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雀

  • 酒如清露鲊如花
    吃。最有名的便是黄雀鲊,可以炙食,作鲊更美,因黄雀“体绝肥,背有脂如披绵”,所以黄雀鲊又称“披绵鲊”。800年前,一位江南女子在《吴氏中馈录》中记载了黄雀鲊的家传秘籍:将黄雀宰杀、煺毛、去除内脏,用酒洗净,再用软帛擦干,不能沾水;将麦黄、红曲、盐、花椒、葱丝等调料混合搅拌,调和味道。在匾坛中,铺一层调料,码一层黄雀,层层叠码,直至装得严严实实。以箬叶盖实,篾片扦定,坛口封严,及至腌至卤水出来,倒去卤水,在坛中灌酒,密封入味,便是黄雀鲊。明代的《竹屿山房杂部

    小品文选刊 2023年9期2023-09-09

  • 黄 雀
    薇雅我家养了一只黄雀,名叫“黄锋”,这很符合它通体金黄的特点。它体长10厘米左右,十分小巧。它瘦小的身躯托着一颗葡萄似的小圆脑袋,两只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总是忽闪忽闪的。除了吃东西和睡觉,其他时候它总是高昂着小脑袋,如同高傲的雄鸡,神气十足。黄锋可是位少爷,它的脾气谁都摸不准。陪这位少爷玩耍时,我总是提心吊胆,生怕自己一不留神惹得它不高兴,它就会飞回鸟笼。接下来任凭我怎么央求,它都无动于衷,好像就不认识我。下次再见到我,它会用小而尖的喙轻轻地啄我两下,仿佛还在

    故事作文·高年级 2023年1期2023-08-15

  • 牛阿果的黄雀
    歌了:“谁人捡到黄雀蛋,不做皇帝也当官……”我们围着牛阿果,不停地追问他:“黄雀蛋是啥样的?”“你有没有捡到过黄雀蛋?”“捡到过。”他一脸从容地回答。“你在哪里捡到的黄雀蛋?”我们问。“我在想象国的云海中捡到了黄雀蛋。”牛阿果说完,嘴角扬起一丝笑意,然后扭身在草坪上转圈圈。“想象国?”“云海中?”牛阿果郑重地点点头。我们围着他,吵吵嚷嚷地说:“我也想捡个黄雀蛋……”“我把黄雀蛋吃掉了,难道你们要去肚儿国找回黄雀蛋吗?”牛阿果望着我们,悠悠地说。听了他的话,

    意林·少年版 2022年1期2022-03-09

  • 李壁注荆公诗讹误辨析 ——以王荆公《送望之赴临江》一诗为基础的考察
    201100)“黄雀”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是被赋予丰富内涵的意象,其指代的内容也有历时性变动。如汉代刘向《说苑·正谏》“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的黄雀,以城府深为特点;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黄雀衔环”典故中的黄雀,则又是知恩图报的形象;刘桢《赠从弟》诗中,则用黄雀来比喻俗士或以闲散自适者。因此,在具体的诗文中,需要联系语境方能确定意象的内涵指向。今据相关文献,对王安石《送望之赴临江》一诗中提及的“黄雀”一词的内涵,试作一分析,并进而对李壁注荆公诗的讹误之处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2期2022-02-22

  • 牛阿果的黄雀
    沙树颠倒颠,一对黄雀在天边。谁人捡到黄雀蛋,不做皇帝也当官……”我们围着牛阿果,不停地追问他:“黄雀蛋是啥样的?”“黄雀蛋有多大?”“哪里有黄雀蛋呀?”“黄雀蛋好玩吗?”“黄雀蛋有花纹吗?”牛阿果在草坪上打了个滚,坐起来,望着我们。“你捡到过黄雀蛋没有?”我走到他面前,蹲下身子,问道。“捡到过。”他一脸从容地回答。“你在哪里捡到的黄雀蛋呢?快告诉我们,我们也想捡黄雀蛋。”我和鲁欣瑶一起兴奋地说。“我的黄雀蛋是我爸爸给我的呀。”他一个鲤鱼打挺,站了起来。“啊

    故事作文·高年级 2021年9期2021-09-24

  • 黄鹂、黄莺与黄雀到底有何区别
    莺命名为早莺。以黄雀入诗的不多。乐府诗里有题目称《野田黄雀行》,最有名的两首分别来自曹植和李白。不过,黄雀最出名的还是那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那么,这三种鸟到底是什么关系呢?黄鹂和黄莺是同一种鸟,是鸟纲雀形目黄鹂科的中等体型鸣禽,又名黄鸟、仓庚,《诗经》就对仓庚有过吟咏,《豳风·东山》有云:“仓庚于飞,熠燿其羽。”《豳风·七月》有云:“春日载阳,有鸣仓庚。”从中可知,先秦古人对这种鸟儿印象深刻的一是其羽毛鲜艳,二是鸣声悦耳。而黄雀则是雀科金翅雀属,是小

    文史博览·文史 2021年6期2021-08-16

  • 用不同的眼睛看
    个冬天的早晨,小黄雀旁边的一棵树上飞下来一只乌鸦。突然,一只隼(sǔn)鹰从天空冲下来,一下就把乌鸦抓了起来。小黄雀不眨眼地盯着吃饱了休憩在枝头的隼鹰。“你干吗盯着我看?” 隼鹰问,“你很羡慕我强大的力量和锐利的眼睛吧!当飞在云彩上面时,全世界都在我身下。”“可是,你能看见森林里的小叶子和芽吗?”小黄雀问。“怎么会看不见!”隼鹰翅膀一抖就飞上了天空。但是他什么也没发现,只好回来,说:“森林里连个小绿点儿也没有,更别提什么小叶子和芽了!”“冬天树木也会有嫩芽

    意林·少年版 2021年3期2021-04-13

  • 只顾眼前利,后患终无穷
    ,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④傍⑤也;黄雀延颈⑥,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⑦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⑧前利,而不顾其⑨后之有患也。【字词注释】①其:指树。②其:指蝉。③委身曲附:缩着身子紧贴树枝,弯起了前肢。附即“跗”,脚背。④其:指螳螂。⑤傍:同“旁”,旁边。⑥延颈:伸长着头颈。⑦其:指黄雀。⑧其:它们(指蝉、螳螂、黄雀)。【故事译文】园中有棵树,树上有一只蝉,它停在高高的树上不停地歌唱,饮着露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身后想吃掉它;螳螂曲着身子靠近蝉,想捕捉它,

    小学生学习指导(高年级) 2020年9期2020-11-26

  • 用不同的眼睛看
    天的一个早晨,小黄雀用枫树籽和枫树芽填饱了肚皮后,想玩一会儿,就在枫树的秃枝问爬上爬下。这时,从旁边一棵树上飞下来一只乌鸦,向雪地的上空飞去。突然,一只隼鹰从空中飞下来,一抓,就把乌鸦抓在爪子里,飞到枫树上去吃。小黄雀等隼鹰吃饱了,就飞到旁边一根树枝上,仔仔细细地看他。小黄雀不怕猛禽,这样小的鸟儿,隼鹰是碰也不碰的。蓝色的尖嘴像钩子,两颊黑黑的,还有黑黑的两只大眼睛。“你干嘛盯着我瞅?”他问小黄雀,“你很羡慕我的力量和锐利的眼睛吧!这样的眼睛是值得羡慕的!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20年11期2020-11-06

  • 螳螂捕蝉
    ②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③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④欲得其前利,而不顾⑤其后之有患也。——选自《说苑》朗 读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此三者/皆/務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注 释①悲:大声。②委身曲附:缩着身子,弯起了前肢。委,缩着。曲,弯曲。附,通“跗”,脚背,这里代指脚。③延:

    快乐作文(3.4年级) 2020年9期2020-11-06

  • 那拉塔老爷
    有,就托一鸟笼。黄雀笼。精致的漆竹圆笼,封闭底,内铺薄布垫。招呼他,他只是淡淡地颔个首。偶尔开口说话,我静候着那股蒜味,不料,倒没有。有机会他纠正说,京城人不是每个都吃蒜的……而且哪里有什么贝勒爷,公啊侯啊,都是祖上的事,实话说,我就一旗人,镶黄旗的,到上海来,叫我“北京大爷”就行了。“老爷”的起居习惯还是很“旗”的,早晨起床漱口后,先沏上小叶茶或高碎高末(香片),空腹喝完茶,才准备早餐。都说旗人的早餐讲究,京城时,不是油茶、面茶、包子、丸子汤,就是炒肝、

    南方周末 2020-09-172020-09-17

  • 百页隽品烧“黄雀
    言,特爱那 “素黄雀”,首次吃即爱煞。它名 “素黄雀”,亦称 “素烧黄雀”,且不管其称呼,但其曼妙滋味,一直浮掠心头。此菜的主料为百页,乃粮豆品类加工性烹饪食材,是一种著名的豆制品,又称千张、皮子、豆腐皮、豆腐片、腐衣、腐皮、豆片。它是以豆腐脑用布摺叠,再压制成片状的制品。其上品必须是薄而匀,质地细腻,柔软而有咬劲,呈淡黄色,除味道纯正外,还得久煮不碎。中国名品甚多,台湾亦有佳品。百页属半干性制品,可以切成细丝,或烫煮后拌食,或配炒菠菜、韭菜、豆苗、雪菜,

    工会博览 2020年8期2020-04-14

  • 黄雀记》里的蝉、螳螂和黄雀
    化行为。苏童的《黄雀记》就运用了很多隐喻,这些隐喻组成了一幅生动的、时代的图画,将作者想表达的情感和时代放大,让读者看到了香椿街发生的隐秘的时代变化。本文主要讲的是小说题目里的隐喻。大部分人认为这取自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寓言故事,而蝉、螳螂、黄雀分别隐喻了什么人或者什么事物,一直是讨论的焦点。笔者认为小说里的蝉、螳螂、黄雀所隐喻的人或事物都是不断变化的,但是总有一只最大的黄雀一直隐喻着整個时代。一、仙女与“蝉”小说中的仙女总是“蝉”,她总在食物链的底端。仙

    速读·中旬 2019年11期2019-09-10

  • 钓梦人(外一篇)
    看,那里,两只小黄雀,来了两只小黄雀!”顺着女儿的手指望去,先是看到了一只,接着,又找到了另一只。它们很小,拇指一般,黄中带翠,精致可爱。我们家的三角梅,它们的热情,终于招来了一对黄雀。那天的餐桌上,我们便热烈地议论起这对到访的客人。它们是什么鸟?它们是一对兄妹还是一结夫妇?它们是偶尔路过还是准备久居?雯雯说:“它们已来过好几次了。”“是嘛?”妻子说。“是的。”雯雯说,“我希望它们住下来。”“宝贝,我也希望它们在我们家住下来。”妻子搂住女儿说。那黄雀仿佛听

    天涯 2019年3期2019-06-28

  • 父亲与一只黄雀
    一只父亲最钟爱的黄雀,整天在院落的葡萄架下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后来,这只黄雀随着我父亲离休一起搬到了干休所的新家。新居因为没有了自家的小院,大部分的花鸟也送给了亲朋好友,但这只黄雀和他喜爱的几盆花却一直伴随着我们全家。每次想起都让我泪眼蒙眬的是这只黄雀与我父亲离别的一幕。在父亲离世后的第一个夜晚,黄雀在阳台上叫个不停,我赶紧把鸟笼门打开,准备放生时,它却从阳台飞过父亲的卧室,穿过客厅,径直飞落到我卧室恭摆的父亲遗像前,静静地站了许久,似乎在等待着什么。父亲

    广东第二课堂·初中 2019年4期2019-05-02

  • 用不同的眼睛看
    个冬天的早晨,小黄雀吃了一些枫树籽和枫树芽,填饱了肚子,想玩一会儿,就在枫树的秃枝上跳来跳去。旁边一棵树上飞下来一只乌鸦,飞向雪地的上空。突然,一只隼(sǔn)鹰从天空飞下来,一下就把乌鸦抓了起来,然后飞到枫树上大快朵颐。小黄雀看隼鹰吃饱了,就飞到旁边的一根树枝上,仔细地瞅他。小黄雀不怕猛禽:这么小的鸟,隼鹰连碰都不碰。“你干吗盯着我看?”隼鹰问小黄雀,“你很羡慕我强大的力量和锐利的眼睛吧!这样的眼睛确实让人羡慕!乌鸦从树上飞起的时候,我还在一棵云杉的上空

    阅读(中年级) 2019年12期2019-02-14

  • 四月春深,为爱奔忙
    的独特方式而已。黄雀:迁徙北上去“成家”说起黄雀,大家可能首先会想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之黄雀。其实,成语中的黄雀,跟现代鸟类分类学上所说的黄雀不是一回事。现代所说的黄雀,是一种很小的鸟,比麻雀还小一圈,嘴短而尖,善于啄食种子,难以对付凶悍的螳螂。能抓螳螂的“黄雀”,估计是棕背伯劳之类的鸟。黄雀的雄鸟羽色亮黄,比较鲜艳,雌鸟羽色相对暗淡。黄雀在国内主要繁殖于东北地区,而在其他地方以冬候鸟或迁徙路过的旅鸟为主。无论在宁波的公园还是山区,我都曾于冬日见到它们

    知识就是力量 2018年4期2018-04-13

  • “丢魂”的时代和无法摆脱的生存困境 ——从“丢魂”和“绳子”意象浅析苏童《黄雀记》的主题
    苏童的长篇小说《黄雀记》于2015年获得茅盾文学奖,授奖词对该书的评价为:“三代人的命运构成了世辈的精神景象,在罪与罚、创伤与救赎的艰难境遇中,时代变迁下人的灵魂状况被满怀悲悯和痛惜地剖开。”《黄雀记》的故事背景依旧是香椿树街,依旧延续了苏童常用的少年视角,讲述了保润、柳生、仙女三个少年的故事,时间跨度十余年。通过对三个少年跌宕起伏的悲剧命运的书写,苏童表现出对社会、生命和人性的深刻思考。本文从《黄雀记》中两大主要意象——“丢魂”与“绳子”的思想内涵和丰富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2期2018-03-29

  • 童年的鸟鸣声
    史雷一你听过黄雀的鸣叫声吗?对,就是那种“嘀哩哩……嘀哩哩……”的悠扬动听的鸣叫声。但是,那一次我听到它的声音,却不是那样的悠扬动听。那是秋日里的一天,我一个人在山林里溜达,不时地弯下腰去捡拾从高大的栎树上落下的青冈子。当我的上衣口袋被这些青冈子塞得满满的时候,突然从不远的地方传来鸟儿焦急的鸣叫声。“嘀哩哩……嘀哩哩……”山里的鳥儿很多,我可以用口哨模仿出十多种鸟类的叫声,有最普通的麻雀、红子,有长着漂亮羽毛的黄雀、黄鹂、蜡嘴和虎伯劳等等。除了麻雀,这些鸟

    小星星·阅读100分(高年级) 2017年9期2017-09-22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类型:组合规格:23cm×24cm×14cm(台座)收藏:东莞市·陈镇成看见这对组合,不禁会心一笑,真的是太形象了!庭院中有棵树,树上有只蝉。它正缩着乳白色的身子,探着头从高处的树枝向下爬。蝉不知道有螳螂在后。螳螂在蝉的右上方,伸着脑袋盯着猎物,绿色的肢体一动不动,静静地等待着最佳的捕猎时机。螳螂不知道它的身后还有黄雀黄雀也在螳螂的右上方,一身漂亮的黄色羽毛很亮眼,它站得最高,低着头,伸长脖子,一声不响地盯着自己的食物,知道它跑不掉了。好

    宝藏 2017年5期2017-07-18

  • 苏妲己与黄雀
    ◎杨涛苏妲己与黄雀肉◎杨涛小时候,只有过年,母亲才会做黄雀肉。黄雀肉既可以当饭,也可以当零食,吃在嘴里香气四溢。放冷了的黄雀肉没有刚出锅时那么香脆,却多了点绵劲,吃火锅的时候放几块进去,吸足了火锅汤汁,就更美味了。当然了,所谓的黄雀肉并不是天上飞的黄雀的肉,而是用面粉、鸡蛋和猪肉油炸而成,形似黄雀的一种很好吃的食物。每年的腊月二十五,是小镇赶场的日子,也是母亲做黄雀肉的日子。那天,母亲会早早去赶场,目的是抢在别人的前头,买到最好的五花肉。回家后,母亲把五花

    特别健康 2017年3期2017-04-20

  • 情人
    黄,名字也怪:“黄雀”,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那个八个字的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老街人几乎都认识她。每每黄雀路过,男青年的眼神就跟抹了万能胶似的,粘在她的脸上、背上;女孩子的眼神则怪怪的,搞不清是艳羡、嫉妒还是不屑。上了年纪的人就不一样了,不管老头老太太,闻着那股浓浓的粉香,都把嘴一撇:“小妖精!”“小妖精”黄雀在老街人的眼中的确有些不合体统。据说黄雀也没有个正经职业,做事的地方多与“吧”有关:网吧、酒吧、吧台……黄雀歌唱得好,舞也跳得棒,她上过艺校,说起来

    小说月刊 2017年3期2017-03-06

  • 两只黄雀
    来,我又弄到两只黄雀,天下一绝,快过来。大哥养了满世界的鸟,屋里到处挂着鸟笼。这次是两只黄雀,个子很小,叫声像抽丝,极其温柔。我盯着不放,它们却不敢看我。大哥说,黄雀很难人工繁殖,只有宝坻县的穆家会,这两只就是他送的,你仔细瞅瞅,能看出什么名堂不?我仔细瞅。又仔细瞅。看不出,只发现这只总啄那只的毛,在打架吗?对喽,这你就看出问题喽。大哥的口气特像首长,烦人。他用手指着一只问,你看它怎么了?怎么了?病啦,背上长了块癣。我靠近一看,它背上确有块羽毛稀少之处,皮

    小品文选刊 2017年1期2017-01-10

  • 黄雀鲊与胡椒
    三间房子,堆放“黄雀鲊”,坛子从地面到屋顶,十分壮观。蔡京虽然不理民间疾苦,但也不会天天在家吃这个。口味再重的人,拿腌制食品当零食也受不了。况且,他饭局肯定很多,胃只有那么大,哪里能吃得了那么多?所以直到他被扳倒时,三屋子“黄雀鲊”也没怎么动。胡椒是调味品,如果不开西餐馆或是干香料批发,一般不会买很多,因为容易受潮,要时常打理。唐代宰相元载当然不会干这个,他不图那么点利。胡椒在西方贵重如硬通货,为胡椒引发的战争有很多次,如公元408年,西哥特人与罗马人的战

    月读 2016年12期2017-01-10

  • 用不同的眼睛看
    个冬天的早晨,小黄雀吃了一些枫树籽和枫树芽,填饱了肚子,想玩一会儿,就在枫树的秃枝上跳来跳去。旁边一棵树上飞下来一只乌鸦,飞向雪地的上空。突然,一只隼(sǔn)鹰从天空飞下来,一下就把乌鸦抓了起来,然后飞到枫树上大快朵颐。小黄雀看隼鹰吃饱了,就飞到旁边的一根树枝上,仔细地瞅他。小黄雀不怕猛禽:这么小的鸟,隼鹰连碰都不碰。“你干吗盯着我看?”他问小黄雀,“你很羡慕我强大的力量和锐利的眼睛吧!这样的眼睛确实让人羡慕!乌鸦从树上飞起的时候,我还在一棵云杉的上空呢

    少年文艺·开心阅读作文 2016年12期2016-12-05

  • 黄雀鲊与胡椒
    文+董改正黄雀鲊与胡椒文+董改正“鲊”是一种菜式制作法,用米粉、面粉等加盐和其他作料拌制的切碎的菜,可以贮存,类似腌制。此法古已有之。安禄山得宠时,每月都能得到明皇赏赐的“野猪鲊”。以此名垂千古的,是宋代太师蔡京。《清波杂志》载,蔡府用整整三间房子,堆放“黄雀鲊”,坛子从地面到屋顶,十分壮观。蔡京虽然不理民间疾苦,但也不会天天在家吃这个。口味再重的人,拿腌制食品当零食也受不了。况且,他饭局肯定很多,胃只有那么大,哪里能吃得了那么多。所以直到他被扳倒时,三屋

    人生十六七 2016年24期2016-11-28

  • 两只黄雀
    来,我又弄到两只黄雀,天下一绝,快来看呀。大哥养了满世界的鸟,屋里到处挂着鸟笼。这次是两只黄雀,个儿很小,叫声像抽丝,极其温柔。我盯着不放,它们却不敢看我。大哥说,黄雀很难人工繁殖,只有宝坻县的穆家会,这两只就是他送的,你仔细瞅瞅,能看出什么名堂不?我仔细瞅。又仔细瞅。看不出,只发现这只总啄那只的毛,在打架吗?对喽,这你就看出问题喽。大哥一说话就像首长,特烦人。他用手指着一只问,你看它怎么了?怎么了?病啦,背上长了块癣。我靠近一看,这只鸟的背上确实有块羽毛

    意林原创版 2016年10期2016-11-25

  • “丢魂”时代下的呐喊——《黄雀记》的文学价值与当代意义
    下的呐喊 ——《黄雀记》的文学价值与当代意义梁新军一苏童的长篇小说《黄雀记》获得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显然不是一件偶然的事。就其文学价值与社会意义来看,此次获奖可谓实至名归。《黄雀记》自二○一三年在《收获》杂志第三期发表以来(同年八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关于它的讨论便一直广泛而热烈。据搜集,两年来至少已有二十篇以上文章分别从不同角度对这部作品进行了深入评析。而苏童本人也屡次接受采访,表达了自己对这部新作的重视。《黄雀记》的故事背景被设定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

    当代作家评论 2016年1期2016-11-25

  • 面粉做的黄雀
    南·杨涛面粉做的黄雀肉文/湖南·杨涛小时候,只有过年母亲才会做黄雀肉,黄雀肉做好了既可以当午饭也可以当零食,吃在嘴里香气四溢还可以填饱肚子。放冷了的黄雀肉没有刚出锅时那么香脆,却多了点绵劲,吃火锅的时候放几块进去,吸足了火锅汤汁的黄雀肉就更美味了。当然咯,所谓的黄雀肉并不是天上飞的黄雀肉,而是用面粉、鸡蛋和猪肉油炸而成,形似黄雀的一种很好吃的食物。每年的腊月二十五,是小镇赶场的日子,也是母亲做黄雀肉的日子。那天,母亲会早早的就去赶场,目的是抢在别人的前头,

    金秋 2016年21期2016-06-05

  • 携有沧桑感的寓言式文本
    没有实现,即使《黄雀记》得了茅奖,我的野心还是没有实现,我不认为它是完美的,我还是觉得有一部完美的长篇在招呼我。”不管怎么说,《黄雀记》于苏童而言应该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部小说作品,对于文学史而言,《黄雀记》以其独特的寓言式的手法,瑰丽特异的文本表现,也成为了一个无法忽视的独特的存在。在我看来苏童并不是一个全然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他的创作中包含着许多浪漫主义的因素;他也不是一个全然先锋文学作者,他娴熟的使用唯美诗意的语言意象,使其文本充满了古典韵味。《黄雀

    青年文学家 2016年6期2016-04-27

  • 枣乡行
    义枣乡行李景义小黄雀,扑棱棱,引我枣乡行。一沟沟,一岭岭,满眼红彤彤。圆溜溜,晶莹莹,咬一口哟脆生生。打枣人,挥长杆,珍珠玛瑙漫山蹦。石缝里,杂草丛,捡回喜悦情。担子挑,箩筐盛,压得三轮难启动。小黄雀,叫声声,诱我枣乡行。晒场上,房屋顶,一派耀眼红。枣排子,挂屋檐,一盏盏哟小灯笼。东家宴,西家请,枣子米饭伴枣饼。手机响,铃不停,网络销售中。车轮转,喇叭响,枣子告别要远行。(050091石家庄桥西区振头乡良东新区15-1-401)

    民族音乐 2016年5期2016-04-07

  • 黄雀衔环
    只猫头鹰追赶一只黄雀黄雀被猫头鹰抓伤,掉在树下,浑身伤痕累累,动弹不得,十分痛苦。杨宝很同情黄雀,把它带回家中,每天精心照料。慢慢地,黄雀身上的伤口痊愈了。杨宝依依不舍地放走了黄雀,它终于又能在天上高高地飞翔了。几天之后,黄雀终于飞走了。就在黄雀飞走的当天夜里,杨宝读书到了三更时分,忽然从门外走进一个穿黄衣服的童子,向他跪拜行礼。杨宝很惊奇地问他是谁,来干什么。童子毕恭毕敬地对他说:“我就是你救的那只黄雀,我本是西王母的使者。那天我奉王母之命出使蓬莱,途

    漫画月刊·哈版 2016年2期2016-02-22

  • 黄雀和蜡嘴雀
    董润民黄雀和蜡嘴雀董润民黄雀(一)黄雀适合初学者饲养,不但可聆听其歌声,还可以观赏其杂技表演,给家庭增添生活情趣,黄雀的羽色虽不十分华丽,但它活泼的姿态、悠扬的歌声,给人一种明快清秀的感觉。黄雀在鸟类中属于比较聪明机灵的一种,一些难度较大的动作和技艺,别的鸟教不会,而黄雀却可以学会。人们驯练黄雀常教其技艺。黄雀经过驯练可学会表演面具、开抽屉、提吊桶、做算术、撞钟、开小火车、开“锁”取食、叼小物、衔纸花、提灯笼、玩卡片等技艺,是其他玩赏鸟类望尘莫及的。驯练黄

    花卉 2015年4期2015-09-02

  • 螳螂怕蝉
    ,也被自己身后的黄雀捕到吃掉了。对此,小螳螂心惊胆战,时刻引以为鉴。这一天,小螳螂发现了一只蝉,刚要去捕,忽听身后传来沙沙声。不好,一定是黄雀!小螳螂跳出了老远,回头再看,原来是一片被风刮过来的枫叶。又一天,小螳螂发现了一只蝉,刚要去捕,忽听身后传来“咚”的一声。不好,一定是黄雀!小螳螂跳出了老远,回头再看,原来是一枚从树上掉下来的野果。再一天,小螳螂發现了一只蝉,刚要去捕,忽听身后传来“吱”的一声。不好,一定是黄雀!小螳螂跳出了老远,回头再看,竟然也是一

    文学少年(绘本版) 2015年6期2015-05-30

  • 螳螂新招
    自从有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螳螂们感觉自己家族的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了,每次捕蝉都有双黄雀的眼睛紧盯自己,然后捕食自己,闹得家族成员数量越来越少,弄得家族面临灭绝的边缘。这天,趴在树上的一只大一只小的螳螂发觉一只蝉躲在树枝上不停地鸣叫着:热死了,热死了……小螳螂激动得轻轻移动脚步,悄悄地向蝉逼近,蝉却一点也没有发觉。他见蝉就在眼前,迅速用带刺的臂膀“嚓”一下把蝉紧紧钳住了。大螳螂感觉情况不妙,忙劝导:“小弟,你快走吧,以防黄雀偷袭!”“没事,没事,不是没看到黄

    小樱桃·童年阅读 2015年2期2015-03-11

  • 苏童的“绳索” ——《黄雀记》赏析
    “绳索” ——《黄雀记》赏析⊙周名瑞 周春英[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浙江 宁波 315000]苏童的新作《黄雀记》重新回到读者熟悉的香椿树街,在小说中苏童为他的文学世界增添一个耐人寻味的意象,那就是由小说主人公保润任意摆弄的“绳索”。通过对“绳索”这一意象的苦心经营,展现出三个年轻人的人生轨迹,可以说“绳索”这一意象的发现和创造让我们相信苏童找到了那根“刹那间照亮你的小说以及整个生命”的“灯绳”,它成为解读《黄雀记》隐秘之处的钥匙,“绳索”的出现让苏童

    名作欣赏 2015年5期2015-01-28

  • 黄雀脱险记
    杨希珍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殊不知,黄雀并没有捕到螳螂,而是被螳螂骗了。自从黄雀被螳螂骗了以后,黄雀非常懊恼。一天,它站在灌木丛中,望着湛蓝的天空,心里恨恨地想:死螳螂,这次便宜了你,下次我逮着你,非咬碎你的螳螂头!哼,咬你没商量!黄雀一边骂着,一边向前面走去。突然,它看见前面不远处有一只受伤的小飞虫,正在一片落叶上痛苦地挣扎着。黄雀想:折腾了老半天,我的肚子也饿了,先去把那只小飞虫干掉吧!黄雀瞪圆了双眼,蹑手蹑脚地向前移动着,惟恐惊飞了那只小飞虫。就在黄雀

    辽河 2014年6期2014-07-22

  • 螳螂捕蝉
    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词语积累]其:它,指树。蝉高居悲鸣:蝉在树的高处凄凉地鸣叫。其:它,指蝉。委身:弯曲着身体。曲附:屈着前肢。欲:想要。取:捕捉。而:却。其:它,指螳螂。傍:近处,旁边。延颈:伸长脖颈。而不知弹丸在其下:却不知有人在它的下面拉开弹弓。其:它,指黄雀。此:这。三者:指蝉、螳螂和黄雀。皆:都。务欲:一心想要。其:它们。前利:眼前的利益。其后:它们后面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09年5期2009-07-01

  • 馋嘴的黄雀
    发笑。特别是那只黄雀,会从观众手里叼钱,还会从几个观众拿着的钱里面挑出面额最大的一张送到老汉的手上。康燕达一看这黄雀就喜欢上了。表演结束之后,康燕达就问老汉肯不肯把这只黄雀卖给他。老汉起初不肯,但康燕达表示愿出十三块大洋,老汉就同意了。老汉还给他传授了黄雀叼钱的秘密。原来,在黄雀很小的时候,老汉就开始训练它了,专门把它爱吃的东西泡在醋里,黄雀就逐渐习惯醋味儿了。老汉给面额最大的钱涂上醋,黄雀自然就会去叼了。老汉再拿黄雀爱吃的吃食来招它,黄雀就会把钱叼到他的

    民间文学 2009年5期2009-06-11

  • 黄雀真的会卜卦算命吗?
    军某部战士孙磊晔黄雀不过是一种普通的小鸟,跟麻雀、鸡、乌鸦是一样的,哪有什么“灵性”!它衔牌的本领,全是“算命先生”教出来的。不要说黄雀可以教出这种本领,就是别的鸟也可以教出这种本领。不论鸟、狗、猫,还有别的动物,都有一些本能的反应。比如看到食物就吃,遇到敌人会逃避,等等。这些本能的反应,是生下来就会的,不用学也不用教,叫做“无条件反射”。如果在喂狗、喂鸡的时候,先摇摇铃或者吹声哨子,日久以后,它们一听到这样的声音就会来吃东西。它们这种听声音就来吃食的反应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2年4期198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