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良镛

  • 两院院士、建筑大师吴良镛 在重庆的时光
    李俊吴良镛,1922年出生,江苏南京人,我国著名建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在我国建筑领域、城乡规划领域和人居环境领域卓有建树,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他曾经担任国际建筑师协会副主席,提出的《北京宣言》被国际建筑师协会执行局确定为“国际建协《北京宪章》”,并在1999年第二十届国际建筑师大会上获得与会代表一致通过,成为国际建筑师协会仅有的一份宪章,与1933年《雅典宪章》、1977年《马丘比丘宪章》一起,构成建筑业百年来最重要的3个纲领性文件。吴良

    红岩春秋 2023年9期2023-10-13

  • 菊儿胡同新四合院改造工程 ——一场关于北京旧城的新试验
    ,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受邀对菊儿胡同操刀“动手术”。他在经过仔细研究后,提出了居住区的“有机更新”与“新四合院”的设计方案。“与公共建筑相比,我更在意民居。”吴良镛常说,“民惟邦本,普通人的居住问题是建筑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吴良镛在胡同改造中的理念,推动了从“大拆大建”到“有机更新”的政策转变,达成从“个体保护”到“整体保护”的社会共识。吴良镛为菊儿胡同精心设计,力争保留建筑原有的历史底蕴,但同时着眼于人的需求,基于“有机更新”的理论,致力于将城市发展的

    科学中国人 2023年7期2023-07-31

  • 吴良镛:先人居之忧而忧
    。但是他的助手吴良镛也参与了有关设计方案的故事,或许鲜为人知。当时,30多岁的吴良镛已是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委员会委员、国庆工程审查委员会成员、北京市都市规划委员会顾问。“有机更新”让古都添新韵积淀着4000年东方文化的北京旧城,可以说是世界城市史上的“无比杰作”,是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最后结晶”,被中国建筑界和城市规划界誉为“卓越的纪念物”与“一个文明的顶峰”。然而,今天现代化的进程和历史文化的保护之间经常发生着矛盾,如何解决矛盾就成为很多人潜心钻研的问题

    国际人才交流 2023年1期2023-02-06

  • 两院院士吴良镛:一生为谋万人居
    在大地上,这是吴良镛不变的梦想。人物小档案吴良镛(1922年5月—)汉族,江苏南京人,中共党员,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中国建筑学家、城乡规划学家和教育家,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先后获得“世界人居奖”、国际建筑师协会“屈米奖”、亚洲建筑师协会金奖、陈嘉庚科学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何梁何利奖”以及美、法、俄等国授予的多个荣誉称号。幼年时代,爱好绘画的吴良镛就立志要当建筑师。高中和大学时期,遭遇日本侵华战争、目睹家园被摧毁的他,更加坚

    小康 2022年33期2022-12-05

  • 建筑学家吴良镛:让人们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人物◇建筑学家吴良镛荷尔德林的诗《人,诗意地栖居》经由海德格尔哲学的阐发,凝练为“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之后,充满浪漫色彩,令人神往。多年后,有人说:“我毕生追求的就是要让全社会有良好的与自然相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诗意般、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他就是院士吴良镛,我国著名建筑学家、人居环境科学创建者、清华大学教授。“刚刚交完大学入学考试最后一科的考卷,就听到防空警报响起,日本人的战机突然来袭。”吴良镛回忆起1940年7月在重庆合川参加高考的情景时说,“

    新作文·高中版 2022年3期2022-11-23

  • 面孔
    制。|传|奇|吴良镛:金陵瑰宝,国之巨匠2022 年5 月是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吴良镛先生100 周岁的生日月。吴良镛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城乡规划学家和教育家,也是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镛”是中国上古宫廷乐队中挂在钟架正中间的大钟,可以和笙、鼓、磬等乐器,演奏出气势磅礴的黄钟大吕。在中国建筑学界,吴良镛所起的作用有时就是那口大钟。吴良镛曾主持参与多项重大工程项目,如北京图书馆新馆设计、天安门广场扩建规划设计、广西桂林中心区规

    艺术品鉴 2022年16期2022-07-09

  • 古城中的建筑大师
    中国的建筑大师吴良镛也参与了有关设计方案的讨论。当时,30多岁的吴良镛已是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委员会委员、国庆工程审查委员会成员、北京市都市规划委员会顾问。2012年2月14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中国人居之父”吴良镛院士荣获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向他颁发红底金字的获奖证书,并同他握手表示祝贺。“人民建筑师”的缘起吴良镛原本没想过选择建筑或城市规划这个专业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1940年7月的一

    风流一代·经典文摘 2022年8期2022-05-31

  • 吴良镛的筑梦人生
    家人给他取名“吴良镛”。“镛”字在古代指奏乐时用的大钟,钟声洪亮有力。父母给他取这个名字,是希望他长大以后能够成为一个如雷贯耳的人。战火中立志吴良镛从小聪明伶俐,喜欢文学,爱看诗集,对美术也很感兴趣,有时候画画能画上半天。兴趣广泛的他学习成绩非常优秀。由于家道中落,生活困顿,屋顶的瓦片都被收账的人揭走抵债。一家人只好背井离乡,另寻住处,小小年纪的吴良镛目睹了这一切。后来,吴良镛先后到武汉、重庆求学。“刚刚交了大学入学考试最后一科的考卷,就听到防空警报响起,

    发明与创新·小学生 2022年6期2022-05-22

  • 吴良镛的筑梦人生
    本刊综合图1 吴良镛(图/中国科学院官方网站)1922年5月7日,南京一座吴姓宅院里迎来了新生命,一个虎头虎脑的男孩出生了,家人给他取名“吴良镛”。“镛”字在古代指奏乐时用的大钟,钟声洪亮有力。父母给他取这个名字,是希望他长大以后能够成为一个如雷贯耳的人。战火中立志吴良镛从小聪明伶俐,喜欢文学,爱看诗集,对美术也很感兴趣,有时候画画能画上半天。兴趣广泛的他学习成绩非常优秀。由于家道中落,生活困顿,屋顶的瓦片都被收账的人揭走抵债。一家人只好背井离乡,另寻住处

    发明与创新 2022年18期2022-05-18

  • “探索与发现”主题阅读
    学术生命。大匠吴良镛:让中国人诗意地栖居◎阿 红1950年,正当吴良镛想继续留学深造时,忽然收到恩师梁思成的信函——“中国急需建筑人才,见信速归!”归国后的吴良镛在清华大学建筑系执教。与恩师梁思成一样,他的刻苦勤奋也是出了名的。吴良镛学术思想前卫,讲课时妙语连珠;为人随和风趣,也很正派,亦师亦友,能跟学生打成一片;平时生活很朴素。20世纪50年代初,吴良镛呼吁重视建筑教育,建议建筑专业要与建筑教育相结合,更有效、更多地培养基本建设生力军。在吴良镛的努力下,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2年12期2022-03-19

  • 吴良镛和菊儿胡同
    世纪五十年代,吴良镛回国初期,就开始关注北京的旧城保护这个话题了。吴良镛对北京的老城有着很深厚的感情,这当中,也包括他对四合院的喜爱。吴良镛初到北京时,曾经去过一位协和医院教授的家,那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北京四合院。吴良镛还记得,就在走进大门的一刹那,他就被深深吸引了: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四方的院落。主人引着他走过外院,穿过廊道,进入内院,这才来到了客房。短短几分钟的步行,却让吴良镛记忆深刻,院落宽绰疏朗,种着花草,尽显自然的美好;每个房间都有很好的独立空间,房间

    小读者 2022年21期2022-02-10

  • 吴良镛 毕生追求诗意栖居
    刊记者 王志琴吴良镛曾说,我毕生追求的就是要让全社会有良好的与自然相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诗意般、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儒雅、待人和善、谦抑,毫不摆架子,这是接触过吴良镛院士的人对他的评价。吴良镛,1922 年5 月,出生于南京。1944 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1946 年,协助梁思成创建清华大学建筑系。1948 年留学美国。1950年冲破阻挠回国。1980 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5 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致力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

    中国新时代 2022年1期2022-01-23

  • 吴良镛毕生追求诗意栖居
    王志琴吴良镛曾说,我毕生追求的就是要让全社会有良好的与自然相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诗意般、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儒雅、待人和善、谦抑,毫不摆架子,这是接触过吴良镛院士的人对他的评价。吴良镛,1922年5月,出生于南京。1944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1946年,协助梁思成创建清华大学建筑系。1948年留学美国。1950年冲破阻挠回国。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致力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教

    中国新时代 2022年1期2022-01-12

  • 建筑学家吴良镛:让人们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他就是院士吴良镛,我国著名建筑学家、人居环境科学创建者、清华大学教授。自2000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设立以来,2011年度最高奖首次表彰了身为建筑师的吴良镛。就连著名美籍华裔建筑学家贝聿铭也曾说过:“不管你到哪个国家,提起中国的建筑,大家都会说起吴良镛。”人物素描1 青年有志,家国情怀1922年,吴良镛出生在江苏省南京市的一个普通家庭。他自幼喜爱文学、美术,兴趣广泛,读书刻苦勤奋。1937年南京沦陷前,吴良镛随兄长匆匆离开南京,先后到武汉、重庆求学。“刚刚

    意林·作文素材 2021年17期2021-10-08

  • 建筑学家吴良镛:让人们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他就是院士吴良镛,我国著名建筑学家、人居环境科学创建者、清华大学教授。自2000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设立以来.2011年度最高奖首次表彰了身为建筑师的吴良镛。1922年,吴良镛出生在江苏省南京市的一个普通家庭。他自幼喜爱文学、美术,兴趣广泛,读书刻苦勤奋。1937年南京沦陷前,吴良镛随兄长匆匆离开南京,先后到武汉、重庆求学。“刚刚交完大学入学考试最后一科的考卷,就听到防空警报响起,日本人的战机突然来袭。”吴良镛回忆起1940年7月在重庆合川参加高考时的情景

    作文周刊·高一读写版 2021年48期2021-08-07

  • 建筑学家吴良镛:让人们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他就是院士吴良镛,我国著名建筑学家、人居环境科学创建者、清华大学教授。自2000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设立以来.2011年度最高奖首次表彰了身为建筑师的吴良镛。就连著名美籍华裔建筑学家贝聿铭也曾说过:“不管到哪个国家,提起中国的建筑,大家都会说起吴良镛。”1922年,吴良镛出生在江苏省南京市的一个普通家庭。他自幼喜爱文学、美术,兴趣广泛,读书刻苦勤奋。1937年南京沦陷前,吴良镛随兄长匆匆离开南京,先后到武汉、重庆求学。“刚刚交完大学入学考试最后一科的考卷,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1年48期2021-08-07

  • 吴良镛:规划“大北京”的建筑大师
    近日,“国匠:吴良镛学术成就展”开幕式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行。在开幕式现场,99岁的吴良镛院士仍自称“拙匠”,愿与广大学人一道共勉,让我们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建设美好人居环境,共同奋斗。从助教到建筑大师建筑大师贝聿铭曾说过:“你要到哪一个国家,说起中国的建筑,大家都说我认识吴良镛。”而吴良镛的一生都与清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抗战胜利后,清华园百废待兴。梁思成向曾在抗战中协助自己制图的吴良镛发出邀请,望其赴京在新筹建的建筑系里担任助教,吴良镛“毫不

    文萃报·周二版 2021年24期2021-08-05

  • 吴良镛:让人们诗意般栖居在大地上
    吴良镛自2000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设立以来,2011年度最高奖首次表彰了一位建筑师——吴良镛,他是新中国建筑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之一,是我国建筑与城市规划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他创建了人居环境科学,建立了以人居環境建设为核心的空间规划设计方法和实践模式。著名美籍华裔建筑学家贝聿铭曾说过:“不管你到哪个国家,说起中国的建筑,大家都会说起吴良镛。”1922年,吴良镛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的一个普通家庭。他自幼喜爱文学、美术,兴趣广泛,读书刻苦勤奋。1937年南京沦陷前,吴良

    科学大观园 2021年14期2021-07-22

  • 吴良镛:推动人居 高质量发展
    坛上,两院院士吴良镛又谈起了他倡导了20多年的人居科学。在20世纪90年代,吴良镛倡导人居科学,就是认识到了应将“人”作为一切研究和实践的核心。“人居科学研究人类聚落及其环境的相互关系与发展规律,是应对国家战略、支撑‘人民美好生活目标实现的重要科学。”吴良镛说。人居科学以系统性和层次性的观点研究人类聚落及其环境的空间结构,包括五大层次,即聚落的五个尺度:全球、区域、城市、社区、建筑以及五大系统,即构成聚落的五个要素:自然、社会、人、居住、支撑网络。在吴良镛

    科学导报 2020年5期2020-03-13

  • 专访吴良镛:毕生矢志不移完成“中国人居梦”
    子,这是接触过吴良镛院士的人对他的评价。虽满头白发,但思路清晰,对周边环境和现实社会一直保持着敏锐的关注。尽管已97岁高龄,但他多年来的日常生活极有规律,依然每天早晨起床后会把当天的安排写下来,上午读书看报,下午坚持做康复运动、练习书法,其间也会处理科研和教学事务。作为新中国建筑教育的奠基人之一,吴良镛院士自1950年应梁思成、林徽因之召,从美国归来投入新中国的建设,他近70年的工作足迹,是新中国发展前行的缩影。这70年,他不仅为城乡建设领域培养了大批骨干

    中国经济周刊 2019年23期2019-12-24

  • 院士吴良镛:誓为国人谋良居
    科学的创建者”吴良镛刚刚结束了自己在清华大学长达70年的教学生涯。如今96岁的他与人交谈时言语寥寥,但是谈及城市、人居,他的眼神仍闪烁着青年人一般的光芒。1945年起,建筑学家吴良镛先生面对战后的满目疮痍,立志于建筑事业。国家最高科技奖、“改革先锋”、联合国世界人居奖,多年的求索和努力,让他赢得了很多赞誉。同时,他还是一名大学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实践、投身科研,矢志“匠人营国”,致力“谋万家居”,思考没有至尽。“我毕生追求的就是要让全社会有良好的与自然相和

    青春期健康·青少版 2019年7期2019-12-20

  • 为中国建筑教育事业奋斗终身
    吴良镛,97岁。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学家、城乡规划学家和教育家,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荣获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8年荣获改革先锋称号,后获评“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著名的美籍华裔建筑学家贝聿铭曾经这样评价:“不管你到哪个国家,说起中国的建筑,大家都会说起吴良镛。”同样,谈起吴良镛大家都会想起菊儿胡同,菊儿胡同是他的巅峰之作,也是他学术道路上的关键节点。少年时期,吴良镛经历过南京沦陷前颠沛流离的痛苦,为了不

    新天地 2019年9期2019-09-28

  • 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
    在大地上”,是吴良镛对人居理想的愿景。將建筑事业作为一生的追求来自他颠沛流离的早年经历。在1937年南京沦陷之前,吴良镛随家人一路西迁:南京、镇江、武汉、宜昌、重庆……都留下了他的足迹。1945年10月,吴良镛受建筑学家梁思成之邀,协助筹办清华大学建筑系,又在梁思成推荐下于1948年赴美国匡溪艺术学院学习建筑与城市设计。在对建筑学的不断探索中,吴良镛意识到“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是最大多数的人民群众,人居环境与每个人的利益密切相关,人居环境科学是普通人的科学

    科学大观园 2019年9期2019-09-10

  • 60年后重读清华建筑设计文脉
    建筑 梁思成 吴良镛 胡绍学 庄惟敏1958年,中国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现象,一批拥有建筑学专业的大学成立了自己的设计院,设计院成为建筑教育和学术研究的平台,两者第一次被融为一体。自此,大学设计院的发展和中国现代建筑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这一年的7月,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燕京大学三校调整建设委员会、清华基建委员会、建筑服务部奠定的基础上,清华大学建筑、土木两系联合成立清华大学土建设计院,即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清华设计院”)的前身。2018年,既是

    中国艺术 2019年1期2019-09-10

  • 吴良镛:中国建筑教育事业的燃灯者
    育奠基人之一的吴良镛的人生写照。抗战胜利后,吴良镛协助梁思成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系,与汪菊渊教授一道创办我国第一个园林专业。吴良镛作为我国建筑学专业的第一批研究生导师、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博士生导师,培养了我国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的第一位博士学位获得者。在数十年的教育实践中,吴良镛培养出一批批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园林学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引领学科发展,奠定了中国建筑教育的国际先进地位。人物简介:吴良镛,1922年5月出生,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教育家 2019年5期2019-09-10

  • 吴良镛:建筑师要牢记对人的关切
    学界晚辈眼中的吴良镛,望百之年的他已经在清华大学和建筑领域深耕了70余载,为共和国的历史长卷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建筑界,有这样一句话:“凡是到过北京的人,都曾亲身品读过吴良镛。”北京区域规划建设、天安门广场扩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修建、中央美术学院校园的设计等都凝聚了他的心血。其实何止北京,曲阜孔子研究院、长三角、滇西北……从建筑设计到城乡规划,大江南北都留下了吴良镛的“手笔”。著名建筑学家贝聿铭曾说:“不管你到哪个国家,说起中国建筑,大家都会说起吴良镛

    教育家 2019年29期2019-09-10

  • 吴良镛人民得安居,毕生情所系
    吴良镛说,一个真正的建筑大师,不是看他是否设计出了像埃菲尔铁塔一样流传百世的经典建筑,而是看他是否能让自己国家的老百姓居有定所。在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大会上,宣读了获得改革先锋称号人员名单,吴良镛在列。吴良镛, 1922 年 5 月出生,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针对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建设规模大、速度快、涉及面广等特点,他创立人居环境科学,建立了一套以人居环境建设为核心的空间规划设计方法和实践模式,受到国际建筑界的普遍认可。主持参与北

    科学大观园 2019年1期2019-09-10

  •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建筑师吴晨“子承父业”
    谢宁歌父親吴良镛是我国建筑学家、城乡规划学家和教育家,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是中国建筑行业中“开山立派”的泰斗级人物;儿子吴晨是率先开始城市复兴理论研究、国内第一个系统研究西欧城市复兴理论的学者,是中国中青年建筑师的优秀代表。吴良镛和吴晨,这对父子,他们一先一后,走在同样的建筑事业道路上。子承父业,吴晨从父亲手中接过关于建筑的梦想,也诠释了“孝顺”的另一重境界。2019年2月,建筑师吴晨做客CCTV-4《谢谢了,我的家》栏目,讲述他和父亲拥有“同一份事业”

    时代邮刊·上半月 2019年4期2019-08-13

  • 院士吴良镛:誓为国人谋良居
    科学的创建者”吴良镛刚刚结束了自己在清华大学长达70年的教学生涯。如今96岁的他与人交谈时言语寥寥,但是谈及城市、人居,他的眼神仍闪烁着青年人一般的光芒。少年吴良镛1945年起,建筑学家吴良镛先生面对战后的满目疮痍,立志于建筑事业。国家最高科技奖、“改革先锋”、联合国世界人居奖,多年的求索和努力,让他赢得了很多赞誉。同时,他还是一名大学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实践、投身科研,矢志“匠人营国”,致力“谋万家居”,思考没有至尽。“我毕生追求的就是要让全社会有良好的

    青春期健康 2019年14期2019-07-31

  •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建筑师吴晨“子承父业”
    □父亲吴良镛是我国建筑学家、城乡规划学家和教育家,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是中国建筑行业中“开山立派”的泰斗级人物;儿子吴晨是率先开始城市复兴理论研究、国内第一个系统研究西欧城市复兴理论的学者,是中国中青年建筑师的优秀代表。吴良镛和吴晨,这对父子,他们一先一后,走在同样的建筑事业道路上。子承父业,吴晨从父亲手中接过关于建筑的梦想,也诠释了“孝顺”的另一重境界。2019年2月,建筑师吴晨做客CCTV-4《谢谢了,我的家》栏目,讲述他和父亲拥有“同一份事业”的幸

    时代邮刊 2019年4期2019-06-01

  • 吴良镛:一生梦想人民得安居
    文/依江宁吴良镛1940年,18岁的吴良镛亲历了一次日本飞机的猛烈轰炸。那天,刚考完试的吴良镛正在午休,日本飞机就轰隆隆地飞了过来。一番轰炸后,整个城市浓烟滚滚,大半个重庆陷入火海。望着满目疮痍的城市、流离失所的民众,吴良镛体会到国破家亡的痛楚。无论世事多艰难,民众总要生活下去,他立志学建筑,学成后重建家园。考入中央大学建筑系后,吴良镛对中国的传统建筑非常感兴趣。毕业时,他写了一篇追溯汉朝建筑的论文。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看到此文,欣赏他的才华,请他协助手绘编

    莫愁 2019年14期2019-05-27

  • 吴良镛:一生梦想人民得安居
    0年,18岁的吴良镛亲历了一次日本飞机的猛烈轰炸。那天,刚考完试的吴良镛正在午休,日本飞机就轰隆隆地飞了过来。一番轰炸后,整个城市浓烟滚滚,大半个重庆陷入火海。望着满目疮痍的城市、流离失所的民众,吴良镛体会到国破家亡的痛楚。无论世事多艰难,民众总要生活下去,他立志学建筑,学成后重建家园。考入中央大学建筑系后,吴良镛对中国的传统建筑非常感兴趣。毕业时,他写了一篇追溯汉朝建筑的论文。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看到此文,欣赏他的才华,请他协助手绘编著中国第一本文物保护目

    莫愁·时代人物 2019年5期2019-05-23

  •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建筑师吴晨“子承父业”
    者 谢宁歌父亲吴良镛是我国建筑学家、城乡规划学家和教育家,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是中国建筑行业中“开山立派”的泰斗级人物;儿子吴晨是率先开始城市复兴理论研究、国内第一个系统研究西欧城市复兴理论的学者,是中国中青年建筑师的优秀代表。吴良镛和吴晨,这对父子,他们一先一后,走在同样的建筑事业道路上。子承父业,吴晨从父亲手中接过关于建筑的梦想,也诠释了“孝顺”的另一重境界。2019年2月,建筑师吴晨做客CCTV-4《谢谢了,我的家》栏目,讲述他和父亲拥有“同一份事

    时代邮刊 2019年7期2019-04-15

  • 4平方米小屋点蜡学习 吴良镛之子揭秘“建筑梦”的背后故事
    的中国建筑学家吴良镛的“忘我”工作状态,为儿子吴晨埋下了“建筑梦”的种子。吴良镛是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也是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以及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为我国的建筑及建筑设计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积极參与北京、北海、三亚、张家港、深圳、无锡、苏州等城市的规划设计,主持了山东曲阜孔子研究院和中央美术学院校园的设计……北京菊儿胡同改造项目更是达到了他规划生涯的巅峰。身为吴良镛之子,吴晨也跟随父亲的脚步走上了建筑之路,作为国家中

    北广人物 2019年8期2019-03-21

  • 吴良镛 让人们诗意地栖居
    规划建设道路。吴良镛,他是新中国建筑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之一,是我国建筑与城市规划领域的学术带头人,是活跃在国际舞台的世界著名建筑与城市理论家。著名的美籍华裔建筑学家贝聿铭曾经说过:“不管你到哪个国家,说起中国的建筑,大家都会说起吴良镛。”然而,这位1922年出生的建筑大师却异常谦逊:“我的作品不多,都是大家一起做的。”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为导向,不说空话,只做实事,是吴良镛一生的坚持。数十年来,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建设道路。“

    科学大观园 2018年23期2018-05-30

  • 吴良镛 毕生筑梦为民居
    筑学家、教育家吴良镛。1922年,吴良镛出生于江苏南京一个普通家庭。1937年日寇入侵,讓他体会国破家亡、流离失所的痛楚。成为“匠人”,是吴良镛18岁时作出的人生选择。“那是一个毕业统考考完最后一门科目之后的一个午后,日本飞机轰炸了合川,整个城市几乎一半都给烧了。这件事,对我刺激很大。”回首起那不堪忆及的场景,吴良镛的双眼湿润了。1940年,他进入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学习,开始了一生“匠人营国”的生涯。1945年,吴良镛受梁思成先生之约,赴清华协助筹办建筑系

    中华儿女 2018年3期2018-04-09

  • 郑哲敏:科学需要耐心
    了极高的成就。吴良镛:“城市病”已经来到中国素材吴良镛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中国建筑学家、城乡规划学家和教育家,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一个真正的大师,不是看他是否设计出了流传百世的作品,而是看他是否心怀百姓,心怀文化。吴良镛就是一位这样的大师,他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拜万人师,谋万家居”为座右铭,不断探索中国人如何能有一个更好的居住环境。而这最终归结为他在世界建筑师大会上的沉重一问:我们把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交给子孙后代?当一些人对所谓的全球最新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7年24期2017-07-10

  • 吴良镛:从“京津冀研究”到“广义的京津冀”
    行了深入探讨。吴良镛院士以“从‘京津冀研究’到‘广义的京津冀’”为题作了主题发言。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吴良镛教授通过远程视频的方式做了题为《从“京津冀研究”到“广义的京津冀”》的报告。吴良镛教授指出,京津冀地区的人居建设是我们数十年来长期关注和研究的课题,新的时代对京津冀发展提出新要求,也对我们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他首先以1958年、1979年、1999年2002年、2006年、2013年、2014年为时间节点回顾了京

    河北城市研究 2017年4期2017-03-08

  • 昔日的雕塑家今日的建材师
    夯土墙的效果。吴良镛:现在什么效果都能做。张宝贵:建筑师要求我们尽量去研究,这张图是崔愷的拉萨火车站。吴良镛:这是在室内。室外会不会变色?张宝贵:不会,都是无机材料,是各种颜色的石粉。这是世博会北京国奥馆,从墙面到地面都是废料做的,体现低碳,这个祥云的墙面,有四十米长,弯弯曲曲的没有接缝,现场支模,一个整板。这是张锦秋的大明宫丹凤门,复制后也放在上海世博会了。吴良镛:我看到了,我在世博会快结束的时候去了。张宝贵:张锦秋那天接受采访,她给我打电话,说张先生你

    建筑设计管理 2015年7期2015-12-25

  • 院士站着作报告 学生趴着打瞌睡
    科技最高奖得主吴良镛院士,在人民大会堂的讲台上,用35分钟讲完了以“志存高远身体力行”为题的报告。虽然时间长达半个小时之久,但吴老坚持站着作完了报告。据悉,这篇讲稿是吴老亲手写的,全文近4000字,从“理想与立志”“人生选择”“人生坚持”和“人生顿悟”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内容很接地气。但放眼台下,就在吴老作报告的过程中,后排的学生一片片“倒”下,趴在桌上睡觉。当天,台下坐着的是首都多所高校近6000名新入学的研究生。此事随即成为2014年首都高校科学道德和学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5年7期2015-05-30

  • 吴良镛 只为“人居”谋
    生,他们是冲着吴良镛而来的。自1946年受梁思成之邀回国创办清华大学建筑工程学系,66年之后的今天,他依然站在这个讲台上。为学生讲授《人居环境科学概论》第一节课,是这位90岁老人至今未变的惯例。在碰撞与矛盾中不管是为人,还是为学,吴良镛都受到梁思成和林徽因这对才子佳人的熏陶。1944年,他在重庆中央大学油印本校刊《建筑》上发表了题为《释“阙”》的文章,被梁思成看到,因激赏他的才华,让他到身边协助工作。1948年,在梁思成的推荐下,他前往芬兰籍建筑师沙里宁主

    北方人 2014年10期2015-01-09

  • 吴良镛院士新著《中国人居史》首发式暨人居历史与文化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业出版社出版的吴良镛先生的学术力著。作者在书中梳理了我国古代人居建设的历程,就各个时期人居与自然、社会、空间治理、规划设计、审美文化的关系进行归纳与总结,并从人居文化复兴的角度对我国未来人居建设提出基本看法。首发式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社长沈元勤主持。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仇保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党委书记张兴野、清华大学副书记邓卫等领导为首发式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吴良镛先生回忆了十年来数易其稿的著述过程,并提出在全球化进程中学习吸取

    出版参考 2014年21期2014-12-25

  • 吴良镛:要站着
    一笑“九旬院士吴良镛站着作报告,台下学生睡倒一片。”9月16日,人民大会堂“开学第一课”演讲之后,一则报道引发众多关注。媒体从道德层面抨击90后大学生的缺乏担当,反思教育体制或者阐发“一代不如一代”。在吴良镛心里,这些都言过其实,其科学秘书武廷海还替他表达了对部分学生睡觉的理解。吴良镛透露报告题目是自己定的,且尽量选择了学生能理解的讲。其报告中直言“我今天在这里不讲大道理”。讲稿全文显示,老先生讲述的确实都是十分坦诚的个人经历,非常接地气。当然,抛却各种客

    中国周刊 2014年10期2014-12-08

  • 吴良镛:只为“人居”谋
    生,他们是冲着吴良镛而来的。自1946年受梁思成之邀回国创办清华大学建筑工程学系,66年之后的今天,他依然站在这个讲台上。为学生讲授《人居环境科学概论》第一节课,是这位90岁老人至今未变的惯例。在碰撞与矛盾中不管是为人,还是为学,吴良镛都受到梁思成和林徽因这对才子佳人的熏陶。1944年,他在重庆中央大学油印本校刊《建筑》上发表了题为《释“阙”》的文章,被梁思成看到,因激赏他的才华,让他到身边协助工作。1948年,在梁思成的推荐下,他前往芬兰籍建筑师沙里宁主

    晚晴 2014年6期2014-08-06

  • 第四届人居科学国际研讨会暨“匠人营国:吴良镛·清华大学人居科学研究展”开幕式
    暨“匠人营国:吴良镛·清华大学人居科学研究展”开幕式The 4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ciences of Human Settlements and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Exhibition of WU Liangyong & Sciences of Human Settlements2014年11月16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与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人居科学国

    世界建筑 2014年12期2014-04-06

  • 修养的警钟:92岁院士吴良镛站着讲VS学生趴着睡
    技最高奖获得主吴良镛院士走上人民大会堂报告台,用35分钟时间,站着讲完了以《志存高远 身体力行》为题的报告。然而放眼台下,就在吴老做报告的过程中,大批学生一片片“倒”下,趴在桌上睡去。当天,台下坐着的是首都多所高校近6000名新入学的研究生。这件事引起网友激烈讨论。次日吴良镛院士回应站着给学生讲座说:“站着讲可以精神一点,我还有力气站。”而对于学生睡倒,是否是因为讲座内容不接地气时,吴良镛院士说他还特别注意了这一点:“我还比较注意这个问题,因为我经历的年代

    意林·作文素材 2014年12期2014-01-21

  • 感动中国2012候选人物:为人民谋良居的两院院士吴良镛
    吴良镛,男,九十岁,建筑学家,两院院士,中国人居环境科学开创者,中国建筑学会顾问。自梁思成以来,中国传统建筑的现代化之路一直从事建筑教育工作,协助梁思成先生为新中国培养出大批建筑、规划、园林等方面人才。在建筑实践中,吴良镛从七十年代开始对北京旧城区整治进行研究,并提出的“有机更新”理论及建造“类四合院”住房体系构想,他主持参与多项重大工程项目,其中北京市菊儿胡同危旧房改建工程获1992年度的亚洲建筑师协会金奖和世界人民奖。最近二十年来,吴良镛一直在为找到一

    四川建筑 2013年2期2013-04-09

  • 为中国建筑求索
    4日,89岁的吴良镛从国家主席胡锦涛手中接过了“国家最高科技奖”。这位如今看起来已有些虚弱的老人,秉持“谋万家居”的人生宗旨和“匠人营国”的事业精神,把毕生心血投入中国大地的城乡规划建设中。“我毕生追求的,就是要让全社会有良好的与自然相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诗意般、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他以这样的情怀安身立命、辛勤工作、行事为人。匠人营国吴良镛手书的“匠人营国”,挂在清华建筑学院的墙壁上。他希望传递一种认识:建筑学不是简单的“就建筑论建筑”,而应是结合社

    河北城市研究 2012年1期2012-04-12

  • 吴良镛大师获奖喝彩
    ◎路春艳为吴良镛大师获奖喝彩◎路春艳胡锦涛向获得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家麟(右)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吴良镛(左)颁奖耄耋之年的规划界泰斗吴良镛得了我国最高科技奖。喜讯传来,我国规划界、建筑界、城市科学研究界、乃至整个科技界,一片喝彩。这也是我国最高科技奖颁布以来获最高奖的20人中唯一一位来自非自然科学界内的。建筑师、规划师、城市科学研究工作者,想来在不少科技人的眼中难以入“流”,学问也“软”。可我恰恰觉得,把大奖颁给建

    河北城市研究 2012年1期2012-03-28

  • 吴良镛:倾心谋造“万家居”
    文/王国平吴良镛:倾心谋造“万家居”文/王国平20 12年2月14日,吴良镛从国家主席胡锦涛手中接过了“国家最高科技奖”。这位90岁看起来有些虚弱的老人,却用他身躯里蕴藏的巨大能量,为中国建筑求索不止。毕生筑梦为民居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为使命,不说空话,只做实事,是吴良镛一生的坚持。数十年来,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建设道路。熟悉建筑界的人常说:“凡是到过北京的人,都曾亲身品读过吴良镛。”其实何止是北京?无论你是在上海、广州、深

    决策与信息 2012年6期2012-03-08

  • 吴良镛:毕生筑梦为民居
    都曾亲身品读过吴良镛。”其实何止是北京?无论你是在上海、广州、深圳这样生机勃勃的改革开放前沿大都市,还是流连于苏州、桂林、丽江等古典与现代气息交融、自然与人文色彩竞艳的新兴城市,你肯定都曾亲身品读过吴良镛吴良镛经常告诫学生:“建筑学的意义不仅在于要盖房子,更要避免盖低劣的房子,不要以为在一个地方盖一座大房子就可以扬名,如果盖得不好,那就是历史的罪人。”在吴良镛的心中,创造良好的、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能诗情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是他一生不变的梦想。北

    人民周刊 2012年4期2012-01-16

  • 人居环境的求索之路
    流,那或许就是吴良镛。他毅然接受了历史的发问,创造性地提出了“人居环境科学”。回应历史的发问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城乡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暴露。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全球首脑会议上,世界各国纷纷呼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人类住区”。环境和人类住区如何协调发展?如何规避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这是发展的难题,这是历史的发问。“人居环境科学”,就是一种答案。1993年吴良镛创造性地提出了“人居环境学”这一新的学术观念和学术系统。他认为,人类的建筑创造活动,不仅是

    科学中国人 2011年10期2011-11-04

  • 吴良镛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的城建之路
    文/婕 妤吴良镛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的城建之路文/婕 妤2010年6月9日,2010年度陈嘉庚科学奖颁奖仪式,已88岁高龄的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再次因“人居环境科学”而获技术科学奖。他是新中国建筑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之一,我国建筑与城市规划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也是一位活跃在国际舞台的世界著名建筑与城市理论家、教育家和活动家。他代表着“中国现代性的精神”——爱读书,爱思考,敢于思考,敢于有自己的思想;对专业、对事业有主人翁的意识和胆魄,不是一味的人云亦云、步人后尘;不是

    创新科技 2010年11期2010-09-07

  • 消息缩写例谈
    学建筑学院院士吴良镛因其在建筑与文化领域所作出的杰出贡献,成为本年度这一奖项的获得者。克劳斯亲王基金会奖是在荷兰享有极高声望的文化奖项,它的设立旨在奖励全球,特别是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在文化和发展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士和组织,由此鼓励全球的艺术家、思想家进行交流,并通过授予奖项、资助出版、促进宣传和资助艺术作品的制作等途径鼓励文化和发展领域的各种活动。克劳斯亲王基金会认为,吴良镛不仅了解到了传统建筑及现代建筑的价值,还帮助人们认识到了传统与现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06年23期2006-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