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欣悦(华中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试析艺术歌曲《问》的词曲结合问题
谢欣悦
(华中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如今,中国早期艺术歌曲在大学音乐专业教育中处在一个较为尴尬的境地,无论是作品分析还是作品演绎,都很少全面透彻地分析某一作品,在我院举行的《雅歌——诗意中国室内乐音乐会》后,我感到深受启发,希望能为中国雅歌作出一点贡献。
中国早期艺术歌曲;历史背景;词曲结合
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2014年12月,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举办了一系列的学术讲座和音乐会,引导学生走出课堂,与大师零距离接触,感受音乐的魅力。作为音乐学院2012级的一名本科学生,我有幸参与了这一系列的活动,并从中受益匪浅。其中,最吸引我的,当属《雅歌——诗意中国室内乐音乐会》。这场音乐会由演唱家范竞马先生领衔演唱,中国爱乐乐团的众多首席担任室内乐的演奏,所演绎的歌曲大多是中国的早期艺术歌曲。这些歌曲多为黄自、萧友梅、赵元任等谱曲,易韦斋、刘半农、龙七、韦瀚章、徐志摩等撰词。
这次活动激发我对中国艺术歌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据我所知,在各音乐学院的专业教育中,中国艺术歌曲一直不太受关注,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中国艺术歌曲多采用了借鉴西方艺术歌曲的形式来表达中国人的思想的创作模式,所以在作曲技术及理论方面不及西方娴熟、丰富。因此,讲述作曲理论时,老师一般会选取更为典型的西方艺术歌曲来进行讲解;学习声乐时,老师更喜欢选择大型的易出彩的咏叹调来让学生演唱,较少选择情绪更为含蓄内敛、技术难度稍低的艺术歌曲。所以在学院式的教学中,中国艺术歌曲就慢慢被放在了角落里。
如今,很多学者从多方位角度对中国艺术歌曲进行了各种分析与研究,但是涉及词曲结合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西方艺术歌曲主要是以先词后曲的顺序进行创作的。其创作一般由作曲家根据诗人所作的诗,或民间广泛流传的民歌改编而来。因此,这些歌曲的旋律本身是根据歌词的意蕴来发展的,是作曲家根据自己对歌词的理解而创作的旋律。由于这些诗歌本身就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因此,许多诗歌作品都会被不同的作曲家根据自己的主观看法改编成为艺术歌曲,但是最终,只有为数不多的最能表现行业的精髓的、最具代表性的、最完美的作品得以流传下来,成为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经典”。
相比之下,由于出现较晚,中国艺术歌曲在各方面都要略逊一筹。特别是由于未能受到时间的洗礼,中国艺术歌曲在词曲结合方面较为生硬。下面,我以萧友梅先生的《问》作为一个例子,来分析一下这首作品在词曲结合方面的顺序、内容问题。
1922年,萧友梅先生完成了这首作品的乐曲创作。按照史料记载,这时的萧友梅先生应该在北京,这一时期萧友梅先生在社会背景的影响下从一个专心研习音乐的学生渐渐地具有了一些民族意识和政治思想。
民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却又遭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导致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孙中山及其三民主义遭遇到空前的困境。而从同盟会在日本成立之初,就一直以音乐留学生身份为孙中山作掩护的萧友梅自然耳濡目染地会受到一些影响。随后发生的“五四”运动,对于任何一个身处当时的青年都应该会有所触动,何况当时就在“五四”运动的中心地带——北京的萧友梅先生。这点可以从居其宏教授的研究中得到佐证。居其宏教授在其研究成果中提到①:“虽是萧友梅在日本掩护孙中山等人的革命活动,但其中‘政治色彩比较淡薄’一语,却也部分地道出了萧氏本人终生志向在于音乐和教育而非政治。”
萧友梅先生虽然“政治色彩比较淡薄”,但并非不关心政治。我认为萧友梅先生也在通过音乐的方式传达着他的政治抱负以及对国家的忧思,这点可以从其作品中发现。
身处同一时代,同样参加了同盟会的词作者易韦斋先生,则在《问》这首作品的词中,将这种郁郁不得志展现得淋漓尽致。
与单纯的器乐曲不同,歌曲不仅有音乐的表现,还有语言的表现。正如赵晓生老师曾说过的,“音乐就是一个充分想象的过程”。在歌曲中,由于歌词的存在,这种想象被限制了一大半。不论是先作曲还是先作词,都使声乐作品在还没有演唱之前,就已经成为二度创作的产物。同时,由于语言是更为直接的思想表达方式,致使听者在欣赏时很容易根据它的词而再去想象音乐的意味。
孟文涛教授②认为:“研读吟唱二人合写歌曲后,有两点突出感受:一是词曲结合不紧、不顺、不畅,甚至不妥,产生词曲分离现象;二是据此而怀疑似是先有曲后按音(或按拍或按句)再填词的结果。果真,则这种‘词曲分离’现象其责并不在作曲者,而是填词者。”在此,我认为孟文涛教授的分析较为客观,所以我也赞同可能是萧友梅先生先写的曲然后易韦斋先生填的词。
但就《问》这首歌曲而言,我认为虽然在词曲结合上确实做得不够好,但是在音乐的意蕴把握上易先生还是做得比较到位的。
从作曲的角度看,整个作品的技术难度较低、风格较朴素、篇幅较短。无论是在旋律的发展上,还是在音域的把握以及节奏的使用上,其实都较为中规中矩。虽然这一作品是为了响应“壬戌学制”号召,在当时歌曲教材极其匮乏的条件下的应急而作,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萧友梅先生当时的作曲技法还较为生涩。所以,从教学的角度来说,这首作品从声乐的技巧性、对音域的把控性来说都是较为入门的作品。
另外,作品的伴奏部分配得也较为简单,或略显笨拙。伴奏主要是运用西方大小调体系来完成的。没有前奏;右手的两个声部一个重复旋律,一个用持续低音作支持;而左手则是一个低音以后持续的三和弦给旋律作和声支撑,整首曲目的伴奏织体大多如此。在和声方面主要是正三和弦,而在正三和弦中运用最多的还是主和弦和属和弦,而下属和弦在高潮部分的作用也没有凸显出来。如果为了便于教学,只能说作曲者的功底还较一般。
通过对作品词的分析和解读,我认为这首作品反映了作者自己的抱负,一种壮志未酬的苍凉感觉。
多数研究者认为:这篇配词总体上是以一位老者的形象对青年人的谆谆教诲③的方式,体现了词人对当时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现实状况的忧虑。对此我很赞同。但在这篇作品里,我还看出了在老者身上很少有的情绪:“不畏艰险、勇于求索”,这和普通的老者更多的是“既来之,则安之”的想法相去甚远。因此,这首歌曲还带给我这样的感受:看似平静的湖面下,那不甘的灵魂还在跃跃欲试、不断翻涌、不屈不挠。所谓“时势造英雄”,我也体会到身处乱世里的作者及其同时代的人们的早熟和多忧。
整首歌词多用第二人称,可以看得出来作者在有意拉近自己以及演唱者与听者之间的距离。似问别人,更似问自己。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位激进的青年的心理历程:有在追随自己的政治理想的路途上的屡屡碰壁,郁郁不得志;有登高远眺,拍遍栏杆后,对自己行为的反思:许多年自己一直执着追求和坚持的理想,是否值得继续;有壮志未酬的遗憾,自己虽将自己的年华奉献给了无尽的革命事业,却仿佛没有实现预想的抱负;有不屈不挠、不畏艰险、勇于求索的决心。
词中,作者以“秋”来比喻年华的流逝、心中的伤怀,用“断肠人”来形容自己在这多事之秋后的无望和凄凉。看着满目疮痍的国土和支离破碎的家园,在短暂的自怨自艾以后,这位感到了祖国的厚重后的青年,再也觉得自己身上的重担不能卸下,更加坚定地将目光投向了革命浪潮。最后,兜兜转转回来,还是坚持走自己的路,在此番纠结的思辨之后毅然而然地坚持着自己的革命理想。
由此分析,我觉得易韦斋先生在对旋律意蕴的把握上还是做得比较到位。
针对一些认为词中“垂、吹、对、脆”四字用得恰到好处的学术观点④,我不敢苟同。我认为这四字用得极为牵强,甚至有些破坏整体效果,似乎是为了应对旋律的停顿和押韵而故意为之。
中国古代的诗词中不乏名家之作,一个字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功效,如“大漠孤烟直”的“直”,又比如“僧敲月下门”的“敲”。这些字都是可以用来形容主体的,不仅使得文字的画面感增强,更使得诗词有了诗人自己的意蕴。反观“垂、吹、对、脆”四个字,我认为做到了表达诗人自己的意蕴,却没有做到与本首词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因而显得艰深晦涩。另一方面,这四个字既有形容词又有动词,词性不尽相同,而“垂”、“脆”这两个词没有主语更是在表达上让人觉得莫名其妙。所以我认为这四个字在选择上并不完美,只做到了押韵和与旋律相衬,而没有达到与整首词浑然一体的效果。
从中西结合这个方面来说,作品的思想多有中国文人气息的一面,旋律也更接近民族调式,而表现手法尤其是作曲技法方面:作品的曲式选择、记谱法、伴奏织体、乐器、和声选择上,则是都用了完全西化的技术。所以,也可以看到萧友梅、易韦斋等前辈是如何在中西方音乐结合的道路上进行苦苦探索的。这种意识也是值得我们现在的音乐人学习的,如何在目前的音乐中寻找突破口,如何在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中找到共性,使流行音乐更加经典,使古典音乐重放光彩?这些问题也需要我们现在的音乐人好好钻研,不断摸索。
注释:
①居其宏.从革命军中一哨兵到音乐改良掌舵人——辛亥革命与萧友梅的音乐生涯[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1,(04):63-72.
②孟文涛.中国近现代歌曲创作史中一个特殊仅见事例——试议萧友梅与易韦斋合写歌曲中的词曲结合问题[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5,(02):26-30.
③杜姗姗.萧友梅艺术歌曲音乐漫谈——以歌曲《问》为例[J].北方音乐,2012,(06):42-43.
④郑杰.层层追问卒章显旨——重新解读萧友梅艺术歌曲《问》兼及作品的演唱诠释[J].歌唱艺术,2013,(03):29-33.
[1]郑杰.层层追问卒章显旨——重新解读萧友梅艺术歌曲《问》兼及作品的演唱诠释[J].歌唱艺术,2013,(03):29-33.
[2]居其宏.从革命军中一哨兵到音乐改良掌舵人——辛亥革命与萧友梅的音乐生涯[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1,(04):63-72.
[3]杨静.萧友梅与赵元任艺术歌曲的比较分析与演唱[D].西安:西安音乐学院,2008.
[4]杜姗姗.萧友梅艺术歌曲音乐漫谈——以歌曲《问》为例[J].北方音乐,2012,(06):42-43.
[5]孟文涛.中国近现代歌曲创作史中一个特殊仅见事例——试议萧友梅与易韦斋合写歌曲中的词曲结合问题[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5,(02):26-30.
[6]钟志平.五四新文化运动对我国20世纪初艺术歌曲创作的影响[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
[7]黄旭东.中国现代音乐史研究的重要新发现——尘封69年、出自萧友梅手笔的珍贵文献面世[J].中国音乐学,2006,(02):8-10+2.
J614.91
A
1007-0125(2015)05-0080-02
谢欣悦(1994-),女,湖北宜昌人,汉族,学士,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12级本科生,研究方向:音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