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地悲剧

  • 整体性数字治理:西安市Y区治理政策建构与机制的研究
    多源流理论;公地悲剧一、问题的提出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新信息技术在社会治理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党中央和国务院在 “十三五”规划期间大力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十四五”规划更是将 “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設数字中国”作为独立篇章,强调 “提高数字化政府建设水平”,提升政府治理的科学性和服务效率。[1]从广州的 “一窗式”集成服务改革,到湖南省的 “诸事达”,全国多地纷纷进行了数字化治理转型的探索。地方政府治理的数字化转型不仅显著提升了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还引发

    国际公关 2024年8期2024-06-10

  • 全球治理中气候环境资源面临的“公地悲剧” ——基于国际法视角的对策分析
    资源面临的“公地悲剧”现状分析随着生产力发展的不断进步,人类对大自然的征服也加快了脚步。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开始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自然挑战和生存威胁,尤其需要我们引起重视的是当前全球公域资源所面临的“公地悲剧”。(一)全球气候环境资源的特点“公地悲剧”这一概念最早是由20世纪60年代英国学者哈定在经济学、社会学领域中所提出的(1)公地悲剧(Tragedy of the commons),也译为公共资源的悲剧、哈定悲剧、公共的悲剧、共同悲剧等。1968年,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1期2024-05-10

  • 日本排污入海导致的全球治理危机
    【关键词】“公地悲剧” “理性罪恶” “排污入海” “结构性暴力”【中图分类号】D831.3 【文献标识码】A日本“排污入海”是一场典型的“公地悲剧”2023年8月24日,日本政府无视国内民众的广泛质疑与国际舆论的强烈反对,强行启动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染水排海计划。第一轮排海计划于2023年9月11日完成,共计7788吨核污染水排入大海。当地时间10月5日上午,日本东京电力公司(以下简称东电公司)启动了第二轮排海计划,至10月23日结束,共计7810吨核

    人民论坛 2023年20期2023-11-11

  • 公地悲剧”视域下海洋资源及传统区域品牌问题分析
    51)1 “公地悲剧”介绍公地是一项资源或财产,具有许多拥有者且都有使用权,但无权干涉其他人使用[1]。“公地悲剧”典型案例包括森林过度砍伐、渔业资源过度捕捞及空气严重污染。“公地悲剧”中“悲剧”的产生所有使用者都清楚,资源由于过度使用而最终枯竭,但所有人都无法遏制悲剧的发生,导致了公共物品因产权难以界定而被竞争性过度使用或侵占[2]。因此,提高公共资源管理能力和效能的关键是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或有效治理模式加强公共资源管理,避免“公地悲剧”的负效应。对“公地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2期2023-09-12

  • 警惕舆论场上的“公地悲剧
    江宁從前段时间一系列广受关注的网络热点事件,人们越来越真切地感受到,“一张图、一段视频经由全媒体几个小时就能形成爆发式传播,对舆论场造成很大影响”。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火星”,就可能迅速引发舆论热点,掀起舆论风暴,形成舆论危机。具备必需的舆论工作能力,正在成为影响社会治理水平的时代刚需。毋需讳言,轻视、忽视舆论工作的观念,在一些地方和部门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舆论工作往往被认为很“虚”,而且常常被错误地认为是舆论工作主管部门应该独自种好的“责任田”。只有在本地区

    领导文萃 2022年23期2022-12-14

  • 南海渔业如何避免“公地悲剧
    甚至枯竭的“公地悲剧”的唯一选择。在这方面,南海也不例外。有鉴于此,中国与东盟国家应登高望远、从长计议、以合作为导向,努力尝试以渔业治理作为南海海上务实合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首先这就需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今年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开放签署40周年和《南海各方行为宣言》诞生20周年。中国与东盟国家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依据《公约》第一百二十三条半闭海沿岸国的合作义务、《宣言》关于海洋环保和海洋科研领域的合作共识以及中方亲于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倡议,从推动

    环球时报 2022-09-162022-09-16

  • 警惕舆论场上的“公地悲剧
    舆论场上的“公地悲剧”。1968年,美国学者哈丁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公地的悲剧》的文章。在文章中,哈丁设置了这样一个场景:一群牧民一同在一块公共草场放牧。一个牧民想多养一只羊增加个人收益,虽然他明知增加羊的数目,将使草场的质量下降,但是草场退化的代价是由大家负担的。每一位牧民都如此思考时,“公地悲剧”就上演了——草场持续退化,直至无法养羊,最终导致所有牧民破产。一系列涉公权力和领导干部的舆论事件,从不同侧面,消耗和吞噬着公信力资源,蚕食和腐蚀着

    环球人物 2022年12期2022-06-22

  • 乡村旅游地发展中“公地悲剧”形成与治理研究* ——以五彩田园为例
    究问题的提出公地悲剧(tragedy of the commons)[1]最早由Garrett Hardin 在1968 年提出,他认为个人在利用公共资源时都存在私心,并做了一个模型假设:一个对外开放的公共牧场,每个牧民的收益直接由放牧数量的多少来决定,在缺乏约束条件下,牧民为了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明知道增加放牧数量会造成公地破坏,但仍不断地增加放牧数量,久而久之,牧场不断退化,最终导致废弃。从这个模型可以看出造成公地悲剧有两大要件,一是人的私心驱动,二

    广西民族研究 2022年6期2022-04-28

  • 乡村旅游地“公地悲剧”有效治理的路径与机制研究 ——以河南省重渡沟村为例
    负外部性,“公地悲剧”由此发生。“公地悲剧”的概念由Hardin 于1968 年提出[1-6]。在中国的研究语境下,乡村旅游地因土地、资源等方面的特殊产权属性,完全符合Hardin 描述的公共资源特征,所以“公地悲剧”的产生较为普遍,集中表现为公共资源无度利用、公共秩序混乱、公共福利短缺等问题[7-13]。随着乡村旅游地的发展演化,“公地悲剧”并非一成不变,在不同阶段的具体表现及其背后原因不尽相同。马道明等[14-16]认为,产权界定不清导致各利益相关者之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22年4期2022-04-02

  • 公共事物治理的集体行动研究评述与展望
    全峰摘要 “公地悲剧”是人口和资源环境管理面临的经典问题。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围绕治理“公地悲剧”的学术探讨中,诞生了公共事物(Commons)治理的新兴学科方向。开展有效的集体行动是解决“公地悲剧”问题的关键,集体行动理论由此成为公共事物治理知识体系的精华。文章评述了公共事物治理中的集体行动理论进展,通过对集体行动的概念、经典理论框架、具体影响因素及机制的系统梳理,为人口和资源环境管理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文章还分析了公共事物治理研究在我国的现状和前景,认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21年4期2021-07-13

  • 我国森林“公地悲剧”解决途径探究 ——基于产权和市场化的视角
    )所面对的“公地悲剧”问题。但仅仅简单地将林权明晰化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同于其他自然系统,森林系统本身所具有的间接价值难以很好地转化为易度量的市场价值,森林占有者难以充分获得森林资源为其提供的报酬。间接价值的模糊性使得森林占有者的关注点集中于采伐林木、发展旅游、广泛狩猎等带来的直接经济价值,而忽略了森林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和社会文化效应,对森林的过度开发成为直接后果,“公地悲剧”将再次重演。本文通过对森林公地悲剧产生原因的讨论,结合对我国林权改革进程的梳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1期2021-04-07

  • 集体行动的困境与管理
    逻辑;困境;公地悲剧一、集体行动理论“經济学之父”亚当斯密提出倡导市场的自由发展,因为每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时,都会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社会生产者的行为能带来社会福利的最大化。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人们并不总是受惠于“看不见的手”,市场同样也会失灵。这就必须加入政府力量引导,缓解市场失效时的后果。此处出现一个悖论,假设每个行为人的思维都是理性的,为什么多个理性行为人相加却会导致集体的非理性?奥尔森在其所著《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中给予解答:“除非一个集团中人

    现代营销·理论 2021年2期2021-03-15

  • 轨道交通的类“公地悲剧”现象及衍生特性
    过度使用的“公地悲剧”现象,现在学界已达成共识,并积极研究有效对策防止该现象发生.属于准公共产品的轨道交通是否存在类似的“公地悲剧”现象?轨道交通的类“公地悲剧”现象是指乘客通过对服务质量给予较低评价,谋求更高质量的服务[3].服务质量评价通常借助乘客满意度进行,满意度可以侦测需求满足程度,发现服务不足,从而提出服务质量改善策略.改善服务质量,满足真实需求,实现服务质量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一致,是城市轨道交通研究的重要课题[4].为确定乘客对轨道交通服务质量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20年5期2020-10-19

  • 浅析共享单车领域中“公地悲剧”的成因
    学理上称为“公地悲剧”。“公地悲剧”最早是由哈定提出的,哈定(Garrit Hadin)1968 年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即公共资源悲剧。 公地作为一项资源或财产有许多拥有者,他们中的每一个都有使用权,但没有权利阻止其他人使用,从而造成资源过度使用和枯竭。 之所以叫悲剧,是因为每个当事人都知道资源将由于过度使用而枯竭,但对现状都感到无能为力,反而过度抢占加剧事态的恶化。二、 共享

    市场周刊 2020年4期2020-05-02

  • 公地悲剧”理论视角下的全球海洋环境治理
    释力的当属“公地悲剧”及其衍生理论。而解决“公地悲剧”的方法论——自主治理模式、产权化模式及政府模式等都在现行全球海洋环境治理的进程中有所体现、有所运用,例如北极理事会、个体可转让捕捞配额制度、国际海底管理局等。从经济学视角尤其是“公地悲剧”理论模型出发,抽象化地分析审视目前的全球海洋环境治理模式,既能有效总结经验,亦可对未来的制度完善有所助力。关键词:海洋环境治理;公地悲剧;自主治理;产权化;政府模式中图分类号:D993.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

    中国海商法研究 2020年4期2020-01-04

  • 公地悲剧”视角下高淳老街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或无序利用的公地悲剧现象,导致高淳老街的旅游发展走进瓶颈,出现了环境卫生状况不佳、公共秩序混乱、旅游商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公地悲剧”的出现阻碍了高淳老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只有站在“公地悲剧”视角,剖析出现的不同形式的“公地悲剧”的现象,才能探索出适应高淳老街旅游发展的新路径。1 “公地悲剧”的概念“公地悲剧”的概念于1968年由美国学者哈丁提出,哈丁假定一群牧民和一块公共草场共同构成一个场景,一个牧民每多养一只羊,自己的收益也会多增加一分。在利益的驱使下

    中国名城 2019年4期2019-12-12

  • 乡村旅游“公地悲剧”问题的探讨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
    使用,导致“公地悲剧”问题的产生。二、研究综述目前,针对乡村旅游“公地悲剧”这一问题的研究较少,研究内容主要是探究“公地悲剧”发展阶段的演变及其产生的原因为主。孟凯等人在研究云台山乡村旅游“公地悲剧”的演变过程中,发现“公地悲剧”是在旅游地生命周期规律的作用下呈现周期性变化的,并针对不同演化阶段的“公地悲剧”现象,提出了转换主导力量和改变制度安排等治理模式;池静具体分析了杭州梅家坞、龙坞茶村和山沟沟景区“公地悲剧”的演变阶段,总结出了地方政府主导型、外来投

    市场周刊 2019年8期2019-12-10

  • 桂林龙脊梯田地区遗产旅游地的“公地悲剧”分析及治理
    过程中出现“公地悲剧”现象。本文以龙胜龙脊梯田地区为例,从“公地悲剧”的角度出发,分析当地的遗产旅游资源在开发过程中所出现的“公地悲剧”,进而思考如何进行治理。关键词:遗产旅游地;龙脊梯田地区;“公地悲剧”分析;治理中图分类号:TU984.1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19)07-0137-02一、 遗产旅游地和“公地悲剧”的基本概况(一)遗产旅游地的概念和特征遗产旅游地是以遗产资源作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目的地,当前,遗产资源主要包括

    市场周刊 2019年7期2019-09-12

  • 善治视角下的农村环境治理
    条件。试以“公地悲剧”博弈理论模型揭示农村环境治理失灵的内在机理,揭示农村环境治理过程中出现的政府、企业和村民各自为政、相互博弈的现实困境。因此,只有政府发挥好“元治理”角色,转变发展理念,加大监管力度;企业调整产业结构,重拾社会责任;村民提高环保意识,积极履行义务,才能促进治理现代化,达到善治目的,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关键词]农村环境;公地悲剧;善治;博弈[中图分类号]X321[文献标识码]A环境问题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长期以来我国以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9期2019-08-06

  • 城市共享单车治理问题的多理论视角解析
    章作者尝试从公地悲剧、耗散结构、双边共享的视角来剖析共享单车的特征,从多个理论角度对深层治理问题进行了发掘与解析,并总结出相应的对策。在此基础上,构建“政府-运营商-用户”协同治理框架,提出了共享单车协同治理的路径:政府规制创新是前提、促进企业自我规制是关键、用户秉持共享理念是基础。关键词 共享单车;公地悲剧;耗散结构;协同治理[中图分类号]D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3-0461(2019)07-0068-05一、引  言作为“移动互联网+

    当代经济管理 2019年7期2019-07-30

  • 章莹颖案背后的“公地悲剧
    学上所称的“公地悲剧”。“公地悲剧”是说一块地没有明确的产权,因此人们过度使用,不加维护,使得这块地的价值不断耗散。以章莹颖案来说,是章莹颖的生命权受到侵害,然而,最后却是由陪审团来决定凶手的命运。也就是说,章莹颖的个人公道,经由美国刑事诉讼程序,变成陪审团的12名成员的“公地”。对于陪审团成员来说,他们并没有章家人痛失亲人的痛苦,更重要的是,他们并不用为判决失当而承担责任。如果是法官判案,哪怕他没有受贿情节,但如果出现失误,他会被追责,或者即便不被追责,

    南方周末 2019-07-252019-07-25

  • 我国城市垃圾治理对策研究—基于“公地悲剧”理论分析
    丁所述沦为“公地悲剧”[1]。哈丁提出反“公地悲剧”主要在于政府和市场两种解决办法。本文在“公地悲剧”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首次研究了我国城市垃圾的治理,结合我国国情,通过“公地悲剧”理论“公共产品外部性”理论分析了我国城市垃圾的治理现状,产生了一些城市垃圾治理对策,希望对政策制定及城市垃圾治理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一、理论实证(一)公地悲剧理论“公地悲剧”最早是由贾瑞特·哈丁于1968年提出,一封建主将部分土地无偿供给于牧民,土地本质产权的不明晰,使得牧民过度

    消费导刊 2019年39期2019-07-12

  • 公共经济学视角下警察服务职能定位探究
    因被滥用出现公地悲剧现象,为解决这个问题,从公共经济学视角出发,用公共产品理论进行分析解释,并从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两大层面,给出了运用道德舆论压力、调动市场和非营利组织力量、法律保障、公共管制等建议。关键词 公共产品 公地悲剧 警察 服务职能中图分类号:D631                                   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s.2019.04.068Abstract With the de

    科教导刊 2019年10期2019-06-03

  • 公地悲剧”与“反公地悲剧”的比较研究*
    内容提要 “公地悲剧”与“反公地悲剧”在产权结构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公地悲剧是一种由于排他性产权缺失或太弱造成竞用性资源被过度使用的悲剧;而反公地悲剧则是指资源或产权过度分割以致破碎化,导致资源排他性过强,进而造成资源使用不足的悲剧,它在产权结构上与公地悲剧存在明显区别。虽然在数理模型上可以推导出公地悲剧与反公地悲剧对称的结论,但是该结论在实验经济学领域存在较大争议——在两种不同博弈情境下,被试者具有不同、甚至相反的社会心理学反应,结果导致反公地悲剧造成的

    浙江社会科学 2019年3期2019-03-18

  • 高校图书馆座位资源的规划与管理
    资源管理;“公地悲剧”1 座位资源逐渐成为高校图书馆的关键性资源笔者利用在新加坡培训的机会,先后走访了新加坡4所高校图书馆,通过随机访谈、座谈及查阅年度报告等方式,发现新加坡高校图书馆有四个发展趋势:一是传统印刷型文献的借阅量显著下降,文献信息资源电子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新加坡国立大学图书馆在2012—2016学年的图书借阅量从75万册次下降至48万册次,降幅达36%;南洋理工大学图书馆2016年电子文献资源的购置费占购置总经费的86%[1],文献资源建设“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8年9期2018-12-03

  • 乡村旅游地发展过程中“公地悲剧”的演化与治理
    属性决定了“公地悲剧”产生的必然性,然而在旅游地生命周期规律的作用下,“公地悲剧”的演化特征和对其在不同演化阶段治理的有效性并未深入探讨。文章以河南省岸上村为例,通过观察、访谈等定性研究方法,认为“公地悲剧”的表现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乡村旅游地的发展演化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特征,其在不同阶段的产生原因和具体表现都有所差异,这是在旅游地生命周期规律的作用下而呈现出的演化特征。文章还同时指出,在乡村旅游地的发展过程中,一种固定的治理模式和制度安排是难以持续有效

    旅游学刊 2018年8期2018-10-23

  • 公地悲剧”与“牛山之秃”
    :在哈丁的“公地悲剧”与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视域中,如何摆脱搭便车的困境,促使每个行为主体的行动都沿着保护环境的轨道发展,这是环境治理必须直面的问题。“牛山之秃”是两千多年前中国版本的“公地悲剧”,先秦儒家从“牛山之秃”的经验教训,总结出一条普遍性的哲学道理:保持生命系统生生不息的状态关键在于“养”。那么如何使社会成员的行动引导到“养”的轨道上?从集体行动理论的视角看,先秦儒家的生态理论与实践是以儒教信仰和生态仁学为生态集体行动的价值观基础,以“时”的道德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2期2018-09-14

  • 绿色交通发展的困境及出路
    绿色交通 公地悲剧 “路权”作者简介:赖蓉琪,河北地质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资源与保护法学。中图分类号:D92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6.0712016年冬日,PM2.5的指数不断地攀升爆表,雾霾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用语频次最高的词语之一。自2016年年底,在公路交通上河北省开展了史上最严厉的限行措施,倡导公交先行用以降低PM2.5的指数,2017年冬季初显成效,然而2018年

    法制与社会 2018年16期2018-07-04

  • 遏制“公地悲剧”与重建小城镇问题与对策
    出现典型的“公地悲剧”现象从个体散居到多户群居、聚居,生活、生产方式发生了改变,但生活、生产习惯和认识并未改变,居民个体还采用个体思维、个体方式做事,必然造成公地悲剧。(一)何为公地悲剧对于公共权利(义务),不恰当的公共产权安排,可能导致悲剧。哈丁在《公地的悲剧》中设置了这样一个场景:一群牧民一同在一块公共草场放牧。每一个牧民都想多养一只羊增加个人收益,虽然他明知草场上羊的数量已经太多了,再增加羊的数目,将使草场的质量下降。牧民将如何取舍?如果每人都从自己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3期2018-07-04

  • 宿舍不文明行为的原因及治理对策研究从经济学角度分析
    用经济学的“公地悲剧”理论、收益.成本理论、产权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来解释学校宿舍内某些不文明行为出现的原因,并通过把公共物品变为“私人物品”、完善信息对称、实行奖惩制度等方法减少宿舍不文明行为的发生。【关键词】宿舍不文明行为 “公地悲剧”理论 产权理论 激励理论学校宿舍内常常会出现一些不文明行为,尤其是在宿舍公共场所里,最近,我们宿舍楼内某一楼层的公共厕所外贴了一张纸,内容主要是因为某些同学乱扔垃圾,导致厕所被堵,因此短时间内将禁止使用公共厕所。类似这种

    商情 2018年19期2018-06-11

  • 从博弈论角度看“公地悲剧
    使用,即为“公地悲剧”。这一分析忽视了参与人在制定相关策略时的相互制约机制,同时传统的西方经济学以“经济人”为前提,然而在現实中并不是每个人都是理性“经济人”,利他主义、社会意识、公正追求的品质和观念也是广泛存在的。构建一个由A、B两个代表性家庭组成的博弈模型,引进重复博弈和以牙还牙策略,从而得出传统的“公地悲剧”并不是必然结果的结论。关键词 “公地悲剧”;内生制约机制;行为经济学前言“公地悲剧”是指一项资源或财产有许多拥有者,他们中的每一个都有使用权(非

    财税月刊 2018年4期2018-05-26

  • 共享单车商业模式的经济学分析
    。本文利用“公地悲剧”和“外部性”经济理论对共享单车的商业模式进行研究,认为共享单车本质上属于分时租赁模式,但收入主要来源于用户押金和预付金孳息、风险投资溢价、租赁费,且在行业逐步规范的大背景下,共享单车的目前的商业模式正变得越来越不可持续。未来共享单车的商业模式必将做出改变,从而克服“公地悲剧”和“负外部性”问题,建立在主要收取租赁费的良性发展轨道上。【关键词】共享单车 分时租赁 公地悲剧 外部性伴随移动互联技术的突飞猛进,以摩拜单车、OFO小黄车等为代

    时代金融 2018年9期2018-04-28

  • 品牌“公地悲剧”如何不再上演?
    的说法——“公地悲剧”,培养地域公共品牌需要好多年,花费大量心血,但出名之后却是谁都可以借用,就像公地上放羊一样。所以,当地政府深知这种危害,打假自然不遗余力。然而,仅靠打假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农产品地域公共品牌最好的维护,还是要回到符合市场经济逻辑的轨道上来——依托地域公共品牌,培养能代表这个品牌的核心企业及其商业品牌。在这方面,最典型的就是新西兰的奇异果,统一整合为“佳沛”品牌,由商业化组织去运营。国内的金华火腿、涪陵榨菜、普洱茶等近年也相继走上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8年6期2018-03-06

  • 警惕公信力陷入“公地悲剧”(环球圆桌)
    发了人们对“公地悲剧”的思考。当一项资源或财产属于许多拥有者时,他们中的每一个都有使用权,但是大家都想着在有利于自己的方向使用,而不去主动维护这块公地,久而久之就造成资源过度消耗,最终因管理不善、补给不足而走向枯竭。谁都对公地负有责任,但最终却谁都没有为公地沦陷承担责任,这就是公地悲剧。公信力是无形的,但它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却是实实在在的。公信力损耗的过程,必然伴随执政成本的增加和执政基础的削弱。公信力也像一块公地,大家都能感觉它在损耗,却说不清在什么地方损

    环球时报 2018-02-082018-02-08

  • 共享单车市场“公地悲剧”分析
    享单车市场的公地悲剧,共享单车成为了城市的负担。关键词:共享单车;公共资源;公地悲剧中图分类号:F04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8)07-0095-02一、 背景介绍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较快,城市人口不断攀升,但交通阻塞和环境污染状况也越来越严重,这与人们要求的生活方式的便捷化和生态化背道而驰,因此发展公共交通,解决城市交通问题迫在眉睫。在此状况下,互联网和共享经济的发展共同催生出新的出行方式——共享单

    市场周刊 2018年7期2018-01-23

  • 农民工人力资本养成中的“公地悲剧”探析⋆
    牧民破产,“公地悲剧”就上演了。这种现象如今在农民工身上也上演了,农民工作为一块“公地”资源,其投资主体包括政府、用人单位、农民工个人等都只知道掠夺式使用,而不积极投资培育开发,结果是,农民工人力资本存量越来越低,也越来越难以适应城镇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的“民工荒”就是这种公地悲剧后果之一[1]。各主体为什么任凭这种“只用不育”现象长期存在?又该如何化解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不足而引发的公地悲剧?对此,从农民工人力资本 “只用不育”入手,揭示各利益主体投入不足

    农业经济 2018年3期2018-01-23

  • 社区居民集体行动:困境与激励
    徒困境模型、公地悲剧模型、搭便车模型从经济学视角解释了社区居民集体行动困境的根源。在社区治理中,激励社区居民集体行动的举措有:明晰社区物品产权,明确主体责任;对社区居民参与集体行动的选择性激励;完善社区治理结构,搭建居民集体行动平台,变居民单次博弈为重复博弈。[关键词] 社区治理集体行动 公共产品囚徒困境 公地悲剧 搭便车[中图分类号] C9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17)06-0017-03[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

    开放导报 2017年6期2017-12-22

  • 生育成本外部化与生育的“公地悲剧”① ——基于中国家庭养老体制的分析
    化与生育的“公地悲剧”① ——基于中国家庭养老体制的分析黄少安(山东大学 经济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100)在中国城乡中低收入家庭较多、养老体系不完善、养老的社会化和市场化水平不高,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主要依赖家庭养老的情况下,本文通过对生育行为的外部性进行界定、分析和推导得出以下结论:养老方式依赖家庭内部转移支付和政府承担抚养子女成本,二者导致的成本外部化会促使家庭决策下生育子女数量的增加,进而造成生育的“公地悲剧”。笔者使用2012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

    财经问题研究 2017年10期2017-11-10

  • 切莫让科技创新陷入“公地悲剧
    同样带来了“公地悲剧”。以共享单车为例,它解决了用户两大痛点:一是用车停车非常方便;二是不怕车丢。但需要看到的是,大量共享单车被随意地停放,很多街道、绿地因此被占据,没有人为此负责。也难怪一些管理较好的小区不允许共享单车进入。一些无人商店也是如此。如果按正常情况,它们是无法和常规的小商店竞争的。但由于占据的是公共用地,不用付租金,所以运营成本更低。这对于传统行业来说明显不公,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业主的利益。传统的自行车不可以随便乱停,传统的商店也不能找

    环球时报 2017-10-162017-10-16

  • 公共物品资源合理利用问题探讨
    路。关键词:公地悲剧;渔业资源;产权??引言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的楠溪江是瓯江下流最大的支流,水域总面积5.6万亩,合计可利用渔业水域面积3.5万亩,渔业资源十分丰富。若开发合理,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然而,由于渔业资源属于一项“公共物品”且产权划分困难,如何合理的利用这种可再生资源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难题。1楠溪江渔业资源管理历程及分析楠溪江的管理模式的变迁大概可划分为四个阶段。永嘉县为合理利用渔业资源,推行了三种承包方式。1.1 1984年之前:无承包

    环球市场 2017年13期2017-09-10

  • 流域污染防治的博弈分析
    到破坏——“公地悲剧”。通过运用内外两种监督博弈模式对流域“公地悲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得出建立健全流域企业奖惩机制和企业信誉监管制度、降低企业间合作成本是解决流域污染问题的关键。[关键词]公地悲剧;博弈;流域污染;企业;政府;公众[中图分类号]D922.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7)07-0141-04近年来,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社會越来越被政府和公众所看重,尤其是不断扩大的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问题正在严重制

    对外经贸 2017年7期2017-09-06

  • 公地悲剧:共享单车发展下的公共空间问题研究
    ;公共空间;公地悲剧一、共享单车的现状目前,我国共享单车的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2007年—2010年为第一阶段,我国开始学习国外的共享单车模式,主要是以政府为主导管理的有桩单车。2010年—2014年为第二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以企业为主导管理,但仍以有桩单车为主。2014年至今为第三阶段,逐渐出现了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武装单车,例如ofo 、摩拜等。根据第三方数据研究机构比达咨询日前发布的《2016中国共享单车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到2016年底,我国共享单车

    魅力中国 2017年22期2017-08-21

  • 公地悲剧”视角下的中国雾霾现象分析
    苛,王 静“公地悲剧”视角下的中国雾霾现象分析李 苛,王 静(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河南开封475001)从经济学角度依据“公地悲剧”理论分析了雾霾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共池塘资源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雾霾天气对经济的发展会产生负面影响,对旅游业、交通运输业、房地产业和化工业等行业的发展产生了冲击。在分析国外雾霾治理经验的基础上,主要从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和环保技术服务发展等方面提出我国雾霾治理的路径。公地悲剧;雾霾;正向影响;负向影响;路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3期2017-06-19

  • 关于村集体在土地“三权分置”过程中的几点建议
    具有内在的“公地悲剧”机理,“三权分置”则加剧了这一问题。因此,为了更好的推进“三权分置”制度,本文从公地悲剧理论的角度分析了村集体、三权分置以及对村集体在三权分置过程中作为的几点建议。关键词:三权分置;公地悲剧;村集体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现阶段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应顺应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行所

    现代经济信息 2017年4期2017-05-19

  • 公共资源治理困境与治理模式选择
    共资源治理;公地悲剧;协同机制摘要:公共资源的公共性、稀缺性、非排他性、效用综合性等特点,导致其在实际治理过程中会遭遇诸多障碍,从而形成资源危机和一系列社会问题。实践中形成的政府治理、市场治理和自主组织治理等单一主体模式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可以避免“公地悲剧”的发生,但都难以有效应对现代社会利益分化与多元交织所形成的日益复杂的公共资源治理难题。近年来逐渐发展和兴起的公共资源治理多元主体模式——协同治理模式,以其适用范围广泛、形式灵活多样、实践中弹性空间大、更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2期2017-05-12

  • 浅析公共资源管理及改进
    】公共资源 公地悲剧 制度 奖惩一、背景说明公共资源具有公共性,不具有占有的排他性,被一定区域内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占有和利用。而资源并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公共资源在缺乏有效监督与约束的状况下被过度开发,肆意浪费,公共财产常常更容易受到损害和破坏。对国家而言,我国的建设初期忽视资源利用率与环境损失,所以出现了一些遗留问题,导致我国的环境污染严重、资源破坏严重的问题。对企业而言,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及可持续发展也是极为重要的。二、原因浅析集体中的个体从各自利益出发

    商情 2017年5期2017-03-30

  • 公地悲剧”视角下徽州古村落的开发与保护
    流量造成了“公地悲剧”现象,古村落的物质文化资源和生态环境都遭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破坏。徽州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对公共资源进行系统的管理和保护,可从生态环境、人文景观以及人口与社会三个方面来入手。关键词:公地悲剧;徽州古村落;保护;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B824.3;F5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16)05000803一、“公地悲剧”及其成因(一)“公地悲剧”理论1968年勒特·哈丁教授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公地的悲剧》一文,正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5期2017-03-09

  • 遏制“公地悲剧”视域下我国生态治理进路
    23)遏制“公地悲剧”视域下我国生态治理进路刘亚男(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 210023)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生态问题因而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高度关注的重大议题。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改革开放的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避免地以重大环境破坏为代价,伴随着GDP的高速增长而牺牲环境。资源短缺、环境污染、自然资源过度开发等问题频频出现,并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发展的“瓶颈”。本文从哈丁的“公地悲剧”理论出发,分析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集体行动的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16年6期2017-01-10

  • 高校大学生公共资源使用行为研究
    源利用方式;公地悲剧公共资源是指属于社会公有、公用的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来源,主要包括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和行政资源。公共资源具有公共性,即不具有占有的排他性,一般来说,人们的需求是无限的,而资源又是稀缺的,两者之间的矛盾必然存在。因此寻求资源和人类需求之间的平衡点十分必要。1.部分高校大学生公共资源使用行为特征高校公共资源主要包括水、电、网络资源和公共设施等等。虽然高校公共资源具有公有的性质且学生对于校内公共资源具有使用权,但由于各方面因素导致了资源地浪费,具

    东方教育 2016年4期2016-12-14

  • “节假日高速免费政策”为何变鸡肋
    高速公路;公地悲剧;惠民政策一、政策出台背景分析高速公路是一个资本密集型的产业,需要巨额的投资,银行是这些巨额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高速公路属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具有低风险、收益稳的特点。因而银行等金融机构也愿意投资高速公路建设。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刺激了高速公路的进一步发展,高速公路作为投资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地方的GDP有着强劲的拉动作用。地方政府对于高速公路的管理有着很大的主动权和积极性。资本与政策扶持的双重保障使得高速公路实现了迅猛发

    财税月刊 2016年3期2016-06-01

  • “节假日高速免费政策”为何变鸡肋
    高速公路;公地悲剧;惠民政策一、政策出台背景分析高速公路是一个资本密集型的产业,需要巨额的投资,银行是这些巨额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高速公路属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具有低风险、收益稳的特点。因而银行等金融机构也愿意投资高速公路建设。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刺激了高速公路的进一步发展,高速公路作为投资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地方的GDP有着强劲的拉动作用。地方政府对于高速公路的管理有着很大的主动权和积极性。资本与政策扶持的双重保障使得高速公路实现了迅猛发

    财税月刊 2016年2期2016-05-17

  • 关于“公地悲剧”的思考
    引发人们对“公地悲剧”现象的思考。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公地悲剧”,本文以广告的公地悲剧为例展开描述,分析其存在原因及解决对策,并探讨了如何把公地悲剧转化为公共福祉。【关键词】公地悲剧 广告 公共福祉一、公地悲剧及广告的“公地悲剧”的释义公地悲剧首次是由威廉·佛司特·洛伊(1833)提出的,用来描述有限的资源注定会由于自由使用和不受限制的需求而被过度剥夺。[1]今日广告媒体被毫无节制地开发利用,使原本应健康、活跃的广告环境中充斥着各类虚假、恶俗的问题广告,这

    时代金融 2016年5期2016-05-14

  • 产业声誉自治中的困境及治理
    产业声誉出现公地悲剧,难以得到维护”,但是传统的“有形公地”的解决方案(产权私有化、政府管制)难以有效解决产业声誉悲剧。作为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产业自治受到了理论界和实践界的关注,但在产业声誉自治中存在“社会合作困境”,其制约了自治作用的发挥。文章在对社会合作困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种解决思路:经济性激励解决方案、选择性激励解决方案、非经济性激励解决方案。并对每种方案的作用机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期促进该领域的理论发展,并推进现实产业声誉的治理。关键词: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6年8期2016-04-11

  • 公地悲剧”视角下徽州古村落的开发与保护
    039)“公地悲剧”视角下徽州古村落的开发与保护汪 婷(安徽大学 哲学系,合肥 230039)徽州古村落是徽文化的载体之一,其独有的自然与人文资源成为了旅游开发者的选择,因此徽州古村落成为了花费低成本就能进入的“公地”。不断攀升的客流量造成了“公地悲剧”现象,古村落的物质文化资源和生态环境都遭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破坏。徽州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对公共资源进行系统的管理和保护,可从生态环境、人文景观以及人口与社会三个方面来入手。公地悲剧;徽州古村落;保护;可持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5期2016-03-18

  • 论农地流转的“公地悲剧”与“反公地悲剧
    农地流转的“公地悲剧”与“反公地悲剧”庞璐,郑兴明(福建农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350002)[摘要]集体所有权的制度安排,赋予农村土地准公共物品的特性,这是农地流转中“公地悲剧”和“反公地悲剧”产生的根本动因。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强化农地产权功能,通过法律法规赋予农民长期且稳定的土地使用权、支配权、收益权和处置权,是破解“公地悲剧”和“反公地悲剧”,促进农地流转的有效途径。[关键词]公地悲剧;反公地悲剧;农地流转加快农地流转,实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6年8期2016-03-16

  • 外包制乡村旅游“公地悲剧”的产生机制及调控路径 ——基于安徽黟县N村的调查
    制乡村旅游“公地悲剧”的产生机制及调控路径 ——基于安徽黟县N村的调查马道明1,陈子晗2(1.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江苏南京 210043;2.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北京 100871)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迅速发展,乡村旅游的开发在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乡村旅游资源的“公地悲剧”现象。从哈丁的“公地悲剧”理论视角,以安徽黟县N村外包制乡村旅游开发为例,对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形成机制进行探析,认为约束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不明确、政府权力寻租、社区居民参与缺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5期2016-03-06

  • 公地悲剧”理论下对浙江“五水共治”的思考
    方 正“公地悲剧”理论下对浙江“五水共治”的思考方 正①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经济提升和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愈发严重,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企业严重破坏着自然环境,破坏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这些污染中,首当其冲的便是水资源污染。浙江在水资源治理这场“战斗”中冲在了全国最前线,提出了“五水共治”的战略目标,并取得了全国瞩目的巨大成就。然而,在“五水共治”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治水”的实践,也要关注“治水”的理念,也就是应当从环境伦理的角度考量“五水共治”。

    浙江伦理学论坛 2016年0期2016-02-13

  • 公地悲剧”与生态环境的协同治理*——以洞庭湖环境保护与治理为样本
    大合力。一、公地悲剧与社会协同治理1968 年,英国著名学者加勒特·哈丁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公地的悲剧》一文,首次提出“公地悲剧”概念。《公地的悲剧》一文着重于解释经济、发展心理学、博弈理论和社会学领域。有学者将此视为“意外行为”的范例,伴随着个人在复杂社会系统中的互动所导致的悲剧结果。哈丁认为:“如果没有任何约束,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每个企业都追求利益最大化,只关心自己企业的利益,而忽视公共的利益,最终导致所有人的利益受损,生态环境承载力一旦超过临界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5年6期2015-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