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将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作为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抓手。基于西部地区教学软硬件条件相对落后这一现状,总结出“创设语言文字运用情境、讲解语言文字运用知识、传授语言文字运用技巧、组织语言文字运用活动、开展语言文字运用评价”等一系列教学策略,并基于具体教学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教学策略
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指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运用语言文字表达、交流、理解和创作的能力,涵盖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以及它们所承载的文化内涵等层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中小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出了“正确、规范运用语言文字并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有效交流”的要求。可见,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广大一线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下面将结合实例,探索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创设语言文字运用情境
教师要创设语言文字运用情境,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语言文字知识,掌握语言文字运用的方法。首先,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来创设语言文字运用情境,利用情境来激发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更加积极的学习态度。其次,教师可以根据学情创设语言文字运用情境,既包括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语言文字运用情境,也包括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语言文字运用情境。最后,教师可以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如人工智能搜索引擎、“文生图”技术等,提高课堂教学情境的丰富度和趣味性,这样可为学生带来沉浸式的学习体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例如,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一课,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组织学生阅读课文、培养学生“抓住主要内容”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新词、背诵课文第三第四自然段、掌握顺序记述景物的写作手法、形成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热爱自然、祖国河山的情感。在理顺课文内容,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后,教师重点分析学情:四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关键阶段,具有求新、好异的心理特点,日常生活中与各种新事物、新技术、新媒体的接触开始变多。基于上述分析,教师可以创设“微博创作”情境,并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示钱塘江大潮、黄果树瀑布等知名风景,让学生任选一处,扮演游客撰写一篇旅游见闻主题的微博。学生完成课堂任务“撰写一篇旅游见闻主题的微博”后,教师将学生的作品投影至屏幕,组织其他学生为自己喜欢的微博点赞,根据获赞数的多少评出“最佳博文奖”。在此过程中,学生认识到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重要性,学习语言文字知识的积极性显著提高,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气氛热烈,学生参与度较高。
二、讲解语言文字运用知识
教师在讲解语言文字运用知识时,要以教材为基础,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经验,还要明确各个学段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发展状况、培养要求,从而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以生字词讲解为例,对于第一学段的学生来说,他们还不具备利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的能力,所以教师应该手把手地教学生读字、写字;对于第二学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初步具备独立识字的能力,所以教师可以为学生留出独立识字的机会,要求学生通过查字典了解字音、笔画顺序等;对于第三学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较高的识字能力和较多的识字经验,对汉字的构字、组词特点等相对熟悉,所以教师可以更加侧重引导学生猜测汉字含义和利用上下文分析词义等。
在教学四年级上册《走月亮》一课时,对于本课的识字环节,教学目标是会读鹅、卵、俗、跃、穗、镀、梗、烁等字,会写淘、牵、鹅、卵、坑、洼、填、庄、稼、俗、跃、葡、萄、稻、熟等字。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利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的能力,所以教师可以布置学生查字典的学习任务,明确本课所学生字的读音、含义、常用词语和笔画顺序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核对结果,从而确保所有学生都掌握本课所学生字的读音、含义和笔画顺序。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尽力避免孤立教学这一弊病。也就是说,在教学生字词时,教师要将生字词的解析融入文本解读中,在加深学生对生字词理解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对应到本课,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淘”这一生字时,要求学生找出“淘”在文中出现的位置,即“是在洱海里淘洗过吗”。在准确定位后,教师利用“文生图”技术呈现“淘洗”的图片,以帮助学生理解“淘洗”的意思。之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查字典所得的结果分享含有“淘”字的词语,如淘米、淘金等。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拓展知识来引导学生感受汉字的构字组词特点,体会汉字蕴含的智慧,如要求学生观察利用“文生图”技术对“淘”字所生成的图片,分析图片之间是否存在共同点。学生发现图片中都有水,进而教师抓住课堂上的这一临场生成时机来讲解“所有三点水旁的汉字都与水有关”这一语言文字知识。
三、传授语言文字运用技巧
教师传授语言文字运用技巧,旨在帮助学生更快、更直接、更高效地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其一,认识语感的重要性,开展语感培养教学活动。语感强调学生感知语言和领悟语言的能力,是学生高效运用语言的前提。为了让学生培养良好的语感,教师可以开展多样化的朗读活动。例如,教师在正式上课前,指定古诗、现代诗歌等课文或学生需要背诵的段落,组织学生齐声朗读,这样可以有效缓解学生的背诵压力。久而久之,学生将在一遍遍的朗诵中背熟诗歌和课文。
其二,抓住教学契机,为学生讲解语言文字运用技巧。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很多时候都会让学生找出文章中自己喜欢的句子,鼓励学生分析该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教师可以抓住课堂教学中的这一环节,引导学生顺势仿写句子。这样,学生在仿写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刻地领悟语言文字运用技巧,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语用素养。
其三,开展语言文字运用技巧专题课。教师可以根据近期教学内容、实际学情等,对于既定的教学计划进行灵活调整,通过开展语言文字运用技巧专题课,为学生系统讲解语言文字运用技巧。一般来说,教师可以在期末复习时总结本学期讲解的所有语言文字运用技巧,带领学生一起制作逻辑清晰的思维导图,整理并归类不同的语言文字运用技巧。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实战演练”,引导学生按照思维导图中归类的方法完成特定的表达和交流任务。
四、组织语言文字运用活动
教师可以组织丰富多样的语言文字运用活动,促使学生认识到,语言文字在实际生活中有多种应用的场合,在日常表达交流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其一,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灵活开展种类多样的语言文字运用活动,如开展写作练习活动,要求学生抽空写日记、每周写周记,引导学生养成写作习惯,促进学生在写作实践中不断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为学生推荐阅读书目,在班级内创建读书角,鼓励学生互换图书,用班会课或活动课时间带领学生到图书馆上阅读课等,令学生浸润在书香之中,具身感受阅读氛围,感悟语言文字的奥妙,积累更多语言文字运用知识。教师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穿插开展成语接龙、词语搭配、诗词飞花令等字词游戏,让学生在游戏加持下的深度体验中学习和记忆词汇。
其二,教师可以联系日常生活,开展语言文字运用活动,使学生认识到语言文字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例如,教师可以在适当的课文教学中为学生展示优秀的广告文案,为学生讲解优秀广告文案带来的社会效益和非凡影响,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到语言文字运用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在课余时间,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互联网文学创作、知识科普、时政述评等领域博主发布的博文,令学生认识到语言文字运用不能局限于书本,还要渗入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五、开展语言文字运用评价
教师要积极开展语言文字运用评价,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对教学活动的调控与激励作用,帮助学生客观认识到自己在语言文字运用方面取得的成绩、存在的不足,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促进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长足发展。
其一,教师要科学设计语言文字运用评价标准,实现量化评价和个性化评价的有机结合,从而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激励性。一方面,教师可以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精神的指导下为不同学段学生设计差异化的语言文字运用评价标准,从而帮助学生在这一学段学习中找到自身的“最近发展区”;另一方面,教师要尊重不同学生的差异,在班级范围内开展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思维品质等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层次,为不同层次学生匹配差异化的语言文字运用评价标准,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实现个性化教学。
其二,教师要注重过程性教学评价和结果性教学评价的统一,即不仅关注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还关注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发展情况。具体而言,教师要及时表扬并鼓励有进步的学生,形成正反馈效应,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对于在语言文字运用方面表现不尽如人意的学生,教师应多对他们进行正向评价,利用期待性语言引导他们改进。由于西部地区偏远乡镇学生基础相对较差,语文知识储备相对不足,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较弱,教师更应该多开导、少说教,多表扬、少批评,耐心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文字运用知识,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过往,部分教师大多倾向于采取单一的、终结性的教学评价,仅对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进行打分认定,这将会导致班级受表扬的学生和受批评的学生总是那几个,不利于形成共同进步的班级学习氛围。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应成为广大一线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中的重要任务。教师积极探索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教学策略并付诸实施,在教学实践和反思中优化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继兰.小学语文教学中强化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策略[J].启迪与智慧(上),2024(04):104-105.
[2]刘晓梅.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策略探究[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4(01):162-164.
[3]沈凌莉.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策略[J].启迪与智慧(上),2024(01):124-126.
[4]温儒敏.“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16,36(11):3-11.
[5]蔡扬.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J].启迪与智慧(上),2023(12):62-64.
[6]曾晓丽.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策略研究[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3(11):156-157+160.
[7]张云华.找准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着力点[J].中小学班主任,2021(24):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