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质

  • 嵌入改进注意力机制的镜质组显微亚组分轻量级网络识别模型
    艺性质密切相关。镜质组为煤中主要的显微组分之一,实现镜质组中各显微组分及亚组分的自动分类与识别,对配煤优化和焦炭质量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煤岩显微组分的定量分析普遍采用的还是数点法,对测定者专业水平要求高,劳动强度大,分析成本高。为此,研究者们尝试采用图像处理技术对煤岩显微组分进行识别。LESTER 等[1]根据亮度与形态学特征,对壳质组和树脂体取得了较好识别效果,但对于其他组分分析效果不甚理想。王素婷等[2]将局部二进制模式与灰度共生矩阵相结合提取煤

    煤炭学报 2023年9期2023-10-18

  • 基于原子力显微镜观测的煤中显微组分微观形貌与孔隙结构
    —2008《煤的镜质体反射率显微镜测定方法》执行。采用德国Bruker Dimensionn ICON 型原子力显微镜观测XJH 中镜质组、半丝质体和丝质体的微观形貌特征。仪器扫描范围(XYZ)为90 μm×90 μm×10 μm,本次试验扫描范围(XY)为2 μm×2 μm;视野内扫描点数为512×512,热漂移水平<0.2 nm/min;噪声水平≤0.03 nm;最大分辨率为0.2 nm(横向)和0.03 nm(纵向);采用微悬臂式针尖,在室温条件下用

    煤炭科学技术 2023年4期2023-06-01

  • 非磁性物对重介质悬浮液旋流稳定性及分选效果的影响
    的影响。特别是高镜质组含量的煤,往往具有更好的液化效果,如陈洪博等发现煤中镜质组和壳质组的液化转化率可以达到惰质组的2.6倍[4],而国家能源集团鄂尔多斯煤制油实际生产中则发现镜质组含量提高10百分点,则油收率可提高4百分点[5]。要获得低灰、高镜质组含量的原料,就需要在煤炭分选过程中实现煤岩组分的定向分离[6]。尽管浮选[7-9]、静电选[10,11]、化学方法[12,13]等均可实现煤的煤岩组分的分离富集,但以重介质旋流器[14,15]、Falcon分

    煤炭工程 2022年12期2023-01-09

  • 煤显微组分热解特性的研究进展
    显微组分又分为:镜质组、惰质组和壳质组。随着现代分析测试技术的不断变革,煤及其显微组分结构的研究已成为煤炭科学领域最重要的基础研究课题之一。针对煤显微组分的微观结构形貌和孔隙结构,张小梅等[4]使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发现,显微组分的微观形貌以粒状结构为主,呈现不规则圆形或椭圆随机分布,相较于惰质组,镜质组的功率谱密度分形维数较大,颗粒空间填充能力和起伏程度更大,孔隙总体数量更多,平均孔径尺寸和面积较小。针对化学结构,王强等[5]利用多种结构表征技术

    煤化工 2022年3期2022-11-21

  • 利用镜质组反射率鉴定兰炭与煤粉互混样的方法解析
    样进行准确分析。镜质组是煤中最常见的显微组分,其含量约占煤显微组分总量的50%~80%。煤的镜质组随机反射率是表征煤化程度的重要指标,随着煤化程度加深而增大[12]。热解过程中,镜质组比惰质组更易分解[13-16];热解温度对兰炭的镜质组随机反射率有很大影响[17];各显微组分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相互影响,不同变质程度的煤种各显微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程度,与镜质组和惰质组的碳分布以及挥发分和固定碳的相对含量有关,呈正相关关系[7,18]。文章测定了实验室制备的热

    冶金能源 2022年5期2022-10-14

  • Zn催化剂对次烟煤及其镜质组富集物催化解聚影响
    ,现有研究表明,镜质组是煤中的主要活性组分,是热解生成焦油的重要组分,通过对原煤进行分选,获得镜质组富集物,并研究其催化解聚反应特性,以期更进一步提高焦油产率和品质。1 实 验1.1 样品制备以凉水井煤(RC)为实验用煤。实验前对来样混合均匀,并用破碎机将样品破碎至粒度为0.2~2.0 mm,采用四分法缩分出实验用煤样。煤样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数据见表1,依照GB/T 212—2008和GB/T 476—2008等进行测定,其中氧含量通过差减得到。表1 原

    煤炭学报 2022年8期2022-09-20

  • 库拜煤田中低阶煤中孔-大孔发育控制因素
    某些孔径范围内,镜质组含量会对孔隙产生影响。陈向军等[5]选取了不同矿区、不同变质程度的煤样进行了压汞测试,结果表明煤的变质程度对大孔体积产生影响较大。张洲等[6]对库拜煤田主要煤储层的孔隙系统进行了研究,发现主要煤储层的中孔和大孔较发育,并且孔隙连通性较好,有利于煤层气的运移。安庆等[7]对库拜煤田中部储层孔隙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不同类型裂隙对煤层气运移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大裂隙是渗透率的主要贡献者,也是决定煤层气是否具有开采价值的关键因素。库拜煤田煤层气

    煤炭科学技术 2022年4期2022-06-06

  • 辽宁抚顺煤矿始新世煤的煤岩学特征分析
    工业分析、全硫、镜质组反射率等测定,分析抚顺露天矿主煤层的煤质特征;遵循国际煤和有机岩石学委员会(ICCP, 1994)颁布的烟煤显微组分分类方案[18],以及我国煤的显微组分和矿物测定方法(GB/T 8899—2013),对采自抚顺露天煤矿主煤层各分层样品的煤砖光片进行了显微组分鉴定和定量统计,分析抚顺露天矿主煤层的煤岩组成以及显微组分特征。3 结果与讨论3.1 抚顺露天矿主煤层的煤质特征由表1 可知,抚顺露天矿主煤层(28个煤分层)的水分(Mad)含量

    中国煤炭地质 2022年3期2022-04-26

  • 煤炭显微煤岩组分与工业分析关系研究
    有机组分中,又以镜质组和惰质组为主,壳质组含量很小[6];各煤矿镜质组、惰质组含量差别较大,大峰煤矿镜质组含量达85%以上,而红墩子勘查区镜质组含量平均仅为38.38%,其余煤矿介于二者之间。无机组分中,主要为黏土类,其次为碳酸盐类和硫化物类,氧化硅类占比较小,一般以条带状、团块状及颗粒充填于基质中[7-8]。3 煤的工业分析煤的工业分析包括煤中水分、灰分和挥发分的测定以及煤中固定碳的计算,各煤矿煤的工业分析结果见表3。表3 煤的工业分析结果煤中水分(Ma

    中国煤炭地质 2022年1期2022-03-04

  • 窑街矿区海石湾井田油A层腐泥煤有机质成熟度辨析
    源勘探开发方面,镜质体反射率指标被公认是唯一可对比的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评价指标。为准确测定窑街矿区海石湾井田油A层腐泥煤的有机质成熟度,采集井田钻孔煤岩样品,开展显微镜下显微成分反射光、荧光光学特征观测。测试发现,油A层腐泥煤中存在2种不同特征镜质组,一种为发荧光的镜质组,反射色低、反射率测值低;另一种为不发荧光镜质体,反射色高、反射率测值相对偏高。油A层沉积环境分层明显,上部为腐泥煤,显微成分以藻类体为主,含有大量的黄铁矿,反映深部沼泽强还原环境;下部显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21年6期2022-01-04

  • 黄陵煤显微组分性质及原位热解实验研究
    胶质体较少。煤中镜质组的热解反应性还与成煤时代密切相关,罗俊文等[11]利用显微镜热台研究发现,中国西南地区晚二叠世煤中镜质组的熔融特性优于相同变质程度晚三叠世煤。煤中壳质组的热变化特征要比镜质组剧烈。孙翊博等[12]利用显微镜热台研究发现,煤中树皮体的受热变化特征比同一煤中的镜质组明显;王越等[13]综合利用显微镜热台、荧光显微分析和显微傅里叶红外光谱(Micro-FTIR)研究发现,孢粉体、角质体、树脂体、木栓质体、沥青质体、藻类体等壳质组分的低温热转

    燃料化学学报 2021年11期2021-12-14

  • 煤岩显微组分对焦炭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岩显微组分包括:镜质组、半镜质组、惰质组和壳质组。掌握煤岩各显微组分的成焦机理(尤其是镜质组)可以更精确地预测焦炭质量,从而更合理的利用炼焦煤资源。1 煤岩显微组分结构的研究方法1.1 电子微探针技术Ward C.R.等[1]以高挥发分的烟煤作为研究对象,用电子微探针技术分析煤岩显微组分发现:碳含量在不同组分中的差异很大,惰质组的碳含量最高,且碳含量不随着煤阶的变化而变化;镜质组的碳含量最低,但随着煤阶的升高而升高。氧在惰质组中含量最低,在镜质组中含量最高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2021年9期2021-12-05

  • 低阶煤显微组分含氧官能团的分布特征与差异
    注,大量研究指出镜质组和惰质组分别为低阶煤液化的活性与惰性组分[4-5],在热解过程中两组分的焦油产率、半焦收率及气体产率也都具有明显差距[6-7]。因此,学者们尝试运用浮选、电选等多种手段进行显微组分分选,以期提高低阶煤转化利用效率。笔者选择神华(镜质组质量分数相对较高)和准东(惰质组质量分数相对较高)低阶煤为研究对象,富集高纯度显微组分后通过元素分析、溶液化学滴定、XPS、13C-NMR测试分别从显微组分表面与内部层面进行无干扰的基团定量分析,深入研究

    煤炭学报 2021年9期2021-10-26

  • 煤的显微组分定义与分类(ICCP system 1994) 解析I:镜质
    CP年会上确定了镜质体显微组分组、亚组和显微组分的定义和分类。在后续的20多年时间内,ICCP又制定和发表了惰质体[2]、腐植体[3]和类脂体[4]的定义和分类方案,这4个分类方案被统一命名为“ICCP system 1994”[1-4]。需要指出的是,“ICCP system 1994”对显微组分的分类和命名,涵盖了截止目前煤和沉积岩中发现的几乎所有的显微组分的种类及其反光下和荧光下的光学特征,但是,由于煤的岩石组成非常复杂,在个别的煤中还存在着有争议的

    煤炭学报 2021年6期2021-07-15

  • 焦煤镜质组热解过程中胶质体的结构演化特性研究
    特性及炭化行为。镜质组是形成塑性层的关键组分,许多学者[21-25]从显微组分角度开展热解行为研究,Tran[24]富集焦煤和非焦煤的显微组分,研究镜质组含量对煤热塑性和热解产物的影响;Wei[25]研究了挥发性焦油和胶质体萃取物等流动相对原煤热膨胀特性的影响。上述研究主要关注煤岩显微组分含量对热解产物的影响,而关于煤岩显微组分尤其是镜质组形成胶质体的微观结构演化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笔者采用基氏流动度测定仪对焦煤中镜质组进行热解实验,对胶质体特征温度点(

    煤质技术 2021年2期2021-05-06

  • 显微组分大分子结构演化差异性及其动力学机制——研究进展与展望
    不足。指出由于富镜质组煤的广泛分布和重要工业用途使之成为煤结构研究的主要对象,惰质组的研究则相对缺乏,阻碍了对煤特性的全面认识。提出“煤变质作用的热–应力条件决定显微组分结构演化、惰质组与镜质组大分子结构演化具有差异性”的研究思路,采用惰质组/镜质组高温高压模拟和热模拟实验并与自然序列变质–变形煤对比,研究显微组分结构演化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定量刻画显微组分大分子结构与温压条件的关系,揭示构造应力对显微组分化学结构和纳米孔隙结构的控制,确定煤变质全过程中惰质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21年1期2021-03-30

  • 陕北洁净型煤的煤岩配煤方法研究
    部分煤样的半阶分镜质组反射率分布见图1、图2。图1 CYM1 的镜质组反射率分布图2 XM1 的镜质组反射率分布2 数据转换2.1 类强度指数PSI 集合按GB 6948—2008《煤的镜质体反射率显微测定方法》测得的反射率直方图是由多点组成的一个集合。从0.3%~2.1%共37 个半阶,可以得到37 个值的集合。根据煤岩配煤方法,将镜质组反射率分布通过方程式(1)转换成类强度指数PSI 集合。式中:x1是活性组分在初始镜质组反射率为0.3%的质量分数,%

    煤化工 2021年1期2021-03-17

  • 不同粒级的焦煤和肥煤其性质研究
    富集在粗颗粒中,镜质组硬度小,脆度大,破碎后主要富集在细颗粒中[8]。从煤岩分析角度看,镜质组在热解过程中会软化熔融,产生不挥发性液相物质和挥发性气相物质。具有黏结性的不挥发性的液相物质,黏结其他的惰性物料生产焦炭,挥发性的气相物质在成焦后形成焦炭的气孔。镜质组粉碎过细会使液相产物减少,软化熔融过程中气相产物较易逸出,降低煤粒之间的黏结能力[9]。惰质组在热解过程中,不生成胶质体,又没有黏结性,表面会吸附具有黏结性的液相物质。当惰质组粒度较大时,生成焦炭时

    当代化工研究 2021年1期2021-02-24

  • 广东三水盆地布心组烃源岩干酪根类型*
    腐泥组、壳质组、镜质组、惰质组等显微组分。其中,腐泥组包括腐泥无定形体、藻类体、腐泥碎屑体等成分;壳质组包括树脂体、角质体、孢粉体等成分;镜质体包括结构镜质体和无结构镜质体2 种成分。通过干酪根镜下观察、识别,可统计各类显微有机组分的百分含量。布二段和布三段43 个烃源岩样品的干酪根显微组分分析结果表明,布二段烃源岩干酪根样品中平均的腐泥组、壳质组、镜质组、惰质组分别占58%、10%、21%、11%;布三段烃源岩干酪根样品中平均的腐泥组、壳质组、镜质组、惰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1年7期2021-02-04

  • 芳烃类有机溶剂对羊场湾煤显微组分的超声辅助萃取
    微组分一般划分为镜质组、惰质组和壳质组。其中,镜质组一般由木质纤维经凝胶化作用形成,而惰质组主要经泥炭化作用形成[20]。Li等[21]用CS2对神府东胜煤和平朔煤的镜质组、惰质组分别进行萃取研究,发现其中镜质组的萃取率显著高于惰质组。在笔者之前的工作中[22],对分离得到的羊场湾(YCW)煤镜质组,选用了9种有机溶剂以及离子液体进行超声辅助萃取,结果表明,YCW煤镜质组对不同溶剂均表现出了较高的萃取产率。镜质组结构基本上代表了相应煤的结构特征,而惰性组则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20年5期2021-01-04

  • 煤制油选煤厂煤显微组分迁移规律
    究表明,原料煤的镜质组含量每提高10个百分点,油收率可提高4个百分点。因此煤岩富集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2]。由于煤岩富集对于原料内灰要求高,因此关于煤岩技术研究大多采用宁夏无烟煤和神东低阶煤。神东低阶煤具有氢含量高、反应活性高、内灰低等特点,是直接液化用煤的良好原料。陈洪博等[3]从动力学角度探讨了不同煤显微组分加氢液化性能及转化规律,研究认为神东煤镜质组和壳质组的转化速率为惰质组的2.6倍。神东低阶煤惰质组含量较高,文献[4]通过研究神东低阶煤镜质组富集

    洁净煤技术 2020年6期2020-12-21

  • 煤层变质程度与锗富集的关系探讨
    及测试目前,煤的镜质组反射率能够很好地反映煤的变质程度,随着变质程度的加深,其镜质组反射率随之增大。本研究对云南宝山矿区含锗煤进行样品采集,样品共计70余件,采自该矿区勘探钻孔及生产巷道,样品所属煤层为K1、K2、K3、K5、K6、K7、K9、K10,均为稳定煤层,并涵盖矿区不同变质程度的煤类,满足本次研究分析的要求。剔除个别锗品位低者,余样53件,样品情况见表1。对其进行锗品位及镜质组反射率测试,锗品位采用蒸馏分离-苯芴酮分光光度法进行测试;镜质组反射率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3期2020-10-21

  •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煤系烃源岩有机显微组成及意义
    解、有机碳测试、镜质体反射率检测、显微组分鉴定等实验分析在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查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完成。有机碳分析:用5%的稀盐酸去掉样品中的碳酸盐矿物,然后采用OGM-Ⅱ型仪器在900 ℃高温有氧条件下将有机质灼烧成CO2,测得有机碳含量。岩石热解:利用Rock-Eval仪,载气为高纯N2。在300 ℃下恒温3 min,检测游离烃S1,然后以50 ℃/min的速度升温到500 ℃,恒温1 min,检测裂解烃S2。图1 准噶尔盆地构造简图及侏罗煤系烃源岩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3期2020-10-19

  • 煤吸附常数的影响因素分析
    响因素,前人多从镜质体反射率数值与吸附量的相关性分析煤变质程度与吸附参数的关系[3-4],本文从镜质体反射率、煤化分级、挥发分产出率等多角度分析煤变质程度与吸附参数的关系,以期得出更全面的认识。1 实验方法与原理煤样主要采自贵州省主要煤田或含煤区,包括烟煤和无烟煤等各煤级煤样,计173个。煤样制备和工业分析分别按照煤样的制备及工业分析相关国家标准完成。煤岩特征分析应用Axio Scope A1光学显微镜在10×20倍干镜或油镜条件下按照煤的显微组分组和矿物

    四川化工 2020年2期2020-05-20

  • 炼焦煤镜质组反射率分布、焦炭光学组织与焦炭热性质的相关性研究
    究焦炭光学组织与镜质组反射率分布之间的对应关系及焦炭光学组织与焦炭反应后强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对于指导炼焦配煤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进厂单种煤及炼焦配合煤在准确测定镜质组反射率分布的基础上,结合40 kg小焦炉实验,以期表明焦炭光学组织与镜质组反射率分布特征的关系,以及焦炭光学组织组成对焦炭反应后强度的影响规律,从而更好地指导炼焦配煤生产,提高焦炭的热反应强度。1 试验条件及测定方法1) 煤的镜质组反射率测定方法按照GB/T6948-2008规定进行。2)

    山西化工 2020年1期2020-04-23

  • 燕子山矿山西组富孢子煤显微组分特征及其解离特性研究
    点,确定壳质组、镜质组和惰质组的密度级范围。参照国标《煤炭浮沉试验方法》(GB/T 478—2008),根据其密度分布配制不同浓度ZnCl2溶液对不同粒度级的煤样进行离心浮沉实验,依次从小到大加入重液分离获得产品,对产品进行过滤、热水洗涤、烘干,最后称量收集。将分离后的产品制备成煤岩光片,统计其不同显微组分含量。为后续分离壳质组提供参考依据。1.4 壳质组中孢粉的分离孢粉是壳质组中的主要亚显微组分,根据《孢粉分析鉴定》(SY/T 5915—2000)进行孢

    应用化工 2020年1期2020-03-12

  • 云南小发路C5 煤层无烟煤特性与煤相分析
    按照国家标准煤的镜质体反射率显微镜测定方法,测得小发路C5煤层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为3.41%。C5煤层中显微组分及矿物定量统计主要来自油浸显微镜观测,统计结果见表1。总体上看,煤层以镜质组为主,各分煤层镜质组含量变化不大,为79.5%~82.6%(去矿物基),刻槽样为82.5%。C5煤的镜质组以凝胶结构镜质体(32.3%~44.6%)、凝胶碎屑体为主(29.6%~39.6%,图2a),结构镜质体(0.7%~4.4%)、团块凝胶体(在高煤阶煤中,由类脂组分

    矿业科学学报 2020年1期2020-01-06

  • 超声处理对显微组分浮选分离及热解影响研究
    机显微组分主要有镜质组、惰质组和壳质组三种,由于成煤环境的变化,煤中有机显微组分含量、化学结构及性质不同,因而在煤的加工利用过程中产生不同影响[1,2]。关于煤中不同显微组分的性质、转化及应用差异前人已做了大量研究[3-5],而实现对煤的显微组分结构性质、热转化利用的基础是有机显微组分的有效分离和回收。关于显微组分的分离与富集研究,前人主要采用浮选的方式进行。龙江[6]利用浮选槽考察了进气量、起泡剂、捕收剂、转速和表面活性剂用量对六道湾煤显微组分浮选分离影

    煤炭工程 2019年11期2019-12-13

  • 贵州大河边矿煤显微组分解离规律及其分选
    组分包括壳质组、镜质组、惰质组3种类型。其质和量决定了煤的工艺性质和工业应用价值[2-3]:惰质组含量可以确定煤的炼焦配比以及预测焦炭强度[4-6],采用惰质组制备的活性炭孔隙结构最发达[7-8];镜质组、壳质组在热解、气化、液化等煤炭转化过程中作为活性成分可提高焦油和气体产率[9-12],除此,镜质组反射率分布图可用于检测洗精煤的混合程度,阐明煤质波动的原因,作为仲裁煤炭质量的重要依据[13]。因此,煤岩组分的分选富集对煤炭资源的分质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19年6期2019-12-03

  • 煤的镜质组反射率及其分布图在配煤炼焦中的应用
    情况判别上,煤的镜质组反射率及其分布图分析方法具有更加直观、高效、快速等优点,可以更好的监控和管理来煤质量。通过镜质组反射率分布图方法还可以针对焦炭质量下降的配煤方案进行优化、调整配比,配煤方案的反射率分布图凹口越少、越接近正态分布,焦炭质量可以得到提高,优化后的方案2#比方案1#的CSR提高5.35%。在保证焦炭质量的前提下,各煤种的反射率分布图重叠良好,适当降低分布图中心高度,可以多配入瘦煤和三分之一焦煤,降低焦、肥煤比例,从而降低配煤炼焦成本。为了满

    金属世界 2019年4期2019-07-23

  • 合成煤镜质组可降解液态地膜研究进展与挑战
    子聚合物的合成煤镜质组可降解液态地膜的研究,将有助于解决日益严重的农田白色污染问题。1 合成煤镜质组可降解液态地膜基于大分子聚合物的合成煤镜质组可降解液态地膜是以富镜质组的高煤阶煤作为原材料,制取得到的可降解液态地膜。它的本质是将煤中镜质组改性为加温、保苗、保墒的地膜使用,分解后又可以起到有机肥的作用,最终起到了多重功效。应用此方法,以高煤阶煤为原料,通过实验寻找最佳的交联剂,改进提取改性技术,使之造价降低、强度提高、完全降解,改变目前可降解等地膜交联强度

    云南化工 2019年2期2019-03-03

  • 大柳塔煤及显微组分在不同气氛下的热解行为
    温条件下惰质组比镜质组表现出相对较低的热解反应性;ZHAO等[2]认为平朔煤惰质组热解焦油和气体产率低于镜质组,而水产率高于镜质组。惰性气氛下显微组分的热解行为和产物形成规律已得到广泛研究[1-7],但有关富氢气氛下显微组分的热解行为研究鲜有报道。热解气氛是影响热解过程产物分布和组成的重要因素之一。煤在氢气气氛中热解可提高焦油产率[8]。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将低碳烷烃活化与煤热解耦合可显著提高焦油产率[9-12]。目前对于耦合过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究热解产

    煤炭学报 2019年1期2019-02-26

  • 塔里木盆地东南缘下—中侏罗统煤层煤岩、煤质特征分析
    [12]认为基质镜质体在新疆侏罗系煤中具有很高的含量,是煤成烃的重要有机显微组分。但是,针对塔里木盆地东南缘煤岩、煤质特征的分析相对缺乏,文献中鲜有报道,前人也未对此展开深入分析。因此,在前人工作基础之上,近年来笔者所在的研究团队针对塔里木盆地东南缘各矿区主采煤层样品进行煤岩、煤质鉴定及煤化指标等综合分析,发现塔里木盆地东南缘煤以富镜为主,其煤岩、煤质与典型的西北地区侏罗纪煤具有明显不同,煤岩的壳质组和惰质组分含量较低,镜质组分含量较高。镜质组平均含量为8

    现代地质 2018年5期2018-10-31

  • 煤岩孔隙度主控地质因素及其对煤层气开发的影响
    降低3个过程。在镜质组含量对煤岩孔隙度的影响作用方面,Crosdale等[16]认为,在同样的成熟度条件下,镜质煤的总孔隙度低于惰质煤。关于灰分产率与煤岩孔隙度的关系,一些学者认为灰分充填部分孔隙,与孔隙度呈负相关关系[17-19]。而国外学者多通过探求灰分与微孔、大中孔体积的关系来分析其对孔隙特征的影响。Faiz等[20]利用氢气侵入及CO2吸附实验研究了悉尼盆地南部和波恩盆地多个煤岩样品的孔隙体积特征,发现随矿物含量增加,大孔体积增加;Clarkson

    现代地质 2018年5期2018-10-31

  • 常见炼焦煤种性能评价①
    煤。2.1.2 镜质组反射率及煤岩组成肥煤镜质组反射率和煤岩组成如表3所示。表3 肥煤镜质组反射率和煤岩组成肥煤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区间为0.9~1.2,4个肥煤镜质组反射率满足肥煤特征。方差S在0.1~0.2之间,属简单混煤[3-5],即原煤采洗加工过程中出现的少量混杂,非刻意混配。肥煤1和肥煤2镜质组含量相对较高,肥煤3和肥煤4惰质组含量相对较高[6]。2.1.3 热塑性及黏结性肥煤工艺性质如表4所示。4个肥煤G值(黏结指数)都很高,属特强黏煤,胶质层

    现代冶金 2018年4期2018-09-20

  • 沁水盆地郑庄区块煤储层抗拉强度控制因素及其对水力裂缝的影响
    ,煤岩显微组分中镜质组的发育有利于割理裂隙的形成,因此镜质组含量与抗拉强度呈现负相关性[10],当煤级在无烟煤阶段时,镜质组反射率与抗拉强度为正相关性[11]。本次工作选取了含气量报告中9口煤层气井的实验测试数据(表2),针对煤岩密度、镜质组反射率、矿物含量、水分含量、显微裂隙密度及镜质组含量等6个参数建立了相关散点图,并分析了其与抗拉强度之间的相关性。如图2所示,煤岩密度、镜质组反射率及矿物含量与抗拉强度呈现较好的正相关性,水分含量、显微裂隙密度及镜质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8年3期2018-09-17

  • 地温异常与岩浆岩协同作用下煤变质程度研究
    响。煤变质程度 镜质组反射率 岩浆岩侵入体 地温梯度煤变质程度受地温、地压和地质作用时间等因素的耦合作用影响,而地温、地压和地质作用时间又受热流背景值、地下水流动、岩层埋深、地质构造、岩浆岩侵入等因素的控制。依据上述影响因素,煤变质作用可划分为深成变质作用、区域岩浆热变质作用、接触变质作用和热液热水变质作用4种类型。分析煤的变质程度,查明其与地质特征和地温场分布之间的关系,不但对于探究煤的成因及影响因素、实现煤的合理分级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阐明当地

    中国煤炭 2017年12期2018-01-09

  • 西藏昌都早石炭世10#煤的煤质、煤岩和地球化学特征
    =90.2%),镜质组反射率高(Rran=2.17%),灰分低(Ad=4.79%),硫分低(St,d=0.74%),发热量高(Qgr,d=33.26 MJ/kg),镜质组含量高(镜质组总和为69.2%),镜质组分具有强烈的各向异性,常量元素氧化物含量中SiO2和Al2O3占绝对优势(90.85%),微量元素除Pb富集、Be轻微富集外都接近或低于世界煤的平均值,潜在有害元素(As、Hg、F、Be、U等)含量低,是优质贫煤或无烟煤。早石炭世煤;煤岩学;微量元素

    中国煤炭地质 2017年11期2017-12-07

  • 树皮煤受热物理变化特征研究
    出现了生油现象,镜质组也逐渐产生裂隙;树皮体与镜质组受热后变化特征并不相同,加热过程中树皮体热变化特征比镜质组变化大;另外,加热过程中样品粒度越大,则反应时间越早、反应强度越大且流动状态越强。煤 树皮体 显微热台 粒度富含树皮体的煤不同于一般的腐植煤,其具有高挥发分、低水分、高硫含量(尤其是有机硫)、高溶胀性、高熔融性以及高焦油产率等特点。树皮体是一种特殊的壳质组组分,可能来源于植物茎和根的皮层组织,细胞壁和细胞腔的充填物皆栓质化。这种显微组分并没有得到国

    中国煤炭 2017年3期2017-05-12

  • 煤岩组分浮选捕收剂的优选试验研究
    试验结果表明:当镜质组与惰质组的表面电位相反,捕收剂用量分别为20、60 mg/L时,CTAB对煤岩单组份的分离效果最好;将某一煤岩组分表面电位调至零电点时,添加浓度为100 mg/L 的DTAB,可使镜质组与惰质组的富集率分别达到77.71%和73.56%,实现二者的高效分离。煤岩组分;调整剂;表面电位;浮选;离子型捕收剂煤是有机化合物与无机矿物质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其中的有机化合物形成了煤岩组分[1]。基于煤岩显微组分在不同应用领域表现出的不同工艺性质,

    选煤技术 2016年5期2016-12-19

  • 微观分析技术在优选炼焦煤中的应用
    究,确定了煤种的镜质组、半镜质组、惰质组和壳质组、矿物质组的组分含量,其主要成分见第71页表1。表1列出了2015年邯钢焦化厂主要用于配煤炼焦的单一煤种的煤岩显微组分分析数据。从表1可以看出,主焦煤的活惰比都在1.50左右,镜质组质量分数都在50%以上,且从显微镜下观察显微组分容易识别,镜质组多为大块均质镜质体,惰质组含量较低,能保证很好的焦炭冷态和热态强度。主肥煤活惰比都在1.50以上,镜质组质量分数都在60%左右,且镜质组多为均质镜质体,还存在少量的改

    山西化工 2016年5期2016-12-17

  • 煤中显微组分对生物甲烷代谢的控制效应
    实验结果表明:①镜质组富集煤样生物产气总量、CH4生成量、CH4浓度和反应液pH值变化幅度最高,而惰质组富集煤样最少,原煤则居中;②不同显微组分开始大量产气时间在18~30 d,产气高峰在20~35 d,镜质组产气高峰滞后于原煤和惰质组;③煤样H/C原子比与生物产气效果具有一致性,同煤阶镜质组以及富氢、高H/C原子比煤种具有较高的生物甲烷产气潜力。该研究成果可为我国煤层生物产气先导试验区块优选提供理论指导。煤层气 生物甲烷 显微组分 氢碳原子比 模拟实验

    天然气工业 2016年5期2016-12-06

  • 运用镜质体反射率测定分析煤质状况
    制造管理部)运用镜质体反射率测定分析煤质状况吴琨,赵新玲,乌木提江(宝钢集团八钢公司制造管理部)文章介绍利用全自动智能岩相显微系统测定焦煤中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值及分布,通过对几种典型炼焦用煤的镜质体反射率分布图及标准偏差进行煤质分析,鉴定混煤及混煤程度。炼焦用煤;镜质体反射率;分布图;标准偏差长期以来炼焦用煤常规的工业分析指标有挥发分含量、粘结性指数、胶质层最大厚度等,这些指标虽然具有加和性,却不能准确反映煤质变化的原因,无法鉴定混煤。目前煤的镜质组反射

    新疆钢铁 2016年1期2016-08-03

  • 不同变质程度炼焦煤的镜质组特性研究
    变质程度炼焦煤的镜质组特性研究任学延1,张代林2,王坤2,黄大中2,张小勇2 (1.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39;2.安徽工业大学煤洁净转化与综合利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马鞍山243002)通过密度法分离出4种不同变质程度炼焦煤煤岩显微组分中的镜质组,分析比较其镜质组的特性差异,并通过小焦炉炼焦实验,对炼焦煤及其镜质组所炼焦炭的性质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变质程度炼焦煤中镜质组的黏结性较原炼焦煤增加幅度不同,炼焦煤中镜质组的容惰能力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1期2016-08-02

  • 炼焦用煤镜质组反射率的测定影响因素
    ,王 刚炼焦用煤镜质组反射率的测定影响因素供稿|隋月斯,王 刚内容导读通过对本钢炼焦煤的镜质组反射率测定,分析了粉煤光片质量、检测室温、检测时间间隔、检测人员等因素对测值准确度的影响,提出了合理的测定建议,以提高镜质组反射率测值的准确度。煤的镜质组反射率测定结果中平均最大反射率是目前国际上公认标志煤的变质程度最佳的一个指标[1],用来与煤的其他指标综合评定煤的性质。随着炼焦煤资源日益紧缺与本钢4747 m3大容积高炉对炉料要求提高,如何准确判定煤质、优化配

    金属世界 2015年3期2015-12-05

  • 鞍钢鲅鱼圈煤岩配煤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析仪对粉煤光片的镜质组反射率进行测定。炼焦用煤的其他煤化指标均按相应的国标进行测定。镜质组反射率分布图上的横坐标是随机反射率用Rran表示,单位:%;纵坐标是频率:f,单位:%,其代表了反射率间隔0.1%时,各间隔内出现的测量点数。1.2 煤岩配煤方法的建立煤岩配煤方法建立步骤如下:步骤1:对采用的炼焦用煤煤质进行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指标测定,并结合各煤质的常规分析指标建立炼焦用煤煤质数据库。步骤2:根据炼焦用单种煤的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范围在0.5%~2

    鞍钢技术 2015年5期2015-12-04

  • 伊宁矿区ZKJ502钻孔早侏罗世煤层煤岩煤质特征
    39.26%);镜质组随机反射率Ro,ran=0.41%~0.53%,平均0.49%;跨次烟煤与烟煤界线;各煤层(27号煤层除外)煤岩组成显示惰质组含量较高、镜质组含量较低特征;煤层中(特别是22、26和29号煤层)大量半丝质体、粗粒体和碎屑惰质体的存在,反映聚煤时期气候干燥、成煤泥炭沼泽地下水位较低、成煤原始质料经历过较强的氧化分解作用。伊宁矿区;早侏罗世煤层;煤岩煤质特征伊宁煤田煤炭资源储量大于3×1011t[1],煤层多,煤质好,煤炭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新疆地质 2015年2期2015-11-19

  • 新疆和什托洛盖煤田白杨河矿区煤质特征及煤相分析
    特征;显微组分以镜质组为主,惰质组次之和壳质组少见,揭示沼泽覆水较深,具相对还原的低位沼泽特征;煤相类型以潮湿森林沼泽相为主,湿地草本沼泽相次之,干燥森林沼泽相仅出现于中上部煤层。潮湿森林沼泽相和湿地草本沼泽相以相对富镜质组、具较高灰分产率和挥发分产率为特征;干燥森林沼泽相以相对贫镜质组、具较低灰分产率和挥发分产率为特征。和什托洛盖煤田;工业分析;煤岩;煤相煤质特征研究是确定煤在工业利用和评价开采利用过程中对环境影响的基础性研究[1]。煤相研究是煤地质学研

    新疆地质 2015年2期2015-11-19

  • 海相页岩有机质甲基菲指数与成熟度关系
    源岩甲基菲指数与镜质组反射率之间的关系,利用色谱质谱分析技术,分析了中西非裂谷某盆地上白垩统以Ⅱ型干酪根为主的海相页岩抽提物和相关原油中芳烃馏分的化学组成,根据菲、甲基菲等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研究了该盆地烃源岩甲基菲指数与镜质组反射率之间的关系,并对该盆地烃源岩和原油成熟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当镜质组反射率为0.50%~0.90%时,镜质组反射率与甲基菲指数之间呈现很好的线性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92;该换算关系式与前人基于煤和Ⅲ型干酪根建立的关系式存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5年3期2015-10-21

  • 镜质组反射率分布预测配合煤的指标
    150090)由镜质组反射率分布预测配合煤的指标白云起1,周 扬2,周国江1(1.黑龙江科技大学环境与化工学院,哈尔滨 150022;2.黑龙江省能源环境研究院,哈尔滨 150090)通过对25个煤的镜质组反射率分布、Vdaf、G值、Y值的分析研究,建立了煤的镜质组反射率分布与煤的挥发分Vdaf、黏结指数G值、胶质层指数Y值之间的数学模型,预测煤的挥发分、G值、Y值,并进行了验证实验,具有很好的可靠性。目前很多企业都用煤的挥发分、G值、Y值来配煤,上述实验

    黑龙江科学 2015年19期2015-09-13

  • 利用煤镜质组反射率分布图计算其镜质组含量
    56 ,利用煤镜质组反射率分布图计算其镜质组含量郭 亮,姚伯元(海南大学 材料与化工学院,海南 海口 570228)将已知与未知镜质组含量的煤样按固定比例配制成混煤后测定其镜质组反射率,在得到的反射率分布图上,剥离出其中各单煤的反射率分布峰,依据峰面积之比推导出未知煤样的镜质组含量,即可在不增加测定工作量的情况下,同时得到测定煤的镜质组反射率数据与镜质组含量数据.目前这一方法仅限于测定煤为单煤的情况.镜质组含量; 镜质组反射率分布图; 曲线剥离分峰焦炭光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3期2015-02-21

  • 基于MATLAB 的煤岩图像识别算法的研究
    岩组分为粘结剂、镜质组和非镜质组三种,成分识别的目的就是识别出图像中的这三种成分。为了能更好地识别出镜质组,首先对粘结剂进行识别。1 粘结剂的识别通过观察发现,曝光时间相同的煤岩图像中,粘结剂表现为背景色(其反射率比较低,一般小于0.3,在图像中表现为灰度较暗);镜质组由于煤质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灰度表现,但相对于粘结剂灰度要高,相对于非镜质组则一般要低;非镜质组是灰度最高的组分。根据此特点,可以采用阈值法对粘结剂进行识别。但是不同的样片,甚至是相同样片不同的

    山西电子技术 2014年1期2014-11-28

  • 炼焦原料煤镜质组的反射率及分布
    05)炼焦原料煤镜质组的反射率及分布白青子1,王天威2,刘亚林2( 1.黑龙江科技大学环境与化工学院,哈尔滨150022; 2.东兴煤化工有限公司,黑龙江佳木斯154005)为了减少镜质组反射率测定的工作量,利用相对误差、复相关系数、方差分析法和t检验法,研究单种煤及其复配的配合煤镜质组反射率的关系,证明镜质组反射率及其分布具有良好的加和性。选取的配合煤,南选煤与圣弗煤的比例分别为8∶2、6∶4、4∶6、2∶8,将其预测值与实测值对比。结果表明:四种方法均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2014年2期2014-11-12

  • 配合煤的镜质组反射率分布与焦炭强度预测
    120)配合煤的镜质组反射率分布与焦炭强度预测白云起1,白 洋2,孔小红1,丁 颖3,凌贵斌3( 1.黑龙江科技大学环境与化工学院,哈尔滨150022; 2.哈尔滨工程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哈尔滨150001; 3.黑龙江建龙化工有限公司,黑龙江双鸭山155120)为了工业配煤炼焦生产的需要,通过对配合煤的镜质组反射率分布与焦炭机械强度的研究,得出镜质组反射率分布与焦炭机械强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建立相关性好、可信度高的数学模型,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2014年2期2014-11-12

  • 煤的岩相分析在配煤生产中的应用
    的显微组分及煤的镜质体反射率的测定1.1 煤的显微组分煤的显微组分是指煤在显微镜下能够区别和辨识的基本组成成分。可分为有机显微组分和无机显微组分,其中有机显微组分是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煤中成煤原始植物组织转变而成的显微组分,包括镜质组、惰质组和壳质组。在煤的三种显微组分中,镜质组随着煤的变质程度的不同,呈现出较为均匀的变化,因此,在日常的分析试验中,一般以油浸物镜下测定的镜质组最大反射率作为分析对照指标。1.2 测定煤的镜质组反射率的意义反射率是指在反射光

    江西煤炭科技 2014年2期2014-07-09

  • 树皮煤显微组分分离研究
    量较高,而镜煤中镜质组含量较高为依据进行手选,辅以干物镜用镊子将煤样挑出。手选煤样是整个分离工作的重要环节,手选的效果好坏直接影响分离样品的效果。将手选煤样破碎磨制200目以下化学脱灰一般使用盐酸和氢氟酸,因为矿物对分离效果影响很大,因此本研究采用深度脱灰的化学方法,另加入高氯酸结合盐酸和氢氟酸进行脱矿工作。1.2 实验结果与讨论分析性预分离实验的主要目的是绘制煤中各有机物质的密度分布曲线,同时对各密度区间所包含的显微组分通过油浸显微镜进行识别区分,为最后

    科学之友 2013年2期2013-08-23

  • 六种不同变质程度煤的最大镜质组反射率与弹性参数的关系
    测定煤的挥发分、镜质组反射率、碳含量、氢含量、水分、发热量等煤级指标(亦称煤化作用参数),可确定煤的变质程度或煤化程度[1].目前各国大多使用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来表示煤化程度,这是因为干燥无灰基挥发分随煤化程度的变化呈规律性变化,能够较好地反映煤化程度的高低,而且挥发分测定方法简单,标准程度高[2-3].实际上,煤的挥发分不仅与煤化程度有关,同时还受煤的岩石组成影响,具有不同岩石组成的同一种煤,其挥发分可以不同;具有不同岩石组成的煤化程度不同的两

    地球物理学报 2013年6期2013-04-11

  • 钼催化作用下的煤成烷烃气碳同位素演化
    13C1))均以镜质组反射率1.1%为界分为演化趋势截然相反的2个阶段,乙烷碳同位素组成(δ(13C2))不存在明显的演化阶段性,但加钼煤样δ(13C2)由在较低成熟度阶段重于原煤样变为在较高成熟度阶段轻于原煤样;加钼条件下,模拟烷烃气呈现出正碳同位素系列,δ(13C1)为(-25~-45)×10-3,δ(13C2)重于-29× 10-3,表明钼催化成因气属于有机热成因气范畴。对比模拟烷烃气碳同位素组成与镜质组反射率之间的关系,发现模拟烷烃气碳同位素组成演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12年3期2012-09-14

  • 煤岩显微组成对煤储层吸附能力的影响分析
    大主要研究区块内镜质组反射率在2%~4.2%的范围内煤对甲烷的吸附能力是随着煤化程度的加深而增加的,只是在镜质组反射率超过4.2%时,兰氏体积随着煤化程度的加深而下降。1.1 实验条件对所采煤样进行了一系列室内分析,包括等温吸附实验、镜质体反射率测定及显微组分定量统计等。实验的条件包括:(1)利用IS0-200型等温吸附仪对各煤样进行等温吸附实验。吸附实验条件为:最大平衡吸附压力不高于20MPa;实验温度29~35℃;吸附气体为浓度99.999%的CH4,

    中国煤层气 2011年2期2011-02-13

  • 浅析煤岩检测在安钢生产中的应用
    煤岩分析特别是煤镜质组反射率的分析是从成煤的细胞学角度、煤炭的成因、煤化作用、煤炭分类和煤质等方面对煤进行更深入更本质的研究,弥补了以往煤常规分析的不足,对资源评价和指导配煤生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对安钢煤岩配煤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1 煤岩分析方法煤岩分析根据检测内容不同,主要包括煤的显微组分检测、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检测,焦炭的显微结构以及焦炭气孔率的检测。1.1 炼焦煤显微组分分类炼焦煤按显微组分分为镜质组 (V itrinite)、半镜质

    河南冶金 2010年5期2010-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