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教育在法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2025-02-18 00:00:00王娜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5年1期
关键词:应用策略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日益复杂化,单一学科的法学教育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复杂要求,培养法律人才的高校也面临诸多挑战,法学实验教学存在一定的短板。跨学科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强调学科的交叉融合、综合素养的培养和问题导向式的学习,在扩展学生的法学视野、强化实践能力、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创新思维、提高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推进作用,因此在法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强调跨学科教育尤为重要,通过创新课程设计、实施跨学科实验项目、建立跨学科学习平台、建立多元化的教师团队等策略提升跨学科教育在法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促进学生高质量的发展。

关键词:跨学科教育;法学实验教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673-7164(2025)02-0053-04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这就要求社会适应无处不在的信息网络,实现信息技术与行业领域的结合,其复杂性和全球化趋势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日益变化的社会和数字化发展的时代,高校法学专业是培养卓越法律人才的主要阵地,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法学教育面临着数字时代带来的挑战,传统的法学教学模式已难以适应社会对法学人才的要求以及法学实践的多样化和跨学科合作的需求。单纯的法律知识已无法面对复杂多变的时代,如何提高法律人才的专业性、复合性、通识性是法学教育需要深入思考的。

传统的教育往往将系统性知识划分为独立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接触到特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跨学科教育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界限,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概念进行整合和关联,让学生能够从多个学科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因此,研究跨学科教育在法学教育尤其是法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主要探讨跨学科教育如何有效地融入法学实验教育。

一、跨学科教育的概念及内涵

(一)跨学科教育的概念

目前,针对跨学科教育的概念,赵传栋认为“跨学科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方法,通过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相互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吕光洙认为,跨学科教育是一种跨越学科边界的教育方式,强调学科之间的融合和交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跨学科思维能力。[1]在跨学科教育的作用方面,伍红林认为,跨学科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跨学科学习和研究,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跨学科思维能力的发展。[2]陈肖颖认为,跨学科教育有利于帮助学生全面发展,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但同时也面临学科边界模糊、教师合作困难等挑战。谢笑珍还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求的变化,跨学科教育将越来越受重视,并成为未来教育的重要方向。[3]

综上,本研究认为跨学科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和实践,旨在超越传统学科边界,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跨学科综合能力的教育模式。它强调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帮助学生建立更全面、更深入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

(二)跨学科教育的内涵

跨学科教育的核心理念是“整合”,即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进行整合,形成新的知识体系和解决问题的方法。[4]因此,跨学科教育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科交叉与整合

跨学科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学科交叉和整合的过程。它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关联和互动,是一种对知识和方法的整合和创新。这种整合不仅能够丰富和拓展学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更能够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提供全新的视角和方法以理解和解决问题。因此,跨学科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具备综合思考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性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1]

2. 综合素养培养

跨学科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包括学科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跨学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这些综合素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在学术上取得成功,更能够为学生的未来生涯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因此,跨学科教育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多的是致力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3. 问题导向学习

跨学科教育采用问题导向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从多个学科的角度出发,探索和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这种学习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面对问题时,能够从容应对,找到最合适的解决方法。[2]问题导向学习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积极和主动。

二、法学实验教学实施跨学科教育的必要性及意义

跨学科教育在法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法律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跨学科教育,法学教育可以与其他学科进行合作,开展实践项目和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跨学科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复杂的社会问题和挑战。

(一)跨学科教育对于扩展法学视野的关键作用

在传统的法学教育模式中,法学往往被视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其与其他学科的界限被严格划分。这种学科间的隔离可能会导致学生在理解和解决法律问题时,过度依赖法律理论,而忽视了其他学科的知识和视角。[5]然而,实际上,法律问题的复杂性往往要求从多个角度进行考虑,包括社会、经济、政治、心理等领域的知识和理论。

跨学科教育的引入有助于打破这种学科间的隔离,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知识视野和理解框架。它鼓励学生跨越学科界限,借鉴和应用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以全面理解和解决法律问题。这种多元化的知识和视角,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法律的多元性和复杂性,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使学生能够有效地应对实际的法律问题。[3]此外,跨学科教育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考能力。通过将法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和思考问题,有助于学生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案,从而推动法学的发展和创新。

(二)跨学科教育在强化法学实践能力方面的作用

法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法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传统的法学实践教学模式往往过于强调法律知识的学习和传授,而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相对忽视。这种教学模式会导致学生在理论知识上过于丰富,而在实际操作能力上却相对匮乏。因此,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法学教育面临的重要挑战。

跨学科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可能性。它强调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鼓励学生在不同的学科领域中进行实践探索。这种模式不仅可以提供更加丰富和多元的实践环境,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例如,通过与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其他学科的交流和合作,学生可以学习和借鉴其他学科的实践方法和技巧,从而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这种跨学科的实验活动,还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应用法律知识,增强学生的实践经验。此外,跨学科教育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跨学科的实验活动中,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和运用法律知识,还需要理解和掌握其他学科的知识。这种跨学科的学习和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增强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6]

(三)跨学科教育在适应社会需求中对法学教育的推动作用

现代社会对法学人才的需求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法律理论知识,还需要学生具备广泛的跨学科知识和能力,能够在多元化的领域中进行有效的协作和合作。然而,传统的法学教育模式过于侧重法律理论的传授,往往忽视了对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合和对实际社会需求的响应。

跨学科教育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模式,可以帮助法学教育更好地适应这一变化。通过跨学科教育,学生可以学习和掌握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具备更广泛的视野和更强的实践能力。这不仅可以满足社会对法学人才的多元化需求,也可以使法学教育更加贴近社会实际,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例如,通过引入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法学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和分析法律问题,更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和融合,法学教育也可以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考能力的法学人才。[7]

(四)跨学科教育在培养创新思维中的作用

跨学科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上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传统的法学教育在传授法律知识的同时,无法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而跨学科教育通过引入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跨越学科边界,进行知识的有机结合,从而激发新的思考方式和创新理念。[8]

在跨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进行融合,这种跨学科的思考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这种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也可以帮助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好地应对复杂的问题和挑战。

(五)跨学科教育在提高学生竞争力中的作用

跨学科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在现代社会中,跨学科能力已经成为法学人才的重要素质之一。具备跨学科能力的法学人才,不仅能在法学领域中充分展现个人能力与水平,也能在其他领域中发挥自己的才能。

跨学科教育通过提供多元化的学习内容和实验机会,帮助学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竞争力。这种竞争力不仅体现在学术研究上,也体现在职业发展上。具备跨学科能力的法学人才,可以更好地适应职场的需求,提高学生的职业发展机会和前景。[9]

法学实验教学实施跨学科教育具有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增强实践能力、适应社会需求、促进创新思维和提高竞争力等必要性和意义。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校应该加强跨学科教育的推广和实施,培养具备跨学科知识和能力的法学人才,推动法学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三、跨学科教育在法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可以采用一定的方法或手段,以达到特定的目标或效果。在跨学科教育中,应用以下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不同学科的知识,提高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

(一)创新课程设计

在法学实验教学中,创新课程设计是实现跨学科教育的重要手段。具体来说,可以通过融入多学科的理论内容和研究方法,丰富和拓宽法学课程的内涵和外延。例如,可以设计一些涵盖法律、经济、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复合型课程,或者在传统的法学课程中,引入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和视角。[10]综合性的课程设计,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法律知识的同时,也能接触和理解其他学科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提高学生的跨学科素养和综合素质。

(二)实施跨学科实验项目

在法学实验教学中,可以通过实施跨学科实验项目,使学生有机会在实际环境中运用和融合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11]例如,可以组织一些涉及法律、经济、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案例研究,让学生在解决具体的法律问题时,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经济分析,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社会分析,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心理分析。

(三)建立跨学科学习平台

通过构建跨学科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交流、合作和创新的环境。跨学科的学习平台可以帮助学生扩大视野,理解和掌握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跨学科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满意度。更重要的是,跨学科的学习平台可以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研究能力。通过与其他学科的学生或教师的交流和合作,学生可以学习和掌握如何从不同的学科角度来看待和解决问题,如何融合和应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来进行研究和创新。[12]

(四)建立多元化的教师团队

为了有效实施跨学科教学,需要建立一个具有多元化知识背景和教学经验的教师团队。这个团队应该包括精通法学,并且熟悉其他学科的教师。建立多元化的教师团队,要加强教师的跨学科培训。培训应该包括如何融合和应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进行教学,如何指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和研究,以及如何进行跨学科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等。[13]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跨学科教学能力和素质,还可以通过教师交流、合作教学、教学研讨等方式,促进教师间的跨学科交流和合作。

四、结语

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法学实验教学不能局限于法律条文和案例分析,还需要了解相关学科的理论和实践,需要学生具备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与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共同合作解决问题。[14]跨学科教学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学科交叉和知识融合,便于学生可以将多学科的思维方式和方法结合起来,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在实际案例中运用多学科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15]跨学科教育可以使学生在法学实验教学中能够更加灵活地应对各种挑战和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16]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把握法律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从而更好地适应法学领域的发展和需求,为未来的法律实践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 吕光洙,朴雪涛,周楠. 日本东京大学跨学科教育:生成动因、模式建构与运行机制[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44(03):104- 113.

[2] 伍红林,田莉莉. 跨学科主题学习:溯源、内涵与实施建议[J]. 全球教育展望,2023,52(03):35-47.

[3] 谢笑珍,彭枚芳. 高校本科跨学科学位型人才培养路径探析[J]. 中国高校科技,2021(07):63-67.

[4] 赵传栋. 跨学科教育原理[M]. 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22:15.

[5] 张廷艳,胡娜. 中国基础教育跨学科研究二十年:总体态势、热点主题及变革趋势:基于中国知网(2000-2020年)载文分析[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43(05):17-20.

[6] 郭德红,柳晓颖. 美国大学本科跨学科教育的进展与借鉴[J]. 当代教育科学,2020(01):83-86.

[7] 郑昱,蔡颖蔚,徐骏. 跨学科教育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J]. 中国大学教学,2019(Z1):36-40.

[8] 庞振超. 跨学科教育的教学改革之“道”[J]. 大学教育科学,2019(04):53-58.

[9] 郑石明. 世界一流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及其启示[J]. 教育研究,2019,40(05):113-122.

[10] 韩大元,杜焕芳,路磊,等. 跨学科教育与研究:新时代法学学科建设的实现路径[J]. 中国大学教学,2018(04):17-24.

[11] 刘海涛. 高等学校跨学科专业设置:逻辑、困境与对策[J]. 江苏高教(02):6-11.

[12] 蒙柳,许承光. 协同育人视角下的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1):59-60.

[13] 王焰新. 跨学科教育:我国大学创建一流本科教学的必由之路:以环境类本科教学为例[J]. 中国高教研究,2016(06):17-24.

[14] 蒋盛楠. 美国本科生跨学科教育探究及启示[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05):58-61.

[15] 陈涛. 跨学科教育:一场静悄悄的大学变革[J]. 江苏高教,2013(04):63-66.

[16] 张炜,邹晓东. 我国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发展的演进特征与创新策略[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1(06):59-66.

(责任编辑:张若琂)

基金项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级教改项目“基于实验实践教学的跨学科综合能力培养研究”(项目编号:JY2303172)。

作者简介:王娜(1981—),女,硕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实验中心主任,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为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猜你喜欢
应用策略
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应用多媒体的策略
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散打实战中防守反击技术的应用分析
赏识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与应用策略
数形结合在解题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7:55:59
浅析微课视角下的初中物理教学研究
薪酬管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水平井钻井技术及其在石油开发中的应用探析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28:35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