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音

  • 南柳巷,林海音与一条胡同的城南旧事
    歌声还在耳边,林海音却已乘鹤西去。被称为中国台湾文学“祖母级人物”的林海音,5岁时随母亲由台湾来到北京,并在北京度过了童年与青年时代。当时,她主要生活居住在北京城的宣南地区,曾先后在椿树上二条西口路南福建永春会馆、虎坊桥大街广东蕉岭会馆、南柳巷福建晋江会馆等地住过。脍炙人口的《城南旧事》一书,就是她以自己这几处旧居和童年生活的点点滴滴为背景创作出来的,也是当年北京平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不过,在这三处旧居中,前两处已在前几年的北京旧城改造中被拆得了无痕迹。唯有

    中关村 2022年10期2022-11-02

  • 民国吃团来组局
    梅莉鲁迅、林海音和胡适有很多共同點,比如:好吃、好谈、好朋友。鲁迅最高纪录是一个月下了三十多次馆子。好客如他,家里朋友川流不息,他也常热情地招待客人同吃。鲁迅还好零食,特别是甜点。一开始,朋友来了,鲁迅就献宝似的把点心统统搬出来,边吃边聊。可他后来警觉了,因为不论搬出多少点心最后都会“光盘”。于是,他心生一计,只用便宜的花生招待男士;要是女士来拜访,待遇就大不同了,因为“她们的胃似乎比他们要小五分之四,或者消化力要弱到十分之八”,有好吃的当然要拿出来与之分

    科教新报 2022年22期2022-07-02

  • 《城南旧事》的童眸叙事特色
    《城南旧事》是林海音的童年自传,以林海音的缩影小英子为观察者为我们叙述了一个孩童在北平的短暂、丰富带有淡淡哀思的童年生活。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内聚焦型叙事、叙事的语言特点、叙事的感情基调来分析作品。希望能通过以上分析进一步透彻地挖掘作品的叙事特色。关键词:林海音 《城南旧事》 叙事特色 儿童视角《城南旧事》是以林海音七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的一部自传体短篇小说集。在这部作品中林海音选择从儿童这一特殊叙事视角来叙述全文,表情达意。作品借孩子的童眸,以内聚焦

    文学教育 2022年10期2022-05-30

  • 林海音北京时期的文学创作
    郭俊超摘要:林海音乃两岸文坛享有盛誉且对台湾文学发展贡献卓著的作家,长期的北京生活对她的文学创作影响深远且意味悠长,构成她的精神原乡与创作源泉。现发掘出林海音北京时期的佚文多篇,这些皆属于文学类的作品,涉及小说、读书札记、散文、儿童文学等,从中可见林海音幼时的文学尝试,其小说创作起步阶段对婚恋类题材的兴趣,以及她的日常阅读喜好和生活情态等。此类佚作也显示出旅居北京时的林海音已逐渐开始由新闻写作向文艺创作的转换,正式开启了自己的文学生涯。在此对这些材料进行整

    华文文学 2022年2期2022-04-29

  • 林海音捐书
    ,年已72岁的林海音回到了阔别近42年的北京。数日后,离开北京的前一天,她由萧乾、文洁若等人陪同,参观了中国现代文学馆,由当时的馆长杨犁、副馆长舒乙接待。那天她站在文学馆的图书书架前,仔细地数了数台湾的文学书,一边数一边摇头说:“不全,不全,太不全。”她说,她回到台湾,要寄一套“纯文学”的书来送给文学馆。果不其然,一个多月后,中国现代文学馆收到了林海音寄来的四大箱赠书,一共202本,“纯文学”的书一本也没少。后来她又寄来了早已绝版的全套《纯文学月刊》。《纯

    阅读时代 2022年2期2022-02-23

  • 让心灵的童年永存
    ,自然不能忽视林海音的生活和经历。林海音,1918 年3 月18 日出生于日本大阪。1923 年,随父母迁居北京,童年在北京度过,北京成为她精神上的故乡之一。1948 年11 月,回到台湾。1960 年,出版《城南旧事》。《城南旧事》以作者七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通过林英子的双眼来关注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这个阶段,作者真真切切地生活在北京四合院内,所见的人和事也都是真真切切的。小说中,在北平(今北京)城南的一座四合院内,六岁的小姑娘林英子在这儿

    十几岁 2021年34期2021-12-26

  • 林海音
    ISO500。林海音 摄时尚摄影师、商业人像摄影师 、自媒体创作者,林海音摄影工作室创办人。索尼微单相机最吸引我的是它的轻巧。作为一名女摄影师,我希望拍摄器材能够兼具轻便和高性能。索尼微单相机有快速精准的对焦性能,这对我在拍摄人像工作中是非常有帮助的。随着短视频的兴起,我也成为了一名自媒体创作者,会定期拍摄视频内容,因此对于视频拍摄器材的需求也越來越高。索尼微单相机在视频摄制方面也有着非常出众的性能,完全能够满足日常拍摄Vlog或专业商业拍摄工作需求。人像

    摄影世界 2021年12期2021-12-09

  • 那件事真让我尴尬
    家出走,是因为林海音……”“林海音?是你同学吗?他打你了?那要告诉他家长啊!”又一位奶奶声音洪亮地为我打抱不平。好幾个人笑起来,一个声音响起:“林海音是作家,人家是看书感动哭的……”“你这孩子,早说呀,真是虚惊一场,不过没事就好。”众人跟着笑了,我挠了挠头,也不好意思地笑了。(224600)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双港镇丰华学校六年级指导老师 王中霞

    作文·小学中高年级 2021年11期2021-05-18

  • “生活者”林海音
    王鹤林海音(1918—2001)的模样,她的朋友用“南海观音”来形容,真是贴切。这份端庄美丽,在女作家里十分罕见。观其“天然妙目,正大仙容”,她真是福气满溢的人。读林海音的女儿夏祖丽写的《从城南走来——林海音传》可知,林海音的一生,堪称圆满:作为作家,著述丰厚,小说、散文、杂文、儿童文学等体裁尽皆涉猎,出版了数十本集子,不少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作为编辑和出版人,林海音主编《联合副刊》与《纯文学》月刊时,既约请名家撰稿,也奖掖、提携后进。此后她还创办并主持

    同舟共进 2021年12期2021-05-03

  • 童心看海
    北京(文学)是林海音的。——当代著名作家余光中我妈妈十三岁失去父亲,仓促结束童年,担负起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就像是她的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里的英子,那个好奇天真的英子,一直在她的心里,从来没有离开过。——林海音女儿夏祖丽林海音天性喜欢小孩,一写到小孩,她总会充满兴致地勾勒出他们可爱的形象,虽然只是精简的几笔,却能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可见她对小孩的观察和了解,已经达到令人心服的程度。——台湾儿童文学泰斗林良林海音这一辈子,好像是一个“吹着笛子下山岗

    台港文学选刊 2021年1期2021-03-25

  • 独木成林,不只是《城南旧事》
    一笔。本书作者林海音,无疑为中国儿童文学贡献了一份宝贵的财富。作为一名作家、出版人和教材编写者,林海音对中国儿童文学的影响不仅限于《城南旧事》。成长于大陆的台湾作家林海音,5岁随父母来到北平,30岁返回台湾,在北平生活长达25年。林海音在北平度过了她的童年和少女时代,经历了求学、恋爱、结婚生子,可以说,北平是她的第二故乡。北平的一切已经深入她的灵魂,也时常在其梦中萦绕。她的女儿夏祖丽在《从北平城南到台北城南》一文中写道,林海音不敢想北平,也不敢想在那儿的亲

    台港文学选刊 2021年1期2021-03-25

  • 阅读导读
    剧。【关键词】林海音 《城南旧事》 儿童叙述视角 童话 悲剧林海音,台湾文学的“祖母级的人物”。祖籍台湾苗栗县,1918年出生于日本,1923年随父母迁居北京,童年在北京度过,北京也就成为了她精神上的故乡之一。1948年回到台湾以后,一直从事文艺工作,并于1960年出版了被《亚洲周刊》评为“20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的《城南旧事》。或许是因为“对周围人和事的回忆也更多的是由于失去与祖国的联系而产生的無根文化的失落感”[],所以林海音写道“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46期2021-03-24

  • 那件事真让我尴尬
    家出走,是因为林海音……”“林海音?是你同学吗?他打你了?那要告诉他家长啊!”又一位奶奶声音洪亮地为我打抱不平。好几个人笑起来,一个声音响起:“林海音是作家,人家是看书感动哭的……”“你这孩子,早说呀,真是虚惊一场,不过没事就好。”众人跟着笑了,我挠了挠头,也不好意思地笑了。(224600)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双港镇丰华学校六年级指导老师 王中霞

    作文·小学低年级 2021年11期2021-01-25

  • 不再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摘 要:林海音在她的生活环境和成长过程中见到了有太多被压迫和支配的女性,她们没有人权,没有尊严,作为男性的附属品生存。而五四运动唤醒了沉睡的她们,让她们意识到自己不该继续这种悲剧的被奴役的命运,于是她们开始反抗。林海音则选择用笔书写这种反抗精神,将女性意识植入她的小说创作中,塑造一些“不再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的女性形象,用她们的故事予以警醒。关键词:林海音;女性意识;女性命运;小说创作林海音被誉为台湾女性文学的开山人,在台湾女性文学上具有举足轻重的

    锦绣·中旬刊 2020年5期2020-08-13

  • 失落的童年与故乡
    曾丽琴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台湾乡愁文学的代表作之一,是台湾乡愁文学影响最广泛的一部作品。《城南旧事》整部作品由《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爸爸的花儿落了》五篇短篇小说加上“前言”《冬阳·童年·骆驼队》以及“后记”组成,写的是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北京的风物人情。《惠安馆》写疯女秀贞与孤女妞儿的悲惨命运,《我们看海去》描绘了一个因为贫穷走上盗窃之途的偷儿,《兰姨娘》讲述兰姨娘自小被卖的不幸以及“我”巧妙阻止父亲与兰姨娘关系的

    台港文学选刊 2020年1期2020-04-09

  • 儿童文学作品中乌托邦化的反叛
    的撕裂。本文以林海音的作品为例,探讨实现“儿童文学作品乌托邦化反拨”的良策。关键词:林海音 儿童文学 乌托邦化反叛一、绘事后素的接受原则人性本善还是本恶之争,自先秦以来就一直饱受争议,罗洛·梅的“善恶潜能束”理论无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启发点。罗洛·梅认为:“我们是善恶混合的潜能束。”儿童是人之为人的初始状态,儿童时期的经历具有弥散性和后效性,它将会相当大地映射到一个人成年后的生活状态。因此,如何对待儿童、对待童年经历,就显得至关重要。一个人的潜能和可塑性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0年4期2020-03-01

  • 林海音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摘 要:林海音以其温婉的笔调,细腻的情感,生动活泼的语言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别具一格的女性世界。本文以林海音作品的女性形象为切入点,通过分析旧社会、新时代的两个不同阶段的女性命运以及人生经历,探讨表层形象背后的深层女性意识,包括对传统女性命运的观照,以及对新时代女性命运的探索。关键词:林海音 女性形象 女性意识林海音是中国著名现代女作家,她出生于日本,成长在北平,创作于台湾。而不论是以北平为背景,还是以台湾为架构,女性文学始终是其创作的一大主题。林海音的女性文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0年8期2020-01-21

  • 回味旧时光
    疗的功能来说,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无疑是其中的代表之一。文学治疗是个普世性话题,它与医学、心理学相关联,旨在抚平心灵的创伤,促进心理健康。在《城南旧事》中,主人公英子的成长就是在打破—治疗—重构的过程中完成的,她在成长过程中所受的创伤最终也被治愈。文章从破碎—孩童世界和重构—精神原乡两方面进行论述,回味旧时光,使《城南旧事》这部成长小说所承载的文学治疗意义的价值得以展现。关键词:林海音;《城南旧事》;文学治疗;破碎;重构《城南旧事》是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

    大观 2019年7期2019-10-08

  • 《就这样走到了故乡》
    光中 梁实秋 林海音等出版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12月《就这样走到了故乡》收录华语百年名家散文沉淀之作,字里行间的人生真味,让时间长河里的经典绝响再度重生。该书是余光中、梁实秋、林海音等写给一代人的生命记事,娓娓道出对故乡风土人情的感恩与怀念。他们用文字写下心底思念的家人、日夜回忆的故乡、曾经陪伴的朋友以及逝去岁月里的真挚感情。只要记忆的河流不止息, 人就可以诗意地存在。故乡,就是你走过的路,和曾经爱过的那些人。

    农家书屋 2019年2期2019-07-13

  • 林海音小说女性视角的书写探微
    台湾文学史上,林海音又可以算作是“祖母级”的人物,她在挖掘一堆优秀作家的同时,自己也创作了丰富的作品,被誉为台湾文坛上的“冬青树”,尤其是其婚姻爱情小说的创作使其成为了台湾女性文学的开山之人,在高喊“战斗文艺”的背景下,林海音的创作题材显示作家可贵的精神品质。因此本文將从女性形象塑造、叙事策略及美学风格等方面对其女性书写意识进行考量,并且对其成因进行简要探讨,以期对台湾女性文学的发轫进行一个全面客观的把握。关键词:林海音;女性形象;叙事策略;美学风格在大陆

    北方文学 2019年15期2019-06-28

  • 《城南旧事》新时代男性形象分析
    群像,以及作者林海音对男性的认识。关键词:林海音;城南旧事;男性;形象分析一、引言学者分析《城南旧事》多对其中的女性形象逐一进行分析,分析女性在特殊时代下的自我解放与自我囚禁,对各阶层妇女的选择和结局做了一系列的反思和探讨,揭示女性在不同时代中的生存命运。但爱情婚姻是男女双方共同参与共同完成的活动,在婚姻中男女双方正如鸟儿的双翼,两方面都是不可缺少的。而在《城南旧事》的相关研究中却很少关注其中的男性形象,并对男性形象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城南旧事》中的男性形

    青年时代 2019年12期2019-06-15

  • 从《城南旧事》看林海音的乡愁文化
    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是台湾乡土小说发展史上有着极大地影响,书中以英子的童年视角讲述了住在北京城南胡同里的童年旧事,向我们展示了二三十年代旧北京的古都风貌,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和离愁别绪。本文从文学文本出发,从古城风情的回忆,苦难人物的怀念,传统文化的反思三个角度去探究林海音的乡愁文化内蕴。《城南旧事》的作者林海音,她是女性文学的奠基人。她的作品大都怀乡忆旧,表达深深地爱国之情。《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

    神州·中旬刊 2019年4期2019-04-29

  • 林海音作品《英子的乡恋》看女性视角中的两岸文化特色差异
    张园摘要:林海音的文学作品能够充分反映出两岸文化特色与差异,由于她本人出生于日本大阪,三岁即随父母返回台湾,五岁迁居北京,在北京居住二十五年之后,又回到台湾,开始文学创作。生活在海峡两岸、南北方颇具代表性的两座城市多年,使得她的文学作品中,渗透进了她对北京和台湾的记忆,文字里对两岸文化有着非常深刻而具体的描绘,这些生动的创作源泉来源于她独特的生活经历。本文选择林海音的文学作品《英子的乡恋》,这部她个人生活在两岸的经历缩影进行赏析,特别通过女性视角,来探究两

    神州·上旬刊 2019年3期2019-03-27

  • 从作品带给读者审美体验方面赏析《城南旧事》
    《城南旧事》是林海音的代表长篇小说之一,該作品的创作背景就是林海音全家由台湾搬至北京的童年经历。虽然林海音是以儿童的口吻讲述故事,并且只用了五个故事塑造了好几个性格特征鲜明的人物,但反映的思想与主题却令成年人轻易陷入自己的思绪,让久入社会的心灵重新飘回纯洁无暇的童年时光。笔者将从林海音叙事技法与人物塑造等方面一表俗见,浅析经典作品《城南旧事》为广大读者带来的审美体验。关键词:林海音;童年;叙事;人物;审美体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里马克思的“童心魅力论”提到

    神州·中旬刊 2019年1期2019-02-12

  • 在岛屿写童年
    一代人的回忆,林海音和王鼎钧的童年处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那是一个动荡的、新旧交替的年代,而二人与大陆的隔离更是为他们的童年披上了“怀乡”的色彩。王鼎钧的《碎琉璃》是回忆20世纪上半叶即作者童年时代山东故乡的人和事的散文集。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以其温婉的文笔书写出属于她北京童年的似水年华。本文在分析《碎琉璃》和《城南旧事》的基础上,试图总结出两者在文体特征、语言结构及主题上的异同。关键词:王鼎钧《碎琉璃》;林海音《城南旧事》;童年;怀乡一、王鼎钧和他的“琉

    北方文学 2018年17期2018-11-10

  • 浅谈林海音小说中女性形象和女性意识
    引题:细细品读林海音的所有作品,她都会刻画出形象鲜明的的女主人公来作为整部作品的灵魂人物。无论是短篇小说中的韩大奶奶,李明芳等还是长篇小说的中夏晓云,她们都带有自己独特的形象,来突出林海音对旧时代女性生活状况。她刻画的女性形象不仅跨越时间的限制,也突破空间的限制,在二十年代到六十年代的北平和台湾来回穿梭。虽然她们生活的时间、境遇各不相同,但在林海音笔下她们被压迫的悲惨结局却是早已决定了。著名文学点评家叶石涛老先生提到林海音时说:“林海音的小说几乎都是以生为

    丝路艺术 2018年3期2018-09-10

  • 《爸爸的花儿落了》主人公是父亲吗
    词:文本解读 林海音 《爸爸的花儿落了》 主人公前不久,我主持的语文教师工作坊举行了一次课例研讨活动,选取了《爸爸的花儿落了》作为研讨的课例。一位上课的教师以“英子是怎样长大的”这一主问题切入对文本的阅读,探讨文中哪些事情促成了英子的成长?这些事件是怎样促成英子成长的?课堂通过对“挨打”事件、“寄钱”事件、“父逝”事件深入解读来呈现英子的长成历程。这一教学设计在教师当中引发争议,争议的焦点集中在:《爸爸的花儿落了》主人公是父亲还是英子?文章的主题是表现父爱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8年9期2018-09-02

  • 离别痛,成长伤
    事》,感受作家林海音的浓浓乡愁;理清阅读思路,激发阅读兴趣,把学生引入书本之中与人物同忧同乐同痛悲;教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会思考,体会京味文化魅力,感受不同人物离别故事,进行适当的作业练习;拓展阅读视野,向学生推荐高尔基的《童年》,进行比较性阅读。【关键词】城南旧事;林海音;阅读导航;读后思考;阅读拓展一、走近作者林海音(1918—2001),台湾著名女作家,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祖籍台湾省苗栗县。1918年生于日本大阪,1923年隨全家迁居北京城南,在这

    教育界·中旬 2018年7期2018-08-08

  • 惧怕与快乐
    吧!最近我读了林海音的《窃读记》,真是越读越有滋味。文章讲的是林海音小时候因为家里很穷,买不起书。于是她放学后去书店读书。可她却担心店主发现她只看不买而惧怕。因此她喜欢下雨天,这样她可以名正言顺地在书店看书。读完这篇文章,我特别能体会林海音这种矛盾的心理,因为我也有这样的体会。有一天,我看到家里书柜里琳(lín)琅(láng)满目的书,心里又痒痒起来了。“是写作业还是看书?”我在这两者之间犹豫彷徨。“趁大人都不在家我还是先看看书吧!”我从书柜里抽出《三国演

    小雪花·小学生快乐作文 2018年4期2018-06-26

  • 林海音:这个世界有太多选择
    的青春她和作家林海音同名。爸爸因为喜欢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便给她取了这个名字。虽然出生于福州的平凡家庭,但林海音从3岁起就被父母督促着学琴。2006年,林海音作为艺术特长生走进了复旦大学。在复旦大学,她选择了社会学专业,同时任学校交响乐团首席小提琴手,毕业前开了一场独奏音乐会。她说:“我想这大概是我人生的巅峰了!”其实,她和所有的毕业生一样迷茫。机缘巧合,大三时她曾在新东方做兼职老师,在新东方这所时刻都在说“美国梦”的学校,出国的想法也跑进林海音的心里,

    青年文学家 2018年7期2018-03-28

  • 林海音“两地”文学风格论
    龙媛媛摘要:林海音是大陆知名度最高的台湾作家之一,同时也为两岸文学交流做出了很大贡献。本文企图以林海音先生在北京与台湾两地不同时空体验形成的不同的文学风格为主线贯穿论文始终,阐明林海音的文学创作特质与传承脉络。关键词:林海音 越渡 两地 文学风格身为20世纪台湾文学领域的典范,林海音先生的一生丰富多彩,生长背景特殊,生于日本,长于北京,成就于台湾,在作品内涵与人物形象塑造上,呈现了多元文化。其作品背景从清末跨度到21世纪初,从北京到台北,其成就深受两岸华人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7年9期2018-02-03

  • 光亮与温暖
    旧事》为代表的林海音小说,由于女作家林海音本身的传奇性经历,其创作的小说基本都是在不断打破传统的叙事模式,并以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形式来展现故事人物情节中的某些多元化特征,从而增强艺术表达效果和审美效果。关键词:光亮与温暖;林海音;叙事艺术前言:在林海音的诸多作品中,多是以第一人称“我”来进行各种形式的叙事。通过“我”在故事中的角色、身份等都在通过不同变化,再运用倒叙、插叙、日记体等多种形式来增强故事表达的可读性和艺术审美效果。一、林海音与她的作品基本

    神州·上旬刊 2018年1期2018-01-25

  • 说说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的语言特色
    谢其军摘 要:林海音说过:“多年来,我自己在写作中,有一个努力的方向,就是如何运用浅显的文字和简短的词句来表达我的意思,好让人读起来更‘舒服一点儿。”《爸爸的花儿落了》的人物语言个性化、情感语言直白化的特色,让人印象深刻。关键词: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语言特色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是一篇自传体小说,选自《城南旧事》里的最后一篇,被收录在初中语文人教版的教材里。小说以1923年到1929年间的北平为背景,写我即将毕业,回想起爸爸在生活中对我严格要求

    新课程·中旬 2017年10期2018-01-04

  • 童心之美
    舍和依恋滋养出林海音细腻的女儿情结;这份特殊的情感使林海音对故乡的眷恋打破了时空的局限,找寻着令人向往的人类和谐,寻求自己的精神家园;女儿情结与乡愁文化交织一起,缔造了作家林海音与众不同的创作特质。关键词:童心;人性;林海音;《城南旧事》;女儿情结作者简介:陶宇杰,湖南省湘潭市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现当代文学专业。[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2-0-031、难忘的童年记忆《城南旧事》是林海音回忆

    青年文学家 2017年32期2017-11-24

  • 林海音:这个世界有太多选择
    的青春她和作家林海音同名。爸爸因为喜欢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便给她取了这个名字。虽然出生于福州的平凡家庭,但林海音从3岁起就被父母督促着学琴。2006年,林海音作为艺术特长生走进了复旦大学。在复旦大学,她选择了社会学专业,同时任学校交响乐团首席小提琴手,毕业前开了一场独奏音乐会。她说:“我想这大概是我人生的巅峰了!”其实,她和所有的毕业生一样迷茫。机缘巧合,大三时她曾在新东方做兼职老师,在新东方这所时刻都在说“美国梦”的学校,出国的想法也跑进林海音的心里,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17年8期2017-08-18

  • 半路出家竟成明星御用摄影师:林海音用实力征服纽约
    勇气。她和作家林海音同名,爸爸因为喜欢《城南旧事》便给她取了这个名字。虽然出生于福州的平凡家庭,但林海音从3岁起就被父母督促着学琴。2006年,作为艺术特长生走进了复旦大学。在复旦大学,她选择了社会学专业,同时任学校交响乐团首席小提琴手,毕业前开了一场独奏音乐会,那时,她以为已经是人生的巅峰了!所以刚到哥大,她倍感失落,因为她感觉自己没有目标了!但也就是在那时,她发现了自己的一个特殊爱好:摄影。2012年暑假,林海音回国。看到网上招募热爱摄影的人去西北做乞

    意林·作文素材 2017年11期2017-07-13

  • 林海音
    张昌华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祖籍广东蕉岭,生于日本大阪,不久随父母迁居台湾,作家。提出了“纯文学”的概念,提携了大量台湾的文学青年。一生创作了多篇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产量十分可观。其中代表作小说《城南旧事》(1960)最为著名。她所创立的纯文学出版社(1968-1995)曾出版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好书。一林海音原先叫含英,最早叫英子。中国台湾人,生于日本。英子5岁时妈妈抱着她,与爸爸一道萍飘到北平。爸爸英年早逝。25年后(194

    阅读(书香天地) 2017年11期2017-05-31

  • 永远的“小英子”
    林海音因《城南旧事》而被视为儿童文学大师。林海音是个有着特殊经历的作家。她本是台湾人,却在老北平长大,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其间,她在北京接受教育、工作、结婚、生育孩子,使她身上蕴含濃厚的北京味,被人称为“比北平人还北平”。她步入社会较早,经受的教育与训练也较多。这些经历,对她创作道路特色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林海音以她的成就、她的为人、她的号召力,成为连接大陆与台湾文学的桥梁,连接中国和世界文坛的桥梁。她的作品被译为多种文字,她的一生荣获

    文学少年(绘本版) 2017年12期2017-05-30

  • 林海音《城南旧事》里的童年印记
    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海音的代表作,书中写了“小英子”住在北京城南胡同里发生的童年趣事。这些故事有喜有悲,有哭有笑,既是作者童年经历的真实写照,也映射了当时北京城内普通民众的生活。《城南旧事》曾入选“二十世纪中文小说100强”,在中国儿童文学界有着重要的地位。【关键词】林海音;《城南旧事》;童年印记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6-0294-01《城南旧事》是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自传体小说,通过小主人公“英

    戏剧之家 2017年6期2017-05-04

  • 林海音:这个世界有太多选择
    的青春她和作家林海音同名。爸爸因为喜欢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便给她取了这个名字。虽然出生于福州的平凡家庭,但林海音从3岁起就被父母督促着学琴。2006年,林海音作为艺术特长生走进了复旦大学。在复旦大学,她选择了社会学专业,同时任学校交响乐团首席小提琴手,毕业前开了一场独奏音乐会。她说:“我想这大概是我人生的巅峰了!”其实,她和所有的毕业生一樣迷茫。机缘巧合,大三时她曾在新东方做兼职老师,在新东方这所时刻都在说“美国梦”的学校,出国的想法也跑进林海音的心里,

    读者·校园版 2017年8期2017-03-29

  • 浅析林海音小说的女性悲剧和儿童视角
    许慧摘 要:林海音,台湾女性作家的先驱,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晓云》,短篇小说集《城南旧事》等。她的作品大多表现女性命运的悲剧,为台湾女性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在《城南旧事》中作者通过林英子瞳眸体现出来的儿童视角又格外地引人注目。因此,本文试从女性悲剧和儿童视角这两个方面对林海音的小说进行一个简要的分析。关键词:林海音;女性悲剧;城南旧事;儿童视角林海音的小说最为鲜明的主题,就是对中国妇女命运的深切关注。 她曾在《< 城南旧事 > 自序:文字生涯半世纪》中写

    山东青年 2016年4期2016-11-19

  • 林海音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30000)论林海音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王晶晶(安徽大学 文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0)林海音作为现当代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一位作家,其主要成就在于她对女性题材小说的开拓。林海音进行女性题材写作,与她独特的童年经验、家族文化及所处的时代背景紧密相关。她将自己生活经历与生命体验注入创作中,塑造了众多处于不同时代不同阶层的悲剧女性形象。其女性形象塑造艺术也值得借鉴,主要表现在以独特的儿童视角和女性视角进行写作、巧妙运用对比和象征手法及精心营造小说的氛围等方面。林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3期2016-03-16

  • 林海音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30000)论林海音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王晶晶(安徽大学 文学院,安徽 合肥230000)摘要:林海音作为现当代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一位作家,其主要成就在于她对女性题材小说的开拓。林海音进行女性题材写作,与她独特的童年经验、家族文化及所处的时代背景紧密相关。她将自己生活经历与生命体验注入创作中,塑造了众多处于不同时代不同阶层的悲剧女性形象。其女性形象塑造艺术也值得借鉴,主要表现在以独特的儿童视角和女性视角进行写作、巧妙运用对比和象征手法及精心营造小说的氛围等方面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1期2016-03-15

  • 来自“异乡人”的人文关怀——林海音小说阅读札记
    的人文关怀——林海音小说阅读札记⊙谢驰[江苏师范大学,江苏徐州221000]摘要:林海音半个多世纪的创作历程,为数不多的小说却是影响最为深远的。这些作品或多或少与林海音的北平生活相关,既生动地描绘了“老北京”的风采古韵,又细腻地刻画了北平人的人情物事,身为“异乡人”的她融入了北平这座古城,尽显其特殊的人文关怀。关键词:林海音人文关怀异乡人林海音被形容为“台湾的半个文坛”,这是一点也不夸张的,她先后担任《联合副刊》的主编,编辑《纯文学》月刊及《纯文学丛书》,

    名作欣赏 2016年2期2016-01-28

  • 林海音与琦君
    民先生对谈作家林海音。我的紧张难以言表,其实一个人演讲不至于,紧张是因为坐我身边的人啊,何况谈的是林海音。林怀民先生的第一篇作品便是投稿联副(台湾《联合报》副刊),主编是林海音,很快地被刊登出来,从此来到文学艺术的天地里;他也常是何凡、林海音家客厅(被誉为半个文坛)的座上宾,尽管当时还是个少年;他说那时傻傻地坐着,连“告辞”都不会,常常就被留下来吃饺子了。我也很想吃那样的饺子,可惜生不逢辰,我与林海音先生只有一面之缘,除了忝为联副第二位“女性主编”之外,实

    台声 2015年21期2015-08-15

  • 《城南旧事》叙事中的文化乡愁
    词:城南旧事;林海音;京味叙事;文化乡愁《城南旧事》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林海音女士曾说:“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先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小说中的主人公——小女孩儿英子,实际上就是童年时期的作者本人的投影。小说通过英子对老北京城南风物和童年时期相识的那些善良而苦难的人们的回忆,在对英子日常生活情景和事件的生动叙述中,那种自然流露的醇美悠长的乡愁足以打

    新课程·上旬 2015年4期2015-06-17

  • 浅析林海音对女性命运的悲剧书写
    的台湾文坛上,林海音可谓不得不提的重要人物。作为一位先驱性的女作家,她的作品也成为女性文学的先声。她善写女性,尤其是有着悲剧命运的女性。小说通过对这些女性形象的刻画,展现了她们的人生轨迹和心理活动,充满了林海音对女性命运的关怀和深切同情。体现了她的悲悯的情怀和对悲剧产生原因的深刻思索。这些女性的悲剧命运,都有着各自丰富的类型和复杂的成因,有着不同的呈现方式,本文就此试做简单分析。关键词:林海音;女性形象;悲剧命运身为一个女性作家,林海音用自身特有的女性视角

    大观 2015年7期2015-05-30

  • 新版窃读记
    你读过林海音的《窃读记》吗?著名作家林海音小时候因为没有钱买书,总是跑到书店里“窃读”。现在我们就算没钱买书,也可以光明正大地在书店里看书,但是我也像林海音一样常常“窃读”呢!最近,我买了一本《查理九世》,一打开书我就入迷了,可妈妈的声音却在我耳边响起:“思雨啊,马上就要期考了,赶快把作业写完了好好复习!要是每科都考95分以上,就奖励你——去北海旅游。”我应了一声,仍继续看书。过了一会儿,妈妈杀了个回马枪,生气地说:“把书拿来!今天不许看课外书了,不务正业

    创新作文(3-4年级) 2014年3期2014-05-23

  • 视域融合撞击出的精彩“效果历史”
    周玉宁女士的《林海音评传》,当年的阅读感受又重新涌上心头。玉宁曾是郭先生的得意弟子,于此可见,她颇得先生真传。《孙犁传·卷首语》说:“本书大量引用了作家发表的第一手材料,有时改动字句,乃为省去引号之烦。在某种意义上,是作家自己写了他的传记,我们不过是做了一点儿文书工作。” 这段虚怀若谷的告白传达的信息,一是著者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二是对材料进行了精心的选择与提炼。进而思之,在那批从战火中走出的作家中,孙犁没有经历血淋淋的战争场面,没有大波大折的人生经历

    文艺争鸣 2009年9期2009-10-10

  • 论人生悲剧意蕴
    事》是台湾作家林海音的代表作。小说以20世纪20年代的北京城为时空背景,通过一个叫英子的小女孩童稚的眼光去观察身边的琐事,并用孩子特有的方式去控诉社会的不公和封建社会酿成的人性悲剧。结合作家的写作背景和身世,对《城南旧事》中主要人物的命运进行分析,体会作者通过叙述故事来表达对人性的深切关怀之情,从多角度去探讨酿成这些人性悲剧的种种原因;并通过对作品的l艺术手段的运用的分析,解读作家倾注在作品中的淡淡的哀怨和悲悯,深切体味作家对人生悲剧意蕴的体悟。关键词:林

    现代商贸工业 2009年13期2009-09-22

  • 林海音
    【生平】林海音(1918—2001),现代著名女作家,原籍台湾苗栗县,原名林含英,1918年3月生于日本大阪,3岁随父母返台,5岁来到北京,在北京度过了童年与青年时期。在北京,她完成了从学生到新闻记者的转变,北京是她文学之路的起点。1948年,举家迁往台湾,她仍以办报、办刊、写作、出版为主,并提携了大量的文学青年,出版了众多文学名作,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1953年她主编《联合报》副刊,开始文艺创作,并兼任《文星》杂志编辑和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

    作文周刊·七年级读写版 2009年11期2009-06-22

  • 窃读之乐
    随风玲珑看了林海音的《窃读记》后,我颇有同感。我并不是生活在林海音的那个年代,也不是像林海音那样,因为贫困但又渴望读书而“窃读”。我也有过“窃读”的经历,但我的窃读却是有点逼于无奈,没有苦涩,只有乐趣。以前每逢周六晚上,我一定去书城看书,因为家里的书都被我翻烂了。当然啦,我是大摇大摆地走进去,而不是像林海音那样还得时时刻刻提防书店老板。周六的晚上书城里的顾客很多。我还惊奇地发现,像我这样只看书而不买的大有人在,于是更加堂而皇之了。在书城里找一个位置坐下,慢

    中学生百科·小文艺 2009年2期2009-03-03

  • “英子的心”:带着家远行
    年12月1日,林海音逝世6周年的纪念日。2001年12月1日,她以83岁高龄在台北去世,这位曾以《城南旧事》等佳作存世的台湾作家,也是一个编辑家和出版家。日前,笔者与林海音女儿夏祖丽相遇,听她动情地讲述她所感知的“作家妈妈”。与愤世嫉俗、形单影只、固守个人天地的作家(绝无贬义,此性格亦可为卓越之作家)不同,“城南”走来的林海音真是另类。一个职业女性与一个贤妻良母似乎是矛盾的,林海音却用“英子的心”将其总揽一身,营造出美丽温馨的文学世界。一、亲情饱满的人最快

    广州文艺 2008年12期2008-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