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昕
【摘要】瓷枕,具有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的载体,它的发展历史为我们了解陶瓷发展史提供了实物参考。本文介绍了一件黑龙江省博物馆收藏的磁州窑白地黑花瓷枕。其装饰风格自然古朴,潇洒飘逸。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情趣。也为磁州窑的研究提供了实物佐证。
【关键词】瓷枕 磁州窑 艺术风格
黑龙江省博物馆收藏了一只典型的磁州窑瓷枕(见图1-1),这只瓷枕是由北京故宫博物院1972年12月拨交给黑龙江省博物馆收藏的。瓷枕枕面长26厘米,宽21.8厘米;枕底长21.5厘米,宽17.2厘米;瓷枕最大高度为12.4厘米。1993年8月经国家文物鉴定组耿宝昌、张浦生等专家鉴定,这只瓷枕出自宋代磁州窑,核定为国家二级文物。
这只瓷枕通体灰白色,胎质粗糙,胎体上施白色化妆土,再施透明釉,通体无眩光,无泪痕,摸上去手感好像极细腻的砂纸。枕底部无釉,在枕壁底部留有排气孔,以防止在高温烧造过程中因瓷枕内部空气膨胀而引起的枕面炸裂(见图1-2)。枕面作前低后高倾斜,中部微凹状,枕面刻划双条纹与边沿平行,线条呈如意形(见图1-3)。枕面以灰黑色颜料绘制出茶花卷草纹图案,卷草纹线条舒逸,如迎风摇曳般,给人以柔美之感,白地灰黑花,对比强烈却又不十分突兀。彩绘为釉下彩,彩绘线条简洁明朗,生动流畅,整个枕面犹如一幅清淡的水墨花卉图清丽脱俗(见图1-4)。瓷枕枕壁部并无彩绘,这与当时流行在枕壁上绘制复杂的装饰纹样有所不同,反而突出了其简洁之感,提升了整个瓷枕的艺术效果。宋、金、元时期磁州窑白地黑花瓷枕装饰蕴含着朴素本真的自然美,它将大众审美情趣巧妙地融合在瓷枕的装饰上。而这件瓷枕更是充分体现了磁州窑瓷枕的质朴特征。整个瓷枕给人感觉极其柔和圆润,清洁素雅,仿佛头枕其上立刻能感受到一丝丝的清凉,为人们驱走烈日炎炎的酷暑醒神明目。
枕头是人们每天接触时间最长的一件物品,人生大概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人体的脊柱是人体的中枢神经,结构十分微妙。头部与躯干的连接部分为7块颈椎,睡眠的时候颈椎的舒适与否直接影响着睡眠的质量。颈椎也并不是直线排列,而是有一个生理弯曲度,枕头的使用就是为了保持人体卧姿状态下的生理弯曲。枕的使用可以追溯到殷商时代,春秋时期《诗经·陈风·泽波》写有“辗转伏枕”,这是对枕的最早文字记载。由字形来看,枕偏旁从木,说明枕最早是由木头来制作的,后来玉石、陶瓷、漆器、皮革、珍木、藤竹、丝绸、布帛等材质随着历史的进化而陆续被用来制作枕头。其中瓷枕光洁细润,质坚清凉,是古代夏令寝卧的佳品。瓷枕的考古学实证可以证明早在隋代瓷枕已经出现,宋元时期瓷枕已经在平民百姓中普及。到了明清时期,由于软枕更为舒适,瓷枕渐渐失去了日常实用价值而退出了历史舞台。
瓷枕是瓷器中用途较为特殊的一种器物,我国南北方各大窑系都有烧制,其中磁州窑系出产的瓷枕装饰风格独树一帜,深受民间喜爱。磁州窑是宋代兴起的北方最大的民间瓷窑,从地域来看,磁州窑辐射河南、山西、山东等地,而从时间来看,磁州窑瓷枕的生产从宋代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正是因为磁州窑的影响力如此广博,宋代的瓷枕才得以穿越时空呈现在现代人的面前。磁州窑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风格也在悄然发生改变。历史的背景与时代特点,政局的稳定,民族文化之间相互的融合和宗教思想的影响等多方面因素促成磁州窑在金代烧造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并在金世宗、金章宗两朝达到巅峰。
经过千年的锤炼,磁州窑烧造的瓷枕促成了特殊的磁州窑瓷枕文化体系,瓷枕成为雅俗共赏的艺术珍品。在《中国陶瓷史》一书中对于磁州窑则给予了系统科学的总结和论证,将北方磁州窑风格的民窑从体系上归为了“磁州窑系”。磁州窑烧制采用的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高岭土,胎体呈灰白色,因淘炼不细,所含杂质较多,胎质不细腻,结构较疏松;胎外施白色化妆土,在化妆土上进行绘画书法等加以装饰后,再施一层透明釉,烧制后化妆土呈乳白色,没有眩光和明亮的釉色,没有其他瓷器的光滑手感,不如白瓷晶亮剔透,却呈现出古朴素雅的质感,这种白地黑花装饰技法的展现更加符合中国传统的美学特征。黑釉刻划花、黑釉剔花、白地刻划花罩绿釉、白釉剔花划花、珍珠地、三彩等装饰技法逐渐被白地绘黑花所取代,磁州窑也开创了在瓷器上以笔带刀描绘线条以作装饰的技法,笔者认为这对日后青花瓷器的装饰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1918年,一座宋代的古城——巨鹿古城被发现,从遗址中出土了一批宋代白地黑花瓷器,包括盘、碗、枕、梅瓶等,引起了中外学术界对磁州窑瓷器的关注。磁州窑烧造的瓷枕造型多样,宋代多流行八角形枕、豆形枕、叶形枕,而金代则以如意形枕、豆形枕、八角形枕居多,最新发现的还有少量长方形枕,元代则以长方形枕为主。
一般情况下宋代瓷枕的装饰绘画特点可归纳如下:通常采用的是白地画黑花的装饰手段,纹饰一般以花卉、飞禽走兽、游鱼、婴戏、人物、山水为主,比较符合大众口味;有的则以文字诗赋代替花纹,整体显得极为高雅,这种装饰手法比较受文人墨客的欢迎,用时下流行的词汇形容,属于个性定制,流传较少。枕面构图疏朗得当,匀称适宜,形象完整,构图和谐,笔调有时略显随性,但却刚健有力、准确熟练,寥寥数笔,却蕴藏独到的韵味。意到笔随,追求自然和意蕴之美。用色虽只见黑白两色,却不单调,通过线条的巧妙运用,俨如具有染色的效果,让人赏心悦目。通过上述对宋代瓷枕装饰绘画特点的概括,可以窥见宋、金、元时期磁州窑白地黑花瓷枕装饰的概貌。以装饰为主要目的的图形纹样,立体与平面相结合的表现手法,所绘图案所特有的程式化的装饰形式,以及在题材内容表现上大量使用有吉祥寓意装饰题材,都充分迎合了大众的审美需求,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这也是磁州窑瓷枕存世量比较大、之所以能留存到现代完整展现在现代人面前的原因之一。
瓷枕为磁州窑烧造的主要器型之一,虽然在生产的数量上不及碗、盘等瓷器,其制作过程与风格却是独具特色的。它将用毛笔在瓷胎上作画的制瓷技艺发挥到了一种极致,平整的枕面如同一张铺展的宣纸,便于匠人们肆意发挥,使用毛笔饱蘸颜料,以传统书画相同或相似的技法,在白色胎体上绘画书写,瓷枕成了宋、金、元时期制瓷匠人挥洒艺术灵感的舞台,最终形成这种具有独特美学特点的艺术形式。将黑与白运用在一件瓷器上,既强调白与黑的对比,又将黑白对比关系调整得恰到好处,非但没让瓷器显得沉闷,反而使得装饰的视觉效果更加和谐优美。《淮南子·原道训》中有云:“白是空,白是无”,那么白地黑花装饰便是一种黑色的单色装饰。相对繁复的色彩,黑色吸纳大干世界所有色彩,更能给人带来深邃内涵的视觉体验,能在最简单朴实的单色中体现出五彩缤纷的世间万物,以“无色”胜“有色”,是为艺术色彩处理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