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党
- 寿宁:“弱鸟”直飞九青天
平总书记曾“三进下党”,访贫问苦、现场办公,协调解决下党村公路水电建设、下屏峰村灾后重建等问题,开启了下党摆脱贫困的历史征程。34 年后,鸾峰桥下,依旧是那条流水潺潺的修竹溪,进村的路却越走越宽了。这一次,记者踏上这片土地,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捧起那些犹自沾泥带露、热气腾腾的故事,深切感受到,包括下党在内的寿宁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滴水穿石的努力改变了这里的一切,羽翼丰满的“弱鸟”也能扶摇直上九青天。铺展在山水间的振兴路踏平坎坷成大道,如今再到寿宁,各个村
中国共青团 2023年22期2023-12-21
- “四下基层”:探寻宁德奇迹的奥秘
宁德市区到寿宁县下党乡,车向西北行,至少要经过15条隧道:白沙隧道、江家渡隧道、铜岩隧道、岭头隧道……每条隧道都代表着闽东一座山。下党乡,就藏在这一座座大山之后,曾是宁德最弱的一只“鸟”。此前,下党乡穷且闭塞,是全省唯一的“五无”乡镇:无公路、无自来水、无照明电、无财政收入、无政府固定办公场所。“走路走到哭!”下党乡党委原副书记刘明华介绍,在1991年之前,下党乡根本就没有公路,全乡仅靠一条蜿蜒陡峭的羊肠小道通往外界,从寿宁县城走路到下党乡要花费一天时间。
当代党员 2023年15期2023-08-20
- 闽东巨变的动力之源
——习近平“三进下党”现场办公“车岭车上天,九岭爬九年。”当年“三进下党”的场景,我至今还历历在目。经过30年的不懈奋斗,下党天堑变通途、旧貌换新颜,乡亲们有了越来越多的幸福感、获得感,这生动印证了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道理。——摘自2019年8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寿宁县下党乡乡亲们的回信寿宁县地处宁德北部,藏于大山深处。明代文学家冯梦龙曾在此地当过4年知县,他对寿宁的描述是“县在翠微处,浮家是锦棚,三峰南入幕,万树北遮城,地僻人难到,山多云易生”。用当地百
新长征·党建版 2023年7期2023-08-02
- 有种精神叫“下党精神”
十几位同学一起去下党参加诵读比赛。听到这个消息我十分激动。下党是习总书记曾三次考察过的地方,而我从未去过那里。能在那里参加比赛,我觉得是一种莫大的荣幸。第一次排练开始了。我们叽叽喳喳地议论着:会排练什么类型的节目呢?谁的戏份多呢……正说着,老师走了进来。闹哄哄的音乐厅里一下安静了下来。“来吧,你们的稿子。”老师说。我怀揣着忐忑的心拿到稿子:是以歌颂党为主题的一篇美文,密密麻麻的黑色方块字整齐地排列着,拿远点儿看活像一张点缀了零星白色的黑纸。我们都唉声叹气起
新教育 2023年12期2023-07-28
- 有种精神叫“下党精神”
十几位同学一起去下党参加诵读比赛。听到这个消息我十分激动。下党是习总书记曾三次考察过的地方,而我从未去过那里。能在那里参加比赛,我觉得是一种莫大的荣幸。第一次排练开始了。我们叽叽喳喳地议论着:会排练什么类型的节目呢?谁的戏份多呢……正说着,老师走了进来。闹哄哄的音乐厅里一下安静了下来。“来吧,你们的稿子。”老师说。我怀揣着忐忑的心拿到稿子:是以歌颂党为主题的一篇美文,密密麻麻的黑色方块字整齐地排列着,拿远点儿看活像一张点缀了零星白色的黑纸。我们都唉声叹气起
新教育·校园 2023年4期2023-05-30
- 新媒体视角下文旅型新农村建设探究
——以寿宁县下党乡为例
处的福建省寿宁县下党乡,20 世纪80 年代曾是一个无公路、无自来水、无照明电、无财政收入、无政府办公场所的“五无乡”[1],村民人均纯收入不足200 元。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曾先后三次跋山涉水,深入下党乡访贫问苦、现场办公,开启了下党乡摆脱贫困的历史征程[2]。30 多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心牵挂下党乡人民的脱贫致富情况。2019 年8 月4 日,在得知下党乡已完成脱贫任务,他饱含深情地给当地人民回信,鼓励其要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旅游纵览 2023年2期2023-03-21
- 最忆是下党:信仰的力量
培养对象在寿宁县下党乡的鸾峰桥上,面对鲜红的党旗,举起右拳,重温入党誓词的情景。铿锵有力的宣誓声,激荡着我们这一批省学带培养对象坚守教育的初心与担当使命的决心,也开启了一次特殊的党史教学之旅。欲知大道,必先知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寿宁县委党校的正高级讲师在习近平总书记当年现场办公的鸾峰桥上,为我们深情讲述了习近平同志主政宁德期间“三进下党”的动人故事。他说:“‘三进下党,一进是‘践诺之行,二进是‘救灾之行,三进是‘牵挂之行。习近平同志的‘三进下党,饱含着
新教师 2023年12期2023-03-14
- 建设“美丽家园”的地方实践
表、福建省寿宁县下党乡党委书记项忠红第一时间通过视频电话向远在1800公里外的乡亲们分享感受。党的二十大代表、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县达维镇冒水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陈望慧走出会场后,同样把二十大报告里关于国家继续加大发展低碳绿色经济的内容通过电话传达给了家乡父老。今年,小金县玫瑰花大丰收,乡亲们正在赶农时,采摘玫瑰、提取精油、制作干花。陈望慧说:“国家鼓励乡村发展生态经济,靠种玫瑰花,乡亲们不仅脱了贫、致了富,还把玫瑰花深加工产品卖到了国外。”陈望慧(右一)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22年11期2022-11-15
- 下党派出所:“绿水青山”守护者 “脱贫攻坚”护航人
文/图/何瑞玉下党派出所党员民警在鸾峰桥头重温入党誓词下党,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的地方。1989年7月起,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曾三赴下党调研,倾心帮助当地群众发展。今年是《摆脱贫困》出版30周年,而福建省寿宁县公安局下党派出所深刻体悟习近平总书记“三进下党”的为民情怀,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接续奋斗,将公安工作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紧密结合,切实担负起为人民谋发展、谋平安、谋幸福的初心使命,也已有30多年。近年来,下党派出所创新推出“1警+5员”社区警
派出所工作 2022年9期2022-09-15
- 党建引领下的闽东乡村振兴之路实践经验及启示
——以宁德市下党乡为例
选择宁德市寿宁县下党乡为案例点,并通过调查分析找准党建工作与当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以期获得“走出一条更具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的相关经验和启示。一、案例点概述及其党建成效、实践经验上世纪80 年代末,宁德市寿宁县下党乡是远近“闻名”的“五无特困乡”。为此,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曾“九到寿宁、三进下党”,为下党乡的建设发展出谋划策,并提出了“弱鸟先飞”的理念和“滴水穿石”的精神,形成了“四下基层”的工作作风,还依据闽东社会实际,带领群众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2期2022-07-08
- 脱贫攻坚的咏叹调
——评歌剧《鸾峰桥》
鸾峰桥是宁德寿宁下党乡的核心地标。它不仅是全国单拱跨最长的贯木拱廊桥,更是“下党脱贫的时代见证者”。同名歌剧《鸾峰桥》正是取材于下党乡。该剧聚焦于现实生活,立足于真实事件和真实人物,通过音乐的变化和宣叙调、咏叹调的层层渲染,推动剧情不断发展,展现人物性格与命运前后发生的巨大转变等,艺术化地再现了一个小山村过去因为贫困而痛苦挣扎,如今在“弱鸟先飞”“滴水穿石”思想指导下,摆脱贫困、艰难蜕变的感人而典型的历程,完成了艺术与现实、典型与普遍、微小与宏大的三重美学
福建文学 2022年6期2022-06-08
- 脱贫攻坚的咏叹调
鸾峰桥是宁德寿宁下党乡的核心地标。它不仅是全国单拱跨最长的贯木拱廊桥,更是“下党脱贫的时代见证者”。同名歌剧《鸾峰桥》正是取材于下党乡。该剧聚焦于现实生活,立足于真实事件和真实人物,通过音乐的变化和宣叙调、咏叹调的层层渲染,推动剧情不断发展,展现人物性格与命运前后发生的巨大转变等,艺术化地再现了一个小山村过去因为贫困而痛苦挣扎,如今在“弱鸟先飞”“滴水穿石”思想指导下,摆脱贫困、艰难蜕变的感人而典型的历程,完成了艺术与现实、典型与普遍、微小与宏大的三重美学
福建文学 2022年6期2022-06-07
- 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红色下党”教育资源数字化服务模式探究
少健福建省寿宁县下党乡是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思想的“策源地”和“实践田”。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曾“三进下党”,这里承载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关怀和深切厚望。这里的干部群众发扬滴水穿石、弱鸟先飞的精神,自强不息,久久为功,在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进程中涌现出一批可贵的人和事,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下党精神”,这是新时代语文教学的有效资源。《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因此“互联网+教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2年8期2022-02-19
- 尹力在下党讲授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寿宁县调研,并为下党乡基层党员干部讲授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尹力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和给下党乡乡亲们的重要回信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扑下身子抓落实、促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作出应有贡献。在调研中,尹力强调,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理论
厦门航空 2021年8期2021-11-29
- 党员干部冲在前 下党旧貌换新颜
王厚明下党乡位于闽东大山深处,是宁德地区寿宁县最边远的山乡,曾经是无公路、无自来水、无电灯照明、无财政收入、无政府办公场所的“五无乡镇”。习近平同志在闽期间曾“三进下党”,为下党乡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不竭的发展动力。下党乡党委始终牢记嘱托,坚持党建引领,坚持因地制宜、精准脱贫,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鄉村振兴之路。2021年,下党乡党委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上世纪八十年代,下党乡的农产品外销和生产、生活材料运输全靠背扛肩挑,往返一趟就是20
大江南北 2021年7期2021-09-10
- “云闪付”筑起下党乡茶经济“上”行路
建省宁德市寿宁县下党乡的乡亲们接到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亲切回信。习近平祝贺他们实现了脱贫,希望乡亲们继续发扬滴水穿石的精神,积极建设美好家园,“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回望过往,下党乡行以践言,真正走出了以茶致富、以茶振兴的闽东特色之路。乡村振兴全然离不开金融服务的支持,支付则是触达乡村金融的“毛细血管”,而对于乡村金融服务薄弱环节,“云闪付”助攻不息。中国银联福建分公司(以下简称“福建银联”)积极响应乡村振兴
金卡生活 2021年6期2021-06-02
- 党建引领乡村文化和旅游发展路径探索
——以福建省寿宁县下党乡为例
文明新气象。二、下党乡的党建,文旅融合发展之路下党乡位于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西部,距离县城43公里。下党乡曾是市级扶贫开发重点乡,素有“寿宁县的西伯利亚”之称。在1988年1月下党乡挂牌成立时,下党乡是全省唯一的“五无乡”(无公路、无自来水、无电灯照明、无财政收入、无政府办公场所),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极度落后,当时的群众有“三怕”,一怕患急病、二怕养大猪,三怕买化肥。但地处偏僻的下党乡同样也获得了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这里气候优越,降水丰沛,是寿宁三大林区之一,
文化学刊 2021年8期2021-03-08
- 宁德纪事(组诗)
新的事物还记得,下党乡拄着木棍在翻山越岭披荆斩棘,砍去荒芜闭塞贫寒砍出了血泡和勇气鸾峰廊桥的往事恍若昨天——弱鸟先飞那么多翅膀,面向海一样蔚蓝天空扑腾腾,惊起一路欢呼,雀跃山门开了,心门开了那是多么广阔的天空,辽阔的舞台像滴水穿石,我看见那么多人手牵手,在路上铆着劲躬耕大地丰年和不变的诺言从赤溪到下党,从山里到海边村庄和城市一样,开始茁壮江山如画。一个又一个小村和大国一样翻天覆地波澜壮阔在 下 党在下党,就想写一写村庄写三十年变化写鸾峰廊桥,故事里绿叶
福建文学 2020年12期2020-12-28
- 中国扶贫第一村(外一首)
新的事物还记得,下党乡拄着木棍在翻山越岭披荆斩棘,砍去荒芜闭塞贫寒砍出了血泡和勇气鸾峰廊桥的往事恍若昨天—— 弱鸟先飞那么多翅膀,面向海一样蔚蓝的天空扑腾腾,惊起一路欢呼,雀跃山门开了,心门开了那是多么广阔的天空,辽阔的舞台像滴水穿石,我看见那么多人手牵手,在路上卯着劲躬耕大地丰年和不变的诺言从赤溪到下党,从山里到海边村庄和城市一样,开始茁壮江山如画。一个又一个小村和国家一起翻天覆地波澜壮阔在 下 党在下党,就想写信写村庄写三十年变化写鸾峰廊桥,故事里绿叶
诗选刊 2020年12期2020-12-03
- 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印证
福建宁德下党乡的山路,见证了一段动人的往事。30多年前,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坐车颠簸几个小时后,冒着酷暑,沿着崎岖的山间小路,步行2个多小时到达下党,并现场召开扶贫办公会,又用了3个小时披荆斩棘走出这片深山。他后来回忆那次下党之行,用“异常艰苦、异常难忘”来形容。那时的宁德,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辖区9个县中有6个是贫困县。一边挨着福州,一边挨着浙江温州,都是富庶之地,到宁德这儿却“短路”了,所以又被称为东部沿海“黄金断裂带”。在宁德
山东人大工作 2020年9期2020-11-17
- 推进产业帮扶 决胜脱贫攻坚 厦航党委开展“重走下党连心路”主题党日活动
深深挂念的寿宁县下党乡,开展“重走下党连心路 决胜脱贫攻坚战”主题党日活动,重温习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披荆斩棘、跋山涉水深入下党访贫问苦、推动发展的艰辛历程,真切感受习总书记联系群众、真挚为民的领袖情怀,并以战略合作、产业帮扶等助力决胜脱贫攻坚战的实际行动,向祖国71周年华诞献礼。感怀“马上就办、服务为民”的领袖精神下党曾经是宁德地区4 个特困乡之一,也是福建省唯一无公路、无自来水、无电灯照明、无财政收入、无政府办公场所的“五无乡”。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
厦门航空 2020年11期2020-11-12
- 网络助力扶贫攻坚央媒行——寿宁县:最贫困的乡最早用上了5G
的特困乡一寿宁县下党乡。上世纪80年代,这里是福建省宁德市4个特困乡之一,也是全省唯一的“五无乡”一无公路、无自来水、无电灯照明、无财政收人、无政府办公场所。9月15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的“网络助力扶贫攻坚央媒行”来到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下党乡,《中国电子报》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近年来,在福建省委、省政府领导和工业和信息化部支持下,福建省信息通信业持续推进农村地区脱贫攻坚工作,解决信息通信服务在老少边穷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让
中国电子报 2020年68期2020-10-20
- 乘着八月回信东风
——闽东老区脱贫发展巡礼
市老促会●寿宁县下党乡八月的闽东,大地沸腾,群情振奋,习近平总书记给寿宁县下党乡亲的回信,传遍老区大地,回信的字里行间,充满浓浓的情谊和殷殷寄托,习总书记在回信中深情地希望“巩固脱贫成果,建设美好家园,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这句话,既是对下党乡亲的嘱托,更是对闽东革命老区发展的期望。乘着回信东风,宁德市老区建设促进会采取边传达贯彻,边调研帮扶的形式,沿着习总书记当年在闽东的扶贫足迹,又一次开启老区脱贫工作调研之行。下党,翻天覆地向小康今
红土地 2020年4期2020-05-08
- 下党乡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启示
重大的现实意义。下党乡本着“因地制宜、立足本土”“科学规划、产农结合”等理念,利用自身的优势条件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乡情乡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撕掉了困扰已久的贫困乡标签,还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道路。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外出旅游,乡村旅游如今已经成为国内旅游业的一大亮点。据国家农业农村部办公室统计显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次,从2012年的8亿增至2018年的30亿,年平均增长率为30%;营业收入从2012年的2 40
闽江学院学报 2020年1期2020-04-23
- 纸短情长,总书记关于扶贫的三封回信
书信往来。一、给下党乡:“当年‘三进下党的场景,我至今还历历在目”给福建省寿宁县下党乡乡亲们的回信寿宁县下党乡的乡亲们:你们好!来信收悉。得知下党实现了脱贫,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我非常高兴。向大家致以衷心的祝贺!“车岭车上天,九岭爬九年”。当年“三进下党”的场景,我至今还历历在目。经过30年的不懈奋斗,下党天堑变通途、旧貌换新颜,乡亲们有了越来越多的幸福感、获得感,这生动印证了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道理。希望乡亲们继续发扬滴水穿石的精神,坚定信心、埋头苦
老区建设 2019年17期2019-11-24
- 下党:一个山乡的幸福嬗变
志凌入秋的寿宁县下党乡,清溪潺潺,翠林如海。修竹溪上的鸾峰桥里,慕名前来考察、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这里,也见证着一段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曾经无公路、无电灯、无自来水、无办公场所、无财政收入的“五无”特困乡,立足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旅游发力,持之以恒唱好“山歌”,不仅脱贫“摘帽”,还成为闻名全省乃至全国的红色旅游点。农民人均纯收入也从1988年的186元增长至2018年的13066元,整整翻了70倍。一个家庭的幸福变迁“现在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我很满意!”
党建 2019年9期2019-09-27
- 天堑变通途 旧貌换新颜
——幸福下党再出发
月6 日,寿宁下党,修竹溪上的鸾峰桥里,慕名前来考察、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人气旺才会财气旺,发展才能更旺!”桥畔的“幸福茶馆”里,72 岁的王光朝老人忙碌地招呼着前来喝茶的游客。在他的印象里,多年之前的下党就是“坐井观天”,人走出去都难,更别提有客人来。昔日下党,无公路、无电灯、无自来水、无办公场所、无财政收入,“五无乡”穷出了名,人均年收入不到200元。30 多年前一个南北奔波的卖茶故事,至今让王光朝老人记忆犹新。蜗在大山里的下党,地无三尺平,种点茶
红土地 2019年9期2019-09-25
- “橄榄绿”变成“火焰蓝”初心永不变
前往宁德市寿宁县下党乡下党村,沿着习总书记曾经走过的“连心路”,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党日活动,重温总书记当年现场办公的历史,体验把心贴近人民的涤荡心灵之旅。宁德是习总书记工作过的地方。寿宁县下党乡,地处闽浙交界,曾是闽东革命老区4个特困乡之一,也是当年习总书记三进下党现场办公的地方,留下现在四下基层、现场办公、心系百姓等党的优良传统。习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曾三次深入下党乡访贫问苦,指导扶贫工作。“异常艰苦,异常难忘”,下党也成为习总书记“一辈子
消防界 2019年15期2019-09-10
- 这些暖心“家常话”指路脱贫攻坚
年”。当年“三进下党”的场景,我至今还历历在目。经过30年的不懈奋斗,下党天堑变通途、旧貌换新颜,乡亲们有了越来越多的幸福感、获得感,这生动印证了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道理。 ——2019年8月4日,给福建省寿宁县下党乡乡亲们的回信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乡亲们收入才能稳定增长。要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2019年7月,在内蒙古自治区考察调研时指出共产党就是为人民群众谋幸福的,党中央想的就
先锋 2019年8期2019-09-09
- 双周要闻
平给福建省寿宁县下党乡的乡亲们回信,祝贺他们实现了脱贫,鼓励他们发扬滴水穿石精神,走好乡村振兴之路。习近平在回信中说,得知下党实现了脱贫,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我非常高兴。向大家致以衷心的祝贺!习近平表示,“车岭车上天,九岭爬九年”。当年“三进下党”的场景,我至今还历历在目。经过30年的不懈奋斗,下党天堑变通途、旧貌换新颜,乡亲们有了越来越多的幸福感、获得感,这生动印证了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道理。习近平指出,希望乡亲们继续发扬滴水穿石的精神,坚定信心、埋
中国经济周刊 2019年15期2019-08-22
- 下党乡:“五无乡”产业兴
形,福建省寿宁县下党乡下党村村民王菊弟说。距离县城45公里,下党乡曾是福建省唯一的“五无乡”:无公路、无自来水、无电灯照明、无财政收入、无政府办公场所,人均年收入不到200元。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下党乡走出了一条既要百姓富也要生态美的发展之路。去年,乡里最后一批贫困户也都实现脱贫。路通了,村美了,村民富了,村里装上了路灯,灯火通明一直到天亮。下党乡的发展,仅从用电量的增长上便可见一斑。下党乡供电驿站站长周道杰说:“我刚到电力系统工作时(1999年),全乡用
民生周刊 2019年17期2019-06-11
- 难忘下党
县西部。近年来,下党走出了一条党建促扶贫、旅游促扶贫、品牌促扶贫的发展道路,推出了美丽乡村下屏峰村、“康庄葡园”葡萄基地等旅游项目,并策划实施了600亩扶贫定制茶园项目“下乡的味道”。通过一系列的推动,原本的下党乡最终上榜“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并获得“中国千千万万乡村旅游品牌村”、“福建省乡村旅游特色村”、“中国下党红色旅游新地标”等称号。同时,通过打造“下乡的味道”一条街,促进了民宿、农家乐、农家书屋、咖啡屋等一批旅游业态蓬勃发展。“宁德好风光”全国摄影
大众摄影 2019年5期2019-05-09
- 滴水穿石三十年
市区到宁德寿宁县下党乡,车向西北行,至少要经过15条隧道。白沙隧道、江家渡隧道、铜岩隧道、岭头隧道……每个隧道,都代表着闽东一座山。1989年7月19日,时任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用另一种方式来到这里。在坐车颠簸几个小时后,路没有了。他沿着山中小径徒步两小时才进村,现场召开扶贫办公会,又披荆斩棘走出这片深山。那是他就任宁德地委书记的第二年,是中国提出“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第五年。在寧德期间,他以脚步丈量了闽东的山容海纳,开启了带领贫困群众走出大山的“凿
新湘评论·下半月 2018年7期2018-12-05
- 滴水穿石30年:脱贫路上的“宁德样本”
市区到宁德寿宁县下党乡,车向西北行,至少要经过15条隧道。白沙隧道、江家渡隧道、铜岩隧道、岭头隧道……每个隧道,都代表着闽东一座山。1989年7月19日,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用另一种方式来到这里。在坐车颠簸几个小时后,路没有了。他沿着山中小径徒步两小时才进村,现场召开扶贫办公会,又用了3个小时披荆斩棘走出这片深山。那是他就任宁德地委书记的第二年,是中国提出“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第五年。在宁德期间,他以脚步丈量了闽东的山山水水,开启了带领贫困群众走出大
时代邮刊 2018年15期2018-11-14
- 下党乡:从特困乡到美丽乡村的嬗变
宁德市寿宁山区的下党乡格外凉爽。来此观光、消暑的游客络绎不绝……但从前的下党乡,却是宁德市的4个省定特困乡之一,素有寿宁的“西伯利亚”之称。这里无公路、无自来水、无电灯照明、无财政收入、无政府办公场所。直到1988年建乡时,全乡农民年人均收入仍不足200元。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曾三进下党乡深入调研,现场办公,推动发展,开启了下党乡摆脱贫困的历史征程。多年来,下党乡广大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以滴水穿石、弱鸟先飞、以干得助、久久为功的精神力量
就业与保障 2018年18期2018-11-07
- 下党村的致富“茶”经
马力当年下党村老乡送上的这杯解暑茶,让习近平总书记多年念念不忘。一杯解暑茶、一碗绿豆汤成为总书记记忆中挥之不去的“下党味道”。“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来下党村是1989年7月19日。当时村里还没有通公路,他从山上下来的时候已经是满头大汗,汗水湿透了他的衣服,我和其他几位村民看着很心疼,便主动迎上前去,把亲手煮的解暑茶送到他的手上。”宁德市寿宁县下党乡下党村71岁村民王光朝至今还记得当年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冒酷暑到下党村调研、现场办公时的场景。当年下党村老乡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18年7期2018-09-14
- 寿宁下党乡:从特困乡到美丽乡村的嬗变
宁德市寿宁山区的下党乡格外凉爽。下党村口,廊桥横卧,古民居改造成为民宿、农家乐,游客络绎不绝……但从前的下党,却是宁德的4个省定特困乡之一,素有寿宁的“西伯利亚”之称。无公路、无自来水、无电灯照明、无财政收入、无政府办公场所,困扰着当地人的生活和发展。直到1988年建乡时,全乡农民年人均收入仍不足200元。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曾三进下党乡深入调研,现场办公,推动发展,开启了下党摆脱贫困的历史征程。在担任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情回忆那
农村.农业.农民 2018年17期2018-09-06
- 滴水穿石三十年
——福建宁德脱贫纪实
高建进宁德寿宁县下党乡从福建宁德市区到宁德寿宁县下党乡,车向西北行,至少要经过15条隧道——白沙隧道、江家渡隧道、铜岩隧道、岭头隧道……每条隧道,都代表着闽东一座山。1989年7月19日,时任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用另一种方式来到这里。在坐车颠簸几个小时后,路没有了。他沿着山中小径徒步两小时才进村,现场召开扶贫办公会,又用了3个小时披荆斩棘走出这片深山。那是他就任宁德地委书记的第二年,是中国提出“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第五年。在宁德期间,他以脚步丈量了闽
协商论坛 2018年6期2018-08-01
- 下党村的致富“茶”经
图|喻 捷当年下党村老乡送上的这杯解暑茶,让习近平总书记多年念念不忘。一杯解暑茶、一碗绿豆汤成为总书记记忆中挥之不去的“下党味道”。“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来下党村是1989年7月19日。当时村里还没有通公路,他从山上下来的时候已经是满头大汗,汗水湿透了他的衣服,我和其他几位村民看着很心疼,便主动迎上前去,把亲手煮的解暑茶送到他的手上。”宁德市寿宁县下党乡下党村71岁村民王光朝至今还记得当年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冒酷暑到下党村调研、现场办公时的场景。当年下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18年7期2018-07-11
- 滴水穿石三十年
——福建宁德脱贫纪事
市区到宁德寿宁县下党乡,车向西北行,至少要经过15条隧道。白沙隧道、江家渡隧道、铜岩隧道、岭头隧道……每个隧道,都代表着闽东一座山。1989年7月19日,时任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用另一种方式来到这里。在坐车颠簸几个小时后,路没有了。他沿着山中小径徒步两小时才进村,现场召开扶贫办公会,又用了3个小时披荆斩棘走出这片深山。那是他就任宁德地委书记的第二年,是中国提出“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第五年。在宁德期间,他以脚步丈量了闽东的山容海纳,开启了带领贫困群众走
社会主义论坛 2018年6期2018-04-01
- 下党乡旅游扶贫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
建省宁德市寿宁县下党乡1988年建乡,当时是宁德地区4个特困乡之一。1989年7月19日至7月26日,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两次翻山越岭、徒步跋涉到乡里“四下基层”,解决当地建设发展难题,“地僻人难行”的下党乡从此成了他牵肠挂肚的贫困乡。1996年8月17日,习近平同志又一次到下党乡开展“四下基层”活动;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后,习近平同志多次在不同的会议上深情回忆那次“异常艰苦、异常难忘”的下党之行。一、精准扶贫背景下旅游扶贫概况近年来,针对下党乡下党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4期2018-02-09
- 下乡的味道
近年来,宁德寿宁下党村受到从中央到省市,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关注。这个贫困村的脱贫致富,牵动着许多人的心。这里的人们勇于创新、敢于探索,他们利用物联网、互联网、定制生产等新技术新手段,共享共建、多元融合的新理念新思维,走上了自力更生发展之路。20多年前,在福建任职的习近平同志三进位于宁德寿宁县大山深处的下党乡,深入调研,现场办公,研究摆脱贫困的办法。他多次提出,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和“弱鸟先飞”的意识,才能最终摆脱贫困。如今20多年过去了,习近平同志一直
海峡摄影时报 2017年5期2017-05-18
- 文艺惠民到下党
宁德市下党乡是习近平总书记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最为牵挂的一个特困乡,“三进下党”深入群众是习总书记留给福建全省党员干部的宝贵精神财富。2017年3月15日至16日,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宣部、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关于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的部署,持续推进“两学一做”的开展,福建省文联党组书记张作兴,省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王来文和多位艺术家前往寿宁县下党乡开展文艺“四到基层”
海峡摄影时报 2017年4期2017-04-13
- 茶园赤子情
在福建宁德寿宁县下党村就可以见到。手拿画笔,沾彩泼墨的画师,便是村第一书记曾守福。“下党村旧称党川,因溪水川流不息而得名,位于寿宁县的西北部,距离县城43公里,自1988年建乡以来一直为乡政府所在地。全村有明清古民居40多座,祠堂两座。全村总面积1.38万亩,其中茶山680余亩,主要品种为金观音、黄观音、富云6号、白牙奇兰、金牡丹、正山小种等。下党村下辖8个村民小组,集体经济收入为零。村里现有人口309户、 134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2户,五保户10
中国扶贫 2017年5期2017-03-10
- 下党村的“扶贫定制茶园”
下党村是福建省寿寧县下党乡的一个革命老区村。2013年有309户1341人,当时村集体负债7万多元,3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都住在土坯房里。村基础设施相对滞后,通村道路坑坑洼洼,没有路灯,村里也不通网络和有线电视。从2014年7月开始,在福建省委组织部派驻下党村第一书记曾守福和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下党村因地制宜,紧紧抓住茶叶这一传统产业,通过开发“扶贫定制茶园”增产增收,同时带动农家乐发展,全村发生显著变化。2016年,全村有27户贫困户脱贫。村民人均可支配收
中国扶贫 2017年5期2017-03-10
- “滴水穿石”满眼春
马丽文下党,是一个让习近平总书记倾注过心血的地方。“异常艰苦,异常难忘!”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后来回忆起下党村时的真切感受。从福建宁德市寿宁县城出发,沿着崎岖的盘山公路,一路畅行,青山如黛、林木葱茏、果园片片,翠绿丛中的野花竞相绽放在寒冷的冬季,让人心旷神怡,行车近一个小时,记者便到了地处闽浙交界、曾是闽东革命老区特困乡村之一的下党乡下党村。下党村依山而建,面朝修竹溪,房屋层层叠叠,交错有序。青山巍峨,绿水缠绕,形成了“廊桥、流水、人家”的和美景象。此情此景,
中国扶贫 2017年4期2017-03-01
- 古茶岭边上的古茶村
位于中国传统村落下党村,村子为王姓传统血缘聚居村落。远望,古茶岭犹如一根坚实的拄杖斜斜地停靠在古村的边上。显然,它已经卸下了肩上的沉重担子,完成了使命。在现代化进程中,许多古村颓废、荒凉,甚至消失,而眼前这座土墙黛瓦的古村的巷弄却十分光洁,炊烟也依然袅袅,似乎自豪地向世人展示着蓬勃的生机。古茶岭由一块块大小不一的蹬石干砌而成,从龙坑溪底依山畔水一阶一阶地堆砌,直至山脊。两岸皆绿,那漫山遍野的绿给人以力量,一丛一丛的茶树穿插期间,有一种融入生态自然的和谐。岭
中国茶叶 2017年10期2017-01-12
- 弱鸟振翅飞
回忆起福建寿宁县下党乡下党村,习近平总书记用八个字来形容:“异常艰苦,异常难忘。”异常艰苦,艰苦在下党虽群山环绕,碧水微澜,但群山峻岭阻断了乡亲们的小康路,下党的青山秀水在乡亲们眼里成了穷山恶水。异常难忘,难忘在总书记曾经“三叩下党”,下党的乡亲们艰苦奋斗的精神状态和触目惊心的贫困面貌,仿佛一根针扎在了总书记心里。时光荏苒,20多年的扶贫攻坚,让下党这个当年的穷山村走出了一条百姓富、生态美的发展之路:1988年,下党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46元;2015年,农
中国扶贫 2016年13期2016-07-04
- 威信来自微信,从小细节中改进工作作风——从习近平同志论著学习感悟党的群众路线
过的宁德市寿宁县下党乡调研听到的一些小故事中,深深感受到这一点。从习近平同志在主政宁德时的三件小事说起三进下党乡,在有诺必践中得威信。1989年6月,时任下党乡党委书记的杨奕周在参加宁德地委工作会议时“放炮”,言地委不关心基层工作,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当场跟他约定,一定要去下党走走并解决一些具体问题。1989 年7月19日,习近平乘车5个小时、步行4个半小时来到了下党乡调研考察,在下党乡鸾峰桥上开座谈会、现场办公会,解决当地群众最关心的生产、生活问题。
中国共青团 2016年1期2016-02-10
- 汲取智慧 继往开来 决胜攻坚
平同志当年“三进下党”的故事,请您给我们讲述一下。廖小军:习近平同志在宁德期间,有很多与扶贫有关的感人故事,特别让人感动的是“三进下党”。下党乡1988年建乡后,乡领导班子最愁的就是如何打通进出乡里的通道,如何让百姓摆脱贫困。1989年7月19日,习近平同志乘车5个小时,步行4个半小时来到下党乡,没有休息,直接开座谈会。由于天气炎热、条件简陋,开会、吃午饭只能在鸾凤桥(村里的一座古廊桥)下。第二天,他在寿宁县政府主持召开现场办公会,当场拍板支持下党乡建设资
中国扶贫 2016年1期2016-01-19
- 酸甜苦辣都是歌
区吃饭后,继续向下党村进发。山路越走越差,坑坑洼洼,天气也时晴时雨的,一路泥泞,路弯山陡。沿途经过不少断崖地带,翻越数座大山,几欲呕吐,终于到达下党村。资源富集却贫困到下党村的第一个夜晚,我独自一人在下党外村廊桥鸾峰桥坐了一个多小时。下党村本是个平凡的村庄,但是由于习近平总书记20多年前三进下党的故事而变得不平凡。如何带领乡亲们摆脱贫困,成了时常萦绕在我梦中的问题。经过一个多月进村入户调查,我对下党的村情村貌有了详细了解,也对致贫原因进行了细致分析,对资源
中国扶贫 2015年15期2015-08-10
- 习近平:“少说漂亮话多做平凡事”
,为打通进出宁德下党乡的道路,下党乡党委书记想请习近平到该乡走一趟,习近平爽快应约。没想到,不到一个月,习近平便顶着炎炎烈日,步行了4个半小时来到该乡召开现场办公会,当场拍板决定支持下党乡建设资金72万元。仅仅几天后,习近平又一次来到了下党乡,看望慰问乡亲百姓。对下党乡的未来,习近平语重心长地叮嘱再三:“下党乡的发展,主要抓‘做功’,而不是‘唱功’。”身患重病仍坚持与群众奋战在一线的焦裕禄,靠的是高尚境界、无悔奉献,赢得了群众赞誉;远离妻儿毅然坚持援藏的孔
新长征 2015年2期2015-07-12
- 八闽行思录
华丽转身。屏南县下党乡,这个被称为宁德地区的“西伯利亚”的偏远乡村,洋溢着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三进下党”的自豪。一路走来,我们看到老区未尽摆脱的贫困现状,感受到老区锐意进取的意识和滴水穿石的精神,引发加快老区发展、造福老区人民的诸多思索。一个村和一项创业致富工程10月31日上午,南安市梅山镇蓉中村,来自甘肃、宁夏、湖北、福建四省区贫困村的90名学员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创业致富学习,标志着首期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试点工程正式启动。福建省副省长陈荣凯致辞,宁夏
中国扶贫 2014年22期2015-02-03
- 《四下基层与群众路线》理论研讨会召开
会在福建省寿宁县下党乡召开。该书由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年2月出版发行。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顾问、中央党校研究生部原主任、博士生导师蔡长水教授说,“四下基层”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宁德担任地委书记期间倡导和推动的工作方法和制度。《四下基层与群众路线》一书,结合福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际,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现实等多重维度,深刻揭示和系统阐释了“四下基层”对新时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作出的探索,是一部深受广大读者喜欢的通俗理论读物。
出版广角 2014年13期2014-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