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地
- 卫星互联网
、通信载荷建模、星地融合业务处理和测运控,共收录了来自国内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业的论文9篇。《面向低轨卫星的星地信道特性研究与仿真》探讨了目前低轨卫星关于星地链路信道的标准化进展,分析了影响星地链路信道特性的因素及计算方法,为低轨卫星星地链路设计提供了参考。《星地融合网络中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多业务缓存策略》《基于星地协同的低时延任务卸载算法》分别对星地融合中业务卸载和缓存进行了研究。《基于最小跳数的星座网络拓扑抗毁性分析》从星座网络的抗毁性角度,提出了一种基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23年5期2024-01-01
- 6G星地融合与手机直连技术
天基通信为扩展的星地融合发展趋势,通过支持手机直连卫星等,满足全时、全域通信需求。星地融合网络近年来一直是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关注焦点,其中涉及星地融合策略与用频规划、无线组网架构、标准演进、资源调度、信号捕获与跟踪、接入选择与切换控制、通感导算融合等大量关键科学技术与工程设计问题。在上述背景下,为了将我国星地融合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呈现给读者,进一步推进行业交流和技术发展,我们组织了本专题。面向从业务到体制的星地融合发展趋势,《星地融合网络:一体化模式、用频与应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23年5期2024-01-01
- 首次星地激光高速图像传输试验成功
光通信终端开展了星地激光高速图像传输试验并取得成功。这标志着该公司已成功实现星地激光高速图像传输全业务链的工程化。这是我国首次自主完成业务化应用星地激光高速图像传输试验。随着星座时空分辨率的不断提高,其产生的数据量呈几何级增长。星地数传链路带宽已成为制约卫星海量数据下传的核心问题。“激光通信因具有高带宽、低延迟、安全性好等特点,成为海量数据超高速传输的最佳解决方案之一。”长光卫星激光通信地面站技术负责人王行行表示。2020年3月,长光卫星同步組建基于业务化
科学导报 2023年73期2023-10-28
- 面向6G的天地一体无线网络技术研究
化,一方面造成了星地/星间通信链路性能变化大、稳健性差等问题[2,8-9];另一方面也存在低轨卫星网络下卫星用户因服务卫星频繁变化导致用户在星间频繁切换的问题[10]。同时卫星网络拓扑的高速动态变化也导致天地一体融合网络中星地/星间路由的建立、维护等在高效、可靠、安全方面存在挑战[3]。这一切导致天地一体融合网络在全域覆盖及业务协同上存在极大挑战。② 星地信道环境差异巨大。卫星网络与地面网络的信道传输条件差异巨大,主要体现在传输时延、多普勒频偏和信道多径等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23年5期2023-10-11
- 导航星间链路体制星地时间同步性能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间链路技术应用于星地时间同步是一种较好的远程高精度时间传递方法。文献[2]提出了一种不依赖预报钟速信息的星地时间同步方法,直接利用原始伪距测量值进行星地时间同步。文献[6]在理论上推导了星间链路体制下星地双向时间同步的数学模型,对1 h、1 d的钟差数据进行拟合,拟合精度均优于0.3 ns。文献[7]介绍了Ka频段的双向测量模型,分析了影响时间同步精度的多个评价指标。文献[8]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拟合的星地双向时间同步和测距算法,算法时间同步精度优于3
测绘通报 2023年9期2023-10-10
- 基于星地协同的降水数据插值方法及其适用性*
钰春,郑志威基于星地协同的降水数据插值方法及其适用性*徐 勇,郭振东,盘钰春,郑志威(桂林理工大学测绘地理信息学院,桂林 541006)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研究区,协同地面气象站点降水数据和TRMM以及GPM卫星降水数据,利用六种Anusplin插值模型,基于验证站点实测降水数据对比分析星地协同降水数据插值结果与单一的TRMM和GPM降水数据、TRMM和GPM降尺度降水数据,以及基于地面气象站点插值降水数据的优劣,进而为获取地面气象站稀缺地域的高精度、高分辨
中国农业气象 2023年8期2023-08-24
- 星地时间比对大气误差修正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递技术作为支撑,星地时间比对是实现精密时间传递的重要技术手段[3].目前常用的星地时间比对法有激光时间比对法、单向时间比对法及双向时间比对法.星地激光时间比对法可实现百皮秒量级的时间比对精度[4],但是由于激光传播过程中,受云雾、降雨等因素影响较大,其可靠性不强[5],且不能全天候工作.星地单向时间比对法[6-7]受电离层、对流层及轨道等的影响较大,因此其时间比对精度较低.而星地双向时间比对法由于其具有授时精度高、实时性好、受环境影响小等特点,近年来已成为
全球定位系统 2023年2期2023-05-29
- 一种低轨卫星星地链路评估系统的设计
卫星通信系统中的星地链路具有长延时、高误码、上下行带宽有限且不对称等鲜明特性,是影响空间网络性能的关键因素。因此,开展星地链路特性评估具有重要意义。1 星地链路评估的必要性低轨卫星通信系统星地链路的验证及评估等工作,迫切需要建立真实可信的实验验证平台,链路评估技术是低轨卫星通信系统星地环境构建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星地链路评估工作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1 评估星地链路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低轨卫星通信系统中,大气对空间无线电波传输的影响取决于无线电传输频
无线互联科技 2023年1期2023-03-20
- 地月空间星地双向单程测量高精度模型
而实现更高精度的星地或星间的时间比对和距离测量。该方法在科学探索及工程项目上得到了广泛应用。由美国宇航局,德国宇航局和德国波茨坦地学中心等机构合作研制,于2002年发射的重力回溯及气候实验(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GRACE)项目使用K/Ka频段的DOWR载波相位测量实现了两相距约220 km的低轨卫星之间的微米级相对距离测量和优于1 μm/s的距离变化率测量,用于高精度监测地球重力场变化等[1-2]
宇航学报 2023年2期2023-03-18
- 非完美条件下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星地融合网络性能分析
007)1 引言星地融合网络(Integrated Satellite-Terrestrial Networks, ISTNs)具有覆盖范围广、传输数据通量高、可连接用户数多和抗毁性强等特性,是在遇到地震、台风等极端自然灾害之后重建通信链路的最有效途径[1]。近年来,随着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 IoT)、车联网(Internet-of-Vehicles, IoV)、远程医疗等其他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急切需求,星地融合网络在学术界和工程领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23年2期2023-03-01
- 星地一体化网络干扰建模与性能分析
景中均明确提出了星地融合这一发展方向,用以构建海、陆、空、天一体化通信网络,满足用户无处不在的多样化业务需求[4-9]。然而,随着5G商用化的推进及5G终端设备的增多,5G新兴频段与传统卫星频段的频谱资源碰撞问题逐渐凸显。特别地是,5G FR1频段干扰卫星C波段(3 400~4 200 MHz)地球站空对地固定业务的情况频发。例如,2019年7月,中国电信位于上海临港的5G基站干扰武警海警卫星同频地球站,导致该卫星通信中断50多分钟[10]。除了频段重叠,
无线电工程 2022年12期2022-12-30
- 星地双向时差测量系统周跳探测与修复算法
引 言目前常用的星地时间频率传递方法主要有双向时差测量及时间同步法、单向时间同步法、倒定位法以及激光测距法.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其中双向时差测量及时间同步法可以实现较高的时间同步精度,吕宏春等[1]分析了星间链路体制下的双向时间同步精度,其1 h钟差拟合精度能够达到0.15 ns. 但以上基于伪码的双向时差测量仍无法满足对高精度的时间频率基准的应用. 载波相位测量相较于伪码测量具有更高的精度,张鹏飞等[2]分析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下载波相位时间传递
全球定位系统 2022年3期2022-09-04
- 星地融合5G 网络架构增强技术研究*
都是独立发展的,星地系统之间以及不同卫星系统之间无法互通,形成了“烟囱”效应,既不能支持服务共享,又容易造成重复投入,造成网络低效和资源浪费,不利于通信产业的发展。而5G 网络经过多年的技术迭代,其技术体制、网络功能、接口协议等已经形成完整的标准体系,已经发展为成熟的商用网络,为全球用户提供了一致的用户体验。因此,卫星网络可以借助国家大力发展5G 网络的契机,完成与地面5G 网络体制的融合,从而发展成能够覆盖全球的,且能够提供统一、标准化服务的商用通信系统
电子技术应用 2022年6期2022-07-22
- 基于OSSK调制的MIMO星地激光通信上行链路系统
310018)星地激光通信利用激光代替微波作为通信载体在卫星与地面光学站之间传递信息,具有无频谱限制、带宽宽等特点[1]。然而激光光束穿越大气时,近地面湍流引起的折射率起伏将影响光束的传输质量,破坏激光光束的相干性,从而引起光强闪烁、光束漂移和到达角起伏等一系列大气湍流效应[2-4]。光束漂移是由于受到大于光束直径的涡旋影响,导致光束传播方向发生随机偏折,下行链路中传输光束到达近地面湍流时,其直径已远大于大气的涡旋尺度,所以下行链路的光束漂移很小,因此本
中国计量大学学报 2022年1期2022-05-16
- 基于虚拟拓扑的低轨卫星路由切换算法仿真
速移动,容易导致星地链路的不断切换,造成频繁的路由重构。目前,国内外众多研究人员针对LEO卫星网络路由协议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各种针对LEO卫星系统的路由算法已经被相继提出。文献[2,3]通过在报文中携带评价链路优劣的权重信息,在变化的拓扑中能快速的找到最优路径。但是这类算法完全忽略了卫星网络的运行规律,不能体现卫星网络相对于其它自组织网络的优势。文献[4]提出一种等长时间段快照序列路由改进算法,在每个时间段形成的拓扑快照中,删除在这个时间段即将关闭的
计算机仿真 2021年9期2021-11-17
- 全球首个星地量子通信网
4600 公里的星地量子密钥分发,标志着我国已构建出天地一体化广域量子通信网雏形。量子通信是利用量子叠加态和纠缠效应进行信息传递的新型通信方式。32 年前,人类历史上首次量子通信在实验室诞生,传输了32厘米。而今,中国人将这个距离扩展了1400多万倍,实现了从地面到太空的多用户通信。据了解,整个网络覆盖我国四省三市32个节点,包括北京、济南、合肥和上海4 个量子城域网,通过两个卫星地面站与“墨子号”相连,总距离4600 公里,目前已接入金融、电力、政务等行
银潮 2021年2期2021-11-13
- 一种星地协同的路由协议处理架构方案*
直接制约了大规模星地IP路由技术组网的应用[5]。由于卫星具有严格的轨道运动特点,并且卫星载荷处理能力往往受到较多限制,因此绝大多数卫星IP网络路由设计都结合卫星(群)的运动轨道进行。例如,张晓娜[6]等提出的基于SDN的星地协同的一体化路由架构,通过结合卫星运动轨迹计算生成路由;吕原草[7]等提出的一种星载高速路由器设计方案,用于解决星地多节点组网条件下的高速路由交换问题;Long等提出的针对双层LEO/MEO卫星网络的QoS路由算法[8],该算法通过遗
空间电子技术 2021年4期2021-11-10
- 软件定义的星地组网体系架构研究*
相结合,构建一个星地融合组网体系架构是未来网络的重要发展趋势[2]。星地融合组网体系作为一种新型网络架构,采用微波、太赫兹或者激光链路进行信息传递,具备星上处理、星上路由等功能,达到异构网络的互联互通特性。通过对天网和地网的有效融合,并结合地面网络低时延和卫星网络广覆盖等特性,可实现异构网络资源的高效管理。星地融合网络可广泛应用于多媒体内容分发、遥感信息观测、应急救援场景、智慧交通等领域,为用户提供无缝、稳定的全场景全时接入服务[3]。目前,星地融合组网体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 2021年9期2021-10-08
- 基于5G及演进的星地融合空口传输技术*
向更深层次发展,星地融合的空口传输技术是一个重要方向。3GPP从R14开始成立了“NR支持NTN的解决方案”工作组,探讨新空口(New Radio,NR)传输技术用于NTN场景的可行性[2-3]。可见,星地融合、统一空口是将无线网络延伸扩展至“空天地海”的重要途径,是拓宽无线网络时空维度,满足不同接入需求,实现万物互联的重要手段。本文第一章分析星地融合传输的应用现状以及星地融合空口设计的发展趋势;第二章介绍3GPP NTN的空口传输技术;第三章基于5G技术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 2021年9期2021-10-08
- 航天测控系统星地测控对接模式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00)0 引 言星地测控系统一般由卫星测控系统和地面测控系统两部分组成。从卫星发射直至卫星寿命结束,星地测控每天都在进行,完成对卫星轨道的测量、遥控指令发送、卫星遥测数据接收和监视。由于这两部分通常由不同的生产商负责研制,星地之间能否协调一致地工作是卫星测控的重要前提。因此,在卫星发射前,通常要进行星地对接试验(国外称为星地测控兼容性测试),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主要是检验卫星测控系统与地面测控系统接口指标的符合性,确认星地双方各项性能、功能的兼容性、协调性
电讯技术 2021年9期2021-09-29
- 软件定义的星地融合智能无线网络
过深度整合构建的星地融合网络,可以在人口密集区域发挥高密度基站的优势,实现大容量海量接入;在人口稀疏区域发挥卫星广域覆盖的优势,实现全地域全时随选接入。参考文献[4]探讨了现有地面网络架构在星地融合网络中的可用性,并深入讨论了星地融合网络的系统集成、协议优化、资源管理和分配等问题。参考文献[5]针对未来应用极大容量的需求和星地链路较长的传播时延等问题,总结了星地融合网络在保障服务质量方面所涉及的关键网络功能。参考文献[6]介绍和分析了卫星通信网络和地面移动
电信科学 2021年6期2021-07-15
- 时间同步领域数字多波束天线系统性能评估
卫星和地面站进行星地时间同步完成卫星和地面站之间的时钟同步,卫星钟差参数通过地面设备上行注入给卫星后广播给用户,实现卫星钟差的预报。星地时间同步系统中多采用桁架式、转台式等反射面天线实现。近年来,数字多波束天线广泛应用于卫星导航、航天测控等领域[3-5]。数字多波束天线在数字域实现波束形成和调制解调处理,能够同时产生多个工作波束,波束转换快、灵活性强,可以实现同时与多颗导航卫星进行星地时间同步[6]。由于其具备传统的桁架式、转台式等反射面天线所不具备的优点
无线电工程 2021年5期2021-05-08
- 全球首个星地量子通信网:实现跨越4600公里星地密钥分发
/徐海涛 刘方强星地量子通信网(图/环球网)32年前,人类历史上首次量子通信在实验室诞生,传输了32厘米。而今,中国人将这个距离扩展了1400多万倍,实现了从地面到太空的多用户通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月7日宣布,中国科研团队成功实现了跨越4600公里的星地量子密钥分发,标志着我国已构建出天地一体化广域量子通信网雏形。该成果已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刊发。量子通信是量子科技三大方向之一,经过20多年努力,中国在该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重大转变。2016年,中国
发明与创新 2021年5期2021-04-11
- 导航星座星间星地一体化数据交互技术研究
据通过境内卫星的星地链路实现与地面的交互;即通过境内卫星中转,可以实现境外卫星与境内地面站间的前返向数据传输。本文分析了全球导航星座星间链路与传统星地链路在数据交互机制上存在的矛盾,并提出星间星地一体化数据交互的解决方法。1 导航星座星间链路与传统星地链路数据交互机制的矛盾传统的星地链路数据交互机制具有持续固定联通的特点,与时分多址轮询建链体制的导航星座星间链路区别明显。为高效地实现星间、星地联合数据交互,要求地面系统调整数据分发及接入模式去适应星间链路。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2021年1期2021-03-16
- 中国构建全球首个星地量子通信网
越4600公里的星地量子密钥分发,标志着我国已构建出天地一体化广域量子通信网雏形。2016年,中国成功发射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2017年,建成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墨子号”牵手“京沪干线”,构建了全球首个星地量子通信网。经过两年多稳定性、安全性测试,实现了跨越4600公里的多用户量子密钥分发。基于“不可分割”“不可克隆”等量子特性,量子通信被稱为“原理上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在多领域具有应用前景。通信行业专家介绍,量子通
文萃报·周五版 2021年1期2021-01-15
- 利用星地差分GPS的地基测控系统实时标校方法
。基于标校卫星和星地差分GPS的地基测控系统测量误差标校方法是克服以上传统方法缺点的有效途径。这种标校方法采用装载了星载GPS接收机的卫星作为标校卫星平台,与装载于地面测控站的GPS接收机形成星地差分系统,获得的高精度星地基线估计结果作为参考基准对地基测控系统测量误差进行校准。而与基于非差GPS定轨的标校方法相比,这种星地差分GPS方法的优点包括:1)无需精确已知地面卫星跟踪站坐标。2)星地差分GPS方法可以消除导航星钟差、接收机钟差对基线估计结果的影响。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2020年6期2020-11-26
- M 分布星地激光通信链路相干正交频分复用系统误码性能研究
059)1 引言星地激光通信是连接星间光网和地面光网的纽带,分为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目前,星地通信网络中采用微波作为通信波段。无线光通信与微波通信相比,具有通信容量大、数据传输率高、信息保密性好、设备体积小、重量轻以及低功耗的特点,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兴趣[1]。然而,卫星与地面之间的激光通信系统不可避免地受到大气湍流的影响。大气湍流会造成折射率起伏进而破坏激光光束的相干性,产生一系列的大气湍流效应,如光强闪烁、光束漂移、到达角起伏、光束宽展等,都直接影响系统
通信学报 2020年10期2020-11-03
- 星地融合的3GPP标准化进展与6G展望
相应的工作组进行星地融合的标准化研究,国内的CCSA也于2019年成立了航天通信技术工作委员会(TC12)开展星地一体化的研究工作。其中3GPP立项的非地面网络(Non-terrestrial networks,NTN)致力于将卫星通信与5G融合,解决新空口(New Radio,NR)支持NTN的关键问题。相比ETSI推出的相对成熟的DVB S2/S2X卫星协议,卫星通信技术是首次在3GPP进行标准化,其标准化工作将为6G星地融合研究奠定技术基础。而未来空
卫星与网络 2020年9期2020-03-24
- 基于星地链路的垂直降雨场反演方法*
1101)在分析星地链路几何结构及传播模型的基础上,研究基于联合代数重建技术的星地链路反演二维垂直降雨场的方法.利用实测降雨资料构建3类降雨场,并搭建3条17 GHz垂直极化星地链路进行数值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单星地链路无法实现二维垂直降雨场的重构,反演场与真实场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56,0.504和0.364;基于双星地链路的反演结果和真实场的相关系数均高于0.98,平均偏差分别为0.122,0.159和0.537 mm/h,欧式距离均低于 0.9 m
物理学报 2020年2期2020-02-18
- “海洋二号B”星地系统转入业务化运行
轨测试通过评审,星地系统转入业务化运行。测试结果表明,HY-2B卫星平台、载荷、地面系统工作稳定,星地系统各项功能全部实现,图像清晰,信息特征丰富,数据产品质量良好,性能满足研制总要求。HY-2B卫星技术指标和卫星方案的优化使整星性能大幅优于HY-2A卫星,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卫星地面数据处理可靠,数据产品的制作已经实现7×24不间断的业务化运行能力,在海洋、气象、环保、应急等领域开展的台风连续跟踪、灾害性海浪、极区海洋环境等观测监测方面效果良好,应用潜
卫星与网络 2019年5期2019-12-24
- 光学测绘卫星星地相机夹角在轨实时定标方法
[1]。通常利用星地相机主光轴之间夹角转换关系,将星相机所测量的姿态转换为地相机的外方位角元素。但由于卫星在轨运行期间受到各方复杂因素的影响,例如压力、振动、温度等,导致星地相机夹角、星相机测量数据都不可避免地含有系统性误差及随机误差,直接影响外方位角元素精度。笔者依据天绘一号卫星长期积累的大量实测数据和理论研究,对星相机的测量误差以及星地相机夹角在轨定标结果进行了分析,发现热弹性形变误差是造成星地相机主光轴夹角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因素,制约了定位精度。针对上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9年5期2019-11-08
- 黄永梅:执光电之手 牵天地一线
卫星发射升空后,星地量子通信实验正式开始。遥遥星地,飘渺一线,科学家们要做的,就是为天上的卫星与地面的望远镜终端系统建立稳定的“对话通道”。5个地面望远镜中,4个由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负责研制与实验,该所黄永梅研究员正是量子卫星科学实验系统地面望远镜系统技术总指挥。黄永梅,1989年从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光电所,多年从事光电自动跟踪控制技术研究,自2007年开始领导星地量子通信地面光学通信终端系统的研制与实验工作,被称为“地空对话”技术的“女掌门”
科技创新与品牌 2019年9期2019-11-01
- 基于低轨星座的星地路由技术研究
EO卫星通信系统星地路由技术展开研究。LEO卫星网络路由技术承担数据传输任务,是卫星通信系统的重要技术组成。由于服务业务种类的的快速增加,LEO卫星网络的传输压力越来越大,LEO卫星网络的路由面临诸多挑战。LEO卫星网络路由技术包括星间路由和星地路由。星间路由实现卫星之间数据传输路径的选择。目前, 星间路由技术已有较多研究, 按照解决 LEO 卫星星座网络拓扑结构快速变化问题的不同方式,当前的星间路由算法划分为系统周期分割法(虚拟拓扑)、覆盖区域分割法(虚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9年10期2019-10-29
- 国内首套星地模拟对接系统启用
国首套基于S频段星地模拟对接系统,近日在该中心渭南测控站正式投入使用,其能够优化测控资源,大大缩短航天发射前的准备工作时间。據介绍,这套星地对接模拟系统的研制工作由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牵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704所等单位抓总负责。渭南测控站承担着我国大多数航天发射测控任务,因而成为安装该系统的首选。据悉,目前卫星研制方已在该站完成了未来14次航天发射任务的模拟星地对接任务。
科学导报 2019年42期2019-09-03
- GNSS星地协同运行研究现状及技术展望
,毛 潇GNSS星地协同运行研究现状及技术展望黄双临1,王冬霞1,2,3,郭 睿1,2,3,刘晓萍1,李晓杰1,毛 潇1(1. 32021部队,北京 100094;2.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7;3. 中国科学院 上海天文台,上海 200030)为了进一步研究北斗系统星地协同运行相关技术,通过介绍GPS、GLONASS、Galileo、BDS 4大GNSS星地协同运行现状,总结出星地协同运行的关键性问题,得出对我国卫星导航系统
导航定位学报 2019年3期2019-08-28
- 卫星通信与5G融合关键技术与应用
。本文首先介绍了星地融合的发展历史,分析了星地融合的发展趋势;进而提出了星地融合的设计思路,并在此基础上对可能涉及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最后,给出了未来卫星与5G相融合的应用场景设想。1 国际星地融合现状与趋势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移动卫星通信的发展,关于卫星与地面移动通信相互融合的讨论与尝试就从未停止。地面移动通信系统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服务,然而在山地、荒漠及海上等地区,由于基站架设困难,卫星成为地面的补充和延伸。如今,地面移动通信系统即将进入5
国际太空 2018年6期2018-07-18
- 多站联合星地时间同步及预报性能分析
晓杰 多站联合星地时间同步及预报性能分析杨伟锋1,3,唐桂芬2,苏冉冉2,李晓杰2(1. 北京市海淀信息中心,北京 100063;2. 北京卫星导航中心,北京 100094;3. 北京信息技术研究所,北京 100094)无线电双向法通过上行与下行观测量比对实现星载钟与地面站时间同步,比对过程中消除或削弱了绝大多数的公共误差项,因此时间比对精度高。卫星不可视时该方法不能实施,此时卫星钟预报精度只能依赖卫星钟自身的物理性能,不可视弧长越长卫星钟预报精度衰减越
时间频率学报 2018年2期2018-06-26
- 基于插件的星地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81)基于插件的星地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孔庆玲,韩 续,张 莹,张 玲,李 苒,林兴隆(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河北 石家庄 050081)通过总结当前星地资源管理系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针对当前星地资源管理系统开发设计中存在的研制周期短、扩展性要求强等问题,并结合其发展方向,基于插件技术建立星地资源管理系统,将系统开发分为系统框架开发、星地资源数据库建立和功能插件开发3部分。提出星地资源管理系统开发的思路是在新技术支持下,对星地资源管理系统
无线电工程 2017年11期2017-10-16
- 星间链路体制下的星地双向时间同步方法
星间链路体制下的星地双向时间同步方法吕宏春1,2,3,卢晓春1,3,4,武建锋1,3,5(1.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西安 710600;2.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3. 中国科学院精密导航定位与定时技术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600;4. 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与空间学院,北京 101408;5. 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北京 101408)推导了星地双向时间同步的数学模型,提出了在星间链路体制下进行星地双向时间同步的方法,计算
宇航学报 2017年7期2017-08-11
- 星地时间异步条件下快速建链方法
050081)星地时间异步条件下快速建链方法王晓玲,杨再秀,郑晓冬(卫星导航系统与装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北 石家庄 050081)针对星地时间异步而导致卫星与地面设备无法正常建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星地时间异步条件下星地快速建链的方法,阐述并分析了1 pps秒脉冲同步下星地信号收发关系,设计了针对大钟差卫星信号的盲捕算法,给出了盲捕模式下的星地快速建链流程,并采用地面设备对星进行了无线试验验证,实现了星地钟差在1 s范围内的星地快速建链。轮询建链;盲捕
无线电工程 2017年5期2017-04-25
- 极化复用在遥感卫星接收系统中的工程化应用
应用技术,通过对星地联合隔离度影响进行理论分析、星地无线极化复用试验,验证了极化复用技术实现可行性,采用极化对消解调技术,并通过卫星双点频极化复用模式数据的实际接收试验,验证了卫星极化复用模式数据接收可靠性,实现了双频点四通道极化复用的工程化应用。极化复用技术;低轨遥感卫星;极化对消;极化隔离;交叉极化0 引言目前,采用功率利用率较高的二相调制(BPSK)或四相调制(QPSK)方式的低轨遥感卫星,在X频段进行星地数据传输,频率范围一般均符合国际电信联盟(I
无线电工程 2017年3期2017-03-02
- 基于OPNET的星地光网络性能测试仿真平台研究
基于OPNET的星地光网络性能测试仿真平台研究张 娜(西昌学院汽车与电子工程学院,四川西昌 615013)为了测试星地光网络的性能,设计了一种基于OPNET的星地光网络性能测试仿真平台;介绍了平台的总体技术架构,探讨了星间链路建立的条件;采用最大接入仰角与最长服务时间加权的方式,完成星地链路的卫星接入服务;按照切换呼叫优先的策略完成业务传输中的卫星切换服务,确保星地链路不间断的通信能力;根据最小链路代价和首次命中原则,实现星地光网络的路由与波长的动态分配;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6年8期2017-01-13
- 星地链路信息干扰流程可视化建模研究
的程度日益提高,星地信息链路已经成为侦察监视、通信联络、指挥决策等行动的基础设施和支撑要素[1].从近几场高科技局部战争可以看出,星地信息链路在各种军事活动中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敌方星地信息链路的干扰破坏活动已经成为对抗双方争夺“制信息权”的主要活动之一[2].星地链路信息干扰流程可视化研究,有助于辩证、系统地分析空间信息攻防时机、信息攻防行动的可行性、作战流程管理和武器装备等多方面的问题,找出影响和制约空间信息攻防行动的主要矛盾,解决空间信息攻击
指挥与控制学报 2016年1期2016-10-31
- 四大科学实验
星地高速量子密钥分发实验星地高速量子密钥分发实验的目的是在高精度捕获、跟踪、瞄准系统的辅助下,在实现地面与卫星之间建立超远距离的量子信道的基础上,进行卫星与地面之间、基于诱骗态和基于纠缠的量子密钥生成和分发,实现卫星与地面之间以量子密钥为核心的绝对安全的保密通信实验,从而为建立全球范围的量子通信网络打下技术基础。广域量子通信网络实验近年来,随着光纤量子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通过星地量子密钥分发过程组建真正的广域量子通信网络已经成为可能。这一实验将在实现高速星
中华儿女 2016年17期2016-09-10
- 顾及测距系统误差的星地/星间联合定轨
及测距系统误差的星地/星间联合定轨张 博1,2,贾小林2,陈 虓3,毛 丽41.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空间信息学院,河南 郑州,450052;2.西安测绘研究所,陕西 西安,710054;3.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陕西 西安,714043;4.91039部队,北京,102401利用仿真星间链路测距数据并加入±75cm的白噪声和60cm的系统误差,参考地面站观测数据仿真星地观测数据,依据星地/星间联合定轨原理,进行联合定轨解算,并讨论了星间测距系统误差对联合解算结果的
测绘科学与工程 2015年3期2015-04-20
-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星地任务优化调度研究
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星地任务优化调度研究马冬青1,王蔚21.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 1000832.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83星地任务优化调度是利用特定的星地资源合理地安排星地任务。由于星地任务众多而资源有限,而且星地任务受星地可见性以及多方面约束,星地任务调度问题十分复杂。针对星地任务的特点,建立了星地任务调度问题模型,提出了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星地任务优化调度算法。算法采用按适应度排名轮盘赌选择、顺序交叉、随机对换变异的算法要素。针对遗传算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4年6期2014-07-07
- 星地传感网QoS路由机制研究进展
6)天地一体化的星地无线传感器网络能够全方位收集数据,可广泛应用于生态环境保护、林业防火监测和地震等各种突发灾害评估与救援等领域[1-2]。业已部署星地传感网的空间段网络大多由运行在静止轨道面的卫星组成,对地面网关要求较高。为满足立体化、实时监测的需求,空间段网络正从传统的静止轨道布网转向低轨道面或多层轨道面混合组网。较低的轨道高度极大地降低了链路传播时延,网关复杂度和功耗要求明显降低,使得星地传感网大规模部署成为可能。然而,卫星高速运行造成的拓扑不稳定以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3年13期2013-04-14
- 高精度星间时差测量探讨
分别测量三颗星的星地时差值,相互求差得到星间时差值。本文重点讨论地面测控设备测量星间时差的方法。2 测量原理星间时差测量应先完成星地时差测量,然后得到星间时差值。2.1 星地时差测量副星相对主星的星间时差测量是以地面时间为基准,首先测量每个星相对于地面的星地时差。在扩二非相干模式星地时差测量公式为:[1]式中:Δt为星地时差;τ空间为空间距离时延;t′2为星上时间采样值;t′3为地面时间采样值;Φup1为上行伪距信息;Φup2为下行伪距信息;Rpn为上下伪
载人航天 2012年1期2012-09-21
- 实时高速信息传输『太空宽带』不再遥远
载进行了我国首次星地激光通信试验并取得圆满成功。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科研团队解决了一个航天领域的世界难题:如何使卫星所获取的海量信息,快速、准确地传输给地面?哈工大教授马晶介绍说,星地激光通信属于卫星激光通信的一个组成部分,简言之,就是将卫星和地面用激光链接起来,形成空间的信息高速公路,进行数据的传输。去年10月25日,我国首次星地激光通信链路双向捕获跟踪试验取得成功,这被认为是我国卫星通信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今年2月21日,在星地激光通信试验在
共产党员(辽宁) 2012年8期2012-07-27
- 基于GNSS的通信星座系统的时间同步研究
信卫星星座系统的星地时间同步处理,基本上都依赖全球布设的地面站系统来完成。比如,具有星间链路的铱星(Iridium)系统有11个全球分布的地面站;不具有星间链路的全球星(Globalstar)系统需要300 多个地面站。然而,由于我国地面站的分布区域有限,地面站只能在卫星过境的短时期内观测到星地时差,为了实现高精度同步,必然对硬件性能(比如,时钟)和星地时差预报模型的估计精度提出过高要求,从而导致星座系统总成本和工程实现的困难程度大大上升。显然,这种以地面
航天器工程 2010年6期201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