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
- 大长径比高温热管传热性能试验研究
037)0 引言热管这一概念最初于1963年由美国的Grover[1]提出,他指出热管的导热率远超导热性能良好的银、铜等金属。热管的结构主要由管壳、上下端盖、相变工质与给液相工质提供回流动力的多孔介质毛细芯结构组成,如图1所示。根据管内填充传热介质的不同可将热管划分为低温热管(-273~0 ℃)、常温热管(0~250 ℃)、中温热管(250~450 ℃)与高温热管(450~1 000 ℃)[2]。其中,高温热管因其管内传热工质多为碱金属族元素而又被称为碱金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2023年10期2023-11-13
- 铜基薄壁热管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选择[4-5]。热管最初应用于降低飞船阳面与阴面的温度差,此后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建筑、冶金等诸多领域。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最长的高原铁路,为解决冻土层的凝固和融化对铁路地基的影响,热管技术被运用到了铁路建设上。由于地表温度常年低于土壤温度,埋入地下的热管把土壤热量传导至地面,保持冻土低温冻结状态[6]。热管主要由管壳、吸液芯和工作液体构成,可分为蒸发段、绝热段、冷凝段。工作液体在蒸发段吸收热量蒸发,蒸汽流向冷凝段液化并放出热量,冷凝后的液体在吸液芯的毛细力作
铜业工程 2022年2期2022-06-22
- 热管腐蚀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基于气液相变的热管具有高导热特性,已被认为是最有效的传热技术之一[4]。经过长期研究和开发,热管已成为一种成熟的热控技术,与传统散热材料(铜、铝等)相比,热管具有导热高、能耗低、传输距离长、稳定性强等优点[5],被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电子电气等国家重要领域。在这些领域中,除了要求所使用的器件和设备能长期服役,其热控采用的热管也需要在长周期下高效稳定运行[6],而热管的服役寿命与热管腐蚀息息相关。热管材料与工质的相容性问题、热管内气液相变过程中流体运动导
中国材料进展 2022年2期2022-05-05
- 锂热管开发及水平状态下启动特性试验研究
210037)热管按照其工作温度可以分为低温热管、常温热管、中温热管、高温热管及超高温热管[1]。目前,绝大部分科研及生产中使用的热管工作温度都在1 300 K以下,其理论及应用研究也已经日趋完善,而关于工作温度在1 300 K以上的超高温热管的试验及研究却还有待深入。工作温度在750 K以上的热管普遍使用碱金属作为工质,比如钠Na、钾K、锂Li、铷Rb以及铯Cs。在热管工作温度区间内,随着工作温度的升高,工作液体饱和压力也会随之升高。但热管不同于压力容
能源研究与利用 2022年2期2022-04-26
- 柔性热管传热性能研究现状及发展
,基于气液相变的热管技术是一种高效的热管理手段,而传统刚性热管满足不了微型电子元器件高性能散热需求,发展新型柔性热管技术有望克服上述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柔性热管的概念由Grover[1]在其研究中提出,受当时技术限制,热管曲折性能较低。随后Bliss[2]等人采用不锈钢网制成的毛细芯作为热管内部结构进行研究,最终得出了铜水式柔性热管。Peeples[3]等人研究了热管绝热端的曲率半径对热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过小的曲率半径可能会造成内部吸液芯结构发生改
冶金设备 2022年2期2022-04-08
- 多工况条件下重力热管提热性能优化研究
燃热能损失。重力热管是一种高效的导热元件,其结构简单、导热性能好、运行可靠,被广泛的应用于石油化工、热力发电设备、太阳能集热器等相关领域里[2-5]。近年来,许多学者将重力热管应用于煤自燃防治领域。徐礼华[6]将重力热管应用于煤垛,发现重力热管能有效的降低煤垛温度,且单根热管作用时影响半径为30 cm 左右;邓军等[7]通过实验探究了重力热管对煤堆的降温作用,当重力热管作用于温度为50 ℃左右的煤堆时,最高降温温差可达13.3 ℃,降温率可达19.9%;苏
煤矿安全 2022年2期2022-02-24
- 高温钠热管传热性能试验研究
102413)热管通过腔内工质相变与高速流动,实现热量从热源向热沉的高效非能动传输,使热管具有热传导能力强、非能动传热、运行可靠及寿命长等特点[1-3]。高温钠热管适用于550~900 ℃工作温度区间,在该温度区间能实现高温热源的高效热传导与散热需求[1,3-19]。为满足工程应用需求,一般需通过传热性能试验掌握所研制高温钠热管的启动传热性能、等温升温性能及极限传热性能。美国在高温钠热管领域曾开展多项探索性研究:热管式火星探索反应堆(HOMER)[12]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21年6期2021-06-30
- CO2分离式热管在数据中心的应用
大的潜力。分离式热管是一种高效传热设备,在数据中心空调系统中的应用逐渐发展成熟[1-4],钱晓栋等[5-6]研究发现,分离式热管空调系统具有较高的能效比和较大的节能潜力。金鑫等[7]研究了分离式热管型机房空调的性能,发现该系统能有效控制发热机柜出口出风温度,保证机房设备运行稳定。目前,数据中心热管系统多采用R22、R134a、R410A等氟代烃制冷剂,考虑到环保性,有学者[8-9]将CO2作为替代工质,研究其用于数据中心热管系统的性能。除了天然环保的特性,
制冷学报 2021年1期2021-03-02
- 合成氨水冷器换热管断裂失效分析及对策
验,确认有1根换热管出现泄漏,经内窥镜检查,发现靠近壳程冷却水入口处有1根换热管发生断裂,断裂位置位于换热管胀管的起胀处,随后将断裂的换热管进行了堵管处理。设备正式投入运行3个多月后,发现换热器内部异响,停车拆检后,确定靠近第1次断裂管的另1根换热管也发生了断裂现象,与第1根换热管不同的是,该换热管的断裂位置位于换热管与壳程的换热管板根部。水冷器参数见表1。表1 设备主要技术参数由于换热管断裂位置位于管板内部和管板根部,与常见的换热管在折流板处断裂位置不同
压力容器 2020年11期2020-12-22
- GEO长寿命卫星热管在轨等温性能分析
京 100094热管是20世纪60年代[1]发展起来的一种传热元件,它利用工作介质的相变过程进行传热,具有高导热性能和等温特性,可在空间微重力环境中可靠地实现长距离、大负荷热传输。热管技术因其具有的优良特性,作为高效率热传输技术[2-5]已成为航天器热控的重要手段,尤其是槽道热管在卫星上的应用[6-7]更为普遍,主要用于散热辐射器等温化与热传输。高轨通信系列卫星具有千瓦级以上的热传输与排散需求,故在卫星热控系统设计中使用大量的槽道热管(约占热控重量的60%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2020年6期2020-11-26
- 用于大功率航天器的3D打印钛水热管设计及试验研究
技术,迫在眉睫。热管技术是实现中高温区(>100 ℃)热量高效、远距离传输的重要技术手段[1-2]。如美国在1965年发射的空间核辐射电源-10A(SNAP-10A)核动力航天器[3],采用硅-锗(Si-Ge)温差发电,废热直接采用钠钾(NaK)热管辐射器进行排散,排散温度427 ℃;美国2000年后的“普罗米修斯”计划中木星冰卫星轨道器(JMIO)采用核电推进,发电功率200 kW,采用布雷顿循环发电,废热排散量为700 kW,废热排散系统采用“泵驱单相
航天器工程 2020年4期2020-08-14
- 合成塔进出口换热器换热管试压泄漏问题探讨
以某公司制造的换热管长度20 m的合成塔进出口换热器换热管试压泄漏问题为例,进行分析探讨。1 设备概况合成塔进出口换热器属于固定管板换热器(图1),壳程筒体Φ1300 mm×110(80)mm/Φ1620 mm×110 mm(14Cr1MoR);管程筒体Φ1330 mm×90 mm(14Cr1MoR);换热管Φ14 mm×2 mm×20 000 mm(15CrMo),共计3006 根;管板(14Cr1Mo Ⅳ);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方式为强度焊+强度胀。图1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0年13期2020-07-19
- 热管的讲究高效散热器不能忽略的因素
墨汁做寿为何选择热管热管的基本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借助可流动的介质,将热量从高温区域引导到低温区域,介质的热容量高等特性可以让热管的导热效果比同样尺寸或者同样重量的纯金属更好,也更适合相对长距离的导热。由于目前的处理器需要更大更密集的鳍片进行散热,但又不能挤占周围内存、供电单元的位置,因此不得不抬高散热鳍片,让它远离与处理器接触、负责吸热的底座。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热管作为连接鳍片与散热底座之间的“桥梁”,不仅效率更好,也比纯金属更轻,减少了散热器对主板的压
电脑爱好者 2020年5期2020-05-11
- N-甲基吡咯烷酮热管启动性能和等温性能实验研究
83)1 引 言热管是一种高效的传热元件,依靠工质相变传递热量[1]。因其具有优良的导热性和等温性而广泛应用于能源、宇航、军工、计量等领域。在温度计量领域,热管作为等温炉衬可提高ITS-90国际温标定义固定点的复现水平[2]和变温黑体的温场均匀性[3]。锡凝固点(231.928℃)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定义固定点,目前通常采用单段或三段加热炉来复现。为了提高锡凝固定点复现水平,在该凝固点温度附近选择一种合适的中温段热管介质尤为重要。中温段热管是指运行在500~7
计量学报 2020年2期2020-04-11
- 轴向槽道热管的加工制作及传热性能研究
101)0 引言热管是一种高效、可靠的热传输元件,现已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1]。 自热管内流动和传热分析的理论方法提出后,热管的研究和设计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尤其是在实际应用场合中,热管的结构形式呈现多样化[2]。 热管结构形式的更替源于液体回流动力源的演变,由最初的重力回流和简单毛细芯辅助回流变为各种结构形式提供回流的驱动力。 随着科技的进步,热管的研究方法和方式也丰富起来,最初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引入可视化技术和数值模拟仿真技术后[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20年1期2020-03-04
- 热管置入式墙体非稳态传热模型与传热特性分析
[3]首次提出了热管置入式墙体,并分析了影响其传热能力的因素;孙志健等[4]分析了热管置入式墙体在冬季的适用性;谭荣华等[5]通过对比实验优化了热管置入式墙体的传热能力.在冬季工况下,热管置入式墙体的传热过程主要由室内外环境、墙体以及热管之间的相互传热组成.其中,在墙体由内表面向外表面的传热过程中,纯墙体(无热管)的传热与热管吸热段、放热段向墙体内部的传热是叠加在一起的,因此比较复杂.为此,张志刚等建立的稳态传热模型忽略了热管吸热段与纯墙体之间的热量交换,
天津城建大学学报 2019年3期2019-07-18
- 一种井筒内低品位余热回收的串级式翅片重力热管装置的设计
与环境效益。重力热管是一种依靠工质介质相变传递热量的导热装置,由于具有高效的传热效率,在工程上得到广泛运用[2-3]。重力热管所涉及到的传热极限主要包括携带极限、沸腾极限和干涸极限。对于细长管,即当重力热管蒸发段的长径比较大时,首先考虑携带极限的问题[4-5]。为解决这一问题,有学者提出一种类似竹节式的多级分离式重力热管结构,在每段热管交界部位,安装热池装置,通过二次交换原理,实现热量的有效传递[6]。在井筒采油技术领域,有学者发明一种采油井井筒组合式重力
压力容器 2019年1期2019-03-05
- 柔性热管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元器件进行有效的热管理,将会严重影响电子元器件的工作稳定性、使用寿命,甚至发生事故。通常电子元器件的工作温度在-5~85 ℃之间,超过正常工作温度,则会导致电子元器件工作稳定性下降、寿命减少,从而导致整个系统的可靠性下降[1]。有关研究表明,电子元器件使用温度超过额定工作温度后,每升高10 ℃,则会导致系统的可靠性下降50%[2]。因此,如何对电子元器件进行有效的热管理,已经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广泛关注和重点研究的内容之一。面对严峻的电子器件热管理问题,依靠
中国材料进展 2018年12期2019-01-16
- 可拆装PE-RT低温热管蓄冷装置及其使用碳氢制冷剂的蓄冷效果
, China)热管通过填充介质的相变完成微小温差高效热传递,被誉为“热的超导体”[1-2]。近年来,热管技术发展迅速,已广泛应用于航天器冷却[3]、冻土路基保持[4]和自然冷能制冷食品冷藏库建设等领域[5-6]。氟利昂制冷剂是低温热管常用的制冷工质,其热力学特性稳定[7],具有较大的单位容积制冷量和良好的导热性、启动性[8],但有导致全球变暖的劣势。碳氢制冷剂仅包含元素C、H,属于天然制冷剂,是氟利昂的理想替代冷剂,其ODP(消耗臭氧潜能值)为零,GWP
食品与机械 2018年10期2018-12-12
- 一种均温板低温起动性能试验研究*
,提升散热能力。热管是一种高效的相变传热元件,具有高导热性、优良的等温性[1]等优点,尤其铜-水热管,具有优良的传热性能,已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散热中,但在机载环境条件下的应用还未得到充分验证。机载产品低温环境为-55 ℃,在此温度下,铜-水热管起动为冷冻起动,内部工质为固态,热管起动需经过固态、液态、气态的转变过程。同时,由于热管冷凝段处于-55 ℃环境中,温度低于零度,冷凝的蒸汽有可能在冷凝段冻结,不能回流至蒸发段,导致热管起动失败。国内外研究者研究了不
电子机械工程 2018年5期2018-11-17
- 热管砂轮换热性能试验研究
工人健康[6]。热管砂轮技术是基于热管的磨削弧区强化换热技术[7]。该项技术的核心是基于一定的结构和工艺,将旋转热管于砂轮相结合,使磨削弧区的热量直接导入热管蒸发端并经热管迅速疏导出去,使冷却的重心由工件转向砂轮,以达到强化弧区换热、提高材料去除率的目的。虽然热管砂轮用于强化难加工材料高效磨削弧区换热的可行性已经得到了相关验证,但是其工作机理和换热性能优化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本文将探究热管砂轮的几个重要影响因素:充液率、热流密度、砂轮转速和冷端条件对热管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18年5期2018-11-05
- 常温并联式脉动热管启动及运行特性的实验研究
30022)脉动热管是一种新型热管,与传统热管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当量传热系数大,体积小的特点[1]。根据管路形式脉动热管可以划分为开路脉动热管和回路脉动热管[2],研究表明回路型脉动热管易形成循环流动,改善传热效果。一般脉动热管都具有多弯结构,众多学者对其进行了实验研究。P. Charoensawan等[3]实验研究了水平闭环的脉动热管(HCLOHP)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传热性能。 Yang Honghai等[4]进行了闭合回路脉动热管(CLPHPs)工作
制冷学报 2018年2期2018-03-27
- 蒸发段和冷凝段长度比对铜—水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
段长度比对铜—水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赵建会 王 豆 段 杰 杨 楠(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 西安 710054)以铜-水热管为对象,设计了热管冷凝段的自然冷却实验,来探究不同热管蒸发段和冷凝段长度比对其传热性能的影响。实验测量了不同热源温度下,铜-水热管蒸发段/冷凝段分别为1:6、1:3和1:1.5时的冷凝段测点表面温度。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不同蒸发段和冷凝段长度比下,铜-水热管冷凝段的温度均随蒸发段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且在热源温度较低时均具
制冷与空调 2018年1期2018-03-21
- 等截面和变截面通道硅基微型脉动热管传热特性比较
通道硅基微型脉动热管传热特性比较孙芹1,屈健2,袁建平1(1江苏大学国家水泵中心,江苏镇江 212013;2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江苏镇江 212013)为了解截面结构对微型脉动热管传热性能和内部工质流动特征的影响,采用可视化和温度测量的方法对比研究了等截面和变截面硅基微型脉动热管内的工质运动和传热特性。实验工质为R141b,充液率为40%~60%。实验结果发现,变截面通道结构的设计不仅有利于降低微型脉动热管的热阻,提高其传热能力,同时可有效改善其启
化工学报 2017年5期2017-05-23
- 轿车发动机活塞冷却方法研究
——第一部分 实现高传热系数的基础试验
机和空调器中采用热管能够明显改善导热率,然而,发动机冷却不能采用常规的热管,因为气流和液流会受到振动的干扰,因而会使导热率很低。开发了1种新颖的热管,并进行了试验,利用1台高速往复试验装置确定了它的传热系数。试验是在单热管基础上进行的,但成功地使高速往复运动下的传热系数比静止状态的传热系数提高了1.6倍。详细介绍观测到的特性及验证方法。下一步计划将这一方法应用在发动机活塞上。活塞传热系数导热系数热管节流片0 引言为适应燃油经济性和环境兼容性的发展趋势,活塞
汽车与新动力 2016年4期2016-09-08
- 一种钠热管的设计
5314)一种钠热管的设计王磊磊(淄博职业学院,山东 淄博 255314)根据设计参数,设计了一种钠热管,并对该钠热管的毛细极限、传递的最大功率、雷诺数、沸腾极限、携带极限、充灌量、不凝气体量及不凝气体对热管换热量的影响等进行了验算。结果表明:该钠热管的毛细极限、传递的最大功率、沸腾极限、携带极限均满足设计要求。雷诺数为151.28<2300,流动为层流。充灌量和不凝气体量分别为14.8g,3.4×10-12g,不凝气体对热管的传热量几乎没有影响。钠热管;
山东工业技术 2016年22期2016-02-02
- 热管科学及吸液芯研究进展回顾与展望
通 60208)热管具有极高的热传导率、优异的均温性能、可异形制作、运行可靠性高等特点,因此被广泛运用于能源、化工、航空航天、电子元件散热等领域。Gaugler[1]于1942年提出了热管的概念,但是直到20世纪60年代早期,Grover[2]重新独立发明和测试了热管,指出热管具有远远超过任何一种金属的热传导性,使得热管得到广泛认识,引发了热管装置的飞速发展。热管发展初期,美国与欧洲研究主要集中于热管在空间工程和航天中的应用,专注于高温热管,并取得了大量的
化工进展 2015年4期2015-08-19
- 空间堆热管输热能力分析
0024)空间堆热管输热能力分析李华琪,江新标,陈立新,杨 宁,胡 攀,马腾跃,张 良(西北核技术研究所,陕西西安 710024)为保证空间堆的传热安全,空间堆热管必须工作在各种传热极限以下,并能满足避免单点失效的安全要求。本文建立了空间堆热管黏性极限、声速极限、携带极限、沸腾极限和毛细极限5种传热极限计算方法,并改进了毛细极限计算模型。利用建立的方法计算了分段式热电偶转换的热管冷却空间堆电源系统堆芯锂热管、辐射散热器钾热管和碱金属热电转换的空间堆电源系统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5年1期2015-05-25
- 浅谈热管技术在热能工程中的应用
50000)浅谈热管技术在热能工程中的应用王复程 (山东省冶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济南 250000)伴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科学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热管技术在热能工程中也得以更好的应用。如今,人们对热管技术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并且,由于热管的导热性能比较好,自身产生的热量比较大,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文主要对热管技术的特点及原理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热管技术在热能工程中的具体应用进行简要阐述。热管技术;特点;原理;热能工程热管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
山东工业技术 2015年5期2015-05-06
- 换热管单管试压装置的设计及应用
要求的换热器的换热管要100 %进行逐根试压,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两倍,一台换热器的换热管有成百上千根,换热器的试压工作相当繁重。1 传统换热管单管试压方法的缺陷1.1 换热管串联焊接试压法一般情况下,在换热器换热管试压中常采用串联焊接后试压,在此过程中易产生压力冲击,由于换热管本身容积较小,换热管在冲水后压力会急剧上升,换热管的容积越小压力越大,试压泵流量越大压力就会越快,压力值极易超过换热管所承受的耐压值。1.2 千斤顶密封试压法图1 换热管试压示意图
石油化工应用 2014年8期2014-12-24
- 一种微型槽道热管的性能分析与试验研究
小于5mm的微型热管具备结构尺寸小、可靠性高、传热能力强、质量轻等优点,是解决CCD器件散热的主要途径[2]。国内外学者针对此类微型热管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Longtin[3]和Valerie Sartre[4]等对三角形截面的微型热管进行了理论及仿真分析研究;Cao Y[5]和张丽春[6]等对矩形槽道热管的传热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Thomas建立了二维模型考察梯形截面槽道内液体和其蒸气反向流动时的界面特性[7]。这些研究多侧重于理论方面,对于热管产品的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13年5期2013-10-11
- 流体激励作用下换热管和挡板随机碰撞响应研究
在流体激励下的换热管产生较大振幅时,换热管振幅最大处会产生换热管和挡板之间的随机碰撞,导致换热管产生微动磨损,进而产生破坏,降低整个换热器的使用寿命和使用的安全性[1-5]。因此,对换热器管束的动力学特性进行有限元分析是非常必要的。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换热器流体诱发的振动响应研究非常广泛,而对于由于振动过大导致换热管和挡板之间发生碰撞,以及随机碰撞力作用下换热管的非线性动力响应的研究十分有限[6-8]。本文采用有限元法,利用ANSYS软件,对某型换热器的单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3年6期2013-07-16
- 热管余热锅炉效率下降分析及处理
335424)热管余热锅炉效率下降分析及处理魏海彬,周志宏(江西铜业集团公司贵溪冶炼厂,江西贵溪 335424)贵溪冶炼厂首次在冶炼烟气制酸转化工序采用热管余热回收技术,运行2年后,热管锅炉换热效率降低。该厂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认为是不凝性气体及水垢的产生导致换热效率降低,首次在国内同行业实施了热管在线修复技术,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热管;锅炉;换热效率;不凝性气体;结垢;修复1 引言江西铜业集团公司贵溪冶炼厂根据国家节约能源的相关政策,在国内同行中率先
铜业工程 2012年5期2012-12-29
- 聚光光伏高能流密度不均匀传热的热管散热器设计与计算
匀性,考虑到传统热管散热的局限性,设计了一种特殊结构形式的热管组以用于聚光电池散热。通过对其进行数值计算,并将该型热管与普通热管的计算结果相比较,发现该设计热管组在高辐射能流密度的条件下,消融温度的不均匀性将起到很好的效果。1 研究采用的聚光光伏系统本文采用EMCORE生产的聚光电池开展研究,其结构如图1所示。并对采用该电池的聚光系统 (如图2所示)开展适用聚光光伏高能流密度不均匀传热的热管散热器设计与计算。图1 聚光电池结构示意图Fig.1 Concen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6期2012-10-08
- 热管锅炉热管爆管及失效原因分析
礼平(南昌大学)热管锅炉热管爆管及失效原因分析李斌东*魏保杨(江西省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检测研究院)廖礼平(南昌大学)阐述了热管锅炉原理,介绍了热管热交换过程。从热管相容性、烟气腐蚀、烟气冲刷磨损、汽蚀和运行工况等方面分析了热管锅炉热管爆管及失效的原因。热管锅炉 热管 爆管 失效 腐蚀 传热1 热管锅炉介绍热管锅炉系统主要由热管、水套、汽包、上升管、下降管等零部件组成,其结构如图1所示。热管锅炉工作原理:热流体的热量通过热管传给水套内的饱和水 (饱和水由下降管
化工装备技术 2012年5期2012-09-09
- 热管刀具的设计及散热性能测试*
刀片/刀柄中嵌入热管以快速转移切削热是一种切削过程中刀具散热的新途径[4].热管是一种利用内部工质的相变快速传送热量的元件,其传热能力比相同尺寸金属良导体(铜/铝)大几个数量级,还具有良好的热响应性和环境适应性,而且其运行不需要外部驱动[5],因此近年在国外被尝试用作切削刀具的散热元件.1988年前苏联托里杨金工艺研究所最早提出热管车刀的创意,同时设计了一种从车刀刀杆内开孔插入圆热管并在圆热管尾部安装散热片的热管车刀[6].1995年Judd等[7]设计的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5期2012-03-15
- 凤凰涅槃
所谓热管直触技术,是指热管直接与热源(CPU/GPU表面)接触,而不是包夹在底座中的一种散热技术。这样的好处是可以减少底座与热管之间的热阻,理论上传热效率更高。传统的包夹式热管散热器都是热源将热量传递给底座,再由底座传递给热管,这样在热源与热管间一共有三层热阻,即热源与底座之间的硅脂热阻、底座的热阻,以及底座与热管间的介质热管,而直触式热管就直接多了,只存在一层硅脂热阻,在效率上会有不错的提升。由于导热性能有着直接的提升,2009年前后,热管直触散热器非常
中国信息化周报 2011年46期2011-12-27
- 分离式热管管排组合与传热
1 引 言分离式热管换热器由一个或多个热管组成,每个热管又有一个或者多个蒸发段和冷凝段管排,热管换热器两侧总传热面积不变和管排数量相同情况下,管排重组可以分配每个热管不同数量的蒸发段管排和冷凝段管排,如此可以改变换热器中热管的数量以及每个热管两侧的换热面积比,从而改变传热换热器传热特性。用碳钢-水热管作为传热元件回收烟气中废热到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高压发生器中具有诸多优势[1],但高温烟气废热回收时,热管换热器前后的传热温差差别较大,前排热管在高温烟气中容
低温工程 2010年1期2010-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