摘要:[目的] 探讨干旱与半干旱区受损红砂种群幼苗适宜生长的土壤水分条件,为红砂植被保护、恢复、重建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红砂幼苗生长及渗透调节物质差异。 [结果] 随土壤水分胁迫程度的加剧,红砂幼苗茎叶总生物量呈明显的减少趋势,其株高呈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而根冠比、根长和根表面积均呈

    水土保持通报 2015年6期2015-03-15

  • 荒漠植物红砂根系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
    070)荒漠植物红砂根系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种培芳,李航逸,李 毅*(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甘肃兰州730070)以抗旱性不同的红砂2个种源2年生苗木为试材,通过盆栽实验,测定干旱胁迫后红砂苗木根系的活力、膜透性(RPP)、脯氨酸(Pro)、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SP)、丙二醛(MDA)含量和抗氧化物酶系(SOD、POD、CAT)的活性变化,并通过灰色关联度法分析了各指标与红砂根系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导致红砂根系活力下降,膜透性RPP和膜

    草业学报 2015年1期2015-02-23

  • 福建平潭青峰老红砂物源示踪分析
    350007)老红砂是中国南方沿海较特殊的第四纪红色风沙沉积,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沿海。前人对“老红砂”的沉积特征和成因进行过广泛的研究[1-12],总体上认为老红砂形成于末次冰期,属于低海面时期,大陆架外露,广袤的陆架砂、海滩砂在强劲的东北风搬运下,在海岸带迎风坡加积,经过冰后期风化作用形成沿海红色风沙沉积。新近研究者对老红砂形成的年代及其搬运的季风状态提出了质疑,张家富等对福建深沪湾老红砂光释光测年研究推测老红砂可以形成于125 Ka BP的末次间冰期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4年1期2014-08-22

  • 盐胁迫下荒漠共生植物红砂与珍珠的根茎叶中离子吸收与分配特征
    迫下荒漠共生植物红砂与珍珠的根茎叶中离子吸收与分配特征赵 昕*,杨小菊,石 勇,何明珠,谭会娟,李新荣(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兰州 730000甘肃省寒区旱区逆境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兰州 730000)西北荒漠地区C3小灌木红砂(Reaumuriasoongorica)和C4半灌木珍珠猪毛菜(Salsolapasserina)在特定环境下混生在一起,分布面积广阔。以采自腾格里沙漠边缘

    生态学报 2014年4期2014-08-08

  • 土壤水分胁迫对红砂幼苗细根形态和功能特征的影响
    进一步进行研究。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属于柽柳科(Tamaricaceae)多年生超旱生小灌木,主要生长在荒漠,半荒漠的山地丘陵,剥蚀残丘,戈壁,是荒漠灌丛植被的主要优势种和建群种之一,其抗逆性强,生态可塑性大,具有很强的抗旱、耐盐和集沙能力;对荒漠地区的生态保护具重要作用[8]。目前,我国对红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地上部分的抗旱生理[9]、解剖 学 特 征[10]、光 合 特 性[11]以 及 种 子 萌 发 等 方面[12],而关

    水土保持通报 2014年6期2014-01-23

  • 不同地理种源红砂幼苗对PEG胁迫的生理响应
    威733300)红砂(Reaumuriasoongorica)为超旱生小灌木,广泛分布于我国干旱荒漠地区,特别广布于西北的半干旱地区,并且是这些自然分布带的建群种和优势种[1]。其抗逆性强,生态可塑性大,具有很强的抗旱、耐盐和集沙能力,对荒漠地区的生态保护具有重要作用[2,3]。红砂幼苗是影响红砂种群更新的瓶颈之一,而水分是干旱半干旱地区重要的环境因子,水分变化将通过影响红砂幼苗进而影响其种群动态。迄今关于红砂抗旱性的研究已有若干报道[4-9],不仅有对红

    草业学报 2013年1期2013-04-10

  • 两个海拔分布下红砂叶片对渗透胁迫的生理响应
    州730070)红砂(Reaumuriasoongorica)是我国荒漠草场中的建群植物和优势植物,作为良好的荒漠草场牧草和维持绿洲稳定性的重要植物之一,红砂具有较高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1-3]。有关红砂渗透调节物质、光合生理及生长发育的研究已有报道[4-6],但是关于红砂在不同海拔及水分状况下抗旱生理比较还缺乏系统研究。在同一地域的不同海拔往往具有不同的生境因子,如不同的温度、光照和降水等,这些不同会影响到植物本身的水分状况、生长发育和抗性生理。当植

    草业学报 2013年1期2013-04-10

  • 河西走廊不同红砂天然群体种子表型性状相关性研究
    进行分析[2]。红砂(Reaumuriasoongorica)属柽柳科(Tamaricaceae)红砂属(Reaumuria)的落叶超旱生半灌木,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在60~300mm、海拔500~3 200m的荒漠、半荒漠的山麓洪积平原、山地丘陵、剥蚀残丘、山前砂砾质和砾质洪积扇、戈壁等地,是干旱荒漠区分布最广的植物种之一,具有固沙、固土的优良特性,以其为建群种的植被群落是干旱荒漠中的主要植被类型之一,是保护干旱荒漠化土地的重要生物屏障[3-5]。但是,由

    草业学报 2013年1期2013-04-10

  • 荒漠植物红砂响应高浓度NaCl的生理机制
    分布的超旱生植物红砂(Reaumuriasoongorica)为柽柳科(Tamaricaceae)红砂属小灌木[1-2],在盐碱地改良、防风固沙及保护绿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3-7];同时,红砂还是荒漠区的优良牧草,以红砂为建群种的草地,是草原化荒漠和典型荒漠地区家畜的主要放牧地[5,8]。红砂属典型的泌盐植物,既具有很强的耐盐性,又有很强的抗旱性,是一种典型的盐生-旱生植物,其体内必然存在耐盐-抗旱的协调机制[6-7],对该机制展开深入研究具有重要

    草业科学 2012年1期2012-03-13

  • 准噶尔盆地红山嘴油砂成藏控制因素及储量计算
    油泉沟分流河道(红砂6);石蘑菇沟分流河道(红砂3);红山梁沟分流河道(红砂13)。受沉积相控制,红山嘴白垩系砂体呈北东-南西向在盆地边缘分布,属三角洲平原沉积,砂体累计厚度3~28m,砂地比10%~80%,砂体相对较厚的部位与三个分流河道对应。大油泉沟分流河道分布于红砂6-红砂25井,主体走向为南偏西,砂体总厚度可达2~22m,单层厚度0.4~5.2m,总层数达8~11层,砂体横向变化快,150m范围内就能从3.5m变化至0m,但纵向上砂体能叠置出现。本

    中国矿业 2011年11期201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