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磊+武瑛
古人在墓葬中随葬种类繁多的明器,反映了“象其生以送死”的理念。陶质俑群就是众多明器中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种类,蕴含着古代诸多社会文化信息及古人的信仰观念。其中的镇墓俑有显著的个性特点,放置于墓门两侧,一般意义上用来震慑鬼怪、保护亡者灵魂不受侵扰。宁夏固原境内北朝隋唐间的墓葬中,随葬有大量的俑群,彭阳新集北魏墓,北周李贤夫妇合葬墓、宇文猛墓、田弘夫妇合葬墓及唐代史道洛、史索岩等大中型墓葬中均有出土。这些俑群具有鲜明的时代与区域特征,对研究北朝隋唐间宁夏固原地区的舆服、军阵、礼仪、生活乃至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并从中折射出当时社会习俗和时代特征,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缩影。如北周李贤和宇文猛墓出土的陶俑,均为泥质半模烧制而成,质地坚硬,俑体为实心,背部扁平,烧成后涂彩绘,再用黑色勾画出眉、目、鼻口及服饰衣纹等。注重大的动作及细致的面目刻画,绘画技法纯熟,造型质朴粗犷,人物俑面部饱满,体态丰腴,服饰、神情丰富多彩,造型、组合自成风格。
北周时期的镇墓兽风格呈威猛怪兽状,沿袭了十六国以来随葬成对的传统,继承了北魏呈匍匐爬卧状的形态,出现了背部鬃毛消失、头部生角的形式。镇墓俑大腹向身体右侧突起,形成自己的特点。唐代的风格在整体造型上继承北朝与隋代的风格,同时也显露出人兽结合的造型特征。史道洛墓出土的镇墓武士俑金装甲胄,装饰华丽,体态雄健。镇墓兽分兽面镇墓兽和人面镇墓兽,形态迥异,体型高大,轮廓曲线富于变化,面部表情狰狞,制作精细。镇墓兽与身披铠甲、神态庄重的镇墓武士俑相伴出土,呈现出新面貌,表明了北朝隋唐间这个区域内镇墓兽的演进过程、造型和工艺水平。现将宁夏固原地区北周和唐墓中出土的具有代表性的镇墓兽和镇墓俑作一介绍。
镇墓兽
1993年固原县南郊乡王涝坝村宇文猛墓出土,一对2件,北周保定五年(565年),泥质灰陶。一件高6.9厘米,长18.2厘米。蹲卧状,大口紧闭,鼻孔圆张,圆眼,头上有鬃鬣,体施红色,颈背、面部勾黑色(见图1)。另一件高8.5厘米,长17.8厘米,颈背上有一竦角,昂首,面部已残缺不清,背部、颈、嘴等残存黑、红等色(见图2)。
镇墓兽
1983年固原县南郊乡深沟村北周李贤夫妇合葬墓出土,一对2件,北周天和四年(569年),泥质灰陶。2件造型基本一致,一大一小。一件长18.5厘米,高8.5厘米;另一件长16厘米,高6.9厘米。独角生于颈背,昂首,仰视,张口露齿,背部无鬃毛,四肢匍匐于地呈爬卧状,足为爪形。通体施白色,口鼻涂红色,眼、齿墨线勾勒(见图3)。
镇墓武士俑
1993年固原县南郊乡王涝坝村宇文猛墓出土,一对2件,北周保定五年(565年),泥质灰陶。一件高21.7厘米,头戴圆顶兜鍪,前有冲角,两侧有护耳。顶部勾黑色,脸部用黑色画出眉、眼。身披明光铠,用黑色勾出鱼鳞状甲片,边沿涂红色。肩甲披膊,铠甲之下裹腿裙。双肩耸起,右手下垂,左手屈至胸际作持物状,拳心有一孔,原持物件已失,体施白色,面及手施粉色,腹部向右鼓起(见图4)。另一件高23.9厘米,头戴尖锥顶兜鍪,中起脊棱,前有冲角,两侧有护耳,顶部勾黑色。身披明光铠,用黑色勾出鱼鳞状甲片,边沿涂红色。肩甲披膊,铠甲之下裹腿裙。双肩耸起,右手下垂,左手屈至胸际作持物状,拳心有一孔,原持物件已失。体施白色,面及手施粉色,腹部向右鼓起(见图5)。
镇墓武士俑
1983年固原县南郊乡深沟村北周李贤夫妇合葬墓出土,一对2件,北周天和四年(569年),泥质灰陶。一件高18.2厘米,头戴尖顶兜鍪,中起脊棱,前有冲角,两侧有护耳。身着齐膝鳞状甲,黑色细勾鱼鳞状甲片,边沿晕出红彩。肩甲披膊,下裹裙。左臂屈于胸前,右臂下垂,手做持物状,拳心有孔,大腹向身体右侧突起(见图6)。另一件高19.2厘米,头戴兜鍪,额前有冲角,两侧有护耳。大眼阔口,绘有须。耸肩披帛,身着铠甲,甲片以墨线勾勒,边缘涂红。右臂下垂,左臂屈于胸前,手作持物状,拳心有孔,大腹向身体右侧突起(见图7)。
闭口镇墓武士俑
1995年宁夏固原县南郊乡小马庄村史道洛夫妇合葬墓出土,唐永徽六年(665年)。泥质灰陶,通高83厘米,身高70厘米,俑矗立在岩座上,彩绘描金。头戴盔,护耳向上卷起,绘有蓝、绿、群青色的莲花纹,脸部偏向左侧且稍稍扬起,网眼,有须,面部涂红,眉眼及胡须用墨线勾勒,嘴呈一字型紧闭,口涂红。颈部围以项护,项护漩涡状处贴以金箔,表面用红、蓝、绿色绘出连续的莲花纹。身穿明光铠,从两肩至肘穿着虎头状披膊,肩甲部贴有半网形的金箔,红色勾出外缘;披膊虎头口、鼻、耳、眼周围为红色,两颊和眼眶隆起部贴金箔。白肘部至手腕覆有臂护。胸部有不规则圆形胸甲,外缘部贴金箔;胸甲环带相扣固定,上绘黑色莲花纹。三层膝裙叠穿,最外层膝裙边缘以红色勾边,内侧贴有带状金箔,中层膝裙为绿色,背面用墨线绘出衣褶,中央以浅褐色绘出重叠的半圆形纹样,其周围配有花草纹,内侧膝裙为绿色。膝盖以下至脚腕有吊腿,足登靴,靴面扣环上贴有金箔;双臂前屈,双拳紧握,两足分开站立岩座上,神态威武(见图8)。
张口镇墓武士俑
1995年宁夏固原县南郊乡小马庄村史道洛夫妇合葬墓出土,唐永徽六年(665年)。泥质灰陶,通高86厘米,身高76厘米,俑矗立在岩座上,彩绘描金。头戴护耳头盔,头盔前面正中部翻折部分为蓝色,翻折的搭扣贴饰金箔,左右鱼鳞甲片从上至下依先金后银顺序贴有带状金箔和银箔。护耳向上卷起,暗红色底色上描绘出红、兰、绿、橙、黑色的莲花纹。面部稍向右侧,网眼凝视斜上方,有须,口微张作怒号状。面部呈浅红色,口涂红,眉毛、胡须涂棕色。身着明光铠,颈围项护,以蓝、绿、群青、粉色绘莲花纹,底色为红色;肩部有半圆形肩甲,贴有金箔,边缘和周围用红色勾边,其间用红蓝色满绘莲花纹。肘部双重披膊,外重为张口虎头,虎头口、鼻、耳、眼周围为红色,两颊和眼眶隆起部贴金箔。虎口中吐出内重披膊,边缘向外侧翻卷,从肘部至腕部有臂护,用褐色与银箔相间条纹表现。胸甲分左右两部分,两侧有边缘呈不规则圆形,外缘部贴金箔;胸甲环带相扣固定,上绘黑色莲花纹。三层膝裙叠穿,最外层膝裙边缘以红色勾边,内侧贴有带状金箔,中层膝裙为绿色,背面用墨线绘出衣褶,中央以浅褐色绘出重叠的半圆形纹样,其周围配有花草纹,内侧膝裙为绿色。膝盖以下至脚腕有吊腿,足登靴,红色,靴面扣环上贴有金箔。双臂前屈,双拳紧握,两足分开站立岩座上,神态威武(见图9)。
人面镇墓兽
1995年宁夏固原县南郊乡小马庄村史道洛夫妇合葬墓出土,唐永徽六年(665年)。泥质灰陶,通高55厘米,兽身高46厘米。通体彩绘描金,人面兽身,头戴兜鍪,脸部朝正前方,嘴部呈一字型紧闭状,双目凝视前方,目光炯炯有神,大耳。面部肉粉色,上唇有八字胡须,下巴一绺短须翘起,唇、鼻、眼周围为红色,墨绿色眼球。面部表情真实,有发饰,头发用金箔勾边,上贴银箔,墨线绘出波形纹。前胸挺起,胸部直通腹部正中有一条纵向浅黄色带,两侧贴窄带状金箔、银箔;银箔上用墨线绘有斜线,金箔上用墨笔画有豹皮纹样图案;金箔左右绘有红、蓝、绿、黄、粉红色半月形莲花纹。腰弯下,后背稍呈圆弧状,涂黑色;尾端宽而下垂。两膊间有火焰状翅膀,羽毛依次为绿、红、白色,翅膀中心贴金箔,沿其曲卷之势绘有墨线。前腿伸直,后腿弯曲,前后腿均白色底色上绘出黑色虎皮纹;蹄足为红色,紧抓岩座蹲坐在岩形底座上。外形凶猛可怕,表现出强悍凌厉的外在特点(见图10)。
兽面镇墓兽
1995年宁夏固原县南郊乡小马庄村史道洛夫妇合葬墓出土,唐永徽六年(665年),泥质灰陶,通高52厘米,兽身高43厘米。狮面,朝向正前方,兽口大张,巨齿尽露,眼睛凝视前方,耳直立向上,嘴巴下有胡须,顺沿每撮胡须刻划阴线且依次涂有绿、红、白颜色,末端贴金箔。面部白色底色,鼻子,口周围红色,黑眼球墨线勾勒轮廓贴金箔,在脸颊、鼻翼、眼眶隆起处、两眉之间和鬓角处均贴有金箔。颈与肩部有兽翼呈放射状向上展开,自上而下依次涂有红、绿、白色,末端贴金箔。每撮羽毛阴刻线纹并沿走势墨线绘出纹路。前胸挺起,从胸部至腹部的中央部位有一条纵向粉红色色带,色带两侧贴有窄的金箔、银箔。在银箔上绘有黑色斜线,金箔上绘有黑色的虎皮纹,胸部底色为白色。腰弯下,后背稍呈圆弧状,涂黑色;尾端宽而下垂,中央部位有一条粉红色的色带,其两侧平行绘以黑色的兽毛纹路。前腿伸直,腿腋下后方有鳍状装饰;后腿呈弯曲状,前后腿在白色底色上绘有黑色虎皮纹。蹄足为红色,紧抓岩座蹲坐在岩形底座上(见图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