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枕

  • 古人如何过夏天
    聪明的古人发明了瓷枕来当助眠工具。虽然瓷枕用起来比普通的棉质枕头要凉快得多,但枕着这样的枕头睡觉会舒服吗?由于古代人都留着长头发,所以不会觉得硌得慌。况且他们也不是直接睡在瓷枕上,而是垫上一些类似于枕巾的软垫子。瓷枕在隋代时就出现了。早期的瓷枕是方方正正的。到了宋代,出现了各种造型各种款式的瓷枕。你瞧,这件定窑白釉孩儿枕———孩童眉清目秀,神情悠闲得意。他身穿长袍,外罩坎肩。两只胳膊环抱垫起头部,两个小脚丫儿交叉上翘,可爱极了!如果你觉得光靠瓷枕还是不能带

    小学生作文·小学中高年级适用 2023年8期2024-01-08

  • 浅析唐、宋、元时期分布在中国南北地区的瓷枕*
    日常的生活用品。瓷枕,是我国古代的夏季纳凉寝具,北宋张耒在《谢黄师是惠碧瓷枕》诗中说:“巩人作瓷坚且青,故人赠我消炎蒸,持之入室凉风生,脑寒发冷泥丸惊……”瓷枕在用途上分为医用枕、实用枕、随葬冥器,其适用范围存在于宫廷和民众之中。自隋代开始,瓷枕就在华夏民族的历史上烧造和流行了将近千年之久,在国内分布在北方和南方窑口,形成了南北竞秀的局面。日本著名的民艺学家柳宗悦指出:“材料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器物的功能,不合适的材料会影响器物的作用,这是决定性的,如何最佳地

    陶瓷 2023年9期2023-11-05

  • 南越王博物馆宋代瓷枕艺术特征与现代应用研究
    南越王博物馆唐宋瓷枕的艺术特征具有一定影响,分析其丰富瑰丽的色彩、多变大方的造型、细致优美的纹样,不仅体现了时代背景下的艺术与民俗特征,还有利于创新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的现代应用。1 南越王博物馆宋代瓷枕历史背景枕的起源可追溯至商朝,推广于春秋战国,记载于各个朝代的诗歌著作中,如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所述“寤寐无为,辗转伏枕”[1],就是将人之情感赋予枕中,隐喻爱情与思念,此外,还有《孔雀东南飞》《楚辞•九辩》《论语•后梁均王贞明五年》等多篇诗歌著

    流行色 2023年7期2023-09-25

  • 瓷枕
    最幽宜”,可见这瓷枕多么销魂多么解暑了吧。瓷枕出现在隋朝,由于枕头是离自己最近的一个物件,其质地又十分的坚硬,所以人们也会在上面刻上一些字句来警醒自己,比如“为争三寸气,白了少年头”“过桥须下马,有路莫行船。未晚先寻宿,鸡鸣早看天”这样的一些话语,那么一早起来看到这些字句也会若有所思。古人相信高枕无忧,而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瓷枕能够方便女性,古代的女人在睡觉的时候并不是将所有的发髻散开,这樣的话第二天也不好打理,而是散开一部分,而瓷枕也不会和头发有任何的黏性

    文萃报·周五版 2023年31期2023-08-13

  • 民国时期磁州窑的新彩花鸟纹瓷枕
    国时期制作的新彩瓷枕之造型、纹饰、工艺等方面的赏析,揭示民国时期新彩瓷枕生产烧造的历史背景、工艺特点和时代特征,进而探究新彩瓷在这个历史时期的成因与发展演变,并对瓷枕上出现的吉祥纹饰和题款进行分析和解读,以了解民国时期人们的审美取向和生活特点。关键词:磁州窑;新彩;瓷枕;装饰工艺;艺术风格彩绘瓷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可谓源远流长,最早的彩绘瓷可追溯到六朝时期的釉下点彩装饰,这一装饰方法出现在西晋晚期,流行于东晋,装饰颜色为褐色。宋金时期北方瓷窑中出现了在瓷器釉

    东方收藏 2023年3期2023-06-09

  • 斯兆祯祥披图以望
    键词:宋金时期 瓷枕 磁州窑 兔纹兔纹是宋金磁州窑瓷器的特色纹饰之一,通常以一伏兔形象为画面主体,头或朝向前方,或做回首状,周围多伴有芦苇、蒲公英等植物。河北博物院藏的一方白釉剔花瓷枕,上有墨书“政和八年(1118)二十三日记之”,为较早的纪年器;较晚的纪年器可见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元代“至元六年”(1269)墨书三彩兔纹盘。由此可见,此类独立的兔纹在北方磁州窑系统流行了百余年,间跨金朝一代,历久不衰,其画面表现、元素组合、内涵流变等值得探究讨论。一、北宋晚期

    收藏家 2023年1期2023-05-30

  • 由一件元代磁州窑白釉黑彩人物故事纹瓷枕说开去
    时期是其鼎盛期。瓷枕是我国古代的夏季寝具,最早出现于隋代,宋金元是其主要流行期,明代以后逐渐衰落。瓷枕是磁州窑的主要典型器物之一,产量大,造型多样,在大江南北广为流行。元代以后,磁州窑装饰艺术达到一个新高度,逐渐完成工匠画向文人画的转变,题材丰富多彩,有山水、人物、诗词曲赋等,反映当时社会思潮及流行趋势。关键词:磁州窑;白釉黑彩;瓷枕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3.06.0080 前言“久夏天難暮,纱橱正午时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6期2023-05-30

  • 宋代瓷枕大量出现的原因研究
    333000一、瓷枕的发展历程瓷枕作为日常生活中的寝具,随着时代变迁,它的材料、形式和装饰也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特征。[1](一)隋唐时期瓷枕并非宋代独有,从现有出土文物看,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瓷枕是1956年河南省安阳隋代张盛墓中的箱形瓷枕。唐代出土的瓷枕,形制较小,种类单一,主要以三彩瓷枕和绞胎枕为主,它们与唐代其他瓷器,如:壶、盘、罐等,无论是装饰手法还是所用颜色都如出一辙,因此,从瓷枕的造型、表现形式以及釉料的使用也可说明一个时代的审美倾向和社会生产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3年2期2023-04-15

  • 以蔚县博物馆睡人瓷枕为例探究清代瓷枕的装饰技法
    历史发展过程中,瓷枕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艺术品类。在我国历史文物中,瓷枕被划分为陶瓷艺术类型,不管是其外在形象的图案和造型,都具有丰富的艺术价值,其内在的思想也蕴含着非常丰厚的文化价值。瓷枕不仅能够为炎炎夏日带来清凉舒爽的感觉,同时也兼具了传播文化及思想的社会功能,更具有一定的审美功能。1 清代瓷枕的成形方法1.1 瓷枕的发展1957年在河南省信阳市长台关一座战国楚墓中发掘出土了一个竹枕,这是我国考古发现的最早的枕具,这一考古发现说明早在春秋时期我国人民已经普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2期2023-03-13

  • 黑白之美:磁州窑白釉黑彩瓷枕的艺术特色研究
    日常生活,尤其以瓷枕最为出名。作为老百姓最为常用的生活器具,瓷枕具有广泛的生活题材、多样的装饰技法和质朴的艺术造型,全方位地反映了当时社会风情和民间风俗,也为后世考究中国陶瓷的发展历史、艺术地位留下了有力的证据。本文以磁州窑白釉黑彩瓷枕作为具体案例,对磁州窑的艺术特色进行研究。1 磁州窑与瓷枕的历史起源概述1.1 磁州窑的发展历史古代磁州,东临北朝政治中心,西接京师繁华之地,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极为发达的经济文化。自北齐始,凿响堂山石窟。隋开皇十年(590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15期2022-09-15

  • 浅析宋金磁州窑瓷枕的变迁及原因
    )1 前言磁州窑瓷枕是古代我国北方陶瓷艺术的一朵奇葩。在近现代的相关研究里,笔者发现大部分学者选择去探究宋元磁州窑瓷枕的变化,关于金代的研究占比不大。金代传国不过120 年,期间几经战乱,留给艺术发展的时间确实短暂。但从考古出土和留存的文物来看,宋金时期磁州窑瓷枕的变化巨大,甚至金代的磁州窑较前代更加繁荣。本文概括总结了宋金时期磁州窑瓷枕的一些变化,并尝试从社会历史方面对这些变化进行分析。2 宋金磁州窑瓷枕在造型方面的变化在北宋前期,磁州窑作为民间窑口,主

    佛山陶瓷 2022年8期2022-09-01

  • 宋代磁州窑瓷枕的纹饰研究
    项薇摘 要:陶瓷枕是我国古代瓷器文化中的重要一环,也是研究我国古代人民生活以及社会民俗的重要佐证物质资料之一。瓷枕发展萌芽于隋唐,繁荣于宋金,宋代北方最负盛名的磁州窑产出的瓷枕极赋特色,展现了宋代社会的政治文化与民俗文化。本文通过对文献资料的综合研究,归纳整理宋代磁州窑瓷枕的纹饰造型,以小见大,从瓷枕的纹饰变化过程展现宋代社会的文化变化。关键词:瓷枕纹饰;磁州窑;宋代社会文化一、 宋代磁州窑瓷枕发展的历史演变(一)宋代磁州窑的发展概述古磁州地区,盛产矿物质

    现代青年·精英版 2022年7期2022-05-30

  • 韩城市博物馆馆藏部分瓷枕赏析
    ,收藏着多件古代瓷枕,多属宋、金、元三个朝代。这些瓷枕形式多样、造型独特、装饰丰富,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关键词:韩城市博物馆;瓷枕;文化瓷枕是中国古代瓷器造型中较为流行的一种,枕上用彩釉绘成精美的图画或题有诗句,最初是作为陪葬的冥器,后又作寝具和诊脉之用。枕的起源很早,其字从木,应是古人以木代枕发展而来。瓷枕的制作始于隋代,盛行于宋元,明清时期随着更为优异的制枕材料的出现,也就慢慢地退出了历史舞台。在韩城市博物馆,收藏着多件古代瓷枕,分属宋、

    东方收藏 2022年1期2022-02-23

  • 运城博物馆馆藏宋辽金瓷枕赏析
    石忠摘 要:宋代瓷枕作为我国古代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文学等价值。宋金时期是山西瓷窑发展的鼎盛时期,近年来山西地区出土大量宋辽金时期瓷枕,形制多样的造型和丰富多彩的装饰技法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是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生活习俗的重要实物载体,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关键词:馆藏;瓷枕;赏析枕的使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目前的考古发掘资料来看,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就出现了最早的石头枕,如湖北黄冈螺蛳山遗址M9∶4墓主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18期2021-11-18

  • 古人的瓷枕为何又高又硬
    人类使用的石枕。瓷枕从唐代开始广泛流行,宋代达到鼎盛,明清时期逐渐衰微,直到20世纪才退出历史舞台。从现有的资料来看,瓷枕陪伴人们入睡至少有1000多年的历史。睡瓷枕这么不舒服,为什么能够流行这么久呢?它的魅力在哪儿?我们可以从瓷枕的使用痕迹、现存的文献图像资料和出土的实物等方面判断它的实用性。瓷枕最重要的功用,在于夏天纳凉。没有空调的夏天该怎么熬过去呢?古人通风、打扇、铺簟、用冰,还有一样消暑神器——瓷枕。夏日炎炎,午后的时光又如此漫长,冷冰冰的瓷枕正适

    文萃报·周五版 2021年30期2021-09-05

  • 漯河地区遗存唐宋金瓷枕探析
    此留下了一些珍贵瓷枕。现遴选漯河市博物馆馆藏瓷枕进行分析。一、唐代瓷枕唐绿釉黑花搅胎团花纹瓷枕(图1),枕长约15 cm,宽约11 cm,高约7.7 cm,重750 g,枕的一端有残缺和磕破,留有一长约5cm宽约4cm不规则缺口。“唐代瓷枕较小,造型分为箱形和兽形两类。”[3]漯河市博物馆所藏瓷枕造型小巧,属于唐代最常见的长方形委角枕。枕面前低后高,为圆角等腰梯形。器身罩绿釉,釉色肥厚,釉面纹片细小、紧密,底部平整,近底边有一环积釉。胎骨为两种泥料绞合而成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4期2021-08-12

  • 雅俗共赏,兼容并包 ——寿州窑瓷枕艺术特点及民俗文化内涵初探
    格特征。对寿州窑瓷枕的研究可以从侧面了解唐朝传统手工艺的文化及艺术价值,也可以了解整个中国古代陶瓷文化的演变与发展。寿州窑瓷枕也是唐朝众多陶瓷中最先与民俗文化所融合的品种之一,它背后拥有极其深厚的平民本色基调,并蕴含唐朝平民百姓的艺术审美、思想观念以及文化认同。但现有关于陶瓷艺术与民俗文化的研究多集中于宋元时期的定窑、磁州窑、吉州窑瓷枕[1],对以寿州窑瓷枕为代表的一系列唐朝瓷枕研究尚有欠缺。结合唐朝特殊时代背景本文对寿州窑瓷枕艺术特点、使用功能、民俗文化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7期2021-08-06

  • 一枕清凉入梦来
    忆中,奶奶有一个瓷枕,长方形,白底蓝花,釉面光滑细腻,摸上去凉凉的,枕头两侧有诗:半窗千里月,一枕五更风。每到夏天,奶奶从箱子中把它拿出来,用手帕擦拭干净,放在凉席上,一边叮嘱我们:不要把枕头摔了,它是瓷的,不经摔。听奶奶说,这是她母亲传给她的,有上百年了,自是让奶奶非常珍惜。那时夏天天气炎热,没有电扇空调,家家都用蒲扇、凉席去暑热,奶奶的这个瓷枕算是稀罕物了。晚上奶奶躺在瓷枕上睡觉,也不见她出汗,手摇蒲扇,凉风自来。我却浑身燥热,难以入睡。“心静自然凉,

    新天地 2021年6期2021-07-15

  • 河南三门峡地区出土宋代瓷枕赏析
    中窥见一斑。 而瓷枕在宋代同样发展到了巅峰。 宋词中“云垂玉枕屏山小”“正连山玉枕,回波瑶席”“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的“玉枕”就为瓷枕。 宋人张耒在《谢黄师是惠碧瓷枕》中写道:“巩人作枕坚且青,故人赠我消炎蒸。 持之入室凉风生,脑寒发冷泥丸惊。 ”写出了时人对瓷枕的喜爱。1959 年在河南安阳隋开皇十五年(公元595 年)张盛墓中出土的长仅3.9 厘米的瓷枕模型证实, 至少在隋代,瓷枕已经开始烧造。 隋唐时期的瓷枕体积较小,装饰较为简单,但用

    黄河·黄土·黄种人(华夏文明) 2021年12期2021-04-22

  • 定窑孩儿枕
    田文瓷枕是我国古代的夏令枕具。孩儿枕以定窑、景德镇窑烧制的最为精美。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定窑孩儿枕可说是难得一见的珍品,此枕以婴孩的脊背做枕面,颇具匠心。胖孩双目炯炯有神,两臂交叉俯卧于榻上,身着长衫,外套坎肩,衫上印有团花纹,衣纹雕刻自然。作为陶瓷史上的经典之作,这件珍贵器物被誉为“白瓷之王”。在宋代,瓷的品种繁多,瓷窑几乎遍布全国。北方最著名的瓷窑是定窑,窑址就在今天的河北省曲阳县。定窑在北宋发展到鼎盛时期,为宫廷烧造贡瓷,因此“身价”倍增。定窑瓷器

    小猕猴智力画刊 2021年3期2021-04-08

  • 宋代瓷枕探析——以磁州窑、定窑为例
    中的一个支流——瓷枕进行探析,分别对“白釉文字枕”文字装饰性的形成原因和“白釉孩儿枕”造型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对不同类型的瓷枕背后隐藏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使瓷枕中图案及文字的魅力尽显无遗。1 宋代社会背景宋代是我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时期,起到上承动乱的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作用。北宋和南宋的统治时间共达到320年,总时长超过了繁华的大唐王朝。在宋代的统治下,割据政权势力逐渐被消亡,结束了前期战乱的局面。但宋朝并没有完全的统一,一分为二为北宋和南宋。宋代

    陶瓷研究 2021年1期2021-03-11

  • 古人为什么要睡瓷枕
    解博物馆里展出的瓷枕——古人为什么要如此难为自己?这么高的枕头睡起来舒不舒服?这个硬邦邦、冷冰冰的家伙真的好用吗?其实明清时期就有人对瓷枕的舒适度质疑,现在我们对此存有疑惑也是很正常的嘛。21世纪距离瓷枕流行的时代已经有将近一千年的距离,现在只能用零散的材料对瓷枕的“高”“冷”和“硬”作一点浅显的解释,给大家提供另外一种思考的角度。《说文·木部》中写道:“枕,卧所荐首者。从木,冘声。”由此可见,从古到今枕头的功能都比较稳定,使用枕头主要是为了让休息和睡眠更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 2021年2期2021-03-08

  • 好奇心诊所
    看古人睡觉使用的瓷枕,上面竟然有小孔,它们难道是瓷枕的“鼻孔”吗?褐釉彩绘虎形枕头磁州白釉花卉纹枕你观察得真仔细,褐釉彩绘虎形枕头的小孔看上去确实有点儿像鼻孔呢!其实它们是瓷枕制作过程中用来排放热气的通气孔。如果没有通气孔,那么在瓷枕入窑烧制时,枕腔内的空气在密闭的空间内受热发生膨胀,会使瓷枕发生变形或者炸裂。其实每一个瓷枕身上都有这样的小孔,只不过小孔会根据瓷枕的造型分布在不同的部位,有的在两侧,有的在底部,还有的被巧妙地隐藏在了图案中,这样做也达到了既

    奇妙博物馆 2021年11期2021-01-15

  • 浅谈磁州窑白地黑花鸟纹瓷枕艺术研究
    色。磁州窑以盛产瓷枕著名,磁州窑瓷枕主要是我国北方民间夏日消暑的实用寝具,其为中、下层平民所使用。瓷枕的装饰题材、内容及其丰富。而白地黑花艺术,则是磁州窑最具代表性的装饰艺术,民俗文化内容最为丰富,最能表达人们对书法和绘画的感情。本文主要是对磁州窑白地黑花鸟纹瓷枕进行艺术研究。通过对磁州窑瓷枕、磁州窑白地黑花装饰艺术,以及瓷枕上的鸟纹的特点,论述了磁州窑白地黑花鸟纹瓷枕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关键词:磁州窑;瓷枕;白地黑花;鸟纹瓷枕一、磁州窑瓷枕概述瓷枕建于隋代

    视界观·上半月 2020年3期2020-10-21

  • 古人的枕头很“疯狂”
    出现了我国最早的瓷枕,唐宋时期瓷枕流行开来,由于制瓷业的发达,瓷枕的形状与图案也是丰富多样,既美观又实用。到了清晚期,瓷枕慢慢退出市场,丝布制作的软枕逐渐占据了主流。瓷枕,一朵“奇葩”说到瓷枕,这可是枕头发展史上的一朵“奇葩”。刚开始的瓷枕很小,实用价值不高,但慢慢地,枕头变长了,也增高了,适合让人们枕着睡觉了,便渐渐开始普及了。接着,枕面也开始由平面变为曲面,更加符合人体构造。当然,瓷枕不但越来越实用,制作者们在瓷枕的外表设计上也“不甘示弱”,为了让瓷枕

    奇妙博物馆 2020年6期2020-09-26

  • 瓷枕上的历史印记
    各异、纹饰繁复的瓷枕既是一种生活用品,用作寝具和诊脉,又是一种可以赏玩和收藏的艺术品,在宫廷和民间都有广泛使用。由于古代陶瓷产业的不断发展,瓷枕自隋代始烧以来,在中国大地上烧造和流行了1000多年,分布于北方和南方的一些瓷窑,形成了南北竞秀的良好局面。作为一种别致的艺术品,瓷枕蕴含着博大的历史文化。千百年来,瓷枕的丰富造型、精美图画和诗句纹饰承载着每个朝代的历史印记,彰显着古代匠人的精湛技艺。时至今日,虽然瓷枕已经淡出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但是那些古樸典雅的瓷

    东方收藏 2020年7期2020-09-02

  • 北宋时期郑州地区瓷枕生产浅析
    卞建龙瓷枕是中国传统瓷器造型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考古资料显示,目前发现的最早瓷枕出自河南安阳隋开皇十五年(公元595 年)张盛夫妇墓[1]。 唐代,郑州地区的巩义黄冶窑和新密西关窑都有烧造, 尤其是巩义黄冶窑以生产绞胎枕和三彩枕而著称, 但瓷枕主要用于随葬。北宋时期,郑州地区民间大多把瓷枕作为日常寝具使用,巩义芝田窑、新密西关窑、新密窑沟窑、 登封曲河窑等窑口都在烧造瓷枕,烧制的宋三彩、白釉珍珠地划花枕受到广泛欢迎。北宋灭亡后,郑州地区瓷枕生产的繁荣景象逐渐

    黄河·黄土·黄种人(华夏文明) 2020年7期2020-08-24

  • 宋金磁州窑瓷枕纹饰中的孝道文化
    、瓶、枕等,其中瓷枕虽没有碗和盘的产量大,但它代表磁州窑与其他窑系的不同之处。磁州窑瓷枕上的纹饰林林总总,其中孝道题材的纹饰颇具教育效果。本文通过对磁州窑瓷枕上的孝道纹饰进行研究,论述了它所存在的价值意义。关键词:磁州窑;瓷枕;纹饰;孝道文化一、磁州窑瓷枕的概述1、磁州窯瓷枕的历史溯源瓷枕始创于隋,河南省安阳隋张盛墓曾经出土过一件瓷枕。唐朝时瓷枕大规模生产,两宋及金、元时期最为鼎盛。南方的各大名窑都曾经烧制过瓷枕,其中河北磁州窑的产品最具有代表性,不仅烧制

    视界观·上半月 2020年2期2020-04-20

  • 浅析金代磁州窑山水纹瓷枕的断代依据
    现在金代的磁州窑瓷枕上。文章通过阐述宋元时期山水画对金代磁州窑瓷枕山水纹的影响,探究金代磁州窑瓷枕与宋元时期山水画的关系,从而为研究金代磁州窑山水纹瓷器断代提供依据。关键词:磁州窑;瓷枕;断代;山水画在瓷器鉴定中,瓷器的器形、胎质、釉色和纹饰都是鉴定依据,其中纹饰最为鲜明,其是瓷器鉴定的重要依据。瓷器纹饰中的山水纹最早出现于唐代,稍晚于隋代展子虔的山水画《游春图》,而山水画发展到高峰的宋代却几乎没有山水纹饰的瓷器出现,直到金代才出现饰有山水纹样的磁州窑瓷枕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19期2020-03-18

  • 瓷枕头的妙用
    和博物馆中出现的瓷枕——古人为什么要“为难”自己?这样又高又硬的枕头用起来舒服吗?作为一种寝具,“枕”有着久远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出现了人类使用的石枕(1957年,湖北黄冈螺蛳山遗址墓葬中发现一件石枕,长18厘米、宽16厘米、厚4厘米~5厘米),人们那个时候就有意识地使用枕头垫着脑袋休息了。从考古发现来看,枕头在不同时代有各异的形态,材质和形状也各不相同,主要可以分为硬枕和软枕两类。其中,瓷枕从唐代开始广泛流行,宋代达到鼎盛,明清时期逐渐衰微,直到

    北方人 2019年21期2019-11-08

  • 从装饰设计看磁州窑瓷枕的商品化
    产为目的,其中,瓷枕是其独具特色的产品之一。从出土情况和存世瓷枕的数量上看,磁州窑瓷枕在宋金元时期使用非常广泛,深受当时人们的喜爱。瓷枕上的装饰内容和技法,也是充分考虑了当时人们的消费需求。一 面向市场的装饰题材从器形上看,磁州窑瓷枕主要分为几何类箱形和仿生形两大类。瓷枕的装饰技法多种多样,既有在胎上刻划、印出花纹,入窑烧制的刻划花装饰;又有在釉中加入不同金属原料烧制而成的绿釉、褐釉、黄绿釉等釉色枕;最常见而典型的,则是在釉下用氧化铁金属原料绘画花纹,然后

    文物天地 2019年9期2019-10-25

  • 瓷枕的门道真不少
    瓷枕,即瓷质的枕头,通常枕头上绘有精美的图案或者题上诗句,最初起源于隋朝,流行于唐朝。令人疑惑的是,我们看到的瓷枕都比较小,基本上刚好能枕下一个人的头,更何况瓷器枕头冰冷坚硬,人睡在上面怎么能安心入眠?那么古人为何偏偏钟爱这种瓷器枕头?难道真的只是为了好看? 瓷枕起源于隋朝,这种枕头最初被制造出来的目的就是用于陪葬的冥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瓷枕也逐渐流行于人们的生活中,唐代就开始流行,宋朝时期更是发展到了顶峰,这与宋朝瓷器高度发展不无关系。 宋代的烧

    文萃报·周二版 2019年31期2019-09-10

  • 古人为什么要枕又高又硬的瓷枕
    和博物馆中出现的瓷枕—古人为什么要“为难”自己?那样又高又硬的枕头睡起来舒服吗?作为一种寝具,“枕”有着久远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期晚期,就出现了人类使用的石枕。1957年在湖北黄冈螺蛳山遗址墓葬中发现的一件石枕,长18厘米、宽约16厘米、厚4~5厘米,可见那个时候人们就有意识地使用枕头来垫着脑袋休息了。从考古发现来看,枕头在各个时代发展出了各异的形态,材质和形状各不相同,主要可以分为硬枕和软枕两类。其中瓷枕从唐代开始广泛流行,宋代达到鼎盛,明清时期逐渐衰微

    老年博览·上半月 2019年6期2019-09-10

  • 唐代寿州窑黑釉瓷枕赏析
    、工艺最为讲究的瓷枕为例,以达到窥一斑而见全貌,展示寿州窑黑釉瓷器风采的目的。关键词:唐代;寿州窑;黑釉瓷;瓷枕寿州窑是唐代七大瓷窑之一,创烧于南朝,兴盛于隋唐时期,衰落于唐代末期,宋代停烧,整个烧造期约为350年。寿州窑的瓷器使用的主要釉料为山釉,烧造瓷器的燃料为木材,其中心窑场坐落于今安徽省淮南市上窑镇,在淮南市的泉山、滁州市的凤阳县等地也有零星分布。在唐代时,该片区域主要属于寿州管辖,故命名为寿州窑。上窑镇靠近上窑山和淮河,上窑山上蕴含着丰富的山釉资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11期2019-08-08

  • 浅议三门峡市博物馆馆藏宋代瓷枕
    李敏 摘 要:瓷枕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造物,是中国陶瓷艺术和技术的结晶。它始于隋,历经唐、宋、元、明、清各朝。从艺术、审美、文化等方面看,瓷枕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宋代瓷枕作为古代陶瓷艺术史上的经典类型,在造型、装饰、技法等方面均呈现出多样性特征,为研究瓷枕文化提供了巨大的参考价值。关键词:瓷枕;宋代;三门峡枕头在中国很早就出现了。考古资料表明,我国最古老的枕头是天然石块,后来开始使用初步加工过的石块作为枕头,以后逐步扩大到使用其他材料来制作枕头,如竹枕、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7期2019-06-22

  • 古人的瓷枕舒服吗
    瓷、棉花等。其中瓷枕的种类最丰富,使用也最广泛。可是,那些硬邦邦的瓷枕用起来真的舒服吗?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古代的瓷枕吧。瓷枕是什么时候出现在古人生活中的呢?首先我们要知道,瓷器诞生在中国的东汉时期,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不断发展,普遍进入了百姓的生活当中。最早的瓷枕应该出现在距今一千四百多年的隋代。到了唐代,人们开始大量生产瓷枕,但那时的瓷枕还不怎么精致。直到宋元时期,随着制瓷业的快速发展,瓷枕的样式才丰富了起来。到了明清时期,很多新材料陆续应用于枕头的制作

    奇妙博物馆 2019年5期2019-05-29

  • 古人为什么要用又高又硬的瓷枕
    和博物馆中出现的瓷枕——古人为什么要“为难”自己?这样又高又硬的枕头用起来舒服吗?作为一种寝具,“枕”有着久远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出现了人类使用的石枕(1957年,湖北黄冈螺蛳山遗址墓葬中发现一件石枕,长18厘米、宽16厘米、厚4厘米~5厘米),人们那个时候就有意识地使用枕头垫着脑袋休息了。从考古发现来看,枕头在不同时代有各异的形态,材质和形状也各不相同,主要可以分为硬枕和软枕两类。其中,瓷枕从唐代开始广泛流行,宋代达到鼎盛,明清时期逐渐衰微,直到

    读者·校园版 2019年8期2019-04-03

  • 漫谈寿州窑瓷枕
    存在。隋代出现了瓷枕,唐代瓷枕在南北各地窑场均有烧造,比较常见,成为人们夏季喜爱的生活用品。寿州窑是唐代六大名窑之一,创造性地烧制出各式各样的瓷枕,有脉枕、头枕以及随葬用枕。宋代的寿州窑也烧造瓷枕,从现有遗存看,产品形式比较单一,仅见黄色元宝形瓷枕。淮南博物馆中留存至今的几十枚唐宋时期的寿州窑瓷枕,为研究寿州窑瓷器的品类、烧造工艺,枕头的历史文化提供了难得的素材。关键词:寿州窑;唐宋;瓷枕;烧造工艺当你步入淮南市博物館寿州窑展厅,会在众多的展品中不经意间被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3期2019-03-25

  • 清水县博物馆馆藏磁州窑瓷枕赏析
    这两件精美绝伦的瓷枕既是宋代社会生活、民俗风情的重要见证,又是研究宋代磁州窑陶瓷艺术文化的珍贵实物资料,显示出了宋代磁州窑工匠高超的制瓷技能,是最能代表磁州窑典型文化和艺术精神的珍贵瓷枕,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欣赏价值。关键词:瓷枕;磁州窑;清水县博物馆枕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卧具。从考古资料来看,先民最早使用的枕头就是没有经过任何人工加工的天然石块。后来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对舒适程度的追求,逐步出现了木枕、玉枕、竹枕、瓷枕等。其中以瓷枕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14期2018-12-27

  • 一枕最幽宜
    有尽有。其中,陶瓷枕头是较为特殊的一类,由于它的可塑性强,制作简单,价格又较为低廉,因此在历史上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尤为流行,形成了蔚为大观的瓷枕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目前,考古发现的最早瓷枕是河南安阳隋代张盛夫妇墓里一件长3.9厘米的长方形瓷枕模型。从隋朝到唐代中期,瓷枕出现并得到了初步的发展。器形一般为长方形,也有动物形枕出现。装饰工艺上出现了绞胎枕、三彩枕。不过这一时期的瓷枕尺寸较小,主要用作随葬的明器,用来枕头或枕脚,由于携带方便,还用作大夫出诊时使用

    读者欣赏 2018年12期2018-12-12

  • 文化遗存话瓷枕
    文/纪广洋瓷枕,作为我国古代夏令时节的寝具之一,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常言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长期的生活和实践中,随着人们生活需求和审美需求的不断提高,专事瓷器的工匠们便顺应时代的演变,烧制出了各式各样、异彩纷呈的瓷枕。值得一提的是,其还被广泛地作为殉葬用品,大量埋藏于地下。这样一来,瓷枕便自然而然地演化为后人探宝的传世文物,且有着无以计数的潜在资源。瓷枕在我国有千余年的历史,一说创烧于隋,一说起源于殷商时代。经过众多朝代、无数工匠的

    益寿宝典 2018年25期2018-10-11

  • 济南市考古研究所藏瓷枕赏析
    天高科技的枕具,瓷枕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河南安阳隋开皇十五年(595年)张盛夫妇合葬墓出土的长仅3.9厘米的长方形瓷枕模型,是目前已知年代最早的瓷枕实物。此后,瓷枕得以迅速发展,直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华北一些地方都还有制作。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瓷枕是作为卧室寝具使用的,还有一部分是作为陪葬使用的明器(头枕和脚枕),另有尺寸极小的作为书写、医疗用的腕枕及脉枕,还有一部分作为避邪镇宅使用。时至今日,随着枕具材质和人们需求的变化,瓷枕逐渐变成了艺术

    大众考古 2018年11期2018-06-24

  • 匠心独运 精妙绝伦
    白釉透雕人物建筑瓷枕,长32、宽15、高19厘米,重3.29千克,国家一级文物。瓷枕胎质洁白坚实,通体施青白釉,釉色均匀,光洁莹润。1982年3月出土于安徽省岳西县店前镇司空村,现藏于岳西县文物管理局。该藏品1990年被收录在《中国文物精华》一书中;2008年被首都博物馆遴选为“中国记忆——中华文明五千年瑰宝展”珍品并展出;2010年9月在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举办的“忽必烈的时代——中国元代艺术展”参展。枕通体呈楼台形,透雕而成。枕面前低后高似如意云头

    东方收藏 2018年3期2018-05-14

  • 匠心独运 精妙绝伦
    出土的元代青白釉瓷枕特点的分析,反映出元代瓷枕趋向于精雕细镂,尤其是景德镇青白釉镂雕瓷枕造型独特、技艺精湛。关键词:岳西;元代;青白釉;瓷枕;赏析瓷枕是中国古代瓷器中较为流行的一种造型,最初烧制于隋代,唐、宋、元年间广为流行。唐代的瓷枕形制简朴,以三彩枕及绞胎枕居多。宋代的瓷枕品种繁多,造型丰富,有人物形枕、兽形枕、几何形枕、建筑形枕等,其中以磁州窑烧制的最多。宋代后期由于北方战乱,瓷业衰败,景德镇窑的瓷枕日渐占据主要地位。其釉色细腻如脂,晶莹明澈,有“玉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4期2018-03-30

  • 山东博物馆旧藏瓷枕辑选及新发现的瓷枕标本
    □胡秋莉瓷枕,是宋金元时期北方地区瓷窑常烧制的瓷器类别之一。山东博物馆收藏有一定数量的瓷枕,形式多样,装饰手法丰富。其中,有几件金元时期的墨书纪年瓷枕,所记年份在学术界已经发表的纪年瓷枕中尚属稀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近年的文物普查整理工作中又发现一批瓷枕标本,从装饰内容上看多为人物故事及题诗词、警句等,有一定的特色,但目前在学术界也未见发表。因此,本文特将这批瓷枕辑选出来予以介绍。一、旧藏瓷枕辑选1.纪年瓷枕山东博物馆旧藏的瓷枕中有3件完整的带墨书纪年的

    黄河·黄土·黄种人(华夏文明) 2018年2期2018-03-05

  • 清凉瓷枕夜生香
    善文(武汉)清凉瓷枕夜生香◆刘善文(武汉)金代白釉黑花卧美人枕瓷枕,是我国古人夏日纳凉的寝具。李清照名篇《醉花阴》中“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的词句,形象地将青白釉瓷枕喻为“玉枕”,并反映了瓷枕清凉去热的物理特性。《说文解字》称:“枕,卧为所荐首者也。”中国古代的枕最早是以天然石块制作的,以后又逐渐扩大到使用木、玉、铜、竹、瓷等。“枕”字为木字边,表明早期木枕的使用可能最广泛,然而,历代留传下来数量最多的枕头则是瓷枕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17年11期2017-12-18

  • 清凉瓷枕夜生香
    刘善文瓷枕,是我国古人夏日纳凉的寝具。李清照名篇《醉花阴》中“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的词句,形象地将青白釉瓷枕喻为“玉枕”,并反映了瓷枕清凉去热的物理特性。《说文解字》称:“枕,卧为所荐首者也。”中国古代的枕最早是以天然石块制作的,以后又逐渐扩大到使用木、玉、铜、竹、瓷等。“枕”字为木字边,表明早期木枕的使用可能最广泛,然而,历代留传下来数量最多的枕头则是瓷枕。考古发掘和研究表明,瓷枕始见于隋代,唐代以后开始大量生产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17年11期2017-12-11

  • 唐束腰瓷枕
    □韦延才唐束腰瓷枕□韦延才赵正德和彭勃是高中同学,俱在铜城,但两人却很少见面和联系。赵正德爱好收藏,在鼓寺街经营一间字画装饰店,生意不好也不差。彭勃在某局任局长,日常公务繁忙。一天,赵正德无事,正在电脑上看电影,突然电话响了,是个陌生号码,以为是客户,一接听,却是彭勃打过来的。彭勃说:“老同学,有空吗?到你那里坐坐。”赵正德不惊不喜,像对待客户一样平静而热情地说:“我正在电脑上看电影,没事。”十几分钟后,鼓勃来到店里。虽然很少谋面,但赵正德经常在电视上看到

    微型小说选刊 2017年4期2017-12-06

  • 浅谈磁州窑瓷枕的装饰艺术
    多样。宋金时期,瓷枕做为磁州窑典型的瓷器,以其多样的造型和丰富的装饰内容深得人们的喜爱。磁州窑瓷枕以其自然、质朴、豪放、洒脱的装饰风格,影响着周边地区窑场的制瓷。关键词:磁州窑;瓷枕;装饰;自然;质朴磁州窑是宋代北方著名的民窑,历经宋、金、元、明、清延烧不断,其窑址于今河北省邯郸市的观台镇和峰峰矿区的彭城镇。磁州窑系是指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及山东等地区烧造与磁州窑产品艺术风格近似的瓷器的窑场。磁州窑烧制的瓷器多为民用,以当地所产原料“大青土”制成器胎,这

    魅力中国 2017年15期2017-09-16

  • 磁州窑瓷枕的造型特点
    000)摘 要:瓷枕,是磁州窑生产的主要器型之一,相对于碗、盘等其他的器型来说,瓷枕生产的数量还是比较少的。瓷枕的制作和风格具有本身独特的特点,瓷枕的类型与造型也是多种多样的。关键词:瓷枕;造型;工艺;用途中图分类号:K8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8-0040-01瓷枕最早创烧于隋代,唐代以后开始大量生产,并逐渐成为人们喜爱的枕具。到了两宋及金、元时期,瓷枕的发展进入了繁荣期,产地遍及南北,造型非常丰富。当时较为流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6期2017-08-03

  • 方寸之间有天地
    没有空调的年代,瓷枕是古人所钟爱的解暑神器之一。说起这瓷枕,虽然器形精致小巧,却内涵丰富,可谓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古语有云:“圣人寒头暖足。”瓷枕枕面施釉,清凉解暑,从中医角度来看,具有保健的作用。宋代诗人张耒在《谢黄师是惠碧瓷枕》一诗中说:“巩人作枕坚且青,故人赠我消炎蒸。持之入室凉风生,脑寒发冷泥丸惊。”除此之外,瓷枕丰富多彩的釉色,以刻、剔、贴、塑、镶嵌、绞胎等多种多样的工艺装饰,或题写格言警句、诗词歌赋,或画上各种传说故事、吉祥图案等,使得瓷枕除了有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7年6期2017-07-03

  • 从磁州窑瓷枕看宋代民俗文化
    余可欣摘要:瓷枕虽小,却浓缩了历史与社会。通过瓷枕我们不仅能了解一个时代的制瓷,而且更多地了解了当时社会的民风民俗,感悟到古人的思想、情感、希望与追求。关键词:宋朝 磁州窑 瓷枕 吉祥纹样 民俗宋朝是我国瓷器生产的巅峰时期,有官、哥、汝、钧、定五大官窑并存,生产的产品各有特色,流传千古。而磁州窑是我国北方古代著名的一个民间瓷窑,生产的瓷器大多面向的是贫民百姓,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的陶瓷国度里,仅存在于寻常人家的磁州民窑,仿佛是一股清流。从磁州窑里我们可以接触

    景德镇陶瓷 2017年2期2017-05-26

  • 宋绿釉刻蕉叶纹枕窖口探究
    ,呈立体八边形。瓷枕除底面之外均施绿釉,釉色不十分均匀,枕右部釉色泛黄。器底不施釉,可见胎体为米黄色。枕呈前高后低状,两端微微上翘,以利于头枕。枕面刻划八边形框7道,内绘五瓣蕉叶纹,蕉叶分布均匀,叶边及叶内筋脉刻划清新、灵动,富有生机。瓷枕侧面为六小两大竹节柱装饰的边框,框内分别装饰有花卉纹、菱形纹、连毬纹。瓷枕腰部有一个圆形孔,应该是防止烧窑时热气膨胀导致胎体炸裂的出气孔。瓷枕左侧留有4个烧窑时叠烧产生的叠烧痕,右侧也有一个叠烧疤痕。瓷枕底面中心印有形似

    收藏 2016年6期2016-07-16

  • 黑与白的艺术——磁州窑白地黑花瓷枕
    赵昕【摘要】瓷枕,具有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的载体,它的发展历史为我们了解陶瓷发展史提供了实物参考。本文介绍了一件黑龙江省博物馆收藏的磁州窑白地黑花瓷枕。其装饰风格自然古朴,潇洒飘逸。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情趣。也为磁州窑的研究提供了实物佐证。【关键词】瓷枕 磁州窑 艺术风格黑龙江省博物馆收藏了一只典型的磁州窑瓷枕(见图1-1),这只瓷枕是由北京故宫博物院1972年12月拨交给黑龙江省博物馆收藏的。瓷枕枕面长26厘米,宽21.8厘米;枕底长21.5厘米,宽17.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5年9期2015-12-07

  • 从鉴赏的角度审视“天价美人枕”
    ;美人枕;定窑;瓷枕2015年6月6日,在澳门“中国舍得拍卖国际有限公司”主办的首届艺术品专场拍卖会上,一件所谓宋代定窑“美人枕”以1000万港币的价格起拍,经60轮叫价,以3.5亿港币的价格落槌,被贵州一家文化产业投资公司的李姓女士竞得,算上13%的佣金,最终成交价高达3.955亿港币(约合3.164亿人民币)。此价格创造了定窑瓷器的世界拍卖纪录,亦是澳门有史以来成交价最高的拍卖品。惊讶之余,立即有不少人对此次拍卖提出了质疑。首先,这件拍品与北宋定窑“美

    艺术科技 2015年8期2015-05-30

  • 中国古代陶瓷枕具研究综述
    有太大的争议。陶瓷枕具既是古人发明的用以改善生活方式特别是安寝条件的产物,又凝结了先民们的技术创新与造物智慧。陶瓷枕具的生产、制作、使用和废弃的过程,一方面通过器物形态的时空变化呈现出来,另一方面还可窥见不同时空的社会观念和精神文化变迁。换言之,陶瓷枕具不仅是古代中国的一种寝具文化形态,还是古代先民的一种精神文化载体。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古代陶瓷枕具研究史的梳理,为其他学者的研究提供可资利用的文献资料。二、陶瓷枕具研究回顾在陶瓷枕具这个研究领域,我国学者的

    文物天地 2014年10期2014-11-27

  • 瓷枕
    爷还老忍不住拿出瓷枕看看,不明白它为啥值那么些钱,一时喜,一时忧的,惹得神思恍惚。古爷有方瓷枕,卧狮造型,黑狮白底,尤其是那釉色,素净莹润,古爷很爱惜它。夏天,一张竹席,一方瓷枕,是古爷最惬意的消暑工具,每当炎炎烈日热气蒸腾的午睡时间,古爷便于树林浓郁处铺席放枕,听着长长的蝉鸣,怡然而仰卧,不一时就觉遍体生凉酣然入睡。 瓷枕是夏天枕的,早些年,乡下的瓷枕很常见,就像茶壶一样多,谁也不怎么上心看待。瓷枕易碎,一不小心从床上或炕上掉下来,往往就破了。随着岁月的

    金山 2008年10期2008-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