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新教材的特点及教学策略

2025-02-10 00:00:00周婷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25年2期
关键词:新教材语篇教材

摘 要 随着2022年新课标的颁布,人教版小学英语新教材以三年级为起点全新改版。新教材在保留旧教材优点的同时进行了较大程度的变革。新教材内容编排更紧凑,语篇类型更多样,语言知识更丰富,对教与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应对新教材带来的挑战,可以从整体内容编排和课程内容要素两方面分析新教材的特色,并从基础夯实、活动设计、绘本融合、项目式教学、评价引领和文化导向六个方面为新教材的教学提供建议和参考。

关" 键" 词 小学英语;人教版新教材;新课标;项目式学习

引用格式 周婷.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新教材的特点及教学策略[J].教学与管理,2025(05):66-71.

英语教材既是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和载体,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媒介[1]。教材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设计,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教材的编写反映了课程标准的要求,随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颁布,英语教材也开始全面改版并于2024年秋季学期陆续投入使用。九年一贯制学科从起始年级起更换新教材,以三年级为起点的人教版英语教材于新学期开始使用。本文以人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新教材作为研究对象,围绕整体内容编排和课程内容六要素分析新教材的特色,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建议和参考。

一、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新教材特点分析

1.整体内容编排

在教材编写中,教材内容的选择具有重要地位。教材内容的选择必须符合课程目标,要注意所选知识的层次性[2]。新教材内容的编排在保留旧教材优秀内容的同时也进行了较大程度的变革。从宏观上看,新教材包含目录页和六个单元,并在课程结束后设计了一个综合性的Revision模块,以“Being a good guest”为主题,将本册所学的六个单元内容融合进来,在“做客”这个生活情境中运用学过的知识,更具真实性和趣味性。

从微观上看,新教材在各个板块都有了较大的变化。首先,新教材的目录页以表格的形式清晰呈现单元主题和页码、各板块的标题和主要内容、每个单元涉及的主要语法点,让师生对整册教材的内容和重难点一目了然,形成概览。

在角色的安排上,新教材中虽然保留了旧教材中的Zoom和Zip这两个动物形象,但它们出现的频率大大降低,只在少数页面出现,Reading time中只有第一单元以Zoom和Zip作为主要角色,其他单元都按照各自的主题和内容配以适切的形象。

具体到每个单元来看,新教材的每个教学单元继承了旧教材分层设计的基本结构,包含单元开篇页和Part A、B、C,板块不变,但是每个板块上的内容有显著变化(见表1)。

新旧教材每单元都以一幅主图开篇,图的风格差异大,新教材呈现的是真实的场景照片,情境更真实,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新教材的单元开篇页信息含量大,包含了单元主问题、明晰了单元学习目标、看图思考形成了学习期待、歌谣歌曲引发了意义探究,观一页而知全局,达到统揽整个单元的效果。

新教材Part A在旧教材的基础上有所取舍和增减,保留了let's talk,let's learn,let's chant/ let's do,letters and sounds这四部分,其中let's chant改为listen and chant,let's do改为listen and do。新教材结合“听唱”“听做”,将语言输入和输出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综合语言能力。新教材变化最大的是第二部分,旧教材这个环节的活动基本是演一演或说一说,而新教材这个环节则根据每个单元的主题来设计活动,如角色扮演、问卷调查、问与答、猜想与验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有利于学生接触、体验、感知、学习和运用语言,围绕主题意义,用英语进行真实的交流和表达[3]。

新教材Part B沿袭了旧教材的let's talk,let's learn,start to read这三部分,其中旧教材的let's do部分被listen and chant/ listen and do替代,旧教材的let's check和let's sing部分在新教材中被删减,这两块内容融合在其他板块中,不再单列。

新旧教材变化最大的部分是Part C。新教材在这个部分保留了阅读内容Reading time,阅读的语篇更为丰富,不仅有故事,还有诗歌、科普文章等,让学生接触到多种类型的真实语篇。此外,新版教材Part C新增了Project(项目活动)内容,以真实问题为导向,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目的,通过主动学习、探索与实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1~6单元中,学生需要分别完成制作一份交朋友的思维导图、家庭树、动物绘本、花园纸艺、多彩翻翻书以及生日贺卡6个基于主题的项目式任务,活动形式丰富多样,与主题密切相关,而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语言,内化语言,强调语言的实际运用和思维能力的综合培养。这部分内容作为选学部分,适度确保了教材的开放性,为灵活使用教材创造了条件,便于教师根据实际需要对教材内容做适当的取舍和补充[4]。

2.课程内容要素

(1)主题语境

主题具有联结和统领其他内容要素的作用,为语言学习和课程育人提供语境范畴[5]。新教材中六个单元的主题涵盖了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范畴,调整了单元出现的顺序,替换了旧教材的部分单元,使整体内容编排更具逻辑性和相关性(见表2)。新教材第一单元“自我和交友”,看到朋友除了可以用口头语言问候外,还可以用肢体语言和朋友打招呼,以此自然而然地引出身体部位的介绍和动作词汇;第二单元“家庭成员”,关于身边的人;第三和第四单元“动物”和“植物”,关于身边常见的动植物;第五和第六单元“颜色”和“数字”,关于生活中常用的词汇。新教材各单元从人到动植物再到颜色与数字,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顺序性。

在相同的话题下,新教材的主题相较于旧教材更明确,从单元标题就能获取主题意义,且主题内涵更深刻,有更显著的育人价值。例如,新教材“Making friends”构建的语境包括与朋友打招呼、交友之道、与朋友相处的方式等,主题意义凸显。“The colourful world”,多彩的世界给人以无限的遐想,色彩让世界变得更美丽,凸显了色彩的作用和重要性。第三单元“Amazing animals”让关注点回归动物自身,动物是神奇的,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在这样的主题语境下,动物与人是平等的,人类应当尊重每一种动物。第六单元“Useful numbers”直接点明了数字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学习数字很有必要。

新教材充分发挥单元主题的联结和统领作用,每个单元都有一个大主题和一个大问题,以“情境”为主线,创设连续性情境,巧妙串联各个学习活动和任务。每个单元的Part A和Part B围绕单元主题各有一个子问题,引导学生围绕真实问题参与到主题意义探究的语言学习和活动中去,能够将主题意义层层推向深入。例如,第一单元主题是交朋友,单元的大问题是“我们如何交朋友?”围绕这个大问题,Part A以“我们如何问候朋友?”这一子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朋友见面问候的话题和语境;Part B以“我们如何成为一个好的朋友?”这一子问题让学生探索朋友相处之道;Part C让学生绘制关于交朋友的思维导图,通过探究式的活动,在实践中运用语言,拓展阅读更是回应了单元的大问题,升华了单元主题的意义,“面带微笑地交朋友,好朋友会共享、互助和认真倾听”,循序渐进,环环相扣,层层深入。

(2)语篇特点

语篇承载表达主题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文体素材[6]。新教材在语篇类型上做了较大的改动,以Part C中的阅读语篇为例。新教材的Reading time,即Extended reading(拓展阅读),其体裁多样化,围绕单元主题设计了独白、诗歌、对话、科普文章等不同类型的语篇,让学生深入学习多样化的语篇材料,有助于加深其对语篇意义的理解。这样的学习更接近学生真实的英语语境,生活中及后续学习过程中的英语不仅有故事,其他语篇类型也都会涉及。角色多元化,语篇中的主角不仅有Zoom和Zip,还有不同的动物家庭、鲸鱼妈妈和孩子、苹果树、向日葵、真实人物形象等,让角色形象更丰富,与单元主题更适切;语篇内容从旧版的一页增加到两页,信息内容更丰富,趣味性更强,更适合文本解读;语言知识不仅局限于所学内容,在单元学过的知识基础上有所拓展,确保学生有更丰富的语言和文化素材。每个阅读语篇最后有一个画龙点睛的句子,点明单元主题内涵,升华主题意义,例如,第四单元关于植物主题,最后一句“我们需要植物来生存,我们可以帮助植物生长”点明了人与植物、人与自然互相依存的关系,学习语言的同时让学生明白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精神,充分发挥了学科的育人价值。

新教材的语篇类型更加多样化,语篇内涵更深刻,育人目标更鲜明,更具思想性和教育性,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文本的主题意义更鲜明,学生在新教材的各类语篇中可以进一步探索主题的意义,获得新的知识。新教材选用的文本体现了积极的人文精神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3)语言知识

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语篇和语用知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基础[7]。英语教材承载了英语课程中的语言素材,系统地为学生呈现了英语语言知识。

在语音学习方面,新教材除了掌握字母的发音外,更指向语音的感知和拼读规则的学习。新教材在“letters and sounds”部分纳入了“自然拼读”(phonics)的教学,将语音教学分为三步骤:先是通过听音跟读引入字母的发音,让学生生成语音意识;然后通过听音、辨音练习,让学生学会辨析不同的读音;最后通过举blending(合成)的例子,拼读CVC单词,让学生掌握拼读规律,比如c-a-t (cat),b-e-d(bed),b-i-g(big),n-o-d(nod),c-u-t(cut),w-e-t(wet)。即便是不认识的单词,通过拼读规律,学生也能准确读出来。新教材强化拼读意识,语音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在词汇和语法学习方面,新教材围绕单元主题,以语用为目的,整合词汇和语法教学,内容含量变大。新版三年级上册教材前置了很多原本后续教材中的内容。例如,新版三年级上册Unit 2家庭主题中,整合了原本在旧版三年级下册Unit 2出现的家庭成员father,mother,brother,sister等词汇和旧版四年级上册unit 6出现的cousin,uncle,aunt等词汇,常见的词汇以主题的方式归纳在一起,更符合语言的实际运用情况。从语法部分也可以看出,新教材以语言交际运用为目的,将一些语法知识点前置,如名词单复数、情态动词can的用法、一般疑问句的用法,也都提前到三年级上册学习。新教材注重以真实的语言交际和语篇学习需要为目的,围绕单元主题进行词汇和语法学习,让单元学习更具整体性和系统性。

新教材在语用知识的教授上更加注重语境的引入和讲解,强调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这种变化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实用性和交际性,提升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同时,通过学习语用知识,学生还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和社交礼仪,增强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4)文化知识

文化知识既包括物质文化知识,也包括非物质文化知识。文化知识为学生奠定人文底蕴、培养科学精神、形成良好品格和正确价值观提供内容资源[8]。新教材处处渗透着文化知识的内容,不仅融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展示了世界多元文化的独特魅力;不仅让学生了解汉语文化和英语文化在语言表达上的异同,不同文化背景下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传统节日等方面的异同,还能深层次地感知两种文化的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新教材不管是从插图上还是语篇内容上都显现着文化知识的内涵。例如,第二单元家庭主题下的开篇页展示的是一幅中国春节图,过年全家人一起挂灯笼、贴对联、贴窗花,其乐融融,中国红渲染了整个画面。这幅图传递的是中国传统节日的信息,很好地展现了节日习俗和中华传统文化,培养了学生的文化自信。第六单元数字主题下的拓展阅读语篇展现了世界上各种类型的数字,如英文数字、阿拉伯数字、罗马数字、中文数字,甚至甲骨文数字,还介绍了甲骨文是一种写在动物骨头上的文字,至今已有大约3000年历史。这样的语篇可以加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同时,学生还能看到世界上有多种不同的数字,透过数字的多样性感知文化的多元性,增强学生跨文化沟通的意识。

文化知识的学习不限于了解和记忆具体的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发现、判断其背后的态度和价值观[9]。新教材不仅渗透和展现了文化知识的内容,还包含了正确的价值引领。不仅在每个单元的拓展语篇最后有升华主题意义的价值引领句,在单元各个板块中也处处传递着正确的价值导向。例如,第四单元植物主题下的Part B部分,“How can we help plants?”从图片到文字无不在引导学生尽一己之力保护植物,构建绿色校园和绿色世界,同时也渗透了劳动教育的理念,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5)语言技能

语言技能分理解性技能和表达性技能,具体包括听、说、读、看、写等方面的技能及其综合运用[10]。新、旧教材都十分注重语言技能的培养,但是相比之下,新版教材的要求有所提高,强调听、说、读、看、写的综合运用。例如,将旧教材Part A和Part B中的Let's chant和Let's do改为Listen and chant和Listen and do,“听”与“唱”、“听”与“做”相结合,“听”是理解性技能,“唱”和“做”是表达性技能,注重将理解性技能与表达性技能相结合,综合发展语言技能。在Letters and sounds板块的第二部分,新教材要求学生听音圈出字母在单词中的读音,需要学生听单词辨音,提高了听力和语音学习的要求。新教材涉及大量的玩、演、唱环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技能。例如,在Part A和Part B中设计的角色扮演、唱与演、问卷调查、猜一猜、问与答、讨论等活动都指向给学生提供语言输出的机会,让学生大胆地表达。尤其是Part C的Project(项目活动)部分,由几个环环紧扣的语言实践活动组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经过思考、讨论、合作与交流,综合运用前面课文所学知识,最终完成任务并尝试用英语介绍成果。这项活动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挑战性,存在一定的难度,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同时可以提高其语言技能,大胆地表达思想和交流情感。

(6)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主要包括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交际策略、情感管理策略等[11]。新教材更注重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在每个单元增加了Self-assessment(自我评估)环节,明确列出了单元学习要点,学生对照要点对单元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监控和反思,意识到自己英语学习中的进步与不足,并作出适当调整,为下一步的学习制定计划,符合新课标中“元认知策略”的要求。新教材通过大主题、大问题和子问题创设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境,串连一系列的活动,强调让学生在语境中学习词汇和语法,积极运用所学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尤其是新教材新增的Project(项目活动)环节,通过主题式的项目探究活动,鼓励学生与同伴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敢于并乐于开口说英语,从而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符合“认识策略”和“情感管理策略”。

二、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新教材教学策略

1.立足教材,夯实基础

新教材内容丰富,难度提升,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以教材为根本,帮学生夯实基础。

在语言知识方面,新教材词汇量较大,靠死记硬背很难掌握全部单词。教师可以通过Letters and sounds的语音学习板块让学生掌握拼读规则,按拼读规则来记忆单词;运用单词卡、实物等进行直观教学,提示单词的意思,加深学生对单词的印象;利用思维导图等方式,帮助学生分类归纳记忆单词;将词汇融于语篇整体教学之中,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围绕主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词汇,操练词汇的音、形、义;在解释新词的意义时,尽量用英语来解释英语,培养学生的英文思维;注重词汇的复现,学过的单词只有反复出现,才能真正被记忆。新教材的语法知识涉及面较广,教师需结合新教材的特点,将语法知识融于语篇教学中,在对话、角色扮演等活动中强化语法概念,达到熟练运用,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性。

在语言技能方面,教学需注重听、说、读、看、写相结合,利用教材中丰富的语言素材和资源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例如,针对新教材的单元开篇页,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仔细“看”,获取图中的信息,利用多模态语篇中的图片来理解意义;然后“说”,用英文表达图中的内容;再是“读”,读一读图中的文字,了解单元学习目标,思考图中的问题。一幅图可以涵盖看、说、读等活动,综合运用语言。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改编或创编,例如Let’s talk部分,学生在熟练掌握课文语篇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际生活替换文中的词汇或句子,创编对话并进行展示,在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培养其创造性和发散性思维。

2.结合主题,设计活动

教材的各单元都有明确的主题,教学时应以主题为主线,整体设计有利于学生接触、体验、感知、学习和运用语言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运用语言,增强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和表达的意愿。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通过听做、说唱、玩演、试听等方式,鼓励学生大胆开口、乐于参与。在课堂中,教师通过组织开展多样的活动,如歌曲演唱、游戏、指令性活动、角色扮演、做调查、故事创编、采访和设计制作等活动,让学生在主题语境中使用语言。在课堂外,教师通过英语角和英语节等语言实践活动进行延伸和拓展,设计一些任务型活动,组织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操练和运用所学知识,形成知识的迁移,将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实现创新。

例如,第三单元的主题是”神奇的动物”,在这个单元的教学中,Part A教学中可以让养宠物的学生带宠物来学校,让学生看着真实的动物进行语言学习,了解动物的特点、学习动物的动作、练习对话“Do you have a pet?”Yes,I do. I have a dog./ No,I don't.在Part B的教学中,可以带学生去动物园,让学生看着熊猫、猴子、老虎、大象、狮子和长颈鹿等动物描述其特征,了解不同的动物有各自的特征。Part C中Project(项目活动)环节的教学也可以在动物园同步进行,学生带着纸笔画动物,画完后剪下来贴在册子上,写上动物名称,制作成animal picture book,再介绍自制的绘本。注重围绕主题意义设计活动,让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3.融合绘本,深度研读

新版英语教材的修订为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更高的学习要求。为了更好地应对新教材的挑战,教师可以突破教材的制约,合理开发教材以外的素材性资源,课内外相结合,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加深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对于小学三年级学生而言,根据单元主题融合课外英语绘本教学是个不错的选择。为学生提供相关主题的阅读材料,可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和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使他们在英语学习中更加自信。

4.项目式教学,延伸课堂

新教材每个单元Part C第一部分都是基于主题的项目任务,以开展项目的形式充分运用所学的语言,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拓展和延伸。项目式学习使学生置身于现实问题情境之中,通过合作的方式共同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学科知识、概念与原理,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从而变革教育过程中传统的教与学方式。在开展项目式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既能与他人合作完成团队任务,又能独立自主完成个人任务,充分发挥团队优势与个人特长;同时还能以自己喜欢的、适合的方式完成任务,进而解决相应问题,锻炼思维能力,提高综合素养,实现学生全面且有个性的发展[12]。

在新教材项目式学习中,首先要确立学习目标,即学生能从项目中学到什么;目标确定后,需要拟定驱动问题,驱动问题贯穿项目始终,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围绕驱动问题来组织和设计;然后设计实施方案,其中最主要的是设计项目任务和学习支架;最后要有评价方案。在项目式学习中,教师需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参与和发展,自主探究时需要注意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水平高的学生可自主探究,水平有待提高的学生可引导自主学习,尊重个体学习的选择性。教师需要认真设计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运用语言,走向深度学习。

5.多元主体,多维评价

新教材每个单元都有Self-assessment(自我评估)环节,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评价中的主体作用。自我评估中明确列出四点目标,从听、说、读、写四个维度让学生反思和评价自我表现,促进自我监督性学习。教师在新教材教学中要注意评价主体多元化,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和学生自评要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自主反思学习成果,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特别需要注意的是,Self-assessment不是到了最后环节才开展,多元评价和多维评价需要一直贯穿于各个教学活动和环节。

评价时还应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不仅注重学生的作业评价、单元评价及期末评价等终结性评价,也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认知过程和成长过程的形成性评价。

6.文化引领,价值导向

新版教材增加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介绍和宣传内容。例如,第二单元开篇页的主图、第六单元拓展阅读部分无不渗透着优秀中华文化的元素,鼓励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了解和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风采,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国家认同感。

在新教材教学中,教师要深入理解图片和文本背后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帮助学生了解教材背后渗透的文化背景,促进学生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鉴赏,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涵养品格,提升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13]。

新教材主题鲜明,内涵深刻;语篇多样,内容丰富;图文搭配得当,图片真实、贴近生活,以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思维品质,符合教材编写的思想性原则、发展性和拓展性原则、科学性原则、趣味性原则,以及灵活性和开放性原则[14]。

新教材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仔细研读新课标内容,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高效利用教材。只有更新思想和观念,与时俱进,边研、边学、边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养,才能推动教学的进步和发展,促成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参考文献

[1][3][4][5][6][7][8][9][10][11][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69,70,71,12,12,19,12,23,25,31,5.

[2] 陈旭远.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78.

[12]桑国元.项目式学习:教师手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13-14.

[14] 程晓堂.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52-54.

[责任编辑:白文军]

猜你喜欢
新教材语篇教材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地理教育(2022年10期)2022-09-29 09:23:56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师道·教研(2021年2期)2021-03-28 02:20:53
教材精读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教材精读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教书育人(2020年11期)2020-11-26 06:00:34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当代修辞学(2014年1期)2014-01-21 02:30:16