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华
说起金兰,大家可能会想到成语“义结金兰”吧!这个成语指朋友之间感情投合,结拜为兄弟姐妹,语出《周易》:“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但这里说的金兰,指的是一种头蕊兰属的野生兰花,在中国南方分布较广,生于山区阔叶林下、灌丛中或沟谷旁。在江南一带,4月是它的盛花期。
对于金兰,书上通常这样描述:花直立,稍微展开。也就是说,其花瓣哪怕是在盛花期,也不会完全打开,而是半开半闭的样子。事实真是这样吗?有一年4月中旬,在宁波四明山中,我们发现了不少已开花的金兰,数枚绿叶抱茎而生,托着在花葶顶端开放的几朵明艳的黄色小花。起初,我看到的所有花的花瓣都只是略有打开,仿佛朱唇微启,欲语还休。
后来我又去了一次,到达时已近中午,煦暖的阳光直射在花朵上。我拍了很久,忽然发现,不经意间,花瓣已充分绽放,仿佛正伸开双手,仰头拥抱阳光。俯身仔细观察,金兰的唇瓣显得宽而短,上面还有几条紫红色的纵褶,仿佛在告诉昆虫:来吧,经过这个别致的通道,来帮我授粉吧!
春花烂漫,蝴蝶翩飞。此时蜜源丰富,蝴蝶也在抓紧时间进食、求爱、产卵。有一种常见蝴蝶,在黄河以南地区广布,虽说它算不上很美艳,但由于和著名的梁祝爱情故事有关,因此知名度不小。这就是玉带凤蝶。民间传说,梁祝所化之蝶,即为玉带凤蝶。
在广东一带,三四月间,玉带凤蝶就进入发生期(即从蛹“蝶变”为成虫,可以有多轮),开始大量出现。玉带凤蝶雌雄异型,雄蝶只有一个模样:以黑色为主,前翅外缘有一列白斑,后翅中区也有一列白斑,横贯全翅似玉带,故得名;雌蝶多型,色彩变化较大,有的颜色较艳丽,可拟态有毒的红珠凤蝶。
玉带凤蝶的幼虫以柑橘类、花椒等芸香科植物的叶为食,因此习惯上被视作农业害虫,但这样看待它们,总觉得有点无趣是不是?我宁愿相信,每一对玉带凤蝶,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
“子规声里雨如烟”,这里的“子规”,就是指杜鹃这一类的鸟—最常见的是大杜鹃,即布谷鸟。大杜鹃是中国的夏候鸟,4月从南方飞来,其叫声很像“布谷,布谷”,刚好和这个时候的农事相应。
在《诗经》里,布谷鸟被称为鸤鸠。《曹风·鸤鸠》这首诗中说:“鸤鸠在桑,其子七兮。”下文又说“鸤鸠在桑”,而其子分别“在梅、在棘、在榛”。也就是说,鸤鸠及其多只雏鸟,各自待在不同的树上。照常理,同一窝雏鸟,就算刚离巢,也应该待在相互很近的地方,而不会各自待在不同的树上。只有像大杜鹃这样的具有巢寄生习性的鸟(注,杜鹃科的鸟绝大多数有此习性),才会把多枚卵分别产在别的鸟的巢中,而且是每個巢中产一枚卵。大杜鹃的雏鸟破壳而出后,出于本能,会竭力用背部将巢中被寄生的鸟的卵或雏鸟拱出巢外,从而独享“义亲”带回来的食物。
乍一看,布谷鸟是很“坏”的鸟是不是?其实这是人类的观念,对于布谷鸟来说,这只是经过长期演化而形成的一种繁殖下一代的独特方式而已。
说起黄雀,大家可能首先会想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之黄雀。其实,成语中的黄雀,跟现代鸟类分类学上所说的黄雀不是一回事。现代所说的黄雀,是一种很小的鸟,比麻雀还小一圈,嘴短而尖,善于啄食种子,难以对付凶悍的螳螂。能抓螳螂的“黄雀”,估计是棕背伯劳之类的鸟。
黄雀的雄鸟羽色亮黄,比较鲜艳,雌鸟羽色相对暗淡。黄雀在国内主要繁殖于东北地区,而在其他地方以冬候鸟或迁徙路过的旅鸟为主。无论在宁波的公园还是山区,我都曾于冬日见到它们结成大群,如波浪一般从这棵树飞到那棵树,非常活泼。
到了4月,黄雀们早已离开越冬地,一路北上,准备去大小兴安岭一带去“成家”。这些小不点,为了“谈婚论嫁”,居然要飞行数千千米,真的了不起!
(责任编辑/朱文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