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随州枣树林春秋曾国墓地

2020-01-08 07:07:56郭长江,陈虎,李晓杨
大众考古 2019年7期
关键词:曾国土坑编钟

M190清理工作照片

枣树林墓地位于湖北随州曾都区东城办事处文峰社区一组、二组、十组,坐落在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岗地上,面积约26000平方米。2018年10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随州市博物馆、曾都区考古队等单位对枣树林墓地开展主动发掘。

发掘情况显示枣树林墓地是春秋中晚期曾国高等级贵族墓地,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方向一致为东西向,排列整齐,规划有序。目前已发掘土坑墓54座、马坑3座,其中最为重要的发现是两组南北并列大墓的发掘:M168曾侯宝及其夫人M169芈加墓,M190曾公求及其夫人M191渔墓。

54座土坑墓出土青铜器千余件,另有玉器、陶器、漆木器、滑石器等;部分青铜器上有铭文,可见有“曾”“曾公”“曾侯”“曾叔”等。其中M168曾侯宝墓出土编钟15件;M169芈加墓出土编钟19件,编钟上铭文“余文王之孙”“帥禹之堵”等具有重要意义;M190曾公求墓出土编钟34件。

枣树林墓地发掘的曾侯宝、曾公求墓填补了曾国考古春秋中期不见曾侯的空白,为曾国历史研究及考古学年代序列建立提供了重要考古资料。M169铜缶上铭文“楚王媵随仲芈加”,证实了曾既是随,从而为“曾随之谜”基本画上了句号。M169编钟铭文出现“余文王之孙,穆之元子”等内容,说明曾国是文王之后而非武王之后,为确认曾为姬姓及研究曾国始封问题提供了更直接的考古材料。M169编钟铭文“帥禹之堵”中的“禹”铭,是首次在考古出土文献中出现,说明至迟在春秋中期周人已经较认同“禹”及九州的存在,从而为研究中华文明起源增添了重要的新资料。

M169出土编钟

M190出土铜器

猜你喜欢
曾国土坑编钟
金石齐鸣话编钟
村头的土坑
曾国青铜器铭文研究的新进展
小兔的报答
曾侯乙编钟
军事文摘(2020年14期)2020-12-17 06:27:44
曾公编钟铭文补说
曾国七百年:历代曾侯青铜器精品展
艺术品鉴(2019年8期)2019-09-18 01:22:34
2000多年前最大的组合乐队——曾侯乙编钟
金桥(2018年5期)2018-09-22 02:16:54
“自埋”
环球时报(2017-10-31)2017-10-31 04:48:32
岔路
文学港(2016年12期)2017-01-06 11:3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