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场

  • 万里维和清恶雷戴正勤:每秒生死“蓝玫瑰”
    穿戴装具准备进入雷场训练时,由于身着厚重密闭的防护服,顶着烈日在训练场上一挖就是数个小时,戴正勤的手先是被磨出血泡,之后又变成厚厚的茧和伤口愈合后的疤痕。她还一度出现皮肤严重过敏,直到半年后才恢复。行前的心理行为训练必不可少。其中凌空跨越、飞跃自我、勇闯天堑等多个环节令戴正勤记忆犹新。在飞跃自我环节中,要求战士爬上一根8米高的铁柱,站在直径只有25厘米的柱顶,腾空抓住1.5米远的悬空吊杠。上柱之前,戴正勤觉得自己肯定能轻松完成任务。但系上安全带向上攀爬时,

    大学生 2023年6期2023-07-05

  • 戴正勤: 每秒生死“蓝玫瑰”
    明确规定,在进入雷场执行扫雷任务前,扫雷官兵必须通过联合国扫雷行动中心扫雷、排爆资质认证。扫雷资质认证的考核主要包括扫雷、排爆两大专业中的探雷器调试、信号源定位、地雷挖掘、雷场救援、地雷销毁、未爆物处理等13个课目30余项内容,采取逐人逐项、连贯作业的方式进行全面考核评估。戴正勤所在的作战工兵连共有3个扫雷小组,每组有十几到二十人不等,只要扫雷小组中有1名成员的单科不合格,或是需要整个小组合作的科目不合格,那全组队员就要继续训练,直到全部通过下一阶段的考核

    大学生 2023年6期2023-06-30

  • “排雷英雄战士”杜富国
    坡县猛硐乡,全乡雷场面积就达14平方公里,涉及耕地2万余亩。位于云南边陲的沙仁寨是有名的“雷患村”,这里随处可见警示牌,常有村民因触雷伤残、死亡,全村87名村民只有78条腿。雷患不除,边境不宁。1992年至1994年、1997年至1999年,我国先后进行过两次中越边境云南段大面积扫雷。2015年夏,云南边境第三次大面积扫雷任务下达,数百名官兵誓师出征,走上雷场。24岁的杜富国也是其中的一员,他在请战书中写道:“我思索着怎样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衡量

    时代邮刊 2022年19期2022-10-17

  • 你退后,让我来!
    月,他在云南坝子雷场进行扫雷作业,面对不明爆炸物时,他对战友艾岩喊出了一句:“你退后,让我来!”突然,一声轰响,现场发生了爆炸。危急时刻,杜富国下意识地倒向战友这一边,自己却被一颗加重手榴弹严重炸伤,失去了双手和双眼,而战友艾岩仅受了一点擦伤。杜富国年仅19岁就报名参军了。他在云南服役时,经常听到身边的老战士讲述边境人民屡遭雷患之苦的故事,他深思良久,决定报名参加第三次中越边境大扫雷活动。经过艰苦的训练,他取得了全优的成绩,如愿以偿成为一名扫雷兵。在雷场

    求学·理科版 2022年7期2022-06-17

  • 杜富国:用生命担当使命的新时代英雄战士
    ,主动请缨,征战雷场。他在申请书中写道:“我思索着怎样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衡量的唯一标准是真正为国家做了些什么,为百姓做了些什么……我感到这就是我的使命!”到扫雷大队后,杜富国训练刻苦扎实,熟练掌握10余种地雷的排除方法,临战训练考核科目被评为全优。为训练探雷针手感,他每天坚持练习上万针,是全队公认的“排雷尖兵”。杜富国经常第一個进雷场、第一个设置炸药、第一个引爆,成为扫雷队排雷最多的人之一,大家都称他是“雷大胆”。在马嘿雷场,面对一枚59式反坦

    党建 2022年5期2022-05-24

  • 反坦克雷场效能分析模型及其仿真分析
    许多专家对反坦克雷场进行了研究。文献[3]利用线性解析模型进行了宽正面智能雷场防线作战效能分析的计算;文献[4]利用随机服务系统理论和概率论方法导出雷场处于各种可能状态的概率,并总结出反坦克雷场作战有效性分析的排队论模型;文献[5]应用高层体系结构思想建立了分布式智能雷作战仿真系统,并采用Monte Carlo法计算反坦克智能雷对坦克毁伤效能;文献[6]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烟火算法,对智能雷场攻击坦克部队的多约束、多目标非线性优化问题进行研究,并验证了算法的优

    陆军工程大学学报 2022年1期2022-01-13

  • 我心中的英雄
    战友们拉着手趟过雷场,你听,那嘹亮的军歌,是对英雄的礼赞。这是国家给予英雄杜富国的评价,亦是杜富国成为我心中英雄的原因。犹记那日下午,我陪着奶奶看电视,电视里沉稳的男声随着五彩的电视屏幕,正缓缓地将英雄杜富国的故事铺述开来。2018年10月11日下午,云南省某雷场进行扫雷作业,作业组长杜富国带领战士艾岩在一个爆炸物密集的雷场搜排时,发现一个少部分露于地表的弹体,初步判断是一颗弹量大、危险性高的加重手榴弹,且下面可能埋着一个雷窝。杜富国马上向分队长报告。接到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21年33期2021-11-17

  • 可撒布信号标记雷系统的研制与开发
    的[1]。早期,雷场的布设主要依靠手工埋雷作业方式,作业时间长且效率低。经过长期发展,诞生了可撒布地雷新概念,广泛采用火炮、飞机以及火箭等布雷手段,极大提高了布雷效率,能够满足大面积和快速布雷的作战要求。我军对火箭布雷装备的研究时间较早,技术水平较高,但目前我军装备的火箭布雷系统对撒布的地雷及形成的地雷场尚不具备定位功能,无法得到准确具体的地理位置信息。在作战过程中,对撒布地雷场的位置掌握不清楚会极大削弱雷场的战术运用效果。在部队训练时,撒布地雷场位置不确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21年7期2021-08-24

  • 以实际行动守护和平
    雷资质。据悉,新雷场是一个防坦克地雷雷场。中国维和官兵按照计划,现场设置控制点、探雷器调试区、植被放置区等区域,标识出安全区域和危险区域,安排警戒到位,雷场清排工作有条不紊。截至6月10日,中国维和官兵已经清排新雷场60平方米,尚未发现任何未爆物。中国第十八批赴黎巴嫩维和多功能工兵分队于去年5月底部署至任务区域,当时主要执行联黎部队赋予的作战扫雷任务,旨在为“蓝线”标识、“蓝线”巡逻、通道维护等行动提供安全保障,确保联黎部队有效遂行其使命任务。今年2月,中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 2020年9期2020-09-22

  • 你退后,让我来!
    月,他在云南坝子雷场进行扫雷作业,面对不明爆炸物时,他对战友艾岩喊出了一句:“你退后,让我来!”突然,一声轰响,现场发生了爆炸。危急时刻,杜富国下意识地倒向战友这一边,自己却被一颗加重手榴弹严重炸伤,失去了双手和双眼,而战友艾岩仅受了一点擦伤。杜富国年仅19岁就报名参军了。他在云南服役时,经常听到身边的老战士讲述边境人民屡遭雷患之苦的故事,他深思良久,决定报名参加第三次中越边境大扫雷活动。经过艰苦的训练,他的成绩全优,如愿以偿地成为一名扫雷兵。在雷场,只有

    求学·理科版 2020年2期2020-04-26

  • 杜富国,2400次生死抉择
    双眼,不得不告别雷场。2015年,中越边境云南段第三次大规模扫雷行动开始。收到组建云南扫雷大队的通知后,杜富国主动递交申请书,从边防团来到扫雷大队,过上了与死神打交道的生活。当双脚踏上这片布满雷场的土地时,杜富国才意识到当地遭受雷患有多严重。在云南省麻栗坡县分布着不少“地雷村”。受地雷危害最深的村子,全村87个人只有78条腿。“为什么要扫雷?就是想还边境人民一片净土,还他们一份安宁。”杜富国穿着厚重的防护服,一次又一次打败死神。他前后进出雷场1000多次,

    意林绘阅读 2019年11期2019-12-19

  • 忠诚担当 敢于牺牲
    南省麻栗坡县坝子雷场扫雷作业时突遇爆炸,他将战友护在身后,用血肉之躯挡住危险,自己却失去了双手双眼。“我感到这就是我的使命……”任何英雄的成长都离不开他生长的环境。杜富国出生在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父亲杜俊为他起名“富国”,想法很质朴,“我没为国家出多少力,希望孩子这一代要为国家多做贡献。”红色土地孕育崇高精神,信仰家庭塑造坚强战士。2010年12月,杜富国入伍,2015年,杜富国志愿加入扫雷大队。他在申请书中写道:“我思索着怎样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

    新湘评论·上半月 2019年8期2019-10-30

  • “你退后,让我来!”
    南省麻栗坡县坝子雷场一声巨响,陆军某扫雷排爆大队战士杜富国将双手双眼永远献给了“为人民扫雷,为军旗增辉”的生死誓言。“你退后,让我来!”生死关头,杜富国毫不犹豫地喊出这一句话,也完成了从一名普通士兵到扫雷英雄的成长和转变。“怕死就不来当兵了,现在人民有需要、国家有号召,我们决不能后退半步”2010年12月,杜富国带着父母的嘱托,从红色遵义出发,踏上了从军路。父亲杜俊年轻时也曾梦寐以求穿上戎装,但因种种原因并未遂愿。父子两代人对解放军怀有特殊的感情。成为一名

    环球慈善 2019年5期2019-10-22

  • “我们趟过的雷场,每一寸都是安全的” 中国扫雷行动
    次大规模扫雷已扫雷场交接仪式在云南省麻栗坡县猛硐瑶族乡举行。 16日下午,雷区移交现场来了一位拄着拐杖、背着孙子的老人盘金良。他是猛硐乡长地村人,知道雷区要移交给当地老百姓,他特意骑着摩托车赶了8公里的山路来探望官兵们。 “我两次被地雷炸伤,失去双腿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盘金良说,现在他用上了假肢,“无论多难,也要勇敢面对啊”。 在雷区移交现场,看着扫雷官兵手拉手、肩并肩,一起蹚过已扫的雷区,用脚步丈量这里的每寸土地,盘金良的眼睛湿润了。他既

    今古传奇·人物版 2019年1期2019-09-10

  • 和平年代,他们是离死神最近的人 雷患“终结者”
    雷患,为战友血染雷场。” 有人说,扫雷官兵走的是“阴阳道”,过的是“鬼门关”,使的是“绣花针”,拔的是“虎口牙”。也有人说,扫雷官兵是“刀尖上的舞者”。大家都说,和平年代,他们是离死神最近的人。他们直面生死考验,不畏艰难困苦,常年奋战在死亡地带。他们,让数十年的雷患得以消除,边民生命安全得以保障,田地得以耕作…… 让“死亡地带”变成“和平之地” 杜富国现年28岁,是贵州省湄潭县人,2010年参军入伍。2015年,中越边境云南段第三次大面积扫雷行动开始。

    今古传奇·人物版 2019年1期2019-09-10

  • 为人民绽放青春
    南老山西侧,坝子雷场,杜富国在清理深藏地下30多年的一颗手榴弹时,突发意外,手榴弹瞬间爆炸。为保护一起执行任务的战友,杜富国双手炸飞、眼球震碎。2019年5月22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杜富国“时代楷模”荣誉称号。藤葛交织,森林茂密。历经战火洗礼的云南省文山州老山主峰,如今以独特的亚热带山岳丛林风光,迎接着四面八方的来客。1991年11月出生的杜富国是贵州湄潭人,中共党员,2010年12月入伍,成为陆军某扫雷排爆大队的一名战士。他曾进出雷区千余次,排除爆炸物

    人民画报 2019年6期2019-09-10

  • 用热血和生命践行雷锋精神的“时代楷模”
    到,这里是昔日的雷场,陆军某扫雷排爆大队战士杜富国就是在这个地方负伤的。2018年10月11日,杜富国在扫雷行动中发现1枚加重手榴弹。他立即让同组战友艾岩退后,独自上前查明情况。突然,一声巨响,杜富国下意识地向艾岩方向一侧身,挡住了手榴弹爆炸后的冲击波和弹片。战友得救了,他失去了双手和双眼。人们注意到,就在杜富国这次受伤前两个星期的2019年9月28日,习主席在参观抚顺雷锋纪念馆时强调“雷锋精神是永恒的”,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对雷锋精神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雷锋 2019年7期2019-07-22

  • 杜富国:生死雷场的战斗者
    着老山西侧的坝子雷场。正是在这块地雷、炮弹密集的雷场,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四队中士杜富国在处理一枚67式加重手榴弹时突遇爆炸,为保护战友,失去了双手双眼。富国受伤的2018年10月11日是一个大雾天。经过3年的奋战,中越边境第三次大面积扫雷行动已经接近尾声,坝子雷场是需要他们人工搜排的最后一块雷场。当天上午,扫雷四队进行了爆破作业。中午休息时,杜富国还到小山坳里的小溪边摘折耳根,洗净切好,拌上作料,大伙儿一尝,都说味道好。坝子雷场是当年老山主战场的阵地

    高中生·青春励志 2019年6期2019-07-15

  • 热词素材解读:青年观
    行动中,面对复杂雷场的一枚加重手榴弹,他让同组战友艾岩退后,独自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身负重伤,失去了双手双眼。这名年轻的“90后士兵”,三年来1000余次进出生死雷场,拆除2400余枚爆炸物,处置各类险情20多起。从走上雷场开始,“让我来”就贯穿了杜富国的扫雷生涯。杜富国负伤时对艾岩说的最后一句话,就是“让我来”。这句简单的话,凝練着一名士兵的崇高品质,见证着一名扫雷兵的英雄传奇。@人民网:“让我来”,是面对任务勇于承担、敢于负责的宝贵品格,蕴含着迎难而上

    第二课堂(初中版) 2019年8期2019-07-15

  • 杜富国 舍己救人的排雷战士
    行动中,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杜富国对战友喊出“你退后,讓我来”,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英勇负伤,失去双手和双眼,同组战友安然无恙。11月24日,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为扫雷英雄杜富国颁授一等功奖章和证书。国防部评价说:杜富国同志面对危险、舍己救人,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新时代革命军人的使命担当。颁奖辞:你退后 让我来六个字铁骨铮铮以血肉挡住危险哪怕自己坠入深渊无法还给妈妈一个拥抱无法再见妻子明媚的笑脸战友们拉着手趟过雷场你听 那嘹亮的军歌是对英雄

    晚晴 2019年3期2019-07-08

  • 基于遗传算法的反坦克智能雷场作战方案规划
    分析。反坦克智能雷场作战方案的研究一方面可以提高雷场的防御能力,另一方面能够增强对入侵坦克打击能力,实现反坦克智能雷场作战效能的最优化。遗传算法起源于对生物系统所进行的计算机模拟研究,而后被广泛应用于解决非线性优化问题、图像处理、自动化控制、生产调度问题等[4]。本文将遗传算法与特定对抗环境相互结合,建立了反坦克智能雷场作战方案优化模型,对最大限度的毁伤敌方坦克,提高智能雷场作战效能具有重大意义。1 反坦克智能雷场作战方案建模以遗传算法为基础,系统的研究反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2019年6期2019-07-05

  • 杜富国:临危不惧的排雷战士
    战友们拉着手趟过雷场,你听!那嘹亮的军歌,是对英雄的礼赞!人物事迹2018年10月11日下午,在边境扫雷行动中,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杜富国对战友喊出“你退后,让我来”,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英勇负伤,失去双手和双眼,同组战友安然无恙。杜富国的伤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人们通过各种形式向他表达慰问。国防部评价他:杜富国同志面对危险、舍己救人,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新时代革命军人的使命担当。多維解读1.无私奉献,人民英雄他是扫雷兵的骄傲,他是新时代的英雄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9年18期2019-07-01

  • 你好,富国;你好,英雄!
    、热血抛洒在这片雷场,用双手双眼换来了这片净土,换来了战士的无虞。尽管半年时间过去,那声惊天巨响已随风逝去,但是,他的故事仍然被这里的人们口耳相传着,从此,“杜富国”三个字,深深地烙印在这片雷场。时隔半年,记者再次踏上富国受伤的雷场,已经清扫移交地方政府的这片土地上,小草正在破土而出。在富国负伤的地方,村民盘金良看着眼前的土地,充满希望:“等这块地种上茶叶、草果或者芭蕉,我们就不用再冒险去雷区了。这土地,是我们猛硐乡村民们的希望。”当记者将村民们的感激之情

    遵义 2019年12期2019-06-21

  • 生死雷场
    着老山西侧的坝子雷场。正是在这块地雷、炮弹密集的雷场,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四队中士杜富国在处理一枚67式加重手榴弹时,突遇爆炸,为保护战友,失去了双手和双眼。杜富国受伤的2018年10月11日是一个大雾天。经过3年的奋战,中越边境第三次大面积扫雷行动已经接近尾声,坝子雷场是需要人工搜排的最后一块雷场。当天上午,扫雷四队进行了爆破作业。中午休息时,杜富国还到山坳里的小溪边摘折耳根,洗净切好拌上作料,大伙儿一尝,都说味道好。扫雷大队四队官兵在天保口岸4号洞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2019年3期2019-06-18

  • 基于最优化的广域雷场空间多节点坐标修正算法*
    6)0 引言智能雷场是在传统雷场基础上的新型信息化地雷武器系统,将传统不动雷提升为具有按照指令布局、通道自动封锁等信息处理能力的活动雷[1]。针对室外活动节点,传统方法采用GPS进行定位,而在野外环境下,普通GPS模块的定位精度在10 m~15 m。在广域雷场空间中,为实现有效区域封锁,活动雷投放密度较高,各活动雷间距离小于3 m。基于成本和定位精度考虑,在每个活动雷中集成了UWB测距模块,其价格较为低廉,测距精度为米级。只在部分活动雷内部集成了GPS模块

    火力与指挥控制 2019年1期2019-06-15

  • 老山又见“老山兰”
    长着,绿意盎然。雷场移交后,村民盘金良不止一次来到这片土地,踏着这片曾经的“魔鬼地域”,他的心里五味杂陈。他有一块地就在雷场附近,杜富国和战友们在排雷的时候,盘金良不仅时常过来探望,有时还会为战士们带上吃的、喝的,“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为我们排雷,深受雷患其害的我们,只能为他们做点细微的事情。”为了生存,来到雷场禁区摘草果的盘金良,接连被爆炸物夺去了双腿,对雷患深恶痛绝。如今,这片土地再也没有爆炸物,是一片可以种下希望的土地,盘金良打心底里笑了。“以前,这片

    遵义 2019年11期2019-06-12

  • 岁月静好,因为有人负重前行
    布的161个混乱雷场,面积约289平方公里。为了保障边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从1992年至2008年,云南省军区先后组织了2次中越边境云南段大面积排雷和1次勘界排雷。2015年11月起,云南省军区扫雷指挥部组织进行了第三次较大规模排雷,彻底解决30多年前战争中遗留的中越边境“雷患”问题,促进沿边开放,拓宽“一带一路”通道。2018年11月16日,中越边境云南段已扫雷场移交仪式在麻栗坡县猛硐乡坝子雷场举行,扫雷大队官兵们高唱嘹亮军

    当代贵州 2019年2期2019-06-06

  • 扫雷英雄杜富国:用血肉之躯为战友挡住爆炸
    山西侧3公里处的雷场组织扫雷作业。战士杜富国在探雷器的引导下,发现1枚露出部分弹体的67式加重手榴弹,经请示分队长后,作为党员和组长的他,要求身旁的同志后退,正当他探明情况时,手榴弹突然爆炸,导致其身穿的防护服被炸成棉花状,所戴头盗被掀翻,造成其双手截肢、双眼眼球摘除、身体正面大面积创伤。在手榴弹爆炸的瞬间,杜富国的身体向左倾斜,阻挡了扑向同组搜排战士艾岩的冲击波和弹片,避免了身边战友遭受更大的伤害。杜富国入伍8年来,始终把个人理想融入从军报国实践,主动申

    云南画报 2019年1期2019-03-08

  • 生死雷场
    着老山西侧的坝子雷场。正是在这块地雷、炮弹密集的雷场,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四队中士杜富国在处理一枚67式加重手榴弹时,突遇爆炸,为保护战友,失去了双手和双眼。杜富国受伤的2018年10月11日是一个大雾天。经过3年的奋战,中越边境第三次大面积扫雷行动已经接近尾声,坝子雷场是需要他们人工搜排的最后一块雷场。当天上午,扫雷四队进行了爆破作业。中午休息时,杜富国还到山坳里的小溪边摘折耳根,洗净切好拌上作料,大伙儿一尝,都说味道好。坝子雷场是当年老山主战场的阵

    读者 2019年3期2019-01-28

  • 刀尖上“舞蹈”的扫雷兵
    他每天面对的除了雷场的凶险,还有对家乡的思念。而他说,只想把扫雷这件事做好,履行自己作為一名战士的使命。30年前的战争中,黎以双方在这片土地上布下了上万枚地雷,使其成为生命的禁区。一直以来,地雷给当地人的生命和财产造成极大威胁,也给驻守在此的维和部队带来了严重影响。李文斌所在的中国第十六批赴黎巴嫩维和多功能工兵分队的扫雷官兵,身穿20多斤的防护服,在这片荆棘遍布、杂草丛生、蚁蝎横行的“死亡地带”里穿行。他们是如此的小心谨慎,因为迈出的每一步都事关生死;他们

    故事家·花开不败 2018年7期2018-09-10

  • 解放军扫雷26年:边境雷患全部清除
    西段最后一块深排雷场已被搜排完毕。这次扫雷行动清除了历史遗留雷患,为拓宽面向东盟门户,推动广西融入“一带一路”战略通道,实现边疆地区长期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展示出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形象。4轮集中扫雷历时26年2018年10月25日,广西凭祥法卡山地区,经过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旅连续鏖战,中越边境广西段最后一块深排雷场已被搜排完毕。扫雷官兵手拉手徒步蹚过雷场,将不存在任何残存雷障的6万多平方米土地移交当地政府。这标志着横亘

    新传奇 2018年47期2018-08-09

  • 这些中国年轻人用生命扫雷,从昨天到今天
    吗?只有亲自越过雷场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心顶到嗓子眼,头挂在裤腰上”的紧张心情和巨大心理压力,而那些在雷场上的年轻人每天都过着这样的日子。背景链接:据媒体报道,中越边境广西段,东起东兴市境内北仑河入海口,西至那坡县境内的各达山,边境线全长637公里,占中越边境线总长的47.3%。在那里有20多种百万余枚地雷,形成386片雷区,分布在近3000万平方米的国土上。在中越边境云南段约28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埋没”着约130万余枚地雷、48万余枚(发)各类爆炸

    青年与社会 2018年13期2018-06-22

  • 一种雷场协同探测智能决策模型研究*
    层出不穷,传统的雷场很容易被清扫,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均在着力提高其智能化和信息化作战水平,将计算机、自主网络、激光、红外、微波等高新技术应用其中。地雷已经从传统被动攻击目标的武器,发展成为能够自主探测、识别、定位和主动攻击敌坦克、装甲车辆目标、作战人员,甚至是滑行中的飞机目标及低空飞行武装直升机等多种目标的网络赋能自主攻击武器,反装甲智能封控弹药就是其典型代表[1]。反装甲智能封控弹药由发射装置(含探测组件)和敏感子弹组成。作用原理如图1所示,当目标接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18年6期2018-06-05

  • 南疆勇士战“雷魔”
    随扫雷队官兵踏上雷场,亲历他们惊心动魄的排雷险情,见证他们征服“死亡地带”的英雄壮举……战争的硝烟虽已远去,死亡的幽灵仍在游荡。数万枚“沉睡”在广西中越边境线上的地雷,恶魔般吞噬着人们的生命,成为当地固边富民的巨大障碍。“3、2、1,起爆!”2017年11月27日上午,广西凭祥叫隘关口附近,随着南部战区陆军参谋长韩鹏少将一声令下,爆炸声顿时响彻云霄,山林中硝烟滚滚。这“轰隆隆”的爆炸声,标志着中越边境广西段新一轮大规模扫雷行动正式启动。据此次扫雷行动总指挥

    党建 2018年5期2018-05-16

  • 周文春,与地雷“暗战”26年
    排雷战士在4号洞雷场进行爆破。中午1点多,扫雷大队政委周文春和战士们返回了营地。周文春个子不高,皮肤黝黑,汗水打湿了头发,走起路来步伐有力,眼睛不大但目光坚毅,身上的荒漠迷彩服凸显出军人气质。午饭2点才开始,周文春和七八个战士围坐一桌,他的碗盘边放着一小碟辣椒酱。作为四川人,周文春就好这口辣。“我前18年生长在四川,后32年生活在云南,但我的口味没变。”2017年12月6日,周文春(右)在云南文山州麻栗坡县董干镇边境大火焰山雷场现场指挥。从1992年至今,

    环球人物 2018年7期2018-04-23

  • 在老山,见证生死线上的无悔青春
    进骷髅标志后面的雷场,有一个近70度的陡坡,所有官兵都要沿着这个陡坡下到排雷作业区,坡中间只有一条仅一人宽的通道,这个陡坡就是雷场,我甚至看到通道两边散落着的地雷,开始感到恐惧。一条绳子绑在坡顶的树上,我跟排雷官兵一起抓着绳子向坡底缓慢移动。这个陡坡没有一级台阶,大家只能靠这根绳子稳住身体。一名战士在身后不断提醒我:“要当心,脚下要踩稳,一定要慢!”战士们说,在这个陡坡上,踩到一颗小石头都有可能滑倒,如果摔出通道,就可能触雷丧命。周 磊新华社云南分社官兵们

    中国记者 2018年1期2018-02-28

  • 他们是和平年代离死神最近的人 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边境扫雷排爆记事
    峰,再次踏入生死雷场。为参加扫雷,二队原教导员杜文凯,申请留队继续扫雷。曾多次参加国际维和扫雷行动的扫雷大队四队队长李华健、一队班长刀海龙、三队战士王家贤等官兵,争着上雷场。“能亲手扫除祖国雷患,值!”家就在雷场边的扫雷大队四队班长刘贵涛,一家人曾饱受雷患之苦:爷爷触雷牺牲,表哥、姑姑被地雷炸伤。原本在外地服役的刘贵涛,得知扫雷大队组建的消息后,第一时间申请加入扫雷大队。为人民吃苦冒险,值!在雷场,地雷等爆炸物种类繁多、交织混埋、辨识难度大。因年代久远,部

    环球慈善 2018年12期2018-02-01

  • 中国赴黎维和部队首次同时获得联合国扫雷、排爆两项资质
    核场严格按照真实雷场设置,任何一个细微的不规范动作都会导致资质认证失败。另外,考官还随机设置诡计雷、未爆弹等多种复杂情况,随机抽问各作业程序的相关规定以及如何处理突发情况等内容。在三天时间里,参考的69名中国官兵沉着冷静,依靠精湛的技术和过硬的素质,顺利通过了考核。中国维和官兵不日将奔赴黎巴嫩和以色列边境地区,对“蓝線”雷场163个点位进行全面勘察,为下一步进行雷场清排和通道维护做好准备。

    世界知识 2017年13期2017-08-01

  • 南国边陲一工兵 ——记广西军区某排雷队班长杜占龙
    万多平方米的边境雷场,当地人对它唯恐避之不及。而就在此刻,广西军区某边防团三级军士长杜占龙与战友们一起,勇敢地向它发起挑战。寒风中,这位曾参加过2008年勘界立碑大排雷、10余次经历生死考验的雷场勇士,身着防护服、手持探雷器小心翼翼地进入雷区,一边仔细搜排残留地雷,一边在安全地段插上小黄旗,不一会儿脸上便渗出层层细密的汗珠。又一回勇闯雷场,再一次出生入死。出征之前,杜占龙举起右手,在国旗下郑重宣誓:扫除残留雷场,为边疆开出更多和平的土地。与死神掰手腕雷场

    军营文化天地 2016年4期2016-12-07

  • 程俊辉用生命为人民扫雷
    雷三队按计划进行雷场作业,程俊辉主动到最危险的陡崖搜排,当他发现一枚绊发雷引信,正全神贯注排除时,脚踩的山石突然崩塌,跌落谷底受伤,经抢救无效光荣牺牲。中越边境雷场素有“死亡地带”之称,至今还有51片雷区、95个雷场,残存几十万枚地雷、炮弹等各式爆炸物,“地雷村”“死亡谷”遍布边境,这里是世界上最危险的混合雷场。2015年初,国务院、中央军委赋予云南省军区中越边境第三次大扫雷任务,一场特殊的战斗就此打响,正在参加野外驻训的程俊辉得知这个消息,第一个向组织递

    云南画报 2016年12期2016-02-06

  • 中越边境史上三次大扫雷
    可安全使用,标示雷场82处,开辟60条边贸通道和25个边境贸易点。但主战场上还有大面积雷场,数百万亩良田不能耕种。◆第二次扫雷(1997-1999年):世界军事史上最大规模扫雷行动1997年开始,云南和广西边境地区展开世界军事史上最大规模的扫雷行动,一共扫除地雷50多万枚、爆炸物18万多发(件),中越边境地区有102.8平方公里的雷场面积被清除。这次扫雷行动还以封围标示的方式,将未排除的地雷和爆炸物的159.46平方公里土地圈列起来,防止边民误入。自此,人

    南方周末 2015-11-122015-11-12

  • 一枚地雷20元,清除它需要6000元
    布的161个混乱雷场,面积约289平方公里。2015年11月3日下午,云南省军区扫雷指挥部在马关县举行誓师大会后,四百多名排雷兵走进雷场。中越边境第三轮大规模排雷行动开始了。一片地势相对平缓的雷场上,几名官兵遥控指挥清障车缓缓开进,对地雷等各类爆炸物进行排除。紧随其后,一部机器人沿着清障车走过的路线向前探排。“雷的种类多,密度大,这是中越边境扫雷面临的困难之一。”一名排雷指挥员介绍说,不同种类的地雷引发原理不一样,排爆手段也不同。这些由多型号地雷组成的混合

    南方周末 2015-11-122015-11-12

  • 基于斯坦纳树的雷场网络大面积损坏修复策略
    1)0 引言智能雷场一般通过人工布设预先设置在具有一定正面、纵深和布雷密度的场地。如图1所示,以无线传感器网络为基础的雷场网络在战场环境下易受到敌方爆破扫雷、电磁扫雷等破坏性攻击,而导致大面积的雷场节点通信功能损坏,网络被分割成若干个互不相连的部分,智能雷场失去了整体协调攻击地面装甲目标的能力。图1 被分割为数个互不相连的部分的受损雷场网络示意图Fig.1 Articulation of a damaged minefield network that w

    兵工学报 2013年2期2013-02-23

  • 基于智能代理的雷场自修复策略
    )0 引言传统的雷场一旦部署就无法调整,在现代多种扫雷手段面前,已经达不到理想的封锁效果。为解决上述问题,智能自修复雷场中各个地雷不但具有自主移动能力,而且具有目标识别、定位和通信能力,一旦雷场因作战消耗或敌方扫雷出现缺口,雷场能判断缺口,根据相应的修复策略自主移动地雷填补缺口,重新恢复对作战区域的封锁[1]。目前自修复雷场系统由美国几家公司共同研究,美国Sandia公司采取的修复策略为蜂窝式修复,该方案最终达到的理想效果是节点之间为无缝分布,即两节点间的

    探测与控制学报 2011年6期2011-08-21

  • 基于超声波的雷场节点分区域识别定位方法
    的飞机[1]。但雷场会因敌方排雷、扫雷、攻击目标有效爆炸或其他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而使雷场中某些地雷受到破坏,造成雷场中出现缺口,这样必然会影响雷阵对目标的探测、定位和区域封锁效果,应采取相关措施对缺口进行侦测和修复。而雷场变化应急最直接、最快的办法是对雷场节点周围的相邻节点的掌控与定位,一旦节点消失,周围的邻节点能快速感知,并采取措施去填补或修复,这就要求其邻雷定位方法能适应雷场快速反应,能在雷场节点相对静止的状况下,侦测邻雷位置;同时要求定位装置体积较小

    探测与控制学报 2010年3期2010-08-21

  • 走过雷场
    地雷的死亡地带—雷场。心,怦怦直跳,眼睛眨也不敢眨一下地盯着被火烧焦的地面。这可是我第一次上雷场啊!穿着气垫鞋,小心翼翼地迈出每一步;虽然地势很不平坦,但经过严格训练的我,依然站得很稳,探雷器贴近地面缓缓移动,探雷针重复几万次地每三厘米探一针。现在,我不必担心那些可恶的绊发雷带来的威胁—绊线已被炸断,那些设在地面上、一碰就响的触发雷、抛撒雷也早已被冲击波引爆了。现在就剩下那些设在地下的诡雷了。它们看不见,稍有不慎,踏上了就会爆炸。上雷场前,曾参加过第一次云

    中国青年 1998年4期1998-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