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沽
古茶岭边上的古茶村
□莫沽
一
初秋天高,红日杲杲。我混在一个省市作协采风团里,费时三天,走访了一座深藏在万山丛中的闽浙边陲小县。
金鸡山、北路戏、黄兰溪湖、古村落、古茶岭、木拱廊桥等优美的自然风光或古老的文化遗产,将我那一颗被烈日烤得昏沉的脑袋塞得近乎堵塞,这或许就是所谓“美得让人窒息”了吧!所幸还有那一条氤氲淡淡清香的古茶岭,时不时地在脑海里闪动一下,清理去多余的垃圾,使我得以静下心来码上几个字。
二
这条触动我心灵的古茶岭,位于中国传统村落下党村,村子为王姓传统血缘聚居村落。远望,古茶岭犹如一根坚实的拄杖斜斜地停靠在古村的边上。显然,它已经卸下了肩上的沉重担子,完成了使命。在现代化进程中,许多古村颓废、荒凉,甚至消失,而眼前这座土墙黛瓦的古村的巷弄却十分光洁,炊烟也依然袅袅,似乎自豪地向世人展示着蓬勃的生机。
古茶岭由一块块大小不一的蹬石干砌而成,从龙坑溪底依山畔水一阶一阶地堆砌,直至山脊。两岸皆绿,那漫山遍野的绿给人以力量,一丛一丛的茶树穿插期间,有一种融入生态自然的和谐。岭头上有巨岩,如官帽,如巨鳌,曰白岩。古村背倚白岩峰,面朝妙笔峰,左靠白叶湾,右畔龙坑山,宽阔的修竹溪从村前悠悠流过,岸上有巨岩,外圆内空,犹如饭甑,曰饭甑岩。这岩有灵气,偶尔会喷射出壮观水雾,如鸾腾云。有偈语云:“见者必人丁兴旺,子孙满堂。”据说道光年间,国学生王国祯曾见之,后其育有十一子,至玄孙共102人皆健在,受钦赐“百口同居”“五代同堂”匾与立坊嘉奖。奇也!
有长者介绍说,这一湾一坑的左右护纱形似土墩,挡住了外来邪气,守住村庄风水,又“墩”字寿宁方言与“党”字谐音,故取村名曰“党”,先是党川,后易名下党……我对此解释嗤之以鼻,因为在我的印象中,“党”字有“善”“美”之意,如此,王氏先祖取“党”字为村名,应该是寄希望于子孙向善,将来灶火繁衍孤屋向美成村吧!
从高处俯瞰,整座村庄恰如一只振翅欲飞的巨鸾,这正应了王公肇基之初“向美成村”的愿望,水尾有廊桥“锁关”,曰鸾峰桥。
三
古茶岭斑驳、沧桑,一些古蹬石受风雨的洗刷、行人脚板的踩踏已经严重磨损、毁坏。显然,它已上了一定的年纪了。
缘岭逐级而下,我的脑海里突然闪出“究竟是先有这条古茶岭,还是先有下党古村”这个类似“鸡与蛋孰先”的有趣问题来。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今古田、长溪近建宁界,亦能采造。”古茶岭恰处于古长溪区域,这似乎可以表明早在唐朝,这一带便是优质产茶区了。北苑贡茶兴起后,这里成为重要的贡茶供给地。元代,“北苑衰,武夷兴”,寿宁茶叶多挑往武夷,主要有往政和走的古官道和往屏南走的茶马古道。寿宁—下党—平溪—纯池—泗桥—礼门—双溪—岭下—建瓯(建宁)—建阳—武夷(崇安),这一条途经屏南由一个一个茶村连接起来的茶马古道繁荣了数百年,下党成为建宁府边陲的一个重要茶叶集散地,并成为汇入跨越欧亚大陆万里茶路上无数默默无闻的支源之一。
“政和里七都一图十甲三顶桥、七都二图三甲初垄出细茶……”明代寿宁七都一图在今之沌池,二图在今之平溪。明崇祯年间,寿宁隶属于建宁府管辖,我不敢想象经常往返于这条茶马古道上的县令冯梦龙曾忍受过怎样的旅途劳顿,但这一条茶马古道带给他的感触一定是刻骨铭心的。为此,他在屏南留下了“余庆堂”牌匾,在《寿宁待志》中用浓重的笔墨记录下了这条茶马古道上“细茶”的出处,并大力推广茶叶种植以补因田少而不足的“国课”。
“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茶圣陆羽在《茶经》中道出了上等茶园的土质。站在古茶岭上放眼龙坑溪两岸,目及处皆烂石,茶生烂石中,烂石蕴育出细茶,细茶点缀了烂石,成为一处鲜亮的景点。
四
元大德二年(1298),浙江省景宁县沙湾村王羌九循着这条茶马古道的芳香踽踽独行,落脚在上党水尾前洋,这一驻足时间就逝去了70多年。明洪武三年(1370),王羌九的孙子王显五受牛眠茶地的启示,迁居川党肇基,后为纪念在上党居住的时光,易名为下党。这牛眠茶地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
传说王显五的一头牛丢失了,经数日寻找,终于在长濑溪边的一颗老茶树下找到。此后,他发现这头牛经常在此休憩,令人惊奇的是,不管下暴雨或大雪,这块地总是干燥的,这不正是传说中的圣人坐化之地么?受此启示,王显五举家搬迁至此,并由此繁衍出一座炊烟袅袅的村庄,以及无数外迁的王氏子孙。这位长者与我闲侃时语调不急不缓,似乎看穿了世事,我想,他的内心也一定平静得如一泓清水,我不禁对“茶岭与古村孰先”这个无聊的问题感到肤浅。哦,是茶让孤烟成村,亦是茶让乱石成道!
置身于这一条厚重的古茶岭上,可闻淡淡茶香,可摘片片茶叶,茶香清神,茶叶止痒。时恰逢正午,我身背相机,头顶烈日,不戴帽,不撑伞,一路赏景,拍照,品泉,一点也不觉得闷热,相反,脚步倒十分轻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