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型

  • 基于机器学习模型的气液两相流流型识别技术研究
    化,会形成不同的流型[3]。流型对两相的水力特性和传热特性均有较大影响,开展气液两相流流型识别技术的研究对于完善流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流型识别的方法主要有流型图辨别法、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4]。Baker[5]、Mandhane[6]等人先后利用室内实验绘制了与气相、液相折算速度相关的流型图,但流型图的扩展性较差、可靠度较低。直接测量法是指用目测或高速摄像机对透明管段的流型进行观察,但流型辨识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对于高流速下的流型识别存在困难

    石油工程建设 2023年6期2024-01-03

  • 热泵系统中R134a/润滑油流型的可视化研究
    制冷剂/润滑油的流型与其热力状态(干度、过热度等)存在着密切关联。国内外学者针对蒸发过程中制冷剂/润滑油的两相流流型开展了一系列研究。SOMCHAI等[3]试验比较了水平光滑管内R134a和R134a/润滑油在不同干度下的两相流流型,结果发现,与纯R134a相比,R134a/润滑油的流型更复杂,且其出现了泡状流流型。SAISORN等[4]试验研究了水平圆形管道中R134a沸腾传热的流型和传热特性,结果显示,随着干度的变化,R134a的流型为塞状流、喉环流、

    流体机械 2022年11期2023-01-09

  • 基于递归图的两相流流动特性分析与流型识别
    作用[1~3]。流型是两相流流动的基本特征,实现流型的准确辨识对安全生产以及流动机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过程层析成像技术由于其结构简单、精度高、非辐射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4,5],基于电阻层析成像技术(electrical resistance tomography,ERT)的流型辨识方法主要有2种:1) 对测量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分析不同流型下测量数据的演变规律,进而实现流型辨识;2) 利用图像重建算法实现流型辨识[6,7]。图像重建算法的辨识成功率直接受成

    计量学报 2022年11期2022-12-20

  • 管内气液两相流流型研究现状与发展
    )管内气液两相流流型的研究是研究流动与换热规律的基础[1-2].在两相流动中需要判断出流动属于何种流型后,才能给出合适的理论模型.Zhuang等[3-5]研究了甲烷、乙烷在水平管内两相流型,结果表明,流型转换基本与饱和压力无关,大换热温差会使段塞流向弹状流转换干度减小,对弹状流向波状流转换影响不大.Chisholm[6-7]总结了前人的成果,绘制出空气-水、R12的流型图,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气相速度增加,夹带作用会增强,流型会从泡状流逐渐变为过渡流与雾状流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2022年4期2022-10-14

  • 矩形浅水库中的水流和泥沙沉积
    水库中可能遇到的流型进行分类,确定流型对泥沙沉积的影响,并给出具体建议。1 试验研究1.1 试验装置试验是在室内实验室进行的。在图1中,试验装置为一个长10.40 m、宽0.985 m的玻璃水槽,水槽的底部坡度为0,可在水槽中布置砌块,以建造不同几何形状的矩形水库。为防止水位波动,使流速场均匀,水流由静水池通过平水栅进入水槽,由收缩断面到入口段,再到库区,经出口段从尾门流出,其中尾门可以控制水槽的水位。图1 试验装置示意图为了改变横向膨胀比,使用两个不同大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22年9期2022-09-22

  • 竖直向下浸没式蒸汽直接接触冷凝流型研究
    。流动换热随冷凝流型变化,冷凝流型的识别和分类对于热工水力本构方程的构建至关重要。国内外研究者开展了流型研究,绘制了不同的冷凝流型图[1]。Arinobu[2]基于直径为16.1 mm和27.6 mm的排放管开展了实验研究,总结归纳了6种冷凝流型。Chan等[3]基于直径为51 mm的大管径排放管开展了实验研究,以蒸汽区域相对于管道出口的位置和蒸汽气泡从源分离的位置,将冷凝区域划分为3种流型,即喘振、鼓泡和喷射。Chun等[4]对直径为4.45~10.85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22年8期2022-09-06

  • 基于AFSA-RF的两相流型图扩展技术
    1)气液两相流的流型是化工、石油以及火力、核能发电等行业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1-2],对流型的精准预测对于生产应用有着重要意义。当今的流型识别,主要依靠可视化技术得到的图像和电导探针、电阻式空隙仪所得到的水力特性来进行研究[3-5]。这些实验研究对于两相流特性有较好引导作用,但此类流型识别的方法主要以可视化方法为主,具有一定主观性。实验中所得到的两相流型图为经验流型图[6],其水和空气的表观流速均处于低流速区(0~4 m/s),无法满足实际生产应用。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22年8期2022-09-06

  • 空调器水平管路内R32流动过程的流型变化规律
    压降特性[4]。流型对蒸发、冷凝以及压降起着关键的作用,不同流型条件下会呈现出不同的换热和压降特性[5-6]。节流后的气液两相制冷剂在分配器中的分流均匀性也与两相流型密切相关。例如两相工质以环状流或者弥散泡状流形式进入到空调器用分配器中时,将有助于提高两相工质在多流路蒸发器中的分流均匀性,从而提高换热性能。但是如果两相工质以层状流或弹状流形式进入分配器中时,可能引起分流不均而导致换热性能恶化[7]。因此有必要对R32工质在空调管路内的流型特征及流型转化规律

    制冷技术 2022年2期2022-08-01

  • 渤海某平台生产分离器分液不均问题分析及改进措施
    处的管道内液体的流型进行模拟,利用模拟出的管道内的流型来分析两台生产分离器分液不均的原因,并给出合理的处理方法。【Abstract】Production separators are generally three-phase separators, which can preliminarily separate the three-phase mixture of oil, gas and water produced from underground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22年2期2022-05-14

  • 不同工况下井筒中油气水三相流型预测研究
    井筒中油气水三相流型预测是准确开展井筒多相流压力计算的基础,按照不同的流动形态来研究气液两相流的规律,是目前常用的方法[1]。迄今,在研究流型方面,不同的研究者用了快速摄影、探针等多种方法,但流型的划分总归还是靠人的肉眼观察判断[2]。不同的学者对流型的观察理解不同,流型的划分也有所不同[3] [4]。目前对于垂直上升管中的流型划分就有几十种,部分常用的流型划分方法如表1。Table 1. Common flow pattern division meth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22年1期2022-04-24

  • 基于离心泵性能曲线拐点特征的流型识别方法
    液两相流动分离和流型转变,进而引起额外水力损失,表现为扬程和效率降低。 更严重地,气相在旋转叶轮高剪切流场中富集,极易导致液相流量降低, 形成 “气锁”(即叶轮流道被气相完全占据),造成离心泵输送系统无法挽回的损失。近年来,已有学者对离心泵气液两相流开展了相关研究,发现气液两相流造成离心泵增压性能损失是由于旋转叶轮高剪切流场中气泡运动诱发气液两相流型转化导致的[2]。因此,旋转叶轮高剪切流场内气液两相流型识别对于离心泵气液混输至关重要。 一方面,气体在叶轮

    化工机械 2022年1期2022-03-21

  • 基于1D-CNN-AdaBoost及电阻层析成像的两相流流型辨识
    广泛存在,两相流流型辨识也成为两相流在线监测的基础,是两相流测量的重要研究方向[1]。两相流各相间存在速度差且边界尚不明确,其研究难度高于单向流[2]。两相流流型变化直接决定相含率、流量及混合流速等参数变化,因此需对两相流的流型进行实时监测[3]。电阻层析成像(electrical resistance tomography,ERT)技术是一种两相流参数实时监测技术,其物理基础是:根据不同介质的电导率特性,通过测量敏感场边界信号,反推出内部的电导率分布,通

    计量学报 2022年12期2022-02-02

  • 黄202H页岩气井井筒气液两相流态预测
    水平段纵向剖面上流型变化对黄202H井井筒积液预测及排水采气工艺优选至关重要。研究分析了黄202H井套管生产、油管生产阶段压裂液返排特征,利用黄202H井的测压数据,对Ansari、Beggs-Brill、Duns-Ros、Hagedorn-Brown、Mukherjee-Brill和Orkiszewski这6种压力计算模型进行了评价,优选了井筒压力计算模型,运用Hewitt-Roberts、Aziz、Gould、Goiver和Mandhane等5种垂直段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5期2021-11-10

  • 倾斜管气液两相流型转化边界
    常见的流动状态,流型是定义多相流动状态及准确预测压降的重要参考依据[1]。流动型态的不同对两相流动的力学研究以及传热性能等都存在很大的影响,从目前的应用情况来看,气液两相流动状态应用较多。在两相流动状态下,常见的流型有分层流、气泡流、段塞流、搅动流及环状流。由于影响流型变化的因素多,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出发,不同的学者得出的流型判别方法并不一致。经过学者们对两相流动的深入研究,发现水平管两相流动机理及规律并不适用于倾斜管[2-8],后来对水平管和倾斜管分别展开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1年22期2021-09-09

  • 基于电容层析成像系统测量信号稀疏性的两相流流型辨识
    不同,导致两相流流型具有随机性和瞬变性。两相流流型不同,将会直接影响到工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系统安全等诸多方面,因此两相流的在线辨识对于工业生产过程监控和故障诊断等具有重要意义[1]。电容层析成像技术(electri-cal capacitance tomography,ECT)是一种两相流可视化测量技术。它可获得被测管道内两相流介质介电常数的二维/三维分布图像;同时,ECT测量电容值亦包含流型特征信息,因此,可基于ECT重建图像或其测量信号进行两相流流型

    计量学报 2021年7期2021-09-07

  • 基于流型的矩形小通道内冷凝传热模型研究
    对所观察到的两相流型分别建立冷凝传热模型。但是,同冷凝传热的实验研究现状一样,现有的数值模拟文献也多集中于制冷剂在圆管内的冷凝两相流模型,鲜见蒸气在矩形通道内冷凝的相关报道。同时,已有文献仅仅将流型简单地分为分层流或环状流,并不足以完整描述事实出现的两相流型。如Cavallini 等[20]提出了一个适用于计算圆形通道内环状流时冷凝传热的无量纲半经验公式。Kosky 等[21]和Traviss 等[22]基于冯卡门速度场分布适用于管内环状流这一假设,开发了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21年4期2021-09-01

  • 基于迁移学习的水平管气液两相流型智能识别
    多种流动形态,即流型[3]。流型是表征气液两相流动最重要参数之一,研究多相流动规律和机理,建立预测模型以及对气液两相流动过程进行设计、监测和控制都依赖于对其流型的准确识别[4]。当前流型识别方法主要有肉眼观察法、波动分析法以及层析成像法等。人通过透明管壁观察来识别流型最为简单,也是确定流型的主要方式[5]。但流型识别结果依赖人的主观判断,不同识别主体辨别结果可能有较大差异。对于高速气液两相流动,人类肉眼难以准确分辨气液界面,从而增加了识别难度。层析成像法通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21年7期2021-08-19

  • 基于MO-PLP-ELM及电容层析成像的两相流流型辨识
    广泛使用,两相流流型辨识也成为两相流在线监测的基础,是两相流测量的重要研究方向[1]。随着过程层析技术的迅速发展,出现了电容层析成像(electrical capacitance tomography,ECT)技术,该技术是基于电容敏感机理的可视化层析成像技术,由于其具有非侵入、可视化、非辐射等优势受到广泛关注[2~7]。基于ECT的流型辨识主要分为2类:基于重建图像的流型辨识以及基于ECT测量数据,采用各种机器学习算法的流型辨识,其常见方法有:神经网络类

    计量学报 2021年3期2021-04-26

  • 水平井斜井气液两相流型自动判别
    流的流动状态(即流型)并非始终保持不变,流动状态发生改变使得两相流的流型随之转变。1 水平井、斜井气水两相流典型流型1.1 水平管气水典型流型1987 年,Barnea 用空气-水在管径为5.1cm 管道中进行实验得到流动的流型和过度边界,将流型分为分层流( SS)、波状分层流(SW)、环状流(A)、变形泡状流(EB)、段塞流(SL)、沫状流(CH)和分散泡状流(DB)等,最终模型结果与实验数据比较良好。1.2 斜井气水典型流型Brill 用空气-煤油、空

    科学技术创新 2021年7期2021-03-23

  • 基于粒子群优化极限学习机及电容层析成像的两相流流型及其参数预测
    工业中广泛存在,流型是两相流的重要参数,实现流型实时监控对发展混流输送,提高安全等级,完善监督水平有着重要意义,因而,流型辨识在工业两相流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电容层析成像(electrical capacitance tomography, ECT)技术是一种基于电容敏感机理的过程层析成像技术,由于其非侵入、可视化、结构简单、非辐射等优势受到学者广泛关注[1~3]。目前,常见的基于ECT技术的辨识方法主要分为3种:基于成像的流型辨识,该方法是通过ECT图像

    计量学报 2020年12期2021-01-19

  • 油水两相流流型研究现状及展望
    油水混输中两相流流型的转换、流动及压降规律,对合理规划设计集输管网,降低集输系统能耗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因此,系统的分析和梳理高含水期油水两相流流型可为常温集输提供理论支持。由于石油行业中的油田采出液基本采用油气水多相混输方式输送到接转站或联合站统一处理,与气、液两相流相比,油水之间的液、液两相流研究开展较晚,且内在机理仍不明确。此外,Hewitt和Spedding等学者认为研究油水两相流流型可对多相流计量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由此可见,总结和梳理油水

    油气与新能源 2020年5期2020-09-22

  • 基于电容层析成像技术重构图像的两相流流型识别
    49)1 引 言流型又称流态,即流体流动的形式和结构[1]。流型是反映气固两相流本质的一个基本特征,直接影响工业过程中气力输送或气固反应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及节能减排效果的首要参数[2]。此外流型的正确识别结果也是两相流其它参数(分相浓度、流速、流量、密度和压降等)准确测量的先决条件[3]。流体各流动参数在不同流型下的关系是不一样的,某种检测方法在某一流型下的测量精度,在另一种流型下不一定能达到。因此流型的准确识别是工业过程安全稳定运行的保证,也是

    计量学报 2020年8期2020-09-08

  • 旋转式微通道内液液萃取的流型及传质
    结构、内部传质、流型以及工艺参数的优化。这些微通道都是基于被动混合的微通道,即依靠改变微通道的结构使得内部流体流动发生改变。而现发表的文献中很少有主动混合(即通道内部有制动结构)的微通道。基于此,本研究团队拟设计一种主动混合式微通道以进一步拓展微通道的应用。受到Nakase等[5]设计的逆流离心反应器的启发,他们使用内外筒之间的间隙形成一个反应室,利用内筒的转动提供给设备内部流体一个主动混合力。但这种逆流离心反应器的反应室尺寸较大,未能达到微通道设备尺寸小

    化工进展 2020年8期2020-08-17

  • 彭水区块水平井简化全井段流态模拟及流型图版优选
    能力。预测方法即流型图板,水平井井筒流动涉及垂直管、倾斜管和水平管的上升流动,其中比较典型的研究:垂直管方面,DUNS 和ROS[11]在常压条件下开展了约4 000次气液两相流动实验,且采用无因次气相、液相速度准数绘制了垂直管两相流流型图;ORKISZEWSKI[12]基于148 口油井实测数据,对比分析了多个垂直管气液两相管流模型,分不同流型择其优者,给出了垂直管泡状流、段塞流、过渡流、雾状流流型形成界限关系式;AZIZ[13]引入修正系数X、Y,绘制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20年1期2020-02-11

  • 油水两相绝热和冷却流型与换热特性研究
    输送中的一种常见流型,对其开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油水流动的实验研究主要包括流型分析、流型转变规律以及压降、含水率等方面,其中流型的转变研究对于管道输送设计运行具有重要价值。目前使用的流型探究方法主要有可视观察、高速摄像、电阻探针、γ 射线密度计、电导探针等。J. L. Trallero 等[1]把水平管中油水两相流的流型分为分离流和分散流两大类六种,其中分离流包括分层流(ST)、混合界面分层流(ST&MT),分散流包括水层上部油相分散流(DO/W&W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9年6期2020-01-01

  • 起伏振动状态下水平管内两相流多尺度熵分析
    可以改变气液两相流型及摩擦阻力[8-9]。同时,肖秀等[10]通过研究振动对环管内两相流影响的研究发现,振动会对两相流参数分布产生一定影响,随含气率的增大,影响减弱。Pendyala等[11-12]通过研究振动工况下垂直管内两相流动及压降,得出低频振动可以加大流体流速及压降波动。两相流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学系统,由于气液相界面存在复杂的界面效应,其内部流动结构变化与压力波动信号有着紧密的联系[13-14]。熵是系统复杂性和规则性的一种测度,自Pincus

    振动与冲击 2019年20期2019-10-30

  • 基于实验研究的水平井气液两相流流型判别修正*
    相流中会出现各种流型。目前有2种流型划分方法,一是按流动外形划分为气泡流、气团流、分层流、波浪流、段塞流、环状流、弥散流等流型[1-2];二是按力学特性分为间歇流(包括气团流和段塞流)、分离流(包括分层流、波浪流和环状流)、分散流(包括气泡流和弥散流)等流型[3-7]。目前业内使用的Brill流型判别属于第1种流型划分方法。Brill用空气-煤油、空气-润滑油为介质,在管径38.1 mm的管道内进行倾角影响流型的实验研究。若把流型分得过细,而某些流型事实上

    中国海上油气 2019年5期2019-10-24

  • 水平气井井筒气液两相流型预测
    井井筒气液两相流流型是水平井井筒压降预测、井下工况诊断、排水采气设计的先决条件。目前气液两相流流型实验参数(管斜角,管径等)统计如表1所示。根据实验的管斜角,可分为单一水平管、倾斜管和垂直管的3类流型图,没有描述水平井气液两相流动的统一流型图。水平井由垂直段、倾斜段和水平段组成,沿流向上,井斜角从90°到0连续变化[1-2],当采用上述的3类流型图进行分段处理时,由于绘制流型图的实验条件不同,流型图的适应范围也不同,缺乏通用性;又由于产水气井气液比极高,极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3期2019-06-12

  • 基于ECT技术的管道流型识别与运用研究*
    存在于工程领域,流型作为反映两相流流动状态的重要参数,流型识别的准确程度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两相流流动参数的测量.目前针对流型的识别方法主要分为观测法和测量法,这两种方法难以实现流型的在线测量[1].疏浚系统中一般采用射线对管道内流体进行测量,但是射线测量仪不仅费用昂贵,而且对于日常的使用与维护都有较高的要求.电容层析成像(electrical capacitance tomography,ECT)技术作为一种非侵入的测量技术,已经在两相流的测量领域得到了广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9年1期2019-03-01

  • 油气集输管道流型和压降的变化规律探析
    公司油气集输管道流型和压降的变化规律探析文/常春阳1 刘丹丹2,1.山东胜利建设监理股份有限公司;2.北京石大东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近年来由于产出液中含水率增高,输送管道中伴有油气水多相流动的状况。随着管路中流动状况的改变,多相流流动机理呈复杂多变,目前国内外对该机理的研究尚未形成定论,尤其没有适合工程应用上的水利计算模型。油田输送管网的投资在总投资中所占比例有三成之多,而运行过程中的能耗占到生产总能耗的四成,因此,研究油气集输过程中管路中流体流动规律,预测

    新商务周刊 2017年5期2017-12-25

  • 水平管内多孔板后的气液两相流型可视化实验
    孔板后的气液两相流型可视化实验彭杰伟1,马有福1,3,吴恒亮2,吕俊复3,刘媛2,彭安2,焦乾峰1(1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200093;2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上海200090;3清华大学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4)多孔板后是否形成均匀分散的泡状流流型是影响多孔板废气吸收装置吸收效果的关键因素。以空气和水作为两相介质,对气液两相混合物在水平管内流经多孔板后形成的流型进行实验。通过孔径分别为2、3、4、

    化工学报 2017年6期2017-06-05

  • 页岩气水平井气水两相流流型数值模拟
    水平井气水两相流流型数值模拟郭松林,于绍辉,方 萌(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湖北武汉 430100)由于井下高温高压的环境,目前尚无法直接对页岩气水平井内流体流动进行物理实验,水平井内多相流流型特点亟待研究。首先,基于某页岩气水平井生产测井数据,建立内径0.124 m,长16 m,倾角分别为±2°、±1°、0°的5组井下管道模型,采用Fluent软件内置的VOF多相流模型对井下高温高压高气量下气水两相流进行仿真模拟。获得不同倾角、不同流量配比的气水

    石油化工应用 2017年4期2017-05-09

  • 气液两相流PLC控制小型实验装置设计与研究
    中两相流几种典型流型的发生和控制。最后,通过分析大规模实验数据和实验图片,绘制出气液两相流的流型分布图。关键词:气液两相流;PLC控制;MCGS组态软件;流型中图分类号:O359+.1 文獻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7.01.026气液两相流中气液之间的运动规则及其不同运动状态下气液间的相互作用是该课题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随着各类工程的兴起和发展,气液两相流的研究逐渐获得研究者的重视,促使它形成为一门完整的应用基

    科技与创新 2017年1期2017-02-16

  • 夏季欧亚中高纬持续流型的年代际变化
    季欧亚中高纬持续流型的年代际变化潘婕1,纪立人2(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北京100081;2.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利用夏季欧亚中高纬大气环流持续流型指数的年代际变化来反映欧亚中高纬大气环流的多年振动,尝试揭示夏季欧亚中高纬持续流型的年代际变化与我国降水、全球海温以及北大西洋涛动(NAO)的年代际变化之间的联系,主要结论如下:(1)1959—2000年夏季欧亚中高纬流型指数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1980年前后流型

    海洋预报 2016年6期2017-01-09

  • 基于截面电导信息的油水两相流相含率估计
    函数神经网络建立流型辨识模型,并对每一种流型采用基于样本矩阵非线性变换的非线性偏最小二乘(NLPLS)法建立相含率估计模型.动态实验结果表明,所得的相含率估计绝对误差低于5%,.将本方法和不分流型的单模型方法及传统偏最小二乘方法进行对比,证明所提出的相含率估计方法能实现更准确的估计.油水两相流;相含率;电学层析成像;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偏最小二乘油水两相流广泛存在于石油开采、管道输送等工业过程中[1-2].对两相流的深入理解和准确测量一直是学术研究和工程实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2016年11期2016-12-12

  • 气-液两相流管段内介质流型判断和管径优化
    两相流管段内介质流型判断和管径优化曹刚1张悦21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200233)2液化空气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上海200233)参照国内外相关规范,结合工作经验,总结出化工工艺设计时设计人员为气-液两相流管段初选管径后判断管道流型的方法,并给出管径优化方向,从而在工艺设计方面减少因化工装置管道内两相流流型不当而引发的安全事故。两相流流型判断管径优化0 概述在进行化工工艺设计时,设计人员经常遇到气相和液相混合物在管内并流的现象,这

    上海化工 2016年2期2016-11-29

  • 水平管内流动冷凝流型图研究进展
    水平管内流动冷凝流型图研究进展庄晓如1, 2公茂琼1邹 鑫1陈高飞1吴剑峰1(1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低温工程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0;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水平管内流动冷凝的两相流型对其传热与流动的研究十分重要,流型图则是流型辨别及其转换判断的重要工具。本文总结了目前水平管内流动冷凝流型图及其转换标准的研究进展,列举了七种针对流动冷凝提出的流型图:Breber et al. (1980),Tandon et al. (19

    制冷学报 2016年2期2016-11-24

  • 基于高速摄影传感器的气液两相流型分层模糊识别*
    传感器的气液两相流型分层模糊识别*常佃康1,2,薛 婷1,2,张旖婷1,2(1.天津大学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天津 300072;2.天津市过程控制检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072)气液两相流流型的客观和智能识别对两相流其它参数测量具有重要意义。用高速摄像机作为检测传感器,获取内径为50 mm的绝热垂直管段内气液两相流流型图像,提取流型灰度图像的均值、标准差及二值图像的最大物体面积、宽度和高度五个特征向量,采用分层模糊推理方法实现泡状流、块状流、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16年11期2016-11-04

  • 基于小波包与Elman神经网络的气力提升装置流型识别技术研究
    络的气力提升装置流型识别技术研究唐川林, 汪志能, 胡东, 周枫林(湖南工业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湖南 株洲412007)气力提升装置流型对气液流动特性及提升系统性能均有很大的影响,但由于气液两相交界面形态以及截面含气率动态变化、气液两相速度复杂难测等原因,致使提升管流型亦交替变化且不易识别。针对这一难题,提出了基于小波包分析与Elman神经网络的流型辨识策略:利用小波包分析方法提取提升装置压差信号各频带能量特征值,借助Elman神经网络辨识技术,以各频带能

    振动与冲击 2016年15期2016-09-13

  • 水平渐变管内油水两相流模拟研究
    流速条件下两相流流型,分析油水两相流在管道内的压力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渐变管内油水两相流流型为水包油流型,管壁主要为油相润湿;渐缩管压力随流向位移持续下降,渐扩管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整体压降速率与含水率成反比,与入口流速成正比。研究结果可以为优化稠油集输管网管道结构、降低管道流动能耗等油水混输问题提供参考。关键词:渐缩管;渐扩管;油水两相流;流型;压降随着近些年我国工业生产对于原油的需求量不断提高,大部分油田已进入开发中后期[1],为了确保油田的原油产量稳

    当代化工 2016年1期2016-07-22

  • 气液两相流流型判断及管径计算软件的设计与开发①
    公司气液两相流流型判断及管径计算软件的设计与开发①夏 婧1李泽东21.九江石化设计工程有限公司2.长岭炼化岳阳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摘要以流体的基础数据(流量、密度、黏度、表面张力等)为基础,根据SH/T 3035-2007《石油化工工艺装置管径选择导则》中两相流型的计算模型,以VB6.0作为开发用户操作界面的平台,设计了一个适用于石化装置牛顿性流体的管道两相流流型判断及管径计算软件。通过实例计算证明,该软件不仅能提高手算或Excel计算的效率,还可方便地输出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016年3期2016-07-21

  • 球床反应堆气—液两相流阻力特性研究
    本文在可视化研究流型观测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验过程中所采集的520组压差波动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采用均相流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最终得到了基于气、液两相雷诺数的阻力压降关联式。该关联式包含了影响阻力压降梯度的气相雷诺数、液相雷诺数、填充球直径等参数,相比其他研究者提供的相关关联式,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且物理意义更加清楚,可用于球床反应堆气-液两相流动的阻力压降计算。【关键词】两相流;球床反应堆;流型;阻力压降0 前言在新概念核反应堆堆型的研究中,寻求微球形

    科技视界 2016年9期2016-04-26

  • 球床反应堆气—液两相流流型可视化实验研究
    流。气-液两相流流型研究的首要问题是流型的观测,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后续的流型分类、流型识别、流型与阻力特性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才能得以展开。因此,本文研究内容由可视化研究开始,通过可视化研究得到的结果来指导球床空气-水两相流流型的相关研究。本章详细叙述了流型可视化研究的目的、方法和内容,给出了CaCl2溶液的基本物性参数以及可视化研究的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球床空气-水两相流流型等相关方面的研究扫清障碍。【关键词】两相流;球床反应堆;流型;可视化Visuall

    科技视界 2016年7期2016-04-01

  • 调节阀内流型分布及利用声音突变判别流型转变的方法
    北京)调节阀内流型分布及利用声音突变判别流型转变的方法曾立飞1,刘观伟1,毛靖儒1,袁奇1,王朝阳1,魏龙1,张俊杰2,徐亚涛2(西安交通大学叶轮机械研究所,710049,西安;2.神华国华(北京)电力研究院有限公司,100025,北京)针对流体诱发调节阀振动和噪声而影响汽轮机安全、稳定运行的问题,结合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阀内流型分布及流型与噪声、振动的关系。研究表明:在中小升程下调节阀内存在2种流型,其中附阀座流相对于冲击射流是一种更加稳定且噪声较小的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15年5期2015-12-26

  • 积水在成品油输送管道中运动状态的数值模拟
    同管段呈现不同的流型.在上倾管段中,受成品油剪切作用与水相自身重力作用及管壁摩擦力的影响,积水在管道底部达到动态平衡,因此难以排出管道.此外,流体流速增大,管道内的积水减少,而管径增大,积水增多;流体密度增大,管道内积水减少,管道弯曲角度增大,积水减少.关键词:成品油管道;积水;流型;运动状态管道中积水的存在,很容易诱发管道材质生锈,发生管道内腐蚀,导致过滤器和减压阀堵塞[1],最终导致输送管道停运检修,从而增加成品油运输的成本,并且极易发生油泄漏事故.目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4期2015-12-16

  • 低温甲醇洗两相流管线计算
    法计算的可行性。流型;压降;计算在化工设计中,经常可以遇到气体和液体混合物在管内并流的现象,此现象称为气—液两相流。一般情况下,当气—液混合中气相在6%-98%(体积)范围内,应采用气—液两相流的计算方法来进行管路的压力降计算。本文依据HG/T20570-95及SH/T3035-2007中的两相流计算方法及要求,对工程实例进行分析计算。1 两相流管线计算在某工程项目中,低温甲醇洗流程中从含硫甲醇闪蒸罐到CO2产品塔的调节阀后管线ME-32536-100-1

    化工管理 2015年18期2015-10-21

  • 上斜管线两相流型转换条件的研究
    外对气液两相流的流型及其变化条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并得到了很多理论和经验公式以及相应的流型图。对水平管和竖直管内的流动形态相对较多,而对倾斜管多相流的研究却较少。国外的研究主要开始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Tatel、Dukler 在1976 年对小角度管线的流型进行了初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随后Barnea(1980)等[1]进一步加强了对向下、上倾斜管内气液两相流型的研究,初步给定了流型转换的条件。Weisman 和Kang[2](1981)对小角度

    石油化工应用 2015年12期2015-08-10

  • 石油生产水平及大斜度井测井技术综述
    工艺;测井技术;流型;相含率;流量0 引言水平井兴起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水平井开采技术被称为石油工业的第二次革命,目前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与普及,并已成功应用于碳酸盐岩裂缝油藏、带气顶或底水的油藏、薄层油藏、低渗透油藏、稠油油藏和高含水人工注水油藏等几乎所有类型的油气藏[1]。水平井适于地面条件复杂地区,适于常规技术难以有效动用的薄油层,适于低渗、低压、稠油等类型油藏的开采[2]。通过钻采水平及大斜度井,使其井眼轨迹能够穿过更多的油藏,可大幅度提高油气

    燕山大学学报 2015年1期2015-06-01

  • 滚动转子式压缩制冷系统润滑油的流动
    油混合物的两相流流型.结果发现:在蒸发器出口处混合物的流动表现为“油渍”蠕动、“油膜”线状流、“油膜”环状流和雾状湿蒸汽流等流型;在膨胀阀出口有液气分相流和泡气分相流等流型.在一定的运行工况下,压缩机正过热度越小,“油膜”流动速度越快,越利于压缩机回油;当压缩机排气温度等于冷凝温度时,高含油量的液体节流后形成泡状流,使得系统性能恶化甚至造成压缩机损坏.关键词: 滚动转子式压缩机; 润滑油; 两相流; 流型; 过热度中图分类号: TB 652 文献标志码:

    能源研究与信息 2015年1期2015-05-19

  • 基于Taitel-Dukler方法的气液两相流型边界计算软件开发
    r方法的气液两相流型边界计算软件开发邵 奇(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 102249)气液两相流动是多相流动最为常见的类型之一,其现象广泛存在于石油工业的生产之中。气液两相流的流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气液两相流的传热特性和流动特性,同时还影响着两相流系统的运行以及流动特性参数的准确测量。采用Taitel-Dukler方法的流型判别准则应用Java语言开发出流型边界计算软件,并用该软件计算得出的结果绘制流型图。结果表明:管道向下倾斜将会增强流动型态的层状化;当

    当代化工 2015年8期2015-02-16

  • 多相流模拟试验环路流型分析
    相流模拟试验环路流型分析周 凯1王守波2范玉杨1苏 锋1冯福祥21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2宁波威瑞泰默赛多相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在石油生产设备中,很多多相流检测设备都需要用多相流模拟试验环路进行测试,多相流模拟试验环路管路的设计是关键技术之一。结合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深水水下生产设施制造、测试装备及技术”课题的研发实际,采用流型预测模型,对多相流模拟试验环路不同管径的管道进行模拟分析,并根据多相流模拟试验环路所能提供的多相流介质数据条件,预测了12种组合工况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5年10期2015-01-12

  • 成像流型辨识算法
    容层析成像反问题流型识别较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电容层析成像流型辩识算法。在阐述高斯混合模型和EM算法的基础上,结合Kmeans算法,通过训练得到各类流型所对应的高斯混合模型参数,构造分类器实现对五种流型的快速与精准的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与BP神经网络、sVM、决策树识别算法相比,辨识准确率高、识别速度快,为电容层析成像流型辨识算法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思路。endprint摘要:针对电容层析成像反问题流型识别较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高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2014年4期2015-01-04

  • 水平管内气液两相流型及换热的研究进展
    水平管内气液两相流型简介对于两相流,通常用流动方式来描述流动分布,即相分布,称为流型;用流动机制来描述每相的层流和湍流,称为流动机制。流型和流动机制是相互关联的。气相为层流,液相为湍流,大半是气泡状两相流动;气相为湍流,液相为层流时,往往是雾(滴)状流动。气相和液相之间,可以有各种不连续的流动,如弹状流、塞状流或搅拌流。两相均为层流时,在水平流动中会出现分层流;两相均为湍流时,在垂直流动中会出现环状流等。因此,在气液两相流中,可以用几种流型代表流动方式。由

    制冷 2014年4期2014-08-28

  • 基于峭度系数和隐马尔科夫模型的气液两相流流型识别方法
    域[1],两相流流型的识别已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由于两相流流动的复杂性,电导波动信号具有与电容信号相似的非平稳特性。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是一种自适应时频分析方法,它可以有效地处理非线性、非平稳的信号[2],周云龙等用EMD分解压差波动信号得到IMF分量,提取IMF分量的能量,并将其作为特征向量对流型进行识别,取得了很好的效果[3]。鉴于隐马尔可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HMM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2014年7期2014-08-03

  • 管束通道内沸腾两相流特性的研究
    结构和通道内特殊流型的影响,流体流过管束间狭窄通道时所表现出的换热特性与常规尺寸直管内的不同,流体纵向流过管束通道时的沸腾流动及传热是一种复杂两相流问题[1]。对这种特殊流道内的流动换热及两相流型转变特性进行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流型流型预测是两相流科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课题,在特定流动条件下存在的流型种类、流型判定方法及建立科学的流型过渡判据是确定两相流动压力降和传热特性的基础。Bergles[2]应用4根直管组成的实验流道模拟水冷反应堆燃料组件对管

    核科学与工程 2012年3期2012-06-26

  • 水平井气水两相流型的测井识别实验研究
    引 言气水两相流型识别是生产测井研究的重要内容[1]。随着开发的深入,水平井常出现水淹严重、产量下降等问题。然而,沿储层水平展布的井眼为生产测井仪器测量带来诸多困难。井下混合流体会因密度差异产生重力分异,介质及速度分布剖面失去垂直井中的对称性,对于密度差异极大的气水两相混合流动来说,起伏的井眼更使井下流型复杂多变,难于监测识别。以往垂直井内采用居中取样、线性测量方式的仪器已不能全面反映井下真实状况[2]。为此,Schlumberger及 Sondex公司

    测井技术 2010年2期2010-02-27

  • 制冷系统中气液两相流流型识别的研究进展
    系统中气液两相流流型识别的方法是现代比较新的并且直观性最好的研究方法。两相流动中两相介质的分布状况称为流型。两相流区别于单相流动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两相之间存在着分界面。流型不同,不但影响两相流的流动特性和传热传质性能,而且影响对两相流参数的准确测量[1]。杨亮,张春路在文献 [2]中提到的流型变化尺度及各流型的空泡系数问题中,阐述了不同流型拥有不同的空泡系数,而空泡系数的不同直接影响到了流体在流动界面的传热系数,这必将使整个系统的工作状态发生改变。所以更好

    制冷 2010年3期2010-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