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照春
[摘 要] 当前,不少美术类专业的学生创作的作品缺乏内涵,究其原因,在于学生自身素养的匮乏,相关的人文素质不高。围绕唐代“诗中有画”的研究,引入传统文化诗画相通的内容,提高学生艺术技能的同时提高其艺术品位。
[关 键 词] 五年制高职;人文内涵;诗中有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1-0067-01
一、五年制高職美术专业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美术专业学生,由于自身素养的匮乏,导致相关的人文素质不高,其所创作的作品往往表现出知识面狭窄、人文底蕴单薄的特点。对“美”的认识与理解不充分,对时事政治等一系列社会现象不够敏感,缺少社会担当与责任意识,在生活中甚至表现出自私、自我的特征等。诸如此类的原因,造成这些高职学生专业能力提升速度很慢,严重束缚和限制着其向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发展。让人难以想象的是,缺乏人文素养的美术专业学生能够创作出动人有长久生命力的艺术作品。实际上他们所创作的作品,有的远远脱离了当前时代的环境,成为另类不可方物;有的则太过生活化,反映的都是日常生活琐事,对社会热点、新闻事件从无涉及,食之无味。究其原因,他们不知道怎样欣赏“美”,怎样理解“美”,其结果就是不知道怎样去表现与创造“美”。他们认识不到,一件真正有生命力,受人们追捧与喜欢的艺术品,离不开当前所处的社会环境,离不开深厚内涵的人文环境与哲学思维。
二、“诗中有画”对五年制高职美术专业学生提升人文素养的意义
“诗中有画”对五年制高职美术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围绕唐代题画诗和山水田园诗系统研究“诗中有画”,并在此基础上对艺校美术教育引入传统文化诗画相通的内容,提高艺术技能的同时提高艺术品位。这将有利于更清晰地揭示“诗中有画”的特点,有利于深化对绘画与诗歌两种艺术之间关系的认识,也将有利于艺术学校美术教育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中国历代文人对“诗中有画”的研究常常不知不觉滑到色彩、线条、透视等西方绘画理论的视点上去,与中国文化传统、中国诗画传统、中国文人心态难以榫合。
学生“诗中有画”人文学习不能仅靠学生的自觉,必须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教师在课堂上能向学生渗透人文素养。下面以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为例,探讨语文课堂上职业院校学生如何进行“诗中有画”学习。
(一)诗文配画
展开丰富的想象力,为诗文配上一幅传神应景的绘画,生动活泼地表达古诗词的内涵,传达“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诗人情感。
诗人陶渊明,向往祥和安宁,一生种菊、爱菊,活得像菊花一样高洁、飘逸。《饮酒(其五)》全文很短,意思不难理解,但如何在文字中理解诗的意境与人物情怀,对两千多年后的学生来讲,则困难了许多,难以形成共鸣。
南山有:日暮的岚气,若有若无,浮绕于峰际;成群的鸟儿,结伴而飞,归向山林的美景。但不是单纯的景物描写,暗藏作者无主观目的、悠然自得的人生追求。超然忘我的境界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和谐统一。刚开始学习时,学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对画面的把握整体性不够,捕捉到的都是支离破碎的意象,呈现的只是一个普通农家生活的情景。
我在备课时就已考虑到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所以提前与课题组的专业老师布置为《饮酒》配插图的作业。此刻,我拿出了大家的作业,挑选了两幅相对典型的两张,让大家点评。有的学生回答:“图中的人物别扭不自然,不能表现出‘悠然的意境,第一幅好”;有的学生回答:“第二幅好,色彩淡雅空灵超脱。”……诗文配画具有艺术形象美,一目了然,避免没有图文并茂的单调。敢于放手,发挥美术专业特长,尽情变换自己喜欢的“插图”形象,学生互相讨论,平等对话,一起探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欣赏美的过程中获得乐趣,在快乐中提升了认识美、欣赏美的能力。
(二)为画配诗
尝试着在诗词教学上为画“题诗”,让学生自创诗句。为画配诗的例子古已有之,善于配诗的能人更多,王维、李白、杜甫、温庭筠、苏轼等皆是高手,这种教学方式,只是效仿先人。苏轼评王维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苏轼的话道出了题画诗的特点与魅力。
在教学温庭筠《望江南》一词时,探索让学生模仿古人为画“题诗”,让学生自创诗句。学生表现精彩纷呈,有云:“花又逝,烹月鸟惊枝。是否依然君在意?残花落叶小河湾。弦起云遮山。”我细细一品,果然绝妙。还有说:“十月暮,青伞雪纷纷。纸上长安多少念?浅浅寂寞已飞翻。红映白云间。”等等,“十月”的季节不太符合当前环境,但它反映了学生的独有感悟。在赏画吟诗的氛围中,有效地搭起了文学与艺术之间的桥梁,才思如泉涌,学生的灵感得到激发。通过练习,学生的口头表达开始变得简洁凝练,作文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需要高质量的美术人才,五年制高职校正担负着这样的使命。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学方法,不断思索美术专业学生成长的规律,总结方法。“诗中有画”的研究,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走向捷径的大门。
参考文献:
杨松崧.谈高校美术类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J].教育探索,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