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发挥科普视频的教学作用

2025-02-17 00:00:00欧尚珮赵江澜刘瑶莫敏
小学科学 2025年8期
关键词:小学科学作用

〔摘" "要〕" 科普视频作为新兴的科学普及手段,其时长精简、内容准确、形式通俗,符合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因此吸引了很多青少年和科学教师的关注。然而在科普视频投入课堂使用时仍存在融入质量、推荐力度、作用效果等方面问题,如何在小学课堂中开展科普视频教学活动,使科普视频更好地为科学课堂服务,具有研究意义。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科普视频在小学教育中的使用现状,并对科学教师有效发挥科普视频作用提出开发与使用建议,旨在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小学科学;科普视频;作用

〔中图分类号〕" G424" " " " " " " " 〔文献标识码〕" A" " " " "〔文章编号〕" 1674-6317" " (2025)" 08" " 031-033

科普微视频是在微视频的发展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新型网络科普形式,其以时长短、内容精、表现形式通俗化等特点受到了网民们的喜爱。在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的改革下,有更多的教师选择将科普视频加入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在科普视频融入小学教育的过程中不免出现只为追求新意,弃教学效果于不顾的现象。作为小学科学教师,该如何使科普视频这一教育形式有效服务于小学课堂,使其在小学阶段教育中真正发挥作用,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科普视频投入小学教育的意义

(一)弥补学校教育资源不足

我国教育资源地区差异较大、部分地区教育资源不充足,一定程度上使得科学学科教学陷入困境。时利娟提出,部分地区的科学教育水平相对较为滞后,教育资源不足且分布不均,农村小学科学教育在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科学教师队伍建设、校内资源支持及社会资源支持上均存在问题。因此,部分科普视频立足于小学科学教科书知识点,能够生动形象地将学生无法进行动手操作或观察的部分呈现出来,可以弥补学校自身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

(二)提升科学课堂趣味性

新课标颁布后,科学学科迈入小学重要课程行列,但部分小学在科学教师队伍建设中却出现非科学专职教师担任科学任课教师的情况,或是还将科学学科看作“副科”,在没有深入研究科学学科的情况下,课堂效果难免陷入照本宣科的困窘。科普视频常常由动画搭配背景音乐,在视听上同时给予学生感官刺激,讲解知识的同时声情并茂,能够提升科学课堂的趣味性。

(三)培养学生科学学习兴趣

当今时代是科技发展的时代,以抖音、快手、哔哩哔哩视频网为代表的短视频社交平台,成为大众获取知识、信息、社交娱乐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成为新内容传播“战场”,给科学传播带来了机遇。既然如此,在学生被无良营销号误导之前首先推荐学生关注优秀科普博主,倡导学生关注科普视频,引导学生了解、进行无害的趣味科学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初步培养科学精神。

二、科普视频投入小学教育的调研

(一)调查研究

针对科普视频在小学阶段教育的使用现状,通过问卷星软件向小学生发放调查问卷,调查结果如表所示。

(二)调查结果分析

1.科普视频投入质量有待提高。根据表中问题“在平时上课中观看科普视频吗”结果显示,只有27.42%的学生选择了经常能观看到科普视频。在问题“同一节课中观看科普视频的次数多吗”中,一半以上的同学表示科学课堂上使用了科普视频,但使用频次又较为泛滥。可见,科普视频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目前教师未进行合适的教学设计来明确使用科普视频的教学目的,使得科普视频课堂投入达不到教学效果,不能很好地体现教学的信息化和具体化。

2.科普视频推荐力度有待加强。在“课后是否会在其他网站或软件上观看科普视频”问题中,能够做到非常主动进行自我科普的同学只有22.58%。可见科普视频在学生课后并没有得到青睐,学生对于相关科学知识仅停留在课堂与书本之上,不利于学生科学精神和科学兴趣的培养。

3.科普视频作用有待提高。从调查来看,小学生根据所观看的科普视频进行了大致评价,对于观看科普视频之后的知识黏着度也进行了简单自评。从结果可以发现,大多数科普视频的制作质量不被看好,且作为教育以及科学普及为目的的视频趣味不够充足,导致学生看完后只能做到暂时记忆,帮助性不大。据此可以发现,学生接触到的科普视频大部分没有起到科学普及的作用。

三、有效发挥科普视频的教学作用

(一)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近年来,短视频异军突起,带动大批用户建设自己的短视频账号并进行内容输出,其中就涌现了大批的科普账号:或是以生活中的“冷知识”为输出点,如“飞碟一分钟”“无聊冷知识”等;或是从生活入手,但实际以专业理论为输出点,如“无穷小亮”“何老师在发呆”等。各行业、各学科都或多或少出现了对应的科普账号,对于观众来说选择面扩大,能够根据自己兴趣选择相应账号进行科普学习。

横屏视频作为主流的视频播放模式并不缺乏优质的科普视频,且不同于竖屏短视频对于知识只进行基础介绍,横屏的科普视频很多会立足于一个知识点展开详细叙述,介绍更为深入和具体,如“美丽科学”“意外艺术”。

根据教学阶段的不同需求,教师可以合理选择科普视频投入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之中。

(二)进行自主开发制作

对于实际教学来说,可以投入教学的科普视频较为缺乏。教科书上的知识点有部分无法在网络上找到相应准确的科普视频,如果仅使用挨边的科普视频,就会落入科普视频使用流于形式的境地,对知识的输出没有作用;学校没有相应实验器材或是实验时间跨度较大等原因也会需要科普视频的使用,但因为网络上并没有相关的视频,所以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点的掌握只能基于书本理论,无法进一步具象理解。

因此教师进行自主科普视频的开发可以说是很重要的提升科普视频知识黏着度的途径,在开发过程中也可以根据学生学情及时调整视频风格以及趣味性。

四、有效发挥科普视频教学作用的建议

(一)科普视频开发建议

1.视频多以动画为主。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的具体运算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偏向于利用具体的事物或物体来进行思考和内化。因此在视频开发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将理论转化成有趣的动画过程,不仅增加了趣味性,使得视频能够被学生完整观看,知识点能够保证初步的影像留存,还针对小学生心理将知识点具体化,小学生在观看时就会增强科普视频知识点黏着度,更利于知识的内化。

2.多使用“无意注意”输出。科普视频作为一种以视频为呈现效果的知识普及手段,也不适宜进行刻板的说教,根据心理学中对于“注意”的分类,可以发现“无意注意”是一种很好的科普视频呈现方式。学生的无意注意通常是受到外界刺激才引起的注意,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吸引他们的无意注意,使其在课堂学习中的注意力得到提高,增强对所学知识的记忆效果。这与科普视频知识点输出的手段相契合,因此在视频开发时可以多使用“无意注意”进行设计。

3.避免知识性错误。科普视频在制作开发之后需要真正投入教学实践之中,因此科普视频在内容准确性上有很高的要求,教师进行视频开发时不能出现知识性错误。在视频开发时,有很多教师会采用AI配音作为旁白,AI会根据所提供的文字自动生成讲解音频。但AI在解读文字时无法识别多音字,对于才接触拼音和识字的低年级学生,配错多音字无疑会有很大的误导。因此教师在选择自我开发科普视频时一定要注意严谨,避免低级错误。

(二)科普视频使用建议

1.课前,短暂精练。课前的导入环节通常起到一个引发学生求知欲、引导学生投入课堂的作用。在课前导入环节教师有多种方法可使用,如故事导入、谜语导入、实验导入、游戏导入、生活导入、视频导入等。其中的实验导入、生活导入、视频导入都可以使用科普视频,但是使用科普视频做导入时仍需注意在课前导入环节时长不应过长。因此课前如使用科普视频,需进行时长的挑选或自主的剪辑选用,整个视频或截取的片段需精准扣题,达到导入作用。

2.课中,准确具体。如今网络上科普视频尽管数量较多,但由于视频创作门槛的下降,也导致了鱼龙混杂,质量有时无法得到保证,而投入课堂使用的视频必须保证其对学生无误导。科学学科的一大重点便是“探究实践”,此环节如果需要使用科普视频则更需要其切实针对知识点,且讲解透彻或是现象具体生动。在上述前提下,科普视频就需要教师二次检查与仔细挑选才好投入使用。

3.课后,有趣深刻。课后的拓展分为两个方面,一项是在课堂讲解结束之后直接在课堂上播放的针对本节课知识点的科普视频,对于今日所学内容起到一个巩固加深的作用;还有一项是在课余时间主动推荐给学生观看的科普视频,不局限于课堂内容,主要用于学生对科学领域的了解与引领作用。总的来说,这种用于拓展的科普视频在教师选用时就需要注意内容的趣味性,否则学生在观看时就只是为了观看而观看,对于培养其对科学的兴趣起不到任何作用。在注意趣味性的同时还需要保证其内容讲解深入浅出,便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做到知识迁移,深刻内化。

4.控制播放频率。部分教师由于不专职于科学会出现照本宣科,导致一堂课二三十分钟便讲解完毕,为了让课堂看起来更充实而随意播放视频,不论是否切题;或是新手教师为了使课堂看起来更专业,备课不熟练,陷入盲目使用科普视频的误区,为了播放科普视频而播放视频。在实际的课堂之中我们只需要选取某一两个环节使用科普视频,不能出现混时长走流程的问题。通常情况下,一堂课上播放的视频数量以1~3个最为适宜。

总之,科普视频是一种良好的科学知识讲解与科学兴趣培养的手段,在如今的教育中具有足够的发展潜力。为了发掘科普视频对于学生教育的发展潜力,教师可以根据教科书与课标内容进行自主开发或在网络上详细搜索再投入使用。

【本文系2023"年度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4335】

参考文献

[1]赵林欢.我国科普微视频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5.

[2]时利娟.农村小学科学教育现存问题及对策[D].牡丹江:牡丹江师范学院,2024.

[3]周一杨.科普短视频在科学传播中的应用研究:以抖音号“科普中国”和“回形针”为例[J].新闻爱好者,2021(7):88-90.

[4]郭耀蔚.注意与记忆规律在高中物理课堂中的有效应用[J].数理天地(高中版),2023(4):50-52.

[5]史亚丽.小学科学课堂导入六法[J].江苏教育,2022(81):79-80.

[6]赖来娣.地理科普短视频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1.

猜你喜欢
小学科学作用
以“问”发展小学生科学学习能力
基于MOOC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的探究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文理导航(2016年30期)2016-11-12 15:46:59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9:37:04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9:36:17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7:28:54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33:50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06:05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4:42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4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