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宇

  • 班宇:半梦半醒这一年,困惑变多了
    床上的”。以上是班宇发过来的消息。小说家的日常对话,也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般,兼具节奏感和场景感。多年前积下的旧患,在北京初雪夜的前夕突然发作,像很多意外一样,“毫无征兆”,打破了班宇一天的计划,也打破了他原本出席南风窗年度盛典的安排。班宇想不明白,旧患怎么突然就复发了,可能是写作者久坐的习惯,可能是近期飞到香港参加文学讲座的操劳,可能还有说不清的因素。2023年,班宇还有很多想不明白、说不清楚的事。比如,在和《单读》的编辑罗丹妮闲聊时,两人发现,为什么3

    南风窗 2024年1期2024-02-01

  • 分裂与融合
    石磊摘要杂糅是班宇近年小说创作美学风貌的显著特征,体现出其小说文本构造资源的多样性和混杂性。但这只是班宇小说美学风貌的表象,他小说中诸杂糅要素之间的构成方式,本质上是一种分裂与融合张力下的两极性关系。其语言构造口语化和书面化的雅俗并陈,叙事构造“写实”和“实验性”手法的相反相成,风格构造“现实主义”和“无限趋近于内心”的表现方式的遥相呼应,显豁出班宇小说的两极性美学风格:既细致入微地呈现特定地域文化下人的语言生态及其交往场景,又给个人体验和世界感受留下超越

    文艺研究 2023年11期2024-01-11

  • 梯形夕阳
    /班宇我在看河,从塔吉克斯坦流过来的那条河,水势平顺,藏着隐秘的韵律,梯形夕阳洒在上面,释放出白日里的最后一丝善意与温柔,夜晚就要来了,乌云和龙就要来了。我想的是,沿着河溯流而上直至尽头,在帕米尔高原被冰山回望凝视过的,会是什么样的人;一步一步迈入河中,让刺骨的水依次没过脚踝、大腿、双臂、脖颈乃至发梢的,会是什么样的人;被溢出的洪水卷到半空之中,枕着浮冰、滚木,或者干脆骑在铁板上,从此告别一切过往的,会是什么样的人。我想了很长时间,仍旧没有答案。天空呼啸,

    视野 2023年18期2023-10-22

  • 班宇:故事给我自由
    来拿起手机,看到班宇在凌晨三点十分给我发了几个短句,句与句之间显得呼吸艰难。“老吴。”“我今天刚知道,《逍遥游》的女主角,就是那个原型。”“病逝了。”“没什么事,有点儿睡不着,跟你说一句。”我回复:“啊。我昨天很早睡。是做肾透析出了问题?谢谢告诉我。”老班立刻就回了,像是根本没睡:“大概是晚期,然后引起各种并发症吧。”我岔开话头说:“之前我记得你说她是亲戚的熟人?”老班:“她爸爸是我姨的同学。昨天我姨来我家里,聊天时提到的。”我:“就这几天的事?赶上疫情,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2023年7期2023-08-02

  • 班宇,人要和命运的下坡路相处
    诗,最早出现在了班宇2022年6月刊发在《十月》杂志上的小说里。小说名,是《漫长的季节》。约莫一年之后,今年4月末,另一部《漫长的季节》,一部电视剧,由东北人辛爽执导筒,东北人范伟、秦昊等主演,开播了。自走进大众视野的那一刻起,作为“尖子生”的《漫长的季节》,豆瓣9分开分,一路走高,在五一假期的尾巴,以9.6分收官,成为了今年以来最高分的华语影视剧。剧集《漫长的季节》,脱胎于原著编剧于小千的剧本《凛冬之刃》。原著基调暗黑冷峻,而沈墨、王响等主要角色,更负载

    南风窗 2023年15期2023-07-26

  • 幽默褪去,东北人的悲喜
    刘潇班宇最近出了第三部小说集《缓步》,和前两部小说名连起来看,游泳、飞翔和步行,三项运动都凑齐了——2018年纯文学市场上的黑马《冬泳》、2021年具有探索性的中短篇小说集《逍遥游》,这给人一种错觉:也许班宇必须得扑腾着,不扑腾,就会沉。但班宇的扑腾更像是一种被动的扑腾——躲着生活,生活向他扑来,他就后缩。《缓步》中收录了一个短篇《我年轻时的朋友》,写高中时代的“我”沉迷游戏,异性“老铁”邱桐投怀送抱,“我”却只是在不停地应付。似乎对于“我”来说,一切强加

    环球人物 2023年1期2023-05-30

  • 荒寒与温情交织 ——班宇小说的美学表达
    年的80后作家,班宇在步入文坛不到十年的时间里,迅速进入大众与专家学者的视野,与有着近似主题与风格的作家双雪涛、郑执并称为“铁西三剑客”“新东北作家群”或“新现实主义作家群”。虽然不论评论家还是作家本人都对该群体的称谓及其定位各执一词,但学界对这一群体的关注度之高已形成现象级热点,赋予了其进入文学史书写的可能。但研究倾向于作为“群体”出现的意义和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对包括班宇在内的三位作家个案研究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遮蔽;而且对“东北”与“阶级”的集中讨论热情要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6期2023-03-08

  • 为了忘却的写作:双雪涛、班宇、郑执创作论
    近年来,双雪涛、班宇和郑执的创作形成了一种重要的文学现象,三位80后年轻作家的作品同时引发了大众文化领域和纯文学领域的重点关注和集中讨论,他们也由此被冠以“铁西三剑客”“东北文艺复兴三杰”“80后东北作家群”和“新东北作家群”之名。作为年轻的文学新人,三人的出场近乎默契,在2016—2020年间,三位作家共出版6部小说集,完成了一次集中的创作“爆发”,在短时间内收获众多读者与奖项的同时,也使许多评论家感到欣喜与鼓舞:“我们的作家在现实主义的追求上实现了一次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1期2023-02-20

  • 写作,用另一种视角感受生命
    本期答主|班宇作家,著有《冬泳》《逍遥游》《缓步》等盈盈问:我有不定期写日记的习惯,有时是记下值得记录的事,有时是为了疏解自己的情绪。然而,当我选择用它疏解情绪时,发现搁下笔后郁闷与焦虑变成了一种茫然;而当我再次翻开日记时,堆积的负面情绪依然浮现在眼前。假如写作反而导致困惑的反复,那么写作还有意义吗?如何破除这一螺旋向内的挣扎呢?班宇答:写日记是个很好的习惯,无论目的为何,它提供的可能是我们对于当前生活的一种审视。郁闷也好,焦虑也罢,诸如此类所谓的负面情绪

    中学生天地(B版) 2023年1期2023-02-18

  • 困境、逃逸、救赎:班宇小说中的水意象探析
    年来,以双雪涛、班宇、郑执为代表的“新东北作家群”在文坛崛起,这一批青年作家聚焦东北的历史与现实,书写了90年代末国企改制背景下两代东北人的困顿与突围,使东北叙事呈现出崭新的美学质地。其中,班宇的小说以独特的叙事形态和美学风格颇受瞩目。当下,学界对班宇小说的探讨多从主题、风格、叙事策略等角度展开,对小说中意象的分析还不够充分。笔者发现,在班宇已出版的两部小说集《冬泳》和《逍遥游》中,水意象的使用十分突出,不仅构成了沟渠、河流、湖水、游泳池等兼具物理性与隐喻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4期2023-01-24

  • 体育中考创佳绩,靠实力别靠“神器”
    院青少年体能导师班宇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实际上,并非只有穿所谓的体测鞋,才能提高体测成绩。其他非体测专用鞋,如果具有轻便、包裹性强、抓地好、弹性好、防滑等特点,也一样适用于体育中考。”班宇提醒道,考生在考场上要尽量避免穿新鞋,以防止出现鞋码不合适、磨脚等现象。要穿新鞋的话,需至少提前一周买好,并通过适应性训练让脚与鞋子磨合。此外,气垫鞋的气垫有缓冲作用,不利于体育考试发挥,“更重要的是要穿顺脚、合适的鞋”。过量摄入功能饮料或增加肝脏负担为了提升

    中国科技财富 2022年5期2022-12-19

  • 主持人语
    □ 谢有顺班宇的写作时间并不长,但关注者众,他出版的第一部小说集《冬泳》就引发了不少话题,这样绚丽的出场方式在当下文学界已不多见。《冬泳》获得“南方文学盛典·最具潜力新人”奖时,我在授奖辞中这样评价:“班宇以写作无限逼近的所在,是俗世,是卑微者的心,是真情或假意的往来,是希望与绝望之间的困顿,是人生的热烈、寒凉、沉重、轻盈、滑稽、苦涩汇于一炉之后的蓬勃世界,是试着和自己说话的温柔声音。出版于2018年度的小说集《冬泳》,细节生猛,语言迅疾,在地方性的声口里

    新文学评论 2022年1期2022-11-24

  • 引语之隙 ——对班宇《双河》的一次时间性索隐
    术个展开幕对谈的班宇,于是蹭了嘉宾邀请人的名额混进去旁听。个展的艺术家是一位来自东北的影像艺术家,所以有班宇的参与也就并不奇怪了。作为一个东北人,在离开东北多年后,如果不是因为班宇的作品产生的巨大影响,我至少在语言层面已经基本遗忘了对于东北的表达方式,因此在很大程度上,班宇补全了我以及很多关内东北人的个人经验史。但很快的,这种将班宇进行东北标签化的理解甚至使用也开始让我觉得厌烦。就像这次开幕对谈,我很快在又一次东北猎奇的活动气氛中昏昏欲睡,这种气氛充斥着《

    新文学评论 2022年1期2022-11-24

  • 行止之间见个性 ——论班宇小说的叙事节奏
    □ 徐阿兵班宇在投身小说创作之前,曾长期撰写乐评和书评,还在豆瓣网上开设过专栏“东北疯食录”。这些经历使他攒下不少人气,也磨炼了文字功底。最要紧的或许是,他在此期间形成了实实在在的读者意识和文类意识——也就是说,悟出了不同类型的文字该有不同的风格,因为要面对不同的读者。小说《枪墓》侧面透露了班宇对小说风格的自我定位。文艺女青年刘柳在要求“我”讲一个“北方故事”时,就声明不要“北方美食故事”,而是“要出人命的那种,冰天雪地,白茫茫的一片,总得有点不一样的色彩

    新文学评论 2022年1期2022-11-24

  • 班宇后工人时代的人物书写
    □ 王 琨班宇生于1986年,成长于沈阳铁西区,曾从事乐评工作十余年之久,2016年开始转向小说创作,于2016年在豆瓣首届征文大赛中凭《工人村》获得一等奖。近年来班宇的小说受到了文学界的广泛关注。班宇已出版中短篇小说集《冬泳》和《逍遥游》,2018年,他凭首部小说集《冬泳》获第17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年度最具潜力新人”奖。班宇的创作大多以东北沈阳铁西区为背景,其所建构的铁西生活氛围具有典型的当代东北地域风格,细节上呈现出时代的骨感,语言简洁,洋溢着浓郁的

    新文学评论 2022年1期2022-11-24

  • 从悲壮的群体命运到虚无的个体生存 ——班宇小说阅读札记
    ,那么,我们谈论班宇的小说,就可以从《枪墓》开始。因为,《枪墓》虽然不是班宇最知名、最具影响力的小说,但它无疑是一篇具有阅读吸引力的、内容和指涉都足够丰富的作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班宇写作的成熟度;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为我们谈论班宇小说提供一个可靠的方向指引。就《枪墓》本身而言,它是个包含了多重故事的文本:叙述者“我”本人的经历,“我”所写过的故事以及“我”所讲述的故事。在这个多重文本中,叙述者“我”,在自己的经历和所讲述的故事中穿梭,最终将两者重叠——原

    新文学评论 2022年1期2022-11-24

  • 一种自审的生命哲学 ——读班宇的《冬泳》和《逍遥游》
    □ 李志雄班宇因2018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冬泳》而被文学界关注。他在2016年开始创作小说,收录在《冬泳》里的《工人村》是他的处女作。虽然在而立之年才开始创作小说,但班宇写作的起点却可以追溯到2007年。那时候,他的写作与音乐相关,写的是音乐评论。随着新媒体的诞生和消费市场的发展,传统纸媒遭到冲击,资讯不再匮乏反而变得触手可及,曾经承载着一定社会意义的乐评在多数时候变成了软性广告。面对新时代媒体格局的变化,班宇想从写作上寻求更多精神层面的探讨,于是从乐评

    新文学评论 2022年1期2022-11-24

  • 小说的氛围 ——读班宇小说《漫长的季节》
    系。现在来看一下班宇的小说《漫长的季节》(《十月》2022 年第3 期)。班宇的小说我读过一些,他很擅长营造氛围,这篇尤其是。首先,这篇小说的题目就是一个具有氛围感的题目,让人联想很多,但又不知该联想到何处去。开头部分是一段关于海边的描写,“带着咸味的风从脚底下钻过来,吹得人心颤,像是上着夜班的妈妈忽然跑回家里,裹着一身的凉意,把手伸进被窝,抚摸着我的肋部。还有那些小小的沙砾,蚂蚁似的,顺着小腿一路往上爬,走走停停,阳光之下,闪烁如同鳞片,刺着发烫的身体。

    都市 2022年8期2022-10-22

  • 班宇东北叙事的“荒寒美学”
    从萧红、迟子建、班宇等几代作家的文本,爬疏出一条独特的审美路径。其中隐约可见的潜隐在文本深处的“骨子里”的“孤寒”,构成叙述的内在精神元素,像一股股幽光,释放出人性的、自然的,尤其高寒气候所带来的刺激和疼痛。我以为,我们能够在其间触摸、切入到人性的、生存的创痛和精神的困顿,从生活史、心灵史、地域性和灵魂的维度,体味到作家精神关怀和生存思索的深度。近些年,我曾经从“东北文学”的整体视域,考量自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改革开放”时代在黑、吉、辽的文学版

    扬子江评论 2022年2期2022-10-20

  • 记忆塑造了我们 ——读工业题材短篇小说集《冬泳》
    《冬泳》作 者:班宇ISBN:978-7-5426-6405-1装 帧:精装页 数:308页定 价:49元出 版 社:上海三联书店出版日期:2018年9月阅读一个比我小了一代的年轻人所写的我所生活年代的故事,有种居高临下的挑剔。但这个班宇,这个被阿乙称为“文坛新来的高手,有一股雨水冲扫过的、带有野兽气味的生猛劲儿”的“80后”作家,确实是文笔犀利,在旧日时光中翻弄出我们“60后”的家底,无情地打开、解散,一刀刀地剖,剖得生疼。这种阅读把我带回到往日的时光,

    青春期健康 2022年20期2022-10-20

  • 记忆塑造了我们
    《冬泳》作 者:班宇I S B N:978-7-5426-6405-1装 帧:精装页 数:308页定 价:49元出 版 社:上海三聯书店出版日期:2018年9月阅读一个比我小了一代的年轻人所写的我所生活年代的故事,有种居高临下的挑剔。但这个班宇,这个被阿乙称为“文坛新来的高手,有一股雨水冲扫过的、带有野兽气味的生猛劲儿”的“80后”作家,确实是文笔犀利,在旧日时光中翻弄出我们“60后”的家底,无情地打开、解散,一刀刀地剖,剖得生疼。这种阅读把我带回到往日的

    青春期健康·青少版 2022年10期2022-05-30

  • 班宇东北叙事的“荒寒美学” ?
    从萧红、迟子建、班宇等几代作家的文本,爬疏出一条独特的审美路径。其中隐约可见的潜隐在文本深处的“骨子里”的“孤寒”,构成叙述的内在精神元素,像一股股幽光,释放出人性的、自然的,尤其高寒气候所带来的刺激和疼痛。我以为,我们能够在其间触摸、切入到人性的、生存的创痛和精神的困顿,从生活史、心灵史、地域性和灵魂的维度,体味到作家精神关怀和生存思索的深度。二近些年,我曾经从“东北文学”的整体视域,考量自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改革开放”时代在黑、吉、辽的文学

    扬子江评论 2022年2期2022-04-27

  • 班宇小说的空间叙事
    1)近些年来,以班宇、郑执和双雪涛为代表的年轻一代东北作家横空出世,在文坛掀起一股被称为“东北文艺复兴”的潮流。这几位青年作家,均以东北作为叙事的地域背景,展现出对东北的历史、现实以及发展前景的深刻思量。其中,班宇以铁西区“工人村”这一特殊时空坐标作为自己的“文学原乡”,用写实主义的笔触,关注在20世纪90年代在“国企改制”“下岗潮”的漩涡中挣扎的“底层”普通人。随着小说集《冬泳》《逍遥游》的相继出版,班宇的文本呈现出日趋成熟且具有更大写作潜力的态势。表面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2期2022-03-18

  • 班宇小说与“80 后”文学创作“去历史化”的背后
    这种相似的观点在班宇那里则显得更为斩钉截铁:“历史可以被日常拿来被思考,却不能成为小说创作的容器,我只是在写人的故事。”[4]因此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可以称“80 后”作家的创作为一种“去历史化”的表达,然而“去历史化”不等于抛弃历史,只不过他们不再重建五六十年代的宏大叙事,而是有意识地回避对重大事件的书写,并以碎片化的事件勾连起个体对历史的思考和参与。在“80 后”作家“去历史化”的背后实则是一种将历史推向幕后的选择。近年来,由双雪涛、班宇、郑执三位“80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3期2022-03-17

  • 东北·文艺·复兴 ——“东北文艺复兴”话语考辨
    lk”对董宝石与班宇的采访中,①董宝石、班宇:《董宝石对话班宇:我要用老舅和野狼disco构建东 北 神 奇 宇 宙》,引 自https://www.ximalaya.com/sound/218079656。董宝石就使用了“东北文艺复兴”这一概念,这也是“东北文艺复兴”话语首次出现在公众场合。在董宝石看来,“东北文艺复兴”不仅是文艺现象,还是一场包括他本人在内的文艺从业者共同推进的文艺运动。他在各类访谈活动中频频对话作家班宇、短视频博主老四等,进而凝聚成舆

    当代作家评论 2022年5期2022-03-07

  • 班宇《枪墓》的空间叙事
    ,有助于探究作者班宇对东北巨变后社会风貌的书写以及底层小人物命运的展现。 关键词:空间叙事 东北 班宇 小人物 20世纪90年代,东北进行了大规模的工业改革与经济调整,而作为东北经济核心城市之一的沈阳更是在这场变革的浪潮中受到了巨大影响。作为历史的亲历者,班宇在进行文学创作时自然而然地将其小说植根于东北,植根于沈阳,以“子一代”的目光对那个锈色的时代与社会进行了审视、重构与书写。空间叙事学认为,一切文学作品都无法完全脱离空间的存在进行叙事,空间对于小说具有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2年1期2022-02-19

  • 班宇小说的叙事策略以小说集《冬泳》为中心
    116031)班宇的小说创作经历了从网络文学走向严肃文学的过程,2015年班宇在豆瓣阅读上崭露头角,发表了《铁西冠军》、《车马炮》和《我曾看见满天星斗》(“铁西冠军”系列)。2018年班宇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冬泳》出版,2020年短篇小说集《逍遥游》出版,这位青年作家迅速走进了文学评论家和大众读者的视野。班宇的《冬泳》共收录七篇短篇小说,内容紧紧围绕上世纪90年代的沈阳铁西区,以或沉重或轻巧的笔触,将宏大悲壮的历史图景和被挤压到社会边缘的人物形象呈现出来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6期2021-11-26

  • “子一代”的战场 ——读班宇小说《枪墓》《双河》
    朴竣麟在以往的对班宇乃至其他“80后”东北作家的讨论中,“子一代”视角占据重要的位置。很多学者意识到,这批作家的小说大量从“子一代”视角出发讲述“父一代”的故事,以“子一代”视角为我们重现了在上世纪90年代的东北经济变革所催生的“下岗潮”的冲击下,“父一代”的命运是如何被改写以及他们的真实生存状态。班宇的叙事主题为我们提供了“子一代”记忆中世纪之交的东北社会变迁图景以及独有的城市经验,这不仅是对特定历史的独特阐释和文化叙事,而且让今天的读者对历史语境中的东

    海燕 2021年1期2021-11-12

  • 班宇短篇小说的异质性
    文学传媒盛典中,班宇获得“年度最具潛力新人”,颁奖词写道:“繁花似锦又惨淡无比,活力四射又奄奄一息,时代的悖论成就了一个小说家的犀利,也守护了那些渺小人群的命运。”这段话精准地概括了班宇小说的特质,班宇在短篇小说中展现的自我与世界,有其强烈的自我风格,形成了独特的文本品质。我感到,班宇短篇小说有一种独特的冷硬气质,就像他笔下的铁西区、工人村,钢铁铸就的城市,在东北寒冷的气温中,沉默而隐忍。这种冷硬气质灌注在文本中,行文之间流淌着一种疏离感,萧瑟又隳颓。老舍

    长江文艺 2021年9期2021-09-23

  • 班宇的短篇小说,兼及“东北文学”
    到时下炙手可热的班宇、双雪涛和郑执等等,东北文学既能“呈现出东北的天地万物、人间秩序、道德场域,还有人性的褶皱、生命的肌理”,也能以多变的文本形态,反映、记录和重构我们的家国情怀与现代性想象。本期专辑聚焦东北文学的最新发展,讨论在新的历史语境下,如何讲述新的“东北叙事”。张学昕的文章,不仅从历时性角度分析了现当代文学的“大历史”如何“进入到每一位东北作家的内心,又是怎样地构造宏阔的历史深度”,而且也讨论了80后的东北作家怎样重构“东北叙事”。在他看来,以班

    长江文艺 2021年9期2021-09-23

  • 班宇的短篇小说,兼及“东北文学”
    到时下炙手可热的班宇、双雪涛和郑执等等,东北文学既能“呈现出东北的天地万物、人间秩序、道德场域,还有人性的褶皱、生命的肌理”,也能以多变的文本形态,反映、记录和重构我们的家国情怀与现代性想象。本期专辑聚焦东北文学的最新发展,讨论在新的历史语境下,如何讲述新的“东北叙事”。张学昕的文章,不仅从历时性角度分析了现当代文学的“大历史”如何“进入到每一位东北作家的内心,又是怎样地构造宏阔的历史深度”,而且也讨论了80后的东北作家怎样重构“东北叙事”。在他看来,以班

    长江文艺 2021年9期2021-09-23

  • 班宇的短篇小说,兼及“东北文学”
    到时下炙手可热的班宇、双雪涛和郑执等等,东北文学既能“呈现出东北的天地万物、人间秩序、道德场域,还有人性的褶皱、生命的肌理”,也能以多变的文本形态,反映、记录和重构我们的家国情怀与现代性想象。本期专辑聚焦东北文学的最新发展,讨论在新的历史语境下,如何讲述新的“东北叙事”。张学昕的文章,不仅从历时性角度分析了现当代文学的“大历史”如何“进入到每一位东北作家的内心,又是怎样地构造宏阔的历史深度”,而且也讨论了80后的东北作家怎样重构“东北叙事”。在他看来,以班

    长江文艺 2021年9期2021-09-23

  • 东北文学冲击波
    阳的三位年轻作家班宇、郑执、双雪涛,共同構成了一股“东北文学”强劲的冲击波。从他们的作品里,我们看到了东北老工业区的肃杀,看到了小人物的困顿与挣扎,也看到了文学叙事进一步向写实传统的致敬。在我看来,这三位东北作家的作品,不仅仅是在东北、在血缘和地缘所形成的水波纹式的结构中进行言说,更是对东北之外的、处于每一次席卷在时代浪潮中的普通人所存在的现实世界的隐喻,他们作品中的很多人物,都是身处生存逆境、残酷的生活窘境中沉默的大多数,他们在坚忍中保持着生命的尊严和存

    长江文艺 2021年9期2021-09-23

  • 班宇小说的现实叙事
    三剑客”似乎成为班宇的标签之一。但从《冬泳》到《逍遥游》,班宇对现实的叙事已经渐出东北,走向更广阔的中华大地,小说的视野亦从上一辈的命运走进当代人的生活,描写当代人应对困境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从而表达出班宇对当代青年人生活境遇的思考。同时,两部作品集都延续了班宇小说独特的“水”意象,但不同的意境与内涵表现了班宇在艺术上的不断追求。 关键词:班宇;现实叙事;意象 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1)06-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6期2021-09-10

  • 班宇小说中的时代精神书写
    是一个画面。一、班宇小说的特点及时代背景班宇生在沈阳,长在铁西区,见证了国企改制的全过程,周围都是工人,下岗潮对于普通工人家庭的打击是毁灭性的,身边都是为了生计奔波的下岗工人。班宇的写作生涯起点是大学毕业后,在沈阳一家出版社做古文编辑,这段时间,他不断积累素材,直到2016年豆瓣阅读征文大赛,班宇小试牛刀开始他的“工人村”系列创作,网络是班宇的主战场,但是文章已经在知名文学刊物《收获》《十月》《当代》上发表。班宇的小说作品大都是由中短篇构成的,一口操着东北

    青年文学家 2021年15期2021-07-19

  • 在北方现实主义之外 ——论班宇近作的“后先锋”
    时间里,双雪涛、班宇、郑执被称为“铁西三剑客”,受到文学界的广泛关注,他们在小说背景、叙事策略以及审美风格等方面表现出某种共性,回望90年代那段鲜少提及的东北下岗大潮,对社会进行批判性反思,其语言如黑白影映般冷峻凝实、质朴流畅,在严寒的命运里捕捉人性的温情时刻,聚拢从生活表壳的裂隙中迸发出的神性光芒,由此复活了90年代东北的集体记忆,还原了历史现场,他们的写作被看作是一个当前文学的重要现象,宣告着东北的文艺复兴。“东北”作为双雪涛、班宇、郑执三人主要的创作

    长江丛刊 2021年7期2021-05-28

  • DISTRICT CHAMP铁西冠军
    g.Ban Yu班宇Born in 1986, Ban Yu has a bachelors degree in computer science from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in his home city of Shenyang, Liaoning province. A rising literary star focused on short stories, Ban has published two critica

    汉语世界(The World of Chinese) 2020年6期2020-12-21

  • 在融媒体时代讲述东北故事
    年,沈阳青年作家班宇在文坛崭露头角。2018年12月,他的小说《逍遥游》入选“2018收获文学排行榜”,并位列短篇小说类榜首。他出版的小说集《冬泳》,也受到读者和评论界的广泛关注。一、班宇小说中的东北班宇一直居住在沈阳,他的小说题材大多来自东北。尤其是他写了很多20年来长在东北,生活发生变故,在无奈和拼搏中生存的人物。这与东北在改革开放以来经历的发展和阵痛相关,既带有东北的特殊性,又能引起全国读者的共鸣。东北曾经是中国近现代最大的移民区域。新中国成立前的“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3期2020-12-11

  • DISTRICT CHAMP
    r.BAN YU班宇Born in 1986, Ban Yu has a bachelor’s degree in computer science from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in his home city of Shenyang, Liaoning province. A rising literary star focused on short stories, Ban has published two critic

    汉语世界 2020年6期2020-12-06

  • 个人之诗的遗忘与唤醒 ——班宇小说的一个主题
    潘 兴班宇自2018年在《收获》第4期发表《逍遥游》开始,就引起了评论界的持续关注。之后其小说作品不间断在各主流文学期刊发表。目前,班宇已经于2018年9月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说集《冬泳》,而他的第二部小说集《逍遥游》也于今年(2020年)5月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由于评论界当前关注的现实主义回潮以及地方性热点的再现,班宇、双雪涛、郑执等一批成长于东北的作家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但是抛开传播噱头的功利性偏见,仅仅从现实主义和地方性这两个方面来概括他们的创作,

    鸭绿江 2020年27期2020-11-17

  • 班宇:东北浪漫事有爱也有苦
    者需要思考的事,班宇找到了一条书写的路——在那些游走于铁轨、工事与大雪边缘的印厂工人、赌徒、患病的女孩或者消失在时间里的父亲身上。班宇小说作者,沈阳人,1986年生,曾用笔名“坦克手贝吉塔”,已出版小说集《冬泳》《逍遥游》。2016年,班宇30岁,第一次写小说,是在朋友的说服下参加了豆瓣阅读征文大赛,他提交的描写工人阶级悲喜剧的短篇合集《打你总在下雨天》获得了喜剧组征文的首奖,几篇文章后来被合并进《工人村》一文,收录进《冬泳》。在作者们的讲述中,有些小说起

    北京青年周刊 2020年31期2020-08-23

  • 班宇的萌与灵
    丽起初,胖乎乎的班宇萌得简直令我措手不及。我问新接手的几个学生都是不是作协会员,别人立刻清楚地回答是或不是,只有班宇懵懵懂懂地说,老师,我不知道。我问你加入过吗?班宇说,老师我不懂这个。我只好问,有人推荐你填过什么表吗?班宇说好像……没有。我说好吧,那我问问作协。一问,果然不是。清华大学青年作家工作坊邀请班宇参加活动,换别人会立刻乐颠颠地应下来,班宇则不然,竟怯怯地来问我,要不要去?我說去吧,好事。班宇迟疑着,说这类活动没参与过……不太清楚……我说文学需要

    作家 2020年1期2020-08-04

  • 班宇和《逍遥游》
    底是有些困难。但班宇书中那些湿漉漉的场景,海边、泳池、明渠,却也为凛冽的东北增添了一点水润。班宇的第一本小说集《冬泳》在2019年意外“出圈”,因为易烊千玺在社交网站上的分享,引起粉丝纷纷购买。不仅出圈,《冬泳》亦获得了主流文学界的肯定—班宇获第17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年度最具潜力新人”、智族GQ年度新锐作家等奖项。2019年,也一度刮起“东北文艺复兴”的大风,B站充斥着各种带有“东北味”的二次创作。董宝石的《野狼Disco》更是勾起了80、90两代人的回

    南风窗 2020年15期2020-08-04

  • 班宇,后工人村时代的悲喜剧
    陈娟作家班宇時而幽默,时而深沉。(本刊记者侯欣颖 / 摄)前些日子,作家班宇和一个亲戚聊天,聊着聊着,亲戚说了句“那个女孩长期做肾透析,引发各种并发症,走了”。他的心揪了一下,但很快话题又转到了别处。那个女孩是亲戚同学的女儿,和班宇并不相识,但却陪同班宇走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路。她是班宇小说《逍遥游》中女主角许玲玲的原型,住在工人村的东药厂宿舍,“系一条奶白围脖,坐在塑料凳上,底下用棉被盖着脚”,家庭贫困,总是坐着父亲的倒骑驴(东北的一种三轮车)去医院做肾透析

    环球人物 2020年13期2020-07-13

  • 《冬泳》在班宇小说创作中的过渡性意义
    4]2018年,班宇在《收获》发表小说《逍遥游》,获得“收获文学排行榜”短篇小说第一名而成名,之前他的写作阵地主要集中在网络,是豆瓣的签约专栏作家。2018年9月,班宇出版了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冬泳》,书中收录了新作和他前期在豆瓣专栏发表的作品,共七篇。这本书在大众市场陡然走红,与2019年2月当红明星易烊千玺在社交媒体上的推荐有很大关联,也反映出班宇的创作容易被年轻读者接纳。近年来,以双雪涛、班宇、郑执为代表的几位沈阳铁西区的东北作家开始在文坛崭露头角

    名作欣赏 2020年32期2020-07-13

  • 班宇我写小说不是为了自圆其说
    /苏里《冬泳》是班宇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通常来说,新人的第一本书在印数上会相对谨慎,但这本书很快加印,并且迅速蹿红。“出圈”的直接诱因是易烊千玺在ins上的转发,引起了粉丝的追捧购买。对《冬泳》的出品方理想国来说,这是意外的惊喜。与此同时是来自主流文学界的肯定,新书面市两个月左右,班宇被《收获》杂志文学排行榜的九位评委票选为短篇小说组榜首。颁奖词这样写道:“作者就像是从巨大的崩溃中幸存折返的人,他掌握着满手的细节,慢慢陈列一些,又藏起更多,一段翻滚着尘世悲

    南方人物周刊 2020年17期2020-07-04

  • “重合与反转”
    ”签订专栏计划,班宇当年2月12日发表第一篇《野烤玉米》,之后双周更新一篇专栏,合计十篇,结集为《铁西疯食录》;2015年2月班宇在“豆瓣阅读”上初次发表小说,发表《铁西冠军》系列(含《铁西冠军》《车马炮》《我曾看见满天星斗》三个短篇),直到2018年班宇第一个短篇小说集《冬泳》出版,他的作品经历了从网络文学走向严肃文学的过程,《收获》《当代》《上海文学》《作家》《小说选刊》《小说月报》皆可觅得他的身影。《逍遥游》与短篇小说集《冬泳》迅速得到学术界与读者的

    山西文学 2020年6期2020-06-15

  • 班宇称自己小说里面的情感从来没有虚构
    班宇日前接受采访时说,“我的小说除了某几篇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原型之外,大部分是虚构的。这种虚构是虚构的故事情节,而不是虚构的情感经历。对于在小说里面投入的情感,我从来没有想过虚构。我不会去太想写那些自己不太信任的文字。我只是把那种真实的情感和经历,在小说里面,做一个虚构的处理。”班宇非常认同博尔赫斯的一个说法,所有的文学都是心理文学。也就是说,现实完全等同于想象,小说里面的人物和生活中的人物同等真实。在班宇的理解里,真实是作家试图忠于自己的一个原则。想象并

    文学教育 2020年5期2020-06-04

  • 肉体困于湖底,灵魂挣扎上岸
    摘  要:班宇作为当下备受关注的东北青年作家,他的写作将关注点放在了历史进程中的创伤者,当下城市中的边缘人身上,发现了巨大的物质废墟之上,更存在着无言的精神废墟。他的书写见证了工人父辈所经历的理想幻灭、信念丧失的失落感,也展现出年轻一代对历史的态度。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班宇小说集《冬泳》作具体阐释。关键词:班宇;《冬泳》;历史感作者简介:常爱心(1995-),女,汉族,辽宁锦州人,硕士,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2018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图分类号

    青年文学家 2020年9期2020-05-06

  • 工人村的“新乡土叙事” ——以班宇小说为例
    任 毅近年来,以班宇、双雪涛、郑执、贾行家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东北作家崛起,文坛上形成了一系列以东北地域为背景的文学作品,民间将其生动的命名为“东北文艺复兴”现象。年青一代东北作家对东北的创作引起包括学界在内的社会各界对东北地域或东北文化的再发现、再认识与再解读。班宇的写作亦在此列,铁西区工人村是班宇创作的独特时空坐标,其短篇小说集《冬泳》《逍遥游》的相继出版,亦使读者重新发现东北作家对故乡的言说。班宇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个体经验不断摸索创作方法,并以现实主义

    文艺评论 2020年4期2020-04-18

  • “命运是废墟的倒影” ——读班宇的几首诗
    班宇诗歌的时候,脑子里却总是想着他的小说,我几乎无法将它们分开,无法肆意将他的诗和小说“割裂”开来。班宇是小说家,是近十年来出现的、为数不多的好小说家。我这里所说的“好小说家”的特征,不仅是指他的文字,还有他作为一位小说家的天分、个性和令人信赖的人品。这是一个小说家能写出好作品的理由。就像这首《人之影》里隐逸的、潜在的自言自语:我究竟是谁?谁是我的“心的影子”?我相信,班宇清楚自己文字、叙述的现在和未来将会在何处,到底能够写出什么样的文本。他深知,写出好

    海燕 2020年4期2020-03-26

  • 《冬泳》在班宇小说创作中的过渡性意义
    要: 《冬泳》是班宇第一部小说集《冬泳》中的同题小说,在这部以现实主义手法描写沈阳铁西区“下岗潮”中小人物命运浮沉的小说集中,《冬泳》一篇以独特的现代主义风格引人注目。在班宇的创作历程中,《冬泳》这篇小说具有过渡性意义,体现了班宇试图突破固有风格、向理想创作方向的尝试。关键词:班宇 《冬泳》 现代主义 过渡性2018年,班宇在《收获》发表小说《逍遥游》,获得“收获文学排行榜”短篇小说第一名而成名,之前他的写作阵地主要集中在网络,是豆瓣的签约专栏作家。201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0年11期2020-02-04

  • 后先锋、地域文化与口语化写作
    转行写小说以来,班宇有着相当稳定的文学产量。他的小说出道作品是一部名为《打你总在下雨天——工人村蓝调故事集》的豆瓣征文大赛投稿,这部作品后来成为其短篇小说集《冬泳》中《工人村》一篇的蓝本。班宇的短篇小说集《冬泳》出版于2018年9月,是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收录在这部小说集中的作品共有长短不一的七篇,除《工人村》外,皆曾经发表于各种文学期刊。其中《盘锦豹子》发表于《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18年第2期,署名为坦克手贝吉塔(此为班宇网名、曾用笔名);《肃

    延河 2020年1期2020-01-13

  • 寻找班宇
    刘远航班宇。图/受访者提供從低矮的桥洞穿过去,就是铁西。头顶传来火车的呼啸声,轨道在夜幕中变得明亮了一些。两边的工人社区建于上个世纪90年代,如今这些居民楼像是一叠陈旧的麻将牌,依然整齐地码放在一起。窗户上可以看到佛具店和足疗的招牌。整日游荡的人裹紧衣领,醉汉步伐不稳,摇晃着前行。再往前走,就是工人新村。新生活在等待他们。这是作家班宇长大的地方。曾经的工人子弟,后来的摇滚青年,班宇熟悉这片工业城区的地理与伦理。大学毕业后,班宇没有离开沈阳,而是回到铁西生活

    中国新闻周刊 2019年45期2019-12-12

  • 班宇:人在故乡里漂泊李颖迪
    作家工人村到了。班宇走下车,一排棕红色俄式建筑立在眼前。外墙新漆过,有几栋换了铝合金窗户。一个凹进去的台子摆了两盆假红花,颜色挺艳。“看外边色儿还行哈,你进楼洞里边瞅。”班宇转头说。走进楼洞,光迅速暗淡,一股骚味往人鼻子里钻。里头又闷又热,让人喘不上气。住户的门都半掩,墙壁剥落,随处印着小广告。班宇笑了笑,“这是50年代的楼,当时这楼相当突出,作为工人村,都是先进标兵来住。”他说话很快,操一口纯正东北腔,看上去也像个典型的东北爷们儿——人中缝有颗显眼的肉痣

    智族GQ 2019年9期2019-10-28

  • 语言停转之时
    林云柯班宇的东北,属于一个特殊的时间结界。如果说《冬泳》有一条泳道,我想那应该就是过去这十年时间。2013年的夏天,全运会筹备建设最后的冲刺期,却丝毫没有最后收尾的意思。崇山中路和长江街交叉处的路面几乎被全部掀起,整个区域像被炸过。沈阳留给我的最后印象,就是这样一个凝滞的庞大机器。在那些年里,它确实就像一个机器,但是和现在公众印象中的东北不同,大部分时间里它都在无阻碍地运转,除了2007年那场雪灾。但即便是在那场雪灾里,路面被冻结,也没有被破坏,英雄般的1

    青春 2019年5期2019-10-20

  • 有情人间的高光时刻
    青年批评家聂梦在班宇的小说中发现了同样的特质,认为班宇的写作具有很强的“浪漫的现实主义抒情性”。班宇的小说,无论是工作审读还是私读享受,都是令我容易入戏太深的文本。班宇曾谈过,“小说是逃逸的艺术。”与藤泽周平相似,班宇也不将笔墨停留在主人公的高光时刻,而是向暗角走去。与其说是逃逸,莫若说是游牧,他的文字在命运的高原上游牧着,拓展着边界。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在这样的游牧中得以遭遇,相互缝合,也正是在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遭遇中迸发了诗性,它虽不能笼罩苦涩人生,

    福建文学 2019年7期2019-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