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实验教学研析

2025-02-13 00:00:00柴林峰
小学科学 2025年7期
关键词:趣味实验小学科学学习兴趣

〔摘" "要〕"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广泛运用趣味实验,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科学学习,才能让学生真正地收获科学知识。小学阶段的科学学习,主要是一些基础科学知识的学习,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科学常识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关键词〕" 小学科学;趣味实验;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 G424" " " " " " " " 〔文献标识码〕" A" " " " "〔文章编号〕" 1674-6317" " (2025)" 07" " 094-096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地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心理取向,结合学科特点,在课堂上设计具有趣味性的科学实验,将学生引领到丰富多彩的科学世界中,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也才能更好地培养科学探索精神。其实科学一点都不枯燥,教师对学生开展科学教育,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这一点。这就需要采用一些趣味实验对学生展开教学。教师在运用趣味实验对学生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断积累丰富的科学知识,从而实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一、用水种大蒜

科学学习中所包含的内容是很丰富的,比如对于植物是如何生长的这一点,在科学教育中,应该让学生有所了解。我们生活的世界中有很多的植物,如果学生连它们是怎么生长的都不知道,那么学生对于自然界的了解就很不够。为了让学生探索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师可以让学生做一个趣味实验,通过实验的方式展开实际研究。植物有很多种,为了便于学生的实验,教师可以为学生选择一个简单的植物生长实验。而且,为了实验可以顺利完成,教师还应该为学生准备好实验所需的素材和工具。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做一个种植大蒜的实验。教师为学生准备透明的容器(一次性塑料碗或塑料杯)、大蒜和水等,然后让学生想办法把大蒜固定在透明的容器中,再在容器中加上水,之后将它放在窗台上。让学生耐心地等上几天,观察看到了什么。学生在静静地等待几天后,就可以发现,大蒜开始发芽了;再等待几天就会发现,蒜苗慢慢长高了,逐渐地长出了水面。通过这个趣味实验,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植物生长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学生通过观察实验中所用到的材料以及所放置的位置环境,可以得知,植物生长需要有种子和水,而且需要有适宜的温度;这个实验是在室内进行的,室内的温度比较高,昼夜温差也不大,所以,可以给植物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以看到阳光,但是,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有多大,学生知道吗?学生对于光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可能是一知半解的,他们知道植物生长需要光,但是,光具体发挥着怎样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我们生活中的现象理解光对植物的影响,这些,学生掌握得并不多。教师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身观察和体会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在这样的实验中,教师需要让学生设置对照组,这有利于学生深入地进行实验研究。实验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总结科学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各种植一盆豆苗,设置两个不同的对照组,让学生观察在不同的光照下,豆苗的生长会出现怎样不同的情况。让第一组学生在一个阳光充足的窗台上种植,让第二组学生在阳光不足的室内种植,还可以拉上窗帘,以人为地制造光照不足。让学生每天给豆苗浇足够的水,然后对比观察两盆豆苗的生长情况。学生会观察到,有充足光照的豆苗生长得更好,而光照不足的豆苗生长得较为缓慢。这就说明,植物的生长需要光合作用,只有充足的光才能给植物的生长提供更为充足的能量。

三、利用镜子学习光的反射原理

镜子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品。但是,利用镜子做一个具有趣味性的实验,可以学习光的反射原理,这些,学生想到了吗?学生在偶然的时候会发现,在阳光下,镜子可以反射光线,甚至会照得人的眼睛无法睁开,这说明镜子可以反射光线。在小学科学学习中,学生需要学习到光的反射原理。如何让学生理解光的反射?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对学生采用讲授的方式,则不容易使学生理解,因为这部分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趣味实验学习光的反射知识。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几面镜子,在天气晴朗、阳光充足的日子里,拿着镜子在阳光下让光线发生反射,在反射的过程中移动镜子,就可以让光反射的位置发生变化。这就说明,光是可以反射的。在以前,学生可能会认为,光只能沿着直线照射。通过反射实验,学生就会明白,光也是可以发生反射的,反射的出现,可以改变光的路线,使光的能量发生转移。通过这样的实验,学生就可以对光有更进一步了解。

四、让学生感受静电

静电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出现。电是小学科学教学内容的一部分,而静电也是电的一部分,通过静电实验,可以让学生初步地认识电。说到电,在学生的思维里,就是我们家庭中日常使用的电,但这是电的广义概念的一部分,电还有很多种。教师可以让学生做摩擦生电的趣味科学实验,从而让学生感受电是多么神奇。在摩擦生电的实验中,不需要使用多么复杂的实验器材,只需要学生使用身边的工具,就可以完成实验。这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一个科学实验。

在摩擦生电的实验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只塑料梳子,再准备一些小纸屑,然后,让学生用塑料梳子在自己的头发上梳头摩擦,再用梳子接触小纸屑,让学生观察可以看到什么样的现象。学生可以观察到,用梳子接触小纸屑,就可以将小纸屑吸引起来。请一名学生站在绝缘的木凳上,让其用塑料梳子反复梳头,就会发现这名学生的头发“奓毛”了。这就是通过摩擦产生了电,电可以吸引起小纸屑以及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学生都会感到新奇,会对电有进一步探索的欲望。教师可以借机对学生讲授电的构成:电有正电荷和负电荷,正是因为电有正负,才能传导,也才能吸引起小纸屑。通过实验,教师可以让学生以生活化的方式学习和认识电学。

五、热的传导

热是可以传导的,这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种经验,也是小学科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但是,仅仅让学生认识到热是可以传导的还不行,还需要让学生深入认识和理解热的传导。对于热的传导,教师需要让学生认识到热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导是不同的。对于这方面的知识,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具有生活气息的趣味实验,从而让学生理解热的传导。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探索更多的科学知识。

例如,教师可以准备一个电磁炉,再准备一口锅,在锅里装上水,然后加热,通过这样的生活化实验,让学生理解热的传导。在实验中,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我们之所以能够煮饭,就是因为热的传导。电磁炉产生热,然后传导到锅里面,锅再将热传导给水,将水烧沸,就可以煮熟食物了。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不同物体的热传导有很大的不同。锅是用铁制作的,传热效率比较高,而且坚固耐用,所以锅基本上都选择用铁制作。水的传热效果也很好,因为水具有流动性,能够快速地吸收热量。我们再来观察锅的把手。锅的把手是硬塑料制作的,塑料的传热效果较差,而把手是供人手持的,为了避免烫伤,所以把手用硬塑料制作。从这里我们还可以知道,铁的热传导性能比硬塑料好。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关于锅的把手,是否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材质制作呢?这就需要学生认真思考,选择的材料应是不易导热的,否则就会很烫手。学生思考,木头也可以用作把手,因为木头比较坚固,而且传热效果较差。学生能够发挥想象,对锅的把手的改装提出意见,说明学生对于热传导有了自己的认识。

六、冰的形成

冰是学生经常见到的一种物质,但是关于冰,学生又了解多少呢?学生见到冰的时候,主要是在冬天,冬天气温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水就会结冰。结冰是一种自然现象,里面蕴含着科学原理。教师在对学生讲授冰的时候,就可以采用趣味实验,让学生亲自制作冰,进而了解冰的形成原理。学生可能认为,冰只有在冬天才能出现,别的季节无法看到冰。事实不是这样的,教师可让学生看看自己家里的冰箱,他们就会发现,夏天也可能有冰,冰的形成只与温度有关系,与季节没有直接的关系。

教师带领学生完成制作冰的实验。首先,应该有一个冰箱,因为需要足够的低温才能产生冰。教师让学生准备一杯水,然后,让学生将水杯放到冰箱里,将冰箱的温度调整为摄氏零下1度,一个小时后,将水取出来,看看是否结冰了。学生观察后发现,水杯里的水确实结冰了,这样,就完成了冰的制作。学生可能会好奇:怎么才能得到冰呢?为什么要将冰箱的温度调整为摄氏零下1度?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摄氏0度是水和冰的临界值,摄氏0度以下就会结冰。所以为了得到冰,需将冰箱的温度调整为摄氏零下1度,如果想更快地得到冰,可以将冰箱的温度调得更低。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将结冰的水杯继续放在桌子上,过一会儿,学生就会发现,原先的冰融化了,变成了水。通过这样的实验,就可以让学生明白,随着温度的变化,水可以结成冰,冰也可以融化成水。学生在亲身实验中,对于冰的形成过程以及冰的特点,就十分清楚了。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是学生打下坚实学习基础的关键时期。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很好地运用趣味实验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效率就会大大提升,进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为其未来的学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颍,曹凯花.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课堂效率的教学模式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1(30):1-3.

[2]王玉梅.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11):183-184.

[3]李光耀.关于小学科学课堂趣味实验教学策略的分析[J].科普童话·百科探秘,2021(12):38-39.

[4]刘荣娟.浅谈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2(2):41-42.

[5]田丽杰,李佳,姜春明,等.教师培训如何调节知识与信念对教学实践的影响:基于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小学科学教师调研[J].教师教育研究,2023(4):50-57

猜你喜欢
趣味实验小学科学学习兴趣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文理导航(2016年30期)2016-11-12 15:46:59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9:37:04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9:36:17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7:28:54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8:24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6:18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1:29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高中生物课堂趣味教学法探讨
考试周刊(2016年47期)2016-06-29 15:35:44
浅析初中化学趣味实验的设计及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45期)2016-06-24 17:1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