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中有画

  • 诗歌教学中的诗画关系探要
    的危险。就“诗中有画”而言,不少理解还是太过狭隘,古人所说的画与当下所说的“图”或“影像”并非同一个概念,中国的诗与画是审美意蕴和情感力量的双向契合,单纯用现代照片根本无从体现。因而,诗歌教学应回归其审美维度和文化维度,合理使用图片。关键词 古诗教学 诗中有画 诗画关系 景观文化现代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合理使用可以帮助学生更为直接快速地理解教材,但如果使用不当,教学效果可能适得其反。所谓使用不当,指的是教学手段违背了教材精神。在讲求意象传达与意境品评的诗歌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23年6期2023-07-24

  • 诗中有画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价值及其实现
    探究方向,“诗中有画”作为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方法对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有利于构建高质量的语文课堂。为此,笔者将浅析诗中有画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价值及其实现的有效策略。关键词:诗中有画;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有效策略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小学语文教师在探索诗中有画的教学策略时,首先要学会利用多种教学资源营造生动的教学氛围,使得学生能够跟随教师的步伐分析诗句中反应出的自然风景、人文生活、精神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2年14期2022-05-23

  • 诗中有画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把五绝《山中》视为王维“诗中有画”的范例。一般的初冬景色中,水瘦山寒,霜风掠地,总是予人以萧瑟、凋零之感;而在王维笔下,却是萧条中蕴涵着生意,凄清里闪现出耀眼的灵光,在充分展示视觉上的艺术快感的同时,令人产生对美好事物的珍重与流连和对刚刚逝去的芳华的遐思与联想。但诗人的妙笔并未止于此,接下来又另翻新意,在空明苍翠的山色上做起了文章。一般来说,在晴明无雨的条件下,山色再怎么青翠,也不会湿人衣服的;这里的“空翠湿人

    共产党员(辽宁) 2021年20期2021-11-16

  • 诗中有画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把五绝《山中》视为王维“诗中有画”的范例。一般的初冬景色中,水瘦山寒,霜风掠地,总是予人以萧瑟、凋零之感;而在王维笔下,却是萧条中蕴涵着生意,凄清里闪现出耀眼的灵光,在充分展示视觉上的艺术快感的同时,令人产生对美好事物的珍重与流连和对刚刚逝去的芳华的遐思与联想。但诗人的妙笔并未止于此,接下来又另翻新意,在空明苍翠的山色上做起了文章。一般来说,在晴明无雨的条件下,山色再怎么青翠,也不会湿人衣服的;这里的“空翠湿人

    共产党员·下 2021年10期2021-10-23

  • 诗与画的缠绵
    词】 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5-0089-02一、形成原因(一)人生际遇俄国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认为:“一个诗人越是崇高,他就越是属于他所出生的社会,他才能的发展、倾向、甚至特点,也就越是和社会的历史发展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王维所处的时代并不太平,政局的黑暗、时局的变迁,一同把他推到了社会的边缘。王维的一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前期的积

    今古文创 2021年25期2021-09-10

  • 也谈“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通常所说的“诗中有画”外,该联也体现了盛唐诗歌“兴象”和“情多”的美学追求。同时,东坡所谓“诗中有画”不是单纯说王维的诗像传统绘画一样形象鲜明,而恰恰是说它超越了传统绘画对“形似”的追求,因为此处的“画”特指文人画。“诗中有画”效果的取得,不仅有赖于诗歌意象的选择,也得力于作者对诗歌语言的组织和安排。关键词:《山居秋暝》;兴象;情多;诗中有画*本文系安徽省省级教学团队建设项目“中国古代文学”(项目编号:2018jxtd124)、安庆师范大学校级质量工程一般

    学语文 2021年1期2021-05-30

  • 诗中有画”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价值及其实现
    晓萍摘要:“诗中有画”最初是北宋苏轼对唐代诗人王维诗歌艺术的著名评价,经过后世的不断阐发,发展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美学的经典命题。“诗中有画”在创作和欣赏中都注重诗画互通,要求读者借助文字能够在脑海中形成视觉画面,产生审美意境,这对古诗词鉴赏和教学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需要借鉴“诗中有画”理论,基于图文转换,发挥视觉思维对语言和审美的作用,提高教学效果。关键词:诗中有画  小学语文  古诗词  视觉素养苏轼在评价王维时指出:“味摩诘之诗,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8期2021-04-25

  • 浅析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其作品风格绘影绘形,有写意传神,形神兼备之妙。诗中有画是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特点,本文就诗中有画作简要分析。关键词:诗中有画;写意传神;山水田园诗;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形容长于描写景物的诗,使读者如置身图画当中。也形容诗的意境非常优美。语出宋·苏轼《东坡题跋·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和画总是被相提并论,所谓“诗是有声画,画为无声诗”。王维,字摩诘,唐朝著

    ViVi美眉 2020年7期2020-03-09

  • 论文人审美下的明清仕女画
    人画;笔墨;诗中有画【中图分类号】J209.2 【文献标识码】A一直以来,仕女画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都被认为是独立于文人画之外的。郭若虚在论述“妇人形象时”提到:“历观古名士画金童玉女,及神仙星宫中,有妇人形相者,貌虽端严,神必清古,自有威重俨然之色,使人见则肃恭有归仰之心。今之画者,但贵其丽之容,是取悦于众目,不达画之理趣也。”除此之外,宋代文人画家米芾则认为仕女画既无劝诫作用,也并无趣味,“仕女翎毛,贵游戏阅,不入清玩。”仕女画在宋元两朝没有得到文人画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11期2019-12-16

  • 对王维“诗中有画”的再讨论
    文《对王维“诗中有画”的质疑》在《文学评论》2000年第4期发表以来,学界给予了热烈的关注,发表多篇商榷性的或延伸性的研究论文,我一一拜读,收获不一。今重拾旧题,补足前论,以期作出一个圆满的解释。“诗中有画”的“画”指什么?《对王维“诗中有画”的质疑》立足于绘画的造型性,以此衡量王维诗歌的艺术特征,从而质疑“诗中有画”的命题是否适用于概括王维诗歌的主要成就,并进而思考“诗中有画”作为批评术语,其意义是不是被夸大了?关于这场论争的核心问题,有学者认为“争论的

    社会观察 2019年4期2019-11-17

  • 董其昌文人画探析
    画;董其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文人画也称士大夫写意画、士夫画,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的绘画,不同于民间和宫廷画院的绘画,作者一般回避社会现实,多取材于山水、花木,以抒发个人“性灵”,也寓有对民族压迫或腐朽政治的愤懑之情。其标榜“士气”“逸品”,讲求笔墨情趣,脱略形似,强调神韵,是融诗、书、画、印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对传统美育思想及水墨写意等技法的发展颇有影响。文人画在题材、思想趣味、笔墨技巧等方面有着不同的追求,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和体裁。山水画科和水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9年3期2019-04-27

  • 对“诗中有画”观的超越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在教学中,基于这个评价对王维的诗歌进行分析,有正面的影响,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基于《山居秋暝》一诗,谈谈其中的缘由。一、“诗中有画”视角下的《山居秋暝》借助“诗中有画”的评价,我们至少可解读出《山居秋暝》的三个特点:第一,景物丰富。一幅“画”的主體是山水人物等具体的形象,既然王维的山水田园诗被称为“诗中有画”,那么他诗中的景物密度自然是比较大的。《山居秋暝》正是如此,其中景物有“空山”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9年10期2019-04-14

  • 诗画结合教育研究 ——以五年制高职艺校美术专业学生为例
    教学中进行“诗中有画”教育的问题现状在美术课堂中进行“诗中有画”的教学,能够有效以诗词入画,诗画相合,促进美术教学的不断发展。但是在实际的美术教学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阻碍了高职艺校美术专业的不断发展,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改革与完善。(一)教师对“诗中有画”教育的重视不够在高职美术教育中,有部分教师对“诗中有画”教育不够重视,很多教师受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在课堂上重视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教学,不重视教学方式的

    名家名作 2018年2期2018-11-15

  • 谈诗与画的相关性
    们更加追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本文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产生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入手,谈谈诗与画的相关性。【关键词】古诗词;中国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关系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7-0121-01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产生“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最早出现于苏轼的《东坡题跋》下卷《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其评价王维的诗画:“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诗人和

    戏剧之家 2018年7期2018-06-13

  • 大学语文以美育人的审美教学方法浅探 ——以王维山水田园诗“诗中有画”的美学解读为例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但是如何从审美角度理解这一命题,大学语文教材中所涉无多。美育重在审美,审美才能创美。笔者以为,在课堂上讲授这一命题,应重在引领学生准确把握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美学特征的表现构成,使之言之能详,言之能解。诗歌与绘画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两种极为重要的审美艺术,但诗与画的关系问题,直到宋代才是美学家们着力探索的命题。诗与画分属不同的艺术,本身具有差异性,宋代卲雍认为,诗之美在于状物之“情”,画之美在于状物之“形”。但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4期2018-04-03

  • 苏轼何以将“诗中有画”赞誉赋予王维
    赞王维,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高度赞誉赋予王维,究其原因,离不开王维的创造和苏轼的接受两个层面。关键词:苏轼;王维;诗中有画[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6-0-01苏轼“诗中有画”的评论一经提出,则成了文人学者争论的焦点,但多数研究多停留在王维、苏轼诗歌、绘画的研究,割裂了两者的共通性。关于苏轼何以将这一命题独赋予王维,笔者认为则需要从王维自身的诗画创作以及苏轼的審美接受维度出发。一、王

    青年文学家 2018年36期2018-03-14

  • 诗境画境人境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注意,他没说王维“诗如画”,或“画如诗”,而是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字之差,颇能显出苏东坡的眼光与下笔的高明。那么,高在哪里呢?要知道,在古代文人眼中,尽管有载道之文,但最重要的,还是诗。“诗言志”,诗是更表现本我也更处于理想层面的东西。诗的地位,是画所不能比的。因此苏东坡说王维的诗时,绝对不会用“诗如画”。说“诗如画”或“画如诗”,则无论在诗人还是画家眼中,都不能算是高级的赞赏。但要说“诗中有画”,

    初中生 2017年32期2017-12-25

  • 论《诗经》中“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
    《诗经》中“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王 匡(南通大学艺术学院 江苏 南通 226007)“诗中有画”作为苏轼对王维诗歌的概括总结,成为后世品评诗歌作品的重要方面之一。《诗经》是我国诗歌艺术的源头,其中蕴含着多种艺术特色和极高的审美价值,“诗中有画”就是其中具有特色的一种类型。尽管到宋朝才被提出“诗中有画”,但其实早在先秦时期便已在诗歌艺术中显现,只是不曾被重视。诗经;诗中有画;艺术特色“诗中有画”这一艺术评论的概念最初源自苏轼笔下,在苏轼观王维画作《蓝田烟雨图

    小品文选刊 2017年22期2017-11-25

  • 对五年制高职美术专业学生进行“诗中有画”教育的探讨①
    。围绕唐代“诗中有画”的研究,引入传统文化诗画相通的内容,提高学生艺术技能的同时提高其艺术品位。[关 键 词] 五年制高职;人文内涵;诗中有画[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1-0067-01一、五年制高職美术专业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必要性当前,我国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美术专业学生,由于自身素养的匮乏,导致相关的人文素质不高,其所创作的作品往往表现出知识面狭窄、人文底蕴单薄的特点。对“美”的认识与理解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7年11期2017-10-19

  • 赏析王维辋川诗两首
    境。关键词:诗中有画;灵动;自然之心;无我之境一、《鹿柴》——诗、画、乐的完美融合“鹿柴”的“柴”同“寨”,意为栅栏、篱障。在辋川的众多游址中,鹿柴的地理位置相对偏僻。虽处偏僻之地,却有其独特的品格,基于此才有这一佳作:“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1]前二句中,“空山不见人”从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但“不见人”是由于山高林密,肉眼看不到人,可能并非是没有人在山中。因为“不见人”,这并不真空的山在诗人的感觉中显得空寂清冷。空寂清冷

    北方文学 2017年20期2017-08-01

  • 赏析王维辋川诗两首
    境。关键词:诗中有画;灵动;自然之心;无我之境一、《鹿柴》——诗、画、乐的完美融合“鹿柴”的“柴”同“寨”,意为栅栏、篱障。在辋川的众多游址中,鹿柴的地理位置相对偏僻。虽处偏僻之地,却有其独特的品格,基于此才有这一佳作:“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1]前二句中,“空山不见人”从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但“不见人”是由于山高林密,肉眼看不到人,可能并非是没有人在山中。因为“不见人”,这并不真空的山在诗人的感觉中显得空寂清冷。空寂清冷

    北方文学·中旬 2017年7期2017-07-27

  • 王维“诗中有画”的模式
    分析王维以“诗中有画”形成诗与画的相互交流模式問题。研究认为,王维山水诗有继承南朝与前盛唐传统的一面,更多的是诗与画交流后的创新;王维山水诗中“二维空间叠合”,借助了山水画空间表现的形式;除了山水画的平远外,深远也见于诗中,以及暗示空间的“外”,形成了简洁精约的模式;诗与画中动静、颜色与拟人化的表现,带有颇具个性的模式化的特征,然具有经典性。关键词:王维;二维空间叠合;深远与“外”;动静与颜色;山水画;山水诗王维“诗中有画”有积极一面,也有程式化的消极一面

    长安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6年4期2017-04-21

  • 诗中有画”说点染
    张其俊中国古代诗歌和国画有许多技法是相互借鉴的,有所谓“诗画本一律”之说。尤其是山水诗和山水画更是如此。点染就是其中之一。水墨画中常以着墨的浓与淡来点染画意。古典诗词中也很讲究诗情画意,因此画家的点染法亦为诗家所借鉴。画家有些地方用点,有些地方用染;而诗词家则是用表意语来点,尔后再用表情语(包括以景染情语)来染。表意语在前,表情语在后,先点而后染,便觉余韵悠悠,颇耐回味。当代著名词学家夏承焘先生曾说过“在诗歌里,凡是把表情语放在表意之后的易见精彩;若倒置,

    中华诗词 2016年4期2016-12-22

  • 王维“诗中有画”的具体表现
    胡文诏王维“诗中有画”的具体表现□胡文诏在欣赏王维的诗歌时,人们通常会想到那句最为经典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评论。苏东坡给予王维的这一至高评价,目前已经深入人心。而王维诗中呈现出的山水画特点,也应被后人细细品味、研究、解读。王维的诗像一汪清泉,字里行间展开朦胧的画卷,给人以身在其中的感受。一、从王维早期诗歌分析其“诗中有画”的具体表现王维早期的诗歌具有明显的“诗中有画”特点。例如《终南山》一诗,诗中描写“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这一首联中,诗人将山脚

    剑南文学 2016年18期2016-11-21

  • Painting the Paradox
    ting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It was once used to compliment poet and painter Wang Wei in the Tang Dynasty (618– 907), but it works just as well for He Xun.a plane world, 2013This love of poetry comes from He's endearing relationship with th

    汉语世界 2016年1期2016-09-12

  • 诗与画谐
    中,表达了“诗中有画”的艺术效果。关键词:王维;山水田园诗;诗中有画王维是盛唐大量写作山水田园诗并取得较高成就的主要作家。他的山水田园诗兼有绘画、音乐之美,被后人称为“诗中有画”,“百啭流莺,宫商迭奏”(《史鉴类编》),体现了盛唐诗形象鲜明、情韵深长的典范风貌。他的山水田园诗不但可以入画,而且能化无生命的美为有生命的美,从而表现出绘画所无法企及的意境。一、诗中有画绘画是静止的艺术,最终要归结到一个静止的平面上,而诗歌则是充满立体感和空间感的艺术,或静或动,

    北方文学·中旬 2016年6期2016-08-01

  • 从零度偏离看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
    看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 魏春梅[浙江工业大学,杭州 310014]“诗中有画”是王维诗歌历来为人所称道的一个特色,本文尝试从修辞学中“零度偏离”的概念来解读王维“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分别阐释了“诗中有画”与零度语言、偏离语言以及两者的共同作用三者之间的关系。诗中有画 零度语言 偏离语言 修辞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是开元天宝年间的诗坛领袖人物,在当时享有“天下文宗”的美誉(《答王缙进王维集表诏》),是唐代成就最高的几位诗人之

    名作欣赏 2016年36期2016-07-12

  • 王维“诗中有画”的模式
    62)王维“诗中有画”的模式魏耕原1,2(1.西安培华学院人文学院,陕西西安 710125;2.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 710062)通过文献分析与比较论证,分析王维以“诗中有画”形成诗与画的相互交流模式问题。研究认为,王维山水诗有继承南朝与前盛唐传统的一面,更多的是诗与画交流后的创新;王维山水诗中“二维空间叠合”,借助了山水画空间表现的形式;除了山水画的平远外,深远也见于诗中,以及暗示空间的“外”,形成了简洁精约的模式;诗与画中动静、颜色与拟人化的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4期2016-03-23

  • 诗中有画,画所难画”*——王维诗中的画境研究
    000)“诗中有画,画所难画”*——王维诗中的画境研究张永旺 (暨南大学文学院,广东广州510000)摘 要:王维的诗曾被苏轼评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世称妙评。王维诗、画、音乐兼通,在诗里则往往喜欢将诗情、画意、乐感等感觉杂糅,甚而融进禅意悟道,尽可能丰富完整地表达自我感受。然而,诗与画毕竟是两类不同艺术门类,内容与形式、蕴含与表现都不一致,二者不可轻易等同。因此,王维一些诗境有浓郁的画意,却难以用画将诗意完全地表现出来,即“诗中有画”,却“画所难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期2016-03-16

  • 浅探席慕蓉散文《写给生命》的美学建构
    术家席慕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特点表现在她的散文方面,则是建构一系列明丽柔和的诸如光与色的意象,抒发对于爱与美的追求,其文语言浅柔却意境爽朗,淡雅剔透又抒情灵动。《写给生命》就很好的体现了这种优雅的诗学建构。【关键词】席慕蓉《写给生命》;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疏朗与精密;美学建构【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自古以来,艺术家们以其丰富的创作和研究给我们揭示了各类艺术相融合的道理。古罗马时期,贺拉斯就说“诗如画”;古希腊诗人西蒙奈底斯将诗文、绘

    课外语文·下 2015年8期2015-09-10

  • 再谈 “诗中有画”*——读蒋寅《对王维“诗中有画”的质疑》有感
    的超越以及“诗中有画”作为批评标准的限度。文中提出“苏东坡的话作为一家言,作为评论的参考固无不可,但若将它作为王维诗的主体特征来强调并不无夸大,就不仅是对诗歌艺术特性的漠视,也是对王维诗歌艺术价值的轻估”[1]的基本观点,接着列举古今中外关于诗画关系的讨论,特别以莱辛《拉奥孔》的观点作为论证依据,进而提出“王维诗当然有鲜明的绘画性也就是描述性,但占主导地位或者说更代表王维诗歌特色的恰恰是诗不可画,更准确地说是对诗歌表达历时性经验之特征的最大发挥和对绘画的瞬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4期2014-08-15

  • 中国古典诗学概念的“语境化思考”——以“诗史”及“诗中有画”的争议为例
    “诗史”及“诗中有画”两个争议案例的剖析,揭示古典诗学史中早已有之的片面概念思考的习惯性存在,同时希望能较深切地展示一下笔者所谓的概念的“语境化思考”或“语境中的概念思考”。同时,本文希望对于古典诗学史的研究还能有这样一种提醒意义:即使在一个相当完美的论说中,也存在陷入“片面的概念思考”误区的可能,即使在一个看似“不讲理”的论说中,也许会有其语境支持的某种合理性。一、析“诗史”争议古典诗学中的“诗史”概念,原本于对杜甫部分诗歌创作的称誉,迄今依然为人所乐道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6期2013-04-02

  • 独具魅力的朦胧美
    ,不但在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还在于诗人善于营造出一种绝妙的朦胧的意境。首句写景。暮色降临,苍山遥远,正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淡远的朦胧境界。虽已日暮,但苍翠的芙蓉山隐约在目,显得诗中有画。次句继续写景,流露出诗人更多的主观感受。大雪纷飞,天气寒冷,使得诗人投宿心切。他望见一座“白屋”独立于萧瑟的寒风中,深感所投宿之所主人的清贫。这虽然也是诗中有画,但画面已经不是首句所呈现出来的客观自然的朦胧美,而是诗人根据主观感受拓展出来的朦胧美。诗的前两句,从客观的朦胧

    语数外学习·上旬 2013年1期2013-03-13

  • 诗中有画”与王维诗史定位之起伏
    晓薇摘要:“诗中有画”这一经典命题的提出对于王维诗歌接受史来说具有双重意义:虽然对扩大王维的文化影响和深入体认王维诗歌艺术特征来说是一大进步,然而这种审美阐发加深并强化了王维诗歌与传统诗教之间的隔膜和疏离,因此在以伦理政教为中心的主流诗学中并没有起到提高王维诗歌地位的实际作用,反而致使其与传统诗学典范标准之间拉开了越来越大的距离。关键词:诗中有画;王维;诗学典范;诗歌接受史;唐代文学中图分类号:I222.22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283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3期2011-07-21

  • 试论艾青诗歌的绘画性
    歌 绘画性 诗中有画 美学内涵摘 要:本文以“诗中有画”为切入点,对艾青诗歌的绘画性特色进行探讨。艾青诗歌的绘画性首先表现在诗中有画法。他在不少诗中运用了一些绘画法则,用语言在写画;其次表现在诗中有画境,他的诗歌画面在情景交融的基础上营造出了绘画的虚实空间;再次表现在诗中有画意,他的一些诗歌画面与中国画有着内在精神上的契合,即对于鲜活而深邃的生命感的追求,这也是艾青诗歌绘画性特点的哲学归属。著名诗人艾青步入诗坛前,先后在杭州国立西湖艺术院和法国巴黎学画,回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09年10期2009-11-17

  • 诗中有画”说虚实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古典诗词就借鉴了国画中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诗歌中的虚实相生,系指将对客观事物的描述与对主观心象的表现有机结合起来,水乳交融在一起,互补共生,乃至互相转化,相反相成,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化实为虚、化虚为实的境界,从而为读者拓开广阔的审美空间,丰富人们的审美趣味。虚实相生的途径,通常多是从实人手,以实求虚。但究竟怎么个求法,就得挖空心思找个窍门。仍以绘画而论:“绘花不能绘其馨,绘水不能绘其声,绘人不能绘其情。

    中华诗词 2009年4期2009-09-24

  • 赏王维的“诗中有画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是对王维的诗画作品名副其实的评价。关键词王维诗中有画动态美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王维,字摩诘,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是一位诗歌、音乐、绘画、书法兼长的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是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对王维画的赞誉。其言精辟,切中肯綮。自宋以来,用类似词语来赞美其他诗人或画家的,多到难以数计,这说明诗和画作为姊妹艺术,所创造的艺术境界往往相通,相互间的影响甚为

    科教导刊 2009年35期2009-07-05

  • 浅谈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几个特点
    使读者得到“诗中有画”的美感享受。本文从追求神似,“散点透视”,虚实相生,动静结合遣词造句五个方面论述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几个特点。关键词:王维 “诗中有画” “散点透视” 虚实相生 动静结合王维是盛唐山水诗的代表人物,也是中国绘画史上颇负盛名的画家。他在绘画方面的造诣对他的诗歌创作有直接影响。他对自然景物有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感受,熔诗画创作的艺术手法于一炉,在诗歌创作中自然地融合了绘画的某些技法,使读者得到“诗中有画”的美感享受。一、追求神似,以情韵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9年12期2009-06-13

  • 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
    体现了作者“诗中有画”的艺术风格:首联点题,颔联写景,颈联再由景写人,尾联抒情明志,揭示全诗主旨。全诗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思想美、人格美及其理想中的社会之美。关键词:《山居秋暝》 意境优美 诗中有画 清新动人 恬淡雅致《山居秋暝》是王维的山水力作。“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作者一开篇即以独特的结构,通力突出“空山”二字。按一般顺序,由大到小应是先写时节天气,而后描绘景物。但作者开篇突兀,直书“空山”。试想,清爽的高秋时节,山野清空;清丽的晚照时刻,山色空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9年4期2009-06-02

  • 诗中有画”与“画中有诗”——我的诗歌教学观
    志恒关键词: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小学 诗歌 教学“诗中有画”与“画中有诗”本是说明诗歌与绘画的深邃意境和高超技艺的,但我却把它们作为诗歌教学的基本观点,并以此构建了诗歌教学的基本模式:诗→画→诗。一、诗中有画要想从诗歌中得到图画,就必须在读懂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借助诗歌精妙的语言,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并用绘画的技巧,使语言文字活化成具体鲜明的生动画面。1.整体吟读,了解诗歌内容,勾勒图画轮廓吟读是声音较轻且有节奏地读。小学生初读诗歌时宜采用这种方式。整体吟读

    新课程·小学 2009年12期2009-05-31

  • 王孟诗风之比较
    多。二、王诗诗中有画,以禅入诗;孟诗秀丽淡雅,深湛涵泳。【关键词】自然;清淡;静美;诗眼;诗中有画 王维与孟浩然都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奠定了盛唐山水田园诗的基础,继而王维在他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创作经验发展了山水田园诗派,所以称此派“始于孟而成于王”。王、孟有多方面的共同点,他们的创作成就及风格相近,乃是主要的因素。但他们的诗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不可一概而论。纪昀说:“王孟诗大段相近,而体格又有微别。”但王孟之别,不仅仅是“体格”。从思想上说,二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08年4期2008-05-27

  • 训练(二十五):话题作文“山居秋暝”导写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后人也因此用“诗中有画”“诗情画意”来评价王维的诗。读了王维《山居秋暝》后,你有何感想?请以此写一篇文章,可以谈你的感悟,也可以化诗的意境写一篇散文习作。在盛唐的山水田园诗中,王维的《山居秋暝》是顶峰中的顶峰,这里面有镜头,有画面,构图清新,远近、层次、动静、虚实结合妙到毫巅,光、影、声、色组合,立体感强,无疑是诗歌的力作,绘画的珍品,电影的独得背景。深入王维的内心,深入到空山世界,我们可以读出其中的明月、清泉、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08年4期2008-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