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
吴良镛,1922年出生,江苏南京人,我国著名建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在我国建筑领域、城乡规划领域和人居环境领域卓有建树,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他曾经担任国际建筑师协会副主席,提出的《北京宣言》被国际建筑师协会执行局确定为“国际建协《北京宪章》”,并在1999年第二十届国际建筑师大会上获得与会代表一致通过,成为国际建筑师协会仅有的一份宪章,与1933年《雅典宪章》、1977年《马丘比丘宪章》一起,构成建筑业百年来最重要的3个纲领性文件。
吴良镛在百年人生历程里获得荣誉无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吴良镛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其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证书的编号是“001”,这是党和人民对吴良镛政治品格的最高褒奖。
抗战时期,吴良镛曾在重庆生活、求学、工作,并由此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从南京到重庆
吴良镛生于江苏南京一个绸缎商人家庭。祖父吴有禄经营缎业,创下缎庄字号“吴德泰”,曾任当地绸缎业公会副会长,口碑颇好。祖父去世后,缎庄的生意就垮了,父亲后来去了上海帮别的缎号办事、管账,母亲在家拉扯着子女艰难度日。外祖父李耀南也经营缎号,传到儿子一辈时,因为经营不善也衰败了。
尽管日子拮据,但母亲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们读书,接受新式教育。吴良镛的三舅、三舅妈和当小学老师的姨娘也给予了帮助,加上哥哥吴良铸从金陵中学毕业后当了家庭教师以补贴家用,吴良镛和妹妹吴素娟的学业才不至于中辍。
1929年,年幼的吴良镛入读私塾,半年后在离家很近的荷花塘附近小学上学,初中就读于私立钟英中学。吴良镛曾回忆,五年级一次考试,同学问吴良镛能考多少分,吴良镛回答七八十分吧,结果出来后才五十分。年级主任恰好路过听到了吴良镛回答同学的话,就在课堂上狠狠批评了吴良镛一通:“吴良镛骄傲了,不是如他自己所说的七八十分,而是五十分!”这个教训十分深刻,让他认识到一辈子一定要兢兢业业,稍有放松就会出问题。
1935年,北平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游行,一二·九运动迅速波及全国,掀起抗日救国新高潮。部分学生南下南京请愿。南京的学生受其感染,高中学生去军校参军,初中学生则积极参加童子军露营操练。
作为初中生的吴良镛,在童子军露营操练中表现出不凡的设计天赋:他按照中国地图的外形设计了一个灶台,称之为“地图灶”,中间圆形放锅的地方寓意为“中原鼎沸”,东北方向排烟的烟火寓意为“东北烽火”。该设计在全校露营大会上很受赞赏。
1937年,吴良镛初中毕业,考上了镇江中学。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守军八一三淞沪抗战失利,上高中仅一个月左右的吴良镛,随着学校停课而不得不匆忙回到南京,随即跟着在金陵大学教书的吴良铸一起,随金陵大学内迁。而父母和妹妹则到南京南郊躲避战祸,后到安徽蚌埠。一家人战乱中就此各奔东西。
吴良镛等坐船到了武汉,最终于1938年元旦抵达重庆(金陵大学校本部迁成都华西坝,理学院迁重庆)。逃难武汉路途中,吴良镛丢失了行李,只能跟吴良铸同盖一床被子。1938年4月吴良铸去了成都,吴良镛在合川(今重庆市合川区)上高中时得到老师好心帮助,才有了新被子。
合川让人迷恋
1938年,江苏省政府组织战区流亡到重庆的老师和学生登记,在合川筹办国立二中。吴良镛从重庆城区来到六七十公里外的合川,从高一下期开始学起,在这里读了两年半高中。
学校师生都是从江苏流亡到合川的,校歌开头便是“我们离开了三千里外的家乡,弦歌起舞在嘉陵江畔”,一开口便会引发学生的乡愁乡思。国破家亡,背井离乡,青春少年的心里,爱国主义、反抗侵略者的精神在生根,在发芽,在萌动,在生长。
战时的合川,条件异常艰苦。学生们一桌四菜变两菜;老师们生活清苦,不得不奔波于多所学校兼课。让吴良镛许多年后还神伤不已的是,每年班上都有朝夕相处的同学患肺病、营养不良,因无条件医治而死亡。
有一次,吴良镛得了疟疾,校医专门派人去自己私人診所拿了葡萄糖针给他注射,又让食堂师傅给他买猪肝滋补身体。困苦中遇温情,吴良镛对学校老师的关怀始终铭记在心。
尽管生活艰难,合川的两年半高中生活,还是给吴良镛留下了难忘的美好印象。
在吴良镛的记忆里,合川是个让人迷恋的地方。城里的两座宝塔,春天时城外遍地的柠檬色油菜花,登上钓鱼城远看江流平野,戏剧家洪深带团演出方言剧《包得行》,学生社团排演的《三江好》《放下你的鞭子》……在抗战烽烟弥漫之时,还能在合川安静地读完高中,吴良镛感到非常难得。
1940年7月27日,高中毕业的吴良镛参加完最后一科大学入学科目考试,就累了躺下睡着了。谁知一会儿警报响起,日机来袭,吴良镛和同学们赶紧往蟠龙山下的防空洞躲避。一两小时后警报解除,出了防空洞,只见合川县城漫天大火,近半个城市都在燃烧,学校的国文教员戴劲沉和儿子被炸死,两个学生身亡,大火到夜里也难以扑灭,惨状难言。
合川被炸,众多建筑物毁于战火,人民惨遭横祸,吴良镛痛心不已。恢复、重建人民的家园,成为他的愿望。在他心里,自此埋下了学建筑的种子。
校园名家云集
1937年11月,中央大学西迁重庆沙坪坝(医学院迁往成都),借出重庆大学松林坡一带建造校舍开学。此后,中央大学又在柏溪建了供一年级新生使用的分校。
1940年,18岁的吴良镛考上了中央大学,来到柏溪分校读大一。吴良镛提前来到在分校图书馆做馆员的亲友家,在还没开校的图书馆浏览群书。
重庆作为战时首都,大量社会活动家、文化名人、教育大家等会聚于此。对于在重庆读书的大学生而言,遇见名流大家是寻常事。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是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和命名者;郭沫若来校讲他刚写的《屈原》;通俗小说家张恨水、商务印书馆总编辑王云五也到校演讲;朱自清的演讲,学生们追逐去看他的“背影”等等。吴良镛还听过顾颉刚的课;观赏文史学家、书法家胡小石清晨挥毫,听他讲书法史、书法要义;听过董作宾讲他的甲骨文研究,唐圭璋讲词学,吴梅弟子孙为霆讲曲选;看过傅抱石的两次画展,也看过吴作人评论学生作业时即兴的画作勾勒;随美术老师、著名水彩画家李剑晨去学校对岸的磐溪探访徐悲鸿的美术研究院,欣赏到齐白石的名作;看过艺术专科学校在磐溪举行的张大千敦煌归来的画展,后来还看过李可染的第一次画展。
艺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吴良镛的人生。
吴良镛对大学生活中记忆深刻的一件事是泡茶馆。从沙坪坝到嘉陵江中渡口的坡上,差不多算是中央大学的“生活服务中心”,这里的茶馆成为没什么去处的老师和学生们唯一的公共空间,“茶馆文化”随之流行开来,文史哲,天南地北,都是大家感兴趣的话题。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常在茶馆讨论问题。学校老师杨廷宝是著名建筑师,偶尔也来茶馆一坐,买红薯佐餐。没有家眷的老师课余时间无处可去,便来茶馆休息,直到晚上才回去睡觉。
进入大一的吴良镛,在美术老师的栽培下,对水彩画非常感兴趣,进步很快。到了大三,他的水彩画作品《山边小村》还入选在重庆举办的全国美展,后被邀请到新疆展出。1942年,吴良镛用画笔画下了他对柏溪的印象,题为《柏溪乡间》。
1941年,吴良镛转入松林坡本部读大二。
同学共办《建筑》
中央大学大一时不分科,后来分专业时,吴良镛毅然选择了建筑系。
1940年,原来的系主任被学潮“请走”,著名建筑学家鲍鼎出任中央大学建筑系主任。鲍鼎留住教设计课的谭垣教授,请来杨廷宝,留下刚回国任教的徐中,将刘敦桢从中国营造学社请回中央大学,请来李剑晨等,建筑系教师阵容大变,面貌一新。建筑系的学习要求很严格,设计课请杨廷宝、哈雄文、陆谦受、黄家骅、汪定曾等一起评图,各位建筑家为自己学生取得好名次争得不亦乐乎。
到了大三时期,吴良镛自感专业学习“开了窍”,豁然开朗,加强了课外阅读。此时,抗日战争进入最为艰苦阶段,沿海一带被日军封锁,内地与外界的交流仅靠飞越喜马拉雅山的“驼峰航线”来维系。吴良镛他们对国外建筑界的最新动态也只能通过该航线运来的微缩胶卷来了解。吴良镛看到此时第二次世界大战正酣,西方已经在论述和研究战后城市改建、住宅建设了,这给他很大触动。
鲍鼎对吴良镛学术思想的影响深远。鲍鼎教《中西方建筑史》《城市规划》课程,晚年吴良镛还记得鲍鼎为他们上《城市规划》第一课时,就讲了“广义的住”与“狭义的住”,这对吴良镛此后的学术人生可谓打下了第一个基础,吴良镛几十年后创建和倡导的人居环境学,可以从这里找到渊源。
吴良镛著作等身、论文无数。他的第一篇学术性研究文章,就发表于当时重庆唯一的建筑类学术期刊《建筑》上。
《建筑》是吴良镛班上的同学们集资创办的一份手写油印刊物,杨廷宝还捐过100元。这个刊物来之不易,鲍鼎曾感慨地说:“中央大学建筑工程系三二级同学于学校功课与私人经济双重压迫之下,筹备《建筑》月刊为时甚暂,而第一期的《建筑》竟能发刊,这是特别值得庆幸的。”
从1943年创办到1944年3月停刊,《建筑》一共出版了6期,共发表译文和论著32篇,作者共计15人。鲍鼎除为之作序《我对<建筑>的希望》外,还提供一篇文章《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发表,以表示对《建筑》的支持;刘敦桢发表3篇,毕业留校任教的戴念慈发表1篇,徐中、汪坦(汪坦比吴良镛高3个年级,毕业后去贵阳华盖事务所工作,再回中央大学任助教)各发表1篇。其余均为吴良镛班上同学的文章,其中,吴良镛发表4篇,是发表最多的;刘应昌发表4篇,但都是译文,其中一篇是由同学萧宗谊补译完成。
吴良镛在《建筑》发表的4篇论文题目分别是《我国建筑装饰文样与图腾主义》(第1期)、《建筑式样汎(同“泛”)论》(第2期)、《可塑体》(第4期)、《释“阙”》(第6期),古今中外、中国传统建筑与现代科技均有涉猎,表现出宽广的视野、全面的综合素养和出类拔萃的学术研究能力。
吴良镛的论文中,《释“阙”》引起了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的关注,这为他毕业后的职业取向起到了十分關键的作用。
书生投笔从戎
1944年3月出版的《建筑》第6期最后一页,刊登了一篇题为《别矣!读者诸君!!》的文章。文中说:“这是《建筑》最后一次的和诸君见面!请原谅我们这样的申明,因为我们决定停办它了! ”为什么停办呢?这是因为该班即将毕业,“现在大多数人都已应征去了”,只留有3人在上课。
原来,国民政府明令,凡是大学四年级的男同学,第一学期修业期满,并经考试及格、体检合格者,一律参加译员工作,服务二年后即作毕业。中央大学建筑系大四学生中应征译员的一共14人,其中程应铨自愿赴印度,其余的同学3月15日去译训班接受训练。
当时日本从缅甸攻入中国,滇缅公路中断,日军占领了怒江以西的滇西一带,美国派史迪威来华,国民政府组编整训第二批远征军,拟与第一批撤到印度的远征军一起,从内外两个方向打通滇缅公路交通。由此,国民政府下令,在内地大学应届毕业生中大量征调译员入伍做翻译工作。吴良镛属于应征之列。
吴良镛在重庆跟同学们接受短期训练后,被派到昆明黑林铺美战地步兵训练营接受步兵武器训练,然后被分配到滇西远征军第2军美军顾问团,最后克服重重困难,去了前线战地服务中心中国远征军第2军的美军顾问团联络组,被分派到第2军第9师第8团。一介书生因为国家需要,一年多时间里在热带雨林里穿梭,骑马打仗,从军杀敌。
1945年1月19日,远征军在畹町会师,吴良镛亲历了会师这一刻。在此后的休整训练中,吴良镛不改书生本色,坚持读书作画。其间,吴良镛跟美军军官表示,这里战事结束了,自己想回去读书,以后从事城市规划。美军军官表示支持,并为吴良镛打了报告。四五月间,吴良镛搭乘从缅甸回来运送物资的汽车,辗转于滇黔渝的山间马路,赶回阔别一年多的中央大学。
投笔从戎,既锻炼了吴良镛的体魄,更磨炼了他的意志,加深了他爱祖国爱人民的感情。他曾偷闲赋诗征战生活:“采得山花三两枝,破瓶清供吐幽姿。萧闲意态真无我,戎马倥偬读宋诗。”他的画笔也没闲着,他将真挚情感倾注进了多幅描绘滇西山水秀色和黔地田园风光的水彩画中。
梁思成点将
吴良镛回到重庆想继续读书,不料情况发生了变化。他赶紧想办法找工作,经徐中推荐,被国民政府卫生署的中央卫生实验院录用。就在此时,中央大学助教卢绳找到吴良镛,说梁思成希望吴良镛去见他。
这是1945年5月,抗战露出胜利和希望的曙光。此前,梁思成从迁居宜宾李庄的中国营造学社,来到重庆两路口就任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副主任。梁思成看到由吴良镛在奔赴战场之前所写,刊印在《建筑》最后一期上的论文《释“阙”》后,看中了吴良镛的才干。
吴良镛去见了梁思成,这是改变他人生轨迹和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时刻。吴良镛被留下来,帮助梁思成完善《图像中国建筑史》,这是梁思成专门为外国人了解中国建筑所著。为配合对日反攻,使盟军在反攻中轰炸敌占区时保护重要文物古迹,梁思成受命来重庆赴任,他亲自主持编写了中英两种文字并列的《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文物目录》。这份目录如今收录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梁思成文集》第4卷。吴良镛也参与了这项工作。林徽因后来告诉吴良镛,这份建议一式三份,分别交给了国民政府、周恩来和美国人。
吴良镛在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工作时间仅有数月,但他感觉收获很多。70年后,吴良镛在2016年出版的《良镛求索》中,一方面被梁思成为国家忘我工作的精神所感动:“梁思成身体非常差,人很瘦,弱不禁风。那时候他年纪并不太大,不到五十岁,但得了脊椎骨硬化症,胸部配了一个钢架。钢片外面用纱布裹起来,纱布间流露着锈色。他画图的时候肩膀不能动,把下巴放在一个长颈的花瓶上,似乎为了减轻颈部的负担。”“那时候他还在拔牙,需要拔掉全部牙齿。当时医疗条件不好,再加上他身体很虚弱,每拔掉几颗牙就要睡一两天,睡觉的时候钢架就架在旁边的椅子上。”這样的情形,吴良镛看了很心酸。梁思成尽管身体很差,却一直坚持工作,吴良镛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另一方面,梁思成的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让吴良镛无比信服,收获匪浅:“在梁先生身边让我大开眼界,增长见识,得到多种启示,似乎恍然领会到学术研究是怎么回事。”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重庆举行了盛大游行。第二天,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完成历史使命,吴良镛回到了位于歌乐山的中央卫生实验院。
10月,正在工作的吴良镛接到梁思成的一封信,邀请他去两路口聚兴村一趟。在这里,他见到了梁思成、林徽因夫妇。
原来,1945年3月,梁思成曾经给母校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写了一封信。梁思成认为,抗战即将胜利,战后重建工作必将兴起,任务艰巨,但国家“计划全无,人才尤为缺少”,“母校有立即添设建筑系之必要”。梁思成还详细谋划了筹办建筑系的具体办法,“建议母校于最近之可能期间,筹设建筑学系”,“一俟战事结束,即宜酌量情形,成立建筑学院,逐渐分添建筑工程、都市计划、庭院计划、户内装饰等系”。
梁思成把梅校长批准他在清华大学新办建筑系的消息告诉了吴良镛。梁思成说,当时的建筑教育太保守,他想办一个具有现代新思想的建筑系,以适应二战后的学术发展新思维,他希望吴良镛跟他去清华大学当助教。吴良镛喜出望外,不假思索就答应了。
仅此一晤,吴良镛在清华大学70余年的教学生涯就此拉开了序幕。
1946年初,吴良镛收到清华大学前工学院院长施家炀寄来的梅贻琦校长签发的聘书。后来,随着该院搬回南京,吴良镛也就此离开了生活、学习、工作了8年的重庆,回到南京。
在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年华里,吴良镛与重庆相遇。重庆,成为百岁院士、建筑大师吴良镛的精神品格、价值追求、学术素养形成的地方,也是他传奇人生真正开始起步的地方。
作者单位:建筑杂志社有限公司
编辑/吴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