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隆文
(郑州大学 历史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曾与曾国是古史上的一桩谜案。围绕春秋战国时代随枣走廊的古曾国,学术界讨论已久。李学勤早年撰有《曾国之谜》一文,困惑于文献中姬姓曾国史料的缺失,认为《左传》所记载的淮汉之间诸侯国,如江、黄、邓、唐、厉等,多已在出土的铜器铭文中出现,只有这个曾国,铜器出现最多,分布地域最广,《左传》中却似乎没有反映,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谜。[注]李学勤:《曾国之谜》,《新出青铜器研究》,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146页。此后,在《论汉淮间的春秋青铜器》一文中,他再次谈到曾国之谜的问题:“曾国青铜器自宋代即见于著录,近年又屡有发现。特别是1978年随县擂鼓墩曾侯大墓的发掘,所出器物空前精美,受到学术界的普遍重视。曾的地理位置在楚方城以南,它究竟是否独立的诸侯国?是周王的支裔,还是楚国的封君?在历史考古学界存在着不同看法。曾侯簠等器表明,这个曾不是古书里常见的姒姓鄫国,而是另一个姬姓的诸侯国,然而姬姓曾国于史无征,确实成了难解的谜。”[注]李学勤:《论汉淮间的春秋青铜器》,《新出青铜器研究》,第153—154页。依据曾器出土的范围、族姓、活动时间,并与随州曾侯墓葬及古文献中关于随国的记载相比较,李学勤认为青铜器铭文中的曾国即古文献中的随国,曾、随为一国。在《新见楚王鼎与“曾国之谜”》一文中,他又根据新见的随仲嬭加鼎及新发现的叶家山墓地进一步申论了曾、随一国说。[注]李学勤:《新见楚王鼎与“曾国之谜”》,《青铜器入门》,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第140页。这一说法得到了石泉[注]石泉:《古代曾国——随国地望初探》,《武汉大学学报》1979年第1期。、徐少华[注]徐少华:《曾即随及其历史渊源》,《荆楚历史地理与考古探研》,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页。的支持。但是也有学者认为曾即古文献中的缯,曾、随虽同姓,但非一国。随在今湖北随州一带,战国初灭于楚,而曾初在南阳盆地以北的缯关一带,后南迁至随国故地,再由随迁居淮域。西阳(即曾侯钟铭之“西阳”),在汉西阳县,今河南光山一带。[注]参阅杨宽:《关于曾国问题的一点看法》,《江汉论坛》1979年第3期。引自徐少华:《曾即随及其历史渊源》,《荆楚历史地理与考古探研》,第2页。总之,有学者将曾、缯混同,并以曾、随为同姓异国。
除此之外,李伯谦、杨杰、钱林书、顾铁符、赵庆淼、笪浩波、黄凤春等学者也围绕曾国问题做了辨析,对于解开历史上的曾国之谜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以湖北随州地区的曾国考古出土资料与甲骨卜辞、历史文献记载相印证,笔者认为曾作为地名最早见于殷墟卜辞。于卜辞所载曾地之外,近年来湖北随州市文峰塔、叶家山、义地岗以及枣阳郭家庙等地新发现的大量曾国墓葬和出土文物,又使我们对西周早期至战国中期,存在于汉水流域的姬姓曾国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但问题并非如此简单,除了上述殷墟卜辞中的曾地与考古发现汉水流域的姬曾古国外,《国语》《左传》《史记》等古代文献中又有鄫、缯、缯氏的记载,三者纠缠在一起,致使近人在论述相关问题时往往混淆界限,使人难分真假,故在学术界留下了所谓的“曾国之谜”。本文依据相关史料,从时空差异的角度对此问题进行辨析,以图努力廓清这桩古史上的谜案。
古代文献资料中“曾”作为地名最早见于殷墟卜辞,其地应位于今河南新密、新郑之间的溱水河流域。于省吾《释曾》说:“甲骨文字作、、、等形。叶玉森误释为苗(《集释》六·四九)。按即曾之初文,甲骨文字常见,每用为地名。”[注]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8页。以曾为地名的看法应该说是正确的。《甲骨文合集》中有关于曾地的辞例:
□辰贞:又妾,伐(卯)……(《合集》32164,历组)
□辰贞:咸奏于曾,又 …… (《合集》32164,历组)
丁山认为卜辞中的曾地应在今河南新密与新郑之间的溱水流域,此说颇合于卜辞中所反映的商代地理形势。溱水就是《水经注》中的潧水,《水经注》卷22“潧水”条下载:“潧水出郑县西北平地”,郦道元在潧水注释中说:“潧水出郐城西北鸡络坞下,东南流,径贾复城西。东南流,左合水,水出贾复城东,南流注于潧。潧水又南,左会承云山水,水出西北承云山,东南历浑子岗东注,世谓冈峡为五鸣口,东南流,注于潧。潧水又东南流,历下田川,径郐城西,谓之为柳泉水也。故史伯答桓公曰:君以成周之众,奉辞伐罪,若克虢、郐,君之土也。如前华后河,右洛左济,主芣、騩而食潧、洧,修典刑以守之,可以少固,即谓此矣。潧水又南,悬流奔壑,崩注丈余,其下积水成潭,广口十许步,渊深难测,又南注于洧,《诗》所谓溱与洧者也,世亦谓之郐水也。”[注]陈桥驿:《水经注校证》,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525页。按《水经注》“潧水”条下注释,潧水的源头在郐城西北鸡络坞下,郐城即今天新密市境内的郐国故城,东南流合承云山水后注入洧水。潧水先后流经郐国故城西、贾复城东,又有柳泉水和郐水的别称。以今天河流大势而言,古潧水就是今天的溱水或溱河,它是淮河支流双洎河的一支,溱水与洧水在新郑代湾村西交汇后称双洎河,与淮河联通。1906年双洎河最大洪峰流量5320立方米/秒,水量充沛,舟楫不断,下通淮河,上行密县大隗镇。1948年后,河床淤塞,河水变浅,舟楫绝迹。[注]郑州水利志编辑委员会:《郑州水利志》,河南省地矿厅印刷厂1995年版,第21页。在殷周之际,潧水流域正处王畿之南,舟楫不辍,是经营南国淮汉的必经之途。在史伯看来,这里前有华山,后有河水,左据济水,右拥洛水,以芣騩山为家,靠潧、洧二水养活,制定典章刑律来治理,国家就能巩固强大,因此这是古史上的一处重要区域。由于溱、洧二水并流且在新郑、新密之间交会,故此区域又兼郐地之名,古郐城就在溱洧交汇处不远。古史上的郐国,亦写作会、桧、浍,通指溱洧流域的郐国。溱水,亦写作曾、潧、鄫,通指溱洧流域的溱水。其字根是“會”与“曾”。“曾”:《说文》列入会部,会又注作曾,益也。很可能古文字为一个字“會”,从“邑”曰郐,古国名,从“水”曰潧,河流名。潧与郐的意义应该是相同的。由此可以看出,溱水来源于郐地,郐国来源于祝融之后,会人是也。应该先有会人在此居住,而后将此水命名为桧水,或曰潧(溱)水。[注]郑国顺:《有族与洧水·溱水与郐国·奠族与郑国》,《溱洧文化》2001年第1期。此地与随枣走廊的姬姓曾国及山东沂水流域的姒姓鄫国无涉,只是因潧水流经且在郑密之间与洧水相会,才有曾之地名。
由于潧水与淮河相通且又处于商代王畿之南,故商王亲莅曾地巡省,指挥对南土的战争,历组卜辞中,商王在曾地举行祭祀活动:
□辰贞:又妾,伐(卯)……
□辰贞:咸奏于曾,又……(《甲骨文合集》32164,历组)
“咸奏于曾”大意是说在曾地举行祭祀。由此可见,曾与商人政治、宗教的关系颇为密切,对商文化具有较高的认同感。[注]④赵庆淼:《卜辞之曾地望考》,《中原文物》2015年第4期。武丁时期的一组同文卜辞也有关于曾的记载:
乙未卜,贞:立事□□,右比我……左比□。十二月。(《合集》5512正,宾组)
乙未□,贞:立事于南,右□□,……左比曾(《合集》5504,宾组)
上揭两条卜辞的时间和所卜事类皆同,兆序相次,显系一事多卜之例,故可作残辞互补如下:“乙未卜,贞:立事于南,右比我……左比曾。”“立事”可读为“莅事”,当与军事活动有关。“比”有亲密联合之意,左、中、右三者系商王的三军,《合集》33006“王作三师右中左”可以为证。据文例可知,这里的“我”并非用作第一人称代词,而是甲骨刻辞中习见的国族名号。故该卜辞大意是说,商王对南方实施军事行动,其三军与“我”“”和“曾”的武装力量相配合。④由此看来,殷墟卜辞中的曾应该是指古潧水,即就今天溱水流域而言的,这一区域不仅居商王畿之南,是商王田猎之处,前华后河,右洛左济,修典刑以守可以为固,居淮河上游的地理形势便于商王莅临指挥对南土淮河流域的征伐。故卜辞中之曾地不在今随枣走廊,而在郑、密之间的古潧水流域。
对于西周江汉流域姬姓曾国的认识,始于1933年安徽寿县朱家集楚王墓出土的一对大型曾姬壶,联系早在北宋初年在今湖北安陆县一带出土的两件“曾侯钟”,刘节得出了在河南省中南部应存在一个姬姓曾国的结论,其大致的活动区域为“北起郑郊、南及光州、西起南阳、东抵雎州”。1949年至今,一批批带有姬曾的铜器在湖北随州、京山、枣阳、谷城、襄樊和河南新野等地陆续出土。特别是1978年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发掘后,使得人们确信这个姬姓曾国的存在。只不过并非刘节所言的位于河南省中南部,而是在湖北境内汉水以东的随枣走廊区域内,其政治中心当在今湖北随州市。[注]黄凤春、陈树祥、凡国栋:《湖北随州叶家山新出西周曾国铜器及相关问题》,《文物》2011年第11期。以今随州市为中心的古曾国及其与文献上“汉东之国随为大”的古随国关系,一度成为一桩学术谜案。李学勤指出:“《左传》所记载的淮汉之间诸侯国,如江、黄、邓、唐、厉等,多已在出土的铜器铭文里出现,只有这个曾国,铜器出现最多,分布地域最广,《左传》中却似乎没有反映,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谜。”[注]李学勤:《新出青铜器研究》,第146页。20世纪80年代所提出的这个“曾国之谜”,现在由于考古资料的不断丰富,面貌已逐渐清晰。
首先是曾国的族属。2013年随州文峰塔东周曾国墓地所采集的1号编钟(曾侯與钟)使我们确知随州曾国应为西周姬姓。1号编钟铭文:
唯王正月吉日甲午,曾侯與曰:伯适上通,左右文、武,逹殷之命,抚定天下,王遣命南公,营宅汭土,君毖淮夷,临有江夏。周室之既卑……
铭文中所记是春秋晚期吴楚攻伐之事,编钟的年代当不早于公元前506年,为春秋晚期,器主为曾侯與。铭文开篇追述了曾侯與先祖曾经辅佐过文王和武王,并参加了灭殷之战,使得我们第一次知道了曾侯祖先与周王室的关系。从叶家山M111所见曾侯犺为其父“南公”所作之器分析,只有武王弟聃季载才是符合“南公”身份的曾国世祖。由此可见,西周早期汉东曾国应为姬姓。[注]黄凤春、胡刚:《说西周金文中的“南公”》,《江汉考古》2014年第2期。
其次,曾、随为一国。随着文峰塔曾侯與编钟铭文对曾国族姓问题认识的深化,曾、随为一国说已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特别是在文峰塔墓地M21中“随”字铜器的发现,为“曾即随”说增添了新证。2012—2013年随州文峰塔墓地的考古发掘,首次在随州境内科学、完整地揭示了一批春秋中晚期至战国早期的曾国墓葬,出土大批带有曾字铭文的铜器,在M21还发现1件带“随”字的铜器,铭文“随大司马嘉有之行戈”。“随”字在此无疑作国名,这是经科学发掘出土的第1件随国铜器。随国器出于曾孙邵的墓葬中,为曾即随说增添了又一重要证据。[注]③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随州市博物馆:《湖北随州文峰塔东周墓地》,《考古》2014年第7期。
曾、随之谜的争论虽然可以告一段落,但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根据年代学的判断,出土“随”字铜器的文峰塔M21墓年代较晚:文峰塔东周曾国墓葬的年代上至春秋中期,下至战国中期后段,楚墓的年代大多在战国中期后段至战国晚期,可进一步说明楚灭曾的年代大致在战国中期偏晚。③而此前的西周早期叶家山墓地、西周晚期枣阳郭家庙墓地中都没有发现过带“随”字铭文,这一现象令人深思。李伯谦在《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地笔谈》《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地第二次发掘笔谈》中认为,商和西周早期的曾属于同一个曾国,只是商、周更替后又接受了周王朝的封号而已。“曾”和“”两个字可能反映了曾国历史演进中的重大变化,时间大体在西周中晚期这段时间之内。[注]杨勇:《随州叶家山西周早期曾国墓地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15年第2期。这里谈到的西周中晚期后曾国历史演进中的国号变化问题似未引起我们的充分关注。《左传》中“江汉诸姬,以随为大”的记载应该是对西周晚期至春秋战国间江汉诸侯国政治地理格局的描述,而非西周早、中期曾国受封之时的政治态势,这一点应是我们研究曾、随关系的时代背景与问题关键,因此从这一角度看,曾、随之谜并未完全破解。
西周中晚期,曾、随国号的变化很可能与姒姓缯联合申国召来犬戎攻灭西周有关,对于此事,文献记载很清楚。《国语·郑语》记西周末年史伯曰:“申、缯、西戎方强,王室方骚,将以纵欲,不亦难乎?王欲杀太子以成伯服,必求之申,申人弗畀,必伐之;若伐申,而缯与西戎会以伐周,周不守矣。”[注]⑥⑧徐元诰:《国语集解》,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475、475、251页。《国语·晋语一》对申人、鄫人召西戎伐周之事也有记载:“周幽王伐有褒,褒人以褒姒女焉,褒姒有宠,生伯服,于是乎与虢石甫比,逐太子宜臼而立伯服。太子出奔申,申人、鄫人召西戎以伐周,周于是乎亡。”⑥《史记·周本纪》:“幽王以虢石父为卿用事,国人皆怨石父为人佞巧善谀好利。王用之,又废申后、去太子也,申侯怒,与缯、西夷犬戎攻幽王。”[注]《史记》卷4《周本纪》,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31页。申、缯召犬戎伐周,西周灭亡是史上的一件大事。按照《国语·郑语》《史记·周本纪》的记载,与申国召来犬戎攻灭西周的缯国当出于夏族,是姒姓禹后,姒姓缯原居河南方城,即春秋缯关一带,后迁移至山东苍山县向城镇鄫城前村北一带。故《国语集解·晋语一》说:“鄫,姒姓,禹后也。鄫及西戎素与申国婚姻同好,幽王欲杀宜臼以成伯服,求之于申,申人弗予,遂伐之。故申、鄫召西戎以伐周,杀幽王于戏。”吴曾祺曰:“《汉书·地理志》,南阳郡宛县,故申伯国,有屈申城。今山东峄县东有鄫城。”元诰按:“《史记》鄫作‘缯’,《正义》引《括地志》云:‘缯县在沂州承县,古侯国。’”⑧由此看来,作为禹夏后裔的姒姓鄫是亡周的主谋之一,而今湖北随州一带的姬曾从血缘上来讲属“汉阳诸姬”,与姬姓同宗。西周灭亡,与随州的姬姓曾实无太多瓜葛,只是姬曾与姒曾同有曾之名号,姬曾恐负有灭宗之名,故弃曾国之名而以随为国号,所谓历史上的“曾随之谜”便由此而来。这个谜底的揭穿乃是因姒姓曾参与了犬戎灭周事件,而曾、随国名的变化就应该发生在此段时间之后,这也是“随”字国名的铜器仅出现在春秋中晚期至战国早期曾国墓葬中的原因。至于姬姓曾国改国号为随的原因,黄凤春根据文峰塔新出随器及铭文“随”字的写法,指出“随”和“溠”字音近而得名。[注]杨勇:《随州叶家山西周早期曾国墓地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15年第2期。曾、随国号的变化正是西周晚期社会历史巨变的结果。
姒姓曾,文献中作缯或鄫,原在河南南阳方城一带,即春秋缯关一带。《史记·夏本纪》记载了禹后姒姓有缯氏的由来,“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氏)戈氏。”[注]《史记》卷2《夏本纪》,第80页。《史记·夏本纪》中姒姓曾的族属于青铜器曾子斿鼎铭文可证。1964年湖北运沪的废铜中捡出春秋早期的曾子斿鼎铭文中有“惠于剌(烈)曲”之辞,作器者自称祖先是烈曲;《通志·氏族略》卷3引《世本》说:“曾氏,夏少康封其少子曲烈于鄫。”《世本》中的“曲烈”当为“烈曲”之误。可知古文献上称鄫国姒姓,是不错的。[注]杨宽:《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76页。缯氏用国为姓,所封之地很可能在今河南方城八里桥一带。河南方城八里桥发掘简报中称,八里桥遗物中以陶器为大宗,其中夹砂陶明显多于泥质陶,多为灰色陶,其次为黑陶,有一定数量褐陶。纹饰以绳纹居多,其他还有附加堆纹、旋纹、压窝纹、鸡冠耳、花边口、刻槽等装饰。器形以鼎、夹砂中口深腹罐、小圆腹罐、花边口沿罐、刻槽小罐、豆、爵、大口尊、盆、瓮、缸等构成器物群。这些文化特征与以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二里头类型相符合,可判定其文化性质属于二里头文化。将本遗址的代表性器类如夹砂中口深腹罐、大口尊、豆与二里头遗址出土同类陶器相比,特征与二里头文化三期同类遗存相近,由此推断本次发掘所获二里头文化遗存时代约相当于二里头文化三期。[注]⑤《河南方城县八里桥遗址1994年春发掘简报》,《考古》1999年第12期。但这里发现的直桶状、平底或尖底灰坑;制陶工艺中诸如黑陶、黑皮红胎陶和大口尊、瓮、盆肩部饰牛鼻形耳、贴小泥饼饰相对比例较高;鼎、罐出现折叠口沿和带气孔的盖钮构成了地方特色。此外,Ⅲ式簋、C型器盖还见于江汉平原的石家河文化,显示出两地区之间文化交互影响的线索。⑤有的学者推测八里桥遗址为夏代古缯国遗址[注]白振国:《中华曾姓祖根地》,海燕出版社2013年版,第56页。,这一看法是有文献根据的。因此,河南南阳方城八里桥周边地区很可能就是《史记·夏本纪》中缯氏的最早居地。
春秋以后,禹后姒姓曾的记载虽屡见于《左传》,但其居地都发生了变化:
僖公十四年:鄫季姬来宁,公怒,止之,以鄫子之不朝也。[注]⑧⑨⑩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47、350、370、776、940、947、346页。
僖公十五年:季姬归于鄫。⑧
僖公十六年:十二月,会于淮,谋鄫,且东略也。城鄫。⑨
宣公十八年:秋七月,邾人戕鄫子于鄫。⑩
《左传》记载春秋战国时代的鄫国在今山东沂水流域的苍山县。《春秋左传注》载:“鄫,国名,姒姓。襄六年灭于莒,昭四年鲁取其地。后又属齐,见《吴世家》。故城在今山东省枣庄市东,苍山县西稍北。《战国策·魏策四》云:‘缯恃齐以捍越,齐和子乱,而越人亡缯’。即此鄫地,但已是战国初事。恐非姒姓之鄫矣。由传世彝器考之,古代有姒姓之鄫,亦有姬姓之鄫。”这里提出了应该区分文献中姒姓曾和姬姓曾的问题,但如何区分呢?注释者并没有提出明确的标准。笔者认为姬姓曾与山东姒姓曾,不仅在地域上有明显的区别,而且受封时间也有不同。西周初年的姬姓曾以湖北随州为中心,而姒姓曾在夏代少康时即已获封,居地先在河南方城,春秋时期迁往山东沂水流域的苍山,古史中写作曾、缯、鄫是指不同区域之古代部族或古国。姬姓曾只是简单地写作曾,春秋以后又作随,即为西周至战国的曾国或随国,姒姓曾则写成缯、鄫,这是不能混淆的。山东沂水流域之古鄫至汉代文献仍有记载,《汉书·地理志》东海郡下辖38县,其中就有缯:“缯,故国,禹后,莽曰缯治。”[注]《汉书》卷28《地理志》,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588页。《说文解字》:“鄫,姒姓国,在东海,从邑曾声。”[注]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35页。这样看来姬曾与姒曾在地域和族属上的差别,到汉代时仍十分明显,山东沂水流域姒姓鄫国后虽被莒国所灭,但其遗迹犹存。《齐乘校释》“古鄫城”条下载:“古鄫城,峄州东八十里。夏少康封少子曲烈于鄫,传国至春秋,襄公六年莒灭之,后属楚。汉、晋并为缯县,其后省入兰陵。隋初鄫州理承县城,大业二年始移兰陵郡理此,后为山贼左君衡所据。唐武德初平贼,复置鄫州,理此城。”[注]④于钦撰,刘敦愿等校:《齐乘校释》卷4,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339页。对于古鄫城遗址,刘敦愿等学者考古调查后指出:鄫国故城遗址,位于苍山县向城镇鄫城前村北。平面略呈梯形。东墙长600米,南墙455米,西墙414米,北墙435米。现城墙东南角、东、北墙保存较好,西墙断续可见。城墙底宽约30米,高约9.5米。南、北墙中部各辟一门。文物普查仅发现有春秋遗存。④古鄫城遗址只有春秋遗存,说明此姒姓鄫国的最早居地并不在今山东苍山县向城镇鄫城前村一带,杨宽据《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正义引《竹书记年》“申侯、鲁侯及许文公立平王于申”的记载,认为“鲁侯”当为“曾侯”之误。鲁侯远在今山东曲阜,不可能与申、许共立平王于申。申人、曾人既召来犬戎而灭亡西周,同时申人、曾人又拥立平王于申,建立东周。《荀子·尧问》载:“缯丘之封人见楚相孙叔敖”,杨倞注:“缯与鄫同,缯丘,故国”。“丘”与“墟”同义,地名缯丘,就是因为是缯的故国所在。[注]杨宽:《西周史》,第575页。由此来看,姒姓曾很可能是在与申国联合召犬戎灭亡西周后,从河南南阳方城缯丘故国迁至今山东沂水流域苍山县一带,这一点于古鄫城遗址中只存春秋遗存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