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基础课程,是培育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学科。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具有创新特点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以完成项目的方式来主动探索知识,提升综合能力。为了更好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用项目式学习方式,教师既要对基于项目式学习理念的小学科学有效教学的价值有明确认识,又要有序、合理地组织学生开展项目式学习活动。本文围绕基于项目式学习理念的小学科学有效教学这一主题,进行如下分析。
〔关键词〕" 小学科学;项目式学习;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24" " " " " " " " 〔文献标识码〕" A" " " " "〔文章编号〕" 1674-6317" " (2025)" 08" " 076-078
小学是培育学生科学素养的启蒙阶段,其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学生未来的科学学习态度与科学素质发展水平。传统的小学科学教学方式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学生被动的学习地位导致他们学习兴趣与效率不高。项目式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团队合作和实践创新,是设计具有现实意义的项目或任务,引导学生基于情境提出问题,并利用知识与资料开展探索,最终解决问题并展示项目成果的一种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可以基于项目式学习理念引导学生开展科学学习活动,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索与学习的快乐与成就感,从而实现小学科学的有效教学目标。
一、推进项目式学习的有效教学价值
(一)助力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发展
项目式学习以学生合作探究与交流为主,大大提高了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参与度,学生对科学学习活动能有更高的兴趣与热情。小学科学是一门培养学生探究实践能力的学科,需要学生在不断地思考与实践中,实现对科学知识的深入理解与把握。项目式学习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这些活动往往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与技能,需要学生发挥自身的潜力,也需要学生体现良好的道德品质。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学生有了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与动手实践的机会,从而能助力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良好发展。
(二)推动学生科学核心素养提升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培育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目标。项目式学习强调学生在情境中学习科学,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认识和掌握科学知识和方法。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能亲身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步骤和技能。学生会通过观察、调查、实验等方式,运用科学的态度与思维对实验进行分析和解释,进而得出科学结论。这一过程能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并提升其实践技能,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究能力,进而推动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不断提升。
(三)促进科学有效教学方式变革
传统的小学科学教学方式通常以知识的传授与灌输为主,手段单一,教学方法单调,整体的课堂氛围枯燥乏味,教学质量与效率难以实现有效提升。而项目式学习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让科学课堂“活”了起来,而且,也响应了《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方法的要求。在项目式学习中,教师成了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和引导者,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和支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学习引导。这种教学方式的变革,有利于构建互动、开放、富有创造性的课堂氛围,既利于学生科学学习的良好发展,又能促进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发展。
二、推进项目式学习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整合教学内容,设计项目式学习主题
在开展项目式学习时,教师首先要对教学内容和资源进行充分研究和整合,确保学生能够在项目式学习中接触到科学的核心概念和原理。在此基础上,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兴趣点,设计与之相关的项目式学习主题,主题既要有趣又要有一定的挑战性,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从而让科学项目式学习有明确的方向和良好的开端。
在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船的研究”单元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了项目式学习活动。教师先对这一单元有关船的知识进行认真研读与分析,本单元有七课,涉及船的历史、造船的材料、船的承载重量、船动力以及船的设计、制作与测试。教师依据教材内容,搜集了国内外的船的发展历史、船的图片、船航行动态图与视频等等,作为教学的主要资源。教师还设计了本次项目式学习的任务“扬帆起航——探索船的奥秘与创新设计”。该主题融知识学习、实践操作、团队合作与创新设计于一体。本次的项目式学习活动主要是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船的历史、种类、构造与工作原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最终让学生自主设计并制作出一只富有特色和创新性的小船模型。在本次教学中,教师先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对船的认知程度,之后,教师应用多媒体展示船的模型,以此引入本次的教学主题,并且呈现项目式学习主题,让学生明确本次学习活动的任务,获得知识学习的目标方向。
(二)创设教学情境,明确项目式学习任务
科学学科的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方面会存在一定的困难,会感觉与科学有很大的距离感。而情境能够拉近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更容易走进科学的世界,去感知科学、提出问题,让学生对科学学习更有兴趣。在此情境中,教师需要明确本次的项目式学习任务,让学生明确本次项目式学习的具体内容,让学生更有动力与热情参与科学学习活动。
以“扬帆起航——探索船的奥秘与创新设计”这一项目式学习主题为例。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船在大海上航行的情境,展示各种船只面对波涛汹涌的情境,展示古老的木帆船和现代豪华游轮,提问学生:船只不仅能承载人员和货物,也承载着人们的智慧和勇气,那么船为什么能够浮在水面上呢?我们如今的船又是如何发展而来的呢?以此问题激发学生对研究船只的兴趣。顺其自然,教师展示出本次的项目式学习任务。任务一:船的初探和资料收集。教师让学生搜集、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船的历史发展、种类划分和不同种类船的特点与用途;探究重点是如何让独木舟保持稳定不侧翻?如何减小船在航行中的阻力?最后以海报的形式和文字进行展示。任务二:探究船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学生以小组形式共同了解船的构造,利用视频、实验操作,了解船的工作原理,要求每组完成一份船的构造与工作原理的书面报告。任务三:小组合作利用几根竹竿或木条,制作一个竹筏或木排模型;探究重点是竹筏与独木舟相比,有哪些进步?竹筏有哪些不足之处?如何改进?再用在水中下沉的材料制作船的模型,如橡皮泥和铝箔,探究重点是用什么方法让橡皮泥和铝箔漂浮在水面上?任务四:用边长12厘米的正方形铝箔制作不同底面积的船模型,比较它们的载重量。任务五:分别用风帆、其他动力、船舵等物品,让船有动力、有方向。任务六:运用所学知识和提供的一些材料,团队合作设计并制作两艘小船,要求控制小船的制作成本,载重量达到200克,有自身的动力,能够将货物运到目的地。教师将这些任务向学生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让学生在了解具体任务的基础上,开展后续的项目式学习活动。
(三)组织合作探究,鼓励学生自主思考
项目式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和合作探究学习,符合《课程标准》提出的发展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要求。运用合作探究的方式组织学生开展项目式学习活动,学生能够从中获得更多自主思考与学习的机会,学生之间也能够进行充分的探讨、交流、分析和帮助,从而更能体会到科学探索的趣味。教师要在学生开展项目式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适时的点拨、引导和检查,把控好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的节奏,确保学生能顺利地完成项目式学习的任务。
以“扬帆起航——探索船的奥秘与创新设计”为例。教师应兼顾学生在科学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性格等方面的差异,将他们分成每组4~6人的科学学习小组,鼓励学生结合教材和所列出的学习任务开展科学学习活动。在学生的合作学习、实验操作和交流探讨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观察。当学生意见不一发生争执的时候,教师要及时介入其中,了解学生的不同意见,并结合具体情况,对他们进行引导。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既要合理提出自己的意见,又要尊重彼此的意见。科学学习注重证据和科学态度,要以实验过程和结果为依据。当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出现问题而不自知,教师要及时提醒,予以点拨,帮助学生理解船动力的原理。对于学生的实验过程和结果,以及学生的船的设计与制作过程、船的测试与优化环节,教师也要进行点拨与检查,确保学生的实验操作步骤正确,确保其能以实验操作为基础理解船的有关知识点,推动学生顺利地进行项目式学习活动。
(四)展示项目式学习成果,进行学习评价反思
展示项目成果,进行评价与学习反思,是项目式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两个环节。通过项目成果展示,学生能够获得科学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能够体会到科学学习的快乐。通过对项目式学习成果的多元化评价,学生能够更全面地认识到自己在本次项目式学习中的优势和不足,从而让他们更有动力去改进问题,获得进步。因此,在项目式学习任务完成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和心得体会,以此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在评价中,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结果,进行教学反思与教学总结,为今后的教学的优化完善提供借鉴。
在学生经过充分合作和探究学习后,教师可以让各个小组分别展示本组的学习成果,包括海报、小船模型与测试结果,让小组代表说说本组的项目式学习过程与结果,遇到了什么问题以及是如何解决的,并且让组内成员进行自评与互评,然后再让其他小组的学生进行评价。最后,教师对本项目所涉及的船的知识进行思维导图式的讲解与分析,并且对学生的项目式学习活动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价。在评价中,教师既要肯定学生在团队合作、实践能力、科学知识理解与掌握能力等方面的进步,又要提出学生在数据分析方面、船只测试与优化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为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教师还要对本次活动进行认真的教学反思,依据学生的表现以及活动成果,做出客观科学的教学评价,以便在后续的项目式学习教学活动中,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学习,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更好地组织学生开展科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多样化的科学学习中获得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探究基于项目式学习理念的小学科学有效教学策略,一方面能够有效提高小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另一方面也是提升小学科学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在未来的科学教学中,教师要进一步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努力探索,创新科学教学方法,为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为小学科学教学水平的提升贡献智慧与力量。
参考文献
[1]吕存帮.项目化学习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科幻画报,2023(9):70-72.
[2]唐佩蕾.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小学科学教学思路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3(5):103-105.
[3]金国农.项目化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23(15):5-8.
[4]戴文娟.运用项目式学习策略提升小学科学教学实效分析[J].小学生(中旬),2023(12):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