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友梅

  • 国立音乐院(国立音专)和声理论的发展研究
    论的发展得益于萧友梅组建理论作曲组,奠基和声理论的基础;得益于黄自呕心沥血的教学,推动和声理论的发展;得益于弗兰克尔、邓尔敬、邱望湘等人鞠躬尽瘁,在教学上的辛勤耕耘,得益于贺绿汀等人对西方音乐理论体系教材的引入,使得和声理论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得以留存并蓬勃发展。本文简要回顾了国立音乐院(国立音专)和声理论的发展,对为建国前上音和声理论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音乐家们和他们的论著、作品以及西方音乐理论体系教材的引入进行研究。关键词: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理论家和声理论国立

    艺术研究 2023年1期2023-06-30

  • 萧友梅大提琴作品《秋思》的时代风格与艺术成就
    310024)萧友梅是我国近代具有影响力的音乐教育家、音乐理论家与作曲家,将毕生的精力都投身于教育事业。作为上海音乐学院的创始人之一,他为中国近代音乐教育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萧友梅以自己的坚毅信念大刀阔斧地推进中国的现代专业音乐教育,实现了诸多为后人所效仿的创举。在教学中,萧友梅强调音乐训练的目的是使学生懂得如何将精神、思想与情绪通过适当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且要以传统民间的音乐材料为创作基础,甚至要求“中国人的音乐作品必须有中国风味”。萧友梅在早期的

    美育学刊 2022年3期2022-06-07

  • 萧友梅:改变中国音乐发展轨迹的广东人
    探索。一位名叫萧友梅的人,早在年少时踏上前往东瀛航船的那一刻起,就决心背负起振兴国乐的使命,为中国音乐的发展奉献终生。之前的中国音乐教育,大部分还停留在所谓的“学堂乐歌”上,五四运动开启了一场新的文化革新,自此,中国现代专业音乐文化开始全面建立起来,出现了最早的一批专业音乐教育机构,而被誉为“中国现代音乐之父”的萧友梅,正是这一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创办了中国第一所高等音乐院校,他是民国国歌《卿云歌》的谱曲者,他组建了中国第一支管弦乐队,他是音乐学

    同舟共进 2022年5期2022-05-31

  • 以音乐的维度管窥近代美育思想 ——以蔡元培、萧友梅、宗白华为角度展开分析
    音乐教育时期,萧友梅从日本、德国学习音乐长达20年时间,给中国带来了专业音乐教育,是中国近代音乐专业音乐的开拓者。再后来,黄自从美国归来,赵元任、刘天华、贺绿汀等大音乐家纷纷投入到理解和传播新音乐,开始以新的艺术进行艺术教育或审美教育。当我们以考察和研究的心态进入萧友梅等音乐家的艺术教育人生历程时,不仅能够体悟到一位音乐家的魅力与风采,还会获得对今天艺术教育的深刻启示,从而以音乐教育来实现美育的发展,以音乐的角度来橄榄美育思想。一、中西的结合和对近代美育观

    河北画报 2022年14期2022-05-21

  • 萧友梅歌曲文学的教育实践及其启示
    (参见廖辅叔《萧友梅先生传略》,刊《音乐艺术》,1980(1):4)。。 时敏学堂是广东最早开办的西式学堂,创办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 年)。 作为时敏学堂的第一批毕业生,音乐教育家、作曲家萧友梅萧友梅(1884—1940),字思鹤,又字雪明。 广东香山县人,5 岁时随家人移居澳门;17 岁赴日本留学,3 年后进入音乐学校进修音乐;28 岁赴德国留学。见证了近代唱歌课发生的面貌。 他毕业后赴日③光绪二十七年(1901 年),时敏学堂第一届毕业生十人在校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2期2022-02-26

  • “中国近代音乐教育之父”的从政生涯 ——由《萧友梅编年记事稿》中的几张历史照片谈起
    金 桥引 言萧友梅先生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一生,不但亲历了晚清剧变、辛亥革命、建立共和、抗日战争等近代中国历史上的“关键时刻”,也以自己在音乐创作、表演、理论、教育等领域的艺术实践,对中国“新音乐”的孕育与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因而被尊称为中国近代音乐文化的开拓者、“中国近代音乐教育之父”、专业音乐教育的奠基人。然而由于萧友梅的特殊身份和政治光谱,他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地位长期处于红色主流的对立面,甚至作为“资产阶级学院派”的代

    中国音乐 2022年1期2022-02-25

  • 独托幽岩:萧友梅战时办学的处境、思想与心境
    形成内迁大潮,萧友梅顾全大局,于1938年叠函请示国民政府教育部,拟将音专迁往更为安全的香港九龙办学,但屡屡受挫。奉令勿迁的音专在上海租界风雨飘摇,犹如一叶孤舟。萧友梅以独托幽岩的心志与心境维系音专,惜其壮志未酬。一、历史拐点萧友梅的办学事业是与近代中国命运相依相随的。1927年,北洋政府教育部阻挠专业音乐教育发展,先生调转南下,幸得南京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蔡元培的支持,始能实现模仿西方学制创办国立音乐院的夙愿;时隔十年,抗战狼烟四起,迁徙计划终被主管部委搁

    音乐文化研究 2021年4期2021-12-01

  • 萧友梅国民音乐教育思想内容及对后世的影响
    450000)萧友梅一生都追求着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从1920年归国留学任教时,就已经重视师范与普通学校音乐教育,还包括社会教育专业音乐教育方面。我国近代音乐教育起步起到了关键作用。一、萧友梅音乐教育思想内容国民教育指“国家为本国国民举办的学校教育,一般为小学和初中教育。”我国全体国民的音乐素质教育是通过中小学音乐教育来实施的,又与师范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教育紧密联系。在于培养人民大众的对音乐艺术审美意识,国家未来文化发展与全民音乐素质提高有很大帮助。从萧友

    魅力中国 2021年23期2021-11-27

  • 李四光写出了中国第一首小提琴曲
    ,李四光请好友萧友梅指正,此曲手稿一直保存在萧氏手中。《行路难》的创作和李四光先生本人的境遇相符合。他早年参加同盟会,虽然革命成功,却遇到袁世凯、张勋等复辟者,此后各地军阀混战,真是“欲渡黃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他远渡重洋求学,却始终心系祖国。硕士毕业后,他受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的力邀,回来报效国家,这是他心向往之的奋斗目标,也是他创作《行路难》一曲的直接原因。《行路难》这首乐曲,是由上海音乐学院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科的陈聆群教授发现并考证的,原件现藏于

    阅读时代 2021年5期2021-09-10

  • 国立音专:音乐强国梦
    年前,蔡元培和萧友梅怀揣着音乐救国梦,立誓要“以艺术教育陶冶国民个性,从而改善人生,改良社会”。经过艰苦努力、多方奔走,1927年11月27日,他们以仅仅2600元筹办经费起步,终于在上海法租界成立了国立音乐院,两年后,国立音乐院改组为国立音专。后又经过多年奔波筹措,1935年9月底,在这里建立了江湾新校舍。新校舍由一幢主楼、左右两幢副楼和东侧的琴房长廊组成,立面采用对称构图,清水红砖墙面,屋頂铺有青色瓦片,二层有及地的圆弧大窗。担任建筑设计的是留洋归来的

    检察风云 2021年11期2021-08-13

  • 萧友梅: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奠基人
    谨又办校有方的萧友梅博士,是中国近现代音乐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早年,他在蔡元培先生主政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北京大学所属“音乐传习所”执教,后来又在蔡元培的倡议下,实际一手创办了上海国立音乐学院。上海国立音专的成立有着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就此,中国开启了系统性音乐教育的新篇章。中国近现代音乐就此发端、进展、薪火相传。在中国百年音乐的进程中,迄今为止所涌现的几代著名音乐家,几乎都与上海国立音专有着深厚的渊源。这其中,除了蔡元培的正确决策,萧友梅是举足轻

    上海采风月刊 2021年2期2021-04-29

  • 萧友梅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的专业办学模式
    设音乐传习所是萧友梅专业音乐办学的初期实践,是中国近代专业音乐教育的滥觞,传习所的办学实践和经验积累,为其后的专业音乐教育机构——上海国立音乐院(上海音乐专科学校)提供了直接的办学借鉴,并通过上海国立音乐院,间接哺育了近现代我国建立的每一所音乐专门学校和综合大学音乐科系。那么,音乐传习所作为第一所中国近代专业音乐教育机构,在萧友梅的主持下是否已经建立了较为完整的专业办学模式,如果说已经建立,这一模式又是什么样子?以下,笔者将就这些问题进行详细的论述。一、北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1期2021-04-20

  • 一国文化之高下胥以其艺术之发展如何为衡 ——中国高等专业音乐教育的先驱萧友梅
    而前两者均与“萧友梅”这个伟大的名字密切相关。1922年,留德归来的博士萧友梅向北大校长蔡元培提出建议,将以研究性质为主的“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改为以兼具教学和传承为使命的“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1927年,萧友梅南下上海,积极参与筹建上海国立音乐院,适时由蔡元培兼任院长,萧友梅为教务主任,1928年萧友梅转任成为代理院长。1929年夏,国立音乐院改制成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萧友梅正式担任校长。萧友梅其人其事萧友梅,字思鹤,又字雪朋,1884年1月7日出

    岭南音乐 2020年6期2021-01-20

  • 再论萧友梅的“中西”音乐观及其“责任”问题
    现偏颇。笔者对萧友梅“中西音乐文化观”及其“责任”问题进行“再论”,正是出于这一原因。一、“萧友梅中西音乐观评价”述评20 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萧友梅在中国近代新音乐发展事业上所提出的“中西合璧、兼收并蓄”“借鉴西乐、改造旧乐、创造新乐”等音乐思想,以及在此思想指导下所进行的音乐创作、音乐教育实践,都曾引起褒贬不一的评价。尽管这种持续至今的基于不同价值认识的评价,但“绝大多数论题上并非都以萧友梅为主要对象,但就其论争命题的深层次内涵而言,则无一不与萧友梅

    艺术家 2020年12期2020-12-07

  • 他写出中国第一首小提琴曲
    ,李四光请好友萧友梅指正,此曲手稿一直保存在萧氏手中。《行路难》的创作和李四光先生本人的境遇相符合。他早年参加同盟会,虽然革命成功,却遇到袁世凯、张勋等复辟者,此后各地军阀混战,真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他远渡重洋求学,却始终心系祖国。硕士毕业后,他受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的力邀,回来报效国家,这是他心向往之的奋斗目标,也是他创作《行路难》一曲的直接原因。《行路难》这首乐曲是由上海音乐学院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科的陈聆群教授发现并考证的,原件现藏于上

    文萃报·周五版 2020年5期2020-08-04

  • 艺术歌曲《南飞之雁语》的艺术特征
    特征,并总结出萧友梅早期艺术作品的特点,希望能够为萧友梅早期艺术歌曲的研究出一份绵薄之力。【关键词】萧友梅;艺术歌曲;《南飞之雁语》;艺术特征【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10-0085-03【本文著录格式】蒋若卉. 艺术歌曲《南飞之雁语》的艺术特征[J].北方音乐,2020,05(10):85-87.引言《南飞之雁语》

    北方音乐 2020年10期2020-07-09

  • 萧友梅进步歌曲创作的动因、特性和影响
    215300)萧友梅①常被误写成肖友梅。(1884—1940),广东香山人。他的父亲是清末秀才,后做塾师养家,因此他从小就受到来自家庭的文化熏陶。1899 年,他进入广州时敏学堂接受新式启蒙教育,尤其在外语方面较早获得了培养,这为他日后出国留学创造了有利条件。1901 年起,他先后分两段时间赴日本、德国留学。由于拥有教育和音乐“双料”科班出身的背景,他回国后接连被聘在北京的院校执教音乐,最后移师上海,创办了中国第一所专业音乐学院——上海音乐院(后改“国立音

    音乐传播 2020年1期2020-06-05

  • On Xiao Youmei
    2]魏廷格,《萧友梅的音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下)——有“罪”还是有功》,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8.04[3]楼徐燕,《论萧友梅的国乐观》,黄钟,2004.12[4]李兴梧,《萧友梅“国乐”思想剖析》,音乐探索,2007.09[5]徐天祥,《关于的作者问题》,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2.08[6]陈薇、黄剑敏,《萧友梅的音乐教育思想探析》,大舞台,2014.06[7]张敏,《音乐改良掌舵人萧友梅的音乐教育思想》,兰台世界,2014.10

    科学与财富 2020年6期2020-05-19

  • 萧友梅《关于国民音乐会的谈话》引发的思考
    【摘要】萧友梅先生在1923年发表的《关于国民音乐会的谈话》中,从国民音乐会的目的、国民音乐会的办法以及国民音乐会的功用三个方面探讨了国民音乐会的价值,并对照西方音乐会和当时的国民音乐会提出了改进的建议和方法。萧友梅先生的音乐思想对于当今音乐会的发展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关键词】萧友梅;国民音乐会;音乐思想【中图分类号】J631.3 【文献标识码】A一、萧友梅及其音乐思想(一)萧友梅生平萧友梅是我国近代重要的音乐教育家、作曲家。他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十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4期2020-05-19

  • 萧友梅对中国古代音乐教育的借鉴
    彭晨摘要:从萧友梅对中国教育事业做出的贡献来看,他对古代音乐教育的内容及思想十分关注,潜心学习古人的教育观与思想观,将旧乐的素材运用到新音乐中,竭尽全力发展我国音乐教育事业。本文通过梳理中国古代音乐教育的发展脉络,对萧友梅的音乐实践和音乐教育思想做整体分析,他对我国近代音乐教育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关键词:萧友梅 中国古代音乐教育 借鉴一、中国古代音乐教育的发展概况西周的“大司乐”是我国奴隶社会时期的产物,主要围绕着“乐德”“乐语”和“乐舞”进行教学。显而易

    参花(下) 2020年2期2020-03-10

  • 近代音乐先驱萧友梅的音乐教育思想
    16000)在萧友梅所在的年代,我国的音乐教育还特别落后,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萧友梅编写教材和音乐作品,并发表著作,对中国的音乐文化史进行逐一的剖析。他认为优秀的音乐文化可以推动社会的文明发展。因此,要大力发展音乐教育,并使音乐与社会实际联系紧密,让音乐文化融入到普通人民的生活中,带动人民素质的提升和社会文化的发展。一、萧友梅生平萧友梅(1884—1940),字思鹤,又字雪明,祖籍广东省香山县,5岁时家人举家移居澳门。17岁时,萧友梅到日本学习。3年后进入音

    黑河学院学报 2020年10期2020-01-19

  • 他写出了中国第一首小提琴曲
    ,李四光请好友萧友梅指正,此曲手稿一直保存在萧氏手中。《行路难》的创作和李四光先生本人的境遇相符合。他早年参加同盟会,虽然革命成功,却遇到袁世凯、张勋等复辟者,此后各地军阀混战,真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他远渡重洋求学,却始终心系祖国。硕士毕业后,他受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的力邀,回来报效国家,这是他心向往之的奋斗目标,也是他创作《行路难》一曲的直接原因。《行路难》这首乐曲是由上海音乐学院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科的陈聆群教授发现并考证的,原件现藏于上

    读者 2019年24期2019-12-09

  • 萧友梅音乐思想探析
    取得快速发展。萧友梅是著名作曲家,音乐天赋较高且对音乐具有高度兴趣,通过中西方音乐比较与分析,发现两者之间的优缺点,改善并促进中国近代音乐事业的发展,由于他在音乐上的独特教育思想对我国音乐教育事业有着极大的作用,希望能够管窥一代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做出的杰出贡献,引导中国音乐教育朝向正确方向发展,本文对有关萧友梅音乐的教育思想的形成、内涵及现实的作用意义进行全面研究与改进。关键词:萧友梅;音乐教育;教育思想一、萧友梅个人简介萧友梅,著名教育家、理论家,1884

    黄河之声 2019年20期2019-10-21

  • 萧友梅艺术歌曲《问》的演唱探究
    色的艺术歌曲。萧友梅等人作为第一批留洋回来的音乐家,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艺术歌曲,其中艺术歌曲《问》旋律短小精炼,词曲结合完美,令人回味。关键词:萧友梅;艺术歌曲;演唱探究一、萧友梅简介萧友梅一生奉献于音乐教育工作,被誉为“中国近代音乐教育之父”,声乐作品是他最主要的,也是成就最为突出的创作领域。萧友梅的《问》、《南飞之雁语》、《星空》等作品,是中国近代较早的艺术歌曲。萧友梅早年加入同盟会并追随孙中山先生,曾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东京音乐学校、德国莱比锡音乐

    锦绣·上旬刊 2019年6期2019-09-10

  • 创作“五四”爱国歌曲的“音乐之父”
    “赵国钧作歌,萧友梅制谱。”就在这一天,萧友梅将其编成由管弦乐队伴奏的合唱曲,并在北京青年会国民音乐大会上亲自指挥歌唱。这是我国第一首直接歌颂“五四”爱国运动的歌曲。“五四”时期歌曲的一个闪光点,就是主题的时代性,并以此确立了它们思想内涵上的美学品格与美学价值,也成就了其历史的辉煌。它们紧扣“五四”时期的时代脉搏,高扬了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和倡导科学民主的时代精神,或直抒爱国忧民情怀,或呼唤社会变革进步,或同情劳苦大众,总之,集中体现出其主题思想的时代进步性

    文史春秋 2019年5期2019-07-25

  • 浅析萧友梅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
    著名音乐教育家萧友梅提出教育救国的音乐教学理论,同时为了我国的音乐教育能够有所依据,提出了适合我国音乐教学发展的许多措施,并撰写了适用我国音乐教学的多部著作。发展我国的音乐文化教育,引进西方先进的音乐文化推动我国社会文化发展,同时弥补我国音乐文化的不足等方面。萧友梅在我国的音乐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就萧友梅的音乐教育思想对我国音乐文化的影响进行分析,为我国的音乐文化教育实践提供更好的指导,致力于促进我国音乐文化教育不断前进。【关键词】萧友梅;音乐教

    戏剧之家 2019年11期2019-05-27

  • 萧友梅音乐教育思想研究
    的探索。其中,萧友梅担任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校长一职,他吸收了中西方音乐各自的优点,为中国的音乐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并推动了中国音乐史的发展,在中国音乐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音乐教育思想对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影响巨大,意义深远。本文从萧友梅音乐教育思想的形成、内涵及现实意义进行全面研究,以期管窥一代音乐教育家的杰出贡献。【关键词】萧友梅;音乐教育;教育思想中图分类号:J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

    戏剧之家 2019年2期2019-03-29

  • 萧友梅与近代音乐教育
    倩倩【摘 要】萧友梅(1884-1940年)作为我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和音乐理论家,对我国音乐教育的付出,有着很大的贡献,后很多人将他誉为我国近现代音乐教育的奠基者。本文將从多个角度去分析萧友梅与近代音乐教育的关系。【关键词】萧友梅;音乐教育思想;内容;核心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8-0069-01五四运动的开展,对我国新型音乐创作也有了萌芽的作用。开始在音乐创作上有较大举动的有萧友梅和赵任,身为

    戏剧之家 2018年28期2018-12-08

  • 萧友梅的歌曲创作
    德国留学归来的萧友梅(1884-1940)创作了他的第一首歌曲《卿云歌》。此后20年间,萧友梅不断创作歌曲。他的《今乐初集》(1922年版,收21首歌曲)、《新歌初集》(1923年版,收25首歌曲)是我国最早出版的作曲家个人作品专集,他为纪念“五四运动”5周年而作的《五四纪念爱国歌》(1924)是我国最早歌颂这场伟大运动而创作的歌曲。[1]《萧友梅全集》收录其创作歌曲109首。一、传统歌诗的式微与现代歌曲的兴起将音乐与文学结合起来的歌诗教育,本是中国的传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 2018年3期2018-09-28

  • 萧友梅对中国近代高等音乐教育的贡献
    音乐理论家——萧友梅,被人们称之为中国近现代音乐之父、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事业的开拓者。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阐述萧友梅对中国近代高等音乐教育的贡献。首先作者将结合时代背景来分析中国近代高等音乐教育的发展,其中包括四个时期,即洋务运动时期、戊戌维新时期、辛亥革命时期、“五四运动”时期。在发展的过程中,萧友梅的力量不可小觑,然后顺势来叙述萧友梅的生平简介及其成就,其中分为两个部分,即求学经历和主要作品。音乐教育方面的贡献必然是重中之重,所以最后作者来阐述萧友梅建立

    丝路艺术 2018年11期2018-09-21

  • 浅谈萧友梅对我国近代音乐教育的影响
    摘 要:本文从萧友梅的音乐教育、音乐理论、音乐创作、音乐思想等方面阐述了自满清覆灭,萧友梅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做出的不可灭的贡献,同时对其音乐思想进行浅析并澄清人们对他的曲解,进而简述他对中国近代音乐教育影响。关键词:萧友梅;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专业音乐教育;国立音专;音乐思想一、萧友梅的生平及创作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随着西方国家对我国的侵入,和我们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发展,我国的社会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新思想对我国传统封建思想发起了冲击,致使我国文化与教育体

    世界家苑 2018年8期2018-09-04

  • 萧友梅与《国立音乐院院歌》
    1月,蔡元培、萧友梅于上海法租界陶尔斐司路创立国立音乐院,这是中国现代的第一所专业音乐院校,对于该校的校歌,不仅值得我们从文学、历史学、教育学的角度去分析研究,音乐专业的角度更值得探寻。希望这些研究能引发大家的思考,并对现代教育的建设与发展有所启迪。关键词:萧友梅;国立音乐院;校歌1 萧友梅萧友梅先生是近代中国伟大的音乐理论家、作曲家、教育家,是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先驱者和奠基人。1901—1920年是萧友梅先生努力求学的20年。他先后赴日本、德国留学,学习

    艺术科技 2018年6期2018-07-23

  • 萧友梅留德史料再探
    《本部留德学生萧友梅学业成绩报告及请予研究期限一年理由书》(以下简称《成绩报告及理由书》)一文为契机、出于对萧友梅留德细节的兴趣,笔者在德国莱比锡大学搜寻到了他在哲学系就读时的若干原始资料,并以《萧友梅留德史料新探》①孙海《萧友梅留德史料新探》,《音乐研究》2007年第1期,第18—32页。(以下简称《新探》)为题,对这些沉睡近百年的史料进行了释读及考证。《新探》中的资料填补了萧友梅1912—1919年留德时期的若干史料空白、修正了萧氏研究中一些既有认知,

    音乐研究 2018年3期2018-07-21

  • 萧友梅:梅香浸润,桃李芳菲
    育家、作曲家—萧友梅。在前无古人的探索中,他被后人尊称为 “中国现代音乐史上开山劈地的一代宗师”。漫漫书山,孜孜以求萧友梅,1884年1月7日出生于广东省的香山县(现在的中山市)。父亲是清朝的秀才,所以他也算是一个“文二代”。萧友梅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1899年,萧友梅就读于广州时敏学堂,两年后自费留学日本。他先在东京高师附中学习,同时在东京音乐学校学习声乐和钢琴。1906年,获广东省公费留学名额后,萧友梅进入东京帝国文科大学哲学系攻读教育学。在这期间

    琴童 2018年12期2018-03-01

  • 睿智的抉择 艰难的坚守 ——抗战中的萧友梅、陈洪与“国立音专”
    教育家蔡元培、萧友梅在上海创办了中国第一所高等专业音乐学府国立音乐院,由蔡元培任院长。1929年该院改名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下文简称“国立音专”),由萧友梅担任校长。这年黄自由美国留学归来任教于上海沪江大学音乐系,即被校长萧友梅聘请来担任兼职教员,1930年更被聘任为作曲组的专任教授兼任教务主任,协助校长萧友梅办理学校的教务。此后7年的时间里,黄自每天处理学校繁杂的教学行政事务,承担和声、复调、曲式、配器、作曲等多达11门专业课程的讲授和学生作业的批改,还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8年4期2018-01-25

  • 浅析萧友梅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
    5000)一、萧友梅音乐教育思想对中国音乐教育的影响萧友梅认为,提高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水平,必须大力发展国内音乐教育,这是我国音乐文化融入世界音乐文化潮流的重要保障。中国的音乐文化拥有辉煌的发展历程。在周秦汉唐时期,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属于世界先进的音乐文化,是世界音乐文化潮流的引领者。宋元明清之后,中华民族音乐文化逐渐式微。在近代中国,我国的音乐创作、音乐发展、音乐传播、音乐传承,都明显落后于欧美先进国家。1939年,在《复兴国乐之我见》中,萧友梅将音乐分

    黄河之声 2018年20期2018-01-24

  • 商务印书馆与国立音专
    校长是留德博士萧友梅先生。1920年回国后,萧友梅在北京任教育部编审员,并在北京大学等几处学校教授音乐理论。萧友梅与商务印书馆的重要人物张元济(1867-1959)是多年的朋友。1922年7月初,时任中华教育改进社国民音乐研究部主任的萧友梅,以及张元济、蔡元培、胡适等人都出席了在济南召开的中华教育改进社第一次年会。张元济当时在商务印书馆的职务是监理,据他在这年7月3日的日记中记载:“早餐时遇旧友萧君友梅,又介绍其友易君韦斋,号季复,亦来与会者。”当晚,他们

    音乐爱好者 2017年12期2017-12-09

  • 萧友梅“我已经同音乐结婚”
    生的手指。这是萧友梅临终前最后的遗言。20世纪的中国音乐教育,萧友梅是奠基人之一。1927年10月1日,蔡元培就任南京政府大学院(后改为教育部)院长。在他的奔走下,政府通过了萧友梅提出的创立国立音乐院的计划。萧友梅作为“音乐院筹备员”,制订了极为详尽的办学计划。1937年10月,为了提振“民族精神”,萧友梅和国立音专的师生创建了一支管弦乐队——“国立音专管弦乐队”。10月26日,国立音乐院登报招生,院址设在上海陶尔斐斯路56号。专门学习音乐的院校登报招生,

    新民周刊 2017年46期2017-12-06

  • 蔡元培与音乐教育
    德国留学归来的萧友梅、自学成才的刘天华、杨仲子、王心葵、张友鹤等。在1922年,《北京大学日刊》刊登了一则重要的信息,将音乐研究会改为正式的教学机构,并向全国各地招生。他们不仅按照当时欧洲的音乐教育体系,建立了理论作曲、钢琴、提琴、管乐及独唱等本科教学,而且还有专门培养中小学生音乐教师的短期教学。这一举措,可以说是相当正规的音乐院系建构了。不仅如此,蔡元培在北京大学任职的11年中,每次音乐研究会举办音乐会,他一定都会到场,聆听演出。其实,蔡元培除了为倡导自

    琴童 2017年10期2017-10-31

  • 萧友梅与中国新音乐批评的开拓
    龙扬志在纪念萧友梅先生去世一周年之际,著名作曲家刘雪庵撰文誉其为“中国新音乐的保姆”,肯定他早年在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扮演的关键作用,用实践响应蔡元培倡导的“以美育代宗教”理念。【1】事实上,萧友梅对中国音乐的贡献是全方位的:他被公认为中国新音乐教育的开拓者,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新型专业音乐教育、新型专业音乐创作的奠基人。在中国现代音乐史上,萧不仅是第一位获得音乐学博士学位的中国人,也是首位将欧洲音乐学体系介绍到中国的学者,大力倡导用西方作曲法创作新音

    粤海风 2017年3期2017-07-29

  • 萧友梅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叙事
    321004)萧友梅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叙事王佳文(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萧友梅是我国近代音乐教育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为我国专业音乐教育与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运用文献法、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试从音乐教育思想与音乐教育实践两方面对萧友梅音乐教育研究成果做简单梳理。萧友梅;音乐教育思想;音乐教育实践萧友梅是我国近代音乐教育宗师,在中国近代专业音乐教育、普通音乐教育等方面均有卓越的贡献。《萧友梅音乐文集》《萧友梅先生之

    北方音乐 2017年12期2017-01-29

  • 音乐思想的传承 ——音乐教育家萧友梅的育儿经
    ——音乐教育家萧友梅的育儿经王源萧友梅:近代中国音乐教育之父、专业音乐教育的开拓者与奠基者、音乐理论家、作曲家。他先后创办了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北京国立艺专和上海国立音专(上海音乐学院前身),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早期现代音乐人才,如冼星海、贺绿汀、江定仙、李焕之等。除此之外,他还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最早掌握西方作曲手法,并进行创作的作曲家之一,一生创作了100多首歌曲。萧淑娴: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杰出的作曲家,创作了以中国传统元素为主的九乐章构成的管弦乐曲

    琴童 2016年2期2017-01-17

  • 关于近现代音乐家社会责任的思考
    量。本文通过对萧友梅"精神国防"、《黑龙江之波》《黄河》以及郎朗美国事件的分析和阐述,尝试思考音乐家社会责任的问题,论述音乐家的历史责任和社会担当。关键词:音乐家 社会责任 萧友梅 《黄河》 郎朗音乐不仅仅是一种能带给人们听觉享受的娱乐手段,更不仅仅是统治阶级的一种消遣方式,音乐的旋律和歌词,都会触动心灵,对人的思想感情产生强烈的影响。自古以来,统治阶级就意识到了音乐在民间的教化作用。周朝的统治者搜集民歌,不仅用于观察百姓的思想动向,而且会把一些民歌歪曲利

    艺术评鉴 2016年17期2016-12-19

  • 王光祈和萧友梅音乐教育思想之比较
    要:王光祈和萧友梅是中国近代史上两位的著名音乐家,他们都怀抱强国理想,试图用不同的方式实现强国梦。对二者的音乐教育思想进行比较和梳理,将有助于我们获得更多启示,从而为更加科学、合理地展开在当今中国的音乐教育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关键词:王光祈;萧友梅;音乐思想;音乐教育思想1 王光祈的音乐教育思想1.1 时代背景及当时我国音乐教育的状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的时期,中国面临的民族危机空前加强.随着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列强侵

    艺术科技 2016年9期2016-11-18

  • 一曲再现
    中国早期音乐家萧友梅。陈佐湟,改革开放后第一位在美获得音乐艺术博士学位的指挥家,由他来指挥、阐释中国第一位取得德国哲学博士学位的音乐家萧友梅的作品,有着意味深长的巧合。《哀悼进行曲》是萧友梅于1916年留学德国期间,为纪念黄兴、蔡锷两位革命前辈而创作的。据历史记载,此曲只在1925年追悼孙中山先生的音乐会上,以改编的形式演奏过一次。以后,这首曲子便封存于历史记忆,休止近百年,再没有奏响过。这次贵阳交响乐团的演出,真可以称得上是沉寂百年的回声。这沉寂的百年,

    贵阳文史 2016年4期2016-08-16

  • 萧友梅与阿炳:两位大师的天壤之别
    乐界重要人物的萧友梅出生了。他原名乃学,字思鹤,长大有志学习音乐后,自己改名为友梅,别号雪朋。萧家祖上原居江西吉安,南宋末年祖上先人被朝廷派往广东做知府,举家南迁。萧友梅的父亲萧煜增,字焱翘,又字砚樵,是清末秀才,以教家馆为业。萧友梅5岁时,随父亲迁居澳门,其邻居是葡萄牙人,家有风琴,萧友梅常常被琴声吸引,产生极大兴趣。萧家在澳门还有一位重要的孙姓邻居,孙文,字中山,萧孙两家常来常往,年少的萧友梅便认识这位年长自己十八岁的行医志士。多年之后,萧友梅接过中华

    粤海风 2016年1期2016-03-12

  • 萧友梅与赵元任中西音乐观之比较
    见。文章着重对萧友梅和赵元任两位音乐家的中西音乐观进行比较评述。【关键词】萧友梅  赵元任  中西音乐观決定事物发展的因素往往有两个,一个是事物本身的属性,归结到本文则是对“音乐”的不同理解,将会产生不同的中西音乐观;另一个则是历史根源的问题。所以在谈及中西音乐关系之前,对“音乐”一定要有一个合适的、科学的定位,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何谓音乐关于“何谓音乐”这个问题是众所周知的。这种观点是对的。每个人在自身的成长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接触过音乐,因为“音乐有

    艺术教育 2015年1期2015-10-21

  • 萧友梅抗战时期音乐教育思想
    琳摘要:本文对萧友梅在抗战时期的音乐教育思想内涵进行简单的阐述,通过相关音乐文献进行研究,从而对萧友梅在抗战时期的音乐教育思想进行新的认识。关键词:萧友梅 抗战时期 音乐教育思想萧友梅是我国近代有名的音乐教育家。他早年在德国学习期间,先后就读莱比锡大学、莱比锡音乐学院,柏林大学和私立施特恩音乐院,所学专业涵盖西方传统学科的音乐技能和音乐理论,对哲学、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音乐美学等学科也有所涉猎,吸收了当时西方音乐教育的系统教学。回国后,致力于音乐教育事

    艺术评鉴 2015年16期2015-08-26

  • 试析艺术歌曲《问》的词曲结合问题
    歌曲多为黄自、萧友梅、赵元任等谱曲,易韦斋、刘半农、龙七、韦瀚章、徐志摩等撰词。这次活动激发我对中国艺术歌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据我所知,在各音乐学院的专业教育中,中国艺术歌曲一直不太受关注,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中国艺术歌曲多采用了借鉴西方艺术歌曲的形式来表达中国人的思想的创作模式,所以在作曲技术及理论方面不及西方娴熟、丰富。因此,讲述作曲理论时,老师一般会选取更为典型的西方艺术歌曲来进行讲解;学习声乐时,老师更喜欢选择大型的易出彩的咏叹调来让学生演唱,较少

    戏剧之家 2015年9期2015-06-11

  • 中国二三十年代艺术歌曲中关于歌词创作的研究
    作。主要以分析萧友梅、赵元任、青主等作曲家的作品为主,并以当时的学术期刊作为参考,从早期艺术歌曲作品的歌词中研究歌词创作的特点和现实意义。关键词:中国二三十年代艺术歌曲 赵元任 萧友梅 青主 黄自 歌词中国二三十年代艺术歌曲是19、20世纪之交“引进”西方音乐产生“学堂乐歌”后出现的产物。在五四运动以前主要是用外国的曲谱填词的“学堂乐歌”,如李叔同用美国歌曲填词的《送别》。而中国近代艺术歌曲起源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是由一批留学于欧美的音乐家在学习德奥艺术歌

    艺术评鉴 2015年10期2015-06-03

  • 民国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
    ,以著名音乐家萧友梅的创作为例,通过介绍萧友梅艺术家的生平、求学经历、以及所处年代、歌曲的创作进行分析,由分析结果进一步阐释民国时期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主要受到西方国家的政治运动,人权主义思想的影响。由于一大批的音乐学者都有赴德国,奥地利留学的经历,所以在民国时期我国的艺术歌曲的风格主要受这些国家的风格影响。【关键词】艺术歌曲;萧友梅;音乐分析;创作特点民国时期大量归来的留学音乐学者尝试着用他们的所学创作属于中国的艺术歌曲,由于经过了五四运动,题材大多是激励

    北方音乐 2015年16期2015-05-30

  • 萧友梅与学校音乐教育
    摘要】一直以来萧友梅被学界奉为“近代音乐教育之父”,多年来研究文章多集中围绕于其对于以上海国立音专为代表的专业音乐教育建设方面的成果与贡献,对其在学校音乐教育方面做出的努力与开创性的贡献只略做简要提及,未能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力图通过对萧友梅国民音乐观的思想核心、道路选择,具体践行等问题进行深入的解读与剖析,进而阐释萧友梅国民音乐教育的思想内涵,并梳理总结其在学校音乐教育方面的创作成果与历史贡献。【关键词】萧友梅;学校音乐教育 ;国民音乐观;音乐救国前言萧友

    北方音乐 2015年15期2015-04-29

  • 20世纪中国专业音乐教育的肇始
    学音乐传习所 萧友梅 国立上海音乐院20世纪初,中国现代教育体制逐步确立,普通音乐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此后,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和“美育”思潮的传播与影响,高等师范音乐教育开始确立,各种新式音乐社团蓬勃兴起,为专业音乐教育的创立奠定了重要基础。在蔡元培、萧友梅等高等(音乐)教育奠基人的努力开拓下,我国现代专业音乐教育产生并得到初步发展。1 高等师范音乐教育的兴起中华民国成立后,政府对发展高等教育较为重视。1912年10月,教育部颁布《大学令》

    音乐生活 2014年3期2014-03-12

  • 《南飞之雁语》为何没有广泛流传
    教育家、作曲家萧友梅的歌曲集《新歌初集》中的一首歌曲,这首歌以三连音加八分音符的节奏型为特点,旋律非常优美,可以说和他的另一首歌曲《问》是姐妹作,都表现了五四运动时期人们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可惜的是《南飞之雁语》并没有得到广泛流传,音响资料也非常少,这么优秀的一个作品为何没有得到广泛流传呢?笔者翻阅了一些资料,研究者大多认为是歌词惹的祸。比如梁茂在《中国近代专业音乐创作的开端》中提出:“萧友梅创作的学生歌曲,歌词绝大部分都是出自易韦斋的手笔,易韦斋的歌词在思

    大众文艺 2013年1期2013-07-20

  • 萧友梅研究述评
    )一、国内关于萧友梅研究的基本内容萧友梅最早的音乐文字,是于1907年至1908年连载在中国留学生刊物《学报》上的《音乐概说》一文;写于1940年6月,他去世后1946年刊出的为赵梅伯((合唱指挥法》一书所作序言,是目前所见最晚一篇音乐文章。在三十多年里,萧友梅所作已刊和未刊的音乐著述,按《萧友梅音乐文集》,的统计,共有音乐专著和有文字论述的音乐教科书7种,为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音乐科和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编写的音乐教材5种,专题音乐论文1

    大众文艺 2013年10期2013-01-28

  • 萧友梅对中国早期音乐教育的影响
    的音乐教育家,萧友梅不仅创办和推动了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的成长和发展,而且借鉴西方先进的教育经验,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音乐教育之路进行了探索。本文从萧友梅的生平、音乐教育思想、音乐教育实践活动三个方面对萧友梅对中国早期音乐教育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关键词:萧友梅 中国早期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思想 音乐教育实践中图分类号:J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0(c)-0218-011 萧友梅的生平萧友梅(1884—1940),原名乃

    科技资讯 2012年30期2012-04-29

  • 一则“救国乐”的佳话 纪念刘天华先生逝世八十周年
    钱永利刘天华与萧友梅是两位现代音乐名人。刘天华是国乐大师,萧友梅是音乐教育家、理论家。1932年6月,刘天华英年早逝,享年三十七岁,萧友梅写下了《闻国乐导师刘天华先生去世有感》。正是这篇感性、严谨、详实的悼文,记录了两人关系,那是一则“救国乐”的佳话。“救国乐”是刘天华用语,出自《国乐改进社缘起》一文:“我们认这事为艺术界的大事,非少数人所能举办,必须要联络全国同志,一致进行;我们应打消门户之见,大家合力工作,以救此国乐残生”。众所周知,刘天华为“救国乐”

    音乐爱好者 2012年8期2012-04-29

  • 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会刊《音乐杂志》考
    年1 月,当萧友梅在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的时候,与蔡元培、叶恭绰等音专同仁发起成立“音乐艺文社”,筹划出版刊物仍叫《音乐杂志》。萧友梅、黄自和易韦斋同任该刊主编。但是,本文所研究的《音乐杂志》则是由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主编,在1920年、1921年发行了两卷20期的杂志。这本刊物虽然比李叔同办的《音乐小杂志》要晚,但是,从稿件来源、稿件质量、编辑人员等诸多方面来看,其刊物的全面性应是中国当时首屈一指的。《音乐杂志》出版前后的历史1916年12月4日,随着黎

    人民音乐 2006年10期2006-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