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作为铜管乐器家族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小号的历史源远流长,音色别具一格,在交响乐、管乐合奏中皆扮演着重要角色,凭借其独特的演奏技巧与艺术表现力广受大众的喜爱。小号演奏除了要求演奏者具备扎实的音乐基础和精湛的演奏技艺之外,还要求其深层次把握音乐的内涵,精准进行呼吸控制。在小号演奏过程中,呼吸是演奏的原动力,呼吸技巧的运用直接关乎演奏的艺术效果与情感传达。因此,对小号演奏中的呼吸方法及其价值展开研究,对于提高演奏者的演奏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小号演奏中的呼吸及其对演奏的价值展开探究,以期为小号学习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小号演奏中的呼吸方法
小号演奏中的呼吸有别于日常生活中的自然呼吸,其要求演奏者利用特定的呼吸方式,快速且有效地吸入并储存充足的气量,以此支撑长时间的演奏与复杂的音乐表达。小号演奏中的呼吸通常需要肺部、胸腔、横膈膜以及腹部肌肉协调配合,致力于气流输出的稳定性与气流调节的灵活性。[1]研究表明,正确的呼吸方法与技巧可以保证演奏的音色、音量与音准,增强小号演奏的感染力与表现力。
(一)胸式呼吸
胸式呼吸需要演奏者通过胸腔进行呼吸运动,吸气过程中,胸部的肋间肌向上方以及四周扩张,使胸腔容积增大。然而胸式呼吸存在较明显的不足,诸如利用胸腔的扩张来吸气,吸气量较为有限,很难适应长时间、高强度的演奏要求。同时,胸式呼吸过程中,胸部的肌肉群需要持续不断地用力,以更好地维持胸腔的扩张状态,这也容易让演奏者产生紧张感与疲劳感。正因如此,在小号演奏中,胸式呼吸已渐渐被那些更科学、有效的呼吸方法所取代。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诸如在演奏速度较快的乐段时,胸式呼吸凭借其快速吸气的优势,依然可以作为辅助的呼吸方法来使用。
(二)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需要通过腹腔进行呼吸运动,吸气过程中,横膈膜向下方移动,压迫胃、肠组织等腹腔内脏向腹壁前方移动,以增加腹腔容积,使演奏者吸入更多空气。在进行腹式呼吸时,腹部的肌肉群会参与呼吸运动,使整个呼吸过程轻松而自然。因为腹腔本身具有较大的容积,腹式呼吸的吸气量相对也更大,能够为演奏者提供更为有力的气息支持。然而腹式呼吸同样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果演奏者在演奏时过于依赖腹式呼吸,忽视了胸腔的参与,便容易引发气息上浮、音色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2]腹式呼吸的显著优点在于气量大,缺点在于初学者难以掌握,并且会造成肩颈僵硬紧绷问题。
(三)胸腹式呼吸
作为一种整合胸式呼吸与腹式呼吸优势的呼吸方法,胸腹式呼吸的科学性显而易见。吸气过程中,演奏者的胸腔与腹腔会同时扩张,使吸气量达到最大;呼气过程中,则借助腹壁肌与全部呼气肌肉的力量收缩,确保气息可以以平稳、均匀的频次呼出。具体而言,胸腹式呼吸的优势主要可概括为三点。一是吸气量最大。胸腹式呼吸可以充分利用胸腔与腹腔的容积,获得最大程度的吸气量,更好地适应长时间、高强度的小号演奏需求。二是气息控制相对稳定。在胸腔与腹腔的协同参与下,胸腹式呼吸在呼气过程中可以保持气息的稳定性与持久性,提高演奏音色的纯净性与演奏音量的均匀性。三是助力演奏表现力的提升。演奏者通过胸腹式呼吸可以更灵活、有效地控制气息的力度与速度,以增强小号演奏的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总之,胸腹式呼吸现已成为小号演奏中的主流呼吸方法,演奏者可以通过系统性的练习与持续性的实践来掌握这一呼吸方法,并将其灵活应用于演奏实践中。
三、小号演奏中的呼吸技巧
(一)呼吸技巧在小号演奏中的实际应用
1.情感表达
在小号演奏中,呼吸技巧的正确应用是情感表达的关键所在,基于对呼吸深度、速度、节奏的调整,演奏者可将隐藏于乐曲中的情感更细腻地传达出来。比如,在演奏基调忧伤的乐曲时,演奏者的呼吸应缓慢而深沉,使音色更为柔和;在展现激昂的音乐情感时,演奏者呼吸应快速而有力,以此让音乐更具张力和动感。
2.音准控制
呼吸技巧同小号演奏的音准直接相关,稳定的呼吸支持可以更好地保证音高的稳定性,防范音高上下浮动问题。演奏者在演奏高音区时,需将呼吸力量集中,并进行精准的呼吸控制,确保音高的准确性与音色的清晰度。经过系统性的呼吸训练,演奏者可以逐渐增强自身对呼吸力量的感知与控制能力,从而更精准地把控音准。
3.音量调节
在小号演奏中,音量调节的实现主要通过控制呼吸的深度、频率与持续时间来进行。对于柔和的乐曲片段,演奏者演奏时应采用轻柔而缓慢的呼吸方式,同时适当降低音量,营造细腻、柔和的音乐氛围;对于需要表现出强烈对比的乐曲片段,则应加大呼吸力度,呼气应快速而有力,以此提高音量,凸显音乐的戏剧性效果。
4.耐力提升
小号演奏通常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连续吹奏,这对演奏者的耐力有着较高要求,因此,耐力的提升应成为演奏者关注的重点。演奏者在接受科学的呼吸训练之后,肺活量将逐步提升,从而增强耐力,如此,演奏者方能在长时间的演奏中保持稳定的呼吸节奏与良好的演奏状态。
(二)小号演奏中呼吸技巧的训练方法
小号演奏中的呼吸技巧要求演奏者科学地呼吸,在演奏过程中还应精确地控制吸入与呼出的气流。演奏者要掌握科学的吸气方法,控制好呼出气流的速度与力度,循序渐进地进行长音练习,并熟练掌握科学的呼吸方法。
1.正确的吸气方法
一方面,口鼻要同时吸气。演奏者在吸气过程中需同时运用口鼻,以确保吸入更多空气,让演奏获得充足的气息支持,口腔需保持打开状态,舌头保持放松,让气流可以顺利进入。[3]另一方面,姿势要自然放松。吸气时身体应保持放松状态,不能过于紧张,正确的站立姿势将促进呼吸肌群的放松,确保顺利吸入空气。演奏者身体应保持直立状态,双脚分开至与肩部同宽,保持身体重心平衡,同时放松肩颈部位。
2.控制呼出气流的速度与力度
一方面,要保证呼气时气流平稳、均匀。演奏者要通过日积月累的练习,逐渐掌握呼出气流的速度与力度,让气流更为平稳、均匀,通过长音练习,他们对气流控制的敏感度将不断增强。另一方面,唇部控制要与呼气控制相配合。在小号演奏中,唇部的作用举足轻重,其不仅关乎音色的纯净度,同样决定了气流的稳定性,演奏者需着重练习唇部肌肉的放松度与紧张度,继而更好地控制气流。
3.长音练习
小号演奏中,长音练习是掌握呼吸技巧的有力手段,演奏者通过演奏持续的音符,可以提高气息的稳定性与持久性。演奏者进行长音练习时,应逐步增加音符的长度,致力于挑战自己的呼吸极限。与此同时,还可以试着在不同的音高上展开长音练习,逐渐训练唇部对不同气压的适应能力。
4.其他练习方法
首先,演奏者要在日常练习中掌握呼吸的节奏与深浅,如此,在演奏时方能更好地掌控气息,在练习不同节奏型乐曲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对呼吸节奏的敏感度。其次,演奏者在掌握基本的呼吸节奏后,要进行循环呼吸练习。作为一种高级的呼吸技巧,循环呼吸允许演奏者在演奏期间连续不断地吸入空气。这一技巧于初学者而言往往存在一定的困难,但经过持续性的练习与系统性的引导,演奏者便可以逐渐掌握这一技巧。最后,在乐曲演奏中难免会出现气息断点,气息断点是一个可以选择利用的技巧,演奏者可以通过有针对性地安排断点位置,使乐曲演奏得更为流畅、自然。
5.注意事项
首先,演奏者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恒心。呼吸技巧的练习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付出时间与精力。演奏者应保持乐观的心态与锲而不舍的精神,循序渐进精进自身技能。其次,注意避免过度用力。演奏者在练习过程中不要过度用力或憋气,以防影响演奏效果和个人身体健康。最后,要适当休息。长时间的练习难免引发疲劳和紧张问题,演奏者在练习期间要适度休息、放松身心,以更好的状态投身于下一次的练习。
四、呼吸在小号演奏中的价值
(一)小号发声的主要动力
演奏者在呼吸过程中,通过肺部吸入空气,然后使气流经过小号管腔,与唇部的振动相结合,从而发出声音。呼吸会影响小号演奏的音色与音量。通过控制呼吸的深浅、快慢及力度,演奏者可以精准调整小号的音色与音量。例如,深而慢的呼吸产生的音色大多饱满且深沉,浅而快的呼吸产生的音色往往尖锐且轻快。[4]呼吸的持久程度同小号演奏中音符的持续时间直接相关,兼具稳定性与持久性的呼吸可以确保演奏出的音符清晰、连贯。
(二)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段
在小号演奏中,呼吸不仅是一种物理现象,也是情感表达的有力手段。演奏者在调整呼吸节奏与力度的同时,可以将自身情感融入音乐中,以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不同的音乐作品需要不同的呼吸方式来塑造独特的音乐形象,如演奏雄浑有力的乐曲时,演奏者可以通过深沉有力的呼吸来凸显乐曲的磅礴气势;而在演奏柔和细腻的乐曲时,演奏者可以通过浅而平稳的呼吸来突出乐曲的细腻情感。呼吸节奏是影响小号演奏音乐节奏的重要因素,演奏者要结合乐曲的节奏要求合理控制呼吸节奏,尽可能地确保音乐节奏准确与稳定。
(三)演奏水平提高的有效方法
在音准与音色的控制方面,恰当的呼吸技巧应用是确保小号音准与音色的重要基础,稳定的呼吸可以使音色更为饱满圆润,增强音乐的整体表现力。通过系统性的呼吸技巧练习,演奏者的气息控制能力会不断提升,这不仅能帮助他们更轻松地控制小号的音色与音准,还能增强演奏的流畅性和稳定性。在扩展音域方面,科学有效的呼吸技巧使演奏者能够更好地驾驭高低音,轻松扩展演奏的音域,进而演绎出更具层次感的音乐作品。在耐力与持续性方面,小号演奏要维持长时间的连续吹奏,良好的呼吸技巧可以行之有效地增强演奏者的耐力,致力于音乐作品的完整呈现。鉴于小号演奏往往持续时间较长,因此,通过呼吸技巧的练习,演奏者能够维持更持久且稳定的呼吸状态,确保在长时间的演奏中保持音色的清晰与节奏的稳定。[5]在音量与力度的变化方面,在小号演奏中,音量的强弱变化是展现音乐情感的重要手段。演奏者通过调整呼吸的深度、速度与持续时间,可以有效控制音量大小,提高音乐力度变化的细腻程度。[6]在情感表达方面,呼吸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简单要求,更是情感传达的重要媒介,基于呼吸的节奏、力度变化,演奏者可以更好地传达音乐作品中的情感与意境。
总之,在小号演奏中呼吸具有重要的价值,其不仅是小号发声的主要动力,亦是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段。经由系统性的呼吸技巧练习,演奏者可以循序渐进提升自身演奏水平,让听众享受到精彩纷呈的音乐体验。
五、结语
综上所述,呼吸方法与技巧是小号演奏者必须具备的关键技能,科学正确的呼吸方法与技巧一来可以帮助演奏者更好地控制音色、音量、音准,二来有助于增强整个演奏的感染力与表现力。经由系统化的呼吸训练,演奏者可以习得正确的呼吸方法,提高自身呼吸效率与增加肺活量,为长时间的小号演奏提供稳定有力的气息支持,使自身达到最佳演奏状态。因此,演奏者必须重视呼吸技巧的训练与应用,在系统性的训练与持续性的实践中,不断增强自身的呼吸控制能力,以期演奏出更为优美动听、打动人心的音乐作品。与此同时,演奏者还需认识到呼吸技巧的掌握与应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需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地努力和实践。
参考文献:
[1]刘楠.小号演奏中的呼吸技巧与音色控制[J].大观(论坛),2024(02):36-38.
[2]李文汇.小号演奏中的呼吸与音准问题研究[J].艺术大观,2023(24):46-48.
[3]窦迅飞,李悦菁.小号演奏四大元素中呼吸、吐音的类型及其训练方式[J].黄河之声,2020(04):47.
[4]付少巍.小号演奏中呼吸、吐音的类型及其训练方法研究[J].黄河之声,2018(21):28-29.
[5]张楠.小号演奏四大要素中呼吸、吐音的类型及其训练方法[J].黄河之声,2014(05):70-72.
[6]付少巍.小号演奏中的呼吸与音准问题分析[J].黄河之声,2018(18):46-47.
(作者简介:李帅,男,本科,甘肃省歌剧院,中级,研究方向:小号演奏及教学)
(责任编辑 张云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