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近年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油厂(以下简称:第二采油厂)党委牢固树立“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以作用发挥为导向、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动态培养为重点,着力打造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高水平专业人才队伍、高素养劳动者队伍,为有效驱动第二采油厂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以作用发挥为导向,着力打造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
突出政治标准,把好“选用关”。注重顶层设计。第二采油厂党委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全面分析各层级干部现状,着眼领导班子近期配置需求和长远储备,做好顶层设计,按照“3个1/3”梯次配备要求,35岁以下、36-40岁、41岁以上三个年龄段人数各占1/3,整体谋划、系统推进,统筹用好各年龄段干部。坚持事业为上。在选拔上任人唯贤、人岗相适;在使用中坚持多个岗位锻炼、中心工作磨炼、急难险重考验相结合,不论资排辈、平衡照顾。 搭建平台载体。修订《第二采油厂责任师选任管理暂行办法》,选聘以40岁左右年轻干部为主体的责任师6名。全面分析厂基层领导人员近2年的需求,由各基层单位推荐、厂职工代表民主投票确定8名后备干部,建立后备干部库,实行动态管理。
突出学习教育,把好“思想关”。第二采油厂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抓好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落实干部理论学习的自学、定期集中学习研讨、学习考勤考绩、学习检查讲评、学习档案建立“五项制度”,固定周学习、月研讨、季度党课学习模式,确保组织、人员、内容、效果“四到位”,做到年初有计划、季度有讲评、半年有考核、自学有笔记、专题学习有体会“五落实”,提升理论学习质量。
突出管理考核,把好“责任关”。优化管理机制。第二采油厂党委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培养和使用,坚持把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改革作为推动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程。修订《第二采油厂基层领导人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办法》,组织所有基层领导人员签订聘任协议书及任期业绩责任书,将短期目标与长远发展有机统一,引导基层领导人员以经营业绩为中心,聚焦油气和经营管理,推动第二采油厂高质量发展。差异化确定任期目标。结合厂属各单位业务定位,以合同模式、运营特点和管控模式为依据,突出价值导向,聚焦责任落实,研究提出与年度业绩考核指标有序衔接的任期业绩考核指标项,并根据业务情况和历史数据等,认真研究确定具有科学性、挑战性的目标值。加强监督考核。强化日常考核、重点考核、年度考核、任期考核,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考核结果与奖优罚劣、干部任用结合起来,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性用人机制。
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着力打造高水平专业人才队伍
强化制度执行。第二采油厂党委按照最新专业技术岗位层级设置,结合工程、地质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实际,加强对工程、地质专业相关人员的管理与考核,做好《关于进一步完善专业技术岗位序列制度的实施意见》制度宣贯和实施。选聘10名二、三级工程师,严格进行年度考核,按照一定优秀比例确定考核结果,强化结果运用,严考核硬兑现。
实施精准培训。分级分类开展岗位培训,以集中培训固牢底板,以精准培训补齐短板、锻造长板。组织专家大讲堂、外出培训、技术指导等,提升技术人才专业能力。在培训工作中,各专业部门、单位、班站提前做好需求调研,精心谋划,不断丰富方式和内容,让员工变被动参培为主动学习。如地质研究所根据多数员工需求,邀请勘探开发研究院技术专家就开发方案编制等开展专项培训;输油输气管理中心聚焦员工培训需求“菜单”,举办“夜校”培训班,不断丰富课程内容,使夜校学堂成为广大员工补钙充能、增添动力的有效平台;组织基层班站的干部员工深入大站内各区域现场进行HSE(健康、安全、环境)安全督查,由安全专业人员对查出的问题进行现场指导改正,最后形成标准清单反馈到生产现场,通过管理层和岗位员工“交互式”研讨、站队之间“体验式”共享等方式,开展“督查式”实景培训,强化安全培训效果。2024年以来,厂内举办各类专业培训班15个,参培432人次。
充分发挥作用。完善“师带徒”培训方式,为员工能力提升选配强师。制定《第二采油厂导师带徒活动管理办法(暂行)》,明确导师和徒弟的条件、权利及义务,建立“师带徒”培训制度,细化任务目标,建立考核及连带奖励机制,全厂各级技术技能专家、技师共师徒结对130余对。充分发挥劳模工匠和专家作用,为员工能力提升创造多条路径。厂党委班子成员分别与厂技术专家、技能专家、特级技师31人,建立“一对一”直接联系关系,关心专家工作情况,帮助解决难题与后顾之忧。充分发挥2个创新工作室的创新引领作用,“闻伟创新工作室”负责人,河北省劳模工匠、集团公司采油技能专家闻伟领衔主讲,对厂23名技能人才实地教学,提高技能人才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集团公司井下作业技能专家孙连会带领靳占忠创新团队制作“强磁吸盘”、多功能油管等,高效助力一线解难题。组织开展技师、技能专家技术交流。聚焦一线生产运行、安全环保、提质增效等重点工作,研究探讨、联合攻关,持续开展“生产一线解难题”活动,推动生产难题不断得以解决。闻伟采油创新工作室、靳占忠石油井下作业创新工作室紧密围绕一线生产实际开展创新活动,多项创新成果在河北省、集团公司获奖,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研发的“天然气发电机消音、余热回收及状态监控一体装置”,有效解决了冬季天然气管线和减压阀冻堵问题,年创经济效益541.8万元。
以动态培养为重点,着力打造高素养劳动者队伍
注重实战实训。第二采油厂党委把岗位练兵作为员工学技术、练技能的重要方式,将重点放在员工知识、技能中的缺项、薄弱环节和生产急需上,把理论学习转化为生产实践,增强员工的实际操作本领。依托生产现场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结合防洪防汛、安全生产、应急逃生等生产需要,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和岗位应急卡,实地开展应急演练,2024年共开展应急演练输气管线泄漏、防洪防汛、加热炉操作间着火等应急演练223次,参加演练1466人次,促进员工应急能力不断提升。围绕岗位要求练,提升工作履职能力。中控巡检班主动适应“中控+巡检”的“大岗位大工种”运行模式对员工操作技能的要求,每月开展一次“精准化、差异化”岗位练兵,以中控岗和巡检维护岗2个岗位为中心,以“必会、应会、可会”三种程度为岗位培训要求,以评估闭环的环线模式,形成“2+3”特色员工技能练兵方式。
强化青年人才培养。对新入职大学生落实“三级三岗三带”的培养模式。“三级”指厂级、科大队级、基层班站级三个管理层级;“三岗”指油气生产一线岗,地质、工程科研技术岗,科技、财务等其他技术管理岗三个类别不同的岗位学习实践;“三带”指每个见习岗位分别由技术专家或单位分管业务领导、一二级工程师或队站长、基层班站技能专家或高级技师、技师进行传帮带。既到艰苦岗位、生产一线去“摔打”,又到科研技术单位“开阔眼界”,使之在见习期全面系统了解相关工作的业务流程、操作规程、岗位应知应会知识,形成全方位培养、全过程跟踪的机制。
人才事业是宏大事业,人才工作是系统工程,坚持和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是人才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证。第二采油厂党委通过建强“三支队伍”,促使人才培养工作站位更高、人才支撑保障举措更实,把人才“第一资源”积聚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责任编辑:梁 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