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
- 曾随文化的演变及当代传播形象构建
的精神底色。尽管曾国这一诸侯国在历史文献中并无记载,但依据出土文物断代史相关研究,从叶家山早期墓地到至今最晚发现的曾侯遗址可以推断,在随州这片大地上曾国至少存在了700余年。曾国存在的时期是华夏文明混沌初开之时,也是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开始之际。作为一种典型的地方文化,曾随文化从初期的周王朝分封汉水到与楚地文化共融共存共发展,再到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展现了中华文明在发展中的兼容并蓄与博大精深。一、曾国:从“左右文武”到“左右楚王”曾国是西周
今传媒 2023年10期2023-12-16
- 方勤:当好长江中游文明的“探寻者、守护者、传承者”
”的诸侯小国——曾国的故事。方勤的研究对象之一即曾国。在他的主持下,湖北枣阳郭家庙春秋曾国墓地考古发掘项目获评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曾国大型城邑苏家垄考古项目获评2017年度“全国六大考古新发现”。专著《曾国历史与文化——从“左右文武”到“左右楚王”》则构建起曾国的完整历史和文化谱系,为中国先秦的国别史研究建立起标尺。如何让考古发掘与研究成果走向大众,让更多的人从中领略瑰丽的荆楚文化?在方勤的策划下,《华章重现——曾世家文物特展》展出曾国遗址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2023年8期2023-08-22
- 穆穆曾侯乙 吉金灼其华
曾国历史名不见经传,其出土的文物却一再惊艳世人。其中,曾侯乙墓青铜器精品频出,其制作水平之高可居西周时期青铜铸造工艺前列。曾国,史籍无载,但现代有关曾国的考古发现填补了史料的空白。曾国墓葬遗址是中国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目前,已发现曾国墓16座,相关考古资料和出土文物还原再现了曾国从西周早期至战国中期约700年的历史。在有关曾国的考古发现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曾侯乙墓,其出土的青铜器以独特的造型、精美的纹饰、精湛的工艺、丰富的铭文、宏大的体量而备受关注,被视
中华瑰宝 2023年8期2023-08-09
- 曾侯與编钟:破译“曾随之谜”的“金钥匙”
学界关于叶家山之曾国族属问题的困惑,又彻底平息了几十年来关于“曾随之谜”的种种争论,因而是史料价值极高的珍贵文物。重见天日的“国之重器”和1978年出土的“后辈”曾侯乙编钟相比,曾侯與编钟的发现有些姗姗来迟。2009年随州市修建“随州东城区文峰塔还建小区”时,意外发现了一处古墓地。经报国家文物局批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随州市博物馆对施工现场进行了紧急考古调查钻探,清理出两座春秋晚期墓葬。其中从一号墓中清理发现了铜鼎、缶、鬲、编钟等文物。该墓出土文物中,
阅读时代 2023年4期2023-04-22
- 铜草花下的秘密
时候的随国,又叫曾国。这里山清水秀,到处稻花飘香,加上矿产丰富,老百姓安居乐业,小小的曾国和平安定,很少与相邻的小国和中原大国发生战争。曾国的国君喜欢音乐,宫廷里总是飘荡着悠扬的乐曲声。乐师们用击锤敲打着用青铜铸造的编钟,奏出悦耳的音乐。国君最小的儿子名叫姬乙。姬乙从小听着编钟乐曲长大,跟他的父王一样,深深地迷上了音乐。父王特意让人为姬乙制作了一组高矮合适的小编钟,姬乙十来岁时就能演奏编钟音乐了。当时的乐器,除了埙、磬、鼓等,最多的就是用青铜铸造的编钟。有
儿童时代 2022年6期2022-11-08
- 基于史料实证的课本插图的运用
——以部编初中教材历史七年级上册第7课“铜冰鉴”为例
侯乙,是战国时期曾国的国君。按西周礼制,封国国君应是七鼎六簋,曾侯乙为何是九鼎八簋呢?是否属于僭越呢?俞伟超、高明认为,周代的用鼎制度在春秋中期至战国早期遭到了第二次破坏。“周初的诸侯,至战国初已兼并成十几个,他们都远比周王室强大,这自然导致所有诸侯统统僭用天子鼎制。”从春秋时期开始,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出现“礼崩乐坏”的现象。因此,战国早期的曾侯乙墓,陪葬九鼎八簋等众多青铜器就不足为奇了。《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发掘简报》认为“此墓规模之大和随葬品中有显示身
中学历史教学 2022年9期2022-11-01
- 从琉璃河和叶家山出土青铜兵器 看西周早期曾国与燕国的交流
生导师)燕 国和曾国在西周时期的发展和历史演变,经过考古学家近半个世纪的努力逐渐清晰起来,它们的文化面貌内涵丰富、来源多样。其中,两国的青铜器一直是学界研究的重点。但以往的研究多以青铜礼器或车马器为对象,针对兵器或工具类青铜器的专门讨论不多。事实上,青铜兵器是体现西周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交流情况的重要载体,其时空跨度往往超越了同时期的青铜礼器和车马器。燕国青铜兵器燕国青铜兵器目前集中出土于北京房山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在20 世纪七八十年代发掘的Ⅰ区M1、Ⅱ区
大众考古 2022年2期2022-07-07
- 周、楚之间:湖北随州庙台子遗址农作物遗存研究*
汉地区考古发现的曾国[1](P70-81)并不载于目前传世文献中[2](P1-13)。曾侯乙墓所在的随州地区古称随县,即《左传》上所记载的“汉东之国随为大”[3](P110)的随国所在之地。“曾随”之间的关系一度成为史学界讨论的热点①。近年来由于随州地区集中出现了曾国大量的贵族墓,如随州叶家山西周早期墓地[4](P1-287)、义 地 岗[5](P4-18)[6](P3-26)、文 峰 塔东周时期墓地[7](P18-33)[8](P3-5),“曾即随”的观
农业考古 2022年3期2022-07-06
- 曾公编钟铭文“斦应京社”解
9年,随州枣树林曾国墓地M190出土一套编钟,铭文刊布于《江汉考古》2020年第1期《曾公编钟铭文初步释读》(以下简称“《初读》”)。据《初读》,这套编钟为曾国国君曾公所作,铭文追述西周时期曾国封于南土的史事,意义十分重大。铭文中记录有曾国受封时的职能:皇且(祖)建于南土,敝(蔽)蔡南门,质(誓)应京社,适于汉东,【南】方无疆。涉政(征)淮夷,至于繁汤(阳)。(1)郭长江等: 《曾公编钟铭文初步释读》,《江汉考古》2020年第1期。其中“敝(蔽)蔡南门,质
出土文献 2022年2期2022-07-05
- 曾国玉器的类型与用玉制度探究*
(湖北美术学院)曾国是商周时期,附属于周天子,位于如今的湖北随州以及枣阳一带的诸侯国,曾国的地理优势明显,扼守着随枣走廊,控制着南北交通的要塞,曾国大王曾受周天子派遣至南方以期对峙淮夷,统治南土。迄今为止,我国考古学家们对于周代曾国的考究发现,从西周早期直到战国中期均有发掘。本文对曾国出土的各式玉器进行了分类研究,根据器物类型学的器物区别对玉器进行型式的分类以玉器分期为基础,对曾国用玉制度体现出的时间、等级、性别特征进行研究。一、引言在中国人眼里,玉器不仅
艺术品鉴 2022年5期2022-04-12
- 曾公编钟铭文补释
,湖北随州枣树林曾国墓地M190出土一套编钟,作器者曾公为春秋中期的一代曾侯。该套编钟共有34件,其中4件镈钟和2组甬钟各自铸有内容基本相同的长篇铭文,镈钟每件单独成文,甬钟每组连续成文。《江汉考古》2020年第1期刊发了郭长江等先生的《曾公编钟铭文初步释读》[1](以下简称《释读》)一文,公布了其中1件镈钟和2组甬钟铭文的照片,并进行了初步的释读和研究,为曾公编钟铭文的进一步研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曾公编钟铭文涉及曾国早期历史、曾国的地理位置、金文断代的“
黄河·黄土·黄种人(华夏文明) 2022年9期2022-04-06
- 嬭加编钟器主身份补说①
北随州枣树林春秋曾国墓地是近年来曾国考古的又一重大发现。其中M168、M169分别为曾侯宝及夫人嬭加之墓,年代属春秋中期。嬭加墓出土有铭铜器二十多件,其中数件带有“随仲嬭加”字样,乃楚王为嬭加所作媵器。(1)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 《湖北随州枣树林墓地2019年发掘收获》,《江汉考古》2019年第3期。《江汉考古》2019年第3期《嬭加编钟铭文初步释读》(以下简称“《初读》”)介绍该墓所出四组编钟的信息,并对第一组编钟(M169∶9、M169∶12、M1
出土文献 2022年1期2022-03-15
- 曾侯乙墓蜻蜓眼玻璃珠
断这座墓的主人是曾国的国君曾侯乙,下葬年代为春秋晚期。在曾侯乙的随葬品中,玻璃珠尤其特别。这类玻璃珠的表面形成一圈套一圈的同心或不同心圆环,圈数少则1~2个,多则5~6个或更多,圈纹的颜色以蓝色、白色居多,也有棕色、绿色等其他颜色,形状胜似蜻蜓的眼睛,所以考古学家将其称为“蜻蜓眼玻璃珠”。在西周至战国时期的多座墓葬中,都出土有蜻蜓眼玻璃珠,但曾侯乙墓共出土了173颗,数量远远超过其他墓葬,是迄今为止我国墓葬出土蜻蜓眼玻璃珠数量最多的。曾侯乙是曾国的国君,可
环球人文地理 2022年1期2022-02-28
- 曾侯乙编钟:余音绕梁两千余年
是以随州为中心的曾国。西周早期,曾国忠心辅佐周天子,多次征讨反叛的诸侯及部落,深受王室倚重,因其位于汉水以东,因此又号称“汉东大国”。然而,西周末期周室渐衰、诸侯并起,与曾国相邻的异姓诸侯国楚国,亦在这一时期快速崛起。从公元前706年起的上百年间,楚国不断侵扰曾国。武力威逼之下,曾国被迫臣服于楚国,曾侯乙,即是曾国附楚时期的一位国君。随着周天子日渐衰微,曾国掌握了相当丰富的青铜原料。曾侯乙决定用这些原料做一套象征着王权与秩序的国之重器。他召集能工巧匠,第一
科学之友 2022年1期2022-01-25
- “挖出来的诸侯国”
——曾国
穆穆曾侯—曾国出土青铜器特展展览时间:2021 年1 月23 日-4 月22 日展览城市:江苏-苏州展览机构:吴中博物馆曾国,一个在传世文献中没有明确记载的神秘国度,随着1978 年湖北随州曾侯乙墓的发掘,映入世人眼帘。随后,大量带铭青铜器的陆续发现,更是为大众推开了一扇通往曾国的历史大门。曾国是周天子分封在南方的一个重要诸侯国,其位置约在今日的湖北省随州市一带,在长达700 多年的时间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青铜文化,而史书上却并无“曾国”只载“随国”,“曾
艺术品鉴 2021年4期2021-12-03
- 探究战国早期曾国“礼乐并重”的人文情怀*
——以曾侯乙编钟为例
并非奏乐所用。后曾国人将楚惠王所赠镈钟随葬曾侯乙,这也为曾侯乙的下葬年代与编钟铸造提供了确实可考的文字记录。编钟出土时,在近旁附带有六个丁字形彩绘木槌与两根彩绘木棒用来敲钟和撞钟。曾侯乙编钟将浑铸法、分铸法结合,有钮钟、甬钟。钮钟的制作方法为双面范铸,甬钟为分范合铸,甬钟的甬、斡、旋等部位拆分铸做,经多道工序后由匠人将其合铸。在铸造过程中,稍有不慎便达不到最终效果,如此繁琐的工艺,可见曾国对于分范合铸技巧的娴熟使用。曾侯乙编钟发掘于被地下水浸满约200 平
艺术品鉴 2021年30期2021-11-26
- 曾随之谜 一国两名终破解
”二字与铭文所记曾国的历史立刻引起了学者的关注—“曾国”从未在史料中出现过,此“曾姬”究竟由何而来?曾随纷扰1966年,考古人员在湖北荆州京山苏家垅再次发现印有“曾”字字样的青铜壶,造型特征与“曾姬壶”十分相似。20世纪70年代,湖北随县(今随州)、湖北枣阳、河南新野等地亦陆续发现带有“曾”字铭文的青铜器。关于“曾国”的讨论越来越多,但一直没有定论。直到1978年,发现举世轰动的曾侯乙墓,大批乐器、礼器、兵器、车马器、生活用器、丧葬用品及竹简的出土,将一个
百科知识 2021年21期2021-11-16
- 论曾侯乍季汤嬭媵鼎铭文中的媵婚关系
是一件春秋时期的曾国媵器,2002年出土于湖北枣阳郭家庙,出土时损坏严重,残留铭文(图一)“曾侯作季……汤嬭(芈)媵……其永用……”[1]11。此器收录于《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下文简称“铭图”),称曾侯鼎,编号为40224。著录者最初将这件器物视作曾、楚联姻的证据,认为是“曾侯为某位嫁到了曾国的芈姓楚国女子作的鼎”[1]13。之后黄锦前在《读近刊曾器散记》一文中将“季汤嬭”连读,增补该器铭文为“曾侯作季汤嬭媵〔鼎〕,其永用〔之〕”,认为这个称名反映
文物春秋 2021年5期2021-11-12
- 加嬭编钟与楚庄王服曾
巡省已归附楚国的曾国,加嬭代表曾国燕享楚王之事。从加嬭在楚庄王面前自称“孺小子”来看,其人应即庄王之女。如此一来,加嬭媵器随仲嬭加鼎的作器者也宜定为楚庄王。[关键词]曾国加嬭钟随仲嬭加楚庄王[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的价值挖掘与传承传播研究”(20&ZD309)[作者简介]程浩,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084)[中图分类号]K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北方论丛 2021年4期2021-07-17
- 嬭加编钟铭文新释及相关问题考辨
簋”应是加嬭嫁至曾国后所作,年代与“嬭加编钟”接近或同时。在曾、随关系问题上,至迟在春秋中期的楚穆王时代,曾国就已称“随”。[关键词]嬭加文王穆曾侯宝[基金项目]成都师范学院2020年度科研创新团队项目资助(CSCXTD2020B06)[作者简介]吴毅强,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古文字与先秦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历史学博士(成都610064)[中图分类号]K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3541(2021)04-0018-082019年5月,随州
北方论丛 2021年4期2021-07-17
- 八里桥“刻画符号”与夏代文字
夏代文字以及姒姓曾国始封地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八里桥遗址与姒姓曾国八里桥遗址是二里头文化时期的大型聚落,被认为是“中华曾氏祖根地”(李迎年:《从方城八里桥夏商遗址看曲烈的封地》,《寻根》2010年第1期)。姒姓曾国是夏商周时期的重要封国。八里桥遗址和姒姓曾国有铭铜器的重要发现,为研究曾国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新资料。(一)方城八里桥遗址的重要发现八里桥遗址位于河南省方城县南约4公里的潘河西岸,总面积约100万平方米。1994年,考古工作者对这处遗址进行调查和
寻根 2021年3期2021-06-15
- 曾侯乙编钟
时期,楚王对邻居曾国非常警惕。有一次,他故意送了曾侯乙很多青铜,让他帮自己铸造乐器。不久,楚王到曾国视察,没想到,出现在眼前的是一套精美绝伦的编钟!其实,曾侯乙一直都明白楚王的心思,所以他特意为楚王演奏了一曲。楚王是个懂音乐的人,他一下就听出了“一钟双音”的技法,也明白了曾国没有异心,便把编钟送给了曾侯乙。知识“+”炸出来的曾侯乙基1977年9月,一批士兵来到湖北随县(今湖北随州),准备扩建营房。他们在爆破时发现了一片不同寻常的褐色泥土,又在第二年发现土里
课外生活·趣知识 2021年4期2021-06-01
- 国族氏名“曾”的历时用字考察
50025)一、曾国、曾姓历史概况追根溯源,姓氏“曾”源自两周诸侯国曾国和殷商时期方国部族“曾”。历史上,记写国族姓氏“曾”的用字字形变化较多。最早到商代晚期的甲骨卜辞中已经出现表示地名的“(曾)”,同时由于出土了大量的自西周晚期到战国中期的曾国青铜器,青铜器数量之大在周代诸侯中也极为罕见。迄今为止,有具体出土地点的曾国铜器群有三十二批,礼乐器数量在三百件以上[1]59。这些曾侯墓按照时间顺序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西周早期,以叶家山墓地为代表;西周晚
安康学院学报 2021年1期2021-03-11
- 曾国历史文化研究新作
——《曾国历史与文化——从“左右文武”到“左右楚王”》评介
陈文华一直以来“曾国之谜”都是先秦史学界探讨的热点。1933年,安徽李三孤堆楚王墓中出土刻有曾字铭文的曾姬无卹壶,引发学者对曾国的关注。1978年,湖北随州发现曾侯乙墓,引发学者对曾国的探讨。近年来,曾国墓葬不断被发现,湖北考古工作者先后在随州叶家山墓地、庙台子遗址、郭家庙墓地、周台与忠义寨遗址、京山苏家垄墓地、义地岗墓群、擂鼓墩墓群等地进行了考古发掘,曾国从西周早期立国到战国中期灭亡的历史发展脉络逐渐清晰,曾国始封、族姓、族源、早期曾都及疆域等问题逐步明
社会科学动态 2021年10期2021-01-27
- 两千年前曾国青铜文物重现江城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曾国呈现于世人面前。此后的40多年中,地不爱宝,华章重现,曾国考古不断取得新进展。近日,“华章重现——曾世家文物特展”在湖北省博物馆拉开帷幕,这是湖北省博物馆今年恢复开馆以来举办的第一场大型文物特展。本次展览遴选汇集了曾国遗址近10年来出土的丰富而精美的文物,全面呈现了西周早期至战国中期的曾国青铜文化面貌。特别是去年从日本成功追索回国的“曾伯克父”青铜组器的参展,为展览的高水平举办给予了有力支撑。这套器物组合完整,制作精美,铭文丰富,包括1
中国收藏 2020年10期2020-12-06
- 跨越千年的南国金石之声
史明立曾国编钟(一)考古视野下的曾国西周初年的叶家山墓地、东周时期的义地岗墓群和擂鼓墩墓地等考古发现构建起的曾国历史表明,曾国的政治中心在今湖北随州一带。在这一方土地上,曾国通过战争、联姻、盟会等方式与周、楚、黄、邓、唐等国,保持着复杂且密切的关系。曾国位于随州、枣阳一带的随枣走廊上,是铜料由南往北运至周王朝政治中心的重要通道。在周代,青铜器是重要的政治资源,而铜料又是制作青铜器的必要材料,铜料的运输需要强有力的政治力量的支持,因此位于随枣走廊的曾国的重要
收藏·拍卖 2020年7期2020-07-18
- 孤山应独钟
真健忘啊,当年和曾国好得蜜里调油,一翻脸就不认人了。”没人愿意再听她的疯话,台下百矢齐发,姑洗自千钧一发的尽头朝她扑来,将她密不透风地护在身下。独乐在姑洗震惊的注视中伸出手,也将他紧紧抱住。一支箭,穿透两颗心,连跳动和停止都是一起。“孤喜。”她重重咳嗽,呛出眼泪,笑得凄惶又心酸。是说他,也在说自己,“报应啊。”三独乐原本不叫独乐,可就因为她未来的夫婿名叫孤喜,曾侯乙就非要给女儿林钟改出这样一个相得益彰的名字。曾国与楚国是情深义重的盟友。数十年前吴王阖闾伐楚
飞魔幻A 2020年2期2020-05-25
- 散珠
吞并。只有小小的曾国,存续甚久,除了曾楚之前的历史结盟,也与曾国的礼乐文化、曾侯乙的外交能力有很大关系。西周的礼乐制度,在春秋后期已趋近于“礼崩乐坏”状态,但曾国却继承和发扬了西周的礼乐制度。国宝曾侯乙编钟的出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曾侯乙编钟不仅雄伟庞大,更拥有迄今所知最为完整的周代乐音系列及其乐律称谓体系,其中“十二律”的发现不可辩驳地表明,在公元前五世纪,中国已经有了十二音系统,具备旋宫转调的能力,有良好的音乐表现性能。而“一钟双音”的“双音”谐音“
时代邮刊 2020年7期2020-04-25
- 战国曾侯乙编钟
吞并。只有小小的曾国,存续甚久,除了曾楚之前的历史结盟,也与曾国的礼乐文化、曾侯乙的外交能力有很大关系。西周的礼乐制度,在春秋后期已趋近于“礼崩乐坏”状态,但曾国却继承和发扬了西周的礼乐制度。国宝曾侯乙编钟的出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曾侯乙编钟不仅雄伟庞大,更拥有迄今所知最为完整的周代乐音系列及其乐律称谓体系,其中“十二律”的发现不可辩驳地表明,在公元前五世纪,中国已经有了十二音系统,具备旋宫转调的能力,有良好的音乐表现性能。而“一钟双音”的“双音”谐音“
时代邮刊·上半月 2020年4期2020-04-21
- 编钟
徐小蘑曾国的国君乙很喜欢音乐,他最钟爱的乐器就是铜钟。曾国的工匠穆在铜中加入了铁一类的金属,铸出来的钟更加坚固,得到了大王的称赞。可现在,穆遇上了一个难题。按照规定,作为诸侯国国王的乙,最多只能让48个人奏乐起舞。如果将48个人全部用在敲编钟上,那就太单调了。可是,乙又很希望能听到更多更丰富的钟声。“怎样才能让一组钟发出更多的声音,只需一个人或几个人就能演奏它呢?”穆一籌莫展。一天,穆走在街市上,看到做鼓的人将鼓皮蒙在鼓上,他敲敲鼓面,“嘭嘭嘭”,又敲敲鼓
动漫界·幼教365(小班) 2020年1期2020-02-03
- 从曾侯钟铭 “申固楚成,改复曾疆” 谈曾楚关系
固,并重新光复了曾国的疆土[7]64。我们基本上同意凡国栋先生关于此句铭文意义的解释,拟在其基础上对其补说一二,并对学界讨论热烈的曾随问题谈一点自己不成熟的想法。二、“曾随之谜” 补说关于曾随问题,自20 世纪70 年代李学勤先生提出 “曾随之谜” 的论题后,有关曾国族属以及曾、随是否一国的讨论就一直没有间断过,尤其是近年来叶家山西周早期曾国墓地以及随州文峰塔春秋曾侯墓地的发现和发掘,使这一问题的讨论更加热烈[8]124-127,[9]58-66。讨论分歧
怀化学院学报 2020年4期2020-01-18
- 湖北随州枣树林春秋曾国墓地
墓地是春秋中晚期曾国高等级贵族墓地,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方向一致为东西向,排列整齐,规划有序。目前已发掘土坑墓54座、马坑3座,其中最为重要的发现是两组南北并列大墓的发掘:M168曾侯宝及其夫人M169芈加墓,M190曾公求及其夫人M191渔墓。54座土坑墓出土青铜器千余件,另有玉器、陶器、漆木器、滑石器等;部分青铜器上有铭文,可见有“曾”“曾公”“曾侯”“曾叔”等。其中M168曾侯宝墓出土编钟15件;M169芈加墓出土编钟19件,编钟上铭文“余文王
大众考古 2019年7期2020-01-08
- 曾仲姬壶铭文“[A]”字补释
西南部发掘了3座曾国墓葬,编号为M1-M3,其中M3出土了一件带提链圆壶,上腹铸有横行铭文6字左读,为“曾中(仲)姬之[A]壶”。(1)关于“[A]”字的隶定,发掘简报隶定为“[C]”字;(2)《曾国青铜器》同;(3)《铭图》隶定为“[B]”字;(4)《曾文字编》隶定为“”字。(5)通过分析原拓本与释文,该字可能隶定为“[E]”字,且位于“壶”字前,可能是壶的自名修饰语,也可能是自名连称现象。(6)再通过分析“[E]壶”的功能,笔者认为“[E]”读为“浆”
东方收藏 2020年12期2020-01-07
- 穿透历史迷雾的钟声
北随州曾侯乙(指曾国诸侯,名乙)墓的曾侯乙编钟正是先秦时期“金石之乐”的代表乐器。这套大型青铜编钟刷新了人们对中国古代音乐艺术的认识,被誉为“世界音乐史上的奇迹”。钟鸣鼎食编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大型打击乐器,也是象征着权力地位的青铜礼器。所谓“钟鸣鼎食”,说的就是古代贵族吃饭时击钟奏乐、列鼎而食的豪奢场面。编钟最早出现于商代,盛于周朝及至秦汉。大小不同、音调高低有序的扁圆钟悬挂于巨大的钟架上,再配以特殊的敲击工具,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编钟。敲打工具通常是丁字形
中华瑰宝 2019年5期2019-09-10
- 拨开2400年迷雾 走进曾侯时代
家老湾、曾侯乙等曾国墓地出土的青铜礼器、乐器为主,包括目前所知年代最早、数量最多的编钮钟,吴王夫差矛等重量级文物。在展出的105件(套)文物中,一级文物多达68件(套)。展览配合湖北地区出土的商周青铜器,带领观众一起走进曾侯的那个时代。展览将持续至6月2日。On March 28, an exhibition entitled Jiang River and Han River Run Vast and Mighty, Disciplining River
今日重庆 2019年4期2019-04-22
- 黄凤春:曾(随)古国之谜破译者
《随州叶家山西周曾国墓地》首席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中国考古学会两周考古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2013年被评为“文化部优秀专家”,2016年荣获“湖北五一劳动奖章”。现场所有的人都屏住了呼吸,眼睛一眨不眨地紧盯着墓穴。随着水位一寸寸地下降,黑底朱绘木架、青铜编钟一寸寸地露出真容,历经千年,仍稳稳地挂在木质的钟架上。1978年,随州曾侯乙编钟发掘面世,在全球引起轰动。而当时在现场的黄凤春,年仅21岁。那种兴奋与激动的心情,历经40年,仍然记忆犹新
党员生活 2019年4期2019-04-18
- 当我们拜“锦鲤”时,我们在拜什么
○主持人 曾国繁“锦鲤”爆红网络,杨超越引网友热议。赞之者有之,贬之者亦有之;有人为其流辛酸泪,有人骂其失格调。个人虽然有权评述,但如若失去了理性,只是图一时口舌之快,赞她于其何益,贬她于其何伤。网络上沸沸扬扬,有许多无理的谩骂以及无聊的吹捧。这种谩骂和吹捧都不是合理对待一事一人的态度,大概只落得“甚无谓也”的下场。拨开无关的感情,回归可贵的理性。这样,不论是批评还是同情,都会闪现智慧的光辉。杨超越一事,人们多将其当作娱乐来看待。然而,在娱乐至死的年代,我
高中生之友(中旬刊) 2019年4期2019-01-10
- 枣阳郭家庙墓地出土的卫伯须鼎及相关问题
湖北省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出土一件卫伯须鼎(GM01:01)[1]a.187-189[1]b.131-133,敛口平折沿,浅腹圜底,双立耳,三蹄足。耳饰重环纹,颈饰变形兽体纹(无目窃曲纹),腹饰卷体夔龙纹(图1)。与湖北襄阳出土的曾仲子敔鼎[1]b.426及随县尚店(今属随州市曾都区)出土的公汤鼎[2]等形制、纹饰均近同,时代应为春秋早期。鼎铭作:卫伯须用吉金作宝鼎,子孙用之。黄锡全认为:鼎铭“卫伯须”不知属于哪一位“伯”。顷与须形近,考虑到此器时代偏早,颇
黄河·黄土·黄种人(华夏文明) 2018年12期2018-12-27
- 编钟唤醒的古国
、神秘的古国——曾国。如今40年过去,经过几代文博人的努力破解,“曾国之谜”的答案就藏在湖北省博物馆里。千年古乐返人间谭维四先生曾撰文详细披露曾侯乙编钟的出土过程,在他的记叙中,当年曾侯乙墓发掘时,天空飞机轰鸣,地上车水马龙,上上下下万人围观,等待着考古工作者开棺取宝。墓葬打开后,墓坑中全是水。抽水排淤,水落宝出,现场所有人只剩下了震撼:如此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数量众多的一套青铜编钟,2400多年后重返人间。也许只有亲历过的人才能体会那种震撼。全套编钟总重
环球人物 2018年23期2018-12-12
- 曾谜解
50001)曾与曾国是古史上的一桩谜案。围绕春秋战国时代随枣走廊的古曾国,学术界讨论已久。李学勤早年撰有《曾国之谜》一文,困惑于文献中姬姓曾国史料的缺失,认为《左传》所记载的淮汉之间诸侯国,如江、黄、邓、唐、厉等,多已在出土的铜器铭文中出现,只有这个曾国,铜器出现最多,分布地域最广,《左传》中却似乎没有反映,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谜。[注]李学勤:《曾国之谜》,《新出青铜器研究》,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146页。此后,在《论汉淮间的春秋青铜器》一文中,他再次
安徽史学 2018年5期2018-09-26
- 曾侯与编钟“君匕淮夷”探讨
记公元前506年曾国帮助楚复国之事。以公元前475年为战国之始,此钟的铸造时代在战国初年。二、南公非南宫括对于铭文中的“南公”,黄凤春等依据唐兰先生的意见,指出本铭的“南公”是南季载[3]。但学者多认为南公为南公括,李学勤先生指出,此处“伯”即《尚书·君奭》的“南宫括”,《论语·微子》作“伯适”[4]。此字是否读为“括”难以确定。青铜器铭文中南公和南宫并见。西周早期的安州六器有人名“南宫”,如中觯(《殷周金文集成》①6514)[5]:王大省公族于庚,振旅,
武陵学刊 2018年4期2018-03-06
- 叶家山出土三足青铜器的地域特征分析
山遗址是西周早期曾国的一处高级贵族墓地。该墓地发现于2010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分别于2011年和2013年,对其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勘探和发掘。叶家山遗址出土遗物的无比丰富和重要,使之被视为30年来长江流域商周考古的最重大发现,并被评为“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叶家山遗址的发掘资料一经公布,便引起了学术界浓厚的兴趣。学者们围绕叶家山墓地及其出土器物,从墓葬的性质及族属[1]、曾国的历史及与周边诸侯国的关系[2]、青铜器的冶铸及器型[3]、原始瓷
考古与文物 2018年6期2018-03-04
- 守雌
的书,边问,“《曾国藩》这部书您看过了吗?”“没有。”我抬头看看他,“茶泡好了,过来喝茶。”“我回上海后,给您邮一套过来。”他坐下,喝口茶说,“好茶。”“好啊,谢谢您了。”我说。他回去后,果真就寄了书来。那段时间,我很忙,每天只能看几页。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我才看完全书。那段时间,有两本书很畅销:一本是《胡雪岩》,另一本就是《曾国藩》。有人说,当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我不是官场中人,袁辽俊却要我看《曾国藩》,自有他的一番用意。什么意图呢?我想不明白。
读者 2017年9期2017-04-12
- 随州叶家山西周曾国墓地M1墓主族属辨析
随州叶家山西周曾国墓地M1墓主族属辨析张 礼 艳(东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出土铭文证实叶家山西周早期的曾国为姬姓,并不代表整个叶家山西周墓地的所有墓葬均系姬姓周人墓。叶家山M1挖建了腰坑,并在腰坑内殉狗;出土的青铜器及铭文特征的商文化因素更浓厚,鼎的数量多于曾侯;位于整片墓地东北端,与墓地中另外一座挖建腰坑的墓葬似有集中分布的现象,反映出叶家山M1墓主人的身份可能系灭商前居住在当地的广义的殷遗民或随南公一支就封至曾国的殷遗民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5期2016-09-22
- 由清华简《良臣》论初代曾侯“南宫夭”
秋晚期编钟记载了曾国的族源,其铭文所记王“遣命”的曾国始封君南公,可能并不是“左右”文武的伯括,而是代父就封的南宫括长子。叶家山曾国墓地M2曾侯谏夫人墓出土的斗子鼎中,曾国的初代封君曾侯谏即自称为“夭”。而这位自称为“夭”的曾侯谏,很可能就是清华简《良臣》中的“南宫夭”。关键词:清华简;《良臣》;南宫夭;曾国清华简第三辑整理报告公布的《良臣》篇载有上古黄帝以至春秋的历代明君及其辅弼之臣,其于“文王”曰:文王有闳夭,有泰颠,有散宜生,有南宫适,有南宫夭……[
管子学刊 2016年1期2016-05-10
- 叶家山曾国墓地日名铜器研究
5001)叶家山曾国墓地日名铜器研究王琢 袁俊杰(河南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出土铜器铭文所记史实,曾国为姬姓诸侯国,其始封者当为南公。如果将南公与聃季载联系起来,则有许多新的发现,颇能解释曾国墓地出土日名铜器这一罕见现象。根据叶家山日名铜器使用规律和文献记载,不仅可发现曾国的始封君南公即为周文王第十子聃季载,聃季载当为父癸,周武王姬发当为父乙;还能发现叶家山曾国墓地中两位已知私名曾侯,一位未知私名曾侯和一位疑似曾侯之间,应该是兄弟关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2期2015-02-22
- 压垮北川自杀官员的最后稻草
室。当时只有下属曾国和在,曾正在打电话,董玉飞笑着向他招了下手,随即离开。之后董玉飞又到了设在另一座楼上的农房办,和那里的值班人员见面,并从桌子上拿了一份灾后农房建设情况的报表离开。下午三点左右,曾国和接到董玉飞之妻李照电话,说找不到董玉飞,曾国和随即赶到农办租住的那所二层楼房。李照正在打董玉飞的电话,铃声却从房间里传出来。二人都没有钥匙,李照从房东家找了个梯子,从窗户里钻进董玉飞的宿舍。在下面扶着梯子的曾国和,随即听到李照的哭声。董玉飞为何选择死亡?此前
杂文选刊 2009年1期2009-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