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奢
- 赵奢秉公执法(节选)
赵奢年轻时,曾担任赵国征收田税的小官。官职虽小,可赵奢忠于职守,秉公办事,不畏权势。一次,赵奢带着几名手下到平原君家去征收田税。平原君是赵国的相國,又是赵王的弟弟,位尊一时。管家见赵奢前来收税,态度十分骄横,召来一伙家丁,把赵奢和几个手下人围了起来,不但拒交田税,还无理取闹。赵奢十分气愤,大声喝道:“谁敢聚众闹事,拒交田税,我就按国法处置!”管家仗着自己是平原君家的要人,对赵奢的话不以为然。结果,赵奢真的依照国家法律,严肃地处理了这件事,惩罚了平原君家包括
作文周刊·小学五年级版 2023年28期2023-07-17
- 赵奢秉公执法的故事
文/袁 琳赵奢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名将,他神于用兵,曾屡立战功。但是你知道吗,赵奢在带兵打仗前还曾做过田部吏,负责征收田地的赋税。司马迁在《史记》中就记载了赵奢担任田部吏时不畏权贵、秉公执法的故事。在当时,征收官僚贵族家的赋税是一件不好开展的工作。有一次,赵奢在收取平原君家的赋税时就遇到了阻碍,平原君家管理田地的人拒绝缴纳赋税。赵奢便按照当时的律法,处死了平原君手下九个管事的人。平原君知道后非常生气,便去质问赵奢。赵奢并不畏惧,而是对平原君说了这么一番话:“您
青少年法治教育 2023年3期2023-05-30
- 纸上谈兵
问题。战国时期,赵奢曾以少胜多,打败入侵的秦军,被赵王提拔为上卿。他的儿子赵括从小学习兵法,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辩论不过他。因此,赵括自以为天下无敌。赵奢曾说:“赵括把打仗说得太容易了。假使将来赵国不任命他为将军,那也就算了。如果一定要他为将军,导致赵军大败的人必定是赵括。”多年以后,赵奢去世了。秦军再次入侵赵国,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他虽然年纪大,但打仗很有办法。秦军使用反间计,使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没有作战经验,却自认为很会打仗,完全照搬兵书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 2023年6期2023-05-29
- 成语讲历史
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愛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他很傲慢,自以为天下无敌。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并且说:“将来赵国不能任他为将,如果用他为将,他一定会使赵军遭受失败。”果然,公元前259年,秦军来犯,赵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县附近)坚持抗敌。那时赵奢已经去世。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他年纪虽高,打仗仍然很有办法,使得秦军难以取胜。秦国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
作文周刊·小学四年级版 2022年44期2022-11-23
- 角度比距离更重要
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的儿子赵括自小熟读兵书,口若悬河,自认为是一个带兵的将才。可知子莫如父,其父赵奢却认为儿子只会夸夸其谈,难当带兵打仗大任。在赵国与秦国的“长平之战”中,赵括替代老将廉颇担当主帅。他果然一味照搬兵书,结果赵军惨败,赵括自己也被秦军乱箭射死,最终落了个“纸上谈兵”。人们眼中为何总是出现失真的“我”呢?为什么你自己认为了不起的东西,在别人看来却并非特别,并没有那么不平凡?而你自己认为痛苦、烦恼的事情,在别人眼中根本就不值得一提?这是因为对“自
思维与智慧 2022年15期2022-05-19
- 角度比距离更重要
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的儿子赵括自小熟读兵书,口若悬河,自认为是一个带兵的将才。可知子莫如父,其父赵奢却认为儿子只会夸夸其谈,难当带兵打仗大任。在赵国与秦国的“长平之战”中,赵括替代老将廉颇担当主帅。他果然一味照搬兵书,结果赵军惨败,赵括自己也被秦军乱箭射死,最终落了个“纸上谈兵”。人们眼中为何总是出现失真的“我”呢?为什么你自己认为了不起的东西,在别人看来却并非特别,并没有那么不平凡?而你自己认为痛苦、烦恼的事情,在别人眼中根本就不值得一提?这是因为对“自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2022年5期2022-05-17
- 唯才是举的雅量
年,赵国一个名叫赵奢的收田租的小官,来到平原君的家里收租税,正巧平原君不在,他的家丁便以种种理由拒交租税。由于言语不合,闹到最后,赵奢实在气愤不过,便依法处置,杀了平原君家中的9名管事人。当平原君回来家中得知此事后,立即气得火冒三丈,一个小小的收田租的,竟然敢动手杀死自己的家丁,看来没有把他平原君放在眼里。这事若是传出去,让他的面子往哪里搁?最后,平原君气势汹汹地找到赵奢,打算杀死对方,为自己的家丁出口气。看到平原君找上门来,赵奢并没有感到害怕,他镇定自如
民间故事选刊·下 2022年3期2022-03-19
- 角度比距离更重要
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的儿子赵括自小熟读兵书,自认为是一个带兵的将才。可知子莫如父,赵奢却认为儿子只会夸夸其谈,难担带兵打仗大任。在赵国与秦国的“长平之战”中,赵括替代老将廉颇担当主帅。他果然一味照搬兵书,结果赵军惨败,赵括自己也被秦军乱箭射死,最终落了个“纸上談兵”的千古骂名。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而了解对方易,了解自己难。其实,要真正了解自我,不妨换位思考,试着从别人的立场、别人的角度去观察。这样,你才能摒弃自我“感觉良好”的弊端,才能真正走
华声文萃 2021年12期2021-12-21
- 无私者无畏
王杰赵奢在百姓眼中极具官德,因为他的秉公无私而备受称赞。赵奢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名将,年轻的时候,他曾经担任征收田税的一个小官吏。有一次,赵奢去赵王的弟弟平原君家中征收田税。当时的平原君可谓是风头一时无二,他的管家看見赵奢来收税,根本就没把他放在眼里。管家对赵奢态度极为蛮横,拒绝交税,还令家仆将赵奢一行人围了起来。赵奢看到这一情况,极为气愤,并说:“我是依法办事,不论是谁,拒交税收将严惩不贷。”但管家仗着有平原君撑腰,根本无视赵奢的话。最后,赵奢依照律法,杀了
领导文萃 2021年22期2021-12-16
- 角度比距离更重要
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的儿子赵括自小熟读兵书,口若悬河,自认为是一名带兵的将才。可知子莫若父,其父赵奢认为儿子只会夸夸其谈,难担带兵打仗的大任。在赵国与秦国的“长平之战”中,赵括替代老将廉颇担当主帥,作战过程中他果然一味照搬兵书,结果赵军惨败,自己也被秦军乱箭射死。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对方易,了解自己难。赵括没能多角度审视自己,才陷入了“完美主义”的误区,最终落得个“纸上谈兵”的千古骂名。凤如摘自《风流一代·经典文摘》萤火小语:察人观物,只有
意林·少年版 2021年22期2021-12-09
- 唯才是举的雅量
年,赵国一个名叫赵奢的收田租的小官,来到平原君的家里收租税,正巧平原君不在,他的家丁便以种种理由拒交租税。由于言语不合,闹到最后,赵奢实在气不过,便依法处置,杀了平原君家中的9 名管事人。当平原君回到家中得知此事后,气得火冒三丈:一个小小的收田租的,竟然敢动手杀死自己的家丁,看来没有把他平原君放在眼里。这事若是传出去,让他的面子往哪里搁?最后,平原君气势汹汹地找到赵奢,打算杀死对方,为自己的家丁出口气。看到平原君找上门来,赵奢并没有感到害怕,他镇定自如地据
共产党员(辽宁) 2021年19期2021-11-15
- 让善谈兵者且去“谈兵”
赵括从小就跟父亲赵奢学习兵法,和他父亲讨论起军事问题来,父亲赵奢都难不住他。他父亲赵奢乃是何许人物啊,赵之名将战功显赫。史册对赵括的军事素养和理论才华未作任何批评,就是埋怨赵括的老将廉颇,也只是说赵括“不知合变”,没有实战经验而已,同时也是充分肯定赵括“能读其父书传”的军事理论才能。再说了,如果赵括没出众的军事才华,堂堂赵孝成王和满朝文武也不会全是傻子,怎么会派他统帅举国40万精锐之师呢。可见,赵括的军事才华一定非比寻常,只不过他是在军事理论方面造诣很深。
廉政瞭望 2021年23期2021-11-15
- 唯才是举的雅量
年,赵国一个名叫赵奢的收田租的小官,来到平原君的家里收租税,正巧平原君不在,他的家丁便以种种理由拒交租税。由于言语不合,闹到最后,赵奢实在气不过,便依法处置,杀了平原君家中的9名管事人。当平原君回到家中得知此事后,气得火冒三丈:一个小小的收田租的,竟然敢动手杀死自己的家丁,看来没有把他平原君放在眼里。这事若是传出去,让他的面子往哪里搁?最后,平原君气势汹汹地找到赵奢,打算杀死对方,为自己的家丁出口气。看到平原君找上门来,赵奢并没有感到害怕,他镇定自如地据理
共产党员·上 2021年10期2021-10-28
- 角度比距离更重要
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的儿子赵括自小熟读兵书,自认为是一个带兵的将才。可知子莫如父,赵奢却认为儿子只会夸夸其谈,难担带兵打仗大任。在趙国与秦国的“长平之战”中,赵括替代老将廉颇担当主帅。他果然一味照搬兵书,结果赵军惨败,赵括自己也被秦军乱箭射死,最终落了个“纸上谈兵”的千古骂名。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而了解对方易,了解自己难。其实,要真正了解自我,不妨换位思考,试着从别人的立场、别人的角度去观察。这样,你才能摒弃自我“感觉良好”的弊端,才能真正走出
文萃报·周五版 2021年40期2021-10-18
- 角度比距离更重要
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的儿子赵括自小熟读兵书,口若悬河,自认为是一个带兵的将才。可知子莫如父,其父赵奢却认为儿子只会夸夸其谈,难当带兵打仗大任。在赵国与秦国的“长平之战”中,赵括替代老将廉颇担当主帅。他果然一味照搬兵书,结果赵军惨败,赵括自己也被秦军乱箭射死,最终落了个“纸上谈兵”的千古骂名。人们眼中为何总是出现失真的“我”呢?为什么你自己认为了不起的东西,在别人看来却并非特别,并没有那么不平凡?而你自己认为痛苦、烦恼的事情,在别人眼中根本就不值得一提?这是
风流一代·经典文摘 2021年7期2021-08-09
- 关门捉贼
。他就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赵括熟读兵书,与他的父亲赵奢谈战阵布设之道,赵奢是名将都难不倒他。但是,赵括最终被敌人用了他非常熟悉的“关门捉贼”之计彻底打败了。赵括带了四十万大军到长平,与秦将白起对阵。白起故意先让赵括的军队取得了几次小胜,把赵括的军队引到秦军的阵前;然后兵分几路,形成对赵军的包围圈,最后攻占了赵军的后营,截断了赵军的粮道。赵军中了“关门捉贼”之计,一连四十六天,弹尽粮绝,突围又失败。赵括自己中箭身亡,赵国四十万大军都被秦军杀戮,从此一蹶
作文周刊·小学五年级版 2021年8期2021-07-09
- 赵括不止纸上谈兵
——赵国著名将领赵奢都难不倒他。然而,就是这样一位通晓兵书的赵括,因只会念念兵书,不懂得随机应变(蔺相如的评价),在春秋战国时期规模最大的长平之战中,葬送了四十多万赵军,彻底毁掉了当时很有实力的赵国。也因此,世上多了一个成语——纸上谈兵。后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感到赵括统军兵败,不止于纸上谈兵。其一,他贪钱图财。赵国孝成王听信秦国间谍的谣言,决定让赵括统军出征后,赵括的母亲立即给孝成王上书,说:不能够让赵括当将军。孝成王问她为什么?赵括的母亲说:当初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21年2期2021-04-19
- 让善谈兵者且去“谈兵”
赵括从小就跟父亲赵奢学习兵法,和他父亲讨论起军事问题来,父亲赵奢都难不住他。他父亲赵奢乃是何许人物啊,赵之名将战功显赫。史册对赵括的军事素养和理论才华未作任何批评,就是埋怨赵括的老将廉颇,也只是说赵括“不知合变”,没有实战经验而已,同时也是充分肯定赵括“能读其父书传”的军事理论才能。再说了,如果赵括没出众的军事才华,堂堂赵孝成王和满朝文武也不会全是傻子,怎么会派他统帅举国40万精锐之师呢。可见,赵括的军事才华一定非比寻常,只不过他是在军事理论方面造诣很深。
廉政瞭望 2021年12期2021-03-25
- 文言故事素材活用点拨(十四)
)曾经跟他的父亲赵奢议论过用兵打仗的事,赵奢不能驳倒(他),但是(赵奢)不承认他有军事才能。赵括的母亲问赵奢其中的原因,赵奢说:“打仗,是有生命危险的地方,但是赵括把它说得轻而易举。假使赵国不让赵括做将军也就算了,如果一定要他担任将军,那么毁掉赵国军队的一定是赵括。”……赵括代替了廉颇(担任大将)后,全部更改(原有的)纪律,并调换了军中的官吏。秦将白起听说了这件事后,便派出奇兵,假装失败逃跑,却断绝他的粮道,把赵括的军队一分为二,士卒的士气大乱。四十多天后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21年5期2021-03-08
- 做人的气度
次,赵国有个名叫赵奢的收田租的小官去平原君家里收租税,正巧平原君不在,家丁以种种理由拒交。由于言语不合,赵奢气愤不已,便依法处死了平原君家中9名管事。平原君得知此事,气得火冒三丈。这事若是传扬出去,他的面子往哪里搁?平原君找到赵奢,打算杀死对方,为自己的家丁出口气。看到平原君找上门来,赵奢镇定自若地说:“你是赵国受人尊敬的权贵,如果任凭你家藐视税法,那么国家法律的力量就会被削弱,国家的实力也就下降了,到时周边国家就会趁机侵犯我国。赵国若是亡国,你还有什么富
读写月报(初中版) 2021年9期2021-01-23
- 中国平民刚获得姓氏时有点“任性”
军马援,“其先祖赵奢为赵将,号曰马服君,子孙因为氏”(《后汉书·马援传》),马援的祖先本来是赵国君主同宗的赵奢,被封为马服君,子孙就姓马了。赵奢的儿子是赵括,孙子是赵兴,被秦朝迁徙。也就是说,赵奢的子孙到秦朝都还没姓马,改姓马是汉朝子孙的任性行为。东汉时期也有避讳改姓的,比如“其先庆普……族高祖纯……汉安帝时为侍中,避安帝父讳改为贺氏”(《晋书·贺循传》),就是说本来姓庆,因为避讳就改姓贺了,反正“庆贺庆贺”,庆、贺意思差不多。也有的在自己原姓上修改,如“
南方周末 2020-10-152020-10-15
- 争取不属于自己的“菜”
周列国的舞台上,赵奢的出场颇具戏剧色彩。他本是征收田赋租税的田部吏,因一场刀光剑影的抗税冲突,走进了平原君赵胜的视野。这天,赵奢带人征收租税时,碰上了平原君家臣拒缴,就依法处置,杀了几个抗税管事者。平原君怒不可遏,要杀赵奢。赵奢却侃侃而谈:“您贵为赵国公子,今若纵容家臣而不主持公道,法令就会受损;法令受损,国家就会衰弱;国家衰弱,诸侯就会出兵;诸侯出兵就没赵国了,您还能保住这些财富吗?”从赵奢的谈吐中,平原君觉得他颇有见识,就将他推荐给了赵王,赵王任用他掌
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初中版 2020年25期2020-07-23
- 争取不属于自己的“菜”
周列国的舞台上,赵奢的出场颇具戏剧色彩。他本是征收田赋租税的田部吏,因一场刀光剑影的抗税冲突,让他走进了平原君赵胜的视野。这天,赵奢带人征收租税时,碰上平原君家臣拒缴,就依法处置,杀了几个抗税管事者。平原君怒不可遏,要杀赵奢。赵奢却侃侃而谈:您贵为赵国公子,今若纵容家臣而不主持公道,法令就会受损;法令受损,国家就会衰弱;国家衰弱,诸侯就会出兵;诸侯出兵就没赵国了,您还能保住这些财富吗?从赵奢的谈吐中,平原君觉得他颇有见识,就推荐给了赵王。赵王任用他掌管赋税
领导文萃 2020年12期2020-06-30
- 阏与之战
。赵国国君派大将赵奢前去救援。赵奢带兵刚离开国都30里就下令就地驻军。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赵军依然按兵不动。秦军觉得十分奇怪,便派人以使者的身份去察探。赵奢明知道秦国使者是来打探军情的,还对他热情款待,故意让使者看到赵军并没有要立即去阏与解围的意思。等送走了使者,赵奢立即传令下去,全副武装,快速向阏与城进军。秦国刚刚得到假消息,放松了警惕,不料赵军飞快地杀了过来,秦军来不及防备,阵脚大乱,结果被赵军一举击破。阏与城的危机被顺利地解除了。【國学讲堂】军队行动
阅读与作文(小学高年级版) 2020年2期2020-05-21
- 争取不属于自己的“菜”
周列国的舞台上,赵奢的出场颇具戏剧色彩。他本是征收田赋租税的田部吏,因一场刀光剑影的抗税冲突,让他走进了平原君赵胜的视野。这天,赵奢带人征收租税时,碰上平原君家臣拒缴,就依法处置,杀了几个抗税管事者。平原君怒不可遏,要杀赵奢。赵奢却侃侃而谈:您贵为赵国公子,今若纵容家臣而不主持公道,法令就会受损;法令受损,国家就会衰弱;国家衰弱,诸侯就会出兵;诸侯出兵就没赵国了,您还能保住这些财富吗?从赵奢的谈吐中,平原君觉得他颇有见识,就推荐给了赵王。赵王任用他掌管赋税
思维与智慧 2020年5期2020-03-18
- 争取不属于自己的“菜
周列国的舞台上,赵奢的出场颇具戏剧色彩。他本是征收田赋租税的田部吏,因一场刀光剑影的抗税冲突,让他走进了平原君赵胜的视野。这天,赵奢带人征收租税时,碰上平原君家臣拒缴,就依法处置,杀了几个抗税管事者。平原君怒不可遏,要杀赵奢。赵奢却侃侃而谈:您贵为赵国公子,今若纵容家臣而不主持公道,法令就会受损;法令受损,国家就会衰弱;国家衰弱,诸侯就会出兵;诸侯出兵就没赵国了,您还能保住这些财富吗?从赵奢的谈吐中,平原君觉得他颇有见识,就推荐给了赵王。赵王任用他掌管赋税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20年3期2020-03-18
- 奉公守法
是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秉公执法、不畏权威,依法处置国戚平原君的家臣偷漏税的故事。本期向您介绍连环画《奉公守法》,跟随画家朱振芳的笔墨去了解这则法治典故。1 赵惠文王时,赵奢任田部吏, 是一个征收田赋的下属官吏。当时战火连天,民不聊生,田赋征收困难,征收皇亲国戚的赋税更难。2 赵奢刚直不阿、执法如山。他带人到惠文王之弟、相国平原君的赵府征收田赋,被家臣拒之门外,而且赵府家臣口出狂言:“睁开眼看好了,这是赵国王亲平原君府。让王亲缴税,真是笑话,快快滚开!”3 家
连环画报 2020年6期2020-01-29
- 旷日持久
得胜利。”但大将赵奢不同意这么做,他说:“即使田单肯来指挥赵军,我国也不一定取胜,如果打不过荣蚡,那就是白请他来了;即使田单确实有将才,那他也未必肯为我国出力,因为我国强大起来,对他们齐国称霸不是很不利吗?因此,他不可能为我国的利益而真心实意地抵抗燕军。”赵奢又分析说:“田单要是来了,他一定会把我们赵国的军队拖在战场上,不战不降,荒废时间。旷日持久,几年之后我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将会被消耗掉,后果不堪设想!”但是,赵王和赵胜还是没有听赵奢的意见,仍旧割让了
阅读与作文(小学低年级版) 2019年9期2019-11-06
- “马”姓起源大揭秘
办事、不畏权贵的赵奢你還记得“文明诞生记”里英雄辈出的赵国吗?提到“马”姓的起源,得从赵国一个叫赵奢的人说起。赵奢何许人也?他呀,年轻的时候在赵国任田部吏,职位不算高,但是他负责为国家征收田税,责任重大。有一次,他带人到平原君赵胜府上收税。赵胜是赵国国君的弟弟,还是赵国的相国,很有权势。这不,麻烦来了,赵奢说明来意后,平原君府上的家臣倚仗权势,蛮横无理,就是不交税。赵奢这个人是一个执法严明、秉公办事的人,于是就依法将抗税不交的九个家臣就地斩首。平原君得知,
奇妙博物馆 2019年2期2019-09-10
- 廉颇没那么“神”
。”赵惠文王又问赵奢,赵奢回答:“两强相遇勇者胜!”结果,“赵奢纵兵击之,大破秦军。遂解阏与之围。”还有一事,也足以说明廉颇度量并非大如海。赵惠文王的孙子继位后,用乐乘取代廉颇。“廉颇怒,攻乐乘,乐乘走。廉颇遂奔魏之大梁。”廉颇的最大战绩是赵惠文王十六年(公元前283年),带领赵军长驱深入齐境,攻取阳晋。问题是,这个战绩发生在名将乐毅联合秦、韩、魏、燕、赵五国之力伐齐期间,总指挥是乐毅,赵国在其中的权重并不大,因而廉颇这个战绩的含金量也很有限。之后,廉颇取
意林绘阅读 2019年3期2019-04-12
- 廉颇没那么“神”
。”赵惠文王又问赵奢,赵奢回答:“两强相遇勇者胜!”结果,“赵奢纵兵击之,大破秦军。遂解阏与之围”。还有一事,也足以说明廉颇肚量并非大如海。赵惠文王的孙子继位后,用乐乘取代廉颇。“廉颇怒,攻乐乘,乐乘走。廉颇遂奔魏之大梁”。廉颇的最大战绩是赵惠文王十六年(公元前283年),带领赵军长驱深入齐境,攻取阳晋。问题是,这个战绩发生在名将乐毅联合秦、韩、魏、燕、赵五国之力伐齐期间,总指挥是乐毅,赵国在其中的权重并不大,因而廉颇这个战绩的含金量也很有限。之后,廉颇取
特别文摘 2019年5期2019-02-28
- 赵奢收税
赵奢赵奢本是赵国征收田租的官吏,他忠于职守,秉公办事,不畏权势。一天,赵奢带着几名手下到平原君家去征收田税。平原君贵为王公贵族,他的管家态度十分骄横,不但拒交田税,还招来一伙家丁,把赵奢和几个手下围了起来。赵奢十分气愤,大喝道:“谁拒交赋税,我就依法处置。”管家不以为然。结果,赵奢杀了包括管家在内的9个参与闹事的人。平原君知道这件事后大发雷霆。可赵奢一点也不害怕,他主动上门拜访平原君说:“您是赵国的王公贵族,不应该放纵家人违反法令。如果大家都拒不交税,那国
环球人物 2018年8期2018-05-05
- 奉公守法
赵国的名将赵奢,原来是个收取田赋的小官。官虽不大,办事却很公正,不管是什么人,他都一视同仁。收取田赋的差事不是那么好办的。有一次,他到平原君家去收取田赋,就碰上了硬钉子。平原君的家臣根本不把这芝麻绿豆大的官儿放在眼里,就是不肯缴纳田赋,并且口出狂言:“谁有这么大的胆子,居然敢到当今国君弟弟家收税赋!我就是不缴纳,看你怎么办!”赵奢一身正气,丝毫不为所动。你为的是国君弟弟的私利,我办的是国家的公事!一个一定要收,一个就是不肯交。赵奢毫不留情,以抗税的罪名把他
幼儿100 2018年8期2018-03-08
- 常识不备
正常。赵括的父亲赵奢是赵国名将,赵括从小耳濡目染,所受的熏陶令他胚形周正,再加上熟读兵书,其知识储备甚至超过了身经百战的赵奢。令人不解的是,怪事屡次发生,谈兵论战时,赵括口若悬河,雄辩滔滔,父亲根本不是儿子的对手。怎么着?虎父无犬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且慢,赵奢的内心居然毫无欣慰之情,他完全无视赵括的军事天才,并且彻底看衰其锦绣前程,对妻子哀叹道:“将来倾覆我赵家的,就是此儿啊!”赵括纸上谈兵,头头是道,赵奢却不以为然,深以为忧,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赵括重
喜剧世界 2017年5期2017-12-06
- 从马谡的清谈误国谈起
少见。战国时期,赵奢是赵国的名将,在救韩拒秦中立下赫赫战功,赵王赐其为马服君。他的儿子赵括自幼聪慧,攻读兵法,能说得头头是道,几乎无人能说得过他。然而,知子莫若父,赵奢对夫人说:打仗是事关生死存亡的大事,可是赵括说的那样轻易,今后如用他作将军,赵国军队必败在他手里。赵奢死后,公元前260年,秦军大举攻赵,赵国派老将廉颇拒秦军于长平(今山西高平县西北)。廉颇富有作战经验,他见秦军来势凶猛,决定坚壁固守,决不应战,等待秦军士气疲惫,再利用对方弱点伺机破敌。这个
中华魂 2017年9期2017-11-23
- 赵括之败不止“纸上谈兵”
原因,并且将丈夫赵奢和儿子赵括进行了全面对比。赵括的母亲说,赵奢为将时,用自己的俸禄供养的食客多达几十人,关系密切的朋友有好几百,国王和朝廷赏赐的东西,全部送给部下;受领任务期间,忙得顾不上过问家事。现在赵括刚刚当上将军,就高高在上,部属跪在堂下都不敢抬头看他;国王所赐的金帛,赵括全部藏入自己家中,还每天找机会买便宜的房产。通过赵括母亲的话,我们可以推断,赵括根本没有把心思用在领兵打仗上。正如赵括母亲说的“父子异心”,父亲赵奢关心群众、爱护部属、不贪财物、
创新作文·初中版 2017年1期2017-04-19
- 中国史上较早的税收宣传
?”赵胜回答:“赵奢。”赵王吃了一惊:“就是你推荐主管全国税收的那位?他能带兵打仗?”赵胜说:“当然!赵奢当过燕国上谷的郡守,肯定能打仗。”于是赵王即用赵奢为中军大夫,使率精兵五千扈从同行,平安度过危机。赵奢主要生活在赵武灵王到赵孝成王时期,曾经参与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赵惠文王四年“沙丘之乱”后,赵成、李兑专权,迫害赵武灵王近臣,赵奢遂亡命入燕,被任命为那守,直到赵惠文王十二年,李兑失势后,赵奢才回到赵国。回归之初,赵奢只当了个征收田赋的小官田部吏,
税收征纳 2017年6期2017-04-12
- 赵括之败不止“纸上谈兵”
原因,并且把丈夫赵奢和儿子赵括做了个全面对比。她说,赵奢为将时,用自己的俸禄供养的食客多达几十人,关系密切的朋友有好几百,国王和朝廷赏赐的东西,全部送给部下;受领任务期间,忙得顾不上过问家事。现在赵括刚刚当上将军,就高高在上,部属跪在堂下都不敢抬头看他;国王所赐的金帛,全部藏入自己家中,还每天找机会买便宜的房产。通过赵括母亲的话,可以发现,赵括根本没有把心思用在领兵打仗上。正如赵母说的“父子异心”,父亲赵奢关心群众、爱护部属、不贪财物、一心报效国家的这些品
文史博览 2016年6期2016-11-22
- 书里书外,全在于思
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善读兵书,熟谙兵法,尤重灵活运用,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而他的儿子赵括,虽然读了很多兵书,但并无用兵经验,只会纸上谈兵。赵括指挥的长平之战中,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赵氏父子都爱读兵书,父亲赵奢善于思考,学以致用,从书中走向实践,游刃有余;而儿子赵括却读而不思,食古不化,成为一个被后人耻笑的“书呆子”。这对父子鲜明的对比,给了我们几多启发:读书和思考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 2016年1期2016-09-10
- 读书 实践 收获(2)
时期,赵国的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他自幼饱读兵书,讲起军事上的策略,就连他的老父,那个八大名将之一的赵奢,也都不是他的对手,但是赵括的军事实战经验却极其匮乏。不过赵王很欣赏他对兵法的了解,于是在他的父亲过世后,将兵权交给了赵括,让他带领赵国的大军同另一位秦国的名将白起一战,赵括自以为自己此战必胜,就立下军令状。缺乏实战经验的赵括与身经百战的白起相战,注定会失败,四十万大军全军覆没,而赵括的家族也差点满门被灭。是啊,赵括他自幼读兵书,对于书中的知识他父亲也甘拜
作文评点报·中考版 2016年40期2016-05-14
- 赵括之败不止“纸上谈兵”
原因,并且把丈夫赵奢和儿子赵括做了个全面对比。她说,赵奢为将时,用自己的俸禄供养的食客多达几十人,关系密切的朋友有好几百,国王和朝廷赏赐的东西,全部送给部下;受领任务期间,忙得顾不上过问家事。现在赵括刚刚当上将军,就高高在上,部属跪在堂下都不敢抬头看他;国王所赐的金帛,全部藏入自己家中,还每天找机会买便宜的房产。通过赵括母亲的话,可以发现,赵括根本没有把心思用在领兵打仗上。正如赵母说的“父子异心”,父亲赵奢关心群众、爱护部属、不贪财物、一心报效国家的这些品
文史博览·文史 2016年6期2016-05-14
- 马姓溯源
战国末期赵国大将赵奢。据《史记》上说,赵奢是战国时期赵国皇室裔孙,乃赵惠文王同父异母的哥哥,也是惠文王时期的八大将军之一。他一生戎马疆场,战功赫赫,在朝中与蔺相如、廉颇齐名。赵惠文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70年),秦国联合韩国发动了侵略赵国的战争,大军直抵阏与(今山西和顺)。惠文王召集廉颇、乐乘商讨对策。他们认为,此地道路既远又险,不便出兵相救。但赵奢认为,阏与虽道路遥远险狭,但这就如两只老鼠在洞中相斗,谁勇敢谁就能获胜。赵惠文王赞同他的说法,于是派赵奢率军前
小天使·四年级语数英综合 2015年12期2015-12-05
- 不畏强御的收税人
的大人物,但税吏赵奢就敢先拿平原君的管家们开刀。据《史记·赵奢传》:赵奢负责征收田租,平原君的家人却抗缴国赋。赵奢依法处置,砍了平原君九个管事者的脑袋。平原君大怒,赵奢却毫不客气地责备他:“身为赵国的贵公子,却纵容家人不奉公守法,国法威嚴因此削减,国家实力日趋衰弱,各国来犯,赵国还能保全吗?赵国既亡,你平原君还能有现在的富贵吗?以您的地位,如肯奉公守法,赵国必然法纪伸张、上下同心,上下同心则国家强大,国家强大则赵国稳固,您身为王族,难道还会被各国看轻?”平
杂文月刊 2015年9期2015-07-04
- 角度比距离更重要
国时期,趙国大将赵奢的儿子赵括自小熟读兵书,口若悬河,自认为是一个带兵的将才。可知子莫如父,其父赵奢却认为儿子只会夸夸英谈,难当带兵打仗大任。在赵国与泰国的长平之战中,赵括替代老将廉颇担当主帅。他果然一味照搬兵书,结果赵军惨败,赵括自己也被秦军乱箭射死,最终落了个“空谈误国”的千古骂名。人们眼中为何总是出现失真的“我”呢?为什么你自己认为了不起的东西,在别人看来却并非特别,并没有那么不平凡;而你自己认为痛苦、烦恼的事情,在别人眼中根本就不值得一提?这是因为
读书文摘·经典 2015年6期2015-07-04
- 读史三得:尚义尚和与尚法(外一篇)
物,一个是小人物赵奢,仅是个收税的田部吏;另一个是大名鼎鼎的平原君,是赵国的相国。他们二人的初次相遇源于征税。依法纳税,看似天经地义,其实往往并非那么回事。何况一个税务小干部要收一国之相家的税,更是扯淡!但对赵奢情况有些出人意外,尽管遭到相国家丁的恶语相向与人身攻击,赵奢却毫不示弱,一怒之下,斩杀了相国府9名家丁。这下惹恼了相国大人,立马要杀胆大妄为的赵奢。赵奢不但不亡命天涯,反而给一国之相讲起了大道理:“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
散文百家 2014年11期2014-11-20
- 廉颇并非真英雄
出兵的理由,而在赵奢看来却是胜利的条件。结果是在秦军面前赵奢打了胜仗。司马迁记廉颇的对秦作战仅仅一次,就是秦赵长平之战的第一阶段。赵孝成王七年(前259年),赵国赵奢已死,而蔺相如又久病,无人可以出征的情况下,不得已才让廉颇出战。结果如何?战斗开始后,廉颇因首战失利“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长平之战,双方前后参战总人数当以百万计,旷日持久地磨蹭下去,谁都承受不了。如果廉颇能在远道而来的秦军立足未稳、部署不定时给以重创,长平之战应该不会是这个结局。
领导文萃 2013年23期2013-08-15
- 赵奢生平史事辨析
郸056005)赵奢生平史事辨析董林亭(邯郸学院,河北邯郸056005)赵奢是赵国后期著名的军事将领。先秦典籍对之生平主要活动虽有记述,但由于具体年份的失载,故在其身后留下许多历史谜团。文章拟就赵奢的生卒年份、任赵田部吏的时间以及为燕国上谷守等相关史事略作辨析。赵奢;生平;史事;辨析赵奢是赵国后期著名的军事将领。司马迁著《史记》虽然没有单独为之列传,然其生平主要活动皆附于《廉颇蔺相如列传》和《赵世家》之中。如赵奢初任赵国的田部吏(征收田赋的官吏),后经平原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3期2012-12-08
- 先秦赵人战争观探略
后涌现出了廉颇、赵奢、李牧、庞煖等优秀的军事将领。因此探讨先秦赵国人的战争观是个很有意义的课题。其时赵国应该还有若干军事学著作流传。《汉书·艺文志》“纵横家”著录《庞煖》二篇,“兵权谋家”又著录《庞煖》三篇。《战国策·赵策三》载齐人田单问赵奢曰:“吾非不说将军之兵法也,所以不服者,独将军之用众。”[4]212《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亦载:“(赵)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又云:“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3]2447可见,当时赵国人
邯郸学院学报 2012年1期2012-08-15
- 真实廉颇:胆小懦弱并非英雄?
远险狭,难救。”赵奢却将“道远险狭”看作胜利的条件,结果“大破秦军”,打了胜仗。在秦军面前,畏惧不前的廉颇与赵奢的对比是多么鲜明啊!司马迁既然专门为廉颇作传,就不可能掩其战绩而不书。然而,记廉颇对秦作战仅仅一次,就是秦赵长平之战的第一阶段。赵孝成王七年(公元前259年),赵国“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不得已才让廉颇出战的。司马迁说的话很实在。结果?战斗开始后,廉颇因首战失利,“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廉颇的坚壁不出,并非像有人说的那样是英明之举
百家讲坛 2012年10期2012-02-11
- 战国阏与城考辨
远难以救援,唯独赵奢认为两军相争勇者胜。赵王乃令赵奢为将,率兵六万以解阏与之围。赵奢军出邯郸三十里即筑垒扎营,按兵不动,驻屯二十八天之久。秦将胡阳以为赵军意在退保邯郸,阏与即可攻取,放松了戒备。赵奢遂率全军偃旗息鼓,疾驰两天一夜,赶到距阏与城五十里处筑垒设营。秦军攻阏与不克,突闻赵国援兵到来,仓卒分兵迎击。赵奢发兵万人,抢占阏与北山高地。秦军后到,攻山不下。赵奢乘势,居高临下,猛击秦军。秦军不支,死伤逃散过半,大败而归。战后秦、赵两国之间维持了八年的战略平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1期2011-08-15
- 战国赵国军事思想与战争指挥艺术
赵国产生了廉颇、赵奢、李牧等一批杰出的军事家。战国时期赵国著名的国王如赵武灵王、赵惠文王等,也都熟悉兵事。出自赵国的著名学者,也都根据自己的学说需要,阐发相关军事思想以证明自己的学术体系。战国时期赵国的军事思想,可谓阐发角度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在事关赵国存亡的军事战争中,赵国名将们也将战争指挥艺术发挥到了最高境界。在赵国历史文化研究日益深入的今天,赵国军事思想与战争指挥艺术却还没有学者进行系统论述。笔者不揣愚陋,以期抛砖引玉。一尽管目前传世文献没有留下战国
邯郸学院学报 2011年1期2011-08-15
- “毁”人不倦的“老板”
他是赵国著名战将赵奢之子,很早就跟随其父南征北战。《史记》中记载:“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连一生征战无数的父亲赵奢都无法将他驳倒,可见赵括至少是一个军事理论高手。公元前280年,赵军攻打齐国的麦丘,久攻不下。赵惠文王十分生气,命赵奢在一个月内拿下麦丘。赵括劝父亲不要急于攻城,而是每天很客气地给齐军俘虏送饭,接着把他们全放了,还发粮食让他们带回城中给家人吃,于是城里的百姓都想出城投降。齐军守将把他们都关了起来,士兵和百姓皆有怨言。而赵军并
读者 2010年15期2010-07-04
- 圈子是个问题
一个得罪过自己的赵奢。这赵奢何许人也?赵奢是战国时赵国的一位军事家,又是一位理财家。他统率赵军在阏与之战中击败秦国,因军功卓著后来被赵王封为马服君,从而衍生出马姓。当然,这是后话。赵奢刚出道时乃赵国的田部吏,即掌管收取田赋的小官吏。为人正直,执法不阿,收取国税是一愣头青,政治立场坚定,对宗室贵戚也不徇私。当时,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赵胜富可敌国,阡陌绵延,但他的家臣却倚仗权势,拒不缴纳田赋。赵奢查获此事后,就依据赵国的法律,严厉惩办了赵胜的家臣,杀了与此案
检察风云 2009年14期2009-09-04
- 廉颇并非真英雄
难救。”赵王又问赵奢,“奢对曰:‘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王乃令赵奢将,救之”。结果是赵奢“大破秦军”,打了胜仗。同样是“道远险狭”,在赵奢看来是胜利的条件,而在廉颇看来却是不能出兵的理由。在秦军面前,畏惧不前的廉颇与赵奢的对比是多么鲜明啊!司马迁既然是专门为廉颇作传,就不可能掩其战绩而不书的,然而,记廉颇的对秦作战仅仅一次,就是秦赵长平之战的第一阶段。赵孝成王七年(公元前259年),“秦与赵兵相距长平,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赵使廉颇
民间故事选刊·下 2009年9期2009-03-15
- 从成语典故看赵国历史
峰跌落。奉公守法赵奢是赵惠文王时期的大将,被惠王封为马服君,官列上卿。他原来是一个普通的收取田税的官吏,为人清正廉明,大公无私。有一次,他来到惠文王之弟、平原君赵胜家收取田税,但是赵胜的管家仗势欺人,拒付税款。赵奢不惧怕赵胜的权势,毫不手软,依照赵国法令杀了9个闹事者。赵胜听说后,怒气冲天,要赵奢抵命。赵奢对赵胜说:“您是赵国栋梁之材,是受朝廷重用的大官,应该遵守国家法令,以昭示天下百姓。您要是能够奉公守法,那么百姓也会以您为榜样,天下就会稳定,国家就会富
百科知识 2009年4期2009-03-07
- 赵奢课税不畏权贵等
兰殿君等赵奢课税不畏权贵兰殿君赵奢是战国时赵国的名将,善用兵。性廉不阿上。赵惠文王二十九年,秦军进攻阏与(在今山西和顺县西北)形势危急,他奉命驰援,大败秦军,由于战功显赫被封为“马服君”。但是他在为将之前,曾当过小官田部吏,收过租税,后来又主持过国赋(国家财税),清白不染,政绩斐然。收田税杂租税的田部吏,官小事繁,又与吏民的生计息息相关,倘若有半点私心,不愁宦囊枯涩。而这位骨鲠的赵奢,偏偏不买达官贵人的账,无论对谁,租税照收不误。对那些企图以钱贿赂逃租税者
知识窗 2001年3期2001-03-24
- 赵奢课税不畏权贵等
兰殿君等赵奢课税不畏权贵兰殿君赵奢是战国时赵国的名将,善用兵。性廉不阿上。赵惠文王二十九年,秦军进攻阏与(在今山西和顺县西北)形势危急,他奉命驰援,大败秦军,由于战功显赫被封为“马服君”。但是他在为将之前,曾当过小官田部吏,收过租税,后来又主持过国赋(国家财税),清白不染,政绩斐然。收田税杂租税的田部吏,官小事繁,又与吏民的生计息息相关,倘若有半点私心,不愁宦囊枯涩。而这位骨鲠的赵奢,偏偏不买达官贵人的账,无论对谁,租税照收不误。对那些企图以钱贿赂逃租税者
知识窗 2001年3期2001-03-24
- 纸上谈兵
一个赵括,是名将赵奢的儿子。他自幼读了不少“兵法”方面的书籍,与人一谈论到有关作战的问题时,总是引经据典,滔滔不绝,往往使对方无话可说;就是他父亲赵奢有时也驳不倒他。一些喜欢阿谀奉承的人,便常常当面恭维赵括,说他是一位天才的军事家。但是,赵奢却不以为然,经常警告他:“打仗是件极其复杂的事,战场上的情况变化无穷,必须多多在实际中锻炼,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精通兵法的人。”赵括却总是把这些忠告当作耳边风,仍然到处炫耀自己的“兵法”。公元前260年,秦昭王派兵攻打赵国
中国青年 1956年8期1956-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